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第二部 国命纵横(上、下)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8
ISBN:9787535430700
作者:孙皓晖
页数:682页

作者简介

古老的青铜轺车在石板地面咣当咯吱地响成一片。苏秦富家名士,对高车骏马熟悉不过,生平第一次驾如此破旧的王车,竟然有些局促起来,不知如何应对身旁这位美丽的女子,更不知该不该对这般王车评点一二,一时竟是无话可说。

书籍目录

楔子
第一章 铁腕平乱
一 义渠大牛首接受了羊皮血契
二 百骑扬威 震摄草原
三 北阪痛歼牛头兵
四 咸阳世族的最后时刻
五 犀首挟策入咸阳
第二章 山东雄杰
一 洛阳苏庄的故事
二 双杰聚酒评天下
三 洛阳武剑 苏秦成名不成功
四 安邑郊野的张家母子
五 张仪第一次遭遇挑衅
六 函谷关外苏秦奇遇
第三章 西出铩羽
一 新人新谋弃霸统
二 关西有大都
三 夤夜发奇兵
四 雄心说长策
五 命乖车生祸
六 孑然一身出咸阳
第四章 谈兵致祸
一 十六字诀震撼了齐威王
二 一席说辞 大军调头
三 策干与君王的交换
四 云梦泽访出了逃隐名将
五 昭关大战 老军灭越
六 错也数也 不堪谈兵
第五章 天地再造
一 异数中山狼
二 荒田结草芦
三 亘古奇书阴符经
四 战国乱象大演绎
第六章 风云再起
一 红衣巫师的鼎卦
二 奉阳君行诈苏秦
三 燕山脚下的古老城堡
四 明大义兮真豪杰
五 秋雾迷离的张氏陵轩
第七章 大成合纵
……
第八章 连横奇对
第九章 纵模初局
第十章 张仪风云
第十一章 鄂都恩仇
第十二章 不宁不令
第十三章 最后风暴
第十四章 百年一乱


 大秦帝国·第二部 国命纵横(上、下)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6条)

  •     历史小说的创作是一件看起来轻巧却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说轻巧是因为有现成的史料,不过译成现代的语言再加些帝王将相家的八卦秘闻。说吃力不讨好是因为很多人看来写得好是历史本身的精彩,稍有差池就是“硬伤”。既要忠于史实,又要展示写作者的语言功底与才华。而《大秦帝国》作为中规中矩的历史小说,忠于史实又不使人感觉到堆砌史料,才气有限却能将庞杂的人物事件地点梳理得有条不紊,作者时不时跳出来激扬文字展现一番小说家的激情,用读小说的轻松获得沉甸甸的知识,读完不禁赞叹作者的良苦用心。    史家客观的眼光与小说家的激情,这两点缺一不可。如果不能同时具有强大的历史积淀和非凡的写作天赋,卖弄其中的任何一项都会弄巧成拙。正是历史小说的难点,也是突破口所在。《大秦帝国》恰恰是将这两者拿捏得恰到好处,体现在战国时期最有特点也是这套书的亮点所在:火花迸发的思想与鲜活生动的人物。       第一部据说写得最好,奠定了全书以秦国的强大崛起直至统一华夏过程的主线。作者也下了些作为小说家的功夫:伟大的爱情,变法的阻力。除此之外,第一部还做了好些工作:秦国靠变法强大与山东六国仍有距离,围魏救赵一役使当时最强大的魏国也挫了国力,平衡了战国七雄的力量对比,接下来更有看头;其二就是树立了秦孝公与商鞅这对理想人物,后面的人物,都或多或少得带有缺陷,使人不住地追慕,时时提醒“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的大秦精神。其三就是奠定了崇尚法家的思想倾向。    我最喜欢第二部《国命纵横》,合纵连横是战国最有看头的节目,山东六国的风流人物接连登场。这样看来,秦国这边的人物就单薄了许多,连第一部中很可能是杜撰出来商君的爱情故事也黯然失色。诸子百家的论战、四大公子的英姿、名将良相的传奇,还有一个异数屈原,被后世景仰的楷模历史上最优秀的分子都济济一堂。这些在历史书只是一笔带过,小时候看连环画听大人说书语文课本节选的遥远故事在这里找到了出处。如此久远的年代,这些栩栩如生的景象却唾手可得。以史家的客观与小说家的激情展现的亮点——思想与人物第二部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印象最深刻的是对屈原的塑造和对儒家的评判。      屈原的形象在现代人看来,别说早已绝迹,就连意淫也不敢妄想此等人物:英俊潇洒,才华横溢,出身豪门,温柔体贴,有情趣,有担当,有抱负。现代人也达不到这种思想境界:有钱有权的那个不是纨绔子弟?有才有貌的哪个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能去体贴人有担当?就算撞大运千万分之一有那么一个各方面能力都具备的,也恐怕一分之千万地没有匡世济国的抱负吧。不知道将屈原拉到两千多年后的浊世假设有没有冒犯他,还是和古代比较。从横向看,这一时期像屈原这样出身好人品好有才华又想有一番作为的大好青年并不罕见——这便是战国;即使这样,也能一眼将他认出来——这便是屈原。从纵向看,这种在春秋战国一抓就是一大把的根正苗红们在后世早就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寥若晨星。坐天下者都巴不得世家子弟都纵情于声色犬马,有抱负的恐怕沦为政治斗争牺牲品时都蒙在鼓里。魏晋兵荒马乱的情况与春秋战国很相似,而有才华的世家子弟却只能在清谈和老庄中明哲保身;《红楼梦》中更是一代不如一代。世族也好,平民也好,位极人臣也免不了祸福旦夕,只能战战兢兢行事,自然远远比不上春秋战国人物的慷慨从容。即使如三国般无数英雄竞折腰,也是由黑白的甲胄和鲜血组成称不上文明;即使如盛唐般文明大气,也多了华而不实的排场没有因为这个契机勃兴出新的思想盛极之后无可避免地走向衰落。那白衣飘飘影影绰绰的形象,成了民族文化的象征,还有李白、王维、杜甫、苏东坡、曹雪芹······而第一个,也是最高大的,就是屈原。他清癯瘦削面庞上的铮铮风骨,他一身白衣伫立在江边的卓尔不群。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苍生,为了楚国,“虽九死其未悔”。他是理想中的理想主义者,大凡理想主义者都注定头破血流不被理解的结局,他们的主张多被认为脱离实际,过于激进,却将历史推动了一大步。先行者注定以惊人的勇气作出牺牲与舍弃,不是不会在官场的钩心斗角中斡旋,也不是不懂得利益的博弈,如果稍稍做一点妥协与圆滑,就不能达到如此的高度,就不再成为他们。豆瓣中看到一句话“这个世界不配他们存在”,就是形容这些理想主义者们。书中写了春申君黄歇多年追随屈原,帮他打理俗事,正如梵高的弟弟提奥之于梵高,《红楼梦》中紫鹃之于黛玉,让他们在深爱着却伤害了他们不配他们存在生存的世界做更多的事情,留下光辉,是幸运的。这又何尝不是世界对他们做出的妥协?      《大秦帝国》着力推崇的是法家思想,无奈现代的读者都是一生下来受儒家思想熏陶,只得不惜以嘲讽贬损儒家尽最大努力将读者拉向至少客观中立的立场。第一部借商鞅第二部更是借张仪之口将儒家形容得很不得人心“法家富国强兵,骂成虎狼苛政;墨子兼爱,骂无父绝后;杨朱言利,骂禽兽之学;老庄超脱,骂逃遁之说;兵农医工,骂末技之学;纵横策士,骂妇妾之道。”对先秦名士诸子风范追慕同时一阵汗颜:我们中儒家之毒多深。怪道后世有人说“不问苍生问鬼神”。           一二部洋洋洒洒铺展开来,三四部开始收——也因此聪明地掩饰了笔力的不足。秦国强大业已定局,就像时间的不能倒回。山东六国虽难与其抗衡,像古希腊悲剧仿佛一开始就是注定的结局,也有强主变法,各领风骚数十年,都有风流人物,在读者觉得小说已差不多快要成为鸡肋想干脆拿来《史记》读时忽然出现了精彩的桥段。对第三部关于赵国的描写和第四部信陵君的事迹印象最深。“胡服骑射”、“负荆请罪”这些熟悉的故事竟是发生在秦国已咄咄逼人的时候。对赵括做了更全面生动的描写,不只是纸上谈兵,想当年也是英气逼人心比天高,年轻人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犯错误,犯错误也最容易原谅。如果经过锤炼大可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前途无量,而他第一次就面对生死攸关的战争,读后更多感到惋惜。    前面说到除第一部秦孝公和商鞅外,几乎所有人物都有缺陷。秦国后世的几位君主似乎心理都有阴影,不够磊落。山东六国出现过几位明君:楚威王(在位时间不长,却很可爱:力挺屈原,请庄子出山。屈原和庄子搭档,该有多少好戏?)、齐威王、燕昭王、赵武王,或子孙不肖,或短命,变法不能一以贯之,惜乎惜乎。名臣良将也都免了被谗言陷害,不觉使人感慨“他人即地狱”。屈原在官场浮沉多年终究没能掩盖住看似带点不谙世事单纯的书卷气——这本是极可贵的品质,却因为这点被人当作了世家子弟从政的反面教材。美白无瑕的四大公子也被品头论足一番。依靠贤明的帝王将相来实现目标,本来有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好在古人都比现代人高尚,有人提出过朝代兴亡的周期律,偶然之中又有必然,强大几十年不难做到。然则(这是《大秦帝国》里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无论古今中外,因为个人利益陷害忠良,使变革备受阻力的事例比比皆是——这也是人性恶的表现不足为奇。秦昭王后秦国虽国君暗弱,亦一心为公,有法度来保持政策的连贯性;更兼民风淳朴,人才入秦国,不用担心中离间计之类被陷害,好好施展才华便是。有了这两点,能统一中华虽说与六国不争气有关,也完全体现了内因决定,不得不教人服气。依靠有作为的政治家是人治,单纯依靠制度却容易蜕变成无政府或陷入僵化教条——这个悖论直到现在的西方民主国家也在苦苦探索着:可能民主也好,富国强兵也好,都不能一劳永逸。两千多年前的秦国也交出了她的答卷。虽有法度,却没有强主镇国。堪堪两朝君主过后,顽固势力沉渣泛起,统治阶级内部开始乱套。眼看秦国也要走六国强大过后必然衰败的老路,横空出世了吕不韦。他带来了六国的文华与新鲜的血液——也从笔力上显示了收的一面且与前几部照应:万无一失的法家似乎严苛太过,前两部被痛斥为四不像的儒家此时也有了用处——这“四不像”从另一个方面说也是吸收了各家的思想,后来成为最主要的思想也就可以理解了。    书中描写的这一时期给了巨大震撼的历史人物除了屈原,还有信陵君。他在二三部戏份极少,战国四大公子其他三位已各显神通,却说信陵君是“四大公子之首”,隐约记得高三语文课本选得那段《史记》也特别提出了孟尝信陵两君,却迟迟不见他出场。第三部长平大战一过,山东诸国眼看着气数已尽,终于来了信陵君窃符救赵一笔,胃口掉得时间太长心想再不会有作为了吧。谁知这才是开始。第四部客居赵国十余年引得平原君的门客也投在他门下。作者也毫不掩饰对信陵君的偏爱,乱哄哄的第四部,有了信陵君使得人正襟危坐。那火红的披风,是合纵的最后一道残阳。而六国终被秦所灭,秦统一后也很快被改朝换代。这一抹火红披风(因为追慕信陵君买了大红围巾到处显摆)却一直存在于历史的影像之中——春秋战国色彩斑斓,如果说屈原的白衣代表了知识分子,秦国的黑色代表了法度,信陵君的火红披风也就成为了英雄的象征。他能在六国岌岌可危的情况危急关头两次力克秦国,却无力回天;他有出将入相之才与震天动地的威望,却长期受压抑,不能实现他的抱负。他比谁看得都清,知道六国被秦国所灭那是活该;也比谁都忠心,不能眼睁睁得看着魏国覆亡。所以当中了离间计他的虎符被解除时,对他来说未尝不是一种解脱——而解脱的方式是只能让英雄更凄凉的寂寞。屈原也受到打击,还有开心果春申君黄歇一直追随他崇拜他,还有整个家族理解他支持他,还遇到过恍若天人下凡的江边渔夫开导,还可能有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还有楚国的大好河山可以游览解忧,还有一肚子才情能够写诗舒其愤。这些,信陵君都没有。只有沉溺于酒色之中,却没有人陪他一起喝酒,没有一个女子是他爱的——如果有,他至少能获得一丝安慰。这最后发泄的途径也只能使他更加清醒——他的痛楚便愈加凛冽,无所排遣。四年之后,便离开了人世。如果他能够再次骑上战马披上火红斗篷,将为战国奉献最后的精彩;他不能够,留下的是绵延千古英雄末路无尽的唏嘘与悲凉。          2010-2-17___2-26
  •     这本书看了有一个多月了吧,越来越忙了哇,先感慨下。言归正传,这本书看的还是很酣畅的。鬼谷子先生门下的两位纵横家—— 苏秦,贵族后裔,儒人雅士,齐楚燕韩赵魏齐丞相;张仪,江湖浪荡才子,秦国丞相。这么说来,苏秦要略胜一筹,因为一盘烂棋总归不好下,相比之下,张仪占据了人和:英明秦惠王的信任以及与将的和谐相处。战国的大背景下,各路君子名士如屈原、四大公子、各国的将军、丞相;各国交替上演的国君也不能忽略(虽然也有各种奇葩君主,谁让他命好呢),再加上被作者批斗的体无完肤的老孟子、以及结尾突然出现的庄子,有点像侠客组织的墨家,新兴的法家(那时的学术是有多么的欣欣向荣)......好吧,这些人已经足够分量的衬托出两位主人公了,突然觉得他们好幸福,某人曾说过(忘记了),知识分子适应生活在战国时期,达则兼济天下,仕途不顺咱至少可以去稷下学宫煮酒论天下,骑着小毛驴周游列国,一个国家不适合我就转战另一个国家,那时候的氛围多美好(脑补是这样的,真实的情况有待考证)~~本书通过苏秦和张仪一轮轮的奔走于六国之间,一个企图“合纵”,一个企图“连横”也就是瓦解吧,张仪有强大的有组织有纪律的秦朝作为backup,没有苏秦那般悲催。“秦国的民心胆气滋养了张仪的英雄胆气,苏秦在六国失败后各国分崩离析中胆气丝丝缕缕的飘散了”,不禁感慨民风多么的重要。英雄的落幕:苏秦被老贵族刺杀了,张仪的老大秦惠王离世以后带着两个心爱的女人归隐了,张仪又幸福了。张仪和苏秦,缺少了任何一个,另一个人的价值都得不到充分的体现,有一个懂你的对手是人生一大幸事,必要条件是你的队友是你的朋友而非坑你的人。历史小说中穿插着一点爱情,读起来容易让我这样的女性读者心动哇。犹记得第一部商鞅身边有两位女人:一位,红颜知己,老墨子的爱徒,能力自然超强,又温柔又漂亮又能干又冰雪聪明,若即若离,总是在必要时候出现,必要时候离开,陪着他一起奔赴黄泉(这么形容哪位男子不心动~~~~~~);另一位秦国公主,与第一位的差别是遇到商鞅晚了一步....。大秦的国君,也惦记着心爱的女人,一直未娶(未考证,凄婉的爱情也好美~~)。本书中,张仪身边也有两位女神,我一直纳闷她俩怎么可以那么和谐的相处,是我太小心眼了嘛,差距!苏秦又悲催了,看上了燕国国君的爱妃,当然这个爱妃也是政治的产物,最终在一起了,时间很短暂。这些人物他们在处理爱情上,个人认为,为了前途他们是愿意抛弃爱情的,能被他们爱上的女人也不是小家碧玉,极其的懂事,总是在对的时间离开。另:书中经常吟唱的诗经真是美,那时人们在表达感情其实很开放的,所采用的方式也是很文艺的。自己文笔不好,只能表达成这样了,更多的背景还需要看更多的书籍,光一本书难免作者会有失偏颇。
  •     每当听到此时我国那永恒不变的外交辞令时,我都感到分外难受:我泱泱五千年大国,拥有世界上仅存的的古文明与世界上最为博大精深的文化,何以外交语言竟是如此苍白、乏味与单一。每当此时,我的心就回到了两千多年前的那个神奇的年代。那时的中国当真可谓是可爱至极,精彩纷呈。套用一句老话是为诸子百家,百花齐放。法家、兵家、墨家、道家、儒家、纵横家等等。他们的学说,他们的主张或被采用或被流放,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他们的思想,是他们的创新,无不令现代人汗颜。本书主要是介绍纵横家的中的双子星:一是身挎六国相印,发起合纵大计的苏秦,一是任世界一流强国丞相,造出连横大势的张仪。在战国那硝烟滚滚,混战不断的严峻局势下,张仪苏秦两布衣之士运用其才智斡旋大国之间,奠定天下格局。其功业自不必说,但就他们精彩纷呈的外交言辞就足以是我等后辈受益匪浅。虽说不能厚古薄今,毕竟时易境迁,我国的生产力亦非古时能比,但我们先人的过人之处我们还是要学的。切不可数典忘祖。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这个小说是有一些错误的,但是剧情描写的很好,张仪苏秦的时代
  •     粗略的叙述,部分表述过于儿戏
  •     这么觉得。。。与史实有点不符。。。_(:_」∠)_
  •     张仪出山,苏秦合纵,纷争的大世。
  •     惠文王在秦国历史上也很重要,也许比起秦孝公没有那么大的作为,但是他支持变法也超越了同期的其他战国。他使得秦国变得更加强大。
  •     审美疲劳
  •     1、不喜欢将张仪和苏秦放在一个时期的做法/2、合纵连横的描写与史实相差很多。个人更倾向于战国中期合纵目标同时包括秦国和齐国,各国的阴谋阳谋都是植根在本国短期和长期利益的权衡中。3、某些不符史实的描写让人难以接受,可能我是带着目的看的书,所以没有从书中得到有用的信息,很遗憾。
  •     高中时候看的,还可以的
  •     第二部两本读得十分艰难。主要是刚看了个开头,就觉得跟以前电视剧不一样,还以为自己记错了,只好搁置下来,复看了一遍电视剧。结果发现原来真的是八竿子打不着啊,可以说几乎是没有什么一样的情节。怪不得书的作者说,将来有朝一日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想法重新拍第二部。片头写着根据《大秦帝国》改编,实在是太忽悠人了。不过,单从故事效果看,电视剧编写的也很精彩。回过头来再看书,会觉得很多地方有遗憾。复看一、二部,新追第三部,一百多集下来着实有些疲惫。但是,谁让自己就喜欢这种长篇大论,闲操心几代人的历史更迭。去年和今年的上半年都是历史主题,果然是上了年岁。
  •     其实我想评三星。很大一部分在凑字数,但是很大一部分写得也不错。啾啾老秦。。。。。
  •     好书!
  •     无敌好看!这次先在当当客户端粗读一遍,改日有时间再捧纸书细读。
  •     合纵连横。张仪和苏秦的相攻相守,师门情谊。最后几章略微有些脱节、跳跃,结尾有些仓促。第二部读完,深感做人做事,应学司马错。
  •     每一行每一页都充满了智慧方略,阳谋政治的风骨,奋发悌励,强势生存的精神,充满了来自中国原生文明时代的英雄风骨和本色灵魂
  •     洛阳苏秦,安邑张仪,两颗战国最闪耀的双子星,使第二部的视野无比开阔,对秦国的着墨几近和齐楚燕等国平分秋色,作者此种舍弃有失有得。最大的不足依然是爱情线,比第一部更烂,简直有点不忍直视。另外作者对儒家的偏见借张仪的利嘴毫无顾忌地表达了出来,也不用苛责他,毕竟是部历史小说罢了。
  •     2.1-2.19比起第一部《大秦帝国之黑色裂变》,这一部各国的君臣才能都不算出众,即使苏秦张仪,也是稍逊商鞅一筹,所以天下大势才由第一步的黑色裂变,秦国大出于天下,到现在国命纵横,六国抗秦,七国势力错综复杂,形成了微妙的平衡。和第一部一样存在一个让我不太能接受的点就是二女共侍一夫,第一部卫鞅好歹还是前妻后妻,这一部张仪干脆三人成行了,这种设定让我觉得又多余又违和。比起第一部秦国占绝对的篇幅,第二部更多的是六国形势,各国君臣将相你方唱罢我登场,颇为精彩
  •     原著战国故事跌宕起伏大气磅礴,却被电视剧改编成男男女女,唉~
  •     商鞅之后再无商君
  •     这部开始不遵循历史了,但战国时代的纵横捭阖描写得还是不错,苏秦、张仪的辩论也很精彩。
  •     第一部是秦王和商鞅,第二部是苏秦和张仪
  •     縱橫棋局,雖然有點不符史實,還是可以給五星
  •     张仪,苏秦,纵横捭阖!
  •     有细节的历史
  •     甚好
  •     第一部浓墨重彩的墨家,突然之间没有什么事了。张仪与苏秦的友谊太超乎寻常了,现实中有这样的两个人吗?
  •     殊途同归。张仪苏秦的连横合纵,实则为天下一统的不同道路。这或许就是鬼谷子的智慧。
  •     感觉比第一部好多了,读着很过瘾。
  •     不知我者,谓我士也骄。总是机变的人比正直的人命好。
  •     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演绎过于模式化,千遍一律无新意。而且文艺方面的水准也一般,还好文路清晰,逻辑合理。
  •     苏秦的一生真是苦逼的一生…辛苦大半辈子,可惜六国还是扶不起的阿斗。国富民强,要明君,贤臣,天时,地利,按作者的笔触看来,大秦一统天下也是必然了。
  •     前面写的还好,后面有些许儿女情长。骂孟子那些当真是过瘾的很。
  •     当年极其喜欢苏秦张仪
  •     书的厚重显然可以消弥对电视剧第二部的差评! 也终于理顺如何那么喜欢侯勇,高圆圆,商鞅!第一部拍出了一个时代;而第二个时代体现在影视里只是一个女人而已! 金戈铁马~走起……
  •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     调整心态后的第二部意外好看,且不说古俗、典故、历史信手拈来,干货满满,甚是过瘾,这部所处的时代就特别令人神往,苏秦合纵抗秦,拜六国相印,张仪连横破解,天下第一利口化解危机,两人天下棋盘,以六国为棋子,非常热血。更有战国四大公子,个个潇洒肆意。虽然是假的,过个眼瘾也足矣。
  •     私货真多
  •     越到末章越是落寞。39.5
  •     1.天下之要,一则利,一则心,轻利者必得人心,专利者必失人心2.但有三寸舌在,张仪就还是张仪3.创业三难,败、苦、辱。三关能过,望有成也4.人需自立,不可将任何外助看作理所当然,包括骨肉亲情5.燕国安危在武信君,武信君安危在你等6.阻拦密使,如同为渊驱鱼,为丛驱雀7.人事多难,自强为本,若有坎坷,毋得气馁8.外部压力越大,联盟就越稳固9.既然将自己镶嵌进了权力的框架,就必须接受全力框架的规则——远离旷达洒脱的无羁境界1.于国有利,纵是张仪仇人,又有何妨?2.邦交大臣“可交人不可教事”3.非其人,勿与语
  •     秦惠文王赢驷 司马错(攻占巴蜀) 樗里疾(嬴驷族弟,机智幽默,自称黑肥子) 张仪(主张连横以破合纵) 苏秦 武安君 六国丞相 主张六国合纵锁秦 战国四公子以养士闻名 春申君 黄歇 楚国 孟尝君 田文 齐国 平原君 赵胜 赵国 胡服骑射赵武灵王之子 信陵君 魏无忌 魏国 孟子庄周
  •     法家到纵横家啦~嬴荡继位啦!
  •     写不好感情线,还不如去掉以免扣分,一龙二凤看得真是头疼。女子动词都是飘,语言谋略才是重点,这么多字真是有点难为,减少字数
  •     怎么才能读呢?
  •     跨度二十多年,两个主角七个国家。第二部的难度大过第一部,精彩程度上略微次之前作但毕竟能驾驭就已经了不得。燕姬与绯云嬴华简直暴露了孙先生的私心呀,尤其是对一夫多妻的渴望。ps:终章张仪怒怼孟子的大论太过精彩。
  •     并没有如第一部那般的让我感动。但是大争之世如战国,风流人物如张仪苏秦,也是让人心驰神往的。
  •     结局略草率
  •     七分吧,觉得不如第一部。这里面的女子感觉都差不多,作者对男装丽人有一种特殊的喜好,第一部我读了半本书了才分清谁是白雪谁是玄奇,这里面也是。男作者都喜欢有倾国倾城的女主喜欢男主,这里面的主角还都有两个倾国倾城的女主喜欢,这不是重婚吗…以及里面的我女主角除了咯咯笑一种表情就没别的了,作者实在不适合写这种儿女情长。
  •     看了一半实在是受不了了,尴尬症多于一部作品的精髓。不看了,去看《古文观止》
  •     人物辨识度有点低,尤其是姑娘。像一个模子里下来的
  •     未见君子,忧心如醉。如何如何,忘我实多!大丈夫的悲凉莫过于历史还在继续,你不能驻足流连。敬大争之世!
  •     20170307 此册书描述了苏秦张仪时代的合纵连横,在嬴驷执政期间的事情,诸子百家的见解在那时候是多么自由,朋友间的情谊也是让人钦羡,可惜小说写得有点冗长,但不失为一本优秀的小说,至少我了解了很多那时候的事情,可能不完全真实,但七八分还是可信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