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余偶拾》章节试读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5
ISBN:9787807132431
作者:杨宪益
页数:314页

《译余偶拾》的笔记-第66页 - 中国的扫灰娘故事

这篇故事显然是就是西方的扫灰娘(Cinderella)故事。段成式是九世纪人,可见这段故事至迟在九世纪或甚至在八世纪已传入中国了。篇末说叙故事者为邕州人,邕州即今广西南宁,可见这段故事是由南海传入中国的。据英人柯各斯(Marian Rolfe Cox)考证,这故事在欧洲和近东共有三百四十五种大同小异的传说。可惜这本书现在无法找到,在欧洲最流行的两种传说见于十七世纪法人培鲁(Perrault)的故事集和十九世纪初年德人格灵姆兄弟(Grimm)的故事集里。据格灵姆的传说,这位“扫灰娘”名为Aschenbr de。Aschenl一字的意思是“灰”,就是英文的Ashes,盎格鲁萨克逊文的Aescen,梵文的Asan。最有趣的就是在中文本里,这位姑娘依然名为叶限,显然是Aschen或Asan的译音。通行的英文本是由法文转译的,其中扫灰娘穿的鞋是琉璃的,这是因为法文本里是毛制的鞋(Vair),英译人误认为琉璃(Verre)之故。中文本虽说是金履,然而又说”其轻如毛,履石无声“,大概原来还是毛制的。

《译余偶拾》的笔记-第74页 - 薛平贵故事的来源

我们当然可以说东西民间传说偶合得很多,不过我们如研究一下这德国故事的名称,便可知道这两个故事必出自一源。熊皮(The bear hide)的译音在古代北欧语里与薛平贵三字的音竟然完全相同。the字古文做Se,相当于中文的”薛“音,bear在现代冰岛与瑞典文里还作bjorn,相当于中文的”平“音,hide在冰岛文里作Huo,丹麦文里作Hiurn,古希腊文作Kutos,可见古代当读若Kuid,相当于中文的”贵“音,所以Se Bjorn Kuid也就是薛平贵。这故事如果是在唐宋间出现的,它又初见于秦腔,且长安附近有武家坡的地名,则必又由欧洲经西域古道传过来的,当时回鹘在西北边疆为中西文化交通的媒介,所以薛平贵是回鹘人传过来的欧洲故事。

《译余偶拾》的笔记-第256页 - 蒙古名称的原义及其来源

我们知道蒙古人自称蒙古及大元可汗。”元“字的意义为”头首“又俗通”圆“,故”元“与”蒙古“实为统一名称,前者当即为Mungur的意译,后者则为同一字的音译。至于”蒙古“一名的来源,我们以为至少有三四个可能的解释。加入此名原味他族对蒙古的称谓,则可能其原义即为”痴钝”,因为在唐宋时蒙古本是文化落后的种族。又蒙古人须发甚少,且有秃头的习惯,故“蒙古”的原义亦可能为“圆秃”。若此名为蒙古人的自称,则其原义亦可能为“头首”或“第一”。新罗国称王月“麻立干”,干即汗或可汗,麻立亦自Munguri转来,可以为证。


 译余偶拾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