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脚城市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纪实文学 > 落脚城市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2
ISBN:9787532756704
作者:(加拿大)道格·桑德斯
页数:368页

作者简介

我们都是被城市化的一员,我们回不去故乡,也离不开城市。
从乡村到城市,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正在进行最后的大迁移。
由于从事新闻工作必须四处游历,我走访了全球五大洲二十多个国家与地区,也因此养成了一种观察城市的习惯。从重庆的六公里,到孟买和德黑兰的边缘;从圣保罗与墨西哥城的 山坡地,到巴黎、阿姆斯特丹与洛杉矶的各种社区。我发现,这些落脚于城市的乡村移民,正执着于他们想象中的城市中心,并在世界各地造就了极为相似的都会空间。
搭乘地铁和电车,或是深入城市中心不为人知的隐秘角落,我得以细细观察面前这片由乡村移民构成的城市飞地。我以“落脚城市”称呼这些地区,它们往往位于人们的视线和旅游地图之外,饱受暴力和死亡、漠视与误解,同时又充满了希望与活力。
到21世纪末,人类将成为一个完全生活在城市里的物种。
而上一次人类大迁移,用一个多世纪的城市化,为欧洲和新大陆带来了法国大革命和工业革命,并直接造成了人类在思想、治理与科技领域的彻底变革。如今,世界各地的落脚城市正在创造历史。而对这种历史的冷漠,导致了巴黎、伦敦、阿姆斯特丹持续不断的暴动与骚乱;而在亚洲、非洲与南美洲,莽撞的贫民窟清除计划,正在摧毁数以万计人的生活与未来。
这个时代的历史,其实有一大部分是由漂泊的无根之人造就而成的。
他们因为公民权遭到剥夺,于是采取极端乃至暴力的手段,以求在都市体制中取得一席之地。落脚城市,可能是下一波经济与文化盛世的诞生地,也可能是下一波重大暴力冲突的爆发地。究竟走上那条路,则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

书籍目录

自序

第一章 城市的边缘

第二章 由外而内:新城市的盛衰演变

第三章 立足于金字塔的顶端

第四章 乡村的城市化

第五章 第一波人口大迁徙:西方今日面貌的形成

第六章 一座落脚城市的死与生

第七章 起于市郊边缘的巨变

第八章 新城市与旧世界的冲突

第九章 迁徙的终点:从底层到中产阶级

第十章 在都市立足扎根

致谢

编辑推荐

  全世界已进入有史以来最大人口迁移潮的时代,全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都在迁徙流动,移民时代的落脚城市,究竟会成为二十一世纪的全球新兴生长点?或是反过来成为新的动乱源,何去何从的选择,正面临着考验。本书作者桑德斯穷究当代研究著作,横跨五大洲走访了三十座城市与乡村,写成无论从人性、文明史、和当代社会科学与社会政策各种层面看,都极具时代高度的杰出著作。

前言

  关于落脚城市的推荐序  作者:南方朔(台湾作家、评论家)  一九八七年,后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印度裔英国作家奈波尔(V. S. Naipaul)写了一本有心灵自传性质的《抵达之谜》(The Enigma of Arrival),写一个移民作家心灵的忧伤及漂泊。所谓“抵达之谜”乃是意大利超现实主义画家安基利柯(Giorgio de Chirico)一幅作品的名称,而这个名称乃是法国诗人阿波里奈尔(Guillaume Apollinaire)所取。画里有个码头,背景露出古船的桅杆,空荡荡的街道有两个人,一个可能是抵达之人,另一个可能是码头当地人。画里的寓意似乎 是说抵达的异乡人在抵达之地找不到出路而要回乡,但他赶到码头时都发现那古船踪迹已杳,他已被困在黯淡的时空胶囊里。在那本著作里,奈波尔以那种独特的印度式感伤娓娓的诉说着他的心灵漂泊感,见证了“四海无家处处家”的空旷苍凉。  我们由奈波尔的自述,已知他是1950年代移民潮的时代由千里达赴英留学的,他的确过了很长一段苦日子,尤其他选的是难度最高的写作生涯,更是历尽艰辛才进入主流的文艺圈,这使他后来纵使功成名就,但那种自视为陌生人、漂泊者的心情从未改变。他在生活上应该不是悲惨,但却是那种比较形而上的忧伤。但他那个时代的英国及欧洲移民工人则完全不同了。  今天的人们已知道,近代社会早已在“合理性”下掩护着许多阶级的、族群的或文化上的歧视及压迫。城市的空间建构就是个例证。各统治集团在阶级偏见下,总认为土地分区使用,宽广的街道,整齐清洁而空间宜人的住宅群落、高楼大厦林立的商业区和卖场,这才叫做城市,这才称之为都市的合理性。至于城市穷人们所居住的地段,那些狭窄的巷弄,湫隘的房舍,由于公共设施低劣而排水不良、垃圾满地、脏乱不堪的地段,则被认为是“城市之癌”,而任它自生自灭。而人们今天已知道,当人们选择了让它自生自灭,那种区域就真的会在自生自灭中沉沦为犯罪的温床,那个小区的居民就会在被弃感下成为激烈的复仇者。奈波尔那一代欧洲许多移民聚落,他们的父母以移民工人身分进入欧洲,他们无法取得公民的身分,无法享有公民的一切权益,注定只能终其一生做现代式的奴隶工人,等到某一天被用完后抛弃。他们的子女也将面对同样的命运,于是在1980年代初,欧洲许多城市都出现了移民之子们因为活动空间不足而去占用公有废弃建筑物,而和取缔的警察对打的“霸屋运动”(squatter movement)以及移民之子们和欺侮他们的光头帮白人小孩们对打的小区暴力事件。对他们那一代的移民工人们根本没有“抵达之谜”,只有“抵达之痛”。  而到了今天,终于有了英国记者作家道格?桑德斯(Doug Saunders)极费苦心也极具见识的《抵达城市》(Arrival City),在本书它被译为“落脚城市”。就概念而言,移民到另一个陌生地方是抵达,但从历程和机制而言,他们到了异地后乃是一长串过程的开始,他们都会有一个起点,那个起点就是“落脚城市”,从这里他们开始了未可知的前程。“落脚城市”是一切的起点,如果他们在起点就能被当作人看待,那么他们就会像人一样,虽然辛苦但却会在友善的环境里搏命攀爬,由于经济性移民自古以来都是最强韧的一群人,他们早晚会在努力下脱贫,而成为新兴的中产阶级,他们的子女也会在接受教育之后有更好的人生机会;如果落脚城市视他们为贱民、为垃圾,他们就真的会在人生旅程上无止境的沉沦以致愤恨下去,他们自己和他们的落脚城市就会双输。  这本《落脚城市》乃是本不凡之作,作者桑德斯深刻的认识到现在全世界已进入了有史以来最大人口迁移潮的时代,全世界有三分之一的人口都在迁徙流动,因而移民政策和落脚城市也随之成为当代与气候变迁同等重要的大问题。移民时代的落脚城市,究竟会成为二十一世纪的全球新兴生长点?或是反过来成为新的动乱源,何去何从的选择,正面临着考验。本书作者桑德斯为了探讨这个课题,不仅穷究当代这方面的研究著作,更横跨五大洲走访了三十座城市与乡村,写成无论从人性、文明史、和当代社会科学与社会政策各种层面看,都极具时代高度的杰出著作,在我的知识标准里,它这是与科普对应的社普这个领域的顶级著作,对全世界读者、学者,甚至于政策制定者都有振聋发聩,让人的思考能力有焕然一新的喜悦之感。  由人类的社会经济史,我们都知道人类由筚路蓝缕一步步走来,早期的筚路蓝缕经验早已被后代的资产及中产阶级所遗忘,因而理所当然的视后来的中资产阶级价值及合理性为应然,而对筚路蓝缕祖先辈的经验再现,则认为是次等不入流,这乃是都市中资产阶级看到新兴乡村到都市的移民群落,那种歧视感的起源。人们看着他们居住地点的拥挤湫隘和脏乱,本能性的就排斥之、轻贱之,巴不得他们从眼前消失,如果这种心态的人成为执政者,会出现奇怪的道德感将他们的小区铲平,盖起高楼大厦但殊不知这远远超过了那些人的经济能力,只是将他们驱逐到更恶劣的环境,甚或真正的置他们于死地。真正合理也合乎人类历史经验的做法,乃是将移民第一个落脚的城市扮演好移民社会友善的迎宾室角色,尊重他们的求生权利和资格,不把都市中资产阶级价值观横加在他们无力承担的肩膀上,而是让他们享有和我们祖先从筚路蓝缕中发展的机会。每个移民的聚落都是由生存意志强韧无比的人口所组成,他们刻苦耐劳、奋斗不懈、认真学习,运气好的不必一代,平均只要两代,在友善的环境下就可发展到和我们一样成为中产阶级。然后他们离开这个落脚城市,进入主流社会,他们留下来的地方让位给更新的移民,如此生生不息,经济与社会的活力也源源不绝。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狄亚?沈思(Amartya Sen)曾经深刻的指出过,新的移民能力、意志什么都不缺,他们唯一缺乏的乃是落脚城市由于友善或不友善而造成的缺乏生存的门路,他所谓的“门路”不是我们所谓的“钻门路”,而是一个友善的城市透过体制化的安排,而使他们拥有广泛的机会。易言之,用当代社会经济学社会资本学派的说法,乃是为他们营造出社会资本异端,有能够值得努力下去的条件。  当代哈佛大学教授普特南(Robert D. Putnam)等学者首创“社会资本”之说,将货币、人力等资本之外,将社会本身也视为资本的一种形式,譬如说一个社会的官吏效率良好,即是一种良好的资本。一个社会正式的整个肌理,也都是社会资本的范畴。在一个落脚城市,如果对新移民有偏见,不能取得合法的住民身份,在自由就业贷款或求学上有种种障碍,他们也无法自由开创出适合生存的人际网络,政府也不能在适合他们生存的公共条件上投入资本或任由他们被雇主或不良势力剥削,那么这些移民聚落就缺乏由筚路蓝缕到成长的机会和条件,他们的抵达就只会是噩梦又接一个噩梦,他们的生命也只会下沉,不会向上流动。本书也指出,在友善的落脚城市,已出过巴西杰出的总统卢拉,伊斯坦堡市长埃尔多安,洛杉矶市长维拉莱波沙等成为了不平凡的移民人物,这也证明了人们歧视移民的偏见是如何的可怕与错误!近年来,我愈来愈相信人的问题没有烂苹果,只有烂篮子,落脚城市就是个烂篮子或好篮子的问题。  近年来,全球最大移民潮的中国,移民工人问题日益严重,中国的官吏深受俗化的阶级偏见影响,再加上官僚主义,他们以户籍制度限制工人在落脚城市取得居民合法身份,而在中国无身份,即不可能享有受教育、医疗福利一切权益,因此它们的移民劳工只能在工作地点居住在形同监狱的劳工宿舍,赚取微薄的薪水,有家眷的只能每年过年时见一次面。而今物价上涨,纵使调薪也无补实际,因此近一、两年工人大批过年回乡后即不再回来,许多雇主已不敢接单,许多产业正因移民工人问题而凋萎,对中国经济已造成极大的压力。富士康的工人跳楼自杀事件,青年移民劳工不敢结婚生育,这些问题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的源头,那就是落脚城市对移民工人缺乏了友善。中国已有学者认为必须解除城市的身份管制,让贫民窟开放,他们的思维逻辑里,就是让移民工人有筚路蓝缕成长的早期资本主义及城市成长的机会。这种主张看似突兀,但贫民窟里可以出总统、市长,重新思考 落脚城市的问题,其实已到了时候。  本书理论及故事都丰富动人,而且洋溢着深刻的人性价值的关怀,洵属极为稀见的社会杰作!

内容概要

道格·桑德斯  (Doug Saunders)

1995年加入加拿大《环球邮报》(),现任《环球邮报》欧洲局负责人。桑德斯曾连续三年获得代表加拿大新闻界最高荣誉的国家新闻奖,并被誉为加拿大最好的专栏作家,其专栏内容为探究新闻背后的常识与全球趋势。

在对《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作者雅各布斯(Jane Jacobs)的一次采访后,桑德斯萌生了撰写一部记录人口迁徙、尤其是农村到城市人口迁徙的著作的想法。从2007年开始,桑德斯开始了一场全球之旅,从欧洲出发,到印度次大陆、中国和北美,深入接触包括来自肯尼亚和里约热内卢的底层平民,足迹遍布五大洲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最终完成本书。桑德斯现居英国伦敦。

媒体关注与评论

  “无论从人性、文明史和当代社会科学与社会政策各种层面看,都是极具时代高度的杰出著作,在我的知识标准里,它是与科普对应的社普领域的顶级著作。 ”  ——南方朔(知名作家、评论家)  “这是精彩绝伦的著作,作者做了一项了不起的工作!”  ——英国前首相,布朗  “充满了严谨的实地寻访、崇高的人性思考与第一手极具故事感的细节,也许本书能改变这个世界的游戏规则。”  ——《纽约时报》  “五十年来首部比肩《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之巨著!”  ——英国《卫报》

章节摘录

  六公里,中国  故事从一座小村庄开始。也许在外人眼中,这座村庄仿佛定格于时间之中,遗世独立,安宁静逸,恒古不变。村庄看起来就像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如果有人搭乘交通工具经过,瞥见村里坡地上层叠的低矮房屋和炊烟,必然觉得这里平静安详,充满了细腻而秩序井然的美感。在乡下,这里显然有着怡人的生活节奏,不受现代化的束缚。村中为数不多的简陋小屋安然坐落在一座小山谷的顶端。畜栏里有几双牲畜来回走动,儿童在一片田地的边缘奔跑嬉戏,炊烟从一间小屋上冉冉升起,一个老人漫步在山丘顶上的树林中,后背一只布袋。这个老人名叫徐钦全,正在寻找草药。他沿着梯田边缘的古老石子路走向山谷底部的一片林中空地。这是他祖祖辈辈走了十几个世纪的道路。在这里,他可以找到自己儿时就已知晓的各种草药:茎秆纤细的麻黄,用于发汗去除风邪;枝叶繁茂的枸杞子,具有补肝效果。他以小刀割下茎秆,装进布袋,再走回山丘顶上。爬到顶端之后,他停住脚步,略站了一会,望着北方扬起的尘土。在那里,一群建筑工人正在把一条狭窄崎岖的小径开发成宽广平直的大道。这样,往返北面重庆原本需要一天的路程,不久后就将缩减至两小时以内。老人看着远方的树木被烟尘染成土黄色,他想着村里众人的生活,想着折磨他们已久的贫穷。这样的贫困导致他们的小孩夭折,使他们数十年来活在缺乏粮食的饥荒之中,接着又陷入令人麻木的单调生活。那天晚上,在村里的大会上,他提出了一项改变山村居民生活的方法。今晚之后,他说,我们将不再是个小村庄。  当时是一九九五年,这座村庄名叫“六公里”。这个村庄的外观、村里的家族,乃至仍然维持完全人工耕种的小麦和玉米,在几百年里都几乎没有任何改变。村庄在缅甸公路修建期间获得“六公里”的称号,原因是缅甸公路的东方终点就在内陆大城重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数十年,“六公里”却成了个虚幻的名称,因为原本通往重庆的桥梁遭到炸毁,最近的替代桥梁则位于好几公里之外,这座小村庄因此无法与任何城市和市场联络,只能自己种植作物为生。由于土壤贫瘠,农具简陋,村里生产的粮食一直都不够喂饱所有人。每隔几年,天气与政治的变化就会导致饥荒,造成居民丧生,儿童挨饿。在上个世纪的1959年至1961年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这座村庄失去了不少人。饥荒的状态终于在二十年以后结束,但存活下来的居民也只能依赖政府的补助勉强生活。一如世界各地的农村,六公里的村民从没认为乡下生活有任何安宁或贴近自然之处。在他们眼中,乡下生活乃是一种单调乏味而且枯燥的生存状态。在20世纪的最后十年,中国社会开始快速进入了市场经济,于是国内的村庄也就突然获准了可以为市场需求而开发非农业用地。因此,徐钦全老人在会议上提出了他解救村庄的方法之后,现场毫无异议:村里所有的土地都将成为非农业用地。自此,六公里就不再是乡村,而是摇身一变成为乡村居民迁徙的目的地。  十五年后,六公里成了重庆市郊一公里处一个盘桓在一条四线大道旁的幽灵,在密集耸立的公寓大楼之间,突然出现一片闪闪发光的海市蜃楼,只见一望无际的灰色与褐色方块在山坡上连绵而下,形成一团毫无章法的水晶结构,彻底淹没了地貌。靠近细看,才发现这些水晶原来是房屋与商店,是居民在未经规划也没有申请许可的情况下以砖块与水泥搭建而成的二三层楼房,交叠耸立,以难以置信的角度突出于地表之上。在徐钦全提出改革方案之后不到十年,这座原本只有七十人的村落已经增加了超过一万名居民:十几年内,这附近的几座村庄已结合成一片居民多达二十万人的聚集区,其中绝大多数人的户口都不在这里。这里不再是一座偏远的村庄,甚至也不再是市郊的外围地区,而是重庆市颇具重要性的一部分。重庆市的人口多达一千万左右,摩天高楼四处林立,人口密集和繁忙的程度与曼哈顿相仿。重庆市每年增加超过二十万人口以及四百万未登记的流动人口,很可能是全世界成长速度最快的城市。  这样的成长得到来自于六公里这类地区的人口增长助力。像六公里这样由离开乡下的人口自行建构而成的聚落,在中国被称为都市村庄,重庆市周围就出现了好几百座这样的村庄,尽管市政府并不承认这些聚落的存在。这些地区的街道与房屋都按照居民的不同来源而划分;居民对于和自己来自同一个地区的邻居都称为“老乡”。在中国各地,每年至少有四千万农民涌入这类城市飞地。不过,这些人当中也有一大部分——也许多达半数——最后还是会回到乡间村庄去,也许是因为都市生活太过辛苦,也许是因为衣食无着,也有出于个人喜好的选择。能够在都市飞地留下来的人通常具有非常坚定的决心。  在外人眼中,六公里是一座肮脏腐臭的贫民窟。通往山谷底部的幽静古径现在已经成了一条繁忙的街道,两旁是杂乱的房屋,沿街都是商店,有卖手机的、肉贩、冒着蒸气飘散着呛辣香味的小吃店,还有卖衣服、卖工具、卖高速纺纱机的摊贩,热闹嘈杂,蜿蜒长达两公里,深入令人晕头转向的杂乱小巷与不知通往何处的阶梯,看来就像是把幻觉艺术之父埃舍尔的画颠倒了过来一样。头顶上满是电线和有线电视的线路;废水从水泥地涌出,流过房屋四周,沿着开放的水沟灌入一条臭气熏天的河流,流淌在山谷底部的水泥桥梁下。垃圾与废弃物似乎无处不在,在每一栋房子的后面堆积成山。每一条巷道上都停放着不同规格的车辆:自行车、三轮助力车以及各种排量的小汽车。所有的空间都挤满了人,所有人都繁忙不已,而且举目所及完全看不到一丝绿意。从这个观点来看,你也许会认为这里是穷人迫不得已的栖身之地,是这个庞大的国家里遭到社会摒弃的失败者最后的容身之处,是落魄失志者的收容所。  不过,你一旦从主干道走入通往山谷底部的泥土小径,即可看出六公里的真正本质,在山谷顶端,在每一扇窗户的后面,在每一栋水泥房屋粗陋的门口里面,都可见到繁忙不休的活动。在山谷顶端,也就是徐钦全在1995年做出重大决定的那个地点附近,你会不禁注意到由煤渣砖盖成的长方形建筑,塞在一个陡峭的角落里,不断发出吵闹的声响,并且散发着怡人的杉木香味。  这里是王建一家的工厂兼住所。三十九岁的王建在四年前从八十公里外的南永村搬到这里,身上带着七百元人民币,是他从事两年木工攒下的积蓄。他租下一个小房间,捡拾了一些废弃的木料和铁料,然后开始以手工制作传统的中式洗浴木桶。这种木桶颇受新兴中产阶级的喜爱。他花了两天时间做出第一批木桶,然后卖了出去,每个木桶能赚五十元人民币。一年后,他赚的钱已够他买些电动工具和一间较大的工作室。他把老婆、儿子、还有儿媳妇以及仍在襁褓中的孙子一起接了过来。他们睡觉、煮饭、洗衣、用餐都在工作室后方一个没有窗户的空间里,只用一张塑胶帘布隔开。比起他们当初在村里勉强居住的小屋子,这个空间不但更拥挤,也更缺乏隐私。  尽管如此,却没有人想要回乡下去:这里虽然肮脏狭小,生活却比乡下好得多。“在这里,你只要找对了谋生方式,就可以让你的子孙获得成功的机会——在乡下,你只能努力填饱肚子。”王先生一面用一条铁带拴住木桶,一面用连珠炮般的四川方言说着,“我们那个村里和我一样离乡背井的人,我猜有五分之一都是自己创业。而且,几乎所有人都离开了——只有老人还留在那里,那里已经变成一个空村子了。”  王先生和他的太太仍然会把收入的三分之一寄回村里,供养他们仍然健在的父母。一年前,他在六公里买下了同一条路上的一家餐厅让他儿子经营。老王的获利空间很小,因为竞争非常激烈:重庆还有另外十二家洗浴木桶工厂,其中一家同样也在六公里。“我的工厂产量最高,”他说:“可是利润不一定是最高的。”因此他们还得存许多年的钱,并且祈求洗浴木桶业的热潮不退,才有能力买下自己的公寓,把孙子送上大学,并且举家离开六公里。不过,等到他们梦想成真的那一天,说不定六公里也已经成了他们梦想中的城市。  这座山谷看起来犹如一幅灰色的立体派画作,草草搭建而成的水泥建筑里藏着许许多多在政府记录上并不存在的微小企业。在木桶工厂的同一条街上,可以见到另一个大型冷藏库,一家粉末颜料搅拌厂,一家工厂以五六部大型机器输出刺绣团,另一家生产电动马达线圈,还有一个地方酸味刺鼻,只见许多十七八岁的小工人正在弯着腰操作塑封机,制作吹气海滩玩具。这里有着各式各样的家庭工厂,制作橱窗道具、塑钢窗户、工业用空调管,生产廉价木质家具、木质装饰床架、高压变压器、电脑车床加工而成的摩托车零件,以及不锈钢抽油烟机。这些以亚洲各地为主要目标销售市场的工厂全都创立于近十几年,老板不是外来的乡村移民,就是第一波乡村移民的员工。  在每一栋素面的水泥方块建筑里,都可以听到同样的故事:从外地搬迁而来,努力奋斗,供养家人,认真储蓄,规划未来,仔细盘算自己的每一步。住在六公里的所有居民,还有这个地区的十二万人口,都是1995年以来移入的乡下村民。这里虽然肮脏、拥挤、生活困苦,而且这些人经常把子女和老人遗留在乡下,但他们只要在这里撑过头几个月,就会决定留下来长期奋斗,因为他们认为在这里才有希望。大多数人都经历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自我否定以及极度贫困的生活。几乎所有人都寄钱回家供养村里的老人,再存一点钱准备让自己的孩子日后到城里接受教育,而这几乎就用掉了他们全部的收入。所有人都不断盘算着自己的前途,一方面是乡下让人难以忍受的贫困生活,另一方面是城市难以负担的生活开支,同时也盼望着有一天能时来运转,得以突破这两方面的窘境。  换句话说,这个地方的主要功能是作为他们迁徙目的地的门槛。如同世界各地都市外围的新兴区域,六公里也具有一套特定的功能。这里不只是供人居住、工作、睡觉、吃饭、购物,而是具有社会最重要的过渡功能的地点。在这里,除了最基本的生存之外,其他各种重要活动的目的都在于把这些村民乃至整座村庄带进都市的世界,带进社会与经济生活的核心,让他们得以接受教育和文化适应,融入主流社会,享有可长久的繁荣生活。落脚城市不但聚集了处于过渡期的居民——外来人口一旦到了这里,即可转变为“核心”的都市人,在社会、经济与政治等方面都得以在都市里享有可长久的前途——而且本身也处于过渡时期的地区,因为这里的街道、住宅,还有居住在这里的家庭,有一天都将成为核心都市的一部分,不然就是在追求目标的路途中败下阵来,陷入贫穷的深渊,或是遭到捣毁拆除。  落脚城市和其他都会地区有着极为鲜明的差异,不只因为这里住的都是外来的乡村人口,也不只因为这里的市容充满了临时拼凑的色彩,总是变化不休,而是因为这里的每一条街道、每一间住家和每一个工作场所,都不断联系着两个方向。一方面,落脚城市与来源地乡村保持长久而紧密的关系,人员、金钱与知识的往返流通不曾止息,从而使得下一波的村民迁徙活动得以发生,也让村里的老年人得以照顾、年轻人得以教育、村庄本身也得以拥有建设发展所需的资金。另一方面,落脚城市也和既有城市具有重要而深切的联系:其政治体制、商业关系、社会网络与买卖交易等一个个的立足点,目的在于让来自乡村的新进人口能够在主流社会的边缘站定脚步——不论这样的立足有多么如履薄冰——从而谋取机会把自己和自己的下一代推向都市核心,以求获得社会的接纳,成为世界的一部分。六公里生产许多产品、贩卖许多产品,也容纳了许多人口,但许许多多令人眼花缭乱的活动,都有着一项核心的目标,一个共同的使命。六公里是一座落脚城市。在城市的外围地区,这里就是新的世界中心。  ……

图书封面


 落脚城市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4条)

  •     人类社会似乎进入了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传统的乡村自给自足经济已经无法满足人类的物质需求,很多地区的发展模式与英国史上“第二次圈地运动”有相似之处,由小农经济向农场经济转变,现代化农业方式带来的劳动力剩余,贫困地区的人口外出寻找生机,带来了大规模的劳动力流动。劳动力的流入地,就是本书探讨的“落脚城市”。最初,劳动力的涌入带来的是密集劳动型工业、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一段时间之后,矛盾开始浮现。首先是劳动人口的生存空间需求,随着家庭成员的到来,单身宿舍已经不能提供足够的生活空间,廉价的城市外围地段,是他们唯一的选择。但自建房屋模糊的产权归属,无法取得的公民身份,都在排斥、阻碍着社会经济地位低下,没有话语权的人们融入新的落脚地,从而加深原居民与后来者之间的隔阂。其次是入学与就业机会。第一批成功登陆的人们,通过原有的人际关系网,带来了大批他们的亲属、同乡。随着人口密度的增加,落脚城市内的小商品经济也开始呈现蓬勃发展的迹象。但没有合法的公民身份,始终是一个瓶颈,不但无法开展合法商业活动,也意味着他们的子女,第二代或第三代移民,入学和就业均受到歧视与限制。而他们同第一代移民的区别在于,他们已经没有可以回去的故乡。他们当中一部分人中途离开学校而沦入灰色市场的地下社会,还有一部分人拥有良好的教育和使用技能,却对自己在主流社会无法谋求良好的生活而深感挫折。作者以此为契机解释2005年希拉克执政期间的莫名暴动,规模庞大却几乎没有任何口号或讯息,没有领袖、没有宣言、毫无组织的暴动,唯一的明显特征是暴动群众在与警方集体对峙的时候,经常都高举自己的法国身份证。事后的调查发现,这些年轻人已经不算是外来移民,他们几乎全都出生在法国,深谙法国的语言和习俗,而且在许多方面都和其他法国青少年几无两样,唯一的差别只有他们的住址、惯用的市郊俚语。他们的愤怒不是外来移民的愤怒,也不是源自伊斯兰教徒的愤怒,法国情报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法国出生的阿尔及利亚人后代当中,只有百分之四的人每年去清真寺超过一次,大多数人根本从来不上清真寺,他们和法国白人青年一样不重视宗教信仰,这些人的价值观与态度都和土生土长的法国年轻人没有两样,只是他们的“市郊文化”阻碍了他们融入主流社会。然后是文化与宗教冲突,近年来主流西方媒体始终不断抨击穆斯林的保守与落后,包括女性戴头巾这类象征性的举动,以及强制婚姻或名誉处决这类较骇人的行为。作者在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我个人也比较赞成):这些行为表现在某种程度上乃是欧洲的政策所造成的现象,是西方世界制造出来的伊斯兰保守主义。举例而言,强制婚配在土耳其本国已逐渐式微,却在土耳其裔德国移民中兴起,乃是一种无可避免也不难理解的发展“这些人不是天生就有保守思想或虔诚的宗教信仰,可他们的处境迫使他们不得不实行保守与宗教的立场。住在德国的土耳其年轻人,虽然在这里长大,却必须到土耳其找结婚对象,因为他们没有公民身份,根本不可能在这里找到妻子。而且,能够满足这种需求的女子,一定都是来自信仰比较虔诚也比较保守的家庭”。对大部分来自底层的移民,其最终的目的就是经过自己的努力,融入新的生活环境,逐步上升至中产阶级而已。但是人类社会能够提供的资源始终有限,他们不但无法实现经济梦想,还逐步失去了同故土的联系,矛盾激化,表现为政治诉求冲突、宗教信仰冲突、民族种族冲突。累死了,今天先写这些吧~
  •     落脚城市(arrival city)的发展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关键一环,得之则诸事顺遂,反之则矛盾频发。这便是桑德斯在《Arrival City: The Final Migration and Our Next World》一书中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什么是落脚城市?落脚城市是由乡村移民在城市中构建的飞地。它位于城市空间的边缘,却是社会变迁的核心地带。落脚城市有自己的野心。它从未自视为贫民窟而不思进取。恰恰相反,它给新落脚的移民提供了工作之海,提供了自雇劳动的机会,提供了四方街邻的关系网络,同时还维系了乡村与都市之间的平衡——它是转换器,而非贫民窟。的确,这一地带的贫困率从未下降到人们期望的水平。但是落脚城市的贫困恰恰是它们的成功之所在。作为转换器,它们本身并不必然走向中产和绅士化,它们的最大功效是给人提供条件,帮助其中的居民在社会等级的攀登之路上加快步伐。每当前一批居民因经济和社会状况的改善而搬进更高档的社区,填空增补而来的必然是新一批贫穷的新人——贫困率依旧,甚至有所上升,但是谁能否认此arrival city再也不是之前的那个?1、移民落脚城市之所以成为令人瞩目的现象或者(按照正统的观点来看的)“问题”,与居住其中的人密不可分。所谓落脚,指的就是新移民进入城市后的登陆之所。毫无疑问,城市的新移民一定来自乡村。所以落脚城市本质上还是一个空间容器,这个容器中发生了一种身份的转变——村民变为市民。这是一个多维的过程,涵盖着经济、政治以及社会关系等方方面面。但是归根结底,我们要关注的焦点是人。作为记者的桑德斯凭借非常细腻的观察,探讨了人口迁移的重要环节。他发现,归乡的路在很多国家事实上构成了人口向城市迁移的一个重要环节。归途成为外出漂泊的旅程的一段,这听上去有点不可思议。之所以如此,可以用Charles Tilly曾经提出的“连锁式移民”策略来加以分析。背井离乡的村民们在决定进入城市时,需要放弃的不仅仅是曾经一成不变的物候与作息,更包括一整套已经习惯了的社会习俗和关系网络。他们不敢彻底摆脱农村,不敢在建立起稳固的城市社会安全网之前放弃原有的网络。因此他们需要以落脚城市为基地,推动社会网络的整体迁徙和再造。为了维系旧有的社会网络,他们必须保证最基本的与故乡的关联,而这便是通过每年一度或者数度的归乡路完成的。事实上,“连锁式移民”的显著性不仅仅表现在这里。前不久曾经有人在调查中发现,P大大多数打印店的老板都来自湖南省娄底市的同一个县。这些人的就业和生活选择,恰恰是连锁的:给定一个娄底人初始情况下的偶然选择,他发现在北大开打印店不仅能糊口还能小有积蓄。这样的信息在和故乡社会关系网的互动中不断放大,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投奔。而他们在落脚处形成的血缘和地缘勾连起来的非正式网络,又会给后来者以支持和帮助。在这个案例里,P大也成了一个“落脚城市”,只是是以工作而非居住的形态表现了出来。因为移民与故乡的关联,落脚城市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存在,它们和乡村无时无刻不在相互作用,并且因限定条件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互动方式。大体上看,落脚城市与乡村的互动: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第一,二者相互支持对方最薄弱的地方,在农村留下空心村,在城市形成城中村——中国;第二,农村居民彻底迁出,土地整合成为大农庄——乌克兰;第三,落脚城市居民的资本流回农村,促进农村的现代化和非农业化——孟加拉;第四,落脚城市居民的消费性财货流回农村,攀比心理导致依赖性的馈赠经济的形成——孟加拉。不论是哪一种方式,城市和乡村的互动都在发生和持续,每一个人都在这个过程中,根据自己所受的主观或客观约束,形塑着他们未来的崭新的世界(The next world)。而这样的互动必然意味着碰撞和挤压,意味着棱角的打磨和外来的强制。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在这样的过程中感受着自己的力量,又承受着自己的苦难,但是却从未放弃对未来的希望。2、土地落脚城市中除了人口之外最重要的话题就属土地问题了。他们为什么选择这里而不是别处?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帮助新移民攫取了这块土地?根据桑德斯的观察,落脚城市的土地基本都是国有的荒地和废地,私自侵吞国有土地以供给居住是一个国际现象。不过这一现象在近年来越来越少,原因之一是产权的划分越来越明晰,另一则是可用的城市空闲土地也越来越少。中国的落脚城市却没有这么明显的攫取行为。我们一直在责骂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应当被视为这一现象的本因。因为所有者的在场阻碍了外来人口对土地的侵吞,农村集体所有制有效避免了大规模低收入人群集聚区的出现。这种集聚区经常在报道中被不加分别的概括成“贫民窟”,却从未有人仔细地把落脚城市这类特殊地段给抽离出来。不管怎样,中国的城市在面临移民进入时并不像其他发展中国家(比如印度、巴西、墨西哥)那样措手不及。我们在城市边缘有着相当丰富的村庄在等待城市化的降临,而外来移民的涌入正是空间变革的第一步。每一个村庄都收容着相当数量的移民,他们愿意忍受匮乏的基础设施(当然,与故乡相比设施水平已经相当高),愿意拥挤在狭小的房子里生活,并不是因为他们热爱这样的生活方式,而是因为未来的前景实在美妙,足够打动他们忍受当下的苦痛。可中国城市化与其他国家的区别也就此扩大了。在几乎每一个国有土地被私人攫取的国家,事情发展到最后都以将土地授予占有者告终。因为城市政府最终会意识到:所有权的保障是关系到落脚城市发展前途的一个核心议题,缺乏保障的处所也就相应地缺乏改善基础设施和社会结构的动机。这样的授予也就意味着新移民成为有产者,被裹挟进入经济体系之中,并且拥有了自主创业的种子资金。可是我们的城中村里,移民们所拥有的微乎其微。他们不可能占有自己居住的房屋和土地,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凑足够的钱、给自己提供足够坚实的生活保障,因而和农村的纽带在很长的时间里都将是僵硬而无法打破的。当然,也并不是所有城市都选择授予土地所有权给居民,强势的市政府会主动出击,推行各种看上去很美的所谓“贫民窟改建计划”。这些计划以空间更新为己任,却把空间的社会内涵掩盖得毫无踪影。在改造完成之后的街区,最常看见的风景便是点缀在广场和大街之中的低密度中产阶级住宅。可是居民们呢?原住民是否还有机会迁入这一地段,他们是否还有足够充足的交往空间,他们还能维系曾经紧密的社会关系网吗?只注重建筑环境,却忽视了社会关系的意义,这样的改造是在摧毁而非提升落脚城市的活力。3、历史我们耳熟能详法国大革命的种种历程,但是却极少注意到被革命宏大叙事所遮蔽的落脚城市的影子。作者桑德斯甚至直接宣称:巴黎大革命本质上就是落脚城市居民的革命。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批评小农缺乏阶级意识,认为其不如城市工人懂政治,所以导致了革命的失败。其实马克思也被遮蔽了。他忽视了对革命主体的审慎观察,没有注意到落脚城市的居民在革命过程中占了绝对多数,也没有关注这些居民进行革命的诉求。太阳底下从来没有新鲜事。1970年代的伊朗伊斯兰革命在本质上也是一样,以落脚城市居民为先锋和主力,成功推翻了一个王朝,建立起另一个极端主义政权。这些革命之所以爆发,根源在于利益的危机。无论是“近代化”(近代性)还是“现代化”(现代性),社会和经济的进步常常是以碾压弱势群体的利益为代价的,而落脚城市居民往往首当其冲。当伊朗的巴列维国王推行白色革命,力图以经济增长抵抗赤化危险时,他一定没有想到最终打败自己的并不是什么左翼分子,而只是一群居住在城市边缘的新移民。白色革命确实成效显著,包括德黑兰在内的伊朗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并进而吸引了大量农村人口涌入。但是这些移民很快陷入失望。他们发现城市的美好其实与他们无关。没有优良的公寓,没有高薪的工作,他们面对的只是一片叫尔撒圣殿的荒地。当他们勉为其难地落脚其中后,皇帝开始慌了,他害怕移民,担心社会不稳定,于是落脚城市被铲平,移民们终于无处可去。左翼最擅长做的事情是什么?煽动绝望的人民。一个叫做霍梅尼的教士终于在历史中留下了浓厚的一笔。湿润的海洋性气候也许造就了伦敦人相对温和的脾气。这里的落脚城市安稳地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革命的年代,并且日益焕发出落脚城市应有的生机。社会学家Andrew Miles的研究表明,19世纪中叶以后,伦敦的社会壁垒变得越来越容易跨越,由此引起了落脚城市的转型。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社会福利和保障体系的建立,大大提高了市民尤其是落脚城市的移民们获得教育和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历史上的落脚城市不停地发展和演变。面对这样的存在,对落脚城市的评价出现了巨大的分歧:有人认为落脚城市是万恶的渊薮,但是也有人相信这一场所才是城市生机的根源。事实上他们都没有错,因为我们需要在给定立场之后才能抬头观察方向。如果考察预期,落脚城市的存在是流动人口向上爬升的必要条件,所以它的意义巨大,这也是本书作者一直坚持的论点;但是从现实状况来看,落脚城市的基础设施和生活环境堪忧,所以它必须得到清理,我们的伟大革命导师就坚信这一点。4、现实——盖奇康都的故事土耳其的落脚城市被本地人称呼为“盖奇康都”,意为夜晚定居之处。伊斯坦布尔最大的盖奇康都的土地曾经归属于末代王朝的亲王,虽在革命后被国有化,但终究抵挡不住私人侵占的步伐。在这样的区域,权力架构不再是正式的,而是由军事化策略和黑社会人脉占据主导地位。这样的权力结构不断演变,同时受左翼思潮影响,最终竟然形成了一股全新的政治势力,并引发了一场规模巨大的暴动。暴乱并没有成功,但也并非徒劳。在暴乱结束后,城市政权开始正视盖奇康都的存在及其问题,并赋予居民房屋和土地的所有权,从而将其纳入到经济体系之中,形成了利益共同体;这笔财富也能构成移民们的种子资金,为其自主创业等经济行为提供原始资本;城市政府还开始重视落脚城市的基础设施问题,并为此投入了大量资源。当然,私人土地虽然带来了繁荣,却也带来了自私的心态——规划的失败就在于没有应对个人主义的风行,导致社区公共空间消失,严重影响了社会关系网络的健康。这给中国城市边缘区域的规划提供了一个警醒和教训。土耳其的盖奇康都并没有就此平庸地发展下去。他们的政治兴趣依然浓烈,一个个左翼政党在这里生根发芽。当世俗政权再也无力掌控经济和社会发展局面时,这些在野党迅猛地冒了尖。其中有一个叫做美德党的小党派,日后分裂出一个叫做正义与发展党的组织。再后来,该组织的首脑埃尔多安,一个在盖奇康都出生并长大的移民后代,当选了土耳其总理,并连任至今。——巴黎骚乱中的年轻人一般的共识已经达成,巴黎在2005年发生的骚乱,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市郊文化”阻碍了移民的融入。华康德认为,巴黎市郊的这些聚居地本质上是反种族的,因而缺乏文化上的团结性。不仅如此,这一移民社会的流动能力也相当薄弱,社会关系网迟迟无法建立,经济和社会关系的漂泊成为移民们无法摆脱的命运。换句话说,落脚城市本应具有的正面意义在这里消失殆尽。究其根源,在于“邮政编码种族歧视”的存在,以及由这一歧视导致的认同感和公平机会的缺失,移民们难以寻找与法国社会相连接的社会网络,而与此同时也丧失了与故乡的关联。参与骚乱的少年们曾说过这么一句话:“我们不是非洲人,也不是欧洲人。”落脚城市同样是空间概念,所以在空间规划方面也存在推波助澜的因素。在勒柯布西耶的幽灵的影响下,北部郊区的这些“落脚城市”都是笛卡尔式的社区,建筑密度很低,公共空间沦为犯罪地带,居民因而难以建立交流和互助的社区共同体。原有的社会网络已然消失,而新的社会网络迟迟无法构建,漂泊也就成为移民生活中横亘的核心。如果吉登斯的理论可以借鉴,那么落脚城市的最重要意义也许可以用“安全感”来表达。为了追求安全感,新移民们遵循惯例,借助实践意识来寻找默认的共识。在这个过程中,时空等客体性因素的区域化限制又促成了人们的共同在场,并且给行为者搭建起了舞台。如果所有推进安全感生成和稳固的要素都在舞台中缺失,那么这个舞台的意义也就不再重要。甚至,这个舞台会成为转化反社会的温床,就如同巴黎北郊的移民社区那样。在书中,桑德斯还展现了孟买湿婆神军党的崛起,考察了柏林的土耳其移民为什么过着和盖奇康都迥异的悲惨生活,分析了西班牙落脚城市走向成功和繁荣的逻辑。每一段故事都对应着千万甚至亿万人的生活,这其中有幸运儿,却也有更多的受苦者。Social suffering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议题,却依然阻挡不了人们向城市迁移的步伐。这大概才是城市化的威力所在。5、结语落脚城市从来不是终点。在乡下移民精心筹划的社会流动旅程当中,进入落脚城市只是第一步。“他们投注了自己的一生,牺牲一整个世代的收入与平静生活,绝不只是为了从一种形态的贫穷转换到另一种形态的贫穷。落脚城市的居民不认为自己是‘穷人’,而是成功的都市人,只是必须先经历这个贫穷的阶段,时间也许长达一个世代。”(P278)“落脚城市希望融入正常社会,希望获得接纳。只要拥有适当的资源,落脚城市就会繁荣兴盛;如果没有,则可能爆发我们不乐见的后果。落脚城市绝非静态僵固,而是充满活力,沿着发展进程积极前进。至于这样的发展进程究竟会通往哪里,就要看我们作出什么样的决定。”(P70)落脚城市的发展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资源?作者提出了四个要点:土地所有权、商业机会、自主经济和互助的社会网络。其实这些要素可以做进一步的概括:自由市场、产权保障、政府服务。这些要素,无论怎么归纳,最重要的目标都是给新移民提供“门路”——也就是成为真正的公民所需的工具和机会(Amartya Sen)。这是一个左右不讨好的结论,新自由主义者不会喜欢政府的干预,而左派们则会对自由市场心存疑虑。同时,这个结论也并没有经过严密的分析和推敲,只是桑德斯根据历史和现实的若干案例,借助自己的观察力所做的初步总结。但是,这样的结论已经足够成为探索的起点。记者的敏锐视角和资料的丰富也必将给进一步的学术研究提供良多的教益。同时,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探讨城市问题,尤其是落脚城市的问题,我们都需要把派克(R.E. Park)的话语铭记在心:空间关系与社会关系具有密不可分的相互关联性。
  •     这个世纪是世界城镇化的最后一个世纪,那些大城市周边的落脚城市,以及在政策影响下的落脚城市,是充满变质的理想、暴力、罪恶的,同时也是充满活力的,这些区域,关系到了这个地域的生与于死,关系到一种增长的力量是消亡,还是崛起。读这个书挺符合我现在的情况和心境的,我不是农村来的,但是,是从一个小城市,北漂来了,昨天看到叶檀发表过一篇文章,让北漂的人回去,可是每一个北漂的人,心中其实都是充满矛盾的。其实北京也有很多像书里说的这些区域是北漂人的“落脚城市”像燕郊、固安(这是郊区河北地界),像良乡、房山、顺义、昌平、通州等地(京郊),他们其实也面临着生死和抉择,同样北漂的人们也面临着跟这些区域一样的生死和抉择,是抛弃一生的宁静,放手一搏,还是回去。《落脚城市》展现的是一个时代,加拿大、澳洲可能应为人口劳动力不足,出现一些相对高素质人才的移民城市,美国的洛杉矶也许是一个亡命之徒组成的移民城市,伦敦和柏林是过渡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渐变产物,中国的深圳、六里村等等地方、印度的小孟加拉则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中的苦苦挣扎。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我们都是被城市化的一员,我们回不去故乡,也离不开城市。落脚城市就是所谓的城中村,是农村移民立足于城市的中转站。渠道无非就是攒钱在城市里买下一套商品房。我在小镇里上小学时从来没想过读那多书是为了最终现在能定居在城市里。
  •     看得血脉贲张。城市化转型与土地陷阱,世界伟大城市的保护,城市的胜利,城市经济学,好多书和电影的碎片在脑子里横冲直撞。还要学习,还要梳理。
  •     美中不足是中后段用力太过,反复兜售观点,落入西方非虚构类畅销书的窠臼
  •     贫民窟在世界的所有国家都存在着,即便是最发达的美国。但是不同的国家对待贫民窟确有不同的认识,进而采取不同的政策。有的成功了,有的却变得更加糟糕。是什么造成了这些差别呢,有应该如何去理解他。跟随作者的思路走进不同的落脚城市。
  •     很好的一本书,作者走了很多地方,应该是做了调研的,至少看着书可以足不出户就知道世界不同地方的落脚城市是怎样的,看了之后就忧国忧民啊
  •     看了一半,对于当代社会,人们对于自身落脚点问题阐述的很不错
  •     一些我从未意识到和加以思考的问题。虽然归因简化,但极大拓展了思路。小凤推荐。也让我想到别的一些书和电影。
  •     社会发展,总是在城市化和反城市化之间游走交替
  •     与书无关,仅因它是我生活最美脚本中的道具!
  •     需要重看的书
  •     我记不清以前的事,什么时候从那个地方走出来,我已忘记。那样的大雪纷飞已成回忆。。
  •     想买这本书完全是因为它的第一篇讲的城市在重庆!!!!!喜欢社会纪实的书!!!
  •     看了一半,剩下一半随缘
  •     写的很不错,很长见识。在转移农业劳动力和城市化过程中,只有中国和别过不一样。呵呵~土地制度。
  •     落脚城市!我们每天都在发生的历史变迁,作者用极其细腻的文笔将其记录下来加以分析并给正在到来的人类迁徙变化给出自己的意见,很有见地。然我们认为很小的事其实关系都一个国家向何处去。是为人民服务还是视若不见而继续向错误的方向前进,本书都给你我以深深的思考。正当时读到此书。
  •     从另一个视角谈城市化形成的一本书
  •     看这种书要点耐心,要对城市迁移有关注。书不错。
  •     本书作者桑德斯穷究当代研究著作,横跨五大洲走访了三十座城市与乡村,写成无论从人性、文明史、和当代社会科学与社会政策各种层面看,都极具时代高度的杰出著作。
  •     城市化
  •     这个和打工城市配套,不知道为什么,写中国国情,能写出如此深刻的文章的人竟然是外国人?
  •     初步浏览了一下,里面涉及的城市文化还是不少的。值得休闲阅读
  •     用kindle看的还是pdf版,一个礼拜终于看完了,落脚城市问题思考对应着我们的城镇化、农名工、经济发展等等,其实全世界都存在着类似的问题,不光是中国,也有解决不好发生暴力冲突的,也有很好解决的……
  •     因为买了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所以就想买来看看这本
  •     田野采访的典范
  •     或许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有落脚城市才算有活力、有潜力。跟着作者,走了世界一圈,见证了各个城市的发展,作者也对落脚城市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一些观点,我觉得很有道理!
  •     这本书,我读了部分了,和我之前的一个课题有些许相近的地方。我们中国也要走过城市化的那段西方曾经经历过的路,无可避免,所庆幸的是,有这样的著作,帮我们指导方向,避免弯路!!!
  •     “落脚城市带给我们的终极教训,就是这种小区不会单纯附加在都市的边缘,而是会成为都市本身。至于是以建设性还是破坏性的方式达成这样的结果,则要看我们如何介入。”
  •     从各方面论述何为落脚城市。
  •     自己一直生活在城市里,来到另一个城市后,陌生的感觉久久不能消失,看到诸多的外来人口聚集在生活条件并不如意的狭小空间内,很想了解他们的想法,也想看看其他国家地区这类人的状态,只是好奇而已。书还没正式开始阅读,翻了几页,觉得还可以。
  •     我是看了蒋方舟的推荐,才买的这本书,据说作者为了写书,走访了23个国家……了不起~!
  •     工业化城市化与人口大迁徙,看看大城市的是如何进化的
  •     不知道为什么会有那么高的评价。大量形容词的深描,缺乏理性的归纳思考。如果把它当做故事书来看,又有那么多的重复。当专业书来看,哦,不能当专业书来看。翻译得也不好,文章架构、逻辑、条例都很混乱,硬着头皮看了一半,实在看不下去了。落脚城市,4分。
  •     落脚城市,不是一个动词短语,而是一个名词。落脚的城市,全世界来看,可能有百种表象,却有着相同的特质:无论是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地区还是富庶国家的大都市,它都是平困人口向富庶生活过度的地带。它可能是城中村、平民窟、也可能是唐人街亦或是巴黎某个街道社区。它就是一个过度空间,它可能是下一波经济与文化盛世的诞生地,也可能是下一波重大暴力与冲突的爆发地,究竟走上哪条道路,取决于我们是否有能力注意这样的发展以及是否愿意采取应有的盈动。
  •     现在社会70%的事情,都与这本书有关
  •     书是好书,不过一直在描述现象让我没有读下去的欲望,看了一半,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再拿起这本书
  •     因毕业设计而看的书,为省时间看的中文版。唯一问题是看英文版感觉内容详实,但是书籍翻成中文容易显得冗长啰嗦。
  •     完完全全一本社会学的书,素材很扎实。就是作为一名外国记者,通过他对中国的理解程度可以多少揣测出对其它国家的理解也许同样会有失偏颇。语言的修饰的确会更引人入胜,同时多少也会影响客观。由于例子众多,也使本书的时间跨度非常大,也无法对特定例子进行持续追踪。
  •     比较专业的书,看过之后对城市旅游很有帮助
  •     和预计到达的时间一样,书本外观很整洁,作者作为新闻记者游历了如此多的地区,单凭这点就很期待!
  •     读起来很沉稳,又能引发思考。城市迁徙这个话题太大,需要慢慢品读。
  •     对于这一类题材的书来说,少了些让人感同身受的故事
  •     通篇讲的其实就是绿皮藓蔓延,和第三世界国家拼命拔苗助长绑定套餐,还想带给世界灿烂的未来?这个世上本来就不存在一口吃成的胖子,跃过发达国家曾经的必经之路与稳健途径,能指望那些不着边际的绿教玩出什么花来……
  •     可能是我比较小弱,感觉有些读不懂作者的逻辑……这三十多个城中村是以一种怎样的逻辑串起来的?每一个案例中希望表达的思想是不是很多都重复了?
  •     有一群人,在城里生活却不属于那里、但是原来所出的农村却又回不去了。心灵没有归属的人的状况如果没有深刻的体认,就不能预见未来社会的城市,可能会遇见什么样的冲突与动荡。
  •     世界推荐说很好,买来看看呗,比较喜欢从社会层面出发的书
  •     对城市化过程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从人的城市化出发,对认识中国正在发生的城市化进程很有帮助。
  •     这本书很好,适合城市规划也好,建筑也好,都可以读一读。
  •     想买实体书回来!
  •     终于看完了,其中涉及了很多关于国家历史的部分,需要边查资料边看。整体思路和视角挺新颖的,也看到了一代代人的艰苦或绝望的努力,是世界各国城市化相互借鉴的样本。章节之间的编排比较混乱,特别是作者的观点经常夹杂分散在各个城市的描述中,有种支离破碎的感觉,然后最后一篇写开罗,明显不是后记啊,是出版社胡乱加的吧
  •     选感兴趣的读的,关于中国的部分都读了,观察细微,列举了不同的案例。结尾也不错。推荐!
  •     我们生活在城市,我们没有自己的田园。
  •     “落脚城市(arrival city)的发展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关键一环,得之则诸事顺遂,反之则矛盾频发。这便是桑德斯在《Arrival City: The Final Migration and Our Next World》一书中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什么是落脚城市?落脚城市是由乡村移民在城市中构建的飞地。它位于城市空间的边缘,却是社会变迁的核心地带。落脚城市有自己的野心。它从未自视为贫民窟而不思进取。恰恰相反,它给新落脚的移民提供了工作之海,提供了自雇劳动的机会,提供了四方街邻的关系网络,同时还维系了乡村与都市之间的平衡——它是转换器,而非贫民窟。
      的确,这一地带的贫困率从未下降到人们期望的水平。但是落脚城市的贫困恰恰是它们的成功之所在。作为转换器,它们本身并不必然走向中产和绅士化,它们的最大功效是给人提供条件,帮助其中的居民在社会等级的攀登之路上加快步伐。每当前一批居民因经济和社会状况的改善而搬进更高档的社区,填空增补而来的必然是新一批贫穷的新人——贫困率依旧,甚至有所上升,但是谁能否认此arrival city再也不是之前的那个?
    ”---节选自 douban 短章
  •     这是我读的最舒服的一本翻译过来的书,一点翻译腔都没有。感觉就是很有文学功底的国内作家写的书,一个个字读过去,太舒服了,很有韵味的文字!这本手感特别好,比精装的可读性更强。
  •     历史的变迁,在于落脚城市的选择。
  •     读过《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之后读的。译文挺流畅的,字体看着舒服。看来作者对研究问题做过深入的调查,个人觉得这也算是一部质性研究作品。书中观点我比较赞同。喜欢这样细节充实的研究。对城市化、城中村问题颇有真知灼见。国人不妨引以为鉴。
  •     与何伟的江城、寻路中国对比看,发现另一个视角里的世界。
  •     比熊培云那本《一个乡村里的中国》更精致一些。《一个乡村里的中国》太碎片化
  •     落脚城市(全球首本全景式阐述底层社区著作 2011年莱昂内尔·吉尔伯图书奖最佳图书)
  •     在微博上看见蒋方舟推荐,一是内容我也感兴趣,二是作者游历世界得到的体验更能让人觉得生动和真诚~感觉纸有点薄,但是对我来说内容好才是真的好~~~哈哈哈
  •     不错的研究报告,很棒的研究视角。但是编排有点问题,然后经常出现前一章和后一章的观点一模一样,车轱辘话来回转。而且就落脚城市人口流动的归因过于简单,我觉得现实之下,每个落脚城市成功与失败的因素都是多种因素混杂其中的,可能作者的归结是主因,但肯定并非唯一原因。
  •     产权私有化很难
  •     非常棒的一本书,反应了世界各地的城中村的发展现状,其中对城中村的描写,作者观察非常仔细,可以作为中小学生作文的范例教材
  •     我也是一个生活在 落脚城市中的人
  •     城市的发展,福哉?祸哉?本书让人深深探讨
  •     记者角度看待城市
  •     对世界城市化之路最贴切的解读
  •     读这类书总是要很小心其中的结论和数据,但是作者的角度还是很有说服力的。
  •     得益于作者职业的原因,实地采访了很多移民飞地(书中语),掌握了第一手真实的资料,并在较长的一个时间跨度内进行观察,分析了移民落脚城市的成因、奋斗、挣扎、困难、成功或失败。梳理了落脚城市要转变为成功社区的的必备条件:可靠的财产权、工作收入机会、教育医疗条件、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凡是在这方面做得好的,移民社区充满活力并能晋升为中产阶级;相反移民社区将陷于绝境,成为贫穷暴力的代名词。希望我国执政者、城市管理者能借鉴成功的经验,吸收外来人口进入城市晋升中产阶级,而不是将外来人口当做一种用之则弃廉价资源,因为这样短浅的目光将破坏城市化进程,造成外来人口的贫因及暴力化,危害全社会的安定和福祉。
  •     作为由农村通过上学来到城市的一族,我们注定是没有办法回到农村过那种农耕生活的,可是,城市,它一定程度上根本是不属于我们的,很迷茫,买这本书就为这句:我们回不去故乡,也离不开城市。所打动的。
  •     同学推荐的,对当下“回不去的故乡”情结的思考很深刻。
  •     喜欢这种反应社会现实的数,也是经过别人推荐购买的,才看以小部分,服务方面比较满意的说
  •     讲述了各个国家和地区城市化进程,还原了很多真实的场景,有血有肉,非常具有画面感,提出了未来城市化进展的富有价值的思考!
  •     城中村、移民、城市规划
  •     相当好看,无论在精彩还是可读性上,读的时候满怀着异乡人的隐痛,几次三番要落下泪来。啊,大城市的温柔。电子版没注意谁翻译的,翻得也不难看。我觉得蛮好看的这本书。
  •     离不开的城市,回不去的故乡,说到我心里去了,难得一本讲解小人物命运与城市化进程关系的好书!
  •     南方周末上看的连载 讲述世界各地的移民外来人口怎样努力进入社会主流的过程 世界观人生观方面有些东西发人深省 落脚城市的过程不仅是一代人的也是几代人的
  •     改变世界的一本书
  •     我以为我毕业论文就写得够肤浅够流水账了
  •     可以媲美《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     比电影还精彩,为什么需要观点,就这样叙事就好了,这么多信息,我自己会思考。真想把这些地方都找出来,可惜没时间。
  •     简单而言,一部世界城中村的集合,作者几年中行走于各地的城中村,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前者无外乎以人为本,提供了社会阶层流动性的途径和方式;而后者则将这种流动推向板结化。回忆起本科时候唯一认真学过的社会学,觉得有一点费孝通老先生乡土中国的味道。
  •     稍微简单了点!
  •     读了1/3,印证经验,有实在内容。叹息我亲身做为阶级一员经历过,感受和总结力还不如外部二手研究者。
  •     介于学术著作和新闻报道之间的一本书,资料很翔实,观点比较单薄。大概是“落脚城市”是乡村移民融入城市的跳板和过渡,不过能否实现则取决于政府是否提供充分的基础设施和制度保障,前者包括可见的医院、学校、交通等,后者则集中于土地和房产的所有权。
  •     拓展视野的书
  •     中国城中村写的很真实,推荐。
  •     落脚城市很值得城市规划相关专业阅读,作者的观点很新颖
  •     不能苛责作者写作的散乱,毕竟他是记者而不是城市研究的社会学家。但形散神不散,对于人类城市化与大迁徙,基于实地调查,他的观点很有说服力。他认为落脚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基点,要想处理好各种社会发展问题就必须处理城市外来移民居住的问题。通本读下来,他的观点走得是吉登斯的第三条道路。
  •     算田野调查一部分纪实
  •     这一年来第一次认真看的书
  •     落脚城市是对我们的很大的一个警示。
  •     与何伟的《江城》《寻路中国》一起读,可以窥见平时无法了解的城市边缘以及农村的生活状况
  •     没想到德国2016venizia bienale 玩人家剩下的。
  •     行文水平真的一般……同质性太高导致几乎碰到的所有人都是读到一半就弃了
  •     不愧为获奖作品,写的非常好。很贴合现在社会的某些实际的事实和现象!
  •     联想到最近的最近的欧洲难民潮,特朗普当选还有北上广深的房价飞涨,看似宏观的问题其实正在我们身边发生,值得思考……
  •     推荐好书
  •     刚开始看,就觉得这本书写的很现实,能够折射出现在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推荐一下。
  •     很能静下心来读的一部作品,从人性社会文明各层次都有很高的诠释,引人深思
  •     后面不如前面写的好,写中国问题很深入。
  •     重复的叙述表达同一个论点,而且论述也没啥逻辑。。趣味性太差。。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