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争霸启示录》书评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8-10
ISBN:9787539962719
作者:潇水
页数:328页

特有趣

一本诙谐、幽默、搞笑、捧腹、绝倒和神伤的历史读物。从多看限免得来,本没打算看,顺手翻了翻,发觉语言太逗了,竟不能释卷。从陈胜、吴广起义到楚汉争霸,历史课本上将这一段一笔带过,致使我对这段历史知之甚略。严格地说,这段历史在语文课本的古文部分和《古代汉语》的节选篇章里都读到过,但都只是一些支离破碎的断片,看不清全局脉络;看着作者用逗趣的语言讲述这些当时读来颇为刻板的故事,有种亲切之感;另外,你会发觉以前读过的碎片终于在你脑子里拼成一张完整的图。几年前,玩游戏——《秦殇》,玩得废寝忘食,从公子扶苏的角度对这段历史有了进一步了解。也许是游戏太出色的缘故,玩到最后,竟生出一种苍凉之感。《秦殇》是让我对这本书、这段历史产生兴趣的源头,意外的是,读到最后,竟生出了和游戏同样的感觉。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90%的时间你会非常开心,因为作者写得太令人捧腹了;但在最后10%的时间里,你会明显地感觉到作者的笔调开始变得凝重,带着浓重的文学抒情色彩。英雄迟暮,呜呼哀哉。历史是无尽而又重复的轮回。

搞笑的表面下是深刻的史识

现在世面上各色各样的“民间写史”多如牛毛,但大多数跟“说书”没什么两样,实质上只不过是把文言的史书用大白话转译给读者而已,没有什么自己的思想,也无法引发读者更深的思考。或者又如某著名历史老师,为了刻意标新立异,哗众取宠,而完全缺失了严谨的治史态度。潇水写史可以说是趣味性与思想性兼具。看其文字表面上十足的搞笑,但里子却是严谨的治史态度和深刻的史识。看得出我们对民族的历史、我们的民族性有过相当多的思考。尤其是对秦汉之际先秦贵族政治向皇权专制下的平民官僚时代转换对整个民族精神所造成的影响,潇水多有阐发。正如他所说的,“皇权专制下搀和了平民的狡黠和功利之心后扭曲变态了的忠孝仁义”也许才是我们现在常常痛心疾首的国民性的根本源头吧。

比较通俗的历史类书籍

《楚汉争霸启示录》中作者用比较轻松的语调,全景式的讲述了秦末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客观反映了刘项两大集团和围绕着他们的各种势力的兴衰过程,作为休闲的作品还是不错的。可能出于受众的角度,内容比较浅显,没有深层次的反映当时的社会、人文、制度等背景,仅流水账似的对登场的历史人物和重大事件做了介绍,并加入了某些作者的主观臆测。作者最后总结认为刘邦最终的成功在于战略全局上的胜利,还是比较认同的,同时也觉得刘邦身上有难能可贵的一点,尤其是作为政治生物,就是善于妥协。秦朝二世而亡,是因为统一(尤其是完全意义上的统一)在当时是新鲜事物,而秦在实现统一的过程时间太短、急于求成,又过于刚烈的求全,又是政治制度、又是思想理念、又是社会文化、又是生活习俗几乎全方位的进行统一。而自炎黄以来流行的观念都是各家过各家的日子,大不了就是显示显示肌肉占点便宜罢了,而且一直都是从下到上、松散节点构成的金字塔式的社会结构,连孔老夫子游走各国几十年,仅仅推广周礼这个小的方面都劳而无功。而秦在面对层层阻力面前,采取血腥的高压政策,一旦能震慑压制整个主导政治集团的秦始皇死了,本质上说秦的主导政治集团已经自行瓦解了,从而导致起义的迅速失控。在起义到推翻秦过程中,又是各种思潮泛滥,原先被统一的各方势力陈渣泛起,乱哄哄纷纷登场。项羽采取的是向秦始皇看齐,逐步实现取而代之的誓言,明显是反社会反潮流的,失败的概率极大,即使没有刘邦的存在,也会有陈邦、李邦来作为对手,加上年纪太轻又骤上高位,缺少人生阅历,没能完成将军到政客的转变,失败也不稀奇。而刘邦则人老奸马老滑了,正式闹革命时已经在社会上厮混了几十年,并且没有迷失自我、心理素质一流,从自身准备上看,也可以成为合格的政客了,一遇风雨化龙概率大增,在争霸的过程中该占便宜的可劲占、该横的时候横的出来、该服软不要脸也服、该耍赖就耍赖,跟个变色龙似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可以被奉为“小人”的祖师爷,再加上顺应时势,成功也没什么稀奇的。

分分钟有启发

首先这是一本非常好看的历史读物,这么说吧,虽然潇水的风格和当年明月大相径庭,但是两者有一个共同点:可以当小说看的通俗读物,文字有强大的吸引力,能抓着读者一路读下去。明朝那些事儿的阅读快感来自于对于明代官场人物入木三分的刻划,非常逼真,现实感极强。而楚汉争霸启示录则是用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刘项争霸故事,道出了中国古代的竞争智慧,却是两千年来如出一辙,现代社会的竞争法则:团队、战略、规划、效率、资源等如何优势最大化,都在诙谐调侃的语言中自然流出。所以于我这样的都市职场人而言,更喜欢楚汉争霸启示录。历史在潇水的笔下既有趣诙谐,又是有据可依,似乎还原古人的面目,在现代人眼里看来,就是这般有趣。而潇水的叙事议论,信息含量之大,用笔文意之雅,也是极对我的胃口,在黑色幽默之间,竟有一些极具意味美感的历史场景描:这绝不是无意义的,而是潇水对于历史事件的借景抒情,自然流出,往往是点睛之笔。如写刘邦一行人前往鸿门赴宴,潇水说是:"一行人很干净地行驶在平原上,北风劈劈啪啪地扇着他们的嘴巴。"既令人捧腹,又感同身受地体会到了刘邦赴宴的心情。这样的妙笔,全书到处可见,潇水写史确实有天才。

刘邦和项羽的成败与中国人的性格(潇水)

刘邦和项羽作战的成败,体现了两种战略思路的不同。刘邦派韩信开辟北方第二战场,把山西、河北、山东都给占了,是做战略进攻,但又是相对缓和的。刘邦常常把韩信积累的军队撤走。而刘邦在荥阳城地区,与项羽正面对战,项羽进攻,刘邦固守,刘邦丢失荥阳成皋后,又复攻成皋,并又要攻荥阳,随后又是在荥阳山外与之对峙,总的来讲是互相攻伐吧。但同时刘邦派出韩信在第二战场、彭越在敌后战场、英布在南方战场,对项羽集团进行进攻或骚扰。在荥阳地区的对峙,不是因为刘邦总守,项羽总攻,导致项羽疲敝,最后走向败退。实际上,这种对峙,对双方的消耗是一样的。之所以项羽转向了败亡,是韩信等人的第二战场,占据了北方,并从齐国南下开始攻击和威胁项羽的后方基地,项羽在前敌于是粮食补给和兵员补给都不行了。这就类似隆美尔和蒙哥马利在北非对峙战斗,但地中海的给养线海战方面英国取得胜利(犹如韩信的第二战场胜利),促成了隆美尔在北非走向败退。在荥阳一城的战局不是影响总体战役成败的关键点,影响成败的是大局。项羽的失败,主要是主战场上他跟刘邦平分秋色,未能占到便宜,在 北方(山西、河北、山东)以及南方战场,项羽都是一塌糊涂,最后刘邦集团正面在荥阳顶住了项羽的锋锐,两侧乃至后方对项羽构成战略半包围态势,如张良说的“汉有天下太半”(在荥阳讲和时说的,随即刘邦因张良的这个劝说去追击项羽,并在垓下歼灭之)。也就是说,项羽手下人才不够,荥阳正面战场项羽还可以平分秋色,其它战场因为乏才,尽失,使得汉有三分之二的天下,项羽失去根据地补给,兵少粮尽,于是败于垓下。这就好比岳飞独军很厉害,但是其它方位友军都不能成功,岳飞也只得回军。又好比关羽在襄阳正面很勇猛,但侧面和身后都已经被敌人占取,关羽也只得败退,并且在败退中受擒。所奇怪的是,其它战场上项羽一方一败涂地,在荥阳正面战场,项羽亲自督战,跟刘邦在此对战了三四年,居然也未能突破刘邦的这一防线。虽然最终项羽拔取了荥阳,但刘邦逃在山里据守,依旧与之对峙。这不得不说第一是刘邦一方将士的作战能力也是很强的,第二是项羽身后不断遭到彭越军队的骚扰打击,项羽乃至数次(包括亲自)回身去驱逐彭越,也牵制和影响了项羽突破荥阳一线的能力。第三,那就是荥阳地区山河层抱,项羽擅长的骑兵机动等优势在山地丧失和削减了。第四,也不得不说明,项羽的作战能力,不是像想像的那么厉害,两三年,不能打败对面的刘邦,这对于一个名将来讲,是很尴尬的。在这样的山地,讨不到好处,项羽就应该留一两个大将,堵住刘邦于此就可以了,自己则迂回占领北方,乃至去袭去刘邦的陕西关中老窝。但是项羽偏不肯离开荥阳,因为他的目的就是抓到刘邦。当刘邦一度故意躲到河南南部时,项羽没有趁机加力去夺去荥阳这个要城,而是引军去南方追着打刘邦(荥阳的汉方守军则趁机巩固城防)。这就说明,项羽脑子里,全无借助地理布局的概念,唯一的作战策略就是抓住刘邦。这就缺乏一个军事家的总体布战能力,难怪导致天下之地被汉陆续弄去“太半”。缺乏人才和缺乏军事家的大略,差不多是项羽失败的主要原因。当然,军事家的大略,也是按中国自古的定势来说的,可以说,刘项各自执行的是两种战略,刘邦特点是耐心地积累自己的相对优势,主要依靠第二战场,项羽则是希望用几次快速决战决定战争胜负。在荥阳对峙的后一年多,项羽占有了荥阳,刘邦逃在附近的山里据守,双方是各据城垒对峙,项羽千方百计求战,不惜捆了刘邦的老爸做要挟,刘邦就是不战。项羽的作法类似西方的战争策略,以勇猛直进、正面交锋的速战速决决定胜负,刘邦则依靠总体布局,耐心地通过第二战场积累自己的相对优势。刘邦的这种“持久战”打法,成为此后中国人深入骨髓的战争策略,几乎不断地被重复。刘邦的打法类似中国人的下围棋,最后的胜负是靠积累的相对优势体现的,要数子才能知道谁胜谁负,而胜利者不过是胜了几个目而已,成功在于对对方实施了战略包围。项羽的打法类似下象棋,车马炮的火拼,硝烟弥漫,靠英雄式的杀伤定出胜负。通常,下围棋对人的要求比下象棋高。持久模式的打法,大约脱胎于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相对呈均势,很能靠着机场会战厮杀决定胜负,各国都谋求合纵连横的外交的“战略包围”手段和迂回手段,促使累积的相对优势,更借助谋略,促成胜利。所以,《孙子兵法》也不强调正面死拼硬打,而在于谋略和势的运用,造成势而“不战而胜”。春秋战国积累的这些成功应验,也被刘邦借鉴运用,比如派使者郦食其和随何说来了与齐和九江国的联盟,最后刘邦也确实是“不战而胜”,唱唱歌就令项羽在垓下大败。项羽的一味直前,正面猛击求胜的打法,可谓没有春秋战国的经验为其基础,在孙子看来也是“兵者,凶器也,战者,下之下者也”,是最不可取的下策。最终他的勇猛,败给了势的运作。这里,一味强调项羽是直率英猛,刘邦是老谋深算,是不公平的,它等于否定了战国时代和后代的大量军事运作模式的成功价值。项羽可能类似西方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凭借几万步骑兵,一路远征打败波斯帝国平定中亚乃至直打到印度,这种作法可能只有文明差异较大的两方作战才有效,而中国版图上的逐鹿中原还是需要下围棋才好。中国人的力求稳健,不冒险,慢慢积累相对优势,可谓在随后深入骨髓,至今亦然。同时,从另一个维度来看,项羽把战争就当作战争孤立地来看,而刘邦把战争、给养、政治外交、心理、名义民心(借助给楚怀王报仇的正义名义)、历史、未来、第三势力等综合成一体,同等重视地来看。最后项羽败死前说自己是“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也等于承认自己只重了战这一个因素,而对于“天”这种上述多种因素的交合作用,没有重视,或者说在这一总体方面,自己失败,构成今日“卒困于此”。这种综合和全局地看问题,把各点因素联系起来,注重其相互作用关系地看问题,也是后来中国人思维的一大特性,而外国人则相对“一根筋”,战就只想着战,吃就只想着吃,做事就只想着做事,相对孤立地看待事物。中国人则相对重视事物的关系,重视全局的运作。刘邦在打仗时不全琢磨打仗,不惜花时间给项羽罗织十大罪名,也是总体地看问题和处理事情,而不把眼睛只局限在战上。这不能简单地批评他是老谋深算或者乃至“厚黑”,而不得不说这是中国人的古老智慧。如果非要否定刘邦,等于否定中国人的主要特性。总之,耐心积累相对优势而不是正面冒险,注重全局和事物关系地思考和处理问题,是刘邦胜于项羽,乃至构成中国人思维习性的主要基点。相比之下,项羽剩给我们的只是一种英雄主义,带有恢宏特色但也带有歇斯底里特点,这种一往直前的血性,固然也是中国人能长久不灭种的基因之一,但未必是中国人在世界人眼中看来的最大特点。关于刘邦和项羽,也许是个永远说不完的话题,他引发我们的沉思,自视,和对未来的展望。

最接近历史真相的楚汉争霸史

论到以通俗、风趣而年轻的笔法书写历史,潇水是当之无愧的教父。他当年叙述春秋战国的“青铜”系列在网络上开创先河,让所有人耳目一新:“原来历史还可以这样写”,或者“原来历史还可以写得这样有趣”。可想而知的是,潇水开始有了大量的仰慕者和模仿者,非专业出身的年轻人们也越来越有勇气踏进历史题材的写作领域了。于是,事情的发展就有点像罗素在《西方哲学史》里对洛克的声誉颇不以为然的那样:“一般讲,最早想出新颖见解的人,远远走在时代前面,以致人人以为他无知,结果他一直湮没无闻,不久就被人忘记了。后来,世间的人逐渐有了接受这个见解的心理准备,在此幸运的时机发表它的那个人便独揽全功。例如,达尔文就是如此,可怜的孟伯窦勋爵却成为笑柄。”——可怜的潇水的确就被人当成过笑柄,我亲眼见过有人狠狠地鄙薄他说:“切,又是一个模仿当年明月的家伙!”潇水对此恐怕已经不大在意了,而在蛰伏了数年之后,我惊喜地发现潇水的这本《楚汉争霸启示录》比之早年的作品,又有了质的提升:在将历史作为喜剧(注意,并非虚构,而是理解基础上的喜感),潇水更为收放自如了,而在叙述上的言之有据和史料出处上,潇水的这本仅作含金量更高,更重要的是,潇水原来的作品,如《青铜时代》系列,虽然都能给予我们触类旁通,但这本《楚汉争霸启示录》,是他有意识地对于这段特定历史作深入思考,类似于案例分析,就在我不停地会心一笑间,我也随潇水的指点,拨开了史书中层层表象。直面问题的核心。可以肯定,看完这本《楚汉争霸启示录》,不仅可以知道这段历史的来龙去脉,甚至不仅仅可以了解刘胜项败真正的原因,还能理解发生在那个时代重大事件的深层原因,能够理解那个时代人的思维方式:为什么刘邦就能领袖群伦,为什么项羽战无不胜,最后一战却败得一点机会都没有?一个历史作者得出结论令人信服的两个标准是:1、他所说的都是从经得起推敲的史书中来,没有太多个人添油加醋。2、他的立场是客观的,而且所论虽为古史,但古今同情,今人亦能理解其中的情理。所以,关于楚汉争霸,就我所知而言,潇水的这部作品,最为接近历史真相。而他写历史的可读性和好看程度,是我们从来不需要担心的。

感觉潇水是个真的懂军事的人

  看了潇水的《楚汉争霸启示录》,得到很多新颖的观点和启发,比如说,对于项羽被围困于垓下,潇水说项羽也是有可能胜利突围的。他说:“建议的突围方式是这样的: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法,首先示行于(比如说)东,造成包围者军队的错觉,随后再以有力一部继续向东佯动,引包围军东去,这样就可以使自己那被围的主力与追击之敌之间拉开距离,趁机主力西去,跳出敌人的合围圈。  “让谁去完成诱敌任务呢?这支部队必须是强有力的,这才造成主力东去的声势,同时又必须兼具牺牲精神的,因为在敌人重围之中,很可能遭受重大伤亡。其实钟离昧就是合适的这样人选。  如果按这种突围方法,钟离昧可以引着一部强力楚军东去,吸引汉军大部追赶,而项羽带领余下楚军主力,向南冲出突围。边走边战,一路迟滞敌人,靠着主力保护,或不至于亡。”  感觉潇水是个真的懂军事的人,这可能跟他博览群书有关。


 楚汉争霸启示录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