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菲尔铁塔》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外国随笔 > 埃菲尔铁塔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1-14
ISBN:9787300087641
作者:罗兰·巴尔特
页数:106页

Chacun a sa Tour Eiffel

以一种近乎单刀直入的方式接触Roland Barthes和他的结构主义。书里面说,在文学理论思潮中,萨特是雅俗共赏的社会名流,而巴尔特则仅能享誉学界。当这个符号学家解读巴黎的符号,但愿我理解的不仅仅是文字符号。巴黎被贴上了铁塔的标签,几乎已经快到让人生厌的地步。这在我看来是一种盲目迷信。巴尔特说,它属于世界性的旅行语言。镂空可登的钢铁架构和高大到在巴黎不能躲离连夜间都有灯光点亮盲点的它,成为了放出和聚集目光之处,所谓“既是会看之物,也是被看之目光。”它伫立着,同时吸引着意义。人们去那参观,为了参与一个梦幻。把旅游仪式转换为一种目光和智慧的历险。站在塔顶,一遍遍俯瞰城市,在都会神话和自然神话的崇拜中寻找在结构中失去的地点,并发现记号,所谓“déchiffrement(破解)”。19世纪人类梦想的千尺高塔,轻盈、高大。15度的倾斜陡升给人以挑战。高度存在于自身,带来与梦想、生活相关的象征。一切纪念品都不过是微型化的幻想。人们在不断的仿制中乐此不疲。书说纪念性建筑物相当于一个谜,进入其内就是为了破解此谜,对其占有。铁塔不是纪念性建筑,它的无用性和侵犯性以技术弥补,驾驭艺术,获得了一张生存牌,换喻表达着巴黎。作为目光,它是支持者,不是包容者。作为物质,它是建筑学向工程学的过渡,造型源自必要性秩序,有着纯粹的抵抗性,其钢铁材料蕴含着Balzac的世纪热情和Eiffel本人人际交流的观念。作为象征,它接受着人类赋予的所有想象。对,想象,自由的。

09暑假

暑假出行。看遍古迹。回来对老师说,奇怪呀,怎么产生的感想都是廉价浅薄的。看来我的感触,已经被前人抒发干净了。老师说,你去看罗兰巴特吧,他根基是胡塞尔符号学,很难懂的。还是从埃菲尔铁塔看起。埃菲尔铁塔初建的时候,名流联名抗议,否认着一粗鄙硕大又没有任何功效性的现代物件。你看看而今,埃菲尔铁塔也有了百年历史,他也成为了古迹。几天后她把书给我。扉页上还有很老派的关于时间地点的题词,正文中还夹杂着若干夹评。真是精悍小文,读来耗费脑筋。对开头印象最深,他说世间的物件,比如照相机与建筑,都是单纯的出于看或者被看的目的性。唯有铁塔是兼具两方面的阴阳完全之物。我看了总觉得怪怪了。似乎不尽然。他还说,莫泊桑总是习惯到埃菲尔铁塔上的餐厅去用餐,不为什么,只是因为这是巴黎唯一看不见埃菲尔铁塔的地方。一个幽默心酸的小故事,带有文人的高姿态。我看了笑,如果他不是莫泊桑,是个路人,那怎么办~

在思想中纵情欢娱

1889年,埃菲尔铁塔在巴黎荣军医院前的广场上竣工,这座为了庆祝法国大革命一百周年的建筑物落成之后很快就成为了巴黎市的地标性建筑,到今日它已经不再仅仅属于埃菲尔本人或者巴黎市政厅,而是属于法国、欧洲以及全人类,与铁塔一样,中国的万里长城也是类似的建筑物,与铁塔最大相同点亦在于:它们都作为一个不会被思考的空白记号而存在着,它们已经成为一种固定不变的事物,你可以攀登上它们去眺望远方思索着人生,然而它们本身却不会成为你思想的源泉,因为它们的固定性与不可逃离而被人们所忽略,它们外观的宏伟与不可道说遮蔽了它们自身所具有的真理,阻挡了思考的脚步。然而,真正勇敢的思考者绝不会臣服于它们的壮丽庄严,绝不会满足于它们被历史文化所装饰的华表,也绝不会止步于前人对于它们短暂浅显的描述。罗兰 •巴尔特就是这样的思考者,他走近了埃菲尔铁塔,走进了埃菲尔铁塔,带着思考者独特的眼光,揭示了埃菲尔铁塔的真理,解除了人们对于不可言说的纯粹符号的逃避与畏惧,更加重要的一点是,他浸淫在自己的思想中,把自己从思考中获得的欢娱用生动的文字传达给了读者,正是他的《埃菲尔铁塔》。在《埃菲尔铁塔》中,巴尔特运用了符号学、结构主义、人类学、神话学等理论来对铁塔进行了生动的解读,这里我将依照线性序列的方式列举他的具体分析:一、铁塔作为纯符号的地标意义及其空无性;二、铁塔作为建筑物所具有的功能性与联想性的双重性质;三、铁塔作为构造物与构造者;四、铁塔的历史象征意义与宗教仪式象征作用;五、铁塔作为建筑物所具有的技术材料演示;六、铁塔作为生活与商业行为的部分;七、铁塔的物质性象征意义;八、铁塔与桥梁的共通性;九、铁塔作为技术与艺术的作用产物,十、复制铁塔的思维源头;十一、铁塔的感官意义及其神话象征意义——飞翔;十二、铁塔的动植物象征意义;十三、铁塔与人相关的象征意义——铁塔与死亡。短短的一篇散文,却跨越了多个学科,运用了多种不同的理论,将一个人们不曾去思考的事物以丰富的内涵再次呈现在人们面前,虽然表面上看巴尔特对于理论与具体事例是信手拈来,实际上这些理论具有着共通处与统一性,这也可以说明,一个真正的思想者一定会想方设法地避免杂乱无章的思考,他的思考有着内在的秩序与终极指向,当你投入地去读他的著作时,你才能够顺流而下,感受到理性的强大组织力,巴尔特笔下的埃菲尔铁塔正是这样思想的组织物,在巴尔特分析前,它是一个空白的符号,在他分析之后,铁塔仍然是一个空白的符号,然而这一空白并不是抗拒的绝对的无,而是拥有多重能指而必须回归其自身的无,它不可被定义,不可被限制,它抗拒着而又服从于人们对它的思考,也许有一天,当我们有了足够的思考能力之时,我们也可以如此方式解析万里长城或其他的事物,并不是说运用相同的理论,而是说可以伫足于那些已经逐渐被我们遗忘的事物。海德格尔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说,真理被遮蔽在物中,而美,则是艺术作品所无蔽的真理之显现,如何对艺术中的美、生活中的美下定义,作概念,我想这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去思考、去认识这美的过程,在思想中尽情享受各种思维要素带来的欢娱。我们原本就生活在一个言词泛滥而思想枯竭的时代,如何改变这一时代状况,首先就要从愿意独立勇敢地去思考开始,甘心沉浸在思考带来的喜悦中,心胸开阔,为自己的思维插上翅膀,在真理的天空下翱翔。

嘉州之魂——凌云大佛

中华民族浩瀚数千年的文明史,留下的古迹不可胜数。这个民族似乎从诞生的第一日起就拥有着强烈的符号意识。从华夏炎黄一路曲曲折折走到今日,从万里长城到金碧故宫,从圆明园的断壁残垣到京杭大运河,她从未停止过用气势恢宏的手笔在时空长河中留下自己的印迹,即使是在面临破败的历史边缘。它们中的一些作为符号和象征不断被摧毁、破坏、遗弃,却又有更多的符号重新应运而生。后人就这样被抛在了一个涂满标记的文化中,根深蒂固,渗入血脉,却又奇妙地毫无知觉。在公元两千多年的眼下,它们只是景观,只是艺术,或者只是历史吗?或许,个体生命的能量感知得到多少,它们就能够拥有多少。这实在是件有趣的事情。——题记每每我走出家乡,被问及故里时,我都会微笑地回答:乐山。于是提问者必作恍然大悟状:喔,那个有大佛的地方啊。这一尊 “世界第一大佛”,自诞生之日起就成为了嘉州城的标志性建筑,更何况在当今这个旅游业发达的时代,拥有“世界之最”的头衔无疑是吸引游客的最佳方式。大佛与乐山主城区一江之隔,可在滨江沿路眺望,亦可乘车由跨江长桥或乘快艇由水路前往。由于这所隔一江,似乎大佛与城中居民生活并无多少关联,人们每日进食入眠,若住所不近江畔,大佛甚至从来不会出现在你的视线中。但实际上,与你所处的位置无关,与你正在做什么无关,与季节无关,与天气无关,与江面泛起的浓雾无关,大佛从来都在那里。它已被溶入我们的生活,这一点,任何一个真正的乐山人都不会否认。大佛自然也出现在整个中华大地,甚至世界上。在任何场合,嘉州古城或者乐山新城的最佳代言就是大佛。它作为城市的主要象征,出现在任何想要表达这个城市的地方:旅游地图,广告,商标,图徽。正如符号学大师罗兰•巴尔特所说,“建筑物永远既是梦想又是功能的体现者,既是某种空想的表现,又是一种使用的工具”,大佛最初的建造目的必然涵盖着它的功能性,它必须首先是“有用的”,才能说服所有人为之付出努力。虽然这个逻辑看上去有点可笑,但是人类历史一路看起来确实是功利性占了主导。(这样说并非表示仅仅只有功利性的原因并且功利性原因是真正原因。)“无用的”建筑即使再气势恢宏,再富丽堂皇,仅仅由于这个理由就足以对其加以谴责。先来看看大佛作为工具被建造的目的。一千三百年前,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之地,每到汛期,波涛滚滚,洪水泛滥,倾覆舟楫,命亡须臾。发愿依山开凿大佛的海通禅师,当初正是想借助弥勒佛的法力,减杀水势、以镇风涛。历时九十年建成大佛后,果然三江水势平缓,不再有昔日“惊流怒涛”、“哮吼”之状,“舟随波去,人亦不予”的事件亦大为减少。此为第一用。凌云大佛为倚坐弥勒巨像,是南北朝时兴起的雕造弥勒倚坐大象之风的延续,也是武则天时期弥勒崇拜风气的产物。传播和推广佛教,此为第二用。同世界上所有流芳百世的建筑一样,大佛在海通禅师看来是一件严肃的、合理的、有用的东西,而人们却还给它一个伟大的、奇异的梦想,这个梦想极其自然地达到了非理性的边缘。建筑事业具有的单纯功利主义与无限强大的梦幻功能是分不开的,实际上鼓舞人们进行这种创造的正是后一动机:用处除了掩饰意义之外别无所为。大佛所表达的人类梦想,是对保护与庇佑的期望,它同样也不再只是遗迹、纪念物或文化现象。大佛身上一千两百多年的历史与人们现实的、当下的日常生活对峙而立,这样一种对立是过去与现在的对立,和古老的石刻技术与现代城市钢筋水泥的对立。它是整个城市的见证人和目击者,以其微弱的信号审慎地凝视着整个城市的结构。无论你是否属于这里,爬上大佛顶端,俯瞰整个乐山城,脚下是奔流不息的江河,对岸是热闹繁华、高楼林立的中心城区,身边是香火旺盛的寺庙和匆匆来去的旅客,一瞬之间,整个城市的历史全部摊开在你面前。这是由大佛目光所及,因而大佛身上背负的一切你亦能通通感知,你甚至能从身边每一个神情各异的人的脸上看到大佛为他们烙下的所有印迹。接下来让我们回到大佛本身:即被变成一个象征之前作为一件物体延存着的那个大佛。对旅游者来说,每一目标通常都首先是一个内部地区,因为一切观光活动都涉及到对一处封闭空间的探索,“巡视”其内部,每一次探索都是一次占用。对内部的旅游与外部提出的问题相互对应:建筑物是一个谜语,走进去就是为了解谜,就是为了拥有它。在这里,大佛也是一个自相矛盾的物体:你不可能被关在它的内部,因为大佛本身是依山而凿,所有的参观游览均沿着山体进行,大佛的本性就是这座山。但毫无疑问的是,我们的确在大佛的内部参观、逗留,直到登上山顶。为了解释这一点,我们来看大佛给了我们什么,因为我们在它的内部看见的是一个物体,而不再是一处景观。按照罗兰•巴尔特的方法,大佛的供应内容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技术层。首先,它历时近百年,耗资亿万的大型工程,当初集官府与民间之力才得以修成。这是一尊纯粹依靠石刻技艺,依山开凿的坐佛,凿建在凌云山栖鸾峰绝壁临江处,头与山齐,通高71米,耳朵中间可并立2人,一只脚背上可停放轿车十余辆或围坐一百余人,“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座佛”,单其规模就足以令人叹为观止。再加上它佛身上巧妙的排水系统,大佛头部共18层螺髻中,第4层、第9层和第18层各有一条横向排水沟,分别用锤灰垒砌修饰而成;衣领和衣纹皱折即兼排水沟功能;正胸向左侧亦有水沟与右臂后侧水沟相连;两耳背后靠山崖处,有洞穴左右相通;胸部背侧两端各有一洞,孔壁湿润,底部积水,洞口不断有水淌出,因而大佛胸部约有2米宽的浸水带。正是这些水沟和洞穴,组成了大佛全身科学的排水、隔湿和通风系统,防止了佛身的被侵蚀性风化。而对于任何爬上九曲栈道的人来说,都会看到有关一切细节的放大景象,即石块、锤灰、泥土,它们构成了大佛。这是一种把某一外观归结为其对立现实的操作,一种单纯放大知觉水平而导致的非神秘化作用。于是作为物体的大佛为其观察者提供了一整套“矛盾论”,这就是一种外表和与其对立的现实二者所构成的令人愉快的对比关系。第二类是宗教信仰层面的供应内容。大佛作为佛教传播与推广的成果,它奇迹般地实现了最初建造的目的:遏制三江汇流之地的凶猛洪水。这的确为它的存在提炼出了一层特殊的供应内容,即宗教的祈福。一年四季,大佛寺的香火不断,为拥有深厚历史基础的佛教提供了祈祷的场所,也为当地人们提供了精神和信仰上的寄托。作为一种物体的大佛的第三种供应内容是,它构成了一个熟悉的“小世界”。从山脚起,有一整套简单的商业网点伴随着旅游的开始:明信片、纪念品、佛珠、玉坠、小玩意等物品的售卖,预示出一种商业生活气氛。买、卖、交换,正是由于这些简单的姿态,人们真的控制住了最荒野的处所和最神圣的建筑。这种商业行为证实了对一处建筑物在情感上的熟悉性,这个建筑物的别具一格不再使人感到惊恐,而且由于宗教情感,精神性排除了熟悉性。在古代,在重大的宗教节日中,一种真正神圣的庆典决不妨碍对最日常姿态的展现,如吃(斋菜)等。庆典从来都不是野蛮的,肯定不会提出和平常事物相矛盾的东西,一切快乐都同时进行。参观大佛的途中,你可以在寺庙享受可口而特别的斋菜,也可以在沿途吃到当地的特色美味。大佛可以很古老,它本身就是古老的代名词;它也可以很现代。它通过向参观者提供一整套综合性的快乐,从技术性的奇迹到宗教祈福再到当地美食以及俯瞰整个城区,大佛最终同一切重要人类场所具有的基本功能重新统一起来了;它拥有了绝对的主权。对于由大佛伴随生长的人们对于它的存在早就习以为常,甚至成为了生活方式本身。我们坦然地生活在它的脚下,享受着前人期待保护与庇佑梦想的成果;它亦如一千两百年前一样俯视着这个城市,保护着其中所有的子民。如同没有铁塔的巴黎绝不是巴黎一般,没有大佛的乐山也绝非乐山。在我们感知到这一点之前,大佛早已背负苍翠绝壁,脚踏浩荡三江,目存天地万物,系住嘉州之魂千百余年。

想象阴阳

据说此书一出即畅销,由此可见复魅的卖点。刚过一星期,我已忘了它的文字,还记得图片。算来,这一百页的小册子就是本图集吧,巴特所写只是一篇几千字的短文。疑心是否巴特为了赚点稿费,随便写写的。看完是糊涂的,忽然想到,中文里也是可以写天安门的,写出来可能也是这样的。可以说是有点意淫的。对于四分五裂的脑袋而言,理解不了这个法兰西/巴黎的象征。唯一刺激我的一点,巴特似乎说,既被看又提供可看之物的铁塔乃是完全之物。他的意思是,例如相机不是完全之物?或者,眼睛也不是完全之物。但完全之物是个什么物?我曾、现仍迷惑于的看者既看又看见自己,如摄下自身摄像的机器是否就是这东西?埃菲尔是意义之源么?就是说,只要它在那里,它就引来无数投影。它那空洞的巨大耸立的有多高,其下就有多少对称的阴影来产生意义。例如,埃菲尔是工程师,是不去想建这玩意的艺术或者人性意义的,他面对文艺界的反对只能为它的实用性辩解,这就是铁塔不管三七二十一立起来了,如暴君把长墙建起了,后面就跟起几千年的文化烟幕了。这是阴阳么?

罗兰·巴尔特:目光、物体和象征

罗兰·巴尔特:目光、物体和象征1889年,古斯塔夫·埃菲尔先生送给巴黎市民一个难以拒绝的礼物,一件钢铁雕塑,一位踮起脚尖,严肃地舞蹈在巴黎的大演员:埃菲尔铁塔。在谈论这样一件甫一出现,既遭受抵制的建筑作品时,巴尔特说出的第一句辩解之词是:“埃菲尔铁塔是友善的”。它为这本小册子定下了一个温暖的基调,埃菲尔铁塔并非如艺术家们所言是“可怖的”,是“巴黎之耻”;恰恰相反,在巴尔特看来,这座建筑不单单是梦幻巴黎的绝佳记号,甚至它也“触及了最一般的人类形象语言”。铁塔以其特有的建筑空间,焊接了除钢铁之外更多的人类隐秘的动机,它既是梦幻的凝聚器,又是自足自立的小世界。其次,当人们登上铁塔,旋即也被赋予了一种新的目光,一个观看巴黎这个现代性之都的绝佳视角。最终,在物体与目光的双重性之上,巴尔特“友善地”认为,铁塔几乎无所不能。它首先是其本身,然后又永远是它本身之外的东西,因为,凭借它,观察者被赠予了一种使用“自由的功能”的权力。而想像力的全面释放,也就是巴黎式诱惑的核心秘密之一。它勾引着梦想家、癔症者以及色情狂,从外省和世界的角落里,来到这座十九世纪的世界都城。中译本《埃菲尔铁塔》的封底上,这样介绍道:“这本小册子是罗兰·巴尔特最为脍炙人口的分析性抒情散文之一......”,这样的描述虽略显含糊,但是却也提点了读者,在阅读巴尔特的部分作品时,我们往往不能有意忽视他的“书写动机”。以《明室:摄影札记》为例,整个文本的中心,在摄影艺术和巴尔特母亲的一张照片之间摆荡,并且,摆锤似乎总被母亲这一边所吸引。对母亲的怀念是他书写摄影的动力,因为他手中正拿着的,是他母亲孩时的照片,他说,他在那里认出了母亲。同样的,在谈论埃菲尔铁塔的时候,巴尔特似乎刻意的将其记号的所指部分无限延展、置换,乃至循环。空间物体(空间符号)的解读之指向,最终被投递到了一个象征之链上。从植物到动物的变形,从上升的姿态到死亡的形象,巴尔特在文章的最后一个部分尽情地铺展开了一块土耳其地毯。埃菲尔铁塔被层层地包裹起来,宛如一个将要被搬抬进符号帝国的少年,在这个夜晚,帝国里只有他和巴尔特两个人。巴尔特观看着它,阅读着它,并且,像赞美一件无法占有的深海遗珠那样,赞美着这个兀自站立的尤物。《埃菲尔铁塔》的书写,虽然只有短短三十三个小节(在中译中,恰好也在第三十三个页码终结),但是,巴尔特敏感而富有空间刻画度的书面语言,却能够让读者自行,在其脑部空间里结构起一个智性的形象。这种出色的书写能力,一方面,得源于作者所拥有的感官强度,一种关于看、听、触的本能的天赋;另一方,也确实需要一种文化符号学的学科背景,才能更好地完成这一的符码转换。对于空间文本的阅读和书写,首先需要你走进空间记号,体验它内部的温度和湿度,转动你僵直的颈椎,重新获得“看”的欢欣和快感。甚至,阅读空间记号的记号——摄影照片,也能够帮助你探查出建筑的空间氛围,这时,你扮演的角色不只是一个文本解读者,也是一名内心果决的马虎侦探。假如你无法体会空间内部的细微差异、裂缝、和阻绝的话,那么任何地方,对于个人来说,都形同监狱。在更理想的情况下,只要把世界当作一个叙事,那么物质、空间、场面,或许都可以被假想、阅读和经验。因之如此,“文本的愉悦”便充斥于世。


 埃菲尔铁塔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