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登湖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外国随笔 > 瓦尔登湖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1
ISBN:9787544710763
作者:〔美〕梭罗
页数:238页

作者简介

《瓦尔登湖》是一部寂寞、恬静、智慧的书,充满了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在孤独中思索的观念贯穿全书,表现出一个先觉者的超人智慧。《瓦尔登湖》不仅有独到的对生活的感悟,对传统习俗的批判,而且有许多对山水自然的形象描绘,情景融合,给人以美好的遐想和深沉的思考。阅读本书,会感到身心脱离尘世的喧嚣和功利的羁绊,与自然融为一体。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本书近年来在西方世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社会矛盾,使人们不由自主地向往那瓦尔登湖及其山林澄澈清新的环境,而这正是医治现代病的妙药良方,也是《瓦尔登湖》所具有的价值和生命力的根本所在。

书籍目录

导读一:我与梭罗
导读二:梭罗小传
经济篇
补充诗篇
我生活的地方;我为何生活
阅读
声音
孤独
访客
豆田
村子

贝克农场
更高的规律
禽兽为邻
木屋生暖
昔日的居民,冬日的访客
冬季的动物
冬天的湖
春天
结束语
附录:毕业留言

编辑推荐

《瓦尔登湖》是经典译林。

前言

  梭罗的名字,是与他的《瓦尔登湖》联系在一起的。我第一次听说这本书,是在1986年的冬天。当时诗人海子告诉我,他1986年读的最好的书是《瓦尔登湖》。在此之前我对梭罗和《瓦尔登湖》还一无所知。书是海子从他执教的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借的,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的版本,译者为徐迟先生。我向他借来,读了两遍(我记载的阅读时间是1986年12月25日至1987年2月16日),并作了近万字的摘记,这能说明我当时对它的喜爱程度。  后来我一直注意在书店寻找这本书。现在我手里已经有五种中文版本的《瓦尔登湖》了,它们出自国内的三家出版社(此外我还有一册友人赠予的纽约麦克米伦出版公司1962年的英文版本)。我在一封致友人的信中说:“梭罗近两年在中国仿佛忽然复活了,《瓦尔登湖》一出再出,且在各地学人书店持续荣登畅销书排行榜,大约鲜有任何一位19世纪的小说家或诗人的著作出现过这种情况,显现了梭罗的超时代意义和散文作为一种文体应有的力量。”  《瓦尔登湖》是我唯一从版本上多重收藏的书籍,以纪念这部瑰伟的富于思想的散文著作对我的写作和人生的“奠基”意义。我的“文学生涯”是从诗歌开始的,《瓦尔登湖》的出现,结束了我的一个自大学起持续了七八年的时期,那阶段我的阅读兴趣和写作方向主要围绕诗歌进行。我曾在自述《一个人的道路》中写道:“最终导致我从诗歌转向散文的,是梭罗的《瓦尔登湖》。当我初读这本举世无双的书时,我幸福地感到,我对它的喜爱超过了任何诗歌。”导致这种写作文体转变的契机看起来是偶然的——由于读到了一本书,实际蕴含了一种必然:我对梭罗的文字仿佛具有一种血缘性的亲和和呼应。换句话说,在我过去的全部阅读中,我还从未发现一个在文字方式上(当然不仅仅是文字方式)令我格外激动和完全认同的作家,今天他终于出现了。下面的对比也许更能说明这一变化的内在根据:  我们常常忘掉,太阳照在我们耕作过的田地和照在草原与森林上一样,是不分轩轾的。它们都反射并吸收了它的光线,前者只是它每天眺望的图画中的一部分。在它看来,大地都给耕作得像花园一样。因此我们接受它的光与热,同时也应接受它的信任与大度……  秋天是结实的季节  生命的引导者  接纳一切满载之船的港湾  北方,鸟在聚合  自然做着它的大循环  所有结着籽粒的植物  都把充实的头垂向大地  它们的表情静穆、安详  和人类做成大事情时一样  太阳在收起它的光芒  它像即将上路的远行者  开始打点行装  它所携带的最宝贵的财富  是它三个季节里的阅历前者是《瓦尔登湖》中“种豆”一章的文字,后者是我那时写的一首名为《结实》的诗。我的诗显然具有平阔的“散文”倾向,梭罗的散文也并未丧失峻美的“诗意”,而我更倾心梭罗这种自由、信意,像土地一样朴素开放的文字方式。总之在我这里诗歌被征服了:梭罗使我“皈依”了散文。后来我愈加相信,在写作上与其说作家选择了文体,不如说文体选择了作家。一个作家选择哪种文学方式确立他与世界的关系,主要的还不取决于他的天赋和意愿,更多的是与血液、秉性、信念、精神等等因素相关

内容概要

亨利·戴维·梭罗(1817-1862),美国超验主义作家。他于1845年春天,在老家康科德城的瓦尔登湖边建起一座木屋,过起自耕自食的生活,并在那里写下了著名的《瓦尔登湖》一书。

章节摘录

版权页:在野蛮原始时期,每个家族都拥有一幢相当于最佳的蔽身之所,这个处所足以满足其粗犷而单纯的需要;但我认为,我一点也不过分地说:尽管空中的飞鸟有自己的巢,狐狸有自己的洞,野蛮人有自己的棚屋,可是在现代的文明社会里拥有房屋的家庭不过半数。在一些文明特别发达的大城镇里面,拥有房屋的人数只占一小部分。其余的人每年都得付出一笔税金,使自己有这么一件在夏日与冬天都已必不可少的外衣,这笔税金本来足以买下一整片印第安人的棚屋,可现在却造成他们一世贫穷。我无意硬说租屋较之买屋不利,不过显而易见的是,野蛮人之所以拥有自己的住所,是因为花钱极少,而文明人之所以租屋,通常则因为他买不起房;而从长远看来,他付了租金也未必就轻松些。可是,有人出来说,那个贫穷的文明人只靠着付出这笔租金,便可获得一幢住所,而这住所和野蛮人的棚屋比起来简直就是宫殿。他每年只需付出一笔25元到100元的租金(这是乡间价格),便可得到那些经过世代不断改进才得来的实惠,宽敞的套房、干净的涂料和墙纸、拉姆福德壁炉、内抹灰泥的墙面、软百叶窗、铜质抽水机、弹簧锁、宽敞的地窖以及其他很多东西。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被认为享有这些东西的人,通常总是文明而“贫”,而不拥有这些东西的野蛮人却野蛮而富?如果确认文明是人类的状况的真正进步(我也作如是观,尽管只有智者才能用好有利的条件),那么就必须证明:文明造出了更好的住所而又没有提高其价格;而一件物品的价格,我拟称之为需要为它付出的“生命”,不论是立即付出还是最终付出。这个地区的普通房屋大概价钱为800元一幢,要积蓄这么一笔钱,需要花上一个劳动者10年到15年的生命,即使他并没有家庭的拖累。——这是根据一个人劳动的货币价值一天一元钱来计算的,因为有的人收入虽多于此数,另一些人却少于此数。因此,通常他必须花掉半辈子的生命才能获得他那间棚屋。假定他是租屋住的,那也无非是从两害之间作了个可疑的选择。难道野蛮人会根据这样的条件,拿他的棚屋去换一座皇宫?

图书封面


 瓦尔登湖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9条)

  •     在瓦尔登湖,我看到了梭罗。一个远离喧嚣的人、一个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一种简朴却丰盛的生活,一个独立而不孤独,与自然为友的高尚灵魂。一声深入灵魂,自由咏叹。远离喧嚣,一个人的瓦尔登湖梭罗说:“他走进和走出森林,是因为要过好几种生活”“人们赞扬并认可成功的生活,只不过是生活中的一种。为什么我们非得夸大其中之一而贬低其他生活呢?”“我们这么容易不知不觉陷入某一条道路,为自己踏出旧辙,这真是令人惊奇”是的!成功只是他人定义,我们走在在划定的路线上,朝着一个目标。对于生活的更多可能性,我们是否做过考虑?为什么要重复别人的人生?瓦尔登湖的生活:“木屋之外,只有很简单的几件家具,自己耕种,几近自给自足。” 远离工业大革命、远离突飞猛进的美利坚、远离喧嚣。19世纪的美国,梭罗一个人在瓦尔登湖。 和谐趣意,一个人的四季盎然梭罗的木屋建在瓦尔登湖畔。在花园锄地时,一只麻雀停在了梭罗肩上。松鼠和梭罗混得很熟,偶尔抄近路把梭罗的些当成了便道;还有冬天在地窖过冬的鼹鼠,吃掉了梭罗1/3的土豆。冬日,在木屋下筑巢的野兔,早上常被作者翻身惊吓,嘭嘭嘭撞上地板。噢,还有院子里,作者身临其境的一场战争,参战双方是红蚂蚁军团和黑蚂蚁军团……在瓦尔登湖还有四季的变化,春夏秋冬。水变绿,或变蓝了,下雪、结冰、晚上听到的冰裂声;作者还描写了散步、垂钓、捕鱼、出猎的趣闻。狗鱼,梭子鱼、鱼鹰、猫头鹰。路上偶遇的土拨鼠,嘲笑梭罗的潜鸟。还有湖边和林子里的种种草木缤纷。古代先民开出的湖边小路、湖底出现的独木舟、冬日清晨挖冰人堆起的一万吨蓝冰。人在自然里生活,人享受自然,自然充满生趣。野性自由,深入灵魂的咏叹 在瓦尔登湖,梭罗自己动手建起木屋、只做不超出生活所需的活计。对身外之物看得很轻“大多数奢侈品以及许多使生活过得舒适的东西,不但,不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是确确实实有碍于人类进步。大智者往往比贫困中更为简朴。身外的财富再怎么贫乏,可内在精神生活却丰富无比。” “农夫占有了他的房屋,并不因此更富,反而是更穷了,因为房屋占有了他。房屋要保持美观没有恶味和难看之处,这需要很多的钱。” 读此良言,不由想到了“急之国”的一切切。是的!不要被物质奴役,不要让房屋占有。离物质越近,离灵魂越远。不要!不要!“生活越简单,宇宙的规律将显得越不复杂,孤独将不成其为孤独,贫困也不成其为贫困,软弱也不成其为软弱。”这是梭罗对于社交的看法“我发现孤独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是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和别人在一起,甚至和最要好的友伴在一起,很快就令人感到厌烦,浪费精力”“社交通常价值不高。我们聚会的时间很短促,没有时间去让彼此得到任何新价值。”梭罗孤独么?不!梭罗在大自然中找到了朋友“我有这样的体验;甚至一个可怜的厌恶人类这,一个最忧郁的人也能在自然界的事物里面找到最甜蜜温柔、最纯洁最鼓舞人的朋友。”“当我享受四季友情时,我相信任何东西都无法使生活成为我的负担。”梭罗对于社交评价不高,观点有点极端化。通过阅读,其实梭罗对于邻居、访客、旅者、村民、伐木工、猎人、都是很好客和热情的。“黄昏时,屋主应当待在院子里,待到给一头奶牛挤完牛奶的功夫,如果他高兴,还可以待更久,以等待客人的到来。我常常履行这种好客的职责,我等的时间足以给整群奶牛挤完牛奶,但都没有看见人从城里出来” 每每念此句子:怡然和旷远的心绪涌上心头。自然,美丽,旷远,万物共生,怡然自得,呼啸林野,还有永恒的自由!自由!自由!灵魂深处深深的咏叹。
  •     一边读《瓦尔登湖》,会一边在脑海里刻画梭罗的样子:一双深邃的眸子,坚毅的面孔,沧桑的胡子。不禁会好奇,生命中怎样的经历,造就了这样深刻的一个人。 梭罗的一生是寂寞的,而自己似乎又对这寂寞乐在其中。梭罗曾说:“我喜欢独处。我从没遇到过比孤独更好的伴侣”。 1845年3月,他借了一把斧头,孤身一人,跑进了无人居住的瓦尔登湖边的山林中,自己砍材,在瓦尔登湖畔建造了一个小木屋,并在小木屋住了两年零两个月又两天的时间。来到瓦尔登湖畔之后,他认为找到了一种理想的生活模式。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梭罗自食其力,完全靠自己的双手过了一段原始简朴的生活。1847年回到康科德城。1848年,住在爱默生家里。此后他患了肺病,于1862年病逝于康科德城,年仅45岁。他笔下的《瓦尔登湖》正如他一般,也是寂寞而享受寂寞的。自1854年出世,它不仅没有引起大众的注意,甚至连一些本来应该亲近它的人也不理解,对之冷落甚或讥评。它似乎永远不会引起轰动和喧嚣,它始终默然地等待了一个世纪,依然不倦怠的孤独的不紧不慢的对每一个读者叙说着一个男人在湖畔寂寞的光阴。 梭罗的一生是恬静的。他安然的沉思在瓦尔登湖春日生机盎然的晨光中,漫步在夏天湖畔虫声嘤嘤的小道上,记录下秋日里的落英缤纷、天高气爽,描绘出冬季雪花坠落的轨迹和冰晶的形状„„他就这样“活过每一个季节;呼吸空气,喝水,品尝水果,让自己感受它们对你的影响”。《瓦尔登湖》记载着他在小木屋中度过的每一个恬淡、安详而简单的日子,文字如美梦中的呼吸一般轻盈,淡淡的味道让人心旷神怡,似乎是在安慰那些失神于世俗中的人们:“我虽不富甲天下,却拥有无数个艳阳天和夏日”。 梭罗的一生是智慧的。隐逸的生活中,梭罗总沉心思索。对现代科技文明给人们带来的物质享受,梭罗并不排斥,只是批评我们没有很好地利用它,“弄巧成拙”,他这样评价。“我们接通了越洋的电缆,却用它询问阿德莱德王妃是否得了咳喘,并未用它交流人类的思想。我们建成了铁路,却坐着它去城里消磨时光。”但是,梭罗对社会的意义并非仅仅在于批判,而更在于指导。对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他会毫不犹豫地揭露,同时也负责任地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我们发现自己根本无法抵御今天这个纷繁复杂的物质世界的引诱,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简朴。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是复杂的,但我们的知识使我们能够选择一种正确的生活方式,而且有足够的勇气将其他多余的东西摒弃,全然不顾同时代人如何对我们指手画脚。《瓦尔登湖》中不乏分析生活,批判习俗处,见解独特,耐人寻味。它是一部蕴含了深刻哲理的散文。细细读过《瓦尔登湖》的人都有体会,人们应该探求怎样实实在在的生活,怎样体验与经历有意义的生活。 梭罗短暂的一生中,都试图鼓励人们要简化生活,将时间腾出来深入生命,品味人生。他通过自己的生活实验,告诉世人不要被繁纷复杂的生活所迷惑,从而失去了生活的方向和意义。他认为:假如人们能过宇宙法则规定的简朴生活,就不会有那么的焦虑来扰乱内心的宁静。时至今日,在物欲横流的大千社会中,人们开始迷失和彷徨,梭罗精神变得更加珍贵和重要。一部《瓦尔登湖》中凝结的感悟与体会,值得用一生去参悟和实践。如何寻觅内心的平和与从容,如何感受寂寞中的快乐,如何从杂乱的人际网中脱身,重新审视自己,也许从《瓦尔登湖》中,你会得到启发。瓦尔登湖已不单是那一片湖,那些在生活中感悟真谛,追寻简单的人们梦中,都有不一样的“瓦尔登”。正如梭罗所说:“一本真正的好书教给我的远不止只是阅读它。我必须很快将它放在一边,然后按照它来生活。我始于阅读,终于行动”。相信我们都会到达梦中的瓦尔登。
  •     作者:科学时报近二百年来,是人类历史上发展最为迅猛的阶段,无论是从物质财富的角度还是从新技术开发与应用的程度而言,人类社会发展似乎到达了顶峰。人类在不知不觉中沉沦于用技术为自己建造的巴别塔(Babel)之中。我们坚信严谨的科学思维、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严密的科学管理制度,不仅会让人类造成通天之塔,更会使其真正地站在万物之上。事实上,我们也做到了,人类不仅进入了太空,还将自己的足迹印在了另一个星球之上,人类在为自己的壮举欢呼雀跃之时,又有几人能够理性去思索这成就背后的科技缰绳。人类用所谓的科学技术和制度为自己编织了一个看不见的网,它不仅束缚了我们的肉体,更禁锢了我们的灵魂。  梭罗是最早看见那张无形之网的人,也是最早向人们发出警示的先知。他将自己对于技术束缚人类的忧思变化成隐喻的生活散文——《瓦尔登湖》。它不仅仅是一部生活散文集,更是一部向人类讲述摆脱技术束缚、寻求心灵自由的寓言故事集。梭罗是生活的智者,也是那个时代的孤独者。因为一个半世纪前,人类对于技术的崇拜与痴迷是不允许任何人来亵渎的,即使这个人说的是实话。梭罗在他生存的年代是孤独的,《瓦尔登湖》在它诞生的年代是孤独的。看不透的人说它艰涩难懂,看通透的人说它是中世纪的异教徒。梭罗不在乎别人的评价,他用自己的行动去印证自己的思想。  1845年,梭罗拿着锄头来到了瓦尔登湖畔,想在离湖最近的地方建造一座自己的房子。他独自一人伐木,砍削木料,做着主柱、椽木和地板,挖着榫眼,斗着榫头……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终于建成了一座属于自己的长15英尺宽10英尺的木屋。7月4日,他搬进了这间小屋。开始了在这里长达两年又两个月的自给自足的生活与创作。他在这里思考并证明如何合理地运用时间,力图找到懒散与闲暇的区别,并进行经济试验,看看能否工作一天,休息六天,改变美国一周工作六天的习惯。瓦尔登湖边的生活是那么轻松惬意:“一年只要工作六个星期,就可承担所有的生活费用。整个冬天,以及大半个夏天,我都自由而安静地读书。”“我有自己的太阳、月亮和星星,还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小世界。”他想向我们证明的是:我们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对精神财富的追求也应永不停歇。  梭罗希望我们能够理性看待科学技术。“那包简直就像是他颈后面的一个巨瘤。如果一定要带着包袱走,我也会小心翼翼地带上一个小一些的,以免让它夹住我的类似颈脖一样的重要部位。但是千万记得,尽量不要把自己原本自由的手也卷进去,这是最聪明的做法。”什么是最聪明的做法呢?我们应该是科学技术和制度的主人,而不应该沦为它们的奴隶。而事实则是“过去出于充饥的目的自己去摘果子的,结果现在变成了农民;以前在大树下躲避太阳的人,现在变成了管家。”“等农夫拥有了房子,他不仅没有富有,反而更贫困,因为房子拥有了他。”我们以为自己拥有了技术,就拥有了全世界,结果却可悲地发现是技术占据了我们,它支配我们的思想,主宰我们的灵魂。人生的目的与达到人生目的的方式之间应该是怎样的关系?我们努力追求更新的科学技术来达到我们所认为满意的生活方式,结果却是用最时髦的方式“烤”自己。“有人给文明人的生活设计了一套制度,目的是保存种族的延续,使种族的生活更加完美,这是为我们的利益着想,但是却以牺牲个人的生活质量为代价。可是我要指出的是,为了得到现在的这些好处,我们付出了多大的代价;我还想说,我们本来是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就获得很多利益的。”这就是梭罗想要告诉人类的,科学技术的最终目的是解放人类,而不是让我们沉溺在对于科学技术的致臻追求中迷失了自我。梭罗对于人类痴迷技术的忧思,使我不禁想起了尼尔•波茨曼,他的思想跟梭罗其实是很相近的,《消逝的童年》、《娱乐至死》、《技术垄断》三部曲所表达的主题与《瓦尔登湖》是一样的,即人类该用怎样的态度来看待科学、科学技术、科学家。用梭罗的话说,我们不仅要防备那些穿衣服的人,更要防备需要“穿新衣服”的事业。所谓“防备”的态度就是审慎的态度,既不盲目乐观也不盲目悲观。人类在运用科学技术追求自己的理想生活过程中,对技术渐渐产生依赖,继而被束缚,想要获得快乐,却渐渐忘记了快乐。我们在科学的歧途中无法自拔,这些智者向我们呐喊:苏醒吧!人类!快挣脱束缚思想的科学技术之“恋”吧!不过,尼尔•波茨曼是幸福的,因为在他生活的时代人们正在觉醒,开始反思人类对于科学技术的态度,所以尼尔不是孤独的。百年前的梭罗是孤独的,百年后的梭罗和尼尔携手向人类讲述着他们的寓言故事。    人人都夸耀自己懂得多;     但是,看啊!我们却舞动翅膀,逃走了——     艺术、科学,     以及千般的技艺,     其实他们知道的,     只是轻拂的风。   我们活在自己用科学技术编造的无形之网中,到底是继续编网,作茧自缚,还是冲破科学技术之“恋”,破茧成蝶?这是人类的抉择。《瓦尔登湖》是梭罗要向世人讲述的“警世通言”。在那里,我们会寻找到自己的答案,因为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瓦尔登湖!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反商业,反现代化,崇尚自然,没有贪婪就没有贫穷。表达方式不合我的口味,集中不了注意力。
  •     还是不大能接受外国文学,不过挺佩服梭罗的勇气。
  •     翻译不行
  •     这本瓦尔登湖并不是一本适合人们在喧闹的场合看的书,它适合在一个安静的环境里,静静地体会书中的韵味与它所描绘的美丽。它的美,属于天然的美,不可雕饰的美,是时下在我们这个快速,浮躁的社会中,难得的一股清风。
  •     它的读者虽然比较固定,但始终不会很多,而这些读者大概也是心底深处寂寞的人,而就连这些寂寞的人大概也只有在寂寞的时候读它才悟出深味,就象译者徐迟先生所说,在繁忙的白昼他有时会将信将疑,觉得它并没有什么好处,直到黄昏,心情渐渐寂寞和恬静下来,才觉得"语语惊人,字字闪光,沁人肺腑,动我衷肠",而到夜深万籁俱寂之时,就更为之神往了。”这本书并不会在中国太受欢迎,但它会有稳定的读者,而且是发自内心的喜爱这本书,在夜深人静时捧着它,像是找回生命最本真的意义
  •     是我们学校的一位颇有才气的老师推荐的。真的很不错!刚刚看,就有不同的感觉。值得赏读和收藏。
  •     从10月24号将这本书放入kindle中至11月22日这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在学习的闲暇时间读梭罗的文字,可以说,这本书中的对生活的热爱,对时代套路那透彻的分析,令我折服,对我的学习生活态度也有了很大的影响,以前对自由的概念很模糊,在生活学习中也会被各种世俗的观念有束缚,完全是无意识的。然而有一种具有极大快感的自我意识却可以轻松地摧毁世俗的锁链,这就是我从这本书中所得到的最宝贵的东西。
  •     书本质量很好,又是一次买了好多本书,慢慢看。。。
  •     说实话,看的几近崩溃,打瞌睡。等老了再看看吧。
  •     读了毛一个月才读完,看别人归隐总是很向往啊!“我也编织了一种结构精巧的篮子,但我没有使别人感到值得去买。可是,就我而论,我也同样认为值得去编织。我没有去研究如何把篮子编得让人们感到值得去买,而是研究如何才能避免非得去出售这些东西不可。”
  •     读的并不顺利,三月份到九月份勉勉强强结束。 借用书中的一句话“不要给我爱、钱和名誉,给我一点真诚就好。”疏离混沌社会的良药,就是自然给予的馈赠,能够欣赏自然的一切美好,回避(也许是逃离)社会赋予你的一切定义是需要真正的勇气的。我们缺失的往往就是这种义无返顾的勇气。
  •     希望从里面找到宁静,译林的书果然不错
  •     怎样才能把这本书读下去 看的好崩溃
  •     坚持读完了,还不错,喜欢这个版本
  •     很深刻的散文用饱满的语言写出来,瓦尔登湖俨然已成为作者与万物对话、静悟自然启迪的思想花园。很多原来感到迷茫的事情,在读了这本书以后都明白了。
  •     自己太low 读不下去。。。
  •     一直都有买这一系列的书,经典译林很不错
  •     《瓦尔登湖》是19世纪美国作家梭罗的一本名著。梭罗从哈佛大学毕业多年后,单身只影,拿着借来的一把斧头,跑到自己家乡马萨诸塞州康科德城无人居住的瓦尔登湖畔,砍树伐枝,为自己盖了一座木屋。在没有工业污染的大自然怀抱中,他上午耕作,中午在树荫下休息,下午读书。他在瓦尔登湖畔过了两年自耕自食的生活,并写下了《瓦尔登湖》一书。   这本书一出,随着时间的洗礼,越来越显出它的魅力。这是一本怎样的书啊,我们还是看看人们对它的评价。梭罗研究专家哈丁说过《瓦尔登湖》的五种读法:1.作为一部自然与人的心灵探索之书;2.作为一部自力更生过简单生活的指南;3.作为批评现代生活的一部讽刺作品;4.作为一部纯文学名著;5.作为一本神圣的书。我国著名作家徐迟说过:《瓦尔登湖》语语惊人,字字闪光,沁人心肺,动我衷肠。到了夜深人静,万籁无声之时,此书毫不晦涩,清澈见底,吟诵之下,不禁为之神往了。
  •     2016.5.20 世事太沧桑,尘世太喧嚣,马路太拥挤,空气太阴霾,人事太繁琐,我愿和梭罗一样住在瓦尔登湖!
  •     我懂你的爱自然和不拘泥于庸俗。如此精彩的书值得一辈子一读再读。
  •     图书超赞超赞超赞!经典译林的精装书很好
  •     读《瓦尔登湖》最早接触的译本 翻译不错 通过这个译本喜欢上了《瓦尔登湖》。 但最喜欢的还是徐迟译的
  •     版本设计为读者尽心了.
  •     有点地方感觉好无聊,可能是因为我没有静下心来。/隐居的生活让人向往,美好的大自然让人向往,想要住在那样的地方,静下来,倾听内心的声音。/“把你的视线转向内心,你会发现一千个未发现的地区,到这些地方去旅行,使自己为家中宇宙学的专家”
  •     很不错的一本散文、值得一读、把读者似乎带到了瓦尔登湖旁边、让人身临奇境、很美。
  •     很好的书,让心灵旅行一次吧!
  •     城市套路深,我想回农村!这大概是梭罗在百年前的预言吧,城市肮脏的社会气息,总会让你渴望回归原野!
  •     梭罗。中国的陶潜
  •     刚开始读的时候觉得有点乏味,越往后越吸引我,不一样的生活态度,自省,努力改变身上的浮躁。国外的陶渊明。
  •     书面好好看,这本书真的很适合在宁静中品味
  •     可以说 正在读
  •     书很好,但是每次都读睡着qwq
  •     书中好多名词只有了解大自然的人才能看懂,感觉这个版本翻译有些生硬
  •     返璞归真,回归本性。
  •     这么简朴的生活,对我来说简直遥不可及,里面还是有很多作者的小确幸。
  •     一本需要静下心来慢慢品读的书,梭罗有很多有意思的观点,描绘课一种避世而不厌世的自由生活
  •     很安静
  •     译林精品,读藏俱佳!
  •     外国的小说,一般我都选译林的。不错
  •     寻一片净土,洗尽凡世尘俗,让自己的心境放空,随后慢慢旋转,最后直至升华,这对是必选之作
  •     。
  •     好看,有时间的话会再看几遍。
  •     我与瓦尔登湖一场旷日持久的战斗。高中囫囵吞枣 妄图一目十行结束苦难 现在读到最后几十页才领会到书美的地方。十个月前在微博里预言过读完的那一刻会流下有历史性的泪水 读到最后一句平静到无法再平静的“我离开了瓦尔登湖”的时候 almost there. 意外地发现后摇和瓦尔登湖很配 并且这是我还会再读的一本书。
  •     对景色的描述细致,笔触细腻生动,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     精装,内容耐人寻味,很好的睡前读物!
  •     寻求心灵的一方净土,好深奥!
  •     译林经典,值得珍藏
  •     梭罗是本身就是智慧的光 而逐渐映射到内心使人心底的湖泊清澈开阔
  •     口味清淡
  •     周末回家陪护住院的父亲,他输液静养,我则在一旁看此书,期间每一个小时给他量一次血压,偶尔聊一聊自己在书中所得之感,从未觉得有如此贴合内心近来心情的书。
  •     很喜欢译林,纸质很好,经典哦
  •     曾听海子说过,他某一年看过最好的一本书便是瓦尔登湖。瓦尔登湖,以一种宁静平和的姿态,揭示了与我们繁华喧闹的生活截然不同的一种新的人生,那是梭罗的人生。正如谢尔曼.保罗(美国著名评论家)所说: 《瓦尔登湖》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梭罗能够通过艺术来实现自己决意要做的事业。通过创造一个有机的形式,他使自己的决定获得了新生:通过有意识的努力,他重新获得了一种成熟的恬静,如果说那不是黄金年龄的清纯狂喜的话。 整个《瓦尔登湖》记录着自我在微观宇宙历程中的经历。
  •     我知道这是一本好书,但是我没读下去,等再读的时候来写。
  •     非常好看的封面,瓦尔登湖值得收藏
  •     读这本书时,我在寺里小住,除了睡觉就是到处转悠,翻翻书。小时候就向往隐士的生活,但又缺乏真正的勇气,长大了也还是没啥进步。梭罗是个真正睿智的人,很有趣。
  •     译林的书,很好
  •     这个版本不错,书很值得一读!
  •     很早以前就想买这本书,今天终于实现了。捧在手里高兴极了。梭罗的瓦尔登湖我终于买到了,接下来我要好好的读一读。装帧超赞,很喜欢。
  •     早就想看了,这个版本不错,刚收到书,内容没看。
  •     翻译得很好,想对照读原著
  •     同样,属于现在没有能力去读系列。我都不知道怎么看完的……看完以后什么感觉都没有
  •     感受大自然的魔力。
  •     梭罗的文章不是优美华丽的辞藻,全是生活的平常琐事,正是者不同于其他大师之处,平平淡淡才是真。
  •     看起来还不错的样子,期待给我带来宁静的感觉
  •     读了之后才明白我们追求的工业文明原来这么容易破碎,只有自然才是永恒!!!
  •     深刻、宁静,挺喜欢的一本书
    纸张、印刷都可以~
  •     看不懂
  •     这本书很枯燥 梭罗逃避到瓦尔登湖过着远离工业城市喧嚣的简单生活,而我们的陶渊明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他说心远地自偏。谁的境界大谁的境界小,就可得而知了。
  •     书是精装本,很不错,值得一读,净化心灵!推荐!
  •     一本好书,受益一生。精装版的书看着很舒服,书的内容非常好,人生必读的一本书。物流也很快,隔天就到。
  •     挺好,估计小学生看不懂,很有哲理
  •     梭罗真是特立独行、富有探究精神,当然还很喜欢抬杠和想当然。对于他的一些观点,我实在没法赞同!
  •     这种境界我到不了
  •     心灵的宁静
  •     精装版的书,很精美,这是本净化心灵的书,值得一读。
  •     在当今这个生存环境日愈恶劣的社会,我们应该看看“瓦尔登湖”,“只要我们活得智慧而且简朴,谋求生计是很简单的事”
  •     梭罗的林中生活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极简主义,对生活所需品甚少,极度朴素,远离不必要的社交;而他所大成的超验主义,则代表着亲身实践,依靠直觉,视自然为生命。梭罗非常善于利用类比,常用比喻来阐述他对人生哲理的看法以及来为自然添加生命感。他对自然的刻画非常细致,湖水,天空,动物,植物甚至土地流沙,他极力的想要描绘出他所见到的自然,然而面对这样细致的描述,倘若没有想象力或没有类似经历,其实很难真正身临其境,或许这也是梭罗的一丝意图,希望读者能够自己去体会自然的神奇。全书有很多金句,引人深思,不过还是有不少文章语句难以理解,一方面可能英文原版就很晦涩难懂,而想要理解并翻译成为读者可以接受的中文就更加难做到了。后来搜索了下,译本太多,褒贬不一,看来如果有机会还是得去阅读英文的原著才能更好的理解梭罗的思想
  •     我們,真的要多地去嘗試這世上如此多的,不重樣的生活。
  •     印刷和装帧都很好,译林出版的世界名著不容错过。
  •     20161112-3聽有聲書。又是以前讀不下去的書。總會提到中國和印度。這種在湖邊森林的生活真是單調。梭羅總會吐槽一下英國。
  •     第二次读,依旧没有太多感觉。大多数人过着安静而绝望的生活。所谓听天由命,就是习以为常的绝望。你从绝望的城市,走向绝望的乡村,而且还不得不以水貂和麝鼠般的勇气来安慰自己。就是在所谓的人类游戏与娱乐背后,也隐藏着一种陈陈相习、不知不觉的绝望。夜晚和白天总是不一样,你习惯燃烧着希望来点亮绝望。我好像从未向往过那种脱离人群的孤独感,人潮涌动却也给自己一种意外的安定感,所以要开灯睡觉,并且珍惜你们说的每一句晚安。
  •     大概是心不静 总看不下去 没到结尾 弃了
  •     很轻易就回想到了遥远的乡村生活,仿佛那时我也有一泊瓦尔登湖,湖水似蓝似绿,湖岸上是我的木屋,天空高远明净,风把森林的声音送来。19世纪的作家,早已透过火车头的黑烟中看穿未来时代的焦躁,全书充满睿智的哲思。一本需要放在床头反复读的书。使人平静。
  •     静不下心来不好读
  •     犬儒、卖弄墨水。不理解美国人为什么爱称梭罗为Philosopher。
  •     很好的一本书,封面很漂亮,纸张很好,重要的是内容很好,给人以平静的感觉。
  •     梭罗的书读了可以养心,建议大家读一读
  •     瓦尔登湖非常非常认真的看完了,并且做了读书笔记。高中曾看过两页,却觉得无趣便未再翻开。如今大四再看此书,爱不释手。过段时间,再看,想必也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吧。那时,要看原版,领会最原本的梭罗的真意。
  •     说实话,翻译优良,很适合藏书阅读。
  •     读过!梭罗是一代宗师!
  •     梭罗的书,可惜已经静不下心看了。
  •     值得珍藏的一本书,教你如何平静的生活,思考生命的意义,不可不读
  •     须再读一遍
  •     瓦尔登湖畔,生活中任何的小事都那么富有诗意,人和物的一举一动都诠释着哲理。瓦尔登湖,你用清澈的湖水,如镜的湖面照见了生活的本质。
  •     老师推荐的,在学校就已经读过,很经典,买一本自己收藏!
  •     真的是很有哲理很纯静的散文诗。
  •     特别好 读的时候比别的书费神一些 读完之后的收获要更多 建议所有正在成长正在生活的人去读
  •     哲理性的书,一不小心买了两本,与政治有关,挺悲催的吧,不过我还是会努力把它看完的。
  •     经典读物,一定要读,不错的书
  •     读经典,气自华
  •     有些章节略显冗杂。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