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笔记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9-02
ISBN:9787805315744
作者:余秋雨
页数:370页

书籍目录

目录
一 自序
可怜的正本/3
一 说来话长
二 深夜电话
三 北京友人
四 搏斗的印痕
五 如沐春风
六 黑格尔老人
七 硬伤累累
八 无名之火
九 马六甲海峡
小引
个王朝的背影
流放者的土地
脆弱的都城
苏东坡突围
千年庭院
抱愧山西
乡关何处
天涯故事
十万进士
遥远的绝响
历史的暗角
附录(附《谈小人》)

依稀心境
答学生问
我做了模特
离家的成年儿女,
苦闷的解脱
没那么重要
伪贵族心态
酣睡寒风中,
我们的大地
书海字潮
台湾版后记

内容概要

余秋雨,1946年生,汉族,浙江人。文化史学家、艺术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十余年来越野历险万公里,实地考察了中华文化在内的人类各大文明的兴衰脉络,沿途写下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等著作。这些著作出版后,一直位居全球华文书排行榜前列。


 山居笔记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3条)

  •     《山居笔记》在余秋雨所著的书中,并不算最艰涩难懂的,但即便这样,每读完一篇文章,我的脑袋就被透支的一片空白。文中余秋雨用细腻凝重的笔调描述着王朝历史的更迭,文人精神的构建,山西商贾的兴衰,以及故乡与异乡的情思矛盾形成。厚重的历史和独特的人文情怀一直在文章中交融,时间的跨度又增添了思维的深度,所以当我读完时早已身心俱疲。书中对于文人心态的描述很多,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无疑是所有文化纠葛的起点,我想以自己的理解来谈谈中国的文人精神。首先要说的是苏东坡。他的大半生都在贬黜迁移中度过,黄州的孤苦且不说,朝廷不让他有片刻的安逸,一直催促着他上路,前行。一直到海南的儋州才悻悻罢手。朝堂的小人用心是险恶的,他害怕文人长久对应稳定的山水会构建起自我独立的人格,索性让你一贬再贬。可是他们完全低估了他的豁达,面对着生疏的环境,他很快寻找到了精神对话的方式,黄州的自省,让他重新回归于清澈和空灵;佛教与道学的顿悟,让他在风雨漂泊中坚守一份淡定和从容。与苏轼相比,余秋雨也有诸多相似之处。说到底,读《山居笔记》,就是在读余秋雨。当你细读《千年庭院》和《苏东坡突围》时,你就会发现:当余秋雨写到围啄苏东坡的小人和朝堂大臣对朱熹的诬陷时,后面都会流泻出自己的亲身感受。作为文人,他们都有相似的苦楚。在外界的中伤和内心的烦闷的夹层中生活,无疑是劳累异常的,但无奈与痛心只是暂时,他们挥挥手,继续走自己的路。对于余秋雨,也许那次与岳麓书院的精神交流让他对文化跨越时间的延伸有了感悟,在以后的时光里,每行走一块土地,他都会停驻下来对中华文明作出相应的思考,中国的几处文明古迹,敦煌,阳关,西湖,庐山……思考的结尾汇成了《文化苦旅》,而千禧之旅的行程,古巴比伦,希腊,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则成为了后来的《千年一叹》。他在旅途的颠簸中构建着自己的独特人格。不管是清廷覆亡时为文化而死的王国维,还是科举制度中的十万进士,因为有了他们对生命价值的省察,才使得中国的文人精神弥久不衰。
  •     今天是2010年1月19日,本应该在下午就读完的书却还差《历史的暗角》和《遥远的绝响》两部。对《历史的暗角》不是很感兴趣但还要读下去,只因讲诉关于历代小人的各种“杰作”。这会正在听《广陵散》,体会嵇康在遭受小人的陷害,面对头颅就要点地,怎样平静的弹出这首曲。不想谈小人,也就不想看。小人那东西不值得go去多想。可是你看看这本书道出的哲理,无不是把中华五千年的文明走了一遍。越是超越时代的文化名人往往越不能相容他所处的具体时代。中国世俗社会的机制非常奇特,它一方面愿意播扬和轰传一位文化名人的声誉,利用他、榨取他、引诱他,另一方面从本质上却把他视为异类,迟早会排拒他、糟践他、毁坏他。起哄似的传扬,转化为起哄式的贬损,两种起哄都源于自卑而狡黠的心态。两种起哄都与健康的文化氛围南辕北辙。这让我突然想起表弟的一个签名,“你永远不能战胜一个纯SB,因为他会把你的智商拉到跟他同个水平,然后用丰富的经验打败你”呵呵,挺有意思......!那么最终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小人顺手把绳索重重一抖,于是大大师和历史全都成了罪孽的化身。一部中华文化史,有很长的时间一直捆押在被告席,而法官和原告,大多是一群群挤眉弄眼的小人!究竟是什么罪?审起来看!怎么审?打!还不该打?打的你浓妆艳抹,打的你乘风归去~~~ 啧~啧~我们也就体会刑场上一片寂静,神秘的琴声铺天盖地,嵇康对天长叹“《广陵散》于今绝矣!”
  •     《一个王朝的背影》------一座山庄,半部清史。透过承德避暑山庄来窥视清朝的历史,从康熙时期的繁盛,包容,到乾隆时候的全盛和自满,再到后来的落败,咸丰和慈禧的逃难于此。不过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作者批判姓氏正统论和民族正统论,主张满族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清史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有就是康熙皇帝的精力充沛,他除掉鳌拜,裁撤三藩,统一台湾……这些是我们熟知的,却不知他推崇汉文化,自己刻苦钻研,他还研究数学、物理、水利等自然科学。真不愧是千古一帝,作为中国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对中国历史的贡献不言而喻。《流放者的土地》----被流放到宁古塔的人的故事,他们为什么被流放,他们艰难的行程,他们在宁古塔的生活状态,友谊,他们以德报怨,在当地开展教育。《苏东坡突围》----苏东坡是众多文人的偶像,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苏东坡因乌台诗案遭到众人的排挤,被贬黄州。这是少年得志的苏东坡第一次被贬,在孤独的日子里,他以乐观的态度,开始重新思考人生,最终突出重围,写下了前后《赤壁赋》和《赤壁怀古》这样的千古名篇。可能真的只有在困境中,在孤独中,人才成成长吧。《抱愧山西》---抱愧,看来是作者在纠正自己以前对山西的错误认识了。介绍了晋商的兴起,繁荣以及落败。《乡关何处》---可以看做是余秋雨写给家乡(浙江余姚)的情书吧。《天涯故事》---写给海南的赞歌。冼夫人,黄道婆,宋氏三姐妹,给予海南的家园文化高度的赞扬。《十万进士》----科举制度的兴起,演化及成为桎梏被废除。很多的小故事带我们近距离接触科举制度和士子及考官。《千年庭院》---岳麓书院。《历史的暗角》----小人。《遥远的绝响》---魏晋的竹林七贤,主要是阮籍,嵇康,向秀和山巨源。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要吐了:朱熹和张栻的会讲是极具魅力的,当时一个是三十七岁,一个是三十四岁,却都已身处中国学术文化的最前列,用精密高超的思维探讨着哲学意义上人和人性的秘密,有时连续论争三天三夜都无法取得一致意见。除了当众会讲外他们还私下谈,所取得的成果是:两人都越来越服对方,两人都觉得对方启发了自己,而两人以后的学术道路确实也都更加挺展了。《宋史》记载,张栻的学问'既见朱熹,相与博约,又大进焉'…
  •     avant 2011
  •     是本很长见识的书,提到很多历史人物,对民族的跌宕,区域的变化,就像听个有见识修养的人讲故事,很不错
  •       第一次听说《山居笔记》,那时候还是02年,当时读初一,一个美丽的老师给我们当堂朗读了《一个王朝的背影》。
      我出生在一个小山城,那里没有任何资源,我是说要活下去你就得种田,读书,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东西,因为,对我的乡亲们来说,这东西投入太大,回报率太低,他们更情愿让你随便念了两年学,些须认识几个字,能写自己的名儿的时候,回家种田,或者打工,攒钱了之后娶媳妇儿传宗接代。所以,教育,兴趣这些字眼儿在我们那儿其实是很奢侈的一些东西。
      相比于其它人,我其实更应该早一点地辍学回家种地的,我父亲01年发病,然后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只能躺在床上靠母亲服侍度日,雪上加霜的是,家里的猪牛鸡鸭相继地都死的死,卖的卖,我父亲整天愁眉苦脸,病情一天比一天恶化,家里气氛十分紧张,感觉根本就不像一个家。那时候家里能卖的东西都卖了,亲戚们根本不再跟你往来,看见你就烦,借钱两字儿还没说出来,人家扭头就走。就是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我父亲居然没有让我回家,01年秋收的时候卖掉了田里收进来的谷子,给我买了一辆自行车,我踏入初中。
      我不得不说我特别幸运,初一碰到了几个让我受益一生的老师,在那样的一种环境下,那样的一个年月里,在我世界观刚刚崩塌需要重建的时候,我非常幸运地碰到了几位那样的老师。
      我前面已经说了,我们那个地方的教育不能说是落后,完全可以说是残破,我整个小学六年,基本上是懵懵懂懂,玩玩闹闹地过来的,没有怎么认真地去听过几节课,因为老师水平都那样,有很多甚至连普通话都不会说。可想而知,进入到初中之后,跟相对而言比较靠城里的孩子相比,落后太多了。我们那个初中,在我们去之前好多年,连县一中都考不上几个。于是,从我们那一届开始,学校花大力气改革,所谓的改革,就是周末都不放假,初一期中考试之后,就抽出前100名孩子,每个周末开始补课。
      那时候,我甚至连什么是散文都不知道,虽然朱自清的背影我已经学了,我就会写难忘的一天,我的某某。文学啊历史什么的,根本就不知道是个什么东西,但是,就是因为那个补课,一个老师(很抱歉十多年了,她只教了一年,后来调走了,我记不得她名字了)给我们在课堂上朗读了《一个王朝的背影》,我猛然惊觉,世上居然有这样的文字,当时感觉这里面的信息量实在是太大了,大到完全让我瞠目结舌。下课后我想去找老师把那本书借来看一下,可是那个时候实在是太腼腆了,最后作罢。
      再一次看到《一个王朝的背影》,已经是三年之后了,高一,我考到了当时的省重点,在这里碰到了对我影响最深的陈老师,从古代到现代,从中到西,他整个帮我们把文学发展的脉络给我们梳理了一遍,把所有他喜爱的文学作品给我们分享了一遍,情到深处,甚至能热泪盈眶,那个时候,我知道了《一个王朝的背影》出自《山居笔记》,我知道了“杨柳岸晓风残月”,我知道了“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知道了围城,管锥编,知道了雷雨,知道了老庄,知道了喀秋莎,哈姆雷特,我疯狂地找书来看,疯狂地看,疯狂地恶补。
      可是,高二,我因为听说文科毕业不好找工作,于是,我选择了理科,直到高考,我选择了最热门的计算机。
      时光飞逝,10多年一晃过去了,马上就要研究生毕业的我,偶然间又翻到了《山居笔记》,想起那个时候单纯的自己,为了看苏东坡突围,躲被窝里用小电灯撑起来一个小空间,搞得最后落枕的自己。感觉它就像一个梦一样,感动了那个时候的我,同样感动着现在的我。
  •       前几年一口气读了余秋雨先生的几本书,唯《山居笔记》与《寻觅中华》更适合的我口味,尤其是《山居笔记》,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其中《乡关何处》、《千年庭院》、《遥远的绝响》和《历史的暗角》等篇,非常精彩。
      
  •     书上的评论是什么呢?。。。。。。我并没有所谓的受伤害,只是觉得如果因为一个人的缺点就定性为人品上的问题本身就很不公平。。。。。。
  •     收藏了好多余秋雨的作品,准备以后拿来作为育儿读本。有很多篇章是竖起汗毛从头读到尾的,如道士塔、一个王朝的背影、苏东坡突围、天涯眼神、宁古塔等。在这里小小讥讽一下那些所谓“崖山之后无中国”的汉本民族主义者们。你们不妨多读读余秋雨的作品。受我党教育20多年,大学毕业后一直苦苦追寻“真实的历史”。到如今忽然发现,也许主观上的见解才是历史想要向我们诉说的真正现实意义。例如余秋雨...
  •     历史上别人遗忘了的好东西不是没有。
  •     还是没理解有个时期竟然一口气读了这个人这么多书
  •     这个印象也没有那么深。但是还算可以的
  •     脆弱的都城太经典了,揭露了中国文化的小农意识
  •        断断续续看完了这本书,有些事想得更透了,有些人不再想去怨恨。也许沾染了些许余先生的宽厚。这本书让我感到历史的有趣幽默的一面,又让我看到历史真实残酷的一面。
       我们的存在造就了历史,就让我们的存在更庄严些,让历史也更值得人欣赏些。
  •     在历史和地理的交错中,雷击般的生命感悟甚至能使人脱胎换骨。
  •     也许吧。。。。。。但我觉得一个作家有自己的争议性就是成功的,其他人评论这种人物的时候有多少是不带任何颜色的呢。。。。。。
  •       作为一个稍微有点文学修养的读者,都应该读读余秋雨。说来羞惭,文学出身,大学四年就这么好好浪费了,没认真读过几本书,一直到现在,才读读文化苦旅山居笔记,我觉得,看完余秋雨,也差不多对中国文化史上著名的作家其人,文化名城有所了解了。
      
      我最喜欢的记忆最深的是写的苏东坡,秋雨先生最喜欢的古代诗人,在一次访谈中他自觉不自觉的流露出对他可爱坦诚的赞赏,而又如此乐观,真想马上去看看林语堂先生的那本苏东坡传记。从语文课本中学到的诗句文章毕竟太官方冷冰冰,课文里一个个文章作者都是这家那家,名气之大,不知谁最厉害,东坡先生也只是在其中一个列队者,那时的我,除了渴望李白的那份洒脱其他大概都一视同仁了。苏轼,本该才华横溢的坦荡荡,可爱的乐观观,我们该带着好奇的热忱和历史的温度去领会去体悟,才能真正汲取那份文字下的魅力,可是,我的初高中,就这么盘点着检查一遍似的列队过了。不该如此不该如此,书到青年读已迟,哎!
      
      还有对清代一个时代,清朝一个王朝,满族一个外来民族的反思与查看,历史已过,如今的北京城,如今的大故宫依然处处倒映出他的背影,依依稀稀。
      
      《遥远的绝响》,魏晋风流,阮籍嵇康,阮籍和孙登在山谷里的玄妙长啸,嵇康的绝唱广陵散一曲终了,遥远的绝响,追不回了。酒窖飘散的酒香,信马由缰行到路尽头的嚎啕大哭,白眼相向和深褐色的目光、、岩岩孤松、巍峨玉山的打铁匠,美男子嵇康,对友谊的珍视,炎热八月的那份从容。两大堪称伯仲的帅哥,中国文化史上永远的排列在一起。
      
      《十万进士》中国的科举制度,文化与政治的饽论。《乡关何处》游子,隔着万水千山对家乡的思念,今夕何夕,置身何地?《千年庭院》岳麓书院,朱熹、张栻、王阳明,教育的传承与扩散。《流放者的土地》宁古塔,《抱愧山西》晋商,《天涯故事》鹿回头、天涯海角、女性文明。《脆弱的都城》繁华的都城,城市的衰落与消亡《历史的暗角》小人小人。
      
      
      那些惊讶与感动,寻找与困惑,体悟与反思,余秋雨一直在探寻中华文明,以散文的形式记录中国的文化,浪风海月间,历史的风得以一点点的进入我们僵固的头脑,奈何,一切,还得我们自己细细领会。
      
      《文化苦旅》读过,《山居笔记》更该读读,我特别喜欢这样有内涵的小书。
      
      
      
      
      
      
      
      
      
      
  •     比文化苦旅差远了,啰嗦枯燥的不行
  •        第一次看到有这样的书 把中国古文化历史将地这么生动而富有趣味(也可能因为我读的书太有限了) 余秋雨老师让我觉得其实“文学”离我们并不远 它是一处景点 一部著作 也可能是人们代代相传的文化传承
       书目前读到三分之二了 难得有读书的快感 文字不多却觉得受益颇多,不足8分的评价似乎有点对不住余老两年的钻研成果
  •       感想:一开始以为这是类似一本文化苦旅的书,更多在于抒发个人情感,但是慢慢品味,发现里面的每一个词都是来得那么考究,不得不佩服余秋雨的认真,文中有些观点并不认同,但是继续探究,看完它...
      第一篇写避暑山庄,考究颇细,观察入微,但是对于高赞清朝君主,我觉得有待考究,个人没有研究历史但是有看到不少关于清明扼杀文明启蒙商业机遇的文章;
      第二篇写流放地宁古塔,忆古思今吧;
      第三篇讲都城,扬州,渤海国,缅怀过去,最终只有大自然笑对一切;
      第四篇讲苏轼,着重写他流放至黄州,成为他自己同时也是中国文学史的重大转折点,又上了一个高峰;
      第五篇讲朱熹,讲师道,环境在变,经济在变,当权者在变,但是教育的本位却没有改变,这项伟大的事业,继续传承着一国文化;
      第六篇讲山西商人,更多的是讲古代金融业,借此感慨山西人之伟大非凡;
      第七篇乡关何在,讲了作者那若有似无敌家乡情,更多的仅仅是一种思乡的情怀,而不是真正地想念抑或是需要回所谓故乡;
      第八篇天涯故事,讲海南,讲海南女子,抒发个人的少许文人情怀;
      第九篇,谈论中国科举制度,认同作者总的思路,科举不失为一种选举人才的方式,只是由于社会心态的扭曲和人性的恶劣,导致了这么一良好的制度背上骂名;
      第十篇,魏晋之风,嵇康之美,是作者的向往;
      第十一篇,谈小人,还记得这么一个故事,一只狗要找狮子打架,狮子不愿意打,便避开它,然后有人问狮子,你明明可以轻易打赢狗,为什么不跟它,狮子说,我打赢了狗,人家会说你居然堕落到跟狗打架,我打输了狗,人家会说你居然输给狗,我为什么还要去打呢?小人的出现就如这般的比喻,总是让人们尽而远之,非常的可怕,甚至比真正的恶人更可怕。
      
  •     印象中更喜欢这本呢,比起文化苦旅,行文有痛感也有快感。
  •       去年暑假在我还很嫌弃余秋雨的时候(或许应该说是还对他欣赏无能的时候),就听到同学说在读他的《山居笔记》,我很不以为然。后来看了他的《借我一生》,顿时对他的书有了更多的兴趣,很想看看他在里面说的,因文革居山一年而后写成的《山居笔记》。
      寒假终于看到它,小小的一本,很朴素的封面,和《文化苦旅》一样的套路,文字中也依旧时不时的透露出其文人清高和其特有的舍我其谁的高傲与过度谦虚的做作结合,但是,忽略这一点,此书还是写得很好的。
      暂不理会作者本人的气质,坐在树荫下,背靠阳光,看着《山居笔记》却是很好的享受,文字本身带给我们的愉悦也得到了最单纯的释放。朋友很喜欢他的最后一篇写君子与小人的,从作者后面的附言也可以看出,这一篇反响应该也是最大的。写的是很好,不过或许是因为有高考的经历和对历史的好奇,我最喜欢的却是关于古代进士的那篇。很认真的在看,还记了笔记,看完却没有再想起过它,原来以为也就会这样忘记了。今天看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写到三苏进京赶考以及与欧阳修的关系,怎么看都似曾相识,原来关于它的记忆一直都在脑海之中,书对于人的影响在此也可见一斑吧!
      写下这些时,离我看书的时间已经快一个月了,依稀记得里面描写魏晋时期的故事,嵇康阮籍和那曲《广陵散》。高中时老师复印给我们的《苏东坡突围》没有想到也是出自这本书。写得其实蛮好的。不过,看完,我觉得和我一开始想象的不一样,起码并没有给我一种期待的“山居”之感。
      
  •     最近在看《文化苦旅》,写得相当不错,和第一遍读的时候不一样,相信以后我还会重读的
  •     读时,大陆还没有出版,还是一个孩童,后来再读才,似乎又是另一种感触。
  •     还好吧。。。其实我小学的时候就很喜欢余秋雨,觉得现在很多人对他的评价都很过分。。。。。。
  •     你说 周国平 余秋雨 熊培云都是一路人?
  •       《一个王朝的背影》------一座山庄,半部清史。透过承德避暑山庄来窥视清朝的历史,从康熙时期的繁盛,包容,到乾隆时候的全盛和自满,再到后来的落败,咸丰和慈禧的逃难于此。不过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作者批判姓氏正统论和民族正统论,主张满族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清史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有就是康熙皇帝的精力充沛,他除掉鳌拜,裁撤三藩,统一台湾……这些是我们熟知的,却不知他推崇汉文化,自己刻苦钻研,他还研究数学、物理、水利等自然科学。真不愧是千古一帝,作为中国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对中国历史的贡献不言而喻。
      《流放者的土地》----被流放到宁古塔的人的故事,他们为什么被流放,他们艰难的行程,他们在宁古塔的生活状态,友谊,他们以德报怨,在当地开展教育。
      《苏东坡突围》----苏东坡是众多文人的偶像,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苏东坡因乌台诗案遭到众人的排挤,被贬黄州。这是少年得志的苏东坡第一次被贬,在孤独的日子里,他以乐观的态度,开始重新思考人生,最终突出重围,写下了前后《赤壁赋》和《赤壁怀古》这样的千古名篇。可能真的只有在困境中,在孤独中,人才成成长吧。
      《抱愧山西》---抱愧,看来是作者在纠正自己以前对山西的错误认识了。介绍了晋商的兴起,繁荣以及落败。
      《乡关何处》---可以看做是余秋雨写给家乡(浙江余姚)的情书吧。
      《天涯故事》---写给海南的赞歌。冼夫人,黄道婆,宋氏三姐妹,给予海南的家园文化高度的赞扬。
      《十万进士》----科举制度的兴起,演化及成为桎梏被废除。很多的小故事带我们近距离接触科举制度和士子及考官。
      《千年庭院》---岳麓书院。
      《历史的暗角》----小人。
      《遥远的绝响》---魏晋的竹林七贤,主要是阮籍,嵇康,向秀和山巨源。
  •     文化的最终目的,是在人世间普及爱和善良。
  •     不记得读的是不是这个版本了
  •       (此文只是从书的 文化价值角度 出发讨论。对于余秋雨其人的看法见仁见智,但是阅读方面不能人品即书品。我拿出其中一篇文章作代表,具体的说说我的想法。)
      
      《一个王朝的背影》也只是感到惊讶赞赏而已,读完《抱愧山西》,我当场有一种被冲击到的感觉。
      作为一篇好的文章能极为生动而贴切的同时又具客观性,并不是很过分的要求和了不得的本事,但同时还能带有意义的关联到相关的社会上或政治或经济或人文上的影响、发人深省,则是一层更高的境界而值得赞叹的。
      《抱愧山西》,我个人认为不仅具有上述两者的所有内容——绝对的足够的客观性——来自大量的实地考察和史记佐证;更是深刻地引申出令人发颤的关于当时历史社会的深思,并且更是有机地对当时具体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同时进行整理、分析和总结。这所有所造成的效果,令我震撼。
      在这篇文章里,我看到的并不只是如题目般简单的,以为是一个部族聪明勤勉的奋斗史。更还有从其背后牵扯出的当时整个旧中国旧社会的庞大的错综复杂却又彼此密切相关的由政治、经济、思想诸类交叉组成的国家的命脉络理和文章深层所反映出的处于具体历史时期的国家国情和受国情紧密影响的民生百态!甚至我看到了造就这些百态的更多的遥远的前因——存在于年代更为久远的历史的前因(最浅显的有如前一朝代对后一朝代的各种影响 或继承或报复式毁灭 如北魏鲜卑的汉化和满清的屠戮,直至追溯到远古时期,还有更深的一些你会联想到的。);也看到了这些百态可能和将要导致的后果。有一个不大典型的例子,我的一段读书笔记。
      「很感慨山西商人的崛起 发展 巅峰 没落和消失。但想想这只是几千年历史里受政治 经济 思想所影响的千百件类似事件的一个缩影而已。到此不免要想到历代王朝的兴衰起落,出台政策的正误,所导致的学风习俗,都将会给底层的人民带去怎样的影响,好还是坏?是否又有哪支部族像晋商一样迫于生计辛苦走西口,又是哪番大起和大落。让人想到世事皆因果循环,创造了再惊人的巅峰最终也要归零重生,一度辉煌的晋商是,如强汉盛唐的历朝历代亦是,因起而生,因灭而终,世间万物都逃不开这千古定律,就是今天一切也是因果有定,强如美利坚也终要像大不列颠一般衰落,中国也终会全面崛起世界匹敌,然后像太阳一样作为一颗恒星发光发亮,但是也终会面对白矮星阶段的到来以及最后的爆炸殆尽,当然,届时可能已经到了全人类都要面临考验的时候了。这是宏观历史的必然趋势,所以让人惋惜也不是悲切也不是,只有徒劳的感慨,相比之下,单位的人类,何其渺小。」能令读者联想如此,《抱愧山西》或由此可见价值。
      所以,自己陷入一个又一个,旧的和不断出现的新的沉思里难以自拔,前一个或许只刚参透了大半,却又有另一个从仍余下的大半里不停地蹦出。
      在一篇文章里想到这么多,是很惊讶。
      而从一篇文章里,牵扯出这几倍多的联想,让我能够震撼和深思的,是《抱愧山西》是《文化苦旅》。
      一篇短篇性的文章,具有较好的客观性、逻辑性和全面性,令读者产生反应这么大的思想涟漪,确实是很大的成功。就算除去它能够广阔延伸的价值,文章本身单纯展现的内容也是具有相当的文化深度和价值,确实值得一读。而其中独到的观点,丰富的材料和人生经验等都是通过并不晦涩难懂、甚至质朴到略显做作的文字展现出来的,成功更上一层。
      虽然对余秋雨印象不大好,不过就从文化挖掘的贡献来说,余秋雨可以作为中国当代值得大写的学者,著出《文化苦旅》系列是他的成功。这一系列作品还是可读的,毕竟我们之于上圣先贤年代太过久远,新生的我们也少了很多老辈的体验,有一本不错的书作为了解的切口是好的。尤其之于今天这个文化没落的年代。
  •        不成文,只是个人笔记。
      
       余秋雨的书,以前读过一本,《文化苦旅》《千年一叹》《霜冷长河》《山居笔记》归拢合并成集。当时同事有这本,我借过来读了。书本残破不堪,没有封面,没有封底,因为同事好抽烟,翻开书,不闻墨香气,倒是烟气扑鼻,貌似吸二手烟。
       书非借而不能读,就是读得囫囵吞枣,匆匆翻过粗粗略过,不解其中味,烟味除外。只是觉得他写的文,有些做作,别人也这么说,我就更对他印象不佳了。
       后来,余秋雨 “含泪劝灾民”,“余大师工作室”,青歌赛评委,抄袭风波等芜杂信息拼合起来,觉得他人品欠佳,作品不看也罢。
       前几天,重读《山居笔记》,字里行间充盈着文化之灵气,知识渊博历史功底深厚,写出这样文字的人,人品也该是不差的。
       我开始怀疑自己过往的认识。反问自己,对余秋雨了解多少呢?仅凭自己的个人一时的感觉和几个媒体展示的碎片,就给人贴上标签,是否过于武断。或者,退一步说,即使现在他谄媚于政府,过去私德有亏,也不能废其文,也不能抹杀他对中国文化的宣讲。
      
       《山居笔记》里也离不开对文化的叙述。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民族的灭亡,并不一定是肉体上被消灭,而是文化的衰微和消亡。文化的消亡,有时候很突然,但大部分文化消亡的时间足够漫长。一种文化,历史越久辐射力越强,存活的时间越长,概率也大。比如中华文化,历经 新文化运动 的狂飙和文革的十年浩劫,相对来说,虽衰微了但根子还在。
       在呼唤传统文化回归和保护的人当中,我们该记住俩人:冯骥才,余秋雨。
      
       开篇《一个王朝的背影》,开篇“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满清铁骑已饮马长江,但一纸 剃发令,激起江南百姓的义愤,宁可死也要抗争。宁愿不留头,也要留发。凡毁我华夏衣冠者,乃是不共戴天的仇敌。激烈冲突后,汉人不得不剃发易服,然而心有不甘的种子却埋下。然后,文章以避暑山庄为支点,纵向历史则是康熙帝醉心于汉文化而后精通,靠文化和曾经敌视他的汉族知识分子和解,写到最后,则是国学大师王国维拖着发辫投昆明湖而死,“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其时是民国十六年并非殉清,是为文化而死。清末,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的口号代表了一部分汉人的心态,然而,后来口号的提出者孙文先生主张 五族共和民国。换言之,他意识到,提到中华历史,满清的这段是割不掉的。联想到,很多人嚷嚷着恢复汉服,恶言恶语于满清。文化是变动而融合的,何况,最终谁是文化竞争的胜利者,大家都心中有数。如此切割,真的没必要。
       《千年书院》,开头是文革中轰轰烈烈的破四旧高潮,岳麓书院因杨昌济而免于被破坏。余秋雨信步至此,后来他多次来这里。文中追忆朱熹,王阳明,黄梨洲等多人对书院的贡献,肯定他们的教育理念。相反,作者对“着眼于实利,着力于虚名,着意于官场”的教育表现出深深的不屑。
       《苏东坡突围》,乌台诗案后,苏大胡子被贬黄州,仕途沉浮人情冷暖。他陷于真正精神上的孤独无告,“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爱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是黄州的山水成全他,历经自我反思,豁然开朗,走向了人格的成熟。这种经历,相信只要经历过世事的人都多少有所熟悉。起初会自我期待,略受挫折会自我失望,多重打击就自我绝望,自我否定,心灵压抑,痛苦地蜕变着,灭寂后的再生,终有一天,心里有了偏激褪去的淡泊。
       《乡关何处》中,诸般人生况味中,有一味是漂泊欲念和回归意识杂糅,终难尽善尽美,这种滋味超国界而越古今。
       这篇里有段文字让我共鸣,他写道,“小时候家里贫困,孩子打碎一只粗瓷碗,也会招来大人一顿暴打,而且邻里认为理所当然,疾风暴雨扑打之后,就等待挑着担子的工匠来,用钉子把打碎的碗镶好,再继续使用。”因为,我也有类似的童年经历。
       《天涯故事》这段则让人记忆深刻“在中国,过于漫长的历史,过于发达的智谋,过于铺张的激情,过于讲究的排场,使寻常和自然反而变得稀有……失落了寻常和自然形态,人就长久地为种种反常的激动设想、模拟着。怎么成为圣贤?如何做英豪?大忠大奸怎样划分?丰功伟绩如何创建?什么叫气贯长虹?什么叫名垂青史?什么叫中流砥柱?……这些堂皇而激烈的命题,竟然普及于社会、渗透于历史,而事实上这些命题出现的概率究竟有多大,而且又有多少真实性呢。”联想到如今成功学,励志学满天飞,成功被定义为:有更多的钱,有更大的权。金钱和权力才是万众瞩目。内心是否焦灼,过的好不好,无人问津。一语中的,道出了众生昨天和今天浮躁的原因。
       他笔锋一转,接下来写到“与之相反,有关一个普通人的存在状态,有关日常重演的种种对象,有关人类周围的动物和植物,有关世俗风习、人间情怀,虽然天天遇到、人人遇到、处处遇到,却一直被中国主流文化搁弃着、冷落着……事实上并没有几个人做得了圣贤和英豪,那就只能凭借争斗来决定胜负,争斗一旦开始,非此即彼,你死我活,更不会有寻常形态的存身之地了,结果,九州岛大地时时成为一块广阔无比的铁板烧,负载着一个个火烫的话题嗤嗤地冒着热气,失去了可触可摸的正常温度。”铁板烧,无疑不是乐园。
       《十万进士》“中国文人互相评鉴文化知识水平的标尺往往不在于宏观识见而在于细节记忆,一有细节上的记忆失误,立即哄传为笑柄。”后来,有人写了本《石破天惊逗秋雨》指摘余的错误,现在看来,这句话有余秋雨为自己辩护的意味。虽说如此,得承认,他说的有一定道理。
      
  •     很多人不喜欢他是不喜欢他的人而不是他的文章.....
  •     因为高中到现在就记忆不深了,还是把分数弄得第一点好了
  •     半夜再放个黑历史……
  •     一个王朝的背影
  •     去年看的。最有印象书的开篇说到的盗版问题 还有就是抱愧山西讲到山西富甲一方时的历史人文。
  •     还是觉得是能让我有品尝感觉的文字
  •     他的书真的好看
  •     可惜没有四星半,和《文化苦旅》相比,稍微弱了一点,作者更侧重于历史性的思考。
  •       那年從專科校園走出來,帶著一些對社會型態的迷惘,一些對考試制度的怨懟,接受軍隊的試鍊。一個人,一包隨身行李,一艘破船,風雨飄搖中隨著隊伍被塞進澎湖。
      
      在嚴冬的澎湖港,冷冽刺骨的寒風,把人扎得搖搖晃晃好不生疼。而當下有個更痛的地方,那是風所吹不進去的所在。每每回望大海,不免想望彼岸的家,遠方的朋友,心就會跳得特別快。
      
      撲通撲通!撲通撲通!一種屬於異鄉浪子無法拒絕又排斥不了的心悸,隨著部隊踉蹌匆促的腳步,趕著異鄉陌生的路。
      
      
      那天晚餐是部隊加菜日,印象特別深刻,滿桌盤飧我卻吃不到一碗飯,忙在廚房端菜,等到有剩餘時間入座,學長幹部早吃完了,在那嘻笑打鬧。坐在位置上如坐針氈,更多的是指指點點的眼光,大刺刺睥睨打量著我。一口飯中總混雜許多情緒入口,畏懼、驚恐、不安,像場不醒的惡夢。
      
      印象深刻,第五口,就在扒入第五口飯時,連長下令開始收拾餐廳,我放下碗筷,開始打掃環境,清洗碗盤,摸黑傾倒廚餘。收拾完畢,幹部學長們早集合在文康中心收看電影,唱歌彈吉他,打桌上足球,我全身濕漉,低頭疾速通過學長們的身旁,到角落窩著。文康櫃在我旁邊,裡面有好多軍事政戰教材,我背對著學長假裝尋書,實際上是不想讓任何男人看見我那因情緒囤積無法宣洩而落下的淚。
      一冊冊書籍在眼前模糊,我用力抽出其中一本,純然因為它是惟一不在軍中教材範本內的書籍,名叫《山居筆記》。
      
      
      此後那本書就一直跟在我的身邊,被我偷藏在任何隱密不易查覺的角落。它在垃圾場待了最久,因為我出公差最常分發到的工作就是倒垃圾,一有休息的片刻空暇,我就躲到垃圾場裡看它。
      
      喜歡看它,是因為它是在制度嚴格的夾縫中,唯一能讓我暫時跳脫出來的心理慰藉。藉著它感懷古人受挫的點滴,流放、遭讒,由於古人一生坎坷的遭遇,釋懷了我對種種不平等待遇的委屈心境。並心裡暗許,哪天回到台灣,重拾自由,一定要到中文系走一遭。
      
      余秋雨,《山居筆記》的作者,當時對我來說,那真是個異常陌生的名字。完完全全的黑字,沒帶半點血肉。認識作者的人,應該都知道他是大陸一個有名的學者,也因為他行文用字沒一般大陸作者的拗口艱澀,所以廣被台灣讀者所接受。
      
      這位浪漫主義者,字裡行間無意中透露出來的人道關懷,往往讓讀者隨著心緒起伏,每讀其書,總能在悵然若失中得到最深刻的探討。
      雖冠不上「啟蒙」這麼強烈的字眼,但他和楊照先生的作品,在我當兵的那段時間絕對具有程度性的影響力。
      
      當我在軍中把《山居筆記》看完後,我萬萬料想不到那些對學生們(尤其是我這種把所有精力消耗在社團活動的專科生)來說,偶爾只會出現在國文課本內並讓人望而怯步的古代詩人們,他們在當時官僚體制壓榨下所有的遭遇,通過作者敏銳的筆觸,連上粗糙的細明體印刷,那神情彷彿就通過了千百年,活生生的在我面前演將起來。
      
      帶著一身孤傲翩然起舞,既沉淪又耽溺,既美麗又哀愁。那是我第一次對中國歷代環境產生震撼,產生遙遠的想望。
      
      
      隔年退伍,十月的澎湖,天氣微涼。我一個人,一袋行李,一架復興客機,半小時後高雄港近收眼底。一小時後回到家,又開始被另一場夢銜接。
      
      人生哪!真像一場場惡質遊戲,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當自己覺得安定了,環境摸熟了,可以大搖大擺走路有風了,就在這個時候,生命總又會把自己帶入另一個陌生的歷程。
      習慣的養成,讓人生的遊戲變得真實,無法喊停、無法退出,沒有回頭路,自己永遠處在陌生的環境中。心防不自我鞏固,很容易被自卑與脆弱侵蝕,變得消極頹敗。
      
      那年台灣南部氣候依舊炙熱難耐,一個人走在熟悉的故鄉街道中,反而一切的感覺都那麼不真實。交往三年的女朋友兵變,朋友們個自忙著張羅自己事業去了,老弟離家出走,爸媽整天催我把他找出來。我,咖啡廳打工的日子,像行屍走肉般規律且制式。我用忙碌填補失序生活的空白,消耗體力只為了不讓自己思考,因為一思考又會讓自己跌入茫然的無底深淵。
      
      是個休假日,我拾把零錢竄出家門,毫無目的走在人聲鼎沸的大街上,而令我駐足的,是一家不起眼的書店。我走了進去,陳列的書籍琳瑯滿目,余秋雨新書《台灣演講》、《霜冷長河》赫然擺在其中,像一個老朋友坐在那裡對自己微笑,帶著幾分稚氣未脫的慧黠,又蘊含著成熟老練的智慧。我想,還真是久違了呢!
      
      那個休假日,我在書店裡待到打烊,再度品嚐了作者的處世哲學。以寬大處理怨懟,以寧靜處理紛亂,以愛與關懷包容因自卑脆弱而衍生出種種不堪的負面情緒。這個老朋友花半天的時間,消散了我目前的徬徨與困擾,讓我豁然開朗。抽象變具體,處理起來就簡單多了,我謹懷謙恭感謝它。
      
      第二天,我跑到補習班,安排了晚間課程,並開始準備起兩個月後各大學中文系的轉學考。
      
      
      今天,讀完《千年一嘆》,心中已不復往昔的徬徨,在那個青澀慘綠的時期。同它一起擺渡,我打算用更堅毅確切的態度來面對新紀元。
      
      那本《山居筆記》最後被我從軍營偷渡回家,現在擺在書架上,惹了點塵埃,同小說散文各式書籍擠在一堆,不顯眼得似乎有欠公道,但我想那已經不重要了。余秋雨說過,當人生進階到某一層次後,總得捨掉昔日種種羈絆。「捨」,是為了要「得」,是為了要清出更多空間,來包容新的知識。我若有所思,略嫌遺憾地接受了白紙黑字裡淬練出來的智慧哲學。
      
      我再回頭望它一眼,看啊看著!只見它又和其他書籍攪糊成片難以區分,一如那個寒風凜冽的夜。
  •     似乎那种过分的评价对你造成了伤害,否则你怎么会用这样的视角看问题?...但你又不是他本人,这伤害从何说起.....
  •       无意间在图书馆看到这本书,闲来无事就借来阅读。本以为是杂谈形式的书,想来读也会是枯燥乏味的,可仔细读起来,却是另外一种感受:余先生的文章虽不是小说,但是却比小说更加吸引我细细品味,若是漏掉了某一段文字,总会影响整体的阅读,文字的严密令我钦佩。余先生对于中国这么多文化的研究与思考,值得我们去深思,去感受
  •     当呼啸的山风收住了劲,成熟就在你的眼前
  •     这里面视乎有一篇寂寞天柱山?
  •     初中交给老师的摘抄作业。
  •        十二年前,我留在海南島過年,那時候我還扎著羊角辮,讓爸爸背著我上了鹿回頭公園。海南島,是爸爸出生,長大的地方,關於那裡,總有說也說不完的回憶。每次家庭聚餐,爸爸五姐妹就會調侃起兒時趣事,說老爸養馬蜂常被扎的一臉包,說曾看過如一個盤子粗的蟒蛇躺在石頭上曬太陽⋯⋯而對於我,海南島始終是個充滿爸爸回憶的也是神秘的地方,二十年來我只踏上那片土地一次。而僅有的回憶,除了天涯海角那兩塊大石頭,就是「鹿回頭」了。
       那是一個冬天,家鄉正在下大雪,而海南島卻風和日麗。爸爸拿著我的冰棒,將鹿回頭的故事跟我娓娓道來:“傳說古代有一青年獵手,手持弓箭從五指山追趕一隻鹿直至南海之濱前面山顛懸崖之下便是浩瀚的大海,無路可走,獵人正彎弓搭箭,忽然鹿回過頭楚楚動人的看著他。他被震驚了,這時,鹿卻變成一位美麗的黎族少女,並和青年獵手結為恩愛夫妻。這也是黎族的由來,這對年輕夫婦繁衍生息,耕種、紡織、捕魚、狩獵、種植椰子樹,天長日久形成了鹿回頭這一黎族山寨。”我聽得出神,吵鬧著要下來跟「鹿回頭」的雕塑合影。
       其實,余秋雨的作品中,《山居筆記》遠不及《文化苦旅》跟《千年一嘆》出色,而「天涯故事」更不是《山居筆記》中算優秀的篇章,從海南島扯到《乞力馬扎羅的雪》跟宋氏三姐妹多少有些勉強。但讀到這,我就想,這次的讀書筆記我就要寫這篇了。就跟作者文中寫的一樣:「大家對海南島的歷史都知之甚少。」,但海南島就是這麼一個神奇的地方,每個人對於它都有各自屬於自己的回憶。比如我的奶奶,她永遠記得在海南作為割膠工人的日子;我的姑姑,永遠記得那條千年蟒蛇的樣貌;而我媽媽,永遠記得在沙灘上爸爸放的煙火。
       余秋雨粗略地在該篇中談論了海南島的故事。作為一個歷史的整理者,他放進了太多私人情感;但作為一個旅行者,他又讓這篇「行記」顯得枯燥無味了。但,讀者有多在乎呢?之於我,我有關於海南獨特的回憶,屬於我自己的回憶,但那往往塵封了,而是這本書,是余秋雨替我開啓了這段記憶。他對海南的描述,讓我開始回憶起一點一滴關於那片土地的記憶。讓我在落雨寒冷的異地秋夜,不禁地陷入回憶中溫暖的笑出聲來。
       是的,「嫣然一笑,天涯便成家鄉」。海南島是養育我父親的土地,讀畢此篇,我將再回海南島的計劃排上了行事曆。因為我真想再見一見鹿回頭,那嫣然一笑,也見一見過去的記憶。
      
        
        (發表於「名著選讀」課堂討論。)
  •     你说的成功是指什么?
  •     你这样的反应就有点过分。
  •     他很有文化良知,极为喜欢他
  •     【閱讀日期 — 2001 上海】
  •     很早以前看过余秋雨的第一本书,他的字里行间透露着历史的沧桑,那过往的历史好像就在自己面前。
  •     余秋雨总能把历史以散文的形式呈现,使历史显的更浓重,披上了别样的风采,很厉害
  •     是啊 ,闭塞和文化的缺乏,初看时信息量太大,世上竟然有这样的文章,我们深深被吸引住了,他痴迷了那个时候的我们,一个时期,痴迷着他的那个我,单纯无知的自己,像一个梦,每次回想起来,感慨良久。
  •       很久之前,读过所谓的《余秋雨全集》。一晃多年过去,遗忘自是不可收拾。近日,在室友桌上得到一本《山居笔记》,置于枕边,昨晚终于读完。
      一本“书写文化、探寻历史”的散文集,硬是被我读成了一本“文化论文集”。
      君不见,第一节多是讲述,自己为何选取问题;接下来讲述自己如何探寻资料;进而分析得到的结果;最后,比较自己得到的结果与别人得到的结果,或是相同,或是相异,或是感叹,或是质疑。
      有人评论,本书趣味性稍差。稍有同感。然,作为文化人,文化的传承者和挖掘者,先生的好问和求索还是值得我辈学习。
      为了验证某个知识点,走南闯北;为了查阅一些资料,栉风沐雨……
      细算下来,这部前后相继2年而成的书,何不似苦逼的博士们那厚厚的论文集呢?
      当然,文学类书籍,各家有各家的写法和文风,就不多纠结了。自己看着喜欢就好,呵呵。
  •     喜欢写竹林七贤的那篇
  •         一提起余秋雨,立马会想到“文化”和“历史”。他曾经给“文化”这样一个简短的定义:文化,是一种由精神价值,生活方式所构成的集体人格。
        余秋雨的文章,现实总是穿插着历史,客观的事物总是与文化结合,细细读来总能尝出些悲苦和无奈的味道,但在悲苦和无奈中也可品出甘甜与希望。
        一个王朝的背影,以承德避暑山庄为线索,悲清朝之由盛至衰,伟大的王朝终究倒在了历史的轮毂下,但这正是顺应历史的趋势。
        流放者的土地,悲一代代文人背井离乡,才学淹没,但他们却把江南的文化传播到东北,荒芜之地展现出生机。
        苏东坡的突围,悲东坡遭人嫉妒,受人排挤,屡遭贬谪,但正因如此才体会到生命的真谛,创作出千古名篇。
        千年庭院,悲“教育是一种世代性的积累,改变民族素质是一种历时久远的磨砺,但这种积累和磨砺却不是一直往前走”,但岳麓书院却见证了朱熹、王阳明等诸多学者致力于打破传统、转播文化的情怀。
        抱愧山西,悲晋商由兴盛转没落,但一代晋商的风度、气质和道义永远光辉与史册。
        相关何处,悲自己的家乡没有家,有家的地方却不是家乡,但通过家乡余姚的名人文化思想上的沟通、碰撞和传承,找到了“家乡”。
        十万进士,悲科举到明清时期弊端重重,阻碍中国发展,但这种以经书典籍来决定仕途的制度,对中国文化的传承起到了帮助。
        遥远的绝响,悲魏晋风流多收到迫害,但这魏晋之风源远流长,影响了后人。
      
  •     补记
  •     现在在看第一次,感觉晦涩难懂,可能是心没有静下来的原因吧!
  •     其实我觉得文人大多都有掉书袋的缺点,但是现在很多人对名人的表现反应得实在有点过分,巴不得所有人都谦虚,其实人家有这个本事其他人就应该听着,全都闭嘴!
  •        看过这本书之前看过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和《千年一叹》三者都侧重于写游记却又不同于一般游记。
       很喜欢余秋雨的这种写作方法,游记中寄情。千年后从一方故土,向我们重现了历史的风云。从历史中获得感悟。
  •     你还是在用那个主流的价值观去评价别人。
  •     应该算是唯一读过的余大爷的两本书之一?
  •     上初中的时候私以为这样的散文很牛逼,还去学他的文体……
  •     评价何必分主流和非主流,至少在我的评价体系之下,余秋雨做到了这一点,而且做得比其他人都要好!
  •        俗世之中,喧嚣不减,我们步履匆匆,向“钱”赶向“欲“走向”物“奔忙,视野被蒙盖,心灵沾尘却无人在意。很少有人会倾尽一生与所有的精力去认真做一件事情以践行“为精神而活”,或者在喧嚣之中找寻某种精神的精髓与世人共享,以期获得一些共鸣。那种遥如古人费尽心力只为赏得一次日出的纯粹,好像离我们已经越来越远。
       我们的心上山尘堆积,亟需一场新雨。
       余秋雨先生的《山居笔记》该是这样的一场涤荡心灵的新雨吧。
       《山居笔记》是余秋雨先生在1992年至1994年间用全身心写成的、继《文化苦旅》之后的第二部散文集,总共11篇文章。作者曾经说过,写完《文化苦旅》,他还是觉得有很多超越具体遗迹的整体性难题需要继续探访,而他能做的,只是招呼读者用当代生命去感触和体验。
      而整本书也正契合了作者的所想,将文字之间释放的能量和思想放在可以被读者感知的台阶,一点点地渗入进我们的每一个细胞,内化为自己的思想,以及对文化的一些思考。
       这是一个浮躁的社会,我们买书但是很少有人用一颗心虔诚地细细品读,而所谓的作家们也是层出不穷,几天即可成文成书。
      我们似乎在慢慢丢失一种叫做思想的东西,你以为你拥有但事实是你的所谓的思想是移植的“山寨思想”,你的所谓大道理和智慧全部是来自他人的陈旧语句的堆叠,你仅仅充当收容的角色,而非内化。而我们的文化需要沉静和细腻的笔调来记叙,将历史缓缓铺开,交由读者们去体会和感悟。余秋雨的这本《山居笔记》做到了这一点。两年的时光,带着心头那点对文化的感悟和遗憾,全部放进写作里,将冰冷的历史写出了温暖的色调,用细腻的笔触将我们引入他构筑的世界,一边思考一边体会阅读的快感,整个儿被作者带进一种难以言喻的美好境界之中。
       文化是一段历史、一个国家、一个城市最本质最重要也是借之以区别于他人的内在的东西,可以与“精神”二字并立而言。一个人倒下了,也许并非肉体上的侵害,而是心理、精神上的摧残,所谓“意志力”也。同样的,一个民族的灭亡,并不一定是肉体上被消灭,而是文化的衰微和消亡。无数的历史的精粹构成我们的文化,丢失文化,就是忘记我们的历史,就是抛弃了一种内在的维系我们人类、民族的东西。现今社会,似乎正在走向丢弃的过程。
       中华文化,在经历了十年文革和之后带来经济快速发展的改革开放,所剩已经不多。我们存在于世,很大程度是为活而活,为物质而去争抢,精神文化早被无视。余秋雨先生正是看到了这样的一种过程而会导致的结果,所以写了这样的书让我们在文字里沉下心找寻那种可以给我们带来平静与深思的东西,以这样的方式带我们去感受。
       之前看的《文化苦旅》毕竟是一本“旅”的书,写的固然有文采,但是给自己的感觉确是一种生硬地制定行程完成任务般的写作,总觉得作者是在运用自己高超的表达方法演戏般地诉说,不管是怎么的景致,都要生生抠下点什么东西交给读者。
       也因此看完他的《文化苦旅》就很长时间都没碰过他的书。
       直到有一次偶然读到他的那篇《历史的暗角》,作者用十分诙谐但是深刻的笔触描摹了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但甚为忌讳的一种人——小人。他写道“他们是一团驱之不散又不见痕迹的腐蚀之气,他们是一堆飘忽不定的声音和眉眼。你终于愤怒了,聚集起万钧雷霆准备轰击,没想到这些声音和眉眼也与你在一起愤怒,你突然失去了轰击的对象。你想不与理会,调过头去,但这股腐蚀气却又悠悠然地不绝如缕“多么生动形象的表述!
       我们的历史我们的社会不就是在这种人的围攻下生存着么,而我们被看不见的东西紧紧缚住,无力抵抗,变得沉默。思及此,不禁想到社会底层的民众,他们是社会的基础但是所遭受的却是声嘶力竭而发不出声的困境,而那些跟着潜规则畏畏缩缩的人却过得风生水起,借着权力与物质的缝隙翻云覆雨,一旦法制的大网盖来,他们忽然之间就消失无踪。
      余秋雨在写这样一种特殊的人之时,自己也正面临着这样的困境,思及自身,笔触显得更加成熟与真实,看似平常的冷静的笔调糅合进了他内心的真情实感,让人读来仿佛自己正站在群人面前,看他们狞笑却无力,那种由各种原因产生的绵长粘稠的不舒服忽然就消失殆尽了,絮叨繁琐的继续记叙,在他笔下却有一种可以说服人的淡然和平静。
       然后再次捧起他的书,《山居笔记》。这本书较之《文化苦旅》来得深厚,个人感觉,那种且行且看,且听且写的肆意闲适的书写比一张张排列好的行程记录有意义得多,也让思想来得更为活跃。他似乎是把自己揉入了整个儿的历史,把那些无声的历史见证者透过文字放大到我们的眼前,让我们自己慢慢地细心地去感受那样的一种思想和文化。不管是王朝历史的更迭之后那个最后的影踪、那片最终被遗弃的土地,也不管是文人们独特精神的构建、晋商的慢慢落寞,还是千年之前苏子的出走、商业文明与中华古老传统的狭路相逢,都被他执着那支湖笔在素白的宣纸上慢慢铺成开来,一点一点讲穿越时空的声响刻入读者的骨子里面。中国画讲究留白,他的文字也符合这样的趋势,他并非絮叨地说着自己所有的见闻,他只是破开一个小口,小小呼吸下,剩下的,留待读者们自己去撕开自己去感悟。像个指路人,告诉你方向,至于怎么达到,那是你自己的事情。
       《山居笔记》中,作者冷静地说着故事,也处处透露着自己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而读者可以在文字之中生出自己的思想,品味到书里所要传达的东西。很多人对余秋雨都有微词,认为他的文章就是琐碎文字与虚无思想的结合,但是在这本书里我却感受到了一个纯粹学者叩问历史的自我反省与思考,他是一个文字的转述者,记录下历史的回声,借由扉页传递给我们,语言不浮不躁不刻板不华丽,但是我们感受到了里面的力量,坚毅不拔。
        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篇是《苏东坡突围》,余秋雨先生像是一个冷静但不冷漠的诉说者,站在千年前的月光下,看着苏子走远的背影,心头生出感同身受的忧凉。他把东坡的生平慢慢铺开,带着记叙者独有的客观,跟着他的行迹,感触他的心情,时空的维度因为有了作者深刻的思考和文人骨子里的那股子体恤而变得有温度,鲜活了起来。让读者看到了另外一个坦率可爱真实拥有一颗赤子之心的苏轼,朝堂的黑暗和当权者的无能是他行走落拓的背景,好像他的衣裳都发出了微微的光芒。
       作者说:“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 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 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苏东坡便拥有这样一种品格,从历史深处出走,穿过秋雨先生铺就的那条小径,走向如今在俗世喧嚣烦躁的我们,带来一场酣畅淋漓的新雨。站在背景是车水马龙的街上,心里还可以穿过时光,体会到那个诗人心里的无奈和悲痛。历史不是用来供奉的,历史是交由我们来感悟出新的东西的。
       我们缺少什么,缺少的是一颗面对历史虔诚宁静的心,是面对俗世还可以在心里留有一方自己净土的坦然,是对世间万物的敬畏之情,是经历风云之后自己的思想。余秋雨的书一直很喜欢看而且看得很慢,每一个段落都要缓缓,想想那些文字背后的东西。他把中国看作一个整体的饱满的研究对象,以自己的步伐和心去感知,他慨谈上海的胡同文化、天津的港口文化、江南的水乡文化,在清溪里沉着的细瓷片看到了整个余姚的瓷文化,在一碗醋里叙写着当年晋商的辉煌与如今的“抱愧“,在燥热的夏季看到了往昔的承德故事。余秋雨似乎有这样一种魔力,可以在细小的尘埃里都可以看得见往事的影子,借由笔与纸的承担,向社会传递一种难得的我们自己的文化。
       又想起很久之前看过的梭罗的《瓦尔登湖》,也是记叙在湖边的生活琐事,也许是看那本书时是令人昏昏欲睡的春天,一直断断续续一个礼拜才收尾,而这本书却是舍不得往下读,要一点一点地留着看。两本书一样地令人向往宁静淡泊的大自然生活,一样有一种让人平静的力量,可《山居笔记》迎面而来还有历史深邃的气息和行者般膜拜的那种对于历史的虔诚,跟着书去看历史,也不过如此心境。
         这个夏天,依旧会燥热难耐,就再来回味下这本清凉的书吧。
      
      
  •       “虞兮虞兮奈若何”是楚霸王《垓下歌》里的末句,有人将之翻译为“小虞呀小虞呀,我可拿你怎么办哪?!”现在改换一个字,用来形容我重读《山居笔记》后的感觉。
       《山居笔记》算不得余秋雨的新作,因为《收获》发过,台湾出过,盗版盗过,早已失了新鲜。但书中新增的自序《可怜的正本》却很值得一读。余秋雨在这篇自序里哀而不怨地历数了他的著作被可耻地盗版的经过,并且根据传闻将对他的部分批评宣判为盗版者的鬼域伎俩,另外一些批评则一一指出它们的幼稚可笑,断定为“看不惯”他的“文化生态方式”。精彩极了,必将再次诱发读者的同情和敬意。
       如今再来批评余秋雨,要不要先申明自己与不法书商绝无牵连?我不知道。但是我重读《山居笔记》后,确实有话想说。我想说的是:余秋雨并没有直面他的散文中的某些已经为批评者指出的问题。当然,他太忙了,几乎不看报纸杂志,他的拥护者也只会给他寄阅那些最恶毒的如“情绪化生物”一类的玩艺儿。在泥沙俱下的批评中,余秋雨呈现出了一种受侮辱和受伤害者的姿态(参看《山居笔记》附录《依稀心境》)。这种姿态将引导喜爱余秋雨的读者,使他们坚决唾弃所有的批评。可是,对于余秋雨,对于文化散文,有些问题并不能就此遮蔽,仍然需要作者和读者共同面对。
       我不想再列举所谓“学术硬伤”,余秋雨说得对:散文不是论文,不能那么严格地要求作者。当年鲁迅写杂文,也曾经因为误记《颜氏家训》而冤枉了颜之推,人毕竟不是书橱。可是鲁迅不久就专门在报纸上承认了自己的误记,以正视听。而余秋雨在《山居笔记•自序》里举出的,却全是批评者浅陋无知的例子。我希望他还是能就《文化苦旅》中将娥皇女英称为舜的女儿,和《山居笔记》里将雨果放在了法国大革命时期,向无数敬仰他的读者作一个说明。
       我还要向余秋雨教授的拥趸们说几句,为了不重蹈覆辙。前两年我也曾撰文批评《文化苦旅》,结果受到众多“余迷”的抗议和质疑,一位女读者在电话愤愤地说:比起充斥世面的《厚黑学大全》、《性爱技巧》之类,难道《文化苦旅》不是一本有很好社会效应的书吗?为什么还要这样批评它?为什么不去批评那些坏的,却老是去要求好的更好?我当时的回答是:如果《文化苦旅》仅仅是文化普及读物,那它就很不错了。即使如此,某些偏误的文化常识仍需纠正。何况作者在前言后记里,往往号称是要通过这些文字,觅得安身立命之处或拯救传统的路径哪!
       在进行了这么多说明后,我终于可以说出我对《山居笔记》的印象了,那就是:它并没有比《文化苦旅》有所进步,它的核心概念在前一本书中已经全部出现了:对文明盛衰的感慨,对尊崇文化的呼吁,对健全人格的向往。它的写作模式也没有什么变化:先由一件什么事起头,在巧合和偶遇中,发现了一根什么线索,然后“目光遥遥地投向历史的深处”,一篇文化散文诞生了。
       而《山居笔记》发扬的,是《文化苦旅》中的根本性缺失:在文化单一前提下的文化决定论。这是余秋雨的一贯思路。在《文化苦旅》中,借助山水的记叙,还不那么显眼,到了《山居笔记》,这层依傍没有了,这点便愈发见得分明。《天涯故事》,作者随便拈出几个历史人物,就敢断言海南文明是“女性文明”,从此便洋洋洒洒议论开去。我相信,要在几千年的海南历史中找出骁勇善战、剽悍迅捷的例证,决非难事。所以我还可以比余秋雨更全面地说海南岛是“两性文明”。《遥远的绝响》,劈头一句话就判定了魏晋名士多被杀是因为他们有能力辅佐各个“统治集团”,但这样的情况何代无之?“文人成批被杀”,何代无之?这与“魏晋风范”何关系之有?这个问题不解决,后面的文字就成了为议论而议论,为抒情而抒情。然而不管,径自写开去。试参看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才能知道什么叫做史家眼光。
       再来看作者颇为自得的《十万进士》,如果科举史实叙述还大致不差的话,最后的一句问话充分显现了余秋雨的思维方式:“灿烂的中国文明,繁密的华夏人才,究竟中了什么邪,要一头钻进这种鬼火、呻吟和恶臭里边?”在他眼里,科举制度就成了中国文明的代表,考举者也就囊括了华夏人才。经过余秋雨一解剖,我们才发现,原来中国文明史就是如此简单,简单到一篇散文就可以总结出一个文化命题!
       我要批评的,不是余秋雨史料的错误,不是《山居笔记》煽情的写法,甚至不是余秋雨喜欢标举的文化高调,而是它们背后的思考进路。史料到了余秋雨手中,往往成了随意拿捏的泥团;抒情议论对于文化散文,通通是朱红青紫的颜料,一篇文字旁征博引,花团锦簇,还有“文化”的光环,可是作者的结论靠这些东西是推不出的。一次两次不觉得,读多了就能感觉到。
       这里我要引用一位父执写给我的信中的话:“他(余秋雨)写到的别的地方,如道士塔,没有去过,不好评说。但如都江堰,太熟了,就不免觉得他有点‘洒狗血’……”“洒狗血”是京剧术语,意指造作、不真实的作派。《霸王别姬》里程蝶衣骂从花满楼赤脚逃出来的段小楼的相好,就是:“那就别在这儿洒狗血了!”汪曾祺在《泰山片石》里称扬杜甫的“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说李白的“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就有点洒狗血。为什么?读读余秋雨。
      我颇疑心余秋雨的走红,是因为他的文化姿态而不是散文成就。是啊,谁不说俺家乡好?一篇《抱愧山西》,山西人时常称引;一篇《千年庭院》,湖南人自然大悦;《乡关何处》更是算得造福桑梓。更重要的是,他给了读者一个可以轻易感知、简单把握的“文化”。本世纪谈中国文化者,往往陷入非褒即贬的怪圈,但余秋雨不。余秋雨颂扬文化,是以反思的姿态颂扬;余秋雨批评传统,是以继承者的身份批评。所以余秋雨的文化散文是那么的容易为国人接受,在海外流行。我想任何批评者的喋喋不休都改变不了什么,第三本换汤不换药的文化散文又将出版,且被盗印。呜呼,余兮余兮,奈若何?
      
      (原载《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试刊第九期98/11/27)
      
  •     念起了与"山居"相伴的那些年。不得不承认,舆论让我与他渐行渐远。自己真得是不受影响地作出理性判断了么?我怀疑。
    守住一颗心是一生的修行。
  •     你的思维是多么混乱啊!!!
  •     高中时我同桌很推荐这本书,所以我就看了
  •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能够看得很远却又并不陡峭的高度。(苏东坡流放黄州后)
  •       虽然很多人不喜欢余秋雨,但我还是觉得余秋雨属于中国当代作家中杰出的一类。尤其是这本山居笔记,用一篇文章写了一篇历史,让多年之后喜欢纪录片的我在看到让人惊喜的纪录片时觉得两者有相当多的共同之处。文章中的一些情感,一些思考,一些角度,都是自己在读历史时有过的感受,却无法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本书就像是在书写这些,书写我们。
  •     成功与否只是在人们步入了一个逐利的商业社会后才被看成是一个重要的价值标准。而且每个作家的创作目的是不同的,被人记住和引用只是其中之一而已。你怎么能确定他写作的目的就是(或者只是)被别人记住和引用呢?
  •     请问成功又怎样,不成功又怎样?很重要吗?
  •     余秋雨的书还是喜欢,情怀这东西和科技世界的发展貌似是反的,好像是作者在中文大学写的吧
  •     看这本书时,他还是我男神
  •     是本很长见识的书,提到很多历史人物,对民族的跌宕,区域的变化,就像听个有见识修养的人讲故事,很不错
  •       王朔的复出,让余秋雨也跟着热闹了一把,“一本小说也没写过,怎么能成作家?”
      
      这位王先生骂人骂惯了,对于俨然圈里的焦点人物当然不能放过。当然,他有自己的想法,为新书造势,就像当年的李敖为了新书的宣传不择手段的去给前妻胡因梦的生日献玫瑰,据说他的新书名里有“玫瑰”二字。我没有仔细探究事情的原委,有道听途说之嫌,不过是对王朔的言论表达自己的观点罢了。
      
      骂归骂,王朔不能阻止余秋雨的读者继续研读他的书,比如我。
      
      最早读余秋雨,还是那本《文化苦旅》。忘了为什么买那本书,是别人推荐还是受了宣传的影响,总之那本精装的硬皮封面依然在我的眼里和心里,之后就是不断的传阅,直到再也找不到它的踪迹,好书都是这样,三毛、张爱玲都一样的境遇。所以到了今天,对于借书,我尽量谨慎从事。
      
      《文化苦旅》堪称余秋雨的经典。有趣的是,当初出版并不顺利,和很多优秀的书稿一样,经历了多次生硬的拒绝,之后那些曾经写退稿意见的编辑和出版社一定因此大跌眼镜。后悔莫及,不仅痛失一块大大的蛋糕,还与伯乐这样的清誉失之交臂。
      
      敦煌、王道士给我们留下了太深的印象,而对于自己不仅仅是历史空白的弥补,还有惊诧。于丹不是说:“现在中国文化需要上课的人,比需要下课的人多。”我也属于那群需要上课的人。
      
      近日读的是《山居笔记》。
      
      《苏东波突围》、《一个王朝的背影》,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作者经过考证的史料和观点,很值得一读,余秋雨的文笔自不必多说了。
      
      苏东坡也是我喜欢的一个历史人物,很小就读他的词,大气磅礴、文采熠熠;他的字,险峻挺拔,透着英气和俊朗,本人也必是伟岸洒脱吧,游弋于青山绿水之间,周遭美女如云(安意如专门写过一篇苏轼的风流情事)。其实他的人生境遇并没有想象中的自得绚丽,充满无奈,甚至文人通病一样的窝囊气。
      
      余秋雨笔下的苏东坡和安意如笔下的相去甚远,余秋雨的笔端不仅仅有对东坡的崇敬还有深深的悲悯,真实而厚重,让我觉得应该再读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才能见其清晰的真面貌;而安意如有投读者所好之嫌,尽讲那些才子佳人的事情,吸引眼球罢了。
      
      《一个王朝的背影》,让我对康熙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皇帝也有三六九等啊,比起明朝的万历,康熙的确不仅仅称职,堪称伟大的君主不为过。知道吗?清朝为什么不修长城,反倒修了避暑山庄,用余秋雨的话来讲,承德就是清的长城。直到慈禧大兴土木的建了风景如画的颐和园,避暑山庄在荒废多年后,才完全丧失了这个崇高而独到的意义。
      
      
  •        每次看余秋雨的文,内心都会沉静下来。这本书中,他描写的问题其实都不小,都不是能两三句话有个结论的,这也是历史的厚重性决定的吧,通过他的字里行间,能深深的感受到他对生命、对历史的那种敬畏。“人生太短”是他回答如何快速解脱自已于世事纷争的座右铭,这是我们每个生活在这个浮躁社会所需要的座右铭,太多不重要的信息牵扯着我们的神经,但他们真的太不重要,太不重要了。
       “灾难,对常人来说也就是灾难而已,但对知识分子来说就不一样了。当灾难初临之时,他们比一般人更紧张、更痛苦、更缺少应付的能耐,但当这一个关口度过之后,他们中部分人的文化意识又会从新苏醒,开始与灾难周旋,去寻求生命的底蕴,在灾难中洗刷掉那些只有走运时才会追慕的虚浮层面。到了这个时候,本来经常会嘲笑知识分子几句的其他流放者不得不收敛了,他们开始对这些喜欢长吁短叹而又手无缚鸡之力的斯文人另眼相看了。”提起流放,我脑中出来的是了无人烟的沙漠,一走三悲的一个个家族,和悲天悯人却又被小人陷害的仁者,从来没有接下来想他们到目的的生活,他们这样一个心理的转变被余秋雨深刻的把握。我突然意识到,那些平时咋咋呼呼的大块头汉子是在危险面前第一个退缩的,那些平时斯斯文文的弱者却在险境中一步一步生存下来,电影中如此,小说中如此,现实生活亦是如此。
       “成熟时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控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溪流汇成了湖。”对苏东坡被贬黄州后,苏东坡心理转变的概括,多么酣畅淋漓,成熟正是我慢慢需要的高度。
       “谈论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有一个惯常的误会需要消除,那就是,在本质上,这是一个文官选拔制度,而不是文学创作才能和经典阐述能力的考察制度。”被他这样一点,我们的很多抱怨的确得以缓解,我们一味的抱怨科举考试,对四书、五经内容死记硬背的荒唐扼杀了多少有好文采的创作人士,但是反过来想想,人家科举考试本来就是一场选官考试,而不是像现在的新概念作文大赛一样去挑选写作人才。
       在附录中,作者分享了一个小故事,最后得出的一点感想,我认为非常有价值,“示众,只是发难着单方面的想法,如果被示众着没有这种感觉,那很可能是一种享受,一个人要实现对另一个的名誉羞辱,需要依赖许多复杂条件,当这些条件未能全然控制,就很难真正达到目的。”很多时候,换个角度考虑问题,对自己心态平和很有必要。
      
  •     12岁
  •     初中的时候就读过,当年被里面的文字和透出的文化深度深深折服,希望与他的人品无关
  •     抛开网络上的垃圾言论不谈,我在书上和纸媒上看的关于他的评论很合理
  •     挺清新的感觉
  •     妙不可言
  •     今日读《山居笔记》,翻至此页,唏吁不已。曾经去过的一条至镜泊湖的旅游线路,竟是清代的流放地宁古塔所在地,“几乎不是人间的世界”。读史的意义就在于此,足之所触,目之所及,只是历史上的瞬间,明白了前世今生,方可走向未来。
  •     我怎么感觉一般
  •     文学做到如此地步,其实也就理所当然的能让人欣赏了,感觉余老的心很虔诚啊,不管是写这还是写那都是……
  •     好像是初中生病时,用来打发时间的。余秋雨的书,最适合病人神马的看了。
  •     成功只是对一个状态的表述,我没有看过成功学的书,我只是把它作为一个形容词。
  •       忽然很羡慕余先生,能通过笔端把所见、所闻和所感通过笔触完整表达出来。对于这本散文的出版,他是被迫的,其中"历史的暗角"一章中对"文痞"行为的分析,正是作者对当时所处事宜的心情反映。
      或许是我麻木了、老了,又或许是一直以来对中国的历史有所关注,记得之前看<千年一叹>时,曾感叹过两河中东文明的衰落,可是现在,在初步的囫囵吞看过一遍之后,我竟没有了一种感动,一种对中国文化的感动。"也就那样吧"是我看过之后的感觉。说实在的,作者表达的是个人的情感,对于我们这种凡夫俗子来说,仅此而已。
  •     带有一些时代烙印,中学作文素材必备神奇
  •     散文入门
  •     这本是我认为秋雨散文中写的最好的
  •       之前上学的时候读的,当时很流行他的书。
      在一个无聊的暑假看的
      当时觉得写的平平静静
      淡淡的但是又引人入胜
      能够更了解一些历史
      还是值得读的一本书
      
      其实他的文笔还是不错的
      但是后来他出现越来越多的综艺活动
      对他的印象也越来越不好了
      
  •       儘管考試十分緊張,生活非常急促,我還是控制不住自己翻開了余秋雨的散文集。
      
      老實說,我對作家——特別是最近才出名的余先生——的了解程度可真是不敢為人所知,幾乎是零。對於看作家們的文章,我也是走馬觀花般,或是大加指責。余先生的《日暮鄉關》——似乎是叫作這麼個名,恐怕我也記不太清了和描寫酒公張先生的那篇——叫什麽我也確乎又忘了——卻還是我較為喜歡的篇章。嗐!與其說,是較為喜歡,還不如說對於我這種頭腦糾纏不清的人來說更容易表面上的理解。
      
      比如說吧,《日暮鄉關》先使我想到了“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然而,余先生并不是在黃鶴樓送別所發的感慨,祗是套用這句話而實實寫的相關。他的相關,偏僻狹窄的村莊,人們聽說的是縣裡一所“養命醫院”。所謂“養得了病養不了命”是普通醫院的“宗旨”。這所能夠“養命”的奇特醫院自然成了傳奇性的話題。
      
      且不提余先生怪癖的家鄉裏傳聞的“養命”醫院。當他上大學治學於他方時,同學們一起提起自己家鄉時,他也說起家鄉名字。一個老教授突然驚訝道:“啊呀!有名氣!有名氣!王陽明的故鄉啊!……你們縣裡不是有個……有個什麽陽明醫院嗎?”話音剛落,作者愣了,隨即驚呆地恍然。原來如此!那個“養命醫院”竟是被誤傳的“陽明醫院”。世人對王陽明的態度可見了!
      
      王陽明,也叫王守仁。現在的世人將其斥為唯心主義。最清楚的事實是他與友人去看花,他說:“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這是多麼穎慧的悟性!爲了瞭解王陽明,我找到了一本《中國簡明哲學史》,可惜的是它是文革的版本。幸運的是,也并非沒敘述事實。王陽明的基本理論就是“心外無物,心外無禮,心外無善……”當然,書裡也沒忘記用長篇大論證明王陽明是怎麼遭到“廣大勞動人民”的“強烈反對”的,連由於蔣介石喜歡王陽明而推出兩人的一丘之貉行為這樣的調子都用上了。
      
      余先生在文章裡說,他對於和王陽明同鄉的事,實際上還是感到榮幸的。
      
      余先生的態度,我比較喜歡,大概這也是我比較喜歡這篇文章的一種私心的原因。
      
      《日暮鄉關》在此就告一段落了。哦!最後澄清一點,蔣介石之所以喜歡王陽明,恐怕和反動本質關係不大,主要還是因為王陽明是文人中帶兵打仗的。
      
      14歲,高二。2002.11
  •     喜欢这篇<<遥远的绝响>.
  •     关于苏东坡突围、遥远的绝响是我最喜欢的两个章节。
  •     天啊,你为什么老是谈成功不成功的?我真怀疑你是不是收了成功学毒瘤的影响
  •     还抄过笔记
  •     初中语文老师推荐的书
  •     一个成功的作家就是写的东西能让人记住,并且在不知不觉中能够引用,即使过了很长时间,看到什么东西,触摸到什么东西,也能捕捉到当时和作者一样的心境。就跟建筑一样,做的漂亮的谁都能学会,但有的会有一种力量,就算不是震撼人心,也能让人一眼看出创造者自己的语言。
  •     不要套用那套忽悠人的成功学的说法.。
  •     这样的成功只是我的欣赏标准,就像我看到一个建筑,也许它的功能是医院或者学校之类,但是它立面上的玻璃反射出了周围的环境让我觉得它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了一体,光凭这一点我就会觉得它是个很成功的建筑,这与创作者本身的意图或许并不一样,但在我的评价之下它确实是成功的。再说余秋雨是当代作家,我们又凭什么从历史的范畴上要求他永垂不朽呢?
  •     当时也真的挺单纯的,看了那么多本余秋雨。。。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