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戏团之夜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 > 英语读物 > 马戏团之夜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9
ISBN:9787305084188
作者:(英)安吉拉•卡特
页数:447页

作者简介

曾获得詹姆斯•泰特•布雷克纪念奖
2006年初改编成舞台剧于英国伦敦利瑞克汉默史密斯剧院(Lyric Hammersmith)上演
一向擅长魔幻写实技法的英国作家安吉拉•卡特,这次以巡回马戏团为舞台,将时空安排在新旧世纪交接之处,带领读者倾听号称“整部世界史上唯一一个羽丰翼全的处女”的空中女飞人——飞飞——细数她如何飞上马戏团之顶的怪诞经历!
因为一双天使般斑斓翅膀而赢得“伦敦维纳斯”称号的飞飞掳获了所有观众的心,更撩起了许多男人的欲望,但记者华尔斯起了疑窦:“她是真的存在,还是虚构 出来的?”为了厘清真相,也为了日渐增长的爱欲,他跟随飞飞的脚步一同参与巡回马戏团的演出。他能揭发这个空中骗子的真相吗?
卡特在《马戏团之夜》里灵巧地戏弄“叙述”的本质,将故事与故事层层堆栈交错,呈现如万花筒般炫惑迷人的架构,再加上哥特式的华丽叙事让情欲膨胀的临界隐藏在马戏团帐棚的背后,真实且丑陋的世界让人不得不信以为真,偶尔出现的零星意外却又让人怀疑,眼前看到的 文字是真实抑或是谎言?整部小说看似记实,又似谎言虚构,是卡特发挥说故事女巫的本事,在读者眼前上演前所未见的文字马戏。
聪明、性感、逗趣、惊人。——《英国独立报》
一部光辉灿烂的作品,叙事方式成熟圆润,情节描述细腻逼真。——《泰晤士报》文学副刊
让人大笑同时也发人省思。至高的幻想小说巨作。——《观察家日报》
情感奔放且荒诞不经的奇想故事,引人入胜,直教人陶醉狂喜。——《洛杉矶时报》书评
安吉拉•卡特影响了整整一代的同行作家们,将他们引向了种种梦幻世界,这些世界充满了巴洛克风格的壮丽、童话般的恐怖和对未来世界异化残骸的各式幻想。在《马戏团之夜》中,她为女主人公飞飞创造了一种淫秽粗糙的新型东伦敦语言表达,将我们带回了一个位于19世纪末新旧转折点上的世界,这个世界丰富多彩,充满各式各样的人类与动物。——《泰晤士报》
《马戏团之夜》具有一种光辉灿烂的魔力,但是这种魔力根植于一种粗俗、丰富而有力的语言……一部令人迷醉的作品。——《文学评论》杂志
一部光辉灿烂的作品,一出布满各种具有强烈效果的片段的戏。叙事方式成熟圆润,情节描述细腻逼真。以不可思议的效果完成可思议之事,令人着迷。——《泰晤士报》文学副刊
无论以何种标准,这都是一本非凡的书。——英国《卫报》

书籍目录

Chapter1生命的加油站
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天?The Most Important Day in My Life
海伦?凯勒 / Helen Keller
两条道路?The Two Roads
约翰?罗斯金 / John Ruskin
快乐吧!Be Happy!
劳埃德?莫里斯 / Lloyd Morris
爱是艰难的?Love Is Difficult
勒内?马利亚?里尔克 / Rainer Maria Rilke
人类的故事?The Human Story
温斯顿?丘吉尔 / Winston Churchilly
人的指导者?Man’s Guide
温斯顿?丘吉尔 / Winston Churchill
美腿与丑腿?The Handsome and Deformed Leg
本杰明?富兰克林 / Benjamin Franklin
论人间荣誉之虚渺?On the Instability of Human
Glory
丹尼尔?笛福 / Daniel Defoe
一个完全相反的地方 A Thoroughly Negative
Place
阿尔伯特?卡缪 / Albert Camus
风 车 The Windmill
爱德华?凡尔拉莱?卢卡斯 / Edward Verrall Lucas
书 友 Companionship of Books
塞缪尔?斯迈尔斯 / Samuel Smiles
Chapter2 被遗忘的时光
童年与诗?Childhood and Poetry Pablo Neruda
巴勃罗?聂鲁达 / Pablo Neruda
梦中儿女?Dream Children
查尔斯?兰姆 / Charles Lamb
人的青春?Man’s Youth
托马斯?沃尔夫 / Thomas Wolfe
年轻与年老?Youth and Age
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 / Robert Louis Stevenson
热爱生活?Love Your Life
亨利?大卫?梭罗 / Henry David Thoreau
阳光下的时光?Hours in the Sun
约翰?布莱德利 / John H.Bradley
初?雪?First Snow
约翰?博因顿?普里斯特利 / John Boynton Priestley
真实的高贵?True Nobility
欧内斯特?海明威 / Ernest Hemingway
内卡河上木筏行?Rafting Down the Neckar
马克?吐温 / Mark Twain
月亮升起来?Spell of the Rising Moon
皮特?斯坦哈特 / Peter Steinhart
Chapter3 人生最好的奖励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Suit Is Best
威廉?黑兹利特 / William Hazlitt
童?年?Childhood
列夫?托尔斯泰 / Leo Tolstoy
艰辛的人生?The Strenuous Life
西奥多?罗斯福 / Theodore Roosevelt
勇?气?Courage
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 / John Fitzgerald Kennedy
微尘与栋梁?On Motes and Beams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 William Somerset Maugham
我爱人人,人人爱我?To Love and to Be
Loved
特雷莎修女 / Mother Teresa
写作的乐趣?The Joys of Writing
温斯顿?丘吉尔 / Winston Churchill
黄金国?El Dorado
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 / Robert Louis Stevenson
读书的乐趣?The Pleasure of Reading
佚名 / Anonymous
孤?独?Solitude
亨利?大卫?梭罗 / Henry David Thoreau
Chapter4 让心灵去旅行
马可?波罗游记 The Travels of Marco
Polo
马可?波罗 / Marco Polo
一棵树的启示 The Lesson of a
Tree
沃尔特?惠特曼 / Walter Whitman
一撮黏土 A Handful of
Clay
亨利?凡?戴克 / Henry Van Dyke
论出游 On Going a
Journey
威廉?黑兹里特 / William Hazlitt
林湖重游 Once More to the
Lake
埃尔文?布鲁克斯?怀特 / Elwyn Brooks White
徒步旅行 Walking
Tours
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 / Robert Louis Stevenson
我的人生已逝 My Life Is
Over
乔治?吉辛 / George Gissing
送?行 Seeing People
off
麦克斯?毕尔勃姆 / Max Beerbohm
冬日漫步?A Winter Walk
亨利?大卫?梭罗 / Henry David Thoreau
郁金香
Tulips
约瑟夫?艾迪生 / Joseph Addison
自?然 Nature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 / Ralph Waldo Emerson

编辑推荐

  安吉拉·卡特是英国最具独创性的作家之一,书写风格混杂魔幻写实、哥特式以及女性主义。他编著的这本《马戏团之夜》是一部至高的幻想小说巨作。它讲述了一出布满各种具有强烈效果的片段的戏。叙事方式成熟圆润,情节描述细腻逼真。以不可思议的效果完成可思议之事,令人着迷。

内容概要

安吉拉•卡特(Angela Carter, 1940-1992)
出生于英国伊斯特本(Eastbourne),是英国最具独创性的作家之一,书写风格混杂魔幻写实、哥特式以及女性主义。卡特著有八部小说:《魔幻玩具铺》(获约翰•勒维林•里斯奖)、《数种知觉》(获萨默塞特•毛姆奖)、《英雄与恶徒》、《爱》、《霍夫曼博士的地狱欲望机器》、《新夏娃的激情》、《马戏团之夜》,以及《明智的孩子》。三本短篇小说集:《染血之室》、《烟火:九个世俗故事》,以及《圣人与陌生人》等等。卡特的作品也深受媒体喜爱:短篇小说《与狼为伴》和《魔幻玩具铺》曾拍成电影,《马戏团之夜》和《明智的孩子》改编成舞台剧于伦敦上演,2006年更被喻为是安吉拉•卡特之年,在英伦掀起一阵卡特热潮。
译者 杨雅婷,台大中文系毕业,台大中文研究所硕士,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硕士,现从事翻译并教授钢琴。译作有《啥都瞭了》(行人出版)、《好爸爸——从男人本色探索称职父亲》、《别做老板的奴隶》、《阿兹海默症》、《乳房圣经》、《骨质疏松症》(以上作品由天下出版)、《童年之死》、《激发学习潜能的学校教育》(巨流图书出版)、《兰闺宝录——晚明至盛清时的中国妇女》(左岸文化出版)等。

媒体关注与评论

  “聪明、性感、逗趣、惊人。”  ——英国《独立报》    “让人大笑同时也发人省思。至高的幻想小说巨作。”  ——《观察家日报》    “情感奔放且荒诞不经的奇想故事,引人人胜,直教人陶醉狂喜。”  ——《洛杉矶时报》书评    “安吉拉·卡特影响了整整一代的同行作家们,将他们引向了种种梦幻世界,这些世界充满了巴洛克风格的壮丽、童话般的恐怖和对未来世界异化残骸的各式幻想。在《马戏团之夜》中,她为女主人公飞飞创造了一种淫秽粗糙的新型东伦敦语言表达,将我们带回到一个位于19世纪末新旧转折点上的世界,这个世界丰富多彩,充满各式各样的人类与动物。”  ——《泰晤士报》    “《马戏团之夜》具有一种光辉灿烂的魔力,但是这种魔力根植于一种粗俗、丰富而有力的语言……一部令人迷醉的作品。”  ——《文学评论》杂志    “一部光辉灿烂的作品,一出布满各种具有强烈效果的片段的戏。叙事方式成熟圆润,情节描述细腻逼真。以不可思议的效果完成可思议之事,令人着迷。”  ——《泰晤士报》文学副刊    “无论以何种标准,这都是一本非凡的书。”  ——英国《卫报》

章节摘录

  这会儿,乐团停了下来,窸窸窣窣地翻着乐谱。经过一阵有如清喉咙般的短暂杂音之后,他们开始卖力地演奏《女武神之骑行》——还有什么比这更合适的呢?噢,这些仓促成军、技艺笨拙的乐手!那走调又迟钝的演奏!华尔斯靠着椅背冷眼旁观,唇上一抹愉悦的微笑。那股弥漫在飞飞的表演中,油腻而挥之不去的舞台魔术气息,透过她对于音乐的选择表露无遗。  她提振精神,踮起脚尖,猛然地耸了耸肩,以便将肩膀提高。然后她垂下双肘,让两边翅膀上新生羽毛的尖端在头饰上方的空中相接。伴随着第一次愈来愈强的乐声,她往上一跃。  没错,往上一跃。她跳起来接住悬荡在空中的秋千,就这么重重的一次弹跳,跳了大约三十英尺高。随着她的身影,聚光灯划下一道弯拱的白色光剑,将这一刹那凝定在其中。那条看不见的钢丝——肯定有这么一条把她吊上去的纲丝——还是看不见。她单手抓住了秋千。她的翅膀抽颤着,搏动着,接着发出呼呼、嗡嗡的声响,最后终于开始在空中稳定地扑扇起来,它们搅动了如此强烈的气流,致使华尔斯的笔记本一连翻了好几页,害得他一时搞不清自己写到了哪一页,只得手忙脚乱地再把它找出来,几乎失去了镇定。不过,就在他的怀疑主义差一点被吹落到媒体包厢的横栏之外时,他好不容易牢牢抓住了它。  第一印象:难看的外形。看起来真像一大块肿包!然而没过多久,很快地,她便展现出一种后天学到的优雅,那应该是一番苦练的结果吧。(查查她有没有受过舞蹈训练。)  老天,瞧她的紧身马甲绷得有多紧!让人觉得她的乳房马上就要蹦出来了。那将造成多大的轰动啊!不晓得她有没有考虑过把这种效果融人表演中。她飞起来那么难看,也许是因为没有尾巴的关系吧!对一只飞翔中的小鸟来说,尾巴就是它的舵——不晓得她为什么不在三角裤后面钉个尾巴,那会增加一点逼真感,而且,说不定可以让演出更为成功。  然而,身为一个空中飞人,她真正与众不同的地方,乃是她的速度——或者应该说,她的缺乏速度。就连在表演高潮节目三空翻时,她仍然以这么慢的速度进行。普通的空中飞人,也就是平凡无奇、不长翅膀的那种,在表演三空翻时,都会以高达六十英里的时速穿过空中。但是飞飞却发明出一种凝神沉思、好整以暇的方式,时速只有二十五英里,好让挤满了整座戏院的观众,能够像看慢动作似的,尽情观赏每一条绷紧的肌肉伸张在她有如鲁本斯所描绘的丰满形体上。她慢吞吞地游弋在空中,比音乐进行的速度要慢得多。真的,她确实违抗着一切抛射体所遵循的法则,因为一个抛射体不能一路晃荡过它的轨道,如果它在半空中减速的话,就会掉落下来。然而,显而易见地,飞飞却慢条斯理地漫步在两个高空秋千之间的隐形步桥上,庄重威严的神态宛如一只特拉法加广场上的鸽子,鼓着双翼,从一把盛满在掌心的玉米飞向另一把向它递出的玉米。然后她连翻了三个筋斗,懒洋洋的程度足以展示自己屁股中间的那条缝。  (但是,当然,华尔斯寻思着,一只真正的鸟儿根本不会笨到想去表演三空翻。)  然而,除了这种与地心引力之间的古怪默契(她建立这种默契的方式,一定跟那个尼泊尔江湖郎中一模一样)之外,华尔斯观察到,这个女孩所表演的,也仅止于其他任何高空秋千艺人都会表演的项目而已,她既不试图挑战,也没有完成任何无翼双足动物所表演不出来的特技,只不过,她以另一种不同的方式演出。而且,随着女武神终将抵达英灵殿,他惊愕地发现:正是她的表演所具有的限制,令他短暂地考虑了一下那件令人难以想象的事——也就县无条件地中止怀疑。  难道不是为了谋生的缘故,才使一个真正的“鸟女”——如果这种东西真有可能存在的话——需要假装她是假装的?  想到这种吊诡,他不禁哑然失笑:在一个世俗的年代,货真价实的奇迹必须声称自己是一桩骗局,才能博得这个世界的信任。但是——当他忆起自己曾经有那么一刹那服膺“眼见为凭”的准则,相信她真的长着翅膀,华尔斯再次哑然失笑——她的肚脐眼儿呢?她不是才刚告诉过我,她是从一颗蛋里孵出来,而不是在子宫里孕育的吗?根据定义,卵生的物种并不经由胎盘得到养分,因此也不需要脐带……那么,也就不会在脐带脱落后留下疤痕哕!为什么整个伦敦城里都没人在问:飞飞有没有肚脐眼儿呀?  ……

图书封面


 马戏团之夜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安吉拉•卡特在很多地方都说过,“我喜欢一切会闪烁的东西”。的确,这位英国女作家特别善于编织那些让人印象深刻的视觉意象,创造出一个璀璨耀眼的小说世界。在她的笔下,一群老虎会因为伤心过度,躲入雪地上破碎的镜子里,那金色的皮毛甚至让镜子散发出灼人的热度(《马戏团之夜》);美丽的少女爱上凶猛的老虎,随着后者用舌头舔过女孩的身体,人类的皮肤渐渐剥落,女孩竟摆脱了人形的束缚,变成漂亮的野兽(《老虎新娘》);孤女梅拉尼独自在昏暗的玩具铺里巡视货架,借着微弱的灯光,一个个精致华美的面具从黑暗中浮现出来,露出或诡异或恐怖的笑容(《魔幻玩具铺》)……读安吉拉•卡特的作品,就好像置身于一场过于奢华的烟火晚会,我们为暗夜中那些层出不穷的美丽图案惊异不已,却也渐渐感到双眼刺痛、目迷五色。马戏团显然是安吉拉•卡特最为喜爱的意象,以至于读者可以在她的全部长篇作品中发现它的踪影。美女、野兽、小丑、空中飞人以及魔术师等汇聚在马戏团里,在聚光灯下的圆形舞台上演一出出人间奇迹,把欢乐和惊奇带给无数观众。在某种意义上,马戏团其实也是安吉拉•卡特对自己作品的定位,她的写作就是要用文字创造出一个个杂耍般的视觉奇观,让我们瞠目结舌、大呼过瘾。或许将这一特质发挥到极致的,是安吉拉•卡特出版于1972年的小说《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这部作品将霍夫曼博士和部长之间的对决作为基本的情节框架。前者试图解放人类的欲望与想象,释放出无数幻象颠覆现实秩序;后者则是科学和理性的化身,想尽办法抵制幻象的入侵,维护正常的现实生活。而小说的主人公德赛得里奥是一个小公务员,他在部长的命令下,开启了寻找霍夫曼博士的旅程。不过德赛得里奥刚一开始他的冒险,就陷入了霍夫曼博士为他设下的幻象陷阱。他先是在海边小镇被人陷害,糊里糊涂的成了杀人凶手;在逃亡途中,他被生活在河上的原始部落收留,险些成了婚礼上的大餐;此后,他随着一个巡回马戏团四处流浪,却惨遭九个高大威猛的杂技演员“强奸”;走投无路之际,他遇到一位来自立陶宛的伯爵,在妓院里进行S/M式的性游戏;转瞬之间,他又和伯爵一道被扣押在非洲的原始部落里;接下来,他和梦中情人阿尔贝蒂娜被困在了一个半人马的国度;直到小说的结尾,他才终于来到那个此前想进却总也进不去的城堡,见到了霍夫曼博士。阅读德赛得里奥的冒险,我们好像依次走进了侦探悬疑小说、非洲冒险小说、S/M小说、《格列佛游记》以及《城堡》所营造的文学世界中。安吉拉•卡特肆无忌惮地把上述这些文本拼贴在一起,使得阿加莎•克里斯蒂、萨德、斯威夫特以及卡夫卡被召唤到她的圆形舞台上,为读者奉上一场梦幻般的文学嘉年华。如果说马戏团可以概括安吉拉•卡特的风格特征,那么女性主义则是理解这位作家的另一个关键词。初潮、月经、初吻、婚礼、生育……这些女性生命中的重要时刻,被安吉拉•卡特反复书写。作为男性读者,我当然无法用身体去直接感知这些经验之于女性的意义。不过当我读到梅拉尼头一天晚上偷偷穿上母亲的婚纱,第二天就收到父母双双殒命的噩耗(《魔幻玩具铺》);飞飞在月经初潮那天,后背开始长出一对巨大翅膀(《马戏团之夜》)等情节时,却能从这些带有魔幻色彩的情景中体认到女性经验带给女性的创痛和对女性身体的改写。在安吉拉•卡特的作品序列里,《新夏娃的激情》显得极为特殊。正是在这部带有反乌托邦色彩的作品中,作家开始将其一以贯之的对女性经验的呈现,上升为对性别问题的思考。小说的主人公艾弗林是一位到纽约教书的英国籍大学教师。就像很多“渣男”一样,他抛弃了怀孕、流产的女友,独自驾车在美国中部游荡。不过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艾弗林在沙漠中被一股全部由女性组成的秘密部队逮捕,因为对女友犯下的罪行,他被改造成了一个有着完美女性身体的女人。有趣的是,当艾弗林趁机逃离“女儿国”后,却落入一个名叫零的男性暴君之手,成了他的第八位妻子,不仅每周要被零“强暴”一次,还要对零的临幸感激涕零。而更为扭结的是,寓居于女性身体中的男青年艾弗林见到了自己一向爱慕的“女明星”特丽思岱莎,并义无反顾地爱上了“她”——但随后他惊讶地发现,特丽思岱莎其实是一个伪装成女性的男性……在《新夏娃的激情》中,安吉拉•卡特将主人公安放在极端情景中,先是让他/她以男性的身份伤害女性,接下来又将他/她囚禁在女性的身体里,去承受男性的强暴与对男性的爱。于是,性别身份就好像被放置在两块相向而立的镜子中间,反射出无穷无尽的面向。似乎性取向问题的各种可能性都已经被囊括在这部小说中了。这就难怪《新夏娃的激情》在学院派研究者那里大受欢迎,成了讨论女性主义的经典文本。不过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这部小说多少显得有些理念化,有为了向传统性别秩序挑衅生造意象、情节的嫌疑。我虽然一向自诩为有着女性主义立场的男性批评家,但看到里面“纪念碑……雕成一根庞大勃起的岩石老二,睾丸等等一应俱全。但这根老二从中折断……”这类意象时,仍免不了皱皱眉头,心生不适。需要指出的是,《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和《新夏娃的激情》创作于上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这段时间,作家肆无忌惮地在其中对传统的文学写作规范与性别秩序进行颠覆和挑衅,无疑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因为正是在那个时代,第三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欧美知识界整体性地向左转,不断以新的思想、理论去冲击中产阶级传统的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上述两部作品的风格特征正显影了那个时代的思想特征。不过伴随着新自由主义思潮莅临全球,这位女作家的写作风格似乎也有保守化的倾向。比如说,让安吉拉•卡特声名鹊起的中短篇小说集《染血之室与其他故事》便与此前的《新夏娃的激情》等作品不同,它们不再是极具原创性的故事,而全部改编自欧洲的民间故事和童话。特别是中篇小说《染血之室》,它的叙事节奏明显放慢,丧失了用五花八门的情节使读者目瞪口呆的泼辣劲儿,而是以舒缓有致的笔调来改写法国经典童话《蓝胡子》。安吉拉•卡特对小说中的每一个场景都进行极为细致的描绘,以至于时间在这部作品中被空间压垮,进而整个故事几乎成了由一个个画面连缀而成的连环画册。那梦境一般忧郁的小说世界固然令读者迷醉,但却难免让人觉得灰暗乏味。安吉拉•卡特的小说一向以喷薄而出的才气和纵横恣肆的想象闻名于世,不过最近在系统阅读其作品之后,我却觉得她的写作有不少单调的地方。几乎在她的每部长篇作品中,我们都能发现一场标识着主人公命运转变的大火、一次牵线木偶的表演、丽达与天鹅的故事……安吉拉•卡特实在是太执迷于这些意象了,以至于要让它们在自己的每一部长篇作品中上演。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些反复出现,带有母题性质的意象,似乎也为我们理解这位女作家的内心世界提供了一个窗口。在《马戏团之夜》里,安吉拉•卡特这样描写纳尔逊嬷嬷的房子拉开窗帘的场景:“曾经,在烛光的欺瞒下,它显得多么富丽堂皇!如今,我们看到自己以前从未见过的情景:室内的装潢已经被蛀虫啃食殆尽,老鼠将波斯地毯咬掉了一大块,檐楣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尘埃。这个地方的奢侈豪华,只不过是由午夜烛光创造出来的幻象而已,在曙光下,一切都显现出凋萎、破旧而腐朽。”而这类阳光驱散幻象的描写,我们可以在《爱》、《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以及《明智的孩子》等一系列小说中找到。这似乎暗示着,安吉拉•卡特笔下的那些华丽绚烂的文学嘉年华,其实有着寂寞的底色,通向了悲凉沧桑的心境。就像她最爱的马戏团一样,它可以在夜晚为观众呈现绚丽多彩的奇观,却终将在某个清晨悄然离去,留下空荡荡的田野和满地狼藉。原载《北京青年报》2015年7月10日
  •     换成她的悍妇故事集那种结构照样会很精彩也许更精彩里面的小故事太多了还不如一个接一个的写把每个人物和故事独立开来这样也能架构一个完整的世界小故事削弱了她的主题,破坏了她的结构对于小说至关重要的悬念和谜题她的把握也有问题并且她犯了修辞癖
  •     买这本书本来是冲着光怪陆离的幻想。也许是因为这本书问世有一段时间及我对本书的主旨理解有偏差,就奇思妙想方面不能满足我。欧洲有一个时期,在科学的轮廓还不是很清晰时,各种学派主义盛行,书中大概描写的是这个时期即将走向终结。极富创造力的人们便诞生期间。女主角就是代表而且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快乐。总之,这是一本很自我的书。

精彩短评 (总计57条)

  •     喜欢安吉拉的文字~~
  •     哥特味儿
  •     慢慢看下去,还不错
  •     非典型女性主义的关怀
  •     爱情是个流浪儿,永远在天空自由飞翔。
  •     卡特的小说好看,但是有难度。这本书中她一再地秀自己的词汇量、想象力和巨大的语言魄力,似乎都没有什么故事。这本书读了一个多星期,读完能够增长内功。
  •     读地很快,两天晚上看完了,越读越好奇作者是不是嗑嗨了以后写出来的这书。脑子里脑补的画风是爱丽丝梦游仙境和红辣椒的感觉,特别有想象力,看得很开心。
  •     奇妙的旅行
  •     也许是翻译的不好。说它是儿童读物吧又有点儿晦涩,说它是外国文学吧又略显幼稚。
  •     品相好服务好送货快
  •     读完了第一部,可似乎没兴趣再看下去
  •     我是屯书来的
  •     这本书再一次证明,弗雷泽(那个写《金枝》的人)对于文学的影响远远大于对人类学的影响。
  •     第一部分最美了,不喜欢马戏团散场,最后变成了普通童话故事的结局
  •     读书周期,旅行开始到旅行结束。一开始便被飞飞讲述的故事吸引,没想到后面的马戏团之行给人更大的惊喜!魔幻,人性的探讨,哲学问题,女权主义,政治,各色讨论穿插在人物的对话中,大胆而直白。瑰丽的感觉!
  •     说真的,不知所云。。。
  •     写到最后居然变成了正常的爱情故事都要怀疑是不是她的作品了orz
  •     安吉拉卡特就是能把小说写得不像小说。另:malingcat老师刚写了关于女主角原型的文章。
  •     前半部很好看,奇异的马戏团,后面有些脱力了。
  •     很迷人 读起来有点累~!
  •     只记得挺闹腾的
  •     怪异的叙述,文本的狂欢。
  •     不好,努了好几努力仍没读完。俏皮语言和风格非常个人化,是唯一可圈点的地方,可是纯靠风格与语言堆砌起来的小说,看一页还好,看一本简直是听隔壁大婶儿唠家常却无法入戏的感觉…
  •     在图书馆借过她所有的书,很对我胃口。不过封面很容易脏,希望出版社改进一下,白白的封面上都是指纹啥的……
  •     极度诡异的书
  •     简单来说一个生下来就没有肚脐长着翅膀而且只能在上面的女人,和一个记者发生的爱情故事。然而每一页都好像离这个故事梗概越来越远...安杰拉卡特拥有不可思议的想象力,简直能和萨德一较高下。
  •     所有描述的一切看似都冷酷违背人性,但最后的三个问题还是回到了人性的本质。
  •     老实说,我并不大喜欢这本书的风格,非常艰难的强迫自己读完了本书。而且在读完后我非常犹豫,家里的另一本夜晚马戏团是否还要去读。卡特的书写的比较奇幻,但显然不是我的菜。2分。
  •     语言妙不可言~
  •     maxi
  •     中文版不太好。。还是应该看英文的。
  •      后面很吸引人。忍着身体的不舒服迫切的看完了。意犹未尽
  •     还好吧,整体还可以,推荐
  •     只喜欢关于小丑的段落
  •     安吉拉卡特的小说真是。。。别具一格。 默默的看了好久,里面的慕残情景,让人目瞪口呆呐。 而且说着说着,我居然信了飞飞有对翅膀 @。@
  •     四星半,这差不多是一个由浮夸到升华的故事,略有一点点说教。
  •     细节很丰富的小说,看得很慢
  •     作为一本小说,主题略显微凌乱,她还是短篇更好一点,但是我太喜欢安吉拉卡特啦。天才,有趣。
  •     真不敢相信自己花了这么多时间来读这本一点也不喜欢的书,决定以后不再读安吉拉·卡特的小说了。难道作者是想要致敬伍尔夫的《奥兰多》?要是这样的话可算不是成功。
  •     女性的自我发现
  •     作者很有意思
  •     后半部仓促了些。
  •     像我做过的一场梦,书中所有的元素都是我爱的。
  •     Fabulous。结尾有点怪。
  •     直到他第一次取笑小丑之前,小孩的笑声都是纯洁的。
  •     描写以及比喻,魔幻且有趣。主旨没怎么读懂,关乎命运悲惨但不弃希望的女性,也关乎生活中形形色色的悲凉无奈。“我骗过你了!”,骗的是什么?
  •     所以飞飞到底会不会飞,我的智商。。。
  •     最诡异大胆的激情
  •     3星半。最后两章突然好治愈=口=
  •     已扔。评价过高期待过高的结果。可能与翻译有关。感谢笔记中的解读。
  •     前部分近乎于尽善尽美了
  •     戛然而止的节奏。试图将故事中所有人都当成主角来对待
  •     各种元素混合的“娜娜”~
  •      2012-04-09 四星半。一种不免偏颇的普世情怀。
  •     第一段诡异,第二段欢闹,第三段惊险
  •     读一半看不下去了。
  •     现实魔幻主义是世界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