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3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我读3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6
ISBN:9787540449087
作者:凤凰书品 编,梁文道 主讲,马鼎盛 主讲
页数:272页

作者简介

全书基于凤凰卫视中文台《开卷八分钟》 而来,该节目由学者梁文道主持,何亮亮、吕宁思、马鼎盛等主持人侧身其间。每天以八分钟时间介绍一本新书奇书,文学、历史、科学、财经、商业、宗教、人物传记等无所不包。以最有效的方式探究思想精髓,带读者进入一个个迥异奇妙的书中世界。
本书用最简洁直白的方式,从作者、写作背景、内容等方面,向读者多角度地呈示一本书的内核。主讲人涉猎颇广,每一本书都经过了消化吸收,最后形成了中肯的评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沉稳客观地把各种思潮、社会文化热点传达给读者。每本书的背后都有一个小故事,读来妙趣横生。
作为《开卷八分钟》的大当家,梁文道被媒体誉为“最具知识分子情怀的主持人”。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使得梁文道的视角异常开阔,对于每日被各种榜单书讯狂轰滥炸、又苦于无从下手的人来说,他的声音当然值得倾听。
主讲人以私享家的眼光,去为读者推介值得品读的好作品。这本安静的小书,分为“黑天鹅”“寻求哲人石”“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镀金中国”“也同欢乐也同愁”“从战争中走来”等六个篇目。《我读3》讲评的书非常庞杂:小说、散文集、艺术赏析、佛学常识、哲学、美食指南……兼顾了各种读者的口味。

书籍目录

目录
伟大的失败者
Why Societies Need Dissent社会需要不同意见
《黑天鹅》意料之外的世界
《The Shallows》互联网让我们变得浅薄?
《Born Digital》数字原住民
《REMIX》商品经济与分享经济
《伟大的失败者》伟大的失败者与冷酷的成功者
《少做一点不会死》改变既不快乐又不健康的生活
《无神论的灵性小书》体验灵性生活
《诗•语言•思》诗意的居住
寻求哲人石
《疯狂实验史》搞笑的实验
《如何帮地球量体重》庄严的实验
《史上最美的十项科学实验》最美的实验
《利维坦与空气泵》实验的意义
《寻求哲人石》炼金术到底是不是科学
《周期表》一个碳原子两百年的游历
《来自水的信息》神秘的“心念力”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大王书》中西方奇幻文学有何不同
《黑暗物质三部曲》禁忌与冒险
《地海传说》奇幻文学阐发朴素真理
《哈利波特》少年成长的败笔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天使的忧伤
《我的野生动物朋友》蒂皮和她的朋友们
《马利与我》世界头号捣蛋狗
《猫啊,猫》文人爱猫
《成为家中一员的麻雀小珠》麻雀也读书
《龙纹身的女孩》瑞典推理之“千禧三部曲”
镀金中国
《镀金中国》语言泡沫与自我膨胀
《飘移中国》聪明的真话
《中国怎么想?》经济降温之后
《中国不高兴》文艺腔误国
《中国意识的危机》全盘西化的一元论
也同欢乐也同愁
《找寻真实的蒋介石》从日记看历史人物
《近代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打造现代中国
《陈寅恪与傅斯年》知识分子的风骨
《也同欢乐也同愁》陈寅恪与台湾的渊源
《四喜忧国》历史与未来
《郭沫若家事》郭沫若的影子
《我和父亲季羡林》晚辈的责任
《White Tiger》杨宪益:白虎星照世
《牟宜之诗》苦难的诗歌
《读书随笔》英格兰百合之心
《达尔文,他的女儿与演化论》要快乐须抑制本能
《知无涯者——拉马努金传》数学家,很美很纯粹
从战争中走来
《苦难辉煌》再读红军史
《从战争中走来》共和国名将风采
《松山战役笔记》中国八年抗战的缩影
《奇怪的战败》为国捐躯的史学大师
《被遗忘的士兵》普通人的战争
《士兵突击》中国特种兵诞生记
《上帝之拳》海湾战争的绝密内情

编辑推荐

  《我读3》没有人是一座孤岛,透过阅读,与世间最美的风景相逢。  《我读3》一本写给所有爱书人的心灵手记。  相比之前的《我读》、《我读2》而言,这本《我读3》更为厚重,包括“镀金中国”“黑天鹅”“寻求哲人石”“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也同欢乐也同愁”“从战争中走来”几个部分,讲评的书囊括了文学、人文、科技、政治、经济、军事,更为深刻也更为丰富。  所有的爱书人,都可以从《我读3》中获得温暖和滋养。它堪称一本独立、客观的品鉴指南,以公共知识分子的卓绝眼光,将各式好书收罗其间,等着你发掘和体味。  读者亦可循着其中的线索和脉络,挑选最合宜的读本,完成这场愉悦而柔软的阅读之旅。在这过程中,我们的心灵会逐渐变得强大而丰盈,写作者和读者之间,也实现了某种连结。没有人是一座孤岛,透过文字的海,我们得以相逢。

内容概要

梁文道
1970年生于香港。1988年开始撰写艺术、文化及时事评论,曾参与各种类型的文化及社会活动。现任凤凰卫视评论员、《开卷八分钟》主持人。已出版文集《常识》《我执》《噪音太多》等。
马鼎盛
凤凰卫视评论员。1949年生于香港,其军事评论在全球华人中享有很高知名度。

章节摘录

  Why Societies Need Dissent——社会需要不同意见 社会需要小同恿见,因为情况越复杂,我们越是要避免大家都变成同 一个 大脑、同一种人。 20世纪60年代发生过一起著名的“猪湾事件”,当时 年轻的肯尼迪总统找了一批流亡在美国的古巴人组成游击队, 让他们偷偷回到古巴,试图推翻刚刚站稳脚跟的卡斯特罗政 府。结果整个军事行动完全失败,不少人被杀被俘,卡斯特 罗还用这些俘虏要挟美国给了他一大笔援助。这对肯尼迪政 府是个很大的打击。 事后,每一个参与军事讨论的人回想起来,都觉得这个 计划简直愚蠢得要命,根本不可能成功。奇怪的是,为什么 当时没有人发现问题呢?每个人都越说越兴奋,觉得这个计 划一定可行,完全看不到它的盲点,哪怕是一点点失败的风险。 人都有一个共性:我们渴求他人的认同,也倾向于附和 他人的意见,因此往往会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想法压下去。《为 什么社会需要不同的意见》这本书中举出很多例子,说明一 个没有不同意见的团体有多么可怕。 美国曾经很流行一种小型的投资俱乐部,亲朋好友聚在 一起,大家拿出一笔钱来,一起做投资或买卖股票。结果发现, 如果这个俱乐部的成员之间关系很好,常常喝酒烤肉,家庭 聚会,那么投资成绩通常都会很烂。相反,如果他们的人际 关系很紧张,总是有人处在对立状态,投资结果反而会很好。 当一群人意见完全一致,就等于变成了一个脑子,他们作 出的决策往往会有各种盲点和问题。作者在书中揭示了这一点, 认为意见的存在对一个政府、一个社团或一家公司来说非常重 要。如果所有人的想法都一样了,则会变得非常危险。 为什么我们倾向于认同他人呢?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 (S.E.Asch)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他在一张白纸上画了几条 黑线,其中一条的长度明显跟其他不一样,然后他拿着这张 纸问参与实验的人:“这些线一样吗?” 他故意在实验团体里设下“埋伏”,十个人中可能有七八 个都是他事先安排好的。实验一开始,这七八个人也都说出 真实看法,认为有一条线跟别的线明显不同。第二回做实验时, 他要求那七八个埋伏下去的助手开始说谎,大家都说这些线 看起来长短完全一样。这时候,另外那几个被蒙在鼓里的实 验对象居然真的看不出来了,或者开始怀疑自己,最后他们 都会说,对,这些线看起来是一样长的。这就是成语所说的“指 鹿为马”。 桑斯坦教授说,为什么我们会轻易认同他人呢?首先, 我们常常会觉得自己拥有的资讯不够多,很想听听别人的意 见:第二,我们缺乏自信,而越缺乏自信就越容易盲从;第三, 我们很在意别人是否认同自己,哪怕是在一个陌生的实验团 体里面,也生怕别人觉得自己是个怪人——为什么大家都看 到几条线一样长,只有你看到的不一样呢?这种担心和忧虑 难免会让你放弃最真实的感受,屈从于他人的意见。 现在网上的一些论坛也常常出现党同伐异的情况,有些 讨论非常极端。桑斯坦教授说这就是小团体中最容易出现的 极端化现象,恐怖分子就是这么产生的。如果一群恨美国的 人聚在一块儿,大家讨论着要搞点儿恐怖活动,这时候那些 有不同想法的人就不敢表达意见了。这种情况下似乎谁说得 越极端、越激烈就越容易获得大家的认同,最后只能越走越 歪。 社会需要不同意见,因为情况越复杂,我们越是要避免 大家都变成同一个大脑、同一种人。 (主讲梁文道) P3-6

图书封面


 我读3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7条)

  •     《我读》系列是梁文道先生在凤凰卫视做的节目《开卷8分钟》的升级版,书中文字的风格清楚的展现了其口语化的特征,不过这丝毫不影响它们作为一篇篇精彩评论的质量,相反,正是这种非正式的书评,更让人读起来没有障碍的迅速了解一本书,熟悉一本书。如果你没有看过,又很喜欢,便可以按图索骥;如果你看过,有很喜欢,便可以温故而知新,对照梁文道的感受,回味一下这本书当初带给自己的佳趣,倘若大家的“读点”比较接近,那么无异将这种快感延长。 或许有人要说,读书时一件私事,没必要让别人指指点点,而且一些没读过的书经人一说,就透露了剧情、失掉了悬念,和神秘感,使“佳趣”降低。然而我倒是认为这种看法比较片面,尽管对我们每一个爱读书的人来说,读书自己欣赏范畴内的书所带来的快感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书本身代表了一定的层次和深度,正如梁文道先生所说,“读书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你从阅读里面获得一些和原先熟知的事物相类似的新资讯;一种是以一开始不相等的理解程度为基础开始看书,也就是说写书的人一定要用可读的形式传达他有而读者所无的洞见。”这后一种才能称得上上是重要的学习,而要达到这种学习的境界,单单靠自己的悟性和摸索是曲折的甚至是难以达到的,所以有一个相对高水平的过来人给你指导,会让你提高的比较快。想想我们在小学时学语文练习的分段、写段意和中学大学时的阅读分析,都是在训练我们的阅读能力,但是这种应试型的训练对于一个人真正的阅读提高还是有差距的,于是我们在走出学校之后非常需要一个爱读书也懂书的给予纯粹阅读的指点,梁文道先生就是这样人,他阅读范围很广而且对书中涉及的问题思考也比较深,对于一个正在提高中的读书人有很大的裨益。
  •     我一般都是自己独自看完书,然后写书评,抒发感想等等,接着再去“豆瓣”读书网上发表,同时浏览一下其他人的书评,时而产生共鸣,时而发掘出其他新颖视角和独特感受,这是一个share和be shared的愉快过程。但是《我读》系列里面的书基本上都没看过,它们不是某一领域的经典名作就是一些晦涩难懂的作品,所以读《我读》基本上是一个单方向的be shared 的过程,只能被迫接受梁文道先生自己的思想和感受,有点类似填鸭式般。不过看《我读》相比较单单读每一本其介绍的书,可以很明显地省去了英文译成中文的艰难过程,也大大省去了查字典查历史背景查云里雾里的专业术语等时间,便可以直接捕捉到以通俗易懂文字转换过来的高深莫测的精华与智慧,既提高了阅读与理解的速度,也提高了自信心和充实感。记了很多笔记,受益匪浅。
  •     《聊斋》中的《书痴》里描述了一个读书读傻了的青年才俊,日夜盼望着书中走出一个妙龄女子,但他二十好几了还不知“为人”(你懂的),不知“枕席二字有功夫”,最后真的“颜如玉”从书中走了出来,他却傻呼呼地不知享用。蒲松龄对这样的书呆子极尽了嘲弄,看着这样的书呆子真是让人又想哭又想笑,这自然是读书人中的一个极端的例子。抛开蒲松龄的讽刺笔法,我们绝对可以相信,这个世界上有这么一种人,他们一生以读书为乐,并且对于他们任何一种快乐都代替不了读书的快乐,他们读书不为名,为了利,只为了那种无法代替的快乐,所以有了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有了博尔赫斯这样“享乐型”的读者。被《我读》系列选中的书,可以说就是为上述读者准备的,它们可以说给你带不来任何的实际的好处,但却能带来好处所不能带来的快乐。《我读3》刚刚面试,除了这个系列所共同拥有的优点,它与《我读1》、《我读2》又有什么不同呢?可能是听到了读者的呼声,《我读3》里增加了相关科学方面的解读,除此之外,《我读3》书籍的分类更在明晰,扫一眼那些书名,你就能立刻把它们分门别类。《我读3》就象一个五颜六色的水果拼盘,在等待着你挑中适合你口味的水果。霍金曾经在他的《时间简史》的前言里说,在撰写《时间简史》前曾经有好心人向他建议,他书中任何一个数学公式都会吓走一大帮读者,所以在他的《时间简史》中,唯一出现的数学公式是E=MC2。那些对数学公式有天然恐惧症的读者对《我读3》中有关科学方面的内容完全可以放心,因为在这一部分里甚至象E=MC2这样的数学公式都没有出现。“寻找哲人石”非担不能对你构成任何的阅读障碍,而且能让你在不经意的某一处发出会心的一笑。在这部分你将会见识到许多偏执狂,用通俗的话也可以称他们为疯子,比如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安德烈•海姆同时也是搞笑诺贝尔奖的得主,他曾经利用磁力克服重力,将一只青娃悬在空中;我国的科学工作者曾经发现蝙蝠会利用口交延长交配时间(在此之前我一直以为只有西门庆会这么干);美国人斯塔宾斯•费斯为了研究黄胆病的传染途径,不惜品尝黄热病人的呕吐物;伟大的卡文迪什利用简陋的设备和天才般的奇思妙想,在二百多年前以惊人的准确度称出了地球的重量,并把这个准确度保持了97年;而在日本科学家江本胜的研究中,水几乎变成了一个通灵者,它对外界的感受能力一点也不比人类差,比如听了舒缓、愉快的音乐,水纹也会变得舒展与强壮。科学的美,不仅在于那些严谨的方程式,还在于有那么一些人,在探索人类未知领域的过程中所展示的人类的思想所能达到的极限与疯狂。如果连科学都能解读得这么有趣,那么你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在《伟大的失败者》一节中,可以说正是试图解除我们生活中的种种疑虑。它将告诉你,我们每个人天生就怕与众不同,互联网在提供给我们种种便利的同时,也让我们变得越来越傻,你不必总是那种匆忙,因为少做一点不会死,即使你不是一个宗教徒,你一样可以有信仰,一样可以与人为善,过着有灵性的生活,你不必在海滨有栋大别墅,你一样可以诗意地居住。你可以是个失败者,但即使是失败者中,不乏伟大者。你可能还会说,现实逼得我无处可逃,在嘈杂的人群中,你根本无法象诗人一样的浪漫与疯狂,那么你别忘了,我们每个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进入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在《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一节中,你可以象孩子一样与小猫、小狗、小麻雀及野生动物亲近,你也可以生活在魔幻世界中,在哈利•波特与龙纹身女孩的成长中找回自己已经失落的童真,在梁文道的解读中,你依稀可以看到西方魔幻文学的成长历程,他们的作者中不乏托尔金这样学识渊博的牛津大学教授,正是因为他们的学识才让他们的作品透出深深的文化底蕴。在《我读3》中,也许最让人唏嘘不已的是《也同欢乐也同愁》,在这一节中除了张大春的《四喜忧国》,其他的都是多多少影响了中国与世界历史的人物的传记,这些传记把蒋介石从一个冷冰冰的领袖与独裁者还原成了一个有喜有忧的人,让我们看到了陈寅恪、傅斯年、郭沫若、季羡林、杨宪益这些大师不幸而又坎坷的命运,命运嘲弄了他们,而他们嘲弄了虱子。而在《达尔文,他的女儿与演化论》中,你会听到达尔文在痛失爱女之后那无助的叹息,感觉到他作为一个高尚的人高尚的品德。一本书给了你快乐又给了你忧愁,还有什么能比它给你更多的吗?在此种意义上,所谓的书中自有颜如玉,其实说的是读书给人的一种美好的感觉,就如同一个美好的女子给人的美好感觉一样。《我读3》也许不是深刻的,但它却一定是丰富的,相信我。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推荐的不感兴趣,感兴趣的介绍太少
  •     快餐书。书是必须自己读才好的,不管读完喜欢不喜欢另说。不过也有人喜欢先剧透,觉得好才读,因人而异吧。反正这本书的作用是导读,它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三星,舍取之间,不算烂。里面的书大都都不会买回来看,所以这样看看也好。喜好是非常个人的事情,有人喜欢看战争,有人喜欢小动物,有人喜欢研究少人研究的文学古典各种,有人只喜欢单纯看故事,都OK,谁也不比谁高贵。就好象季老的儿子,冰心的孙子事件一样,学问归学问,教育归教育,个人归个人。
  •     最喜欢“也同欢乐也同愁”这一章所选的书籍。最无法喜欢最后一章“从战争中走来”。这一本想要阅读的书籍不是很多,收获有限。
  •     梁文道先生的这本《我读3》虽然是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栏目的总结后出版。但对爱书人来说依旧是不可多得的一本好书!

    书中给读者非常体贴具体的把介绍图书分为几个板块。每个版块都有所具有代表性的书籍。每本书几乎都是梁文道先生的读书感受作为评论。但先生的评论并不是一味个人主观的体现。而是能把书比较客观的还原本位,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使我们读者能够尽可能的不受他人干扰的挑选自己喜欢的书籍。

    书中梁先生介绍的书大部分我都非常的感兴趣!只是很可惜的是大部分书籍我查阅后却发现大陆是没有可买的。这就使我们大陆的读者有些尴尬……就像是一桌满汉全席摆在眼前却被勒令禁止食用的感觉……

    这可能也是因为是凤凰台节目的原因吧!

    但我还是真诚的能够希望《开卷八分钟》也好,以后再出《我读》系列也好。节目组及梁先生能够多体谅些我们大陆的读者,毕竟香港或台湾或欧美的书籍我们不一定全都有出版,但我们全都有的书籍你们那边一定都有!
  •     他的每本书我都买了,这一本自然也不能错过。

    认识他这个人,有点巧,在阅览室随便翻杂志名人语录,突然看到这样的一段话“我希望我以后去买酱油的时候,在交谈中竟然发现杂货店老板喜欢研究汪精卫……”他好感动这句话,我也好感动,我想像着那个情景。我立马抄了下来。并且开始关注这个人了,在暑假更是拜读了他的一些文章,我太喜欢他了。最近连续读了两期的南方周末,都有看到他的文章,我看了一遍又一遍,于是写下这篇杂想。

    到底我喜欢他什么,喜欢他怎样的思想,我一直在想,今天我有了,因为我自己写了两句不成样子的话,但我挺喜欢并且这也是我一直来所要解决的思想问题,“公平理性的现代世界思想,和私立感性的传统文化情感。”对,就是这样的一句话,是差不多是我这些年的学习总结。这儿我还想先说一点;我还有一个同学,也同样的知识渊博,看问题独立,我总是对他致敬。我从他那儿学了许多的实际知识,他最后总结的告诉我:面对“主义”,我们要小心,自己要独立!我大为惊叹,终于明白这些人的伟大!

    我还想再摆一个人出来,他就是胡适,我曾经也认真的拜读过一些他的文章,“宽容比自由更重要”、“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我一直奉为圭臬,我想还有谁会像他那样在大名鼎鼎之后,再去研究偏门—《水经注》,对自己的追求那样勇敢,那样的慎重执着。

    以上三个人都有一个我总结出来的特点;自由主义。我想了好久才敢写下这个词,因为我也反对使用主义,觉得主义很恶心,但如果我们试着以更加原始的心态去认识,就像如果我们再去探险发现世界更加美丽一样。如果我们以宽容的心态来看待,不得不承认:自由是一种伟大的的思想,它能使我们消除偏见,使我们感受得到真正作为“人”的快乐,而不会丧失应有的信仰,沦为动物。

    回到原来的话题,梁文道的文章给人一种平缓的感觉,但读完后就好想再读,读完你就发现自己的伟大,竟然可以和他一样去思考,去回答。这就是自由的写法,自由思想在文章中的流淌。

    最后我要再把我的那两拙句说一说:公平理性的现代思想指导我们如何去适应世界,私立感性的传统文化情感教我们知道改变自己的标尺。

    这两年我们大放异彩,但是让我们冷静下来,知道税收日渐趋紧,达到前所未有的风险,知道我们还有更多落后的地方。无论我们高扬什么旗帜,都需要我们认真仔细,一点一滴慢慢改进。

  •     原本担心系列书会一本不如一本。
    但好在书中的内容很丰富,梁文道的讲述也很依旧有新意。
    书中选取的内容很有趣,甚至比1和2更和我胃口。
    其实这种内容上一小段一小段,几乎没有什么情节承接性的系列书,还是可以一看的。
    不知道还会不会有我读4了。期待哦。
  •     科学,童书,中国现状,民国,军事。「大学成了巨大的商业公司和行政机关 ,思想与价值成了其中最不重要的一环 ;社会上人人渴望成功 ,脸上挂满了焦虑的神情 ;互联网上褊狭与愚蠢泛滥 ,人人以言谈粗鄙为荣 ,除去实际利益什么也不相信 … …而最重要的一点 ,人们都已经丧失了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也不再相信生活还存在另一种可能 ,对善良 、正义 、理想 、尊严 、勇气这些人类的基本情感一律采取漠视态度 。这是作者近年来观察中国社会现状后的总结 。他说 ,今天的中国就是一个虚与实 、泡沫与真相相互交错的混沌年代 。」
  •     《我读3》是在《我读》和《我读2》的基础上又出的一本,在现在有如此之多的书的需要阅读的范围呢,大家帮大家推荐出来的也许是精品中的精品,也许是个人情感的偏爱,但是都很有特点。值得我们也去挑选阅读。
  •     90%都想找来看,尤其是“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这个主题,后面三个主题有些沉重,只看介绍就已经很唏嘘了。
  •     开卷8分钟的文字版,入门级的书评。
  •     昨天读1,今天3。节目做多就垮了,皮掉了,顶多三星。
  •     不是说:读万卷书吗,《我读3》一书,囊括了文学、人文、科技、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让我们一起去体味、品读吧!
  •     断断续续读的,最近读书少了,感觉整个人都不太好了。
  •     《我读》系列,这是第三本了,前两本介绍的书,对我购买书籍起到了指导作用。这一本中介绍国外的书籍比较多,对外文书,我希望阅读原版。最近的情绪还是阅读中文书。
    《我读》系列,是一种让人比较长知识的书。
  •     《我读3--梁文道、马鼎盛等主讲,一本写给所有爱书人的心灵手记! 透过阅读,与世间最美的风景相逢!》梁老师的书我当然要买的。
  •     发现了几本想看的书
  •     因为《开卷八分钟》,所以喜欢梁文道。因为梁文道,所以喜欢《开卷八分钟》。这套书(1,2,3)值得读一读。
  •     “镀金中国”“黑天鹅”“寻求哲人石”“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也同欢乐也同愁”“从战争中走来”几个部分,讲评的书囊括了文学、人文、科技、政治、经济、军事,更为深刻也更为丰富。
    所有的爱书人,都可以从《我读3》中获得温暖和滋养。它堪称一本独立、客观的品鉴指南,以公共知识分子的卓绝眼光,将各式好书收罗其间,等着你发掘和体味。
  •     里面的作品很多都并不是我喜欢的,所以看得很潦草。
  •     凡是梁文道的书都值得一买,包括《我读》系列。他的每章节介绍都能给人他对书本的热爱和理智,当然,只要是梁老师推荐的书我也都买啦~真的好。受益匪浅!
  •     原来以为“炼金”是个封建的、神神叨叨的、或是疯狂科学家适用的词汇。
    后来看了《钢炼》,开始对炼金师追求的境界有了新的认识,但也没有再过多去了解。以为那只是存在于漫画中的,传说中的故事。
    直到看了《我读3》的《寻找哲人石》这篇,才从“科学”的角度了解了这门“艺术”。其实现在的所谓科学,都是为了普及知识,让一般大众都可以理解而定义的科学。
    炼金术这样的,最求高层次的化学,也许才能真正体会到科学的艺术和美丽和乐趣所在吧。
  •     2015年第49本,在里面找到我要读的书
  •     一直很喜欢梁文道,这本书很适合想读点好书却咨询匮乏的人,很不错的一本书。
  •     真是辛苦啦~
  •     对于读书的方法和意义,古来就有各种解读和定义。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更是流传不息。在这些警句中,个人认为最具有鼓舞力的就是杜甫的那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不仅能笔下生花,还可以搞点神来之笔,这是多少读书人梦寐以求的好事啊!最通俗的自然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那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了,读书的意义一目了然。对于读书的方法,则有完全不同的见解,有人主张精读、苦读,也有人主张泛读、悦读。我自然是很赞同后者了,与五柳先生心有戚戚焉: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梁文道在出第一本《我读》的时候说:人生那么短,时间那么少,让我集中精力给大家介绍些好书吧。平实质朴,却直入人心。从2010年1月至今,一年半的时间里,《我读》就出了三本,所以,我觉得“道长”应该也是一个喜欢泛读和悦读的人。他甚至希望通过自己的精炼和推荐,让读者有更省时、省力地涉猎更多的好书。这也是个人喜欢“道长”和《我读》的最根本原因。

    周国平说开卷有益,但也可能无益,甚至有害,就看它是激发还是压抑了自己的创造力。虽然,常常觉得创造力这东东好像离自己很远,但是,还是由衷地赞同周国平的观点。所以,本人的读书信条就是:不求甚解,唯我所用。

    所谓不求甚解,其实并不像字面的意思那样,反而是要讲究方式方法的。因为,我所坚持的不求甚解,不仅讲求“快”,而且讲求“效”。《我读》系列,“道长”推荐的第一本书就是《如何阅读一本书》,书里把阅读分成了四个层次,前两个层次讲的就是如何做到“不求甚解”,后两个层次则正好是“求甚解”。

    所谓用,可以是一种实用,也可以是一种感受。实用,自然是指阅读带来的实用价值;感受,却错综复杂。它可以让你哭,也可以让你笑,更可以像五柳先生所说的那样——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从《我读》到《我读3》,书本的质量一如既往,非常精致。书的类型范围也在不断地增扩,“道长”在享受文痞这个称谓的同时,也在努力做出拓展。可是,我仍然贪心不足地觉《我读3》不如《我读》写得丰富透彻了,知识点虽然增加了,具有特色的个性思考却少了。阅读,是需要沉淀的,不管是快读还是慢读。就如同酿酒,时间在改变质量的同时,增加了味道。
  •     梁文道真棒!介绍的书好,评论更好!《我读》的三本我都买了,确实值得推荐!
  •     开阔视野,收集书单
  •     一本好书带给我们的是一场奢华的心灵盛宴,是一场宁谧的精神洗礼。梁文道的“我读”系列,作者用简洁的言语带给我们的是深刻的认知,平实的叙述确展现了各书的精髓。让我们在短短的几分钟内似乎与作者之间建立了一种心的交融与沟通。
    现在的书评很多,梁文道的“我读”系列既不失客观又观点鲜明,既不咆哮叫嚣又娓娓道来,堪称经典!
  •     所有的爱书人,都可以从《我读3》中获得温暖和滋养。我也不例外,透过此书,还买了书中介绍一些书。
  •     《我读》、《我读2》都收藏了,希望这本书赶紧到手。追看梁文道的节目也很久了,很睿智的一个人。
  •      2013-04-16
  •     3不如2,可能是因为有不少关于科学方面的。
  •     读完第三本,依然觉得很好看,各方面的知识都有,可以学到很多,虽然只是皮毛。但这只是开始,要把介绍的书都读完,才是真正的学习。2016.2.9
  •     书单来了
  •     自己感兴趣看完书评想读的确有几本。
  •     就第一本还不错
  •     开胃小菜的作用起到了就好啊。
  •     看了前2本梁文道的我读。里面介绍了很多我们大陆看不到的书,很期待这本里的好书
  •     首先,书的质量很不错,然后梁文道先生的书果然还是一样没有让我失望,内容很好,值得一读
  •     封面上的几句话很有味道,“没有人是一座孤岛,通过阅读,与世间最美的风景相逢”,于是就买下来了。
  •     39、感觉自己要多读书啊,笔记记了很多,嗯…
  •     我对韩寒有了点兴趣。
  •     #vivi爱读书#这本感兴趣的不太多~略读吧~
  •     选这本书 应该主要还是因为凤凰卫视的开卷八分钟 在家总会有事没事看凤凰台 很多节目都很喜欢

    说实话 这本书里介绍的书 出了一本《哈利波特》其他全没看过 感觉自己好像很久没有做书虫了

    买它 主要也是想看看最近有什么好书

    同时 里面说的很多内容 说实话 就算是自己看也不一定会想到的 不一定能发现的

    如果是想买书却又不知道买什么书的人 或者看书一直找不到重点的人

    这本书可以为你提供一个很好的参考~~
  •     喜欢看凤凰卫视的开卷八分钟,所以买的这书。每次节目结束时,梁文道酷酷地转身走开总是被电到。
  •     以前读了《我读》,觉得不错。这次一起购买了《我读2》、《我读3》。
    现在的书的确太多了,其中又有多少是好的作品呢。梁文道先生的《我读》系列,给我们提供了很多不错的快餐式书评。使我们可以很快从书海里找到一些好的书,这应该算是一件大功德了。
  •     一直很喜欢梁文道,喜欢他的娓娓道来,却又一针见血.读完系列三本书之后,突然从心底涌出一股因书带来的相知相通之感,就像冬日里的暖阳,明亮的,直直照进心房.这大抵就是"读"的最大功用.
  •     梁文道还是评艺文类的比较上手,这本涉及到科学、历史方面的推荐,就比较一般。但总体而言,梁的评论较之另外几个主讲,非常明显的高出一截,开始我还和自己玩个游戏猜主讲人,后来发现这个游戏太简单了。
  •     这本讲的感兴趣的不多
  •     轻松
  •     冲着梁文道来的,内容还是不错的,相当值得一读。正如其中说的:时间很宝贵的,世间有这么多书,我们无力去一本一本的分辨其中的好坏,让别人来给我们推荐基本吧。
  •     在信息爆炸的年代,面对茫茫书海,我们的阅读肯定需要作些选择,除了一些公认的经典名作以外,对于近期出版的大量书籍和茫茫书海,读者可能一时无法去做一一的判断和挑选,而梁文道的《我读》系列丛书则像书海中的领航船,为大家读好书及质量上乘的书指明了方向,在当今这个快节奏又匆匆的社会尤为显得难能可贵!

    《我读3》就是作者在广泛的阅读之中精选出有点分量的中外书籍,涵盖的主要是人文历史社科军事方面的话题,反映的是多元化与全球化背景之下人类关注的焦点问题,在思想的深度与时空的跨度上比前两册来得更为广阔,带给读者的心灵体验也更为精彩。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除了科技给人类带来的方便快捷以外,也带来了一些弊端,“社会需要不同的意见”便是作者所推崇的研究和思考方式;同时这本书对于中国的处境与命运有了特别的关注,无论是在“镀金中国”,还是“也同欢乐也同愁”,或是“从战争中走来”的篇章中,都是在探讨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梁文道介绍每一本书的文字不多,却都简洁地列举出其精要的思想,特别精彩的语言和思想还摘录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并不时加入了些主观的意见,以独到精要的见解表达了值得大家关注的东西。虽说自己平时也算是看很多书的人,但与作者相比读书的数量要少得多,至少我每天看一本是无论如何也达不到的速度,况且还有日常的工作和生活的事物需要处理,然而看一看这样的书籍,一方面是对天下新奇的东西和想法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另一方面,则是选择一部分自己喜欢的命题作更深入的解读与探讨,客观上也是节省了很多不必要的时间浪费,直接找到自己喜欢的书本。

    喜爱读他的文字不光是因为那些书本身值得咀嚼和思考,更是作者所提倡的观点、所反对的立场与广大读者有着许多不谋而合的共鸣!对普世的爱和正义充满了热忱,具有知识分子的良知和社会的责任。在幽默犀利和清晰的语言背后,也包含了独立的精神和自由的人格。故而娓娓读来有一种亲和力、渗透力和拍案叫绝的感召力!
  •     试看了一小部分,喜欢这一集选书的领域,适合作为书单的来源之一。
  •      通过《我读3》这本书,我们再次感受到梁文道先生入书之深,完全是每本书的解味人,作者的隔空知己,当然也可能是针锋相对的异己。在梁文道自己看来,读书恰好给了自己一个时刻反思的机会,带着自己的见解与作者交互省视古往今来的诸种现象,加上“我的环境比较宽松,我的信息来源比较多元,我冒的险比较小,我怕的事也比较少”,渐渐地,本来最具私密性的了解自我的读书笔记,逐渐成为公众喜闻乐见并愿意与之一道的心灵操练。他以公众知识分子私享家的姿态,不仅带给我们可读之书,更点燃我们必要之思。
      
  •     我就把它当作一个很棒的书单
  •     《我读3》它像一个温婉平和的说书人,将自己一路上的见解和窥到的趣闻,拿出来把玩分享。在满世界的喧嚣里,让你连带着获得一些慰藉和共鸣。我们感到倦怠或者困惑时,读书可能是帮助我们挣脱泥沼的浮木。
  •     看过几期“开卷8分钟”,是一个很有层次的节目,1-4全部收集。作为没我们普通读者很需要这种书给我们选择好书,这种书既可作为压缩经典阅读,扩充认知;还可以当作书目指引,选择适合我们好书,阅读原著,最大限度的节约我们的时间。
  •     编辑说:
    读者亦可循着其中的线索和脉络,挑选最合宜的读本,完成这场愉悦而柔软的阅读之旅。在这过程中,我们的心灵会逐渐变得强大而丰盈,写作者和读者之间,也实现了某种连结。没有人是一座孤岛,透过文字的海,我们得以相逢。
    我的感觉也是这样
  •     我觉得它是一本很好看向导书。看完一篇文章,如果我喜欢,我会去找文章中那本书的作者相关的书,或者作者背景,然后自己也读一遍。
  •     讲科学家太浅了,讲历史又太沉重了
  •     头几篇不错,后面牵强浅薄。
  •     透过梁文道的眼光去看书,送货速度快
  •     喜欢梁文道很久了,他的书是一本都没落下,《我读3》已经收归囊中,等着慢慢阅读。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梁先生的一些周边八卦: 梁文道刚出生4个月,就被抱去了台湾。彼时台湾很多帮派,他14岁时,认了十八九岁的大哥,跟着老大上街吃啊喝啊赌啊,当然也有打架。两群小混混约好了时间,到某个中转车站碰头。车站旁正好有个书店,若是到得早了,梁文道便闪进书店,边看书边等。时间一到,嘴里吼着“你们找死”,就拿着棍棒冲出门去。事实上,梁文道开始读川端康成,就是老大推荐的。

    他17岁就评论评论家

    梁文道17岁便给《信报》投稿,反驳某位评论家的剧评,两星期后,稿件见报。投到第三次,编辑打电话来了。因为文章字体像女孩子,所以编辑打电话问他母亲:“请问梁文道小姐在吗?”母亲说:“他上学去了。”“教书去了?”“不,他念书。”“哦,念大学?”念中学。“

    他读“人体书”被斥“耍流氓”

    梁文道爱看书几近成魔,没有书,连地上一片有字的纸也会拣起来看。他中学时有次坐电车,一个女生穿的衣服上恰好有字,他就忍不住一直盯着看,因为身体曲线起伏,凹凸处字看不真切,便愈加盯得仔细。直到该女生下车,扭头用广东话骂他“流氓”,他先觉得错愕,然后才反应过来自己的行为确实很像“性骚扰”。

    中学时租A片活像演侦探剧

    梁文道中学时也迷看A片,当时还只有录像带,要去旺角租。怕警察突袭,租这类带的店总是让客人看照片选好片子,离开半小时之后再回去取货。他在那焦急的半小时里都会去附近的书店等待,巧的是常常会遇到青年诗人陈智德,便要很高兴地与他分享新近出版的好书,浑然不觉他心不在焉。
  •     原谅我盗用了一本书的书名 = =。

    【我读3】里的【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这一章节,就让我有这样的感觉。
    那些猫猫狗狗,那些野生动物朋友,那些关于各种生物的奇幻传说。
    多么动人。
  •     一直都特别喜欢梁文道,觉得书籍只有他推荐才是值得读的。原来看的到凤凰卫视,可以看他的节目。现在看不到了,更喜欢看印在纸业上的文字,伴随着墨香,莹莹绕绕的就飘进思绪里。。
  •     一次和朋友偶遇,闲聊间,说起梁文道主持的节目,很有风格、有正义感,看到他那样喜欢梁文道。就把《我读3》介绍给他,他连连称道:好书、好书,我就把另外《我读》、《我读2》一并送给他。
  •     每一位爱书之人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透过阅读,结识他人与自己。思想得到升华,灵魂也更为深邃!
  •     我想每一个读书人都会羡慕梁文道,能够以工作的名义,读了那么多自己喜欢的书,甚至可以说是因为读书而找到了一个很适合自己的工作,因为自己喜欢的书,而成为了名人,因为读书而连续出版了很多自己的书,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喜欢读书的人都知道凤凰卫视的“开卷八分钟”,用八分钟介绍一本书,时间没长到你感觉到疲劳的时候就结束了,所有的精彩也都是点到为止,激发起你对这本书的兴趣,剩下的就请你自己去看了。不过虽然是八分钟,但是电视里面的八分钟,要准备起来也要很长一段时间。作为每天都要播出的节目,这个工作量还是很大的。还好周六周日可以休息,而且也并不只有梁文道一个主持人,还有替补。不过一周读五本书,这个工作可就不是做五期节目的时间能够完成的了。梁文道真的能看完这么多书吗?如果你看过这个节目你就会发现,其实做这样的节目也未必把整本书都看完,只要大略看看,了解一下这本书的作者,了解一下这本书的内容,快速翻阅,然后找到一个切入点作为话题,引发开来就可以了。但是这种翻阅只有建立在大量的阅读积累上,才能够做到在宏观上把握这本书。具备这种能力没有十年以上全面广泛的阅读是很难做到的。只要你读书多了,你是一个读书人,你就会发现做这个节目其实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累,对一个书虫来说,这个节目其实挺轻松。随便找本书就可以谈个八分钟,甚至可能都不需要太多的准备就可以完成。

    《我读》是把“开卷八分钟”里面的内容按照一定的主题,集结在一起出版的书,这已经是第三册了,每册书中大约介绍五十多本书,估计按照这个节目的速度,一年出版个三四本都没有问题,看来这个系列还会一直出下去。甚至可能和“开卷八分钟”一样成为一个品牌。

    梁文道介绍书还是挺有办法的,他并不是单纯的就书而谈书,介绍一本书的时候也并不是只局限于这本书,而是加入了很多个人的感受,个人的观点,个人的体验。这让你觉得更亲切,你首先看到的并不是一本书,而是一个人,一个读书人,一个读书读得非常多的读书人里面的牛人。有这样的一个人为你推荐书,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赶紧买来先睹为快吧。

    梁文道推荐的书还是很有质量的,中国每年出版几十万册,全世界近百万册,这么多书,光看介绍你都看不完,那么怎么从这么多书中去选择你最喜欢的书呢?有了梁文道这样一个让你放心的读书牛人,替你从那么多书中,把好书给你挑选出来,为天下的读书人做了一件多难以估量的好事啊。从开始读《我读》以后,我把当当收藏夹里的很多要买的书都删除了。谁都知道读书的品位高低,只是有时候不自觉就喜欢读那些容易读的书,难读的好书就总排在后面。有梁文道这样一个读书的高峰在前面,以后我们读书的质量一定会更高的。

    光这这一册书里面就涉及到好几个专题,有童书,有关于战争的,有关于科学的,有关于的历史……不仅仅是中文书,还有外文原版书,可见梁文道读书之广。而且这里面几乎每一册都是从很多书中选出来的精品,让人感觉每一本都想看看,让读书人心里慌慌的,人家看过了说好,你还没看过怎么能行呢?呵呵,这下好,又要多看好多的书了。
  •     :《开卷八分钟》是我喜欢看的凤凰卫视节目之一,现已编辑成书《我读3》。书中介绍的种类广泛,可根据自己喜好,找到自己有兴趣阅读的书,非常值得推荐收看
  •     介绍很中肯,作者集学者的专业性、评论家的敏锐性和资深读者的广博性与一身,介绍既能简明扼要又不乏深度。是爱书人的好帮手。
  •     短小精悍的导读,从这一本书,探究了更多的书籍,仿佛以此为支点,延伸出许多新的探索。书中内容也不纯粹是导读,也是作者对每一本书的价值观,通本读完,人生也丰富了许多。纸质亦不错。
  •     28/50 0704
  •     讲书的我都爱,可惜讲每一本书时,内容有些少
  •     有点想清楚梁文道的书评为什么好看了:大到历史背景、作者身世,小到细节描写、八卦杂闻,信手拈来,张弛有度。我得好好学一学。
  •     透过阅读,与世间最美的风景相逢!
  •     从接触《常识》开始,我就成了道长的粉丝,因我也是爱读书之人。但第一次知道“梁文道”这个名字,还是从《南方周末》上,喜欢看他写的文章,朴实而有力度,通俗而有深度,简单而有高度。

    现如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相信能做下来读书的越来越少了。由于快节奏的生活,人们没了整块的时间用来充电学习,于是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读书形态。厕所文学曾经盛极一时,它不仅是说公共厕所内墙上的文字涂鸦,更是指在人们上厕所的几分钟空闲里所看的书籍。记得我一同学便有此习惯。有段时间,他家的卫生间里总是放着余华的《兄弟》一书,我调侃他说,你一上厕所,果然是兄弟见面,分外想念呢。还有最近的“途书”,顾名思义,是指人们在旅途中所读的书。动车组开通后,服务更加人性化的表现之一便是为乘车旅客提供了随车读物,以解旅途之闷。由于种种原因,“快餐文化”“微博文化”兴起。因为快节奏的生活,人民很难静下心来读一大段文字,更不用说一本书了。人们在浏览网页时亦是如此。所以为了吸引眼球,出现了所谓的“标题党”,因为很多人通常只看标题。

    针对种种现象,道长并不是长篇累牍的去说教,而是对自己读过的每一本书都向大众作精细的解读和评论,指出优点,提出存在的缺陷,真可谓是新时期的“脂砚斋点评石头记”。一本书为什么好,好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不好?哪里出了问题?道长都能做到了然于心、游刃有余。对很多多读书不求甚解的人来说是“一语点醒梦中人”。道长推崇的读书方式自然是读好书、读杂书、精益求精。这里的杂书不是杂文,更不是乱七八糟的书,而是在精心研究挑选后,读的各类各专业的书,社会人文、历史政治、天文科学、经营管理、儿童幻想、心理悬疑,只要能有所获,皆是好书。这样才能集百家之长于一身,避百家之短于一处。

    有人说读好书可以净化人的灵魂,比起这么玄幻的说法,我倒更愿意相信,读好书可以深化一个人的思想,这是更直观的。一本书读下来,只要是稍动脑筋,相信都会有所收获,看问题的方式立场不一定会转变,但思考问题的思维定会慢慢强化。我们说读书不能功利,因为它急不得。当然不功利并不是说没有任何目的。人读书多少都有目的。有的为解决疑问,有的为提升境界,有的为打发时间,但无论带着什么样的目的,读书都要静下心来、沉下气来,这样才能给思考提供一个安静的空间,给自己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暂时逃离这个喧嚣的世界,进入书中的“黄金屋”,构筑自己的梦想。

    有人说“寂寞才读书”,有人说“无聊才读书”,似乎书对于这些人来说只是打发寂寞和无聊的最后一根稻草罢了。其实即便如此,也能有所获,这叫“无心插柳柳成荫”,虽然是带着寂寞和无聊去读书,或者一本书读下来,人也就不在寂寞和无聊了。当然,对于喜欢读书之人来说,读书是一种快感。这快感可以是酣畅淋漓的痛快和释放,也可以是一种隐隐作痛的伤感。总之读了让人受益匪浅。

    读书如同看电影,好的书籍如同经典电影,总是让人不厌其烦的看了一遍又一遍,而且每一遍都能看出新意。有人读《阿Q正传》读了几十遍,每一遍都有不同的发现。毛泽东说“《红楼梦》不读五遍,都没有发言权”,可见,好书是不厌百回读的,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不过,如今很少有人能把书读两遍,更不奢谈百遍了。当然,现在的很多书也不值得我们花费宝贵的时间去读第二遍。更何况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书的好坏和读的遍数的多少有时是跟个人的感受和经历挂钩的。所以,同一本书,不同的人会有不能的看法和感受,这也正是书的伟大之处。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需要的。

    读书,从来不晚。
  •     这本比较一般。
  •     出差途中一口气读完,喜欢~小开本,短篇幅,文字精湛,读着不累~陆续link到很多本其它很想读的书~很想读读木心~
  •     阅读不仅延展知识,更重要的是发现意义。《我读3》就是这样一本书,其中既有轻松的宠物趣闻,也有沉重的政治、军事、科学话题以及知识分子的沧桑命运,让读书凭空多了几分厚重。






  •     道长真是厉害,听他说每天都能读一本书,而且评论起来角度很新颖
  •     梁文道看的书比较有水准一点,其他人的……比较伟光正一点,这本基本上没有什么能列入书单想看的。
  •     有一些写的非常简单,看的都有点像一本书的序言。不知道是不是作者也没有好好的去读这些书。
  •     關於讀書,伍爾夫唯一的建議是希望人們在讀書的時候不要聽任何指引,只憑借著天性,用自己的頭腦作出最直接的結論就可以了。當然想要讓結論更客觀些,最好能夠同時用兩種對立的態度。
  •     推荐的书越来越偏门了,然后我就没有再买《我读》系列了。
  •     梁文道的阅读量真的很惊人。。
  •     可以当作一本好书导读,里面介绍的书大部分都有,但没读好。
  •     所有我读系列都跟读下来。做笔记。好书的精髓不在于知道这本书的存在。而是根据自身的喜好和需要去选择属于适合自己的作品。好的作品,知名度高的作品,往往是大家都追捧。梁文道的特别之处就在于他的独到眼光。里面好书不断,爱书人不可以错过哦
  •     学写书评,介绍好书的好书
  •     漂亮的是他的讲故事能力,像讲故事一样在推荐书籍。
  •     这本书主要讲军事和政治类型的书,不是特别感兴趣,感觉写得也十分一般,只是泛泛而谈。
  •     记得高中的时候开始看开卷八分钟,最早的主持人是道长(梁文道),非常喜爱凤凰台的这档节目,之前也看过《常识》,觉得很不错!前天买到我读3,心情超好!我觉得这类书籍是很适合拿来启发思考的,生活尽管可以波澜不禁,但是心灵的滋养的确需要独立开辟一片天地……让灵魂得到最充分的沐浴……
  •     对书中 镀金中国 这一章节比较感兴趣。
    里面不但有争论颇大的《中国不高兴》这样的中国人看中国,也有《中国怎么想?》这样的外国人怎么看中国。
    “观察中国的知识界会为观察中国的方方面面提供一个窗口”;
    “究竟到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摆脱这种二元对立的看待事物的方式?”;
    “全盘西化 恰恰是止呕中国人才想的出来的主张”。
    这些言论都颇有道理,书本身有论点,梁文道又以他的视角加以分析,给读者提供了很多读懂中国的可能性。
    值得一看。
  •     开卷八分钟停播一年多了,十分怀念,跟随道长在听“一千零一夜”。回顾我读还是很喜欢~
  •     与前两本相比水准下降了不少,虽然类似开卷有益的荐书类型,但是推荐的评论至多大学水准。感觉是团队推出的,很多读后感真的算敷衍的了。若是原价购买的朋友,怕是要骂娘。
  •     谢谢梁文道!让我有书可读,有目标去读。
  •     这次的没多大意思,很难引起兴趣读书
  •     看多了书评有些麻木,但是还是会坚持下去
  •     梁文道的书很好读,我都卖了!
  •     总能在梁文道的文章里找到不一样的东西,很值得一读再读。
  •     梁文道介绍了许多书,而且我都会去看他介绍过的书,真的让人开拓眼界,学到了很多东西,而不仅仅局限在自己的狭小空间里。
  •     就个人兴趣而言不如前两本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