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青春期的符号和意义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社会学 > 酷——青春期的符号和意义

出版社:四川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4
ISBN:9787540852269
作者:马赛尔•达内西(Marcel Danesi)
页数:123页

作者简介

《酷:青春期的符号和意义》既展现了马塞尔·达内西关于现代青春期符号学研究的综合成果,同时也展现了他本人对青少年文化的意义的解释。他创立了一种对青少年以及那些促成了青少年人格和文化构成的因素的符号学描绘的方法。马塞尔·达内西是符号学和意大利研究的教授,执教于多伦多大学维多利亚学院。《酷:青春期的符号和意义》是当代符号学译丛之一。

书籍目录

中文版序言
前言
第一章
青少年期(Teenagerhood)的历史
青春期 vs.青少年期
J.D.赛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
五十年代
六十年代
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
后现代的青少年
第二章
酷态(coolness)的出现
意指渗透
身体意象
社会认知
结群现象
聚会
第三章
对酷态的剖析
相貌与表达
服饰代码
音乐偏好
吸烟
闲逛
第四章
青春期用语(Pubilect):青少年期的语言
青春期用语vs.俚语
各种特征
情境关注
言辞对决
跨文化比较
第五章
青少年期的未来
青少年和传媒
高中
关于童年期的神话
关于青少年期的新神话
后现代青少年的世界:《麦田里的守望者》或《发条橙》

编辑推荐

《酷:青春期的符号和意义》以“酷态”二字开题,顿感青春气息扑鼻而来。《酷:青春期的符号和意义》围绕青少年期酷态的表现形态、形成以及其形成的背后原因展开,从社会学和心理学角度分析了青年文化形成的本质原因——群体认同与性。

内容概要

马塞尔·达内西是符号学和意大利研究的教授,执教于多伦多大学维多利亚学院。

章节摘录

版权页:   酷态包含一系列特殊的行为特征,尽管这些特征在细节上会随着一代代人、一个个小圈子而改变,但依然保留着一种共通的本质。它稳固地扎根于一种符号表征体系——一套有识别效果的肢体动作、姿势、面部表情和声音变调等等。在同龄人环境内部,这种符号表征是必需的,且具有重要的社交价值。最重要的一点,酷态必然包含一种故意显得舒缓而懒洋洋的肢体动作,并伴随着一种漠不关心的、镇定的面部表情。我们从酷者身上永远看不出匆忙、困窘或羞怯的情状。他们走起路来懒懒散散,像是在闲逛或散步的样子。他们通常都歪斜着头,并以一种有意放慢的、半圆形的方式转动。他们的表情显得平静、镇静而沉着。酷的青少年不会表现出任何激烈的情感。扮酷就含有对那些因情绪引起的身体状态的控制。不惜一切代价来防止失去酷(losing one's cool)——这种表述本身传达的意味即包含着酷。酷态包含一种对情绪失控的谨慎的、有目的的防范,也包含一种伪装或掩饰那些被认为笨拙、别扭、愚蠢的行为以及一切令人难堪的行为举止的能力。 酷态的要旨是在全部行为上保持一种自觉的泰然自若。没有什么事情可以让一位酷少年不安。他或她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以慢动作来展现自我肯定和自信。在20世纪50年代,酷猫这一用语经常被用来形容在社交方面有魅力的男性青少年。猫是一个恰当的隐喻。猫的慵懒、柔滑、缓慢的动作包含着酷态。行为举止上有意的放松包含着音调变化和说话语速的减慢。50年代男性青少年进行的酷谈,模仿的就是猫王埃尔维斯的美国南方人说话的腔调。到了60年代,这种谈话由于模仿甲壳虫乐队,变得更具利物浦口音。而在今天,这种谈话则包含了从喜剧二人组Cheechb—Chong的那种“在吸毒幻觉”中懒洋洋说话的腔调,到电影和电视节目中使用的那种冲浪用语(surfer language)的变化。前一种腔调是一种口语的表达形式,留给人的印象是说话者有点处在吸过大麻或喝过酒的“迷醉”或“飘飘欲仙”的状态,模仿演员Cheech&Chong于70年代和80年代所演的吸毒电影中所用的话语模式。

图书封面


 酷——青春期的符号和意义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酷:青春期的符号和意义》这本书以“酷态”二字开题,顿感青春气息扑鼻而来。全文围绕青少年期酷态的表现形态、形成以及其形成的背后原因展开。从社会学和心理学角度分析了青年文化形成的本质原因——群体认同与性。开篇作者首先区分了青少年期和青春期这两个概念,使读者明白作者的研究对象和探讨的范围。从全文的脉络来看,作者首先从历史角度梳理了“酷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展现出的不同表现形态。不同时代的风格之间又有着某种传承或颠覆等内在的联系,但主要根源还是在于时代年轻领袖对青年的影响和引导,青少年对领袖人物的顶礼膜拜。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服饰、发型、气质等外在方面,还体现在青年领袖对当前社会文化环境的认同或批判态度。如在五十年代最为流行的是摇滚乐,摇滚乐代表的是一种新的、强有力的性审美体验方式,是社会压力的一种反叛表现。“猫王”形象成为“男性”酷态的第一个模型。他对青少年的发型、服装风格、舞蹈等外表影响很大。进入六十年代,激进的“嬉皮士”运动是由摇滚推动的。这些新声音谴责冷漠、战争贩子、种族主义等社会痼疾。七十年代社会对“朋克运动”尤为关注。朋克族最初出身于工人阶级的英国青少年。他们利用语言和行动,通过猛烈抨击主流文化来威胁主流社会秩序。他们热衷奇装异服,全面抹煞两性的界限。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出现的代表性人物是迈克尔.杰克逊和麦当娜,其中迈克尔.杰克逊成了雌雄同体的象征,代表了青年对色情和淫秽的迷恋。而麦当娜则展现出一种冷漠的、疏远的性感形式。从这些不同时代的青年领袖身上,可以找到青少年文化发展背后清晰的逻辑。作者还讨论了在后现代时期,说唱乐成为了青少年进行自我表达的最主要的艺术媒介。给每个青少年自由选择音乐风格的自助餐。从后现代开始,青少年进入了一种去偶像化,以自我为展示中心的思想转变。从以上青年文化发展历史的简单概述中,作者向我们呈现出青少年酷态产生原因主要体现在,身体意象、偶像崇拜、社会认同等方面,也就是说,性和角色认同的内在因素推动酷态呈现方式的不断变化和推陈出新。作者在着墨描写酷态的种种表现形态时,运用社会调查方法,采集了大量的数据和资料。从面部表情、服饰、音乐、吸烟、闲逛等各方面深入揭示青少年对同龄人的模仿,性幻想和寻找社会认同的内在原因,并详细地描述出青少年是如何通过种种细节将这些酷态充分地体现出来。例如男性青年和女性青年在吸烟的一系列动作细节上都有着不同的区分,这一方面揭示了性别表现是社会模仿性的产物,把香烟看作是对阳具的崇拜,同时进一步论证了青年是如何达成角色认同——模仿。作者还归纳出青少年独特之处便是青年语言,青年语言有着情感语言、隐含语言和集体编码语言等三种类别,且进一步区分了青年语言与俚语的区别,其中最重要的区别在于使用对象的不同。也就是说,青年群体有着不同于一般大众的独有的话语体系。可见,作者对青少年期种种酷态的形成及其背后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原因作出了深入的思考和剖析。这不仅为人们研究青少年现象,尤其是网络青年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历史预料,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青年问题提供了思考的角度。同时作者对青少年期发展的未来做出了大胆的推测和质疑,文章结尾作者以两部作品中主人公对世界所持的态度收场,很显然,作者认为青少年期对社会的影响是微弱的,以妥协而结束,最终会被社会所同化。作者这样的结尾,留给了人们进一步思考和探索的空间。整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反复强调青少年酷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同龄人和家人的影响,对媒体产生的巨大作用缺乏深刻的认识。这就导致了作者的观点会受到网络时代青年现象研究的挑战。网络超越时空的分隔,高楼林立的大都市,消费社会等现象造成人与人身体交往的脱节,而媒体正在日益充当着这个中介,逐渐代替了同伴和家人的角色,现实中同龄人和家人对个人的影响是在不断减弱的。从某种意义上讲,青少年研究不断涌现出新现象,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使青少年研究不断丰富化、成熟化。文章来源: 《符号与传媒》第二辑
  •     在很多家长看来,“青春期”是一个令人头疼的字眼,因为这意味着他们的孩子开始“穿满是窟窿与划痕的牛仔裤”,“听喧哗刺耳的音乐”,“吸烟,打耳洞”,“口口声声称‘这是我的权利’”等等,而这些行为,正是青春期酷态的表现。《酷》这本书以青少年的酷态为切入点,用符号学理论分析了青少年文化中,为“酷态”的形成(也就是扮酷)服务的各种因素,如吸烟,某种类型的装扮或面部表情,特别的语言表达等等。在符号学视野中,这些因素是一个个的文本,是作者分析青少年酷态的研究对象,也是元语言,在青少年的小圈子里互相渗透,“既可以向同龄人彰显意义,又可以向同龄人显示意义,即意义的创造”。同时,作者从青少年的角度来阐释和推进观点,而非频频叙述青少年在社会文化方面的被动,耐人寻味。文中“青少年(teenager)这一概念以及这个术语所隐含的各种意义,是在相当近的时间里才被建构起来的”,青春期(adolescence)“是所有灵长类动物生理青春期特征下的社会心理行为”,“表示有生育能力萌发所启动的种种行为”,青少年期(teenagerhood)则是“现代消费文化强加于人类生命期限当中的社会建构范畴”。书中对这两个概念进行了区分,虽然,从字典中我们看不出二者概念有什么太大区别(Teenager is a person who is between 13 and 19 years old . Adolescent is a young person who is developing from a child into an adult . )。但是这个区分却非常有必要!如果说青春期侧重的是生理上的发育与变化,而青少年期的形成则是因为身体的变化、由身体发育而导致的心理变化,以及某些文化的渗透联合铸就的话,用符号学的方式将青少年的身体意象、行为方式、语言特征等当做文本,寻求其中的意义以及源头便要方便的多。同时,文中的关键词“酷”,以简明的方式概括了青少年群体不同于成人行为方式的特点。酷是在青少年在“拥有了一个陌生的新身体,开始对自己的而某些生理欲望和感受感到尴尬、焦虑、内疚(或恐惧),而且,他们完全陷入自己所获得的社会意识——一种强烈的、无所不在的对于他人如何看待自己的关注和敏感——当中”的时候,一种防御性的策略——故意用冷淡、满不在乎的口吻说话,渴望加入特定的小集体,以引开别人对自己的关注;也是青少年在群体中体现性的吸引力的手段。什么是酷态?酷态是怎样形成的?作者用三章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阐述,这三个部分也是全书的核心部分。并不像作者马塞尔·达内西在本书的前言中提到的Cool is being cool,作者以一个好奇的长者的身份,通过“cool”在青少年行为中的表现探究了到底什么是青少年口中的“cool”,:特定的面部表情、服饰符码、音乐偏好,吸烟,外出闲逛,青春期用语,青春期用语作为语言文本(面部表情,服饰符码,音乐偏好是非语言文本),作者放在一章中讨论,而将语言文本另设一章着重讨论。在作者看来,酷态的形成,与意旨渗透、生理的成熟期与婚姻期的不同步(在二者同步的文化中没有出现青少年期文化)、共同生活空间(如高中、大型超级市场、星期六聚会)、社会认知密切相关,意旨渗透方面,同龄人的交往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媒体影响青少年的认知方式,但与酷态的形成关系不大。“意旨渗透”是青少年从临近环境中大规模吸收或同化其他有机体行为的一种无意识倾向,也就是说,这种互相模仿吸收是无意识的,相互的。在青少年群体中,青少年受同伴的影响,同时影响同伴。在青少年群体之外,他们还受到所崇拜的偶像(如五十年代的猫王,六十年代的嬉皮士)以及父母的影响。对某个偶像的崇拜导致青少年选择不同的圈子,和有不同的行为方式。作者极力强调同龄人对青少年的影响,而媒体的影响只能影响青少年的认知方式,青少年酷态的形成,主要从同龄人群体中,以意旨渗透的方式获得。在分析错综复杂的“酷态”中,作者对文本概念的重视使全文结构十分清晰。“完全孤立的符号不可能传达意义,要表达意义,符号必须形成组合。”将青少年的酷态从面部表情,服饰符码,音乐偏好,吸烟,外出闲逛五个文本进行分析,才能从中理出不同的意义。以吸烟为例:作者通过比较男孩与女孩们在怎样把烟放到嘴里,怎样拿烟,怎样弹烟灰,如何站立,有什么样的眼神,如何丢烟头等这些不同的元语言,结合青少年在小圈子里聚集起来这样的前文本,得出青少年某种性的关注意味。末章青少年未来部分,作者进行了一系列开放性的思索,也给出了提出了一个温馨的警示——文化的年轻化,如:摇滚乐已经摆脱亚文化的圈子开始融进主流文化,青少年的时尚观念也能成为主流文化中的时尚观念。是好是坏,不能武断地判断,但是对于青少年文化中某些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色彩,是该引起注意和引导的。总的说来,作者以酷态为青少年文化的鲜明特点,而不是笼统的分析一番青少年文化现象,以酷态的种种行为表现和语言特征为文本,巧妙的建构了一套分析青少年文化的符号模型,避免了生硬的概念套用,以家长的温和关切,而不是实验室研究员的冰冷剖析将话题层层推进。同时运用了大量第一手十分有趣的材料帮助读者的理解,使本书读起来十分轻松酣畅。有点遗憾的是,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书中并没有涉及网络交流,电子游戏等因素与青少年酷态的关系。首发于符号学论坛:http://www.semiotics.net.cn/

精彩短评 (总计15条)

  •     还好 并没有非常深入 罗列的例子史料价值更大些
  •     这本书很值得看,便于研究符号学相关被容。很赞。
  •     很有趣啊!每个人都有青春期,青春期会有明显的情绪转变,各方面也都寻求改变。通过对青少面阶段语言、服饰等方面的符号学分析,展现了青少年的文化特征。
  •     是需要的东西,给个好评!
  •     coolness
  •        《酷:青春期的符号和意义》这本书以“酷态”二字开题,顿感青春气息扑鼻而来。全文围绕青少年期酷态的表现形态、形成以及其形成的背后原因展开。从社会学和心理学角度分析了青年文化形成的本质原因——群体认同与性。开篇作者首先区分了青少年期和青春期这两个概念,使读者明白作者的研究对象和探讨的范围。从全文的脉络来看,作者首先从历史角度梳理了“酷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展现出的不同表现形态。不同时代的风格之间又有着某种传承或颠覆等内在的联系,但主要根源还是在于时代年轻领袖对青年的影响和引导,青少年对领袖人物的顶礼膜拜。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服饰、发型、气质等外在方面,还体现在青年领袖对当前社会文化环境的认同或批判态度。如在五十年代最为流行的是摇滚乐,摇滚乐代表的是一种新的、强有力的性审美体验方式,是社会压力的一种反叛表现。“猫王”形象成为“男性”酷态的第一个模型。他对青少年的发型、服装风格、舞蹈等外表影响很大。进入六十年代,激进的“嬉皮士”运动是由摇滚推动的。这些新声音谴责冷漠、战争贩子、种族主义等社会痼疾。七十年代社会对“朋克运动”尤为关注。朋克族最初出身于工人阶级的英国青少年。他们利用语言和行动,通过猛烈抨击主流文化来威胁主流社会秩序。他们热衷奇装异服,全面抹煞两性的界限。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出现的代表性人物是迈克尔.杰克逊和麦当娜,其中迈克尔.杰克逊成了雌雄同体的象征,代表了青年对色情和淫秽的迷恋。而麦当娜则展现出一种冷漠的、疏远的性感形式。从这些不同时代的青年领袖身上,可以找到青少年文化发展背后清晰的逻辑。作者还讨论了在后现代时期,说唱乐成为了青少年进行自我表达的最主要的艺术媒介。给每个青少年自由选择音乐风格的自助餐。从后现代开始,青少年进入了一种去偶像化,以自我为展示中心的思想转变。
      从以上青年文化发展历史的简单概述中,作者向我们呈现出青少年酷态产生原因主要体现在,身体意象、偶像崇拜、社会认同等方面,也就是说,性和角色认同的内在因素推动酷态呈现方式的不断变化和推陈出新。作者在着墨描写酷态的种种表现形态时,运用社会调查方法,采集了大量的数据和资料。从面部表情、服饰、音乐、吸烟、闲逛等各方面深入揭示青少年对同龄人的模仿,性幻想和寻找社会认同的内在原因,并详细地描述出青少年是如何通过种种细节将这些酷态充分地体现出来。例如男性青年和女性青年在吸烟的一系列动作细节上都有着不同的区分,这一方面揭示了性别表现是社会模仿性的产物,把香烟看作是对阳具的崇拜,同时进一步论证了青年是如何达成角色认同——模仿。作者还归纳出青少年独特之处便是青年语言,青年语言有着情感语言、隐含语言和集体编码语言等三种类别,且进一步区分了青年语言与俚语的区别,其中最重要的区别在于使用对象的不同。也就是说,青年群体有着不同于一般大众的独有的话语体系。
      可见,作者对青少年期种种酷态的形成及其背后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原因作出了深入的思考和剖析。这不仅为人们研究青少年现象,尤其是网络青年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历史预料,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青年问题提供了思考的角度。同时作者对青少年期发展的未来做出了大胆的推测和质疑,文章结尾作者以两部作品中主人公对世界所持的态度收场,很显然,作者认为青少年期对社会的影响是微弱的,以妥协而结束,最终会被社会所同化。作者这样的结尾,留给了人们进一步思考和探索的空间。整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反复强调青少年酷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同龄人和家人的影响,对媒体产生的巨大作用缺乏深刻的认识。这就导致了作者的观点会受到网络时代青年现象研究的挑战。网络超越时空的分隔,高楼林立的大都市,消费社会等现象造成人与人身体交往的脱节,而媒体正在日益充当着这个中介,逐渐代替了同伴和家人的角色,现实中同龄人和家人对个人的影响是在不断减弱的。从某种意义上讲,青少年研究不断涌现出新现象,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使青少年研究不断丰富化、成熟化。
      
      
      
      文章来源: 《符号与传媒》第二辑
  •     特别好!用符号学理论分析了青少年文化中,为“酷态”的形成(也就是扮酷)服务的各种因素,如吸烟,某种类型的装扮或面部表情,特别的语言表达等等。
  •     达内西关于青春期意义的研究成果,普通家长也可以阅读的好书
  •     20121220用符號學的方式解讀青春期,嚴肅的語言形式與活潑生動的內容形成了有意味的間離效果。
  •     作者在着墨描写酷态的种种表现形态时,运用社会调查方法,采集了大量的数据和资料。从面部表情、服饰、音乐、吸烟、闲逛等各方面深入揭示青少年对同龄人的模仿,性幻想和寻找社会认同的内在原因,并详细地描述出青少年是如何通过种种细节将这些酷态充分地体现出来。
  •     排队等着啃
  •     青春期文化研究。第四章"青春期用语"尤其有趣,一套新的语言系统必要塑造出一种新的文化:青少年的表达是情绪化、隐喻化、圈子化的。而在中国,网络的普及固化了这一表达,使青春期文化成为了社会特征。
  •     有趣啊!每个人都有青春期,青春期会有明显的情绪转变,各方面也都寻求改变。通过对青少面阶段语言、服饰等方面的符号学分析,展现了青少年的文化特征。
  •     在青少年阶段,语言、服饰、音乐偏好以及其他符号体系都成了同龄人 之间互相认同的具体手段。马塞尔达内西将这一阶段称为青少年期:一个 可以把青春期出现的心理和情感变化引向由社会因素构成的时间框架的符号 行为形态。这些行为形态随后被媒体所强化。本书《酷:青春期的符号和意 义》既展现了马塞尔?达内西关于现代青春期符号学研究的综合成果,同时 也展现了他本人对青少年文化的意义的解释。他创立了一种对青少年以及那 些促成了青少年人格和文化构成的因素的符号学描绘的方法。
  •     从社会学和心理学角度分析了青年文化形成的本质原因——群体认同与性。在青少年阶段,语言、服饰、音乐偏好以及其他符号体系都成了同龄人之间互相认同的具体手段。不同时代的风格之间又有着某种传承或颠覆等内在的联系,但主要根源还是在于时代年轻领袖对青年的影响和引导,青少年对领袖人物的顶礼膜拜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