仡佬族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社会学 > 仡佬族

出版社:云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7
ISBN:9787810687973
作者:张晓辉
页数:295页

作者简介

1956年~1958年,国家有关部门在全国组织进行了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研究工作,搜集到上千万字的资料,撰写出少数民族简史、简志和自治地方概况三套丛书的书稿,整理调查资料300余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编写了“民族问题五种丛书”(即《中国少数民族》、《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书》)。这次调查为党和政府制定社会主义民族政策和工作方针,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民主改革和进行经济建设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据,开创了我国进行大规模少数民族调查的先河,为民族研究搜集与积累了大量弥足珍贵的资料。时至今日,其成果仍然是开展民族工作的重要依据,是民族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参考文献和反复引述的基础材料。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概况与历史  第一节  概况    一、地理位置    二、乡情县况    三、村寨全貌  第二节  建置沿革     一、历史沿革    二、现代变迁  第三节 族称族源    一、史籍中的仡佬族    二、关于红丰村仡族的支系和族称  第四节  红丰村仡族来源及村寨历史    一、族源和建寨的民间传说    二、红丰术仡佬族的世系第二章  生态环境  第一节  红丰村的地理环境  第二节  红丰村的植物和植物保护  第三节  红丰村的水资源第三章  人口  第一节  人口概述    一、普底乡的人口概况    二、红丰村的人口概况  第二节  红丰村仡佬族人口状况分析    一、仡佬族人口的性别状况    二、仡佬族人口的年龄状况    三、仡佬族人口的职业结构    四、仡佬族人口的素质状况    五、仡佬族人口的婚姻状况    六、仡佬族的家庭人口状况    七、仡佬族人口的迁移流动情况    八、仡佬族人口的死亡情况  第三节  红丰村仡佬族的计划生育    一、计划生育政策在普底乡的实施    二、计划生育政策在红丰村的实施    三、红丰村仡佬的生育状况第四章  经济  第一节  传统经济体系的变迁    一、历史上仡佬族的经济状况    二、1949年以后红丰村仡佬族的经济状况及其变迁  第二节  红丰村仡族的产业结构    一、农业    二、畜牧业    三、手工业    四、商业……第五章  社会政治第六章  婚姻家庭第七章  法律与社会控制第八章  文化第九章  风俗习惯第十章  教育第十一章  科技卫生附录参考书目后记

前言

  1956年~1958年,国家有关部门在全国组织进行了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研究工作,搜集到上千万字的资料,撰写出少数民族简史、简志和自治地方概况三套丛书的书稿,整理调查资料300余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编写了“民族问题五种丛书”(即《中国少数民族》、《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书》)。这次调查为党和政府制定社会主义民族政策和工作方针,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民主改革和进行经济建设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据,开创了我国进行大规模少数民族调查的先河,为民族研究搜集与积累了大量弥足珍贵的资料。时至今日,其成果仍然是开展民族工作的重要依据,是民族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参考文献和反复引述的基础材料。  近半个世纪过去了,各少数民族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无论是进行决策的党政部门,还是进行理论研究的学术界,要深入进行民族调查的愿望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各级党委、政府迫切需要系统地了解少数民族发展变化的现状,深入探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科学地把握少数民族发展的趋势,以制定出适合于各少数民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符合客观实际情况的民族政策和发展规划。  如何在新的时期开展民族调查,以获得开拓性的成果,这就不能囿于传统的民族调查方式,而必须有新的观念、新的方式。从学科发展的角度说,分化与整合,是当代学术研究发展的两大趋势。一方面,各个学科的发展呈现出日益分化的趋势,学科划分越来越细;另一方面,又呈现出学科之间的整合趋势,各个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其界限越来越模糊,跨学科研究与交叉学科不断增多。

章节摘录

  从现代农学的角度看,仡佬族农民采取的生计方式有以下优势:首先,仡佬族的早包谷种植时间要比同一自然背景下的汉族农田提早5~10天,尽管当地早春寒频发,但早包谷种在已经长出的洋芋地中,洋芋植株对地表的覆盖作用可避免地表过分降温,可以防止冻坏包谷和其他作物幼苗,确保苗齐苗壮。其次,由于实施的是混合种植,同一地块中并存的农作物抗低温抗旱抗病虫害的能力各不相同,即使一、两种作物严重受害,也不至于影响整体产出水平。再次,由于实行的是即种即收,可以有效地避开自然灾害,即使遇到严重伏旱,地表植株全部枯萎,也可以收割充作饲料,然后补种荞子,降低损失。最次,在地中混种的各种作物,植株高低错落,生长季节相互交错,实行随食随收,不仅可以增加农田的透光通风能力,还可以节约水肥消耗,有效地控制各种作物的均衡产出。实际上,这种耕作办法的真正弱点不在于产出水平,而在于劳动力投入太大。但不可否认,它是在高海拔缺水山区最佳生态适应的生产方式。  (三)对各种动植物进行有效护持和利用  典型的固定农耕生活会孕育出含混的“杂草”观念,在这样的观念影响下,农田中长出的一切植物,只要不是人为播种的农作物,都被视为杂草,都需要斩草除根。在当地的仡佬族观念中,不仅没有杂草观,却稳定地延续着“护持观”。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几乎每一块庄稼地里,都零星地长着一两颗漆树。当我们问他们,为什么要在庄稼地里种漆树?得到的回答却是:“漆树不是我们种的,是我们‘护’下来的。”原来,掉落在庄稼地里的漆树树叶可增加土壤的肥力,另外,漆树租给别人割漆汁,隔年割一次,每株还可有5~10元的收入。当然,他们决不会在庄稼地里护太多的漆树,这是因为漆树多了会影响粮食产量。

图书封面


 仡佬族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给我们老师买的,不知道他用起来如何.这种比较小众的书,支持鼓励一下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