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行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外国随笔 > 远行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7
ISBN:9787511222787
作者:[美]大卫·梭罗,[美]爱默生
页数:232页

作者简介

★★★★★启发了《在路上》的经典杰作      精彩程度超过《瓦尔登湖》
★★★★★ 美国精神之父 爱默生亲自导读 梭罗经典作品纪念版首个中文版
★★★★★每个旅行者都在践行的心灵之旅 一辈子一定要读的举世经典
本书收录了梭罗九篇关于远行的文章,文章简练有力,朴实自然,富有思想内容。在他笔下,自然、人以及超验主义理想交融汇合,浑然一体。可以说,《远行》中的文章写出了最深刻,也最宽广的自然世界。他的这些文章深受爱默生、甘地、马丁·路德·金等人的赞赏。也直接启发了《在路上》等伟大的旅行文学的创作。
这本书在西方被誉为最伟大的旅行文学作品之一,可与梭罗最知名的作品《瓦尔登湖》媲美。
就我而言,我觉得自己在世界的边境,过着与自然相关的边缘化的生活,对于那个世界,我只是偶尔做片刻逗留。我像个沼泽地的流寇一样,忠诚地热爱着自己流落而至的国土。为了过一种自然的生活,在没有月光和萤火虫照亮道路的情况下,哪怕让我追随着一团鬼火穿越不可思议的沼泽和泥潭,我也心甘情愿。
——梭罗
在尘土最肆意飞扬的路上,也有对最风尘仆仆的旅人的慰藉——他(梭罗)时而爬上高峰,时而走入幽谷,他的双脚勾勒出的路径便是人类生活的最完美的象征。
——爱默生

书籍目录

梭罗生平   BIOGRAPHICAL SKETCH  /爱默生
马萨诸塞州自然史 NATURAL HISTORY OF MASSACHUSETTS
漫步瓦楚塞特山 A WALK TO WACHUSETT
房东 THE LANDLORD
冬日漫步 A WINTER WALK
森林的演替THE SUCCESSION OF FOREST TREES
漫步 WALKING
金秋色调
AUTUMNAL TINTS
野苹果 WILD APPLES
夜与月光 NIGHT AND MOONLIGHT

编辑推荐

   启发了《在路上》的经典杰作   精彩程度超过《瓦尔登湖》   美国精神之父 爱默生亲自导读   梭罗经典作品纪念版首个中文版本   每个旅行者都在践行的心灵之旅

前言

   梭罗先生倾全部的热爱,把自己的天赋都赋予了故乡的田野和山河,使所有爱读书的美国人及海外的人们饶有兴致地了解了它们。他对那条生于斯死于斯的河流,从它的源头直至它最终汇入梅里马克河,可谓无所不知,因为他曾经几经寒暑、不分昼夜地观察过它。马塞诸塞州委派水利专员前去测量,最近一次的勘测结果,早在几年前梭罗就通过他的私人实验得到了。河床上、河岸上,亦或河面上的空气里发生的一切的一切;各种各样的鱼,它们的鱼卵和鱼巢,习性和食物;一年一度在某个黄昏飞满天的蜉蝣,被鱼儿猛吞进肚,很多鱼由于吃得太饱竟然撑死了;浅水湾一堆又一堆的圆锥形的小石头,有时候一车都装不下一堆——是庞大的鱼巢;常常涉水的鸟儿们,苍鹭、野鸭、秋沙鸭、潜鸟、鹗;两岸的蛇、麝鼠、水獭、旱獭和狐狸;在岸上高歌的乌龟、青蛙、雨蛙和蟋蟀——他全部熟稔于心,仿佛这些生命就是他的乡邻同伴;若是有人单独叙述它们中的某一种,更有甚者,用标尺来描述它的大小,或是展览它的骨架,或是把一只松鼠或者一只小鸟浸泡在白兰地里做标本,梭罗就会觉得很荒谬很暴力。他喜欢谈论河流的水文特征,把它当成是一个遵循自然规律的生命体,而他的叙述总是以观察到的事实为依据,颇为精准。他认识这条河,同样,他也很熟悉这片区域的那些池塘。  梭罗动用的武器之一,比起其他勘测员用的显微镜或酒精容器更为重要,那是他肆意遐想之际产生的一次奇思妙想,不过,却可以用最严肃的文字表达出来,即把他的家乡及其周边赞誉为最佳自然观察中心。他曾经评价说,马萨诸塞州的植物群几乎包括了全美所有的植物——大部分的橡树、大部分的杨柳、最好的松树、梣树、枫树、山毛榉及坚果树。他把从朋友处借来的凯恩(译注:Elisha Kent Kane,1820-1857,美国物理学家、医师和北极探险家)的《北极航海记》(“”Arctic Voyage“”)还了回去,用他的话说:“作者记录的大部分现象都能够在康科德镇观察到。”他看上去有些嫉妒北极,也许是因为在那里日出日落可以同时发生,亦或者是因为那里六个月后只有五分钟的白昼——这一大奇观,康科德的安努尔斯努克山(Annursnuc)可从未给予过他。有次散步时,他曾见到过红雪,后来他告诉我说,他期盼能在康科德镇找到王莲。他是本地植物的辩护人,他承认自己爱杂草甚于进口植物,正如他喜欢印第安人超过了那些教化了的文明人。他还很高兴地注意到他邻居的柳木竿上的豆科植物长得比他的还要高。“看看这些野草,”他说,“数百万农夫曾经花了整个春夏才把它们铲除掉,可如今它们又卷土重来,开始在所有的小径、牧场、田野、花园里耀武扬威了。‘春风吹又生’,这就是它们的活力。我们用粗俗的称呼侮辱它们,叫它们“猪草”、“虫艾”、“鸡草”、“鲱鱼花”,殊不知,它们也有华美的名字,如“神果”、“ 繁缕花”、“ 唐棣”、“不凋花”等等。  梭罗无论谈论什么都喜欢以康科德镇的子午线为参考,但我觉得他这样做并不是出于对其他经纬度的无知或鄙夷,而是用一种幽默的方式来说明,地域其实无关紧要,最好的地方就在脚下。他曾经这样表达过:“如果你不觉得脚下这方沃土比这个世界上(或其他世界上)任何地方的泥土更芬芳,那么你就不值得有所期待。”  在科学领域,耐心是他战胜一切困难险阻的另一个武器。他能够纹风不动地坐在那里,使自己看起来仿若与身下那块磐石浑然一体,一直等到避他而去的那些飞鸟、爬虫、游鱼们重新回来,恢复了常态,甚至满怀好奇地前来端详他。  与他一起散步是一桩乐事,也是一种特权。他同狐狸或飞鸟一样熟悉着这片乡土,自由自在地穿行在乡间的小路上。他能够辨认出雪地里或地面上留下的每一道踪迹,知道是哪一种动物在他之前从上面走过。我们对于这样一位向导只能恭敬地顺从,当然,顺从的“回报”也是非常丰厚的。他的腋下挟着一个乐谱本,好随时夹放采集到的植物;口袋里放着日记本和铅笔,一副用来观察飞鸟的小望远镜,一个显微镜、一把摺刀和一些麻绳。他戴着草帽,穿着一双结实的鞋子和一条深灰色的裤子,有了如此装扮,他便可以冒险通过矮橡树和菝葜,或是爬上枝头去找寻老鹰或松鼠的巢。他会涉水到池塘中去找水生植物,因此,强壮的双腿也是不可或缺的。值得一提的是,一天,他在一片宽阔的池塘对面发现了他要找的睡菜。检验了它的小花后,他便断定它已经开放了五天。他从胸前的口袋里掏出了日记本,读出了理应在这天开花的所有植物的名字。他记录这些,如就像一个银行家记录他的票据何时到期一样。待到明日凤仙花就开了。在他看来,如果他恍恍惚惚地从这片沼泽地中醒来,凭借植物他就能够推断出今夕何夕今日何日,且前后误差不会超过两天。红尾鸲在空中飞来飞去;紧接着,美丽的蜡嘴鸟也出现了,它那鲜艳的猩红色令观者目眩神迷,禁不住大揉眼睛,它那清脆动听的啼声在梭罗听来就好比一只喉疾初愈的唐纳雀在鸣叫。不久,他听到了一种夜林莺的叫声,不过,他始终没有辨认出它到底是哪种鸟。他找了它十二年,每次刚一瞥见,它就窜入树木或矮丛,无处寻觅了。在白天和夜间漠然歌唱的也只有这种鸟了。我告诉他说,他必须提防着——万一找到了那只鸟并把它记录在案,人生于他也许就再无新奇可言了。他回答说:“你穷极半生不曾寻见的东西,有一天却在餐桌上与它的族群不期而遇。你的寻找恍若寻梦,可一旦找到它,你瞬间就会成为它的俘虏,欲罢不能。”  他对群花百鸟的兴趣是发自心底的,与自然密切相连的,可他却从未想过要去给自然下个定义,他也不会把他的观察报告交给自然史协会。“为什么要那么做呢?若是把这份报告中的描述与我脑海中的种种联系脱离开来,对我而言,它就失实了,也毫无价值了;而我报告的内容也绝非他们所愿” 。他的观察力表明他可能有某些超常的感觉。他的眼睛如显微镜,耳朵如助听器,而他的记忆则宛如相机的记录器,把他所有的见闻都精准地保存了下来。然而,没有人比他更清楚,重要的不是事实本身,而是它在你心头产生的印象或影响。每一件事实在他心目中都是熠熠生辉的,既井然有序又彰显了整体之美。他下决心研究自然史是天性使然。他承认自己有时就像一条猎犬或一头黑豹,如果出生在印第安人中间,他就会成为一个凶悍的猎人。但是,由于受马萨诸塞州文化所限,他只好选择了植物学和鱼类学这类温和些的方式。他和动物之间的亲密关系让人不由地想到托马斯·富勒(译注:Thomas Fuller,1608-1661,英国神学家、历史学家)关于养蜂家巴特勒的记录:“不是他告诉了蜜蜂一些什么,就是蜜蜂告诉了他。”蛇盘在他腿上;鱼儿游至他手中,被他掬出水面;他抓住土拨鼠的尾巴,将它从洞穴拉了出来;他保护了狐狸,使它们避开了猎人的捕杀。我们这位自然学家可谓慷慨至极,他没有什么秘密,他会带你去苍鹭的栖息处,甚至把你带到他最为珍视的植物学的沼泽地,也许他知道你永远不会再找到那地方吧——不管怎样,他还是愿意带着你去冒冒险。  没有任何学院给他颁发过荣誉证书,或是请他去做教授一职;也没有哪个学会请他做通讯秘书、考察员,或者哪怕只是一个普通的会员。也许这些学术团体担心他的存在会引来嘲讽,然而,很少有人能像他这样掌握大自然如此多的知识和天赋,更没有人能把它们更广博、更严谨地综合到一起。他对任何团体或个人的观点不带半点钦佩,唯对真理本身心存敬意。当他发现某种谦恭的举止在博士圈中流行时,便不再信任他们了。小镇上的人们起初只把他当成是一个怪人,但渐渐地,他们开始敬畏他、钦佩他。那些雇他测量土地的农民很快就发现了他那杰出的精确度和技能。他对于土地、树木、鸟类、印第安人的遗迹等有着丰富的了解,这使他能够向他的雇主们讲述更多关于他们农场的东西,而他们此前对这些并不知晓,以至于到后来,他们开始觉得梭罗先生似乎比他们更有权利拥有他们的土地。他们还觉察到他具备一种优秀品质,正是这种品质让他无论与谁交谈,都带着一股浑然天成的威严。   康科德有箭镞、石凿、槌和陶器碎片等大量的印第安人的遗物;河岸两侧,野蛮人频繁出没的地方还残留着大堆大堆的蛤壳和灰烬;这些与印第安人相关的每一处细节,在他眼中都是重要的。他几次出行缅因州,主要还是出于对印第安人的热爱。他不仅高兴地目睹了印第安人制作桦树皮独木舟的整个过程,还尝试了亲自驾舟穿过了急流。他对如何制作石箭簇充满了好奇,就是时日无多之际,他还嘱咐一个要动身前去落基山脉的青年找一位能够教他制作之术的印第安人:“为了学会这个,去一次加利福尼亚州也是很值得的。”有时候,会有一小队佩诺布斯科特印第安人(译注:Penobscot Indians,指居住在美国缅因州中部佩诺布斯科特河流域的印第安部落成员)到康科德来,若是夏天,他们便会在河岸上搭起帐篷住上几周。尽管梭罗深知问印第安人问题无异于盘问海狸或野兔,但每逢这段时间,他定然会去结交他们中最出色的一些人。他最后一次游历缅因州时,结识了来自欧德镇(Oldtown)的约瑟夫·波利斯,这位聪明的印第安人给他当了几周的向导,让他倍感称心如意。   梭罗对于自然界的每个事实同样兴趣盎然。他深刻的洞察力使他发现整个自然界都贯穿着一种相似的法则。据我所知,没有哪位天才能够从一个简单的事实如此迅速地推断出自然之普遍法则。他不是哪一个知识领域的学究。他的眼睛看出了美,耳朵听到了音乐。而这些美和音乐对他而言并非难得一遇,而是比比皆是。他认为最好的音乐节奏都很单一;他能从风吹电报线的嗡嗡声中感受到诗意。   他的诗歌好坏参半。无疑,他缺乏写抒情诗的文笔和行文技巧,但他的悟性却常常能引来诗歌的源头活水。他是一个出色的读者和评论家,对于诗歌也有着深刻透彻的判断力。任何作品中是否含有诗意的元素都瞒不过他,而他对这一元素的渴求却每每使他忽略甚至藐视那种表面的优雅。他能忽略掉一本书中很多优美的韵律,但却能发觉其中诗节或诗行的每一次灵动,且熟知在散文中的哪些地方能找到同样富有诗意的表达。他把精神之美看得重如泰山,以至于相比之下,现存的所有诗歌在他眼里都轻如鸿毛了。他钦佩埃斯库罗斯(译注:Aeschylus,古希腊悲剧诗人,被称为“悲剧之父”)和品达(译注:Pindar,古希腊诗人,有“抒情诗人之魁”之称),可听到有人赞美他们时,他却说:“埃斯库罗斯和其他古希腊人在描写阿波罗和奥菲斯时没有写赞歌,至少没有写出一首好赞歌。他们不应该让草木为之含悲,而应该向诸神高唱赞歌,唱走他们脑子里的旧思想,让新的进来。”他自己的诗句往往是粗糙的、有缺陷的——虽说是金子,但尚且不纯,有渣滓碎屑含在其中;虽说是百里香和马郁兰,但未经酿造,还没有成为蜂蜜。不过,纵使他缺少抒情的文笔和技巧,纵使他缺少诗人的气质,他却从来不乏有感而发的思考,这说明他的天赋比他的才能更为出众。他知道幻想的价值,知道它能提高并宽慰人生;他喜欢把自己每一个念头都化作一种象征。你说的事实并无价值,但其印象却有价值。正因如此,他那富有诗意的存在,才总能激起别人的好奇心去探究他内心深处的秘密。他在很多事上都是有所保留的,他不愿意把它们展示给世人,不愿意那些世俗的眼神亵渎了在他看来神圣的东西。他很清楚如何在他的经历上蒙上一层诗意的面纱。但凡读过《瓦尔登湖》这本书的人,都会记得他怎样神幻般地记录着他的失望:   “很久以前我丢了一条猎犬、一匹枣红马和一只斑鸠,至今我还在寻找它们。我曾对很多旅人说起它们,描述它们的足迹,以及它们会对怎样的呼唤作出回应。我遇见过一两个人,他们说自己听到过猎犬的吠声和哒哒的马蹄声,甚至还看见斑鸠隐没于云端。他们焦急地寻找着,好像是自己弄丢的一样。” ——引自《瓦尔登湖》第二十页  他谜一般的字句值得一读。说实话,虽然我有时候不解其意,但那些表达仍旧是合理的。他的真理那般富足,犯不着去堆砌空洞的文字。他写的《同情》(Sympathy)一诗揭示了隐藏在禁欲主义硬壳下的款款柔情以及由此激发的灵思妙想。他的经典诗作《烟》(Smoke)颇具古希腊抒情诗人西蒙尼德斯(Simonides)的遗风,但又胜于他的所有诗作。他的传记就蕴含在他的诗中。他惯常的想法使他所有的诗作都成了的赞美诗,颂扬那万源之本以及活跃了他的性灵并驾驭着那份性灵的神灵:  “我之前只有耳朵,而今却能够听见; 之前只有眼睛,而今却得以看见; 之前只懂生存,而今活在当下, 之前只知学问,而今却能辨别真理。”   在宗教性的诗句间还有更多的赞美:   “只有眼下才是我生之诞辰, 只有眼下才是我命之全盛; 我不怀疑那无言的爱, 那不是我价值所在或欲念买来, 它追求着我,从少壮到暮年, 并把我带到了这个夜晚。”  尽管他的作品提及教堂和牧师时言辞多有不逊,但他却有着一种罕见的、温和的、至高无上的宗教追求,且在行动上和思想上不会对它有任何亵渎。当然,他那不容于世人的独到思维和生活,还是把他和社会宗教行为隔离开来。这无从责难也无可惋惜。亚里士多德很久以前就曾对此作出解释:“一个人若在德行上超越了同城公民,他就不再属于那座城市了。他们的法律制裁不了他,因为他才是自己的法律。”梭罗是诚挚的化身,或许,他神圣的生活便是先知者那些道德律的有力佐证。他的经历是积极的,也是不容忽视的。他是真理的宣扬者,能够与人进行最深刻最严谨的交谈;他是妙手神医,能够救治灵魂的创伤;他是朋友,不仅知晓友谊的秘密,还几乎受到少数人的顶礼膜拜——这些人把他视为神父和先知,也知道他独特思想和博大胸怀的深刻价值。他认为,若无宗教或某种信仰,任何伟大的事业都无法成就;他认为那些偏执的宗派主义者最好也把这一点牢记在心。  当然,他的德行有时也会走向极端。我们很容易就看出,那种对待真理的近乎苛责的态度使得这位自愿清修的隐士生活得比他预想的还要孤独。他要求自己绝对正直,对别人也是同样要求。他厌恶罪恶,认为一切世俗成功都休想掩饰它;他发现体面的富人们很容易像乞丐一样敷衍了事,他一样蔑视他们。他的行为中这种令人不安的坦诚使他成了崇拜者眼中那个“可怕的梭罗”,好像他沉默时也在讲话,离开后依然在场一样。我总觉得,他的理想过于严肃了,它妨碍了他,使他无法享有尘世间正常合理的满足感。   现实主义者总是习惯于发现事物的相反面,受此影响,梭罗总是用悖论的方式来陈述事物。对抗性的写作习惯使他早期作品的价值大打折扣。这种修饰手法——专门用截然相反的表达来代替惯用的词语和思想——在他后期的作品里仍有迹可循。他赞美荒凉的山脉和冬季的森林的“家庭气氛”,他能够在冰雪之中发现炙热,他称赞荒野,说它像罗马和巴黎。“这里如此干燥,以至于你可以称之为潮湿了。”   梭罗喜欢放大每一个瞬间去洞悉眼前物体或组合中的一切自然法则。他的这一爱好,在那些不具备哲学家的感知力、看不出事物一致性的人眼里,无疑是可笑的。万物在他看来无所谓大小。池塘就是一个小小的海洋;而大西洋则是一个大的瓦尔登湖。每一件小事他都引证宇宙的定律。虽然他的原意是寻求公正,但他似乎被一种认识长期困扰着,认为当代科学看似完备,其实不然。他发现那些所谓的专家不曾对某一特定的植物种类加以分辨,未能描述它的种子或数清它的萼片。我们回应他说:“那只能说明,那些呆子不是生在康科德,可谁也没有说他们是啊?他们生在伦敦、巴黎或是罗马,这简直倒霉透顶了,但是,考虑到这些可怜的家伙们没有见过贝特曼池塘、九亩角地区(Nine-Acre Corner)或者贝基斯托沼泽,他们能描述成那样已经倾尽全力了。更何况,老天派你到这个世上来,不正是为了补上这项观察吗?”   若他的天赋仅限于沉思,那么生活于他还算相称。可他精力旺盛、实践性强,仿佛生来就要成就大业、发号施令的。他那罕见的行动力的丧失,总是令我感到无比惋惜,以至我忍不住要把缺乏青云之志当作是他的一个缺点了。由于胸无大志,他没能为国家出谋划策,而只是做了一个浆果采摘队的首领。为了有朝一日为国效命而致力于豆子的研究是好事,而如果年复一年面对的还是豆子呢?  他的这些缺点,无论是真实的还是表面的,都随着这个强健而智慧的灵魂的不断成长消失了。他用新的胜利抹掉了它们带给他的失败。对大自然的研究是梭罗头顶的永恒的光环,吸引着他的朋友们满怀好奇地去看他眼中的世界,听他的种种冒险经历。它们可真是妙趣横生啊!   他藐视世俗的繁文缛节,可他却自有一番讲究。他不能忍受自己的脚步声,不能忍受脚踩砾石路面的摩擦声,因此他愿意在草丛、山间、林中漫步,而不是在马路上。他的感官很敏锐,他认为到了晚间每座居所都会发出难闻的气味,就像一个个屠宰场。他喜欢闻草木犀植物那纯粹的芳香。他尤为偏爱几种植物,这其中他最喜欢的便是睡莲,其次是龙胆草、薇甘菊、“长生草”以及一种椴树,他每年七月中旬都要去看它开花。他认为调查一种植物时,嗅觉比视觉更加玄妙,也更可靠。当然,嗅觉有它的独到之处,可以向我们揭示其他感官觉察不到的东西。通过嗅觉,他能辨别出土壤的特性。他喜欢回声,觉得那几乎是他听到的唯一的有血缘的声音。他是如此热爱自然,如此享受着它的幽静,以至于他对城市产生了嫉恨之情,认为城市的教化和技艺已经把人类及其住所变得面目全非。斧头总在毁坏着他的森林。他说:“谢天谢地,他们的斧头够不着云彩!”“这种纤维状的白色颜料把千姿百态都绘在了蓝色的背景上。”   在此,我附上一些从他未曾出版的手稿中摘来的句子,既是对他的思想和感情的记录,也是对他的描写功力和文学造诣的一次记录:   “一些偶然的证据是非常有说服力的,比如你在牛奶中发现了一条鳟鱼。”   “白鲑是一种软体鱼,吃起来像是牛皮纸煮后,再浸上盐巴。”   “年轻人把材料收集起来,想建造一座通往月亮的桥,或是在地球上修建一座宫殿或庙宇,而中年人决定用他们建一间柴屋。”   “蚱蜢呈Z状呼啸而过。”   “‘魔鬼之针’沿着那条‘坚果草地’小溪蜿蜒飞行。” (译注:魔鬼之针,指蜻蜓,该说法源自一个美国童话故事,说是蜻蜓会自动找到那些行为不检的儿童,并且缝住他们的眼睛、耳朵和嘴巴,使其眼不能看,耳不能听,嘴不能说)   “糖对于味觉之甜美,不若声音之于健康的耳朵。”   “我添了一些铁杉树枝,那枝叶顿时开始劈啪作响,听起来辛辣如芥末,又像是无数兵团的枪炮声。干柴爱烈火。”   “蓝鸲驮着天空飞翔。”   “唐纳雀从绿叶间擦过,仿佛要将它们点燃。”   “如果我想给我的罗盘找根马鬃,我就得去马厩;可是长着羽毛的鸟,却瞪着锐利的双眼,上了路。”   “永恒之水甚至连表面都是活的。”   “火是最不讨厌的第三者。”   “自然为纯粹的叶子打造了蕨类植物,是为了显示她能在那条路线做些什么。”   “没有哪棵树有山毛榉那么美丽的树干和那么健壮的树根。”   “淡水蛤埋在暗河底部的泥里,这些漂亮的七彩色泽如何进入了它的壳内?”   “当婴儿的鞋子是双脚,那些时光真难熬。”   “我们把自由给了那些人,却又牢牢听命于他们。”   “没有什么比恐怖本身更恐怖。相比之下,无神论者可能更受上帝青睐。”   “你忘记的东西能有什么意义?我们只需花点小心思,就能像掌管教堂圣物的管事一样,掌管好世间一切。”   “未曾有过品行的播种,又怎能期待思想上的收获?”   “只有对前景冷面相待的人,才值得托付天资。”   “我要求将我熔化。金属只把一腔柔情赋予了熔炼它们的火,除此以外,再无什么能让它们一展温柔。”   * * * * *   植物学家知道有一种花,和我们的夏季植物“永生花”(Life-Everlasting)同属菊科鼠麹草属。它生长在最陡峭的提洛尔山脉(Tyrolese mountains)的危崖之上,那危崖连羚羊都望而却步。猎人们被它的美所引诱,又被自己的爱情所驱使(注:瑞士姑娘们都非常珍视这种花),便爬上悬崖去采摘它,结果有的人被发现摔死在山脚下,手里还握着这种花。植物学家叫它火绒鼠麹草,但瑞士人则称它为“雪绒花”,取“高贵纯洁”之意。在我看来,梭罗终其一生都渴望采摘到这种花,它也理应属于他。他的研究规模如此之大,需要极长的寿命才能完成,以致我们均未料到他会溘然长逝。美国对它失去了一位多么伟大的子民毫不知情——亦或知之甚少。事业未竟而中道崩俎,且无人能取而代之,这看似一种损失,而对于这样高贵的灵魂,又仿佛是一种侮辱——他尚未真正让同辈中人看到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便撒手人寰——但,至少他自己是满足的。他的灵魂属于最高贵的人群;他的生命虽短暂,却已然倾己之长尽己之力。茫茫尘世,哪里有知识,哪里有美德,哪里有美,哪里便是梭罗的家园。

内容概要

亨利·大卫·梭罗
19世纪美国最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作家、哲学家。梭罗对工业文明、喧嚣社会挤压人类、侵蚀人性心怀忧虑,他认为人类只有过简单淳朴的生活,才能享受到内心的轻松和愉悦。为此,他进入大自然进行探索,同时四处远游,以寻求生命之美和自然之光。
他一生著作等身,在全世界都深受欢迎,其中经典作品包括《瓦尔登湖》《种子的信仰》《缅因森林》《河上一周》《远行》《荒野孤舟》等。
译者简介

董晓娣,80年代初生于豫北。以教书为乐。才疏学浅,胸无大志。既不觊觎权势,也不贪图显贵。素喜饮酒吟诗,时而豪放,时而婉约。苦于而立之年无所作为,遂动翻译之念,机缘巧合,译出《远行》。

媒体关注与评论

  在尘土最肆意飞扬的路上,也有对最风尘仆仆的旅人的慰藉——他时而爬上高峰,时而走入幽谷,他的双脚勾勒出的路径便是人类生活的最完美的象征。  ——梭罗  他(梭罗)的灵魂属于最高贵的人群;他的生命虽短暂,却已然倾己之长尽己之力。茫茫尘世,哪里有知识,哪里有美德,哪里有美,哪里便是梭罗的家园。  ——爱默生  专业书评  如果梭罗与凯鲁亚克一起远行  文/沙迎风  他的灵魂属于最高贵的人群;他的生命虽短暂,却已然倾己之长尽己之力。茫茫尘世,哪里有知识,哪里有美德,哪里有美,哪里便是梭罗的家园。 --爱默生评梭罗  《远行》很容易让人想到凯鲁亚克的《在路上》,如果梭罗与凯鲁亚克一起上路远行,他们会说些什么呢?这真是一个值得畅想的问题。  作为梭罗最后出版的书,《远行》显然与《瓦尔登湖》韵味不同。如果说居住在瓦尔登湖畔的小木屋里的梭罗仍然是一位真理的探索者,那么《远行》中的梭罗已然是真理国度中的君王。他不再沉思,而是直接写下了激情澎湃的字句:“本·琼森宣称--趋于善则美!而我宁愿说--趋于野性则美!”  即将走到生命尽头的梭罗,笔下体现的却是越来越强的活力--他曾是多么热衷于写诗啊,尽管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其诗不过尔尔。这种情怀,让梭罗一生的老师、朋友和他诗歌的支持者爱默生动情地说:“茫茫尘世,哪里有美,哪里就是梭罗的家园。”他们之间曾经的亲密无间,曾经的嫌隙,在这样的情怀之下,得到了完美的融和。  梭罗的时代没有“垮掉的一代”,没有金斯堡,所以梭罗追逐的野性在自然世界的美好之中。而凯鲁亚克,深受LSD、汽车文明的影响,就像精神受到了污染的梭罗,一心要远行,摆脱现实羁绊,又一头扎在现实的世界里。他们离经叛道,与工业社会格格不入,却也在追求着真理、燃烧着激情,向世界宣告着理想、在现实的残酷中怒吼,诗歌、文学和音乐充斥了他们的生活。  但无论如何,在离开花花世界,前去更广阔的穹宇之下,梭罗与凯鲁亚克又是殊途同归的。也许他们会很高兴地一起告别纽约,然后上路。凯鲁亚克会告诉梭罗,我们可是同乡啊!也会说,我是如何崇拜该死的梭罗,看了《瓦尔登湖》,也开始修禅;也会告诉梭罗,那个“垮掉派的梭罗”只不过是生活在乡村而已,其实根本就是名不副实……  而梭罗又会跟凯鲁亚克说什么?他不喜欢纽约而宁愿回到康科德;他抗税不缴的事情其实很“美国”,这不过是被朋友们破坏了的“公民不服从”的一个小小试验;他在瓦尔登湖畔的小木屋一年收入才25美元,生活很窘迫;他的《河上一周》只卖出了219册,比不上凯鲁亚克的书一天的销量,后生可畏啊……  这一切荒诞吗?也不尽然,原因在于,他们在路上,在远行。 

章节摘录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历史长河中的大事件或危急关头何其少,我们为之焦虑不安的事情也为数不多,我们自己的经历又少之又少!我很高兴地感受到自己正在迅猛地成长着,尽管我的成长扰乱了这种死水般的宁静,尽管我势必会长期挣扎于黑暗而闷热的夜晚或是阴暗的季节。我宁愿我们的生活是一场神圣的悲剧,而不愿它是一场平凡的喜剧或闹剧。但丁、班扬(译注:指John Bunyan,英国传教士,1628-1688,著有《天路历程》)还有其他人,比我们更心存忧虑。他们遭受着一种文化的制约,而我们的乡村中学和大学并不关注那样的文化。甚至穆罕默德,唉,尽管他的名字倍受人们颂扬,但他却比常人经历着更多需要为之生、为之死的事情。   偶尔,当一个人走在铁轨上时,会突然陷入某种思考,却浑然不知有火车开来。但是不久,我们的生活注定会流逝,火车也终究会返回。   “微风无影无息地吹拂着,   吹弯了汹涌的卢瓦尔河四周的蓟,   在峡谷的风中奔走的行人,   为何从我耳边呼啸而过?”   尽管几乎所有的人都感受到了社会对他们的吸引力,但还是有极少数人被自然强烈地吸引了。从他们与自然的关系来看,尽管大部分人拥有艺术,却比动物们还要低级。他们与动物的关系,就更不美妙了。我们对自然的鉴赏力是多么匮乏!我们听说,希腊人用“美丽”、“秩序”等词来称呼世界,但是我们并不清楚他们为何如此称呼它,我们觉得这充其量只是个奇怪的语言学现象而已。   就我而言,我觉得自己在世界的边境,过着与自然相关的边缘化的生活,对于那个世界,我只是偶尔作片刻逗留。我像个沼泽地的流寇一样,忠诚地热爱着自己流落而至的国土。为了过一种自然的生活,在没有月光和萤火虫照亮道路的情况下,哪怕让我追随着一团鬼火穿越不可思议的沼泽和泥潭,我也心甘情愿。自然是如此广袤,如此博大,以至我们从未看清过它的任何特征。当漫步者走在那片一直绵延到我们镇的熟悉田野时,他有时会恍惚觉得自己不是走在业主契约中所描述的田野中,而是走在远离现实的康科德的另一片土地上,它不属于任何人管辖,康科德这三个字也变得毫无意义。我亲自测量了这样的农场,并设定了界限,可它们看起来依然模糊不清,恍如隔着一层薄雾。不过,它们没有经过定影(译注:把经过显影的感光材料放入配好的药液里,溶去全部卤化银,只留下银质的影像,并把影像固定下来,不再变化。通常在暗室中进行)这个化学过程,因此其色彩很快便从玻璃表面消褪了。画家的画作从玻璃下面隐隐约约显现出来。我们普遍熟悉的世界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因此它没有任何纪念日。   又一个下午,我漫步在斯波尔丁(Spaulding)蔓越橘草场上,看到夕阳的余晖铺洒在了一片挺拔的松林的对面。它金色的光芒落到了林中小径上,仿佛落入了高贵的殿堂。那感觉好似某个古老的、备受钦佩的尊贵家族已经定居在了那个叫康科德的地方,而我对此竟一无所知。太阳是他们的仆人。他们从不进入村里的社会,也无人去拜访他们。在松林更远处,我看到了他们的公园和游乐场。松林渐渐形成了山形墙,把公园和游乐场团团围住。他们的房子被松树遮挡住了,看得并不清楚。我恍惚能听到他们压抑的欢笑声。他们似乎依赖着阳光过活。他们生儿育女,过得幸福安康。农夫的车道直接通向他们的大厅,却丝毫没有影响到他们,正如通过天空的反射,人们有时能看到泥泞的池塘底部一样。他们从来没有听说过斯波尔丁,也不知道他是他们的邻居——尽管我曾听到有人吹着口哨,驾着马车经过了他们的房子。没有什么比他们宁静的生活更宁静。他们的盾形纹章仅仅是一袭地衣。我看到那纹章被涂在了松树和橡树上。他们的阁楼建在树梢上。那里没有政治,也没有劳动的噪声。我并未觉察到他们在编织或纺织,不过,当风停息下来,风声消逝时,我确实能够听到想象中最微妙的、如音乐般悦耳的嗡嗡声,那好似五月时远处的蜂巢发出的声音,这也许是他们思索的声音。他们没有空洞的想法,从外面看,也没人能看到他们的工作,因为他们不必三五成群地工作,周围也没有多余的东西环绕。   但是,我发现想要记住他们很难。即使现在我讲述着,并极力地回想他们,他们还是无可挽回地从我的脑海中逐渐消失了。我呼唤着内心最深刻的记忆,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后,我再次想到了他们的群居。我想,如果不是因为康科德有这样的家族,我就不会待在这里了。   * * * * *   在新英格兰,我们习惯于说,到我们这里来的鸽子一年比一年少了。我们的森林不能为它们提供足够的桅杆。如此看来,每个正在成长的人的想法也在年复一年地减少,因为我们思想的小树林已遭破坏。它们要么卖掉,成了多余的野心之火的燃料,要么被运去碾磨东西,几乎没有留下一根枝桠枝供它们栖息。它们不再同我们一起筑巢、繁衍了。偶尔,在某个更为和煦的季节,一个模糊的影子会从我们心灵的风景飞快地掠过——那风景是春天或秋天,某种思想的双翼在迁徙时投下的。但当我们仰望天空时,却难以察觉到思想本身的实质。我们有翼的思想已经退化成了家禽,它们不能再展翅翱翔,仅仅能到达庄严的上海和交趾支那(译注:Cochin-China,越南南方一部分的旧称,位于越南南部、柬埔寨之东南方)。你一定听说过那些伟大的思想和那些伟大的人!   * * * * *   我们沿着大地行走,却很少爬山!我想我们也许可以再提高自己一些,至少我们可以爬树。我曾经从爬树中获益。我爬的那棵树是一棵矗立在山顶的高大的五针松。虽然我爬得很辛苦,但却收获颇丰,因为我在地平线上发现了多座以前没有见过的山峰——天地间竟然还有如此多的山峰——我可能在这棵树下徘徊了一生,却从未见过它们的踪影。不过,最重要的是,我却在附近最高的松枝末梢上,发现了一些精美玲珑的红色锥状花——时值六月底,这些五针松的孕性花就那样朝天空盛开着。我迫不及待地折下了那截松枝,带到了村子里,把它展示给走在大街上的陌生的陪审员(因为那周是审判周,所以会看到陪审员)、农民、木材经销商、樵夫和猎人看,他们均表示没有见过这样的花,还怀疑它是不是一颗坠落天际的星星。据说古代的建筑师在圆柱顶端完成的作品,与他们在更低更显眼的位置完成的杰作一样完美!大自然一开始便只向天国绽放了玲珑的森林之花。它在人们的头顶开放着,人们根本就没有留意到它的存在。我们往往只能看见草地上那些被我们践踏脚底的花朵。多年以来,松树每个夏天都会在松林最高枝的末梢培育最精美的花朵,它们同样越过了大自然的红孩子和白孩子的头顶,却几乎从未进入大地上的农夫或猎人的双眼。   * * * * *   首先,我们只能活在当下。我们应该去祝福那些从未耗费光阴去回忆往事的人。除非在我们视线范围内的每一片谷仓空地上,我们的哲学都能听见公鸡的啼鸣,否则一切都将为时太晚。那声音常常提醒我们,我们的工作和思维习惯已经荒疏、过时了。它的哲学实质上比我们的更合时宜,它暗示了一种更新的圣约,一种当下的福音。它并没有落在后面,而是一如既往地早早起身,循着时令,适时地出现在他该去的地方。这是大自然健康兴旺的体现,是一种完全的自夸——健康犹如泉水喷发,缪斯女神就是用这座新的喷泉来庆祝这最后的时刻。它居住的地方没有《逃奴法案》(译注:1850年,美国国会为了缓和蓄奴制在南方引起的地区性矛盾,通过了《逃奴法案》,允许南方奴隶主到北方自由州追捕逃亡的奴隶,结果引起了北方进步人士的强烈愤慨。)通过。自从上次听到那个声音以来,谁没有多次背叛他的主人呢?   公鸡啼鸣的优点是它免除了一切忧伤。它能够轻易就让我们热泪涟涟或者纵声大笑。清晨时,它给我们带来了纯粹的喜悦,可如今它到哪儿去了呢?某个周日,当我情绪低落时,它能打破木制的人行道上那可怕的沉寂,亦或者,当我悲伤地闭门不出时,偶然听到了一只小公鸡或远或近的啼叫,这时,我便会突然感慨万千地对自己说,“无论如何,我们当中有一个还不错”。   去年十一月的一天,我们目睹了一个非同寻常的日落。当时,我正漫步在一片草地上,那里是一条潺潺溪流的源头。在一个寒冷的阴沉天气之后,夕阳终于在落下前,在西方遥远的地平线上映现出了层层的灿烂光辉;东边的地平线上,最柔和、最辉煌的光线晨曦般落在了枯草和树枝上和山坡上那些矮橡树的叶子上,而我们的身影也长长地伸向了东边的草地,仿佛那是落日光束中仅有的微粒。这光线如此美妙,在片刻之前我都难以想象,空气也是那般温暖、宁静,整片草地宛如天堂,完美至极。这并不是不再复现的独特景观,它还会发生在无数个傍晚时分,使刚刚到那里漫步的孩子感到兴奋和宽慰。一想到这些,我就愈发觉得它壮丽无比了。   夕阳不惜它普照城市时的全部辉煌,尽情地洒在这片僻静的草地上,仿佛它之前从未落下过。茫茫草地上,有时视野中仅剩下一只孤独的沼鹰(marsh-hawk),翅膀被夕阳染上了金边;有时又只见一只麝鼠从洞穴中探出头来。沼泽中间,一条细长的黑色小溪缓缓地绕过一根腐烂的树桩,开始蜿蜒前行。清澈明媚的阳光为枯草残叶镀上了一层金黄,那光亮是如此柔和、静谧,不见一丝涟漪,也不闻喃喃叹息。漫步在这落日余晖中,我不由地想,我还不曾沐浴过如此耀眼的金光呢。每片树林和陡坡的西部,都隐约闪烁着光芒,恍若仙境边陲一般。夕阳暖暖地照在我们的后背上,就好像黄昏时一个和蔼的牧羊人在赶着我们回家。   我们朝圣地漫步时也是这样。总有一天,太阳会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璀璨光芒,那光芒也许会照进我们的头脑和心灵,并用一种觉醒之光点亮我们的整个人生,它温暖、安详、金光熠熠,一如秋日岸边的夕照。   ……

图书封面


 远行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0条)

  •     1862梭罗在<野苹果>中写道:「10月15日中的一天,我看到一位农夫在正在精心的挑选苹果放进树下的大桶里,于是就走上去与之攀谈。他翻转着一个有瑕疵的苹果,左看右看,最终还是没有选中。如果要我说出真实的想法的话,我会直言不讳的地告诉他,他触摸过的每一个苹果都是有缺陷的,因为他擦去了苹果表面的粉霜,苹果缥缈的灵性也随之消逝,而这可是果实最精华的元素呀。」先不管为什么梭罗吃苹果不用布擦一擦(水洗就更不可能了),这就是梭罗说话的风格,如,在<瓦尔登湖>——<节俭>中这样说道——「就像果实上的粉霜,只有最为精心的对待,才能得以保存下来。然而,我们在对待自己和彼此相处时,却缺少这样的轻柔。」爱默生给远行做的导读,很有意思,虽然他说话的方式像是在无形中教化世人,而梭罗的把自己的认真带到演讲里,倒不是说自己,而是将这些细节和思考一丝不苟的带到人们面前,要获得它们是需要耐心的,也正是为此花费的时间做了有益的事情,有益先是对自己。读瓦尔登湖就有一种他在现实生活中到底是怎样的?一定很难相处吧?「他很清楚如何在他的经历上面蒙上一层诗意的面纱。但凡读过瓦尔登湖的人,都会记得他怎样神幻(不知道译者怎么想到这个词的)般记录着他的失望:‘很久以前我丢了一条猎犬、一匹枣红色马和一只斑鸠,至今我还在寻找他们。我曾对很多旅人说起它们,描述它们的足迹,以及他们会对怎样的呼唤作出回应。我遇见过一两个人,他们说自己听到过猎犬的吠声和嗒嗒的马蹄声,甚至还看见斑鸠隐没于云端。他们焦急地寻找着,好像是自己弄丢的一样」之后爱默生又来了一句:「他谜一样的字句值得一读。说实话。虽然我有时候不解其意,但那些表达仍旧是合理的。」他还附上一些从他未曾出版的手稿中摘来的句子,其中有这样一句很有意思:「蚱蜢呈Z状呼啸而过」(译者神奇的用了呼啸)在野苹果中还有这样一段描写:「偶尔,当一个人走在铁轨上面上时,会突然陷入某种思考,却浑然不知有火车开来。但是不久,我们的生活注定会流逝,火车也终究会返回。微风无声无息地吹拂着吹弯了汹涌的卢瓦尔河的蓟,在峡谷的风中奔走的行人,为何从我耳边呼啸而过」(呼啸也在这里神奇的出现了)梭罗说这苹果是最重的,公牛看到这样的苹果就要流汗,而车夫要是想把这些苹果运往不属于它们的地方,他也就开始失去它们中最美的部分。虽然他时不时停下来拍拍麻袋,感觉他们都还在,但它们的香味已经飘摇上天。我们有一套挑选苹果的原则,怎么挑选可以百度,但大体是香脆可口的好。苹果在灯下,灯照着苹果上的蜡亮晶晶的。这样的苹果是不好的,不酸的苹果也许也不能算好。小时候爬到树上悠闲的吃完才是好的。「也就是说,一定要在户外吃」而后讲到苹果树的成长历程,说苹果树苗怎样长出来又被牛吃掉又怎么再长出来,在这里他做了一番生动的描写:「今年,或许牛并没有注意到它,只是把它当草啃了,然而下一年苹果树长得更粗壮了,牛就会认出它来——原来是老乡啊——牛很熟悉它的树叶和枝干的香味。虽然它最初会停下来给苹果树打招呼,表达它的惊喜,问对方是怎么来的,也会接受苹果树给予的‘你怎么来的,我便是怎么来的’的答复,但是牛看看它,想想自己还是有权利吃掉它的。」在梭罗的家乡的山上有一株野苹果树,「对我来说,它有一种奇特的味道,略带苦味却让人喜欢。直到吃了大半个苹果,你才能察觉到那种味道,它残留在舌头上,愈久弥香。吃它的时候,你还会闻到一股极像被压扁的臭虫的味道,细细品尝起来,你会感觉到一种成功的喜悦感。」「通常,到不了十二月底,这些苹果就会经历第一次的解冻。一个月前还是酸涩无比、难以下咽的苹果,经过冬天暖阳的沐浴(它们对阳光极其敏感),变得果汁饱满,浓郁甜美,胜过我熟知的任何一种瓶装苹果酒。相比其它酒,我更熟知它的香醇。这种经历霜冻继而解冻的苹果都是美味可口的,吃的时候,你的上下颌简直就是一台榨汁机。」「当你到家的时候,你会发觉原本在口袋中还嘎吱作响的冻苹果早已融化,冰凌也变成了苹果汁。」
  •     最早接触梭罗是大学时期,那段时期实在是无聊加郁闷,一层不变的生活再加上考试,恋爱等等的失意,整个人浑浑噩噩,不修边幅,连衣服都是杂乱的套在身上,就像是一株眼看就要枯萎的向日葵,耷拉的不成样子,一日午后,我心血来潮,就去图书馆随手借了一本书,想着回去打发时间也是好的,可是直到拿起书来看的时候,我才看到书的名字,叫《瓦尔登湖》,作者是梭罗,貌似是一个哲学家和文学家(废话,写书的当然是文学家)。刚开始都没有心情拿起书来阅读,只是随意的就丢在了床头的枕边,每日重复的无聊完后,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就拿起来看上几页,不知不觉三个星期下来,还真让我给把书看完了,当时没有什么感觉,就觉得还不错,写的挺好的。认真开始读这本书却是因为一个同学的缘故,当时他对哲学迷的厉害,无聊的我是他唯一的听众,随便在学校的任何一个角落,只要让他遇到我,就噼里啪啦的和我说个没完,虽然当时的我不知道他在说些什么,但是听多了康德,费尔巴哈,尼采,梭罗,却也从心底有了些许的兴趣。又是一个偶然的午后,在图书馆和这本书再次相遇,想了一想,又拿了回去,再次放在了我的枕边,当晚我通宵了,记得看完书的时候是凌晨三点多,我关掉床头的小台灯,屋子里一片漆黑,我平躺在床上,没有一丝的困意,心内平静安逸,只是沉浸在这一片黑暗中......书里有一章专门讲的是生活,生活的方式和意义,以及更深层的生活的节奏,生活的目的,我凝视黑暗,大脑深处很确定自己当下的生活是没有目的和自己独特的节奏的,也更没有所应当追寻的意义,屋子里似乎更加黑暗了,仿佛除了我的呼吸声之外,一无所有。紧接着的一章是讲阅读的,一直赞同陶渊明先生说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所以我的每一次阅读都有很大的随机性,更是随缘,这也算是一种哲学吧,虽然是唯心的哲学。书中最宁静也最清澈的一章是“冬天的湖”,读到此处,仿佛身临其境。白湖上波光粼粼,岸边白雪皑皑,努力专注的把自己的眼睛放空,瞬间就进入了另外一个境界,也可能是另外一个空间,寂静,凝滞,一切都无声无息,不想被人打扰,如果能一辈子都这样该是多好,这就如同一场美梦,极力想呵护维持,唯恐从其中剥离出来。《远行》是梭罗另外一本伟大的,不对,伟大用的不对,应该是沉淀出来的作品,是他对自然世界的更贴切,更深刻的描绘和理解,此书也是旅行文学的鼻祖,最喜欢书中这句话:“我像个沼泽地的流寇一样,忠诚地热爱着自己流落而至的国土。为了过一种自然的生活,在没有月光和萤火虫照亮道路的情况下,哪怕让我追随着一团鬼火穿越不可思议的沼泽和泥潭,我也心甘情愿。”单纯,直接,深得我心。
  •     远行——不为出走,而为回家有谁不爱远游呢?郁达夫先生在他的《屐痕处处》的自序中开头便写:“每见古人记游或序人记游,头上总要说一句‘余性好游’的开场白,读了往往想哄笑出来;因为我想,狗尚且好游,人岂有不好游的道理?”他的豁达一下子展露无遗。而在郁达夫先生近百年之前的美国作家梭罗,给人的印象却并不如此豁达。爱默生就这么评说自己的挚友,当他和大家在一起时,“原本好好的谈话还是会无疾而终”。而梭罗给人的印象似乎也并不怎么爱远游,一生几乎都在故乡康科德度过,很少外出,只有去哈佛求学,到瓦尔登湖畔隐居两次例外。所以这样一位梭罗,写出一本书,并命名为《远行》,是颇让人意外的事情。而如“清心寡欲的遁世者”般的梭罗,后世却认为他的《远行》最伟大的旅行文学作品,影响了写出《在路上》的凯鲁亚克等一众爱远游的“垮掉派”和嬉皮们。如果说他的老师兼朋友爱默生被认为是“美国精神之父”所言不虚的话,那么他可算是“美国另类精神之父”。他特立独行,孤独而终老,“我爱梭罗,但很难喜欢他”;他藐视权威,宁愿入狱也不愿缴税;他甚至主张废除政府……爱默生说“没有哪个美国人比梭罗更纯粹了”。他在何处远行呢?跟他同时代的法国人德梅斯特写下了《在自己房间里的旅行》,用四十二天当中灵魂的思索和想象构建了一个“自我-他我”交织的世界。郁达夫曾经也这样描述过自己的行程,“区区的游迹,只好说是从卧房到了厨下,或从门房到了大厅的一点点路”。梭罗一定也跟他们有同样的观点,所以才会说:“如果你不觉得脚下这方沃土比这个世界上任何地方的泥土更芬芳,那么你就不值得有所期待”、“旅行的真谛,不是运动,而是带动你的灵魂,去寻找到生命的春光。”他在《瓦尔登湖》中曾经找到过这样的愉悦,但这并不足够。只有拥抱自然,他仿佛才真正拥有了无上的生命。因此,《远行》中的梭罗是狂放的、大胆的和激昂的。“外面越荒凉,我的情绪越高昂,因此,赐予我大海、沙漠和荒野吧!”甚至他判断美的标准也直接变为了“趋于野性则美”。因而在这本书中,富有野性的字句充满其间,阅读中也难免会产生出走远行的念头——“在尘土最肆意飞扬的路上,也有对最风尘仆仆的旅人的慰藉——他时而爬上高峰,时而走入幽谷,他的双脚勾勒出的路径便是人类生活的最完美的象征”。这句话也许道尽了梭罗远行的真正意义,“真正的旅行,看尽千山异国,不也同样要以返回到自身为最后目标吗?”(南方朔先生语)所以爱默生在这本书的导言最后,写下了对梭罗最无上的赞誉:“茫茫尘世,哪里有知识,哪里有美德,哪里有美,哪里便是梭罗的家园。”是啊,对于梭罗来说,对于千千万远行的人来说,他们心中的远行,不为出走,而为回家。(《远行》,[美]梭罗 著 董晓娣 译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2年7月第一版)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读完之后离梭罗更远了。
  •     感觉翻译一般,不过梭罗的文笔本来。。。
  •     这种透着光芒的荒凉,要胜于黑暗。
  •     喜欢梭罗的感觉。喜欢他带给我的自由。其实有时候特别佩服梭罗。他有自己的个性。敢于割舍。敢于放弃。敢于追寻自我的本心。这些都是我们很难做到的东西。他却能够去做到。所以很佩服他。也很羡慕他。虽然知道自己也许无法像梭罗一样去抛弃那么多。那样敢于去抛弃。敢于去保持自己独立的个性。但还是很喜欢他。他做到了我们普通人做不到了,却偏偏又是我们普通人很想去做到的。很好。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远行。也能去追寻自我。追寻自我的本心。INTO THE WILD.
  •     看了《瓦尔登湖》之后,真实向往那种自然朴实的生活,今天拿到《远行》,希望可以有更深地体会
  •     静心阅读,让你心情放松。这种阅读是享受。
  •     真本书,一个人静静
  •     这本书每每读起都有所感触,想推荐给朋友,就买了2本。不错!
  •     不用多说,至爱
  •     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野性的,自由的。
  •     简朴生活
  •     身体走不出去,就让思想远行吧。优美的意境。
  •     感觉是浮躁了太久,看的是什么都不清楚。但还是坚持看完了。瓦尔登湖到现在都没看完。TT
  •     非常好看的书,让人也爱不释手,值得收藏
  •     作为梭罗最后一本出版的书,《远行》显然有着与《瓦尔登湖》不一样的韵味。如果说居住在瓦尔登湖畔小木屋里的梭罗仍然是一位真理的探索者的话,那么《远行》中的梭罗已然是真理国度中的君王。
  •     气质决定一切
  •     为什么要远行,为什么人与自然要和谐,阅读此书或许会找到答案。
  •     亨利·大卫·梭罗  HenyDavidThoeau,1817-186219世纪美国最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作家、哲学家。梭罗对工业文明、喧嚣社会挤压人类、侵蚀人性心怀忧虑,他认为人类只有过简单淳朴的生活,才能享受到内心的轻松和愉悦。为此,他进入大自然进行探索,同时四处远游,以寻求生命之美和自然之光。他一生著作等身,在全世界都深受欢迎,其中经典作品包括《瓦尔登湖》《种子的信仰》《缅因森林》《河上一周》《远行》《荒野泛舟》等。
  •     人与自然的交汇融合
  •     远行 质量很不错 纸质挺舒服的
  •     送的时间很快,书包装得很好,没有损坏,书的质量也很好,内容还没读,但《瓦尔登湖》看过好几遍,这几本应该不错。
  •     虽然不是很喜欢梭罗但是……给夜与月光点个赞
  •     这是我高中英语老师的翻译作品,
  •     平淡而值得细酌的文字
  •     除了瓦尔登湖,一直在寻找着梭罗的经典,无意中在书店看到了,赶紧回来再当当上收下了,值得一读的梭罗经典作品
  •     没有看,但是喜欢瓦尔登湖,所以买了
  •     只有真正热爱大自然的人,才能有这样细腻的感悟。我需要出去走一走,到山中去、到林间去,在草原上翻滚,在海滩上跳跃,从这樊笼中回归自然趣。
  •     好书,连同梭罗其他著作一起购买。我喜欢梭罗,喜欢他优美的文笔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
  •     很喜欢梭罗的书,买来先送给了同学,同学说很好,所以打算再买一本送给自己。真心喜欢梭罗的文字
  •     文章优美,惬意
  •     上班的地铁上翻过的好书,充满生机的荒野感觉近在咫尺,翻得太快,如同在荒原上奔跑,其中漫步和野苹果的部分留下了最初的好感,可以做枕边书随时翻看,如同每天一次短途旅行
  •     身边的每一种事物,甚至是一花一草、一颗尘埃,在作者的眼中都有着独特的美好与生命,他赞美所有自然的存在,他能够为一朵花写赞美诗,他能够因为一棵小草感慨万千。我们的世界在作者的笔下就是这样美好的。他擅长将细小的事物描写入微,仅仅是文字,就能够带领我们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文字自有它的精髓,但是笔调过于文艺,猜想在受众群体上会有所限制。
  •     要想了解和学习梭罗,就该读读他《瓦尔登湖》之外的作品,推荐这部。此书编和译得都特别好,译者董晓娣老师值得信赖。梭罗是个行动者,当然主要因为他是单身!若能学得梭罗精神一两点,当是抵抗现代社会侵蚀人类精神的一剂良药。
  •     我会继续相信 在文明的国度和焦虑的现代之外 还有自然之美 漫步于自然的天堂 也便拥有了一份自足的力量。梭罗最著名的书是《瓦尔登湖》这册小书则可视为理解这位先哲的内心世界一个小小的窗口
  •     這一年讓我最心有慼慼的作者,一是盧梭,二是梭羅。梭羅的筆觸不瑰麗,也不算優雅,卻是平實自然,他愛自然,便是愛它的每一處細節,每一個靈動的生命,每一聲鳴囀啼叫,每一縷清晨薄霧和薄霧中的遠山疊影。他眺望,觀察,記錄。他無時無刻不再表達他的敬畏,認為人只能追著自然的呈現拙劣模仿。他稱頌自然中每一場遇見,歡喜於對所謂文明的喧囂的遠離。他意志鑒定,少了反覆思慮,也不是左右徘徊矛盾之人,筆觸也就簡潔,卻都是全心全意的自然流露。
  •     能欣赏自然之美的人无疑是幸福的。
  •     在我眼里,瓦尔登湖最美,远行第二。
  •     我也想远行
  •     赠送的卡片画作蛮不错的,还没开始看书,不过内容应该是很好的。要找个轻松的时间看。
  •     有关梭罗出行的一些东西,散文味浓。
  •     是梭罗。他对自然的描写让我想到从幼时起我就发现描写这种写作手法很难很容易让我无法集中精力。所以可能因此我永远不会成为很好的自然作家。而且很遗憾,读这本书的时候,像读梭罗的其他作品一样,很难集中精神。不过他是梭罗,自然作家。
  •     梭罗的文字一向值得慢慢咀嚼
  •     现在在看的,他的第四本书
  •     用现在社会的眼光来看,梭罗似乎很另类
  •     适合孤独的时候一个人慢慢品味。
  •     书不错,译林值得信赖!——人们的生活被几个相同的事实、几个无所不在的简单联系包围着,要认清这一点,人生本没有什么意义,做好几件简单的事就行。哪怕一辈子只做一件,只要自己喜欢。人生苦短,有多少日子值得去炫耀。做好自己吧,守好自己的心灵故乡!
  •     书买了很久,可惜还没来及看,相信很不错,毕竟和瓦尔登湖是一个作者,看了再补评
  •     你在人类社会中找不到的健康,在自然中界却能找到
  •     绝对称得上是一本科普读物,可是却不枯燥~带给你一个轻松自然的世界。
  •     想象力丰富
  •     内容与瓦尔登湖一脉相承!但是书本封面的英文单词竟然写错了,很可惜,不过内容给赞!!
  •     作为梭罗最后一本出版的书,《远行》显然有着与《瓦尔登湖》不一样的韵味。如果说居住在瓦尔登湖畔小木屋里的梭罗仍然是一位真理的探索者的话,那么《远行》中的梭罗已然是真理国度中的君王。 梭罗“未受过专业培训,终生未娶,独自生活,从不去教堂,不参加选举,拒绝向政府纳税,不吃荤,不饮酒,也不抽烟。他虽说是个自然学家,却既不设陷阱也不用猎枪。毫无疑问,做一个皈依思想和自然的单身信徒,对他也不失为一种英明之举”,即将走入生命尽头的梭罗,笔下体现的也是越来越强的活力,“生活与野性相符。最富生机的往往是最狂野的”、“外面越荒凉,我的情绪就越高昂。因此,赐予我海洋、沙漠或是荒野吧”。也许梭罗在这时重新找回了诗人般的情怀——他曾是多么热衷于写诗啊,而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他的诗不过尔尔。这样一种情怀,让梭罗一生的老师、朋友和他诗歌的支持者爱默生动情地说:“茫茫尘世,哪里有美,哪里就是梭罗的家园。”
  •     读了其中部分,只能说,目前,我读不了梭罗,不管是他的妻子还是孩子,都不是我能欣赏的
  •     梭罗代表了一种精神,远离现代社会的纷扰,重回自然
  •     表达和中心都散乱;太多的比喻和主观的看法。艾默生的序怀疑是不是悼文,评价不客观。——也许正因为任性太相似了,才会抵触——对植物的温柔和对待人的傲慢…一些偏激的观点。我可能不跟你交谈,但是想与你同游。读一个人的书的同时也要关注他的人生经历。
  •     一本很好的让人在寂静的夜晚随着作者走入心灵大自然的书。
  •     或许个人不适合读关于自然的读物、
  •     也许梭罗呆久了,也许梭罗想看看湖的那一边,也许梭罗真心需要出去走走而后才能更加珍惜瓦尔登湖的那份精美自然和谐,读《瓦尔登湖》必读《远行》即使没有。
  •     经典就是经典!以前找朋友借来品读了,受益匪浅,于是迫不及待自己购买了一本收藏!
  •     不错 感觉一部瓦尔登湖就足够诠释人生了。这个有点多余
  •     读过爱默生的导读,更加明白梭罗是无法模仿也无人超越的,惟有崇敬和向往。。。
  •     还不错,还能送到县城。中国的骄傲。勿骄勿躁,继续努力,服务社会。
  •     这书,需得静下心来读,才能感觉一二,就像我们了解梭罗一样。如果只是因为这人牛气冲天,或者阅读他会显得自己牛气冲天,还是省省的好…可如果我们想拨开华丽丽的世俗社会的缭绕烟雾,清醒地看待世界,梭罗当算作极好的窗口了。
  •     远行,真心不错。我喜欢
  •     有与瓦尔登湖相似但是不一样的微妙感觉
  •     治理污染需要从治理行政系统开始。有些企业家缺乏社会责任,有钱无德,也是问题的根源。清华学生并没什么错,他们维护一个知识,很单纯,是........知识分子该做的事
  •     然而,即便在夜里,天空也是蓝色的,并非漆黑一片,因为我们透过地球的影子,看到了悠远的白昼,那里,阳光正肆无忌惮地狂欢着。说句实话,的确很难读,以至于对于瓦尔登湖我有些打怵
  •     《瓦尔登湖》比起《远行》的名气更大,但这本书在内容上,却有过之而无不及。梭罗在前者上大篇幅地写经济篇和栖居的意义,而后者,直接进入了栖居---诗意的生活。柏拉图说:“美存在于观者的眼睛”。美存在于万物,我们只需要改变我们观察事物的方式。梭罗是一位目光深邃的生活诗人,作者在远行的过程中,将所见所闻一一记录,彷佛在日光下的万物显现了它们的生命,一种脱离工业社会对人性戕害的野外生活,以自由的意志去回应栖居的目的,去感受生活。梭罗在漫步远行中的描写跃于纸上,领着读者借过他的眼睛去感悟生活,去思考人生。 两本书都是非常优秀的名篇,在物质欲望过强的当代,无疑为我们心灵筑起了卫城,引领反思。
  •     还没看,但是喜欢看的书,看完了瓦尔澄湖再想看看远行
  •     非常有味道的一本书,值得好好读
  •     非常好。。爱书,爱书名,爱内容。。。。
  •     梭罗真是个无比任性的人,特立独行,思维独特,崇尚自然,读来着实让人心潮澎湃,大自然如此美妙,你们怎么能在那么个小办公室里一年复一年地待下去啊,自由如此可贵,你们为何要屈于社会自我束缚啊
  •     外面越荒凉,我的情绪就越高昂,这一点从无例外。因此,赐予我海洋、沙漠或是荒野吧!人们在狭小的生活圈里互相模仿。为什么他们不尽量远离些,做个真实的自己呢?
  •     这本书,这个人,心里嘈杂时根本不敢看。怕精分
  •     说实话,我是用了个“远行”的QQ签名之后,别人问是啥意思,然后我说是一本书。一查真有这么一本,看看还不错。于是买了。
  •     虽然这不像《瓦尔登湖》那样半是自然随笔半是哲学著作,让人收获良多,但是这仍是梭罗非常出色的随笔,另外,这书的翻译不错,野苹果那一章,”品在风中“这几个字译得很是传神。
  •     就喜欢看梭罗写的风景。
  •     越荒凉,越热情。荒野深处的金秋色调,野苹果是最爱。
  •     生命如何
  •     2014年11月23-24日读,2014-392,图40。不是此版本。
  •     「如果我想给我的罗盘找根马鬃,我得去马厩;可是长着羽毛的鸟,却瞪着锐利的双眼,上了路。」买来的没要钱的书(有人给报费用,拍手),封面很丑,好像图不是故意选成那样而是放大之后成那样的,里面的印刷有些问题,以及后面的排版,也发现一处标点符号的错误,爱默生前面对梭罗的有些介绍很有意思(梭罗本人是怎样对我来说总有一种神秘感),至于梭罗的写的散文,没得说(棒)。
  •     工作间隙和睡前读,回忆起来唯有睡意。
  •     平平静静,说得人有股冲动
  •     一本書對人的影響也未必是銘記于心的金句。文字給予人的安逸感和沈思都是曼妙的財富。
  •     读了4个小时。读过他的《野果》和《瓦尔登湖》。梭罗说,枯叶的边缘和叶脉均已破损,可是它的一番行程全都写在上面。
  •     外面月荒凉,我的情绪就越高昂,很喜欢这本书!
  •     暂时还没看,不过梭罗的散文确实很美
  •     野苹果很好看。
  •     写野苹果和苹果酒那里馋死我了
  •     其实非常适合做学生的作文素材
  •     梭罗杰作,好
  •     感受梭罗的心灵世界,会收获别样的精彩
  •     如果你爱生活,去远行吧~
  •     简单,随性,越是到人生的十字路口,越觉得读这本极静的书收获愈丰。追寻自己的本心,或许要放弃一些自己所拥有的。愿所有的本我都能够有一片栖息的田野。
  •     孩子很喜欢,很适合高中生阅读的一本书
  •     爱上了梭罗眼中的自然,同时借用他在《漫步瓦楚赛特山》中的一段话自处:我们又回到了平原的散漫生活中,就让我们努力把自然界的巍峨壮丽引入到生活中来吧!我们将记住自己躺在怎样的围墙里面,也将懂得这种平实的生活也有其巅峰。并且还将学会体验自己走过的每一段路,无论是一帆风顺还是艰难坎坷。我们还会发现,每个时刻都有一定的高度,因为没有哪一部分的大地低到难以看见天空。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伫立在自己时刻的顶峰,去远望连绵不绝的地平线。
  •     如果有一万颗星星,我就打一万颗星星。超好,这本书。
  •     相比之下这本书装帧很一般,但重要的是内容,不知道好看不。
  •     还没大看呢,听着名字,却有一种远离的寂静之感,好似心已远了,,等有心得再来留言。
  •     额,关于本书的翻译觉得还是有点问题,中文有点不答义
  •     用尽全身力气去远行,做个最真实的自己。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