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梦之夜

出版日期:2014-6
ISBN:9787544745929
作者:[美]盖尔·月山
页数:264页

作者简介

盖尔·月山——美国亚裔作家的畅销代表,抒写东方家庭的缠绵史诗
★以征服美国文坛的诗意文笔,回溯一对姐妹的倾城之梦
★她们生命中的平凡故事,道尽了女孩与女人们的失落、成长和坚强
★盖尔·月山追寻母亲的中国血统,回溯一段充满沉浮悲欢的香港往事
1941年,香港沦陷,罗家姐妹阿琼、埃玛随母亲、戈姨和用人宽妈逃往澳门,留父亲守护旧宅。远离战火,她们得到了暂时的安宁,也搅动了沉睡的家族秘密。
深久的裂痕、隐秘的身世、无法言说的创痛,如暗流汹涌。在和平的岛屿上,心魔萦绕不散,她们深入黑暗的往事,只为再次寻回各自的梦想之路。

书籍目录

第1章 风雨中飘摇的家/1940/埃玛
第2章 木兰从军/1942/阿琼
第3章 孤岛天堂/1942—1945/埃玛
第4章 白日梦/1942—1945/戈姨
第5章 野火春风/1946/阿琼
第6章 玫瑰花蕾/1946—1947/埃玛
第7章 爱之路/1948/戈姨
第8章 旅程/1950/埃玛
第9章 来自天鹅河的女人/1951—1953/阿琼
第10章 会面/1954/戈姨
第11章 春之梦/1955/埃玛
第12章 美丽的代价/1956—1957/阿琼
第13章 永久的等待/1957—1958/埃玛
第14章 一个女人的故事/1959—1961/阿琼
第15章 日出/1963—1964/戈姨
第16章 雨夜里的歌/1964—1965/埃玛
第17章 家,甜蜜的家/1965/戈姨

内容概要

盖尔·月山,生于美国,父亲是日本人,母亲来自中国香港。她致力于以小说展现中日两国文化的恒久魅力,同时探索人性的成长,反思战争的破坏力。已出版七部小说,都登上了美国的畅销书榜,曾获美国诗人学会奖、奥克兰笔会/约瑟芬·迈尔斯文学奖。


 多梦之夜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黄夏/文作为小说家,盖尔•月山的背景不可谓不复杂。她的父亲是日本人,母亲是中国香港人,她自己出生在旧金山,是个不折不扣的美国公民,因而她的文化传承中就包括了中日美三方的基因。这样的文化背景对一个作家来说既是机遇,因为她可以游弋、领略并展现数种文化的魅力和精髓;但也是艰巨的挑战,她受到同等重要的几种文化的滋养,同时也感受着它们的矛盾和冲突:东方和西方的,中国和日本的,传统与现代的。月山的大部分作品都在试图探讨和厘清这几种文化的关系,她出版于1999年的小说《多梦之夜》可以说集中了她的思考乃至困惑。《多梦之夜》写的是上世纪40-60年代香港一个家庭两代女性的心路历程,女性主题自不待言,但其大背景却是各种形式的战争。香港于1941年在日军的炮火下沦陷,战后这家人家重新回归正常生活,但北边国共内战、朝鲜战争,以及南边的越南战争,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们,尤其是这家二女儿埃玛的美籍华裔丈夫是个随时待命的军人,就更为小说添上了一层令人揪心的阴影。是的,战争是整本小说波澜不惊的叙述中一个如影随形的副调。不过,尽管《多梦之夜》不无对日军高压统治香港的描写,但月山本人对战争责任问题并不像其他作家那样作立场鲜明的批判。她在接受《水桥评论》杂志记者采访时曾这样说:“我以前不知道在1945年3月东京的轰炸之夜中有那么多的日本平民受难,这令我震惊而心碎。我们西方人总是更多地听到战争尾声时在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但其实在那一个夜晚中丧生的平民要多得多。”这个时候,作者跨数种文化的背景开始发挥作用。她并非站在某一方这样比较鲜明的民族主义立场、而是立足于整个人类文化的全局性景观上,通过反对越战的埃玛之口对战争发表了如下见解:“战争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会让生灵涂炭,使相爱的人或天各一方,或阴阳两隔。”她以诉诸唤起人性——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爱——来反对战争、呼吁和平,因为无论战争中哪一方是赢家,普通的“生灵”都只可能是输家。不过,笔者以为,这样的论述尽管不无剀切处,但还是避重就轻地离开了问题的实质,小说中一个最典型的情节就是埃玛出身的罗家在日军攻陷香港不久就举家逃到澳门避难。罗家很有钱当然可以出逃,但作家跟着一起出逃实际上就意味着把对战争的反思从自己身上卸下丢给跟故事无关的读者,使之悬置为一个宿命式的、因而也是说不清道不明的神秘物事。总体而言,《多梦之夜》有关战争的叙事清浅浮泛,偏甜也偏软,这即是笔者上文说到的几种文化在月山身上矛盾和冲突产生的困惑。不过,困惑也有困惑的好处,至少从文学本身的角度来看,困惑总比一言堂式的高下立判强得多。《多梦之夜》所涉及的重要主题是,个体如何在几种文化的东拉西扯、相互羁绊中,找到自己的归宿。战时从香港出逃的罗家当然不属于香港广大市民阶层;罗家的大女儿阿琼痴迷电影,她的姨妈戈姨热衷办厂,两人都甘做剩女拒绝结婚;小女儿埃玛在异地结婚让抱持传统家庭观念的母亲坤玲愤懑不已,她见识到的旧金山华人社区跟黑帮有染也跟周遭美国社会格格不入;阿琼进入演艺圈后邂逅的导演钟先生更是身处时代夹缝中的受害者,囿于当年的政治局势,他的太太身在上海出不来,他也一时半会回不去……用句大俗话来讲,这些人都活“僵掉”(尴尬)了,在几个不同的时代、国界和政治间反复徘徊踌躇。但也正因为作者大量展现这些彼此迥异、甚至互不融合的因素,才让我们认识到人的使命终归是活下去,并且要活得有声有色,而不是被这些抽象的东西牵着鼻子走,沦为观念的牺牲品。女人年过三十不出嫁就是罪过吗?把婚姻当成换取衣食无忧的长期卖春契约才是犯罪;沉湎于电影明星和浪漫爱情就是不切实际吗?跟一伙唯利是图不解风情的人约会才是枉费青春。澳门小吃摊上的大杂烩,从来说不清来自何种菜系,中式、葡式、日式、美式,怎么好吃就怎么花搭着来;人生同样如此,就地取材,自助选餐,怎么好过就怎么花搭着过。阿琼和埃玛的母亲坤玲发愁一个女儿不婚一个女儿守寡,她问她们幸福吗?作者借戈姨之口回答说:“她们都找到了她们认为最好的东西,你可以给她们指大方向,但她们必须得自己找到最合适她们自己的东西。我们每个人都是如此”。可谓人生的大智慧。这本小说从创作手法上来说也是中西合璧的产物,中式的伦理与西方的观念彼此冲突又互为支撑地“花搭”出整个故事的脉络。不过,比起西式的叙述调子(“有些话应该说出来,否则它们就会使内心承受着痛苦的煎熬”),中式的口吻(“有些话应该藏在心里,你若说出来,有可能会深深地伤害某个人,或者那些话将永远飘散于风中”)显然更占上风。这种当说未说、言犹未尽的风格,使《多梦之夜》深深烙上了含蓄、内敛和克制的色彩。小说最让人虐心的,就是戈姨于坤玲丈夫罗兴病逝的前夜,想起十五年前罗兴对她的告白。告白完了怎么样呢?没有怎么样,十五年来大家各过各的,再无交集,“那些话永远飘散于风中”,直至大限将至,余音回旋。如此清汤寡水的故事西方读者读来恐怕会抓狂,但中国读者自能领会其中的深意。这也是这本情节并不算复杂的小说,我们读之却觉得挺有嚼劲的缘由所在罢。
  •     2015年3月-4月,大一下学期。我在井大,看了几本好书。迫切地想和你们分享。对我这种人来说 ,能好好静下心来看一本书其实很难。尤其是特别厚的书,写得好暂且不说,写的不好,简直折磨。上个学期我也看了十几本书,其中大部分是外国现代文学作品。不是我歧视本国文学,实在是没心情看。 我这人看书真的很看心情!所以说能让我这种刁钻古怪的人啧啧称赞的书,大抵都是好书。(真不是我自恋)这学期看得第一本书是《我们自由之前》,看书之前我都喜欢看书的封页和简介,看书这种 事真的很看眼缘。这本书写的是关于一个国家在寻找自由与民主道路上的种种困难和人们的牺牲。这本书主要以一个十几岁的女孩的视角来侧面阐述和描绘祖国争取自由的艰辛,主线就是女孩家庭中每个人的变化:亲戚的逃离,学校关闭,昔日繁华的日子不再,所有的东西都在改变,以及最后自由的到来。文章以朴实的语言来描述一切苦难,让人深陷其境。看完这本书,我也不禁思考着自由于我门而言究竟是什么。之后我也顺便看了下《我们自由之前》的系列作品《加西米亚的女孩不带口音》,实在有点失望,虽然是大故事下的小故事,但是就起写作手法,看得我头昏眼花,不知她在讲什么。所以就没再看另一部系列作品《蝴蝶飞舞之时》。之后我看了盖尔*月山的系列作品。第一本是《多梦之夜》,是清明节回家往返火车上看完的。不得重提,我这人看书真的很看心情,在嘈杂、人来人往、短途的火车上,我居然把这本不薄的书看完了!真是奇迹。《多梦之日 》主要以三不同性格的女性视角讲述一个以日本侵华战争为背景的家庭故事。姐姐罗琼在经历两次重大迷茫和打击后终于遵从本心找到人生的路--当上了明星;妹妹则一直在家庭中扮演一个与众不同、思想奇异的角色,所以她最后踏上去美国求学的路,并在哪儿找到了真爱,在经历了人生重大的打击后回归香港,平静于心;而弋姨则是她所处的时代的“逆流者”,她终身未嫁并且拥有自己的事业,尽管战争摧毁了一切,她依旧能独自坚持下去,傲然独立。因为《多梦之日》,我开始接触盖尔*月山的系列作品《丝绸女子》、《武士花园》以及 《万花街》。每一本书都有一个共同点:语言朴素却能直达人心,故事情节很棒,人物刻画很到位。四本书中最厚的便是《万花街》--也是我最后才看的。刚开始我只是抱着试试的心态看了《多梦之夜》,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熬夜看完了《丝绸女子》,不得不说,《丝绸女子》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而我也无法用自己的言语来对它进行评述,只能推荐喜欢看书的人去阅读。《武士花园》和《万花街》则不同于前两本书--写的是中日战争中中国本土上故事,它们是写在日本当地发生的故事。四本书无一例外讲的是中日战争背景下的故事,让我们以一种不一样的眼光看待这段历史。作者本人的背景也很复杂,父亲是日本人,母亲香港人,而自己则是美国人,多元文化交融下,也难得作者写得出这些优秀的作品。这也是我第一尝试把系列小说全部看完,辛亏我选对了

精彩短评 (总计10条)

  •     没情节没人物,粉饰生活的作品。
  •     半个世纪前的风雨,道出少女共有之情,珍重待春风,却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     一生。
  •     想起了推手
  •     主人公的命运未必完美,但却是每个平常人的人生故事,从中感受亲情友情的力量
  •     翻开就停不下来了,看了一章就想说这就是我很喜欢的一类笔调啊。设想是大团圆又想也许是大悲剧,结局却也和故事一样淡淡的,人生果然是这样真实啊,哪有那么多惊心动魄。从14岁到33岁,二十多年的时间翻着翻着也就过去了。从前读过解放区国统区的故事也读过改革开放后港澳台的故事,第一次读30年代香港的故事。多事之秋。人人都有多梦之夜
  •     挺好看的。
  •     222
  •     是那种看老电影的感觉。坐在古旧的堂屋里,轻风穿堂而过,远远走进来一个素净的姑娘。心里平静,有时候伤感,但充盈着温和的力量。很喜欢。看埃玛,阿琼,戈姨的故事,看她们用力生活,相互扶持,就好像看到了自己。文化的部分也喜欢,字字句句都是香港和澳门的味道,温柔的不得了。
  •     关于香港澳门和旧金山,作者的身份很奇妙,文笔很怀旧,适合闲来慢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