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房子

出版日期:2016-8
ISBN:9787535678092
作者:王澍
页数:276页

作者简介

本书是世界建筑最高奖普利兹克奖得主、著名建筑大师王澍的建筑文化随笔集。本书从建筑出发,却不止于建筑,更是一本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当代性的著作。传统文化的当代性一直是这些年学界反复思索和讨论的重要课题,王澍以自己的学术素养,以及营造经验,构建出独特的关于东方美学的审美体系,也给出传统文化进入当代的路径,这对于当下有非常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
10篇建筑文化随笔——从宋代山水画的意境,到明清园林的审美情趣,作者深入剖析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更以建筑的角度,从中探寻传统文化、东方哲学的美学价值。
4篇建筑作品历程书写——王澍的著名建筑作品 包括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宁波美术馆等,在本书中,从设计开端、建造过程,直至建成后续,作者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还原这些作品的诞生历程。从中,我们看到的是作者对于“好的建筑”以及“如何做出重返传统的当代建筑”的深入思考。
6篇散文随笔+1篇对谈——作者漫谈个人经历、社会与人生,更触及当下人关心的居住空间等话题,大师的成长历程和人文情怀一览无遗。

书籍目录

自序
⊙ 素朴为家
意识
⊙ 造园与造人
⊙ 自然形态的叙事与几何
⊙ 走向虚构之城
⊙ 当“空间”开始出现
⊙ 营造琐记
⊙ 循环建造的诗意—— 建造一个与自然相似的世界
⊙ 隔岸问山—— 一种聚集丰富差异性的建筑类型学
⊙ 剖面的视野—— 滕头案例馆
⊙ 为了一种曾经被贬抑的世界的呈现
⊙ 走入树石的世界
语言
⊙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 我们从中认出—— 宁波美术馆设计
⊙ 中山路:一条路的复兴与一座城的复兴
⊙ 问答录:一个人需要多大的房子
对话
⊙ 叛逆的征途
⊙ 触碰另一个世界的边缘
⊙ 精神山水
⊙ 重返自然的道路
⊙ 问答录:一个人需要多大的房子
尾声
⊙ 那一天

内容概要

王澍,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兼职教授,哈佛大学研究生院丹下健三讲席教授,香港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客座教授。1997年与他的妻子陆文宇成立业余建筑工作室,致力于重新构筑中国当代建筑的研究和工作,并体现在他的作品宁波博物馆、宁波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位 于杭州转塘)、上海世博会宁波滕头馆、垂直院宅(杭州钱江时代)、杭州南宋御街综合保护与改造等一系列作品中。2010年,和陆文宇获德国谢林建筑实践大奖及威尼斯双年展特别荣誉奖。2011年,获法国建筑科学院金奖。2012年,获普利兹克建筑奖。2012年,获《华尔街日报》评选的“全球创新人物奖”。2013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全球百大最具影响力人物。


 造房子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2条)

  •     作为一个大型门外汉,王澍老师这本《造房子》是我读的第一本建筑书籍。读的时候有些忐忑,怕太深奥读不懂,但是没想到还是很好读的。书里面并没有长篇累牍的专业术语,更多的是王老师对于建筑和人生的思索。自从2012年获得了普利兹克奖,王老师已经是中国建筑界一块响当当的招牌。最知名的作品肯定就是中国美院象山校区。毕竟在广大非建筑学的围观群众(比如我)的脑海里,也就只能想到这一个建筑。细想想也是蛮神奇,内行对他的作品评价差异极大,喜欢的爱成脑残粉,讨厌的黑得层出不穷。普通人民群众也就停留在“都知道有这么个人”,真了解他的人并不多。这次读这本书,也是想借着作品了解一下这位大师,看看他到底厉害哪里。没想到,读完就对王老师彻底的路人转迷妹了……1. 这大叔太带劲了借用知乎上的一句回答来概括王澍老师给我的感觉,那就是:如果你不了解他,你就没法评价他,如果你去了解他,你就会被他的世界说服。一开始,王澍老师就给我上了一堂震撼教育……作为上世纪80年代末的大学生,王老师可比我们这些90后狂多了。不听讲,夜里不睡觉看哲学书,写论文骂老师,拒绝画商业效果图作业,领着同学带头去和老师谈判……到了硕士论文答辩,写了一篇影射学校建筑系和整个中国建筑学状况的《死屋手记》,别人跟他说不改论文就拿不到学位,他就复印了五本放在学校阅览室,但一个字都没改,直接走了……诶呦太酷了!与这样张狂的举止不太相符的,是王澍在建筑上的冷静自持与深谋远虑。当大家都在批判的时候,他想得更多的是:批判之后呢,是不是经过所谓的革命就能诞生新的价值观或者新的事物?正是对于“建设性”的觉醒,让王老师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建筑师之路。毕业后,别人都在画图挣钱了,王老师呢,晒太阳,看远山,好像在想点着什么,又好像什么都没想;跟着工匠干活,偶尔打零工赚一笔;看下雨,看很长时间,雨从屋脊顺着哪条线流下来,滴到哪里去;看大量中国的书,却没怎么碰和建筑有关的。就这样过了七年,王老师发现了内心里最适合自己的东西是哪一种,于是就开始了他一路的探索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建筑的旅程。这么看来,王老师就像武侠小说里面的高人,隐匿七年潜心修炼武功,然后一出世就石破惊天,创了个前所未见的“野路子”,最后还打到了最高级……除了佩服,还是佩服。2. 王老师的建筑小课堂王老师不仅做出的作品引人注目,也非常有一套自己的建筑哲学,不管你明不明白,都觉得非常厉害。搬运一些王老师的小道理:“造房子,就是造一个小世界。” “每一次,我都不只是做一组建筑,每一次,我都是在建造一个世界。我从不相信,这个世界只有一个世界存在。”“在我们考虑建筑、城市、生产、建造之前,首先应该反省我们面对自然的态度,我们需要重新树立自然比人造的建筑和城市更加重要的观念。”“传统只是指那些存放在博物馆中的东西,那么传统实际上就已经死了。传统是活在人的手上的,是活在工匠的手上的。”“对我来说,过强的个人表现欲往往会带来过多预设的东西,这关乎一种世界的建造是否可能返回真正的日常生活之中。”“只有真正在生活里、在自然中徜徉,才能够逐渐体会到我们的传统到底意味着什么。”“我形容一个好建筑的诞生,就是你一开始有一个很纯粹的,带有理想一样的想法;之后你要像长征一样经过很多的险阻,中间每一次都有人想摧毁你、否定你,你必须能够做到百折不挠,而且要说服大家;最后走到终点,你还保持了你最初理想的那个纯度,没有半分的减损,甚至更加地坚硬。”3. 当我不懂建筑时我在读些什么作为集结了王澍多年思考的散文集,谈论的不只是建筑,更有他人生历程的感悟。这本书并不是建筑人的专享,像你我这样的普通人也可以从大师的成长中加满自己的勇气值。“面对世界的态度比掌握知识的多少更重要。”也许读不完世界上所有的书,但抱着一颗谦卑的心,我们走得也不会太短。“其实我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坚持自己的内心,并努力地去实现它。”如果你连自己都不坚持,还有谁会听你的呢?“年轻的时候一定要有这种状态,对存在、对真理、对人性要有一种追求,这样才会有力量支持你在年轻时走过人生很重要的一段旅程,也是自我实现和锤炼的过程。”抓住年轻的小尾巴不断努力,但即使不年轻,也可以有力量嘛!“人就是这样,不到一种特殊的极限情况、危机情况,没人会意识到问题。人这个动物,一定要有教训,才会变化。”穷则思变,居安思危,如果不能做到比人多想一点,想深一点,怎么去做新时代的好少年!……王澍老师给我上的最好一课,便是:起于追求,恒于努力,忠于内心。另外,有才华的男人真是太帅了,王老师修改了我的择偶标准!
  •     整书都是随谈,对于细节上的介绍并不严谨,且文章结构没有系统的整理。反倒大部分的经历放在了书的图片装饰上。本末倒置。王澍对于中国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于建筑上的表现有自己的认知,但同时也创造了许多新词。因为这书是随谈加许多自创词的关系,喜欢王澍的性格和思想的朋友,这本书你们要慢慢读。
  •     片是四声,爿是二声,爿就是反过来的片。边 ——料 ——瓦—— 土部分——零碎——业余——民间内部——片段——通俗——之间自信这个东西,在中国建筑设计界失传已久。这时候就出了个王澍,一个很绝的人。就像是行走在人间的一个红色大八叉——“这个,不对,叉。” “这个也不对也不对,叉、叉。” “这个,还是不对,叉、叉、叉。”你看王澍这本《造房子》你会有个感觉,就你突然发现你所知的都是错的。当王澍去设计一个建筑的时候,其他人最好保持安静。怎么说呢?建筑的完成当然最终是团队作业,但王澍这种建筑设计观念的开始,他往往来自一张画、一句诗、某个自然现象、某个看法、某种情绪、某个土石物料,这个时候任何伙伴、助手和学生都是帮不到忙的,它最好来自孤独,来自一个沉静的人内心最纯粹的回声。然后你会迎来那个回声。如果回声跟拳头一样强悍,它砸在墙上就会砰砰作响。上一个具备这种完整思维统治力的人,是半个世纪前的另一个叹号人,德国建筑设计师密斯 Ludwig Mies Van der Rohe(你知道有些人在这个世界上真就是像一个惊叹号一样啊)。这两个人都有那种,那种从身体,到材料,到智力,再到文化上的四重逻辑,它们环环相扣,排山倒海,最终完成一个压倒性的雄辩。王澍更值得推荐的,是从前的另一本书,它叫《设计的开始》。比这本厚些,浓度也要更高,里面有一些连续的 “专业” 观点和经验,也有另一个厉害的建筑师刘家琨跟王澍的心智较量。那是一本甚至有些特殊的文学和哲学价值的书。在讲到 “顶层画廊” 这个得意之作时,一个人的表达欲达到一个高峰,就是心里有话憋了一座火山,不喷出来不行。那里你可以看到王澍这个人真正的思维深度,手感经历,和彪悍的物料观。一篇青筋毕露甚至血淋淋的原生记录。悬崖一样。人功成名就之后是不大有时间写书的。所以这本书其实比较,怎么讲?比较 “被动” 一些,它的每一篇文章是差别不大的。它们是回忆体、解说体、只言片语体、举例体、说话体,而不是宏大的理论著述。这种短小的文章,基本适合所有人而不止是专业人读,你每多看一篇,就像在同一个位置再刻下一刀,都在加深你对“那个事情”的认识。那个事情就是基本,就像对“爿”的认识,爿是构成一种建筑世界的基本单位,就像字典是由一个一个字构成的。他自己最后说,“这些事情我在大学毕业时候就决定了,之后直到现在我做的一切,只不过是在实现它们。”我看过一些中国建筑设计界的同行评价王澍,普遍不是谦虚儒雅得够呛,就是油腔滑调地让人抓不住把柄。王澍跟他们不一样,王澍是一个无敌的人。人不要从知识上去构建你的知识。朋友不在多,一多就变成社交了。很多知识也一样,它们是社交层面的,就像一条可以换来换去的领带。王澍和艾未未是两个特别知道这个事情的人,他俩不停在提醒学生时刻要保持“业余”的精神。这个事情越早讲清楚越好,因为与此同时,中国城镇的脚手架下正在竖起一个接一个的建筑八股文。建筑设计、流行音乐、商业电影、广告传播,是全世界最大的四个“行活现象”,这些创造,要不就是体量巨大,要不就是占据的字节众多。每出来一个新的,其实基本都是在给世界添堵,建筑更是直接堵在城市里的,比塞车更庞大的现象。这些建筑体,从密斯之后又造了那么多,但我们很少在它们的身上再看到那种人所特有的,主动的反思精神。反思什么呢?当然是反思一切了。你学习了密斯你可以反思密斯,你懂了王澍你可以反思王澍。知识分子不反思,还算是知识分子吗?但反思跟低水准的吐槽是两回事,因为吐槽里面并没有高浓度的思辨。一个人盯着一段理论产生的感想,盯着一篇评论产生的感想,盯着一条新闻产生的感想,盯着一个瓦片产生的感想,盯着雨打池塘产生的感想,它们一样吗?这里面,尤其不要去盯着理论产生理论,盯着知识产生知识。为什么呢?理论产生不了触觉,知识产生不了感官。而在一个完整世界中,触觉和感官如此重要,它们比理解或者文化更重要。墙就是一块砖和另一块砖和另一块砖;画就是看这里看这里看这里看这里;诗就是噫吁兮哇哎呼嗯啊;世界就是远近高低明暗灰濛大小多少。庞大的现代建筑是外观现象。多数的现代建筑是复制现象。但在我们小的时候,那时候我们双脚搭在床头,盯着一面墙,可以从墙上一个微小的孔隙,盯到一道微微张口的裂纹,从一抹褐色的印斑,盯到微微晃动的灯影。世界其实是从里面向外看的,是扭头看的,低头看的,眯眼看的,伸手摸的,身边的,甚至什么也不看的时候,那些琐碎日常新旧生长的感触。实际上,一整个世界的信息都已经在这里了。图为王澍特别推崇的冯纪忠先生作品:何陋轩“这组作品的孤独气质,就如冯先生骨子里的孤傲一样,将世界置于远处,有着自己清楚的价值判断,并不在乎什么是周遭世界的主流变化。二十几年后,仍然有一些中国建筑师对冯先生的松江方塔园与何陋轩不能忘怀,我以为就在于这组作品的中国性。入手做何陋轩,冯先生首先谈分量。”——王澍 《小题大做》最后:几年前写过王澍的另一篇,过去好几年,还是这么认为,链接在这里: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090684/answer/16103215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inspiring
  •     王老师
  •     从文章里看出王澍对山水、园林理解很深,这是一个不愿参合赚钱盖摩天楼的中国文人,作为一位老师能愿意倾力去讲自己的所思所想本身就很了不起。
  •     是建筑是艺术也是人生感悟。记得一点,因为与情趣相比,建造技术要次得多。努力创造美感也是一种情趣。
  •     艺术都是相通的
  •     我不是在造一个建筑,我是在造一个世界。
  •     很美好的一本书 学室内设计的我感触颇深 不是“设计” 是“兴造” 这个词很美好
  •     用另一种路回归传统,让人得以平静生息,找到生活的状态。 以当前这种老砖去做感觉还是不够,虽然已经是中西合璧了。 讲究古拙朴素,讲究园林法,讲究山水画境,讲究匠心灵动。 虽然精神很可贵,但是文化也是动态演变的文化,现代人在混凝土里面或许慢慢习惯了,,
  •     看完这本书,想到了安.兰德的《源泉》,霍华德.洛克.
  •     扣一颗星,这本书作为一个外行人自然看的是半懂半不懂,可是王澍在书里讲到的某些建筑或图画连插图都没有,要不就是图是黑白色,这个难道要我们脑补么?别的的话,第二章第三章可能还比较适合我,第一章有些真的是看不下去
  •     我作为反思中国建筑设计的视角来读,很有体会。 中国传统的建筑是不是就不合适宜了?因为人的聚集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就被打破了?这些乱七八糟又坚固无比的西方和东方的混合模块房屋物体留给后代如何破解的困惑? 像上海中心那样巨型水泥生殖器,禁锢又排斥着靠近它的人。
  •     一本关于王澍个人建筑理念、建筑作品的书,融合中国哲学、中国山水画、中国园林式建筑的文章集合。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翻来覆去讲的就是要与自然相结合。他的建筑作品还是好看的。
  •     猜的到肯定有恶评,作者有一套自己的体系肯定会引起争议。作者的傲慢倒是没看出来,很多说的还是很诚恳。作者的一些生活经验倒是很有启发意义。
  •     凌晨3点18分,花了一周的时间仔细地看完了。看的时候我有很多观点不能认同。建筑师当然应有艺术家文人的审美,素养,但其根本上不是艺术家也不文人,但王澍首先是个文人,其次才是建筑师,他的视角是艺术家视角。这让他笔下的“造房子”感觉上处于一种从艺术的角度去看空间,过于文学化的表达。凭感觉设计是危险的,有些形而上,一再谈论山水画中的绘画技法和文人画中的山水,从文章读起来感觉对“人”的描绘被省略了。我最喜欢的一章是《自然形态的叙事与几何》,确实点到了除了西方建筑学以几何体为中心的教育之外,另一种东方思维,重视自然线条,但往往受困于二维线条到三维空间转化的无力感。但是还是五星,因为字里行间体现的真诚和用心感觉很难得,其实很感人。
  •     作为学建筑的,深有体会,建筑不如造房子,一个也许是学术,一个却是生活。要学什么技巧,从这本书是基本没有的。坚定了我要逃课的欲望。
  •     哇,怎么说呢,作为一名大三的建筑学生,我只能说读不懂啊,设计建筑的思路太写意化了,都说古代中国和古代西方的区别在哪里,就是西方人喜欢分析,而中国人喜欢解释。概念都从山水画里面来?真不知道概念到底能代表什么,一无所知的群众有谁会理解你高深的概念?现在做竞赛一次比一次的概念浮夸,哲学理念娓娓道来,虽说哲学思想的深度是一个国家人民深度的标准,可是建筑作为一个如此现实的东西,这么脱离实际真的好吗?说了这么多我其实想吐槽一句看不懂,过一段时间二刷,看看有没有长进
  •     王澍的建筑思想在“营造”与“园林”,何为营造,我的理解是哲匠,何为园林,我的理解是体量为园,情怀为林。他与马岩松像是现代中式思潮建筑的两个方向,一个内敛一个张扬。
  •     当做建筑类书籍买的,结果发现里面谈论的东西比想象中更加形而上。大概是因为作者本身除了是个建筑师还是个文人,还有听过地方看不太明白,找个时间再重读。
  •     这个时期大家都喜欢新的
  •     喜欢看设计师的设计过程
  •     挺好,如果有活动的话,准备买一本收藏。
  •     剛開始讀的時候非常震驚,一個建築師的文采這麼好,看到讀書那一段就明白了,有些東西還是會不一樣呢。中間關於建築的論述對我而已有點學術,但很有啓發。更喜歡看說故事一樣的幾篇,特別最後看着美院造成的過程,實在是很棒,再去看美院會看得更細吧。好玩的事是,朋友去濱江的時候發來一張拍房子的照片說好看,她去查了一下就是王澍設計的。我說,啊,我正好在讀他的書。算是讀書時候意外的緣呢。
  •     瓦园着实惊艳... 这其实是一本园林学入门书
  •     活成王澍先生这样 我可能就不在与自己为敌了吧
  •     王先生写的让我看的有些似懂非懂,或许得像他那样反复研读才行。尽管如此作为学设计的我看的时候还是内心波澜澎湃。继续努力学习。
  •     可以反复读的书,作者对宋代山水画、传统园林的有独到的见解。即使不是建筑专业出身也可以看得津津有味。
  •     园林 宋代 书法 传统 文学 批判 历史 城市 保护 记忆 山水 文化
  •     非专业人士,很多章节读得似懂非懂,很欣喜看到中国也开始涌现越来越多建筑大师,更难得是王的灵感来源和建筑理念很多来自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种草了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宁波美术馆,期待国内有更多美好的建筑,乐居其所,笑谈人生#2017#Mark17年第20本,年度读书计划完成1/3
  •     尖者曰峰,平者曰陵,圆者曰峦,相连者曰岭,有穴者曰岫,峻壁曰崖。
  •     在苏州的书店里翻阅后买了下来。不仅仅是看王澍讲如何造房子,也是欣赏一种朴素的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一个叛逆之后心平气和的隐居者、营造的匠人。
  •     放下中国传统的建筑意向和现代生活的实用性不谈,如果说骨子里的中国,王澍比眼下当红的马岩松之流要中国多了,甭管文人的矫情和下工地的三孙子,都是一个鲜活的略带狂妄的文人加匠人——王澍
  •     的确,此书集美学,书画,哲学,建筑与一身,有人讨厌那种叛逆,可也就是这种叛逆变成了你们之间的鸿沟
  •     字里行间,可以看到作者的人文情怀,少不了居高临下的傲慢。
  •     意外的好看,之前翻过以为是介绍每个建筑背后设计的理念之类的专业类书籍,其实不是,是从学建筑,到每一个自己设计的建筑背后自己的想法的日志。而且这本书看起来不起眼的最美书籍,真的做到了电子书无法达到的质感,纸质,排版,设计都很棒,不是浮夸的棒,是令人看得下去的棒,无处不在又让人不会在意的设计,全都是为了衬托文字的内容。
  •      王澍给人感觉就是一愤青(虽然岁数不小了),但看完本书发现他不是,或者说不只是,因为他提出了解决方案,一直在践行些如何将中国传统建筑(尤其园林)与现代建筑结合起来。境由心造,造房子也是你内心世界的映射。
  •     纪念一下,算是接触建筑学看的第一本书。王老师的文笔,的确是没话说。
  •     作者的理念是设计中融合传统中国特色建筑与自然景观相,看似简单而实际操作则面临各种挑战。谈园林谈山水,挺有意思的
  •     虽然不懂很多建筑的道理,但是王澍的散文系列让我觉得非常有道理。暗一点的光是沉思的光,刚巧他称之为幽的光线,在谷崎眼中就是阴翳之光。那是一种美的视觉感受。看完还是蛮佩服这个人的,对于他所建造的东西也会更能明白初心。
  •     国内最具国际声望的建筑师
  •     这是一本非常特殊的书,既是写人,也是写事,更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反思城市化的哲学道路,值得慢慢揣摩
  •     不怎么懂建筑学,对于美院象山校区的直觉是有好有坏。“建造一个世界,首先取决于人对这个世界的态度。”喜欢《容膝斋图》:“在那副画中,人居的房子占的比例是不大的,在中国传统文人的建筑学里,有比造房子更重要的事情。”
  •     启发性书籍,书里选的山水画都是我喜欢的!
  •     不管怎样作者是在活出自己的同时还改造着世界,能做到这点已经很不容易了。还是要去杭州宁波转转。
  •     人文情怀不拘于建筑,传统文化进入当代不止于设计。
  •     一个搞情怀的设计师,全书描写了一种意识形态和哲学观念,然而其片面的观念让人不敢苟同,且引人质疑其建筑内部的功能性。这本书只能看作文人情怀之作,对于建筑的形式与功能我打问号。
  •     一股人文意境扑面而来,叮嘱自己走慢一点,自己的心里踏实点,不要盲目成为市场化、资本主义的牺牲品。
  •     喜欢他取法于自然和中国园林的造世界情怀;不过据专业人士说实际很难大规模推广复制啦,做成标准就更难了
  •     有时候字里行间带着那股子酸臭清高劲儿扑面而来,但是依旧很有收获。怪自己造诣太浅书中提及的地方有些也没去过,想象力匮乏,有懵懂的地方,可以隔两年拿出来再看看。
  •     看序章觉得每一个有所成就的人大概在小时候就那么与众不同吧。大智若愚或者聪慧过人,或者不趋于权威。 后面篇章让自己了解了不一样的建筑世界,看到了不一样的美感,可能以后的自己会去象山分校(如果没记错这个名字的话)去走走走吧
  •     虽由人作,宛若天开。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