导师、缪斯和恶魔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导师、缪斯和恶魔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2
ISBN:9787544722933
作者:(美) 本尼迪克特 编
页数:368页

作者简介

本书编者邀请30位美国当代作家,其中包含多位普利策奖及国家图书奖得主,写下给自己带来重大影响的人生故事。
该文集是难得的珍宝,其整体价值远大于各部分相加之和。我们还能在哪里读到这些对于缪斯的冥想?就在这本书内,我们这个时代的三十位顶级大师以其深邃的眼光剖析自己的写作生涯,读来回味无穷。——《旧金山纪事报》

书籍目录

目录
引言 1
第一部分:我们遇到的人 1
伊丽莎白•本尼迪克特:“为什么不说说发生
了什么?”:追忆哈德威克小姐 3
罗伯特•博耶斯:想象影响 14
杰伊•坎托:父亲和导师 27
约翰•凯西:总论导师,特别是彼得•泰勒 45
莫德•凯西:书中的生活 61
亚历山大•奇:安妮•迪拉德和写作生涯 74
乔纳森•萨福兰•福尔:雪景球



89
朱莉娅•格拉斯:朱莉遇见德比的时候…… 97
玛丽•戈登:老虎和鹈鹕,两个导师:
伊丽莎白•哈德威克和贾尼斯•撒迪厄斯 115
阿农•格伦伯格:时刻 129
马戈特•利夫西:只要填满了枕头 140
西格里德•努涅斯:桑塔格的规则 150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导师/恶魔不在场的时候:
作家影响散记 168
卡罗琳•西伊:学者和色情小说家182
吉姆•谢泼德:“可在这点上我真正喜欢的就是
你发明的这个令人惊奇的游戏”:约翰•霍克斯赏析 194
谢里尔•斯特雷耶德:芒罗国 202
伊夫琳•托因顿:母亲国 216
丽莉•塔克:诱惑者 224
埃德蒙•怀特:哈罗德•布洛基 239
第二部分:我们读的书籍 255
迈克尔•坎宁安:同伴 257
萨曼莎•亨特:五百万头牛 267
丹尼斯•约翰逊:关于《富有的城市》 274
ZZ•帕克:马德霍普和马弗里克一家 279
阿妮塔•施里夫:得到它。沉浸其中。敬畏。学习。读麦克德莫特
女士的书。欣赏书的开头。还在欣赏书的开头。抓住它。 286
马莎•索斯盖特:纸质导师 294
第三部分:我们生活的时代 305
克里斯托弗•卡斯特拉尼:在布雷德洛夫成长 307
尼尔•戈登:请别写作 321
迪诺•门杰斯图:编故事 339
卡里尔•菲力普斯:成长的痛苦 346
简•斯迈利:爱荷华城,1974 352
致谢

编辑推荐

  看三十位作家如何谈论影响他们一生的人,文坛人物自曝成名之路。  八卦多位作家不平凡的人生经历。

内容概要

本书编者伊丽莎白•本尼迪克特是一位写作课老师、编辑、教授和小说创作者,在美国文坛具有一定影响。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本集子中的每一篇文章——从本尼迪克特自己对于伊丽莎白?哈德威克的回忆到克里斯托弗·卡斯特拉尼的《在布雷德洛夫成长》——无不绽放着智慧和心灵的火花。  ——《芝加哥论坛报》  该文集是难得的珍宝,其整体价值远大于各部分相加之和。我们还能在哪读到这些对于缪斯的冥想?就在这一本书内,我们这个时代的30位顶级大师以其深邃的眼光剖析自 己的写作生涯,读来回味无穷。  ——《旧金山纪事报》  名作家文学课 在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生活中,文学似乎是一种宗教信仰,而她是这种信仰的一个牧师。  ——西格里德·努涅斯  是的,什么都被写过了,而且,你想写的东西,在你还没写以前,那是不可能写的。否则,它就已经存在了。是你写了它,这才使它成为可能。  ——安妮·迪拉德  你必须把它(写作)视为生活方式。决不能把它视为职业。  ——贾维尔·玛利亚斯  我看到我这一代最好的作家都被教书给毁了。作家的生活和学术界的生活总是互相冲突的。  ——苏珊·桑塔格

章节摘录

  作家们可能是一群脾气暴躁的人。他们注重自我、容易兴奋、对权势很敌意。如果他们不得不离开屋子,有时还很懊恼。软而,结果证明,如果你要他们回忆一下谁给了他们写作的想法或者说允许或是鼓励他们写作。让他们去回忆那个说“你可以做这个,你该这么做”的声音时,不管这是某个人说的话,还是作者通过书页说的话,他们都极有可能会给你讲一个让你大为惊叹的故事。  ……

图书封面


 导师、缪斯和恶魔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为文学而写作,为了抒发心中块垒,抑或别的缘由?真是一本“名士风流”呀,柳鸣九老师也写了回忆导师的书呢,可以相互印鉴!比如:一个个性独特、追求自身自由、致力写作的桑塔格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无疑,这一切,形成了她独特的风格,而这一切对斯格里德·努涅斯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此点译者已经在序言里提到了!
  •     或许我们都会记得那个神启般的时刻,如同身处奥康纳的小说,生活给了我们一棒,又给我们一道光。对于我而言,那短短的几个小时是一辈子忘不掉的:在热天午后翻开麦卡勒斯的《伤心咖啡馆之歌》,在失眠的冬夜看到了乔伊斯的《死者》,在漫长而抑郁的春天读到了乔伊斯•卡洛尔•欧茨的《在冰山里》和多丽丝•莱辛的《黑圣母》,然后是厄普代克的《走向死者之旅》……我们总能列出一串极具个人色彩的单子。它们未必最好,但却最刻骨铭心。正如同《导师、缪斯和恶魔》中的作家所写到的那样。《烟树》的作者丹尼斯•约翰逊写到对自己影响深远的作品,是未曾耳闻的《富有的城市》,伦纳德•加德纳的处女作。约翰逊还记得那段燥热的时光,他写道:“我发现这再也不是玩笑了,我确实必须成为作家。我太感性了,什么都干不了,别的任何事情,我都干不了——我当时十八岁或者十九岁。《新闻周刊》评论了伦纳德•加德纳的处女作《富有的城市》,用的语气似乎是在做通常那些天花乱坠的广告——‘太好了。确实很好。’我也想要那样的评论。”加德纳的风格似乎印刻在了约翰逊的生活中。约翰逊回忆着年轻岁月,和邻居菲尔一段段地谈论书里的段落,遇到加德纳的一个个崇拜者,和同事在办公室里朗诵……很多年过去,约翰逊翻开这本书,他发现,“还是没错:伦纳德•加德纳在我写的每个词里面都有话要说。”迈克尔•坎宁安则这样怀念阅读《达罗卫夫人》的时光——他当年试着追求一个女孩,小心翼翼地考虑是说“我猜我们俩都喜欢鲍勃•迪伦”好呢,还是说坚持说伦纳德•科恩比迪伦好。没想到换来的却是她的不屑:“你有没有想过不要表现得那么笨呢?”她给了他当头一棒,但是“因为她费时费力让我感觉自己很可笑而更加喜欢她了。”她为他带了T.S.艾略特和弗吉尼亚•伍尔夫,他成了学校图书馆第一个借出了《达罗卫夫人》的学生。坎宁安这样写阅读的体验:“虽然我读不懂《达罗卫夫人》,但伍尔夫的语言确实给我十五岁蠢笨的头脑点燃了一盏暗淡的灯。”我自己也记得十五岁的时候阅读《到灯塔去》的体验,还记得那一个绵长的句子如何那似乎永远到不了的灯塔一般点燃了暗淡的生活而她又怎能如此残酷而温柔地在一个小小的括号中就抹去一个人的生命又让一切归于永恒而绵延的平静。坎宁安平静地写道:“阅读伍尔夫和《达罗卫夫人》的经历,随着时间的推移,把我变成了一个读者。最终,很久以后,把我变成了作家。”乔伊斯•卡洛尔•欧茨曾一遍又一遍论及《爱丽丝漫游仙境》对自己的影响,在这里,她又写了一次:“其实,我认为我还是个儿童式的自我,就像是刘易斯•卡罗尔的爱丽丝的一个美国表姐妹:我最深层、最想望且最有希望(很天真)的自我。”她不会忘记奶奶给自己送一台雷明顿便携式打字机作为十四岁生日礼物的情形,也无法忘记奶奶送给自己的两本童话书。《爱丽丝漫游仙境》那种梦魇般的气氛其实蔓延在欧茨五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她笔下的人物似乎总在等待一扇门,一推开便已褪变。她自己也像爱丽丝那样,凭着一股炽热的勇敢向前跑着。她15岁写下的第一部作品,模仿海明威的《在我们的时代》,写了几百页,那股无畏的力量一直绵延到现在。这些满溢怀恋的句子能如同刀锋一般在胸口划开一个口子,其实还在于每一段怀念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后来……”的句式。约翰逊后来获得了古根海姆奖学金,《烟树》获得了全美图书奖。和他讨论《富有的城市》的邻居菲尔还有那位同事,获得了普利策奖。坎宁安最著名的作品《时时刻刻》,写的是伍尔夫,斩获一枚普利策奖。而欧茨,一直笔耕不辍,在打字机上创造了“美国文坛黑女士”的神话。回想起来,年轻时读过的某一本书,某一篇作品,或许就正如神启一般为后来的人生指明了方向。此间漫长的时间,或许被一次次挑灯夜战,抑或漫长而无望的等待,无由而急躁的焦虑所侵占。但总有那么一天,我们也能有属于我们的那句“后来……”——听起来就很励志。但是每一段看来光鲜的励志故事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复杂的作家形象。只不过这个形象一旦被放到前台,顿时就会被镁光灯闪成刻板、死寂的蜡像。比如苏珊•桑塔格,读过《铸造偶像》《死海搏击》的我们其实看到的更多还是她的前台形象——高傲,勤奋,目光锋利,大步前进, 以“你必须无所不知”为准则。桑塔格儿子的前女友西格丽德•努涅斯则书写了一个略显不同的形象:是的,“无聊”和“奴性”是她的口头禅,从来不担心男性化——是的她拒绝被分类,读不下伍尔夫书信集中那些甜言蜜语和孩子般的呓语,天生就是导师,但却不喜欢教书。写作和阅读于她就是生命:“她说:‘有的作家扬言,你要不是严肃作家,要不是如饥似渴的读者,两者不可兼得。对这样的作家,你可以不予理睬。’”“和苏珊在一起,我觉得自己似乎得到了允许,要把毕生都投入到这两种方式中去——阅读和写作——而要证明这是对的,经常又是很难的。很显然,不管这有多么困难、多么令人沮丧、多么令人望而生畏——而且,不管写一本书可能像是多长时间的惩罚——她也不会选择别的路;她不会想要别的生活,她只要目前所拥有的生活。”“读一整架的书,为的是写篇二十页的文章;花好几个月时间写作、修改,为那二十页文章写完时已经用完一整令的打字纸——对严肃作家来说,这当然很正常。”“为了让自己工作,她得腾出大块时间,不做其他任何事情。她会加快速度,昼夜连轴转,从不离开家门,很少离开书桌。我们听着她打字的声音入睡,又听着她打字的声音醒来。这可以延续好几个星期。她经常说,她希望可以用一种更好的方式工作,而不是这种自我毁灭的方式。但她相信,只有这么拼命干很多小时,思想才会真正开窍,想出最好的主意。”尽管如此,她也有脆弱的一面。在儿子搬出去后,“她总是抱怨太孤单,感到自己被拒绝了,被抛弃了。有时她还会哭。她头脑里已经有了这样的念头:她这辈子做的任何事情,首先是为了赢得大卫的爱和尊重。就好像他是父亲而她才是孩子一样。”桑塔格其实也是一个普通人,也有自己的孤独和痛苦,只不过她更懂得淡漠,也看得更为通透。努涅斯在桑塔格家中见到赛义德,场面气氛尴尬,他走后桑塔格和她进行了一番长谈。桑塔格坦言崇拜的幻灭,感慨人生的变迁。《东京物语》中母亲葬礼之后的那部分让她感动得落泪:——杏子:生活不是很令人失望吗?纪子:是的,确实如此。——尽管如此,生活或许还是有希望。“大约二十多年前,福恩斯和苏珊曾经是情人。那时苏珊和丈夫离了婚,搬到了纽约。福恩斯到达后,苏珊给我们做了介绍,马上说:“告诉西格里德,你遇到我的时候我是什么样子的。说吧,过吧!”‘她是个白痴,’福恩斯说。苏珊大笑,笑完之后,她对我说:‘我要说明的是,你也还有希望。’”与此类似的还有伊利莎白•本尼迪克特为悼念伊利莎白•哈德威克写下的短文。在大众眼中,哈德威克是——“小说家、散文家、《纽约书评》的创立者之一,罗伯特•洛厄尔的前妻”。对学生而言,她是位好导师。许多人说:“她对我非常亲切友好,总是如此。”但与此同时她招致的还有异常刻薄的评论:“刻薄算是一种第二性征。”本尼迪克特感慨:“这个极其敏感的作家对别人的情感居然这么不敏感。”当然她也给出了自己的解释:她父母对子女的关心不会太多,她有一段步履维艰的婚姻,得照顾一个患有躁狂抑郁症、经常住院的洛厄尔,还有她所成长的文化环境。在这本集子中,玛丽•戈登则这样描绘哈德威克:“利齐死老虎,光彩照人、粗心大意、破坏性强、令人激动、在灌木丛中横冲猛撞,不顾这种行为带来的损害。”她不仅是书封上的一个名字,她也是有血有肉的人,有着自己的伟大和懦弱。作家并不是完人。刻薄其实常见,并不只是哈德威克如此。欧茨在写到巴塞尔姆时写到,纳博科夫去世那天,巴塞尔姆随意地说:“高兴吗?纳博科夫昨天死了,我们全都上了一个档次。”欧茨也没法断定他是否在开玩笑;巴塞尔姆为欧茨说他的某本书是畅销书而较真,非要她打电话给出版商确认;欧茨为文学的道德辩护,巴塞尔姆却对道德玩世不恭……他和她的丈夫相处得更好,而不是和她。更为感伤的故事来自埃德蒙•怀特书写的布洛基。哈罗德•布洛基在纽约被看作是“我们的曼,我们的詹姆斯•乔伊斯”。他和两个男人住在一起,声称三人都是恋人。他写了几千页的手稿,没有发表,但却总是声称别人窃取了他的风格,他的构思,他的创意。虽然被哈罗德•布鲁姆宣称为美国的普鲁斯特,他的作品最后却遭遇了惨败——无论是在销售上抑或在圈子的评论上。此后他还查出艾滋,惹事更多,和最好的朋友干架。更为悲伤的,是他和约瑟夫•布罗茨基差不多同一天去世,很多人都把他们弄混。到现在,他几乎都被忘记了。怀特写道:“失去这个有抱负的大天才,似乎是很可悲的。我们大家全都想要他成功。我们中间有个天才,这会更有趣。”布洛基的故事堪比一个曲折的短篇小说,但残酷之处在于,这就是现实,这就是生活。怀特的笔触带有同情,却又略带讥讽。可这讥讽真的就只朝向布洛基吗?“作家”有时候可能只是集体的幻象,影响的焦虑永远如影随形。布洛基是导师、缪斯还是恶魔?他如何影响怀特的一生?似乎他留给怀特的更多是一个难以忘却的破碎印象,提醒他写作与人生其实都一样脆弱,一样艰辛——但并非没有价值。写作和生活一样,都布满艰辛,所以鼓励、帮助从来难忘。马拉默德在杰伊•坎托出版第一本书之后鼓励他:“你知道吧,不出第二本小说,你就算不上真正的作家。”约翰•凯西或许更为幸运,遇到真正的导师彼得•泰勒。没有泰勒的一句“别当律师了。你是个作家。”或许他会走上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三个六月》的作者朱莉娅•格拉斯遇到了比自己年轻十岁的编辑德比。此前她的写作生涯饱经挫折,德比的加入,则使她逐渐走上正轨。她们之间早已不只是业务上的联系。朱莉娅期待完成一本新书,“部分原因是因为我知道,到那时候,她就会回到我的生活中来,不单是编辑……她的陪伴和友情使我感到精神焕发、灵感倍增,在我生活的方方面面虎虎有生气。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都急于向德比征求意见。”她甚至向德比开玩笑:“嘿,如果你活到九十多岁,而我不到八十岁就走了,而如果凑巧真有投胎转世的话,我会投胎做你的孙辈。可是伙计,我是不是得积很多德才能这么做呀!”《纽约书评》的合作主编鲍勃•西尔弗斯的举措或许更为感人,他帮助编辑塔什曼争取到伦敦《葛兰塔》工作的机会,办好他的工作签证和其他手续,以让塔什曼“可以和他心爱的女人住在一起”。尼尔•戈登饱含深情地写道,因为鲍勃,“我真的结束了20世纪80年代末那两年的工作。这两年让我最终开始实现那个年轻人,其实是男孩,梦想实现的抱负。”后来,戈登听闻当年同事自杀的消息,哭了出来。他解释:“我曾经认为《纽约书评》会是培养具有相似志向或目的的人的办公室,这些有共同兴趣的人走到一起,在西村的一所褐色砂石建筑里上班,我为这些日子而哭泣。”抗击生活之残酷的力量未必只来自于长辈作家、编辑,有时候身边的人就是最大的力量。马戈特•利夫西的好友罗杰,告知他新鲜的故事,给予他写作的力量。罗杰是利夫西的缪斯,而罗杰的缪斯,却是“他心爱的书本。他堆在书桌上和椅子周围的小说和是个,历史书和传记,全都是他的缪斯,总是产生新的财富。”卡罗琳•西伊的故事或许更为奇特,她的父亲六十多岁时开始写色情小说,一共写了七十三本。这类似恶魔的形象,却让她知道:“你在笑的每一分钟,都意味着你已经欺骗了死亡和死亡的意识。”当然身边之人会带来烦恼,莫德•凯西,上文提及的约翰•凯西之女,“一出生就有了张书单,那是我永远也看不完的。”她似乎永远活在父辈的阴影之下,在写作班上遭到挫折的时候,有一个同学对她说:“你父亲不是得过全国图书奖吗?”这让她更为痛苦。痛苦也许能创造奇迹,但那得要——像伊利莎白•本尼迪克特在悼念哈德威克时写的那样:“……有时我会停下写作,从打字机上抬起头来,惊奇不已,感激万分。然后,我又低下头,继续写下去。”正如谢里尔•斯特雷耶德在《芒罗国》中写到的那样:她是如此崇拜艾丽丝•芒罗,觉得芒罗写出了自己的生活的一切真相,发表了一个作品就给芒罗寄去,收到了回信激动不已,在一次活动中见到芒罗本人朗诵竟泪流满面,但她最终选择了没对芒罗说任何事情。“我向她轻轻招了招手,然后转移了视线,走开了。”影响的焦虑终究要面对,只是“继续写下去”多么重要。当我们写了那么久,或许就能发现曾经的一切都成为过去,属于自己的道路突然出现。导师、缪斯和恶魔——他们终于成为了书页上隐形的注脚。(但是,本书翻译还是充满槽点,不吐了就……)
  •     摘自《中华读书报》 作者:唐瑶瑶  作家罗伯特•博耶斯一度认为,如果他写不出像《魂断威尼斯》或是《到灯塔去》这样的作品,那他宁肯不当作家。但后来到佛罗伦萨的一次学术度假改变了他的轨迹。意大利作家纳塔利亚•金兹伯格激发了他小说创作的欲望。“她那根深蒂固的不在乎的态度给了我养分,让我只是去写,而不去注意墙上的那些影子。”博耶斯终于开始“满不在乎地”写小说了。金兹伯格的理性深深影响了他,金兹伯格强调“我们对所做的任何事情都不能撒谎”,同时也不能“允许别人对我们撒谎”。  这个故事出现在博耶斯应小说家伊利莎白•本尼迪克特之邀写的一篇回忆录中。它被收于《导师、缪斯和恶魔》一书。事实上,本尼迪特原本也是应他人之邀写文章回忆自己的导师时,产生了让作家写导师的想法。  “导师是我们的典范,我们自己心底的名流,我们要努力赶上的人,会让我们爱上他们的人,有时候,还是我们悄悄追随的人——方法就是情不自禁地去读他们的书。”本尼迪克特写了一篇文章怀念伊利莎白•哈德威克,后者是她大学期间的小说班老师,对她的写作生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这篇受邀写就的文章,让本尼迪克特产生感慨,觉得应该有一本作家回忆自己导师的书。她在亚马逊上找过此类书籍,但没有找到,于是,她邀请了数十位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来完成这场追忆和感恩之旅,其中包含多位普利策奖及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  亚力克•威尔金森在书中回忆他的导师时是这样形容这种影响的:“即使他没有主动插手我所写的东西,我所做的选择、我处理主题所采用的方法、讲述我所知道的东西时采用的顺序以及我采取的态度,全都是以他为榜样并受他影响的。”在希腊语中,导师指的是知识和道德的传播者,是诊疗人世伤痛的行医人。而在当今社会,“导师”被我们用于称呼那些在学业、事业乃至人生道路的抉择上为我们指点迷津的引导者。  不是每个人的导师都是写作课老师或者作家。那些影响过他们的人,有的是他们的父母,有的是他们的编辑。阿农•格伦伯格年轻时一心想当一名演员,但处处碰壁,直到遇见了芭蕾舞教师乔兰塔•扎卢斯卡和一个在阿姆斯特丹的波兰流亡者伊娃•梅尔。他们简直不可能在写作上教授格伦伯格任何技巧,但他们却说了几句非常重要的话。“你究竟想当什么呢?”乔兰塔说。“写你知道的人。写我,写乔兰塔,写你的父亲。别写革命,因为对革命,见鬼,你什么也不知道。”这是来自伊娃的严厉批评。  不论这些人尚在人世或者已经作古,作家们都表达了一种永远的感激之情。因为在他们年纪尚轻或者敏感迷惘的时候,这些导师们发现了他们的天赋,或者让他们相信自己有这种写作的天赋——他们的生活从此改变了方向。如本尼迪特所表达,他们从此知道了推动他们生活的意义在何处,就像是被救赎了,从一种混沌无知、毫无目标或者犹疑不决的状态中将他们救赎。  尽管书名叫做“导师、缪斯和恶魔”,但其实全书中几乎全是导师和缪斯,基本看不到恶魔的身影。杰伊•坎托在大学时遇见的老师马拉默德也许能勉强算得上一个恶魔。在坎托第一本书出版的时候,马拉默德说:“你知道吧,不出第二本小说,你就算不上真正的作家。”后来杰伊知道,无论他写到第几本书,他的导师马拉默德永远会对他说,不出到第n+1本书,你就算不上真正的作家。真正的作家在于写出你的下一本书,不,也许这世上就没有真正的作家,而只有快要成为真正的作家的人而已。当杰伊自己也当了老师以后,他知道这一切需要花费一个老师怎样的良苦用心。而根据本尼迪特的定义,全书中唯一一个恶魔是埃德蒙•怀特所描写的哈罗德•布洛基。  也有几位作家回忆的不是某个具体的人,而是一个时期或某个机构。总的来说,我们从书中读到的并不只是三十个导师的故事,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是三十位作家自身的心路历程。马莎•索斯盖特说,她的桌上放着一张威尔特•张伯伦的大照片,和一本《卡维利亚与克莱奇遇记》,“在写作不畅的时候,我就抬起头来看看书的封面,或者看看我如此喜爱的那张照片,然后便觉得我得继续写下去”。

精彩短评 (总计56条)

  •     很不错,很有感受
  •     感觉序言是精华……囧
  •     文学爱好者看了很有启发,书品相好,快递相当给力!
  •     三点感想:(1)我感觉我的作家之梦再一次灭掉了(2)好的导师,尤其是女性,真感觉如同母亲一般,我确实体验过这种感觉,所以看到艾丽斯芒罗那篇,觉得真的很感动(3)此书的墨味非常好闻。
  •     说实在的,买它是为了凑个整数总价,免掉运费。30篇文章是挑挑拣拣看下来的,标准是文风和实用价值。(所谓的文风、语言、结构又被那些三流的翻译人员吞吃扭曲了多少呢?)“当代”两字很接地气,尽管这里头的人的作品大部分没被翻译过来,因为他们离死还远得很,声名也不够响。不过这些活着的人可以顺畅地被google,(因为大部分人除了写些畅销榜上的书以外,还给时尚杂志写专栏)不少人还有website和blog。看完这书,感觉写作这事儿还活着,至少在美国活得不错。
  •     我也沒有這些標籤啦 「可我從來就不是什麼粉絲 少女時代 我的牆上沒有貼海報和任何個人照片 然而我的大多數朋友卻是這麼做的」
  •     读书很慢 所以利用它消磨了整个周末
  •     路过书架顺手开封的看到放不下 译林的书虽然明确的用力过猛 做作家启蒙也不为过
  •     书的质量不错,但对我没有帮助,也许其他人会喜欢
  •     参差不齐。
  •     内容很好 就是翻译的不行 有英文版就好了
  •     今天收到这本挺不错的书了。
    不错。
  •     写桑塔格那篇还不错
  •     慢慢把一个个故事读下来,很开心
  •     有时候,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影响就是那么大
  •     育人不倦,父母看看甚好
  •     读完这本书屌丝心底里隐隐做起了写作大梦 o(*////▽////*)q
  •     标记在Amazon的Wish list好久,终于在深圳图书馆遇见。三十位作家谈走上道路的导师、缪斯和恶魔。我想,有一天我也会走在自己的路上。
  •     易读又富有启发
  •     三十位美國當代著名作家的文學之路,足以可見一個人或一本書抑或一個經驗對人的影響有多大。
  •     两年前买这本书的时候上面的作家大部分都脸生,这次拿起来重读,就像看幕后小故事一般感人又心照不宣。
  •     很有啟發。不錯
  •     这本书我很喜欢,内容就是我想看的。价格也划算。书是正版。
  •     对写作者来说,堪当良师益友。
  •     本来应该是不错的书,翻译太水了,可悲的译林社
  •     我向来无法拒绝如此类型的文学:阅读文本固然甚是快乐,可是阅读文本之后那些文本创造者的心路历程同样令人着迷。尽管书中大多数作家我都不甚了解,可这本书还是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快乐,不仅让我知道作家之所以为作家的特殊之处,亦让我知道作家不仅仅是一个人在战斗,于现在的我来说,这一点更有意义。
  •     感觉文章的质量貌似参差不齐,最喜欢《成长的故事》这篇。不过,弱能从中得到点启发已经足够了。
  •     这本书翻译的真够烂的,怀疑肯定是译林的潜规则出的一本书,简直是缪斯,比英文还难懂好不好。虽然这一类题材的书是我喜欢的,但看了三十页还是决定放弃了。恶魔般的文字体验。
  •     静静心心读,很有收获。
  •     和《飘》的翻译是同一个人?这本读起来也忒蹩脚!
  •     也不是篇篇都好,印象深的是阿农·格伦伯格和迈克尔·坎宁安
  •     看开卷八分钟才买的,感觉不如介绍的好好。。
  •     看完white 那篇就合上书看3月8号的the economists 的books and arts,刚好有介绍他的成名作..无巧不看书。
  •     最喜欢迈克尔 坎宁安谈伍尔芙对时时刻刻的影响。
  •     暂时没翻里面的内容,从网上一个书评知道的这本书,一冲动就买了,感觉挺好的。很符合我的口味,哈哈
  •     满足了我对根植于他们心中的缪斯情结的窥探欲……
  •     翻译啊翻译
  •     导师教你专业,缪斯给你灵感,恶魔赐你阴暗。内心有一面镜子供你观照,有一种声音让你追寻。伍尔夫促成了《时时刻刻》,桑塔格的规则叫人认清自己的天赋,母亲国把混沌无知的人唤醒。
  •     有那么一些“导师”的意味,感觉离自己的梦想近了一小步。恩。
  •     导师、缪斯和恶魔
  •     写作是一种有目的的内在生活。
  •     我放弃了,搞当代美国文学谱系研究的可以来读读
  •     记身边人身边事写作指导手册
  •     道长介绍的,听起来满有趣
  •     看起来倒都像是肺腑之言。
  •     恐怕每个写过小说的人看了都会哭吧。
  •     我记住了苏珊·桑格塔
  •     随手读读不错
  •     三十位作家谈影响他们一生的人,文学上的导师,写作中的缪斯,以及压制心理的恶魔,这三种纠缠融合的存在,是每个热爱文学和试图写作的人心旌摇荡,又从少年时开始就挥之不去的梦魇。我多么羡慕和向往有书中以为这样的导师,给予指点批评和鼓励,而在我长久以来的懵懂犹疑和沮丧时,我只有转向书,只有书才是我的导师,是它们指引我,又点醒我,同时又像恶魔久久缠绕我。
  •     《母亲国》这一篇看得老泪纵横……已写书评
  •     作者的世界,不是一般人可以想象的。这本书,将作者形成的历程,给予了很清晰的描述。
  •     满足了我对根植于他们心中的缪斯情结的窥探欲……
  •     书在写就之前,你永远不知道自己能到达哪个点?30位作家通过此方式追忆、感恩写作路上的师者。有些文章可能是翻译腔的缘故,读起来过于絮叨。倒是那篇写桑塔格的文章令我印象深刻,一向女权主义的她,老年竟有这样一面,甚至自觉其存在价值就为了得到她儿子的认可。
  •     翻译得好奇怪啊。
  •     影響自己的,莫非從小深處的環境、接觸的人、看過的書、經歷過的事、有過的思考。此書亦無非表達這個觀點。但畢竟不同文化背景,人物也陌生進而本書顯得冗長無趣了些。
  •     作家本身的处境与文学完全无关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