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
ISBN:9787506069533
作者:王小妮
页数:216页

作者简介

发生在1966年的故事。日常市井中普通的人们,在那特殊一年里,日复一日的懵懂和不宁。王小妮用她从容的文字、含蓄的方式,还原那一年中,北方城乡间各不相同的人心冷暖。触碰了突然事变的降临带给平凡人们的影响,故事简单而蕴藏的情感深远。
他们的故事绝非特殊,而是普通又普遍的。这些普通人,从事各种行当,背负各种历史,在这个人人自危之年的某个临界点,他们的生活发生了身不由己的改变——这改变不是轰轰烈烈的生死抉择,而是灰色地带的沉浮明灭,人性的斑斓底色由此彰显。

书籍目录

壹 普希金在锅炉里
贰 钻出白菜窖的人
叁 两个姑娘进城看电影
肆 新土豆进城了
伍 一个口信
陆 在烟囱上
柒 喇叭和像章
捌 结巴
玖 火车头
拾 燕蛤喇
拾壹 棋盘

内容概要

王小妮: 1955年生于长春市,曾随父母下放农村和作为知青插队前后7年。1978年春考入吉林大学中文系,后做电影厂编辑。1985年迁居深圳,2005年起在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任教。曾出版诗歌随笔小说多部。作品包括:《我的纸里包着我的火》、《世界何以辽阔》、《安放》、《一直向北》、《上课记》、《上课记2》等。


 1966年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0条)

  •     关于那个年代,对于一个出生于1974年的我来讲,仿佛懵懂之间有那么一些印象,可能是对于父母在那个年代留下的照片的想象,还有家里收藏的别在红布上的毛主席徽章带来的联想。小时候,也偶尔听到母亲讲一讲那个时代的事情。比如有个老太太,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她没有将毛主席徽章别在胸口,而是衣襟。而风扬起的时候被人看到了,所以她被批斗了。这样的小故事层出不穷。之后,看过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又从一些新闻纪录中看到樊建川造博物馆的事迹。不过依然是冰山一角的触碰。信息越少,对于那个年代的好奇也会越强。必竟,这是我们中国自己的历史。《1966年》这本书满足了我部分的好奇心,而一个个无耐的人物后面组成了那个时代的轮廓。第一篇《普希金在锅炉里》中,当我看到”他冻僵的脸有点笑了……“我想到了我的父亲,他也做过这样的事,他将大学时代与苏联笔友之间的所有信件都烧了。史料就这样被火苗消灭了。小人物在大命运前的”明则保身“的本能。1966年,我的父亲还在杭州城上大学;而我的母亲萌生了去新疆参军的念头,她报名之后组织来家调查时,外公不同意她远行,最后在外公的提议下由小舅舅代替她去了新疆,而她则有了其他工作,先是在展览馆当临时工讲解与那个年代有关的事情,后来成了工人阶级的一员。而后,父亲毕业了(在毕业前他也去串联去了,这算不算他的青春做的很疯狂的事情?),被分配到一个叫三源的小山村,先是当农民、后来村里人知道他是大学生所以改了去教书。今年春节,他写了一篇回忆的文章《情牵昨日三源》登在今日桐庐的报纸上。http://paper.tlnews.com.cn/html/2014-01/28/content_7_2.htm再后来,父亲在家人的相亲安排中与母亲结了婚,不过是两地分居的状况。(我觉得我妈挺了不起的,那个时代居然肯嫁知识分子,必竟她是工人阶级,成份好。)再后来,因为我的出生,终于将父亲从三源”解救“了出来。据说,当时分居两地的父母也实在想不出什么办法可以一家团聚,于是我妈就把我(才一岁多)带到父亲住的小山村,并找了村支书说她一个人带不了小孩子,所以要把我留下来,再不同意将父亲调回家乡的话,她就不得不做出离婚的决定了。还好,人类对三岁之前的事没什么记忆,我也没有记住这段被母亲“遗弃”的事情。不过据我的父亲回忆,我母亲硬起心肠走了之后,我就常常是看着母亲的照片流泪。而后,这个计谋终于起了效果,我的父亲在1976年调回了家乡。换成我去了那个年代,我会怎样?是否也会在命运中挣扎出自己的生机?愿那样的年代永不再来。PS:我觉得那个年代在70后的心灵上还有留有阴影的。这是我刚刚在写这篇评论时的一个想法。
  •     读王小妮的《1966年》,正值多变的春季。本应春暖花开,却因气候的时冷时热,空气的时清时浊,连着衣都有些无所适从了。《1966年》的封面是一大片的黑底,一小块的红写着白色的字体,是书名与作者。非常简洁的装帧,是我喜欢的风格。王小妮的文字风格也是我喜欢的,朴素的文风,不缓不急,叙述着特殊年代里的众生生活。 读完《1966年》,我抬头看看窗外的天空,还有正在落叶的细叶榄仁,这是南方独有的春色,然后又洗牌似的快速地翻阅《1966年》,总觉得王小妮的故事还没完,1966年的故事还在继续。 1966年到底发生了什么?百度一下“1966年中国大事记”,再来读王小妮的《1966年》也许会有更深的体会。1966年的中国大事确实有很多,中国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邢台地震、中国第一批“红旗”高级轿车出厂等等,而不得不提的大事,就是“文化大革命”的爆发,那是地震的地震。许多人的生活一夜之间被改变,人人惶惶不可终日,甚至连睡觉也要睁着眼,生怕不小心说了梦话,说出了不该说的事情,沦为牛鬼蛇神。 王小妮的《1966年》截取了11个画面,再现了1966年的某些人的生活状态,有着一定的共性,也有着一些差异。瞧瞧这些不可想象的生活都是些什么:说话做事都以语录本上的话为准则,别的书是毒草是看不得摸不得的(《普希金在锅炉里》;组织的调查无时不在,即使是人没了还要查得细细的,要对每一个人的历史负责任,却不相信曾对组织做过贡献的任何革命人(《钻出白菜窖的人》;“革命”运动在城市也在乡村,电影院变成批斗场,小姑娘进趟城绞了辫子变成了小媳妇,早晨还要去开会的书记天还没黑就成了批斗对象(《两个姑娘进城看电影》;收废品的也知道天要变了,跑了。他的老太婆无论怎么邋遢,20年前用过的名字还是被人翻出来了,还要追查交代手上纹的梅花是什么特务组织的暗号。男教师从没见过做伪官吏的叔叔,但校长认为这事永远没有完结(《新土豆进城了》);铝制品厂不再造铝锅铝壶,整夜赶工“敬制像章”了。厂长仅仅因为用红糖给工人补血提神倒了霉,被推到台子上斗了好几天(《喇叭和像章》)等等。多么荒唐的一切,每个人都不知道有什么事情在前面等着自己,这一刻是造反派,下一刻也许就是反动派了。没有人知道,那时的天为什么变成那样,书不能读,课不能上,话不能说,梦也不敢做。低头低头,再低头,低到没有了尊严,不成为人。活着,竟然变得那么艰难,那么无奈,那么可怕。 我是紧挨着1966年出生的人,对王小妮描写的1966年的生活,还能看到一些熟悉的生活场景,收回一些温暖的记忆。比如P112的男孩收集冰棍的小木棍搭房子和桥,玩渴了抱着水瓢喝水,我也做过。还有P152结巴的两个妹妹在墙角练倒立,四只光溜溜的小脚搭在灰墙上,脸涨得跟红萝卜一样。这个动作我也经常和同学们玩,我们是下课了在教室的墙角。这是我读王小妮的《1966年》的另一个收获。幸亏有这些,才让我觉得1966年生活的人,还有一点点乐趣。
  •     很多很多年后,当沧桑的老者谈及往事时,往往或激情飞扬地指点江山,仿佛当年历史的车轮正是循着他的判断一步步走到自己眼前;或以受害者自居,从欲语泪先流、欲说还休到痛陈家史;极少数者将往事赋于红尘烟雨,只将自己视为历史的旁观者,娓娓道来辽远悠长。旧时风物旧时人在他们的讲述中被切换为旧年旧岁旧时事,成为亲历,成为口述历史。而与之截然相反,作为写作者,作为一名传统意义上的叙事者,诗人王小妮却借助几乎寡淡的故事情节,用简笔画式的手法将1966年的图景及其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以文字勾画了出来。说它简笔,是因书中人物面容皆模糊,不仅无名,只以哥哥、老二、水暖工、年轻人为代号,更几乎没有任何外貌描写。事实上,这种故意隐去了指代的称谓让这些晃动在1966年大背景下的小人物更具有了一般性的意义。暂时未受波及的前资本家惶惶如惊弓之鸟,有军功的医生也因少年时曾读过日本学校而整日不安;普通工人仅因革命“荣升”为干部,曾经的厂长、书记却在一夕间被关入临时牢房,而他们孩子的境遇也随着父母身份的不同判若云泥。从5月16日文革开始,到8月5日炮打司令部,再到8月18日的接见红卫兵、大串联开始,一只覆雨翻云的大手轻易改写了小人物们的命运,而这些历史书上划时代的日期在诗人的日历中仅仅是新土豆进城了、天凉了、叶子黄了,昭示着其之于老百姓本应有的普通。1966年如其后的9年一样,是压抑、恐怖、残忍同时又荒诞的。大难临头的夫妻成为各自飞的两只同林鸟;为工作奉献一生的干部却含冤而终;当教师夫妻都被带走后,家里仅存的活物只有一笼小鸡。而所幸的是,作者又以其诗人的敏锐为窒息黑暗的世界轻轻拨开一角,透入光明与永恒,使读者得以在绝望中捡拾希望的吉光片羽。在王小妮笔下,年轻的工人冒险给几乎陌生的姑娘带一个可能并无太多帮助的口信;自己亦已岌岌可危的医生却在逼问下保护他已经过世的老师;车老板领回在学校中风光的儿子们,为邻居做着自己唯一能为他们做的事---喂养小鸡;年幼的孩子如往昔般为父母晾晒着鞋垫,而即便是在1966年这个大混乱的伊始,这些鞋垫也依然保持着它们固定的位置。作者正是通过这些不变的情谊的刻画,甚至是细小的、点滴的刻画,为书写注入极具力量的永恒。在《在烟囱上》一文中,尽管作者对母亲着墨不多,却将忍辱负重的单亲妈妈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为了保护儿子,她只得将他整日锁在家中;而当她得知儿子要去看“陪斗”时,更将他的晚间放风也取消了。我们无从得知这位始终戴着男士帽子,以掩盖自己被剃了光头的母亲是否是在担心儿子看到的是自己被批斗的场面,却能读懂母亲的苦心,她在最大程度上保护儿子安全、照顾他身体的同时,依然在努力教导他做一个善良的人。这位母亲冒着风险保护亡夫留下的杏树,亡夫留下的邮票和亡夫留下的儿子,乱世中,她对亲人的爱始终未曾改变,而直到文章的结尾,读者方才得知她那比小业主更为敏感的身份。而在那个当年的名字便昭示着不太平的年月里,在那个怀疑大多数人便是危险的的年月里,她的身份已是她的家庭不可承受之重。《1966年》由11篇内容独立,却内核相连的中短篇小说组成,通过强大的表象描绘与深入的心理剖析,使读者在画境中直抵文心,身临其境地感知1966年的真实。而重描绘,轻情节的叙事,又决定了《1966年》这部小说的本质其实还是作者最擅长的诗。作者王小妮生在长春长在长春,熟悉长春的读者不难发现,其实它就是《1966年》的背景城市,那座北方小城。而在诗歌中嵌入的长春方言不仅丝毫不落俗,且读来又尤为亲切,因为这是一首写给普通人的诗,就如它所写的,是普通人的事。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十一篇文章,十一个故事,说的是当时中国城市与农村不同人物不同的遭遇。故事中并没有表达什么作者的观点和意见,可是从讲述的故事里能够感受到当时社会气氛带给人的困惑、不安及恐惧······
  •     这大半年不知道在干嘛………磨磨蹭蹭看到现在…………有心酸处 有会心一笑处 完似未完
  •     对那段历史充满好奇
  •     有一点疑惑,经常在句尾拖一个“哦”是怎么回事?
  •     不太好
  •     我不明白广图为什么把这种小说放在一堆言情小说的中间,难道仅仅是以小说来分类,那确实都算中国小说。 读它的时候以为会是完整的讲一个故事,却发现是不同的小故事,每一个都是那么平凡,每一个涉及的人生都是不出彩,可是又会让你感到恐惧,那种力量。
  •     切入点很小,从众生中看到这个时代一点一点的到来。
  •     语言风格不是自己喜欢的,断断续续好几个月才把这本书看完。
  •     从几个小故事,看当时大时代大环境的变化,但是挺特别的,因为文革对每个人的影响又是不一样的,可以看到各种阶级各种年龄的人眼中的1966,喜欢
  •     诚如刘瑜女士所说,王小妮的文字轻得像雪花,故事却重得如岩石。
  •     “好在她们是因为钩花朵成的朋友,这友情现在还安全还不会互相告发”,不咸不淡的文字,出来的效果却不是不疼不痒。特殊年代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隐隐欲发。没有名字的人也是活生生的人。
  •     不如预想的精彩
  •     王小妮喜欢用“哦”这个字。 在荒诞、滑稽、可笑、沉痛的故事让生活有一种可爱都可爱不起来的感觉。
  •     本来这种题材的小说就不是我的菜,无意看到封面莫名被吸引,原以为是一本小说,打开才知道是十几篇短篇集..文风很细腻,可能是与我儿时农村的记忆产生共鸣,读起来竟有点伤感。嗯,抱着对文革增一点了解的目的来,无果而终。
  •     以1966为横截面,写的短篇小说,还不错。
  •     山雨欲来
  •     与冯骥才的《一百个人的十年》不同,本书通过小说式的十一个故事,反映了那个时代普通人的生存状态。
  •     没有杀声震天,没有批斗游街,也没有具体的狂热场面。但11个发生在1966年的故事,都以一片血红为背景。普通人最普通的一切,都在那个环境下受到不易观照到的影响。习惯了反思和伤痕作品,这样不落痕迹的细小叙述,透着更深的张力。
  •     在大时代的裹挟下,每一个人都不能幸免,字里行间透出的那份小心翼翼和如屡薄冰,故事发生在1966,山雨欲来,将来未来,却始终会来,作者刻意的留白,不说破,但我们都知道即将到来的是什么,温和讨巧的叙事手法,带给我们的缺是隐隐的触目惊心。
  •     山雨欲来风满楼。1966年的长春。从孩子的视角更多一点。各个阶层,从行将被打倒的高干到根正苗红的工人家庭,无不弥漫着紧张的气息
  •     很独特的红色文学,既不热火朝天,也不苦大仇深。轻快、雀跃的笔刀,挑落裹缠在1966上的凝重。王小妮自成一派,举重若轻,把欢快的童趣与冷峻的政治统合得浑然天成。
  •     短篇写得真好,视角很棒。
  •     文笔好诗意,故事也是平常百姓家,冲突也很平淡,却也让我能看出那个特殊年代的某种心里压抑!确实是难得看到以这样方式讲述那个时候的生活。
  •     我想说好评
  •     读书,没有别人的悟性,也许无法正确理解文章,但也能收获“零星”
  •     那個北方城市1966年夏天和冬天的故事。只是屬於那個時代孩子的記憶該如何講給沒有生在那個時代後來的孩子們呢?
  •     这是我看过写文革最清新柔情的书,就像山涧的清泉。但走近触碰会有刺骨的冰冷遍布全身。那些年内心的巨大冲击都化作针,刺痛着现今的我们。
  •     2016093:从30年前开始看《69届初中生》,除了今年的前名作家的亲历忽略了,关于那个时期的种种很少错过。这本和之前的都不同,很少这样套装的短篇,错开时代的主场、疯狂的人群、及亲历者的视角,仅靠山雨欲来前的阴云,漩涡外的普通人被迫偏离的轨道,预感失控、无法逃避的节奏、就成功的把现在的我们拽进那个灰色、逼仄的年代。不适合一饮而尽,为避免雷同,偶尔穿越吧。
  •     王小妮老师的文字有一股诗性,在寥寥数语勾勒出的画面中,诉说着那个黑暗年代的变迁,通过对每一个小人物的细致描写,反映出大时代下,人人自危的芸芸众生相,人性被考验,人性的善和恶都被放大。诗性的文字把我带到当时的场景,让我也经历一遍,没有鲜血淋漓,却让人心中难受。她的描写当真令人叹服,时时刻刻用一些小而隐秘的事物刺痛心灵。
  •     诡异私密的对那个年代的视角
  •     1966年对于中国的历史来讲绝对是值得深刻记录的一年,历史是书写王侯将相这些少数人的,而王小妮的《1966》却把镜头对准了芸芸大众中,书写了普通人在这一年遇到的事情,通过工人、农民、医生、中学生、小学生、收废品的等等小人物的遭遇,映衬了整个时代大背景。每个人都是受惊的小兽,时时刻刻惴惴不安、如坐针毡,所有的人都患上了焦虑症、妄想症等心理病。故事短小精悍,却让人身临其境,跟随一个个主人公回到那个天翻地覆的年代。
  •     差点儿因为对《上课记》的失望错过这本《1966年》,看上去都是轻描淡写地讲述,几乎没有任何暴力的描述,可是那压抑、恐惧、冷漠以及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风暴前夕,却让人真真切切地感受到。
  •     不知道你们读的时候有什么感觉,我感觉作者每句话都另有深意。她的文字很细腻,读起来跟诗一样,是有诗性的。 这种感觉我是很喜欢,你们呢
  •     太多茫然显得雷同,相似的父母和老太太,孤独的孩子。说是那个时代的气息吗?人物塑造得不及气氛好。
  •     快慢节奏的把握很好
  •     很会讲故事。写的都不是最激烈的故事,看似平淡,回想起来感慨良多。人在时代面前如此渺小而悲凉,却又透着人性中的善良和胆怯
  •     故事很沉重,但她的小说写得像诗歌一样,很轻盈,意犹未尽!
  •     众生相
  •     读的过程,伴随着压抑,和未知的恐惧,害怕主人公突然遭遇不测,死亡,可就在这一刻,好像有一盏灯,突然一下亮了,也可能是灭了,故事就结束了。
  •     想起外公在世时和我讲的1966年发生在他们家的故事,也是戴着白帽子,挂着大牌子,一篮子的鸡蛋摔碎在古色古香的宅子前。
  •     我就想知道,那段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     感觉在看老电影,永远不会拍出来的电影,小人物的年代特写。
  •     喜欢在烟囱上,局外人的角度写那个年代,平静海面下尽是汹涌!
  •     你总是不知道,大雨般的命运到来之前会有什么事情发生。
  •     正好在冬天,正好在故乡。敏感的年月,有光的结局。
  •     一直喜歡的文革題材,不同於以往看到的,這是實實在在發生在1966年的故事集,很觸動。特別喜歡的是,作者描寫細節,環境等方面總能將目標描述的很生動形象,讓人心生歡喜。沒有大氣磅礴,或者華麗的語言,但最簡簡單單的文字,卻真實的打動人心。
  •     看过不少关于文革题材的作品,但是这个真的特别难看,写作水平太差了!
  •     反倒不是很喜欢...感觉对故事没有多少好奇心了
  •     平淡的令人窒息,空灵中带来恐惧,习惯了或轰轰烈烈,或诙谐讽刺的笔触写那段历史,诗一般的文字描写十一个不同身份的人的故事,虽没有血雨腥风,却让人了解到那个年代给人们留下的深深的伤。
  •     一直对那个十年所发生的事情很感兴趣,总想通过小说看到那个年代的社会生活,文字很朴实,人们也很朴实,但却带给我一种异样的恐惧。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