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日本老兵对侵华战争的反思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纪实文学 > 一个日本老兵对侵华战争的反思

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5
ISBN:9787506016520
作者:河村太美雄
页数:432页

作者简介

这本书写的不是故事,不是小说,也不完全是战场日记,而是一位有良知的日本老兵(陆军少尉)历时24年写成的关于侵华战争的自传体的回忆录。作者在书中既真实地回忆了他本人如何一心为天皇效忠,甘愿为天皇卖命,参加了侵华战争;又写了战后对战争的反省,对战争性质的剖析,从中得出所谓那场“圣战”是不折不扣的非人道的侵略战争的结论。作者经过战后多年的反思,感到在侵华战争时期自己是个盲目的“爱国”者。他接受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教训,出于热爱、关注日本的现在和将来,大声疾呼:中日应该永远友好下去,为共同繁荣而携手共进。
  作者通过本书生动翔实地把作者这一代人从诞生、成长到参战、战败投降为止的半个世纪切身经历的真实画面呈现在读者面前。
  本书第一编突出描写、批判了作者自幼所受的皇权军国主义教育,也反映了当时当地乡镇的风俗人情。第二编中,作者回忆、记忆了在中国作战的各种遭遇。第三编是“本土决战,走向故乡”。

书籍目录

中译本前言作者序言中日永久和平的桥梁第一编 教育的渊源 第一章 生活在幕府末期至明治、大正、昭和时代 第二章 故乡的伟人 第三章 在舒畅的大自然里 第四章 乡间学校 第五章 中学时代(静冈县立榛原中学) 第六章 旧路“盐道”第二编 我死的地方是柳州 第七章 入伍(中部第三部队补充队) 第八章 久留米士官学校的回忆 第九章 再赴华中前线 第十章 黄土平原上的游河城 第十一章 打通大陆战役与追赶主力 第十二章 无法反省的丑事种种 第十三章 在战争的人祸里第三编 本土决战,返回故乡 第十四章 关于本土军备要员的命令 第十五章 写在大地上的“毛泽东” 第十六章 八路军与人民,鱼水情深 第十七章 面对战败 第十八章 走向新生 第十九章 国破山河在 第二十章 回到故乡和妈妈的身边跋:“走向故乡之路”前途遥远资料后记写在《走向故乡之路》中译本出版之际作者简历

前言

  作者序言  人,不管是经历了什么样的人生,都是在抚育他的风土之中,像遗传因子一样连绵不断地生息下去。那个家、那个村庄、那个地区的历史、风土,便成为培育“纯真的心灵”的伟大的教育者,会成为让他听到“神灵之声”的圣人。重要的是村民们用整洁利索的生活,体贴人的言语、笑脸和目光去接触儿童。  某些村和乡镇不知有多少辈就生活在被赋予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能够克服地震、洪水、旱灾和战乱的苦难,守护着先人的墓地,祭祀着土地神灵,实在是值得尊敬的伟大的壮举。  这种人们热爱和平的经营被由超越个人、村落意志的国家权力所发动的战争这种魔力所粉碎,化为灰烬。长期在这里继承下来的人类丰富多彩的付出生命代价营造的成就被荡为废墟,被化为乌有。这是最可怕的对人类之神的亵渎o  我们生于大正年间的人一生所听到的是:日本从一个贫穷、和平的国家开始经历了日清战争、日俄战争,后来在殖产兴业、富国强兵、国民皆兵,向海外派兵的过程中,从制定治安维持法起,便发展成国家神道,致使军部的强暴统治抬头.国家军国主义化。进而发生了满洲事变,建立(伪)“满洲国”,爆发日中战争和太平洋战争,一直到战败。这一切完全是否定人类的历史。  所发生的这一切理所当然地会唤起中国和亚洲各国与我们同时代的年轻人,在遭贫困和压抑之后,投向革命战争和保卫祖国的抗日战争的艰苦卓绝人生。  随着日军对大陆侵略的扩大和激化,也自然会激发他们的青少年奋起保卫祖国,参加建设新中国的革命战线。  我读了井上靖先生最后的著作《孔子》,从中知道了我们占领并反复展开攻防战的河南省信阳县长台关及其周边地区原来是距今2500年前的青铜器时代,孔子为亡国的“蔡”的遗民所营造的难民集镇“负函之地”。  “近者说,远者来。”国家灭亡,失去居住的土地的难民、亡国之民在这块“负函之地”日出而作,日没与家人团聚,每天以感谢的心情和平地度过每一天。  战争实在是残酷的。宝贵的生命化作荒郊的腐尸。战火对这“负函之地”也毫不留情地进行了侵略。我驻防了七个月的长台关邻村“游河乡”也为战火所占领、所破坏,在山顶重要之处建造了坚固的阵地。  昭和十八年(1943年)《中央公论》新年号报道了在河南省信阳县游河镇(上台关上游20公里)发掘了汉代古墓,有精致的青瓷器出土;并赞美道:“这说明中国人确实是远自古代以来就将人的性格贯注于事物之中,这大概是由于中国人有思索的个性。”但乡民则会认为是在挖掘祖坟。  我也是生于平常的百姓家,中国的民众大部分恐怕也是如此吧。这些普通群众无法抗击战火,在不幸含恨死去时该是怎样的心情?其悲痛的呼叫,无论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都同样是有真情实感的。  我不能不俯仰天地高呼:“由于战争而死人,无论什么人也是不应该的,也不能让其死亡。不许把人杀死。死亡无善无美无名誉,而且无人为之偿命。  如果不把它写出来,我们自己的一生不仅犹如沙漠中的沙砾,而且关系到几百万、几千万人的生命以及与之有牵连的无数生命将会被永远抹杀掉,所以我要把它写出来。

内容概要

(日)河村太美雄大正十年(1921年)八月三日,于静冈县榛原郡相町须须木诞生,为其助太郎之四子。
昭和十五年(1940年)三月,静冈县立榛原中学毕业。
昭和十七年(1942年)三月,毕业于东京都丰岛师范学校。
昭和十七年(1942年)四月,任职于东京都目黑区立油面小学。
昭和十八年(1943年)四月,静冈中部第三部队补充队入队。
昭和十八年(1943年)七月,华中派遣幸三七0部队(步第三十四连队)入队
昭和十九年(1944年)九月,回归华中派遣步兵第三十四连队。
昭和二十年(1945年)一月,任命为陆军步兵少尉。
昭和二十年(1945年)六月,以中队长要员任命为本士兵备要员。
昭和二十年(1945年)十月,复员(由仁川去佐世保)。

媒体关注与评论

作者序言  人,不管是经历了什么样的人生,都是在抚育他的风土之中,像遗传因子一样连绵不断地生息下去。那个家、那个村庄、那个地区的历史、风土,便成为培育“纯真的心灵”的伟大的教育者,会成为让他听到“神灵之声”的圣人。重要的是村民们用整洁利索的生活,体贴人的言语、笑脸和目光去接触儿童。  某些村和乡镇不知有多少辈就生活在被赋予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能够克服地震、洪水、旱灾和战乱的苦难,守护着先人的墓地,祭祀着土地神灵,实在是值得尊敬的伟大的壮举。  这种人们热爱和平的经营被由超越个人、村落意志的国家权力所发动的战争这种魔力所粉碎,化为灰烬。长期在这里继承下来的人类丰富多彩的付出生命代价营造的成就被荡为废墟,被化为乌有。这是最可怕的对人类之神的亵渎o  我们生于大正年间的人一生所听到的是:日本从一个贫穷、和平的国家开始经历了日清战争、日俄战争,后来在殖产兴业、富国强兵、国民皆兵,向海外派兵的过程中,从制定治安维持法起,便发展成国家神道,致使军部的强暴统治抬头.国家军国主义化。进而发生了满洲事变,建立(伪)“满洲国”,爆发日中战争和太平洋战争,一直到战败。这一切完全是否定人类的历史。  所发生的这一切理所当然地会唤起中国和亚洲各国与我们同时代的年轻人,在遭贫困和压抑之后,投向革命战争和保卫祖国的抗日战争的艰苦卓绝人生。  随着日军对大陆侵略的扩大和激化,也自然会激发他们的青少年奋起保卫祖国,参加建设新中国的革命战线。  我读了井上靖先生最后的著作《孔子》,从中知道了我们占领并反复展开攻防战的河南省信阳县长台关及其周边地区原来是距今2500年前的青铜器时代,孔子为亡国的“蔡”的遗民所营造的难民集镇“负函之地”。  “近者说,远者来。”国家灭亡,失去居住的土地的难民、亡国之民在这块“负函之地”日出而作,日没与家人团聚,每天以感谢的心情和平地度过每一天。  战争实在是残酷的。宝贵的生命化作荒郊的腐尸。战火对这“负函之地”也毫不留情地进行了侵略。我驻防了七个月的长台关邻村“游河乡”也为战火所占领、所破坏,在山顶重要之处建造了坚固的阵地。  昭和十八年(1943年)《中央公论》新年号报道了在河南省信阳县游河镇(上台关上游20公里)发掘了汉代古墓,有精致的青瓷器出土;并赞美道:“这说明中国人确实是远自古代以来就将人的性格贯注于事物之中,这大概是由于中国人有思索的个性。”但乡民则会认为是在挖掘祖坟。  我也是生于平常的百姓家,中国的民众大部分恐怕也是如此吧。这些普通群众无法抗击战火,在不幸含恨死去时该是怎样的心情?其悲痛的呼叫,无论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都同样是有真情实感的。  我不能不俯仰天地高呼:“由于战争而死人,无论什么人也是不应该的,也不能让其死亡。不许把人杀死。死亡无善无美无名誉,而且无人为之偿命。  如果不把它写出来,我们自己的一生不仅犹如沙漠中的沙砾,而且关系到几百万、几千万人的生命以及与之有牵连的无数生命将会被永远抹杀掉,所以我要把它写出来。  ……

章节摘录

书摘  这些话是在许多年后,即我的年岁已超过先父享年,从父亲的学生那里听到的。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助太郎老师是个好老师,他特别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像亲骨肉似地照顾我们,还帮我们找工作。”“我还吃过他的饭盒呢,老师给我们讲的‘三国’至今还记得。”  父亲确为严父,然而每当讲起三国,便打破父子界限,完全变成了小说中的人物关系,让我感到平时难得的轻松。  中学有汉文、汉诗课,有时父亲听我念错便从里间屋出来纠正:“这里不是该这样念么!”并陪我们一起读,有时还给我们朗诵几首汉诗。由于父亲比母亲严格,所以总和他保持一定距离,从不一同读书,然而他竟能在里间屋听到我读的错处,到底他是什么时候学的汉文,真令我吃惊。有时他在澡盆里高兴起来,便吟诵几首杜甫、李白的诗句。  随着岁月沧桑,驹平叔已见老许多。一天,我见他在檐下借夕阳余晖在专心读书。我奇怪他为何不去室内灯光下读呢?走近方知他是带着感情,在放声朗读《三国志》的注释本。我终于明白。无论是父亲还是叔叔,他们都深知中国人是充满人情味的导师,是满怀智、仁、勇的近邻。对比之下昭和年代的日本人不是在丧失着这种心境么?  战时阵前就是敌人,从部下那里获得的情报令我神经紧张、难以平静,完全没有闲暇想父亲的往事。战后两国签约友好,每当我去中国旅行都在想:假如我能带领父亲和驹平叔来到这里,让他们走访“三国”中描绘过的故地,接触那里的风土、山川草木和人情该有多么好。究竟中国的什么倾倒了父亲和驹平叔,什么吸引着他们?年轻时曾经历过日清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的父亲,他会怎样看待这场中日之战呢?我想:他绝不会赞同借助武力将中国并入日本版图的霸权主义。中日战争的罪过在于日本轻蔑了通过两国历史长期培养起来的文化及民族间的正常关系,昏头昏脑地自诩惟有我国才是“神国”,欺骗国民,把军队看作“皇军”、神兵,否定朝鲜民族和中华民族的祖灵,无视他们的正当存在;破坏并占领国土、将其视为仇敌而征讨。应当说:这一切完全是太不自量之所为。?  “东远是我的家乡。它在平安、镰仓、室町时期,计450年间由以菊川横地城为根据地的横地家庭统治。自平安末期,流民和农奴们自行开垦山野消除庄园,成为具有独立身份的自耕农并团结起来保卫家乡的田野山川。由于当时处于武士团渐强盛时期,所以在进入战国大名时代便为今川氏所灭。继之,在武田、德川统治下,他们忍受着横征暴敛和残酷的压迫。在极端痛苦中迎来了明治时代,直到今日。  横地氏统治的450年,是一段比自关东之战(1600年)至今更长远的岁月。当时执行的自主自尊的统治给了农民以自信心和自豪感,为他们树立了爱乡心。横地城和高天神城是东远地区的象征,给与之朝夕相处的当地人以自信与自豪,并使他们具有了由他们自己的血汗凝成的艰忍的历史,造就了自耕农民的精神。  迎接第四天的10月15日一大早,船不知不觉地减缓了速度,就像滑行前进一样。大家都起来等待着夜幕的消逝。可以说是一个风平浪静的早晨。在远方的水平线上,在前方被雾包围了的崇山峻岭,山顶由紫色一点一点地变成蓝色再逐渐变成绿色,轮廓清晰可见。不知是谁的声音,“是佐世保,是内地,是佐世保,佐世保没有错”,压抑着感情的低声传到了甲板。躺着的人也都站了起来望着船前进的方向。“竟是一个多山的国家。”  照这样一直前进,好像船就要与山相撞似的,船在被群山环绕的谷间行进着。这是佐世保吗?这是祖国日本吗?被朝阳照射,群山就像水墨画着了色那样更加美丽。看到了与中国大陆完全不同的岛国日本。  大家都默默地注视着,未喊万岁,也听不到高兴的声音。大概都在回忆艰苦战斗、冷酷无情的大陆生活以及逃难的朝鲜、故乡和家属吧。“终于到达日本、内地、故乡!”这种心情慢慢地涌上了心头。  但是,不管怎么说,在大家心中占据主要地位的还是长期的战争和战败、投降的现实。已成残兵败将而归的今天这个“存在”、“矛盾”和岁月怎能同几年前在欢呼声中踊跃走向征途的自己相比呢?  互相残杀过来的异常的我,又不承认那是异常的我,我究竟是个什么人?真有些后怕。“大家本是同乡人”一、噩梦般的互相残杀  世间一切都是敌人  有树林便有敌兵  有土墙便有枪眼二、看见土丘就有埋伏  穿过村落越过山谷  只是走向死亡三、攻打村庄城市遭到反击  是走向死亡  为了食物去杀人  等待你的被人杀死四、所谓的战功战果功绩  只是去焚烧他们的故乡  掠夺、破坏他们生命的故乡五、绝不允许侵略  为了保卫我们的祖先  为了保卫我们的子孙  我们去战斗六、原本善良的人们  在无声中死去  原本有那样多想做的事  却如流星般逝去永别故乡七、战争使人变成恶魔  故乡人原本曾经那样善良  正在发呆地眺望着群山环绕的祖国港口时,有人轻轻地敲打了我的肩膀。是一位素不相识的下级军官。他默默地指着躺在旁边的一位老年(55岁左右)军官。我不认识他。    开始还以为他在睡着,看样子他并不想看看可能已在梦中见过的祖国的姿态。也没有想起床的意思。苍白的脸好像已经失去自己坐起来的能力和想看看祖国的意愿。于是我就把他上半身扶起,不断地指给他说,“那是内地的山,是佐世保!”但他只是微弱地点点头,也不知他是否张开眼看了没有。级别和姓名都不知道,有没有认识他的战友,至今,这些情况他都完全没有注意到。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乘船时是什么情况,是不是因为没有粮食,这四天时间缩短了他的寿命?还是从前身体就不好。突然有一种不好的预感,可是再一次想把他抱起或摇晃他的时候,只好把他静静地放下,我不禁流出了无声的懊悔的眼泪。  甲板上已喧哗起来。随着船的前进,周围的群山变得浓绿,船在半岛、海角和诸岛之间缓慢地一边蛇行一边深入到港内。水呈蓝色,清而深。心想这真“是个好军港”,不过,却一只军舰也没看见。看见了港湾和码头。靠近了,船似在滑行,不久,机器的声音停下了,运载着复员兵的大型登陆运输船现在已深入港内靠在码头上抛下了锚。  本以为是要直接登陆、复员,实际并非如此。原样不动地一直等到下午。可能是在跟陆地上进行联系。到了下午三点以后终于下了船,不过不是从张开大嘴的船头下来,而是在停靠的船腹部挂上绳梯,从那里下来。我们大家一起把那位老军官从梯子上手传手地安静地、慢慢地放下来。救护人员立即用担架把他运到了救护所。  忽然注意到,我已经是站在祖国土地上了,已经登上了本土。登陆以后负责撤退工作的两三个青年,一边互相联系一边给复员兵下了指示。  等全员下了船,天也快黑了。我们复员兵集合完了之后马上排成四行来到原海军兵团的营房。有点被监禁的感觉。也没有什么解释,也没有道声辛苦。  突然,被命令“全体脱光!”据说是全体洗澡,衣服都要经过煮沸消毒。旁边的营房就是浴池。照命令,先脱光,把衣服送去消毒,然后入浴,将水从头上浇下来。毛巾、肥皂一概不用。都是哗、哗地洗两三分钟,然后,裸体来到营房外边。走出营房倒是可以的,因为大家都是出生时的赤身裸体。哎呀不得了,衣服,衬衣全没有。幸亏,周围已经天黑了。下船后的指示、命令都是由日本人原来的水兵负责的。因为是日本人还好些,如果若是美国兵,可就要为败兵、俘虏的悲哀屈辱而悲痛欲绝了。  指示下来了。说是“洗完澡的人要按次序集合,越过山岭”。  ……

图书封面


 一个日本老兵对侵华战争的反思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7条)

  •     首先,大雄运气很好,跟他同年入伍的那批兵多数没有回到家乡,其次呆的地方好,信阳警备任务,没打什么大仗,最厉害的也就是跟几十个国军干过一次,战争尾声还走运通过朝鲜逃回了日本,没被押到西伯利亚去。最后,这本书过于“正确”,除了作者自己的“正确”以外,我疑心有译者加工的成分。
  •     我喜欢此书
  •     书的内容还可以,本书可以让人悔新自己 ,但是书的封面太旧了 影像书的美观,其余还可以
  •     不错 比较了下,当当是货最全 ,东西最便宜的了
  •     一般
  •     好书,从士兵出发进行全面的反思
  •     看看当年的侵华日军有多少人最后一点良心未泯。。。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