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十五讲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文物考古 > 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十五讲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8
ISBN:9787301122273
作者:彭林
页数:346页

作者简介

《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十五讲》由作者在清华大学开设全校通选课(国家精品课程)的教材讲稿整理而成。全书内容涉及古代农业、天文、音乐、纺织、玉器、建筑等诸多领域,力图将考古学家和文物研究专家的高头讲章,转换成普通读者能够听懂的语言,把专家们的重要研究成果变成大众的共识,以充当考古学家、文物研究专家与大学生和普通读者之间的桥梁,使人们对文物研究的一些重要成果有更加深刻的了解,由此而对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形成比较直观的印象,对“文化中国”的含义有更为透彻的认识。

书籍目录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总序初版自序增订版前言第一讲  河姆渡骨耜与中国古代农业文明  一  农业文明起源的几种学说  二  磁山一裴李岗遗址:粟起源于黄河流域  三  石破天惊河姆渡  四  澧县彭头山文化稻谷:刷新河姆渡记录  五  不能遗忘的原始稻作区:黄淮流域   六  玉蟾岩稻谷:一万年以前的古栽培稻  七  原始稻作的“边缘起源说”第二讲  贾湖骨笛与中国古代七声音阶的起源  一  先秦文献所见的七声音阶  二  音乐史家对七声音阶起源时间的探索  三  周代有七声音阶:曾侯乙编钟作证  四  河南舞阳贾湖遗址概况  五  贾湖骨笛的鉴定  六  贾湖骨笛的年代与分期  七  贾湖骨笛的制作技巧  八  贾湖骨笛的未解之谜  九  上古时代为何偏爱五声音阶第三讲  上孙家寨舞蹈纹盆与甘青地区的彩陶文化  一  彩陶的制作  二  仰韶彩陶的发现  三  甘青地区的彩陶文化  四  绚丽的甘青地区彩陶  五  中国彩陶文化是否西来  第四讲  河姆渡蚕纹杖饰与先秦服饰文化  一  “治其丝麻,以为布帛”  二  抽丝剥茧之谜  三  蚕桑发祥在何地  四  粘附在铜锈上的商代丝织品  五  成为国家行为的周代蚕桑业  六  东周时期的丝织品  七  先秦时代的服饰文化第五讲  良渚“琮王”与中国史前时代的玉文化  一  绵延数千年的中国玉文化  二  新石器时代的中国古玉  三  古玉王国良渚  四  鬼斧神工的良渚玉器  五  解读良渚“神徽”  六  含山玉器:史前制玉的又一奇迹第六讲  四羊方尊与长江流域的商代文明  一  长江流域:司马迁笔下的“荒蛮服地”  二  四羊方尊带来的疑问  三  盘龙城:长江之滨的商文化  四  吴城遗址:异军突起的江西商时期青铜文化  五  洋洋大观的新干商墓   六  新干商墓的文化属性   七  新干商墓:层出不穷的新课题  八  新干商墓:江南商代文明的冰山一角第七讲  妇好墓象牙杯与先秦时期的生态环境  一  妇好墓为什么会有象牙杯?  二  史前时代华北地区的生态环境  三  象与先秦社会生活  四  解读吉美象尊  五  象逐步南移与消失的原因第八讲  妇好偶方彝与青铜时代的礼乐文化  一  灿烂的中国青铜时代  二  何谓礼乐文化  三  青铜礼器  四  青铜礼器的组合  五  青铜乐器第九讲  曾侯乙墓漆箱盖天文图与二十八宿的起源   一  《尧典》所见的上古天文学  二  北极、北斗和二十八宿  三  二十八宿起源于何地  四  铁证如山:曾侯乙墓漆箱盖星图  五  濮阳西水坡号墓:远古时代的北斗二宮图  六  西水坡号墓墓主身份之谜第十讲  曾侯乙墓均钟与中国古代的律吕  一  三分损益法  二  匪夷所思:曾侯乙编钟的乐律  三  五弦琴乎?筑乎?  四  均钟!湮没千年的均钟!  五  雨台山律管:又一种战国调音器第十一讲  越王句践剑与吴越地区的冶铸技术  一  文献中的吴越之剑  二  剑与先秦社会  三  吴王夫差剑出土知多少  四  地不爱宝越王剑频频面世  五  揭开吴越复合剑的千古之谜  六  吴越之剑的菱形暗格纹技术  七  薄壁同心圓剑首:高妙在何处  八  剑的衰落第十二讲  秦陵铜车马与先秦时代的造车技术  一  文献所见的先秦马车  二  田野考古所见的商周车辆  三  《考工记》记载的造车工艺  四  秦陵铜车马概说  五  秦陵铜车马的学术价值  六  秦陵铜车马的精湛工艺第十三讲  泉州宋船与中国古代的造船技术  一  文献所见的原始渡河工具  二  绰墩山出土的渡河浮木  三  我国古代舟船的遗迹  四  中国古船制造的原创性技术  五  泉州宋船的发现  六  泉州宋船的结构与建造技术第十四讲  正统针灸铜人与中国古代的经络学说  一  针、灸、经络溯源  二  扁鹊与仓公的针灸医术  三  《内经》与针灸  四  马王堆帛书、张家山汉简中的经络文献  五  明代正统针灸铜人  六  针灸是中医学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第十五讲  《周易》、《周礼》与故宫、北京城  一  《周易》与《周礼》其书  二  忽必烈:《周礼》建国之制的第一位实行者  三  明清故宮、北京城的阴阳五行格局  四  故宮:礼制与审美情趣统一的典范初版后记增订版后记

编辑推荐

《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十五讲》内容涉及到古代农业、天文、音乐、纺织、玉器、建筑等领域。选择的10件(组)文物,大多是足以改变我们对古代中国的固有认识的精品,将它们作为引子来介绍古代中国的文化,是鉴于它们的学术价值。

内容概要

198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经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国学研究院兼职教授等。长年从事中国古代史与学术文化的研究。尤其注重对古代礼学以及《周礼》、《仪礼》、《礼记》等礼学经典的研究。著有《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中国古代礼仪文明》、《中国礼学在古代朝鲜的播迁》、《礼乐人生》、《中华传统礼仪概要》等。主编《中国经学》。在海内外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1993年起获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2004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2005年获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6年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第二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章节摘录

插图:

图书封面


 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十五讲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今天终于读完了,本该有的欣喜却被一声叹息替代。这本书适合对文物遗迹由此带出的文化史初感兴趣者,都是一些基础知识,想找一丝一毫的深刻性也没有,我就纳闷了,这年头大学教授都怎么了?你的书就是给现有的考古学做个笼统解释,这有什么?

精彩短评 (总计33条)

  •     打分的时候很矛盾,因为就这本书的内容而言完全是五分,但是书的质量实在是……第一章居然印了两遍,把原本的目录部分遮掉了,翻开扉页就是第一章的标题,没有目录,阅读很不方便,郁闷!但是因为是上彭林老师的课作课本比较急用,而且目前只看到卓越上有卖的,所以也没有退换,凑合着用吧~
  •     都是我喜欢的讲解
  •     學校可以開這樣的課程。
  •     挺有趣的,讲文物不是讲文物本身,而是讲一块领域。但是不太喜欢最后一讲,故宫还是要看赵广超的书
  •     因为上了这门课,且得了高分。所以很喜欢彭老师哈哈
  •     殷人服象。豫=邑+象。
  •     作者选的文物精品确实有独到之处,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     中医篇 最后几乎包治百病。。不太靠谱吧。。。
  •     本人非常有幸能在清华校园零距离聆听彭教授的教诲,受益匪浅。首先感觉彭教授是一位非常朴实的学者,对中国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有特别深刻的理解,也感叹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在我们祖先留下来的宝贵财富的面前很多人熟视无睹,忧虑国学的传承。特别是现在富起来的国人,大都“富而不贵”,虽然腰缠万贯,但缺乏的是贵族气质,实际上就是缺乏文化,在自己身上缺乏优秀的国学文化,那就会是“土财主”。国家的繁荣富强,需要国人的素质提高,需要大兴国学,才能让我们祖国强盛不衰!该书涉及古代农业、天文、音乐、纺织、玉器、建筑等领域,将考古学家和文物研究专家的高头讲章转换成大众的语言,使人们对文物研究的一些重要成果有更加深刻的了解,由此而对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形成比较直观的印象,对文化中国的含义有更为透彻的认识。
  •     内容宽泛易懂,不过文字不够优美。另外在清华在线学堂上彭老师已经开公开课了,可以看看
  •     有一些小细节觉得还可以再商榷,但瑕不掩瑜,配合mooc,对我来说真是非常棒的一本科普!
  •     清华的教授,北大的出版....我不说了....
  •     还没有看,只是慕名而来
  •     写的非常好,最好的入门书了吧,羡慕那些可以在课堂上听他的同学们呀。嫌不够深入给个四星也就算了,给三星的,都是什么心态?
  •     可以叫做《中国博物馆精品旅游指南》。介绍的内容很多,对国内博物馆欣赏大有助益。但若不是先看过物品就读这本书,里面很多文字还不足以建立完整的印象。最大的问题是民族主义气息过于明显,一些有争议的点没有写出来。评价中溢美之词过多,同样相差数百年的情况,如果中国发现较早就是“比XX领先N百年”,反之就是“与XX几乎同时”,看得忍俊不禁。
  •     都说了因为考试做的阅读对我此类“吃软不吃硬”的人种是毫无作用的。
  •     很好的通识课教材
  •     生动翔实 古人的智慧着实惊人!
  •     科普很到位的一本书
  •     看这本书最初的原因,是因为里面有介绍类于泉州宋船的内容。除此之外,其他的也值得一看!
  •     有这本书打底,去国内博物馆不至于只能看看文物外形——何况经常中文标牌比英文牌子还不好懂。
  •     作为通识教材还是很不错的
  •     内容很丰富,问题在于根本记不住,已经看过不少关于文物和考古的书和网上资源,但离在博物馆看得懂的程度还是差太远了。前面几篇更好,也看过同样讲故宫和北京城的,他这一篇逊色很多。
  •     彭林老师——这个时代难得的好老师!
  •     我都快忘了我读过这本书,因为里面细节太多,最后在我脑子里几乎什么都没留下。若是亲耳听到彭林老师的讲述,应该会记得点皮毛吧,虽然仍只是他无数细节的极小部分。
  •     真得很棒啊!史前的东西多
  •     年轻人,读完这本书你就可以在博物馆装逼了
  •     最后续的几章不如前头的精彩。这样的书也有明显的错别字,有点惊讶。总的来说,很值得一读。
  •     还以为彭老师会更厚道一点,看来是被“人气教师”的名号惯坏了再者为什么是北大出版的……到现在也没明白如果不是收藏用的话,想看内容可以到这个课程的网站上去,全彩的比书有用
  •     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河姆渡、殷商、春秋战国直到明清,越王剑、秦代车、宋代水密隔舱。。。当你身处安阳博物馆,认为这里不外如是,只有甲骨文而已,那么这本书绝对会震撼你。
  •     印的太差了。第一章居然印了两遍,把原本的目录部分遮掉了,翻开扉页就是第一章的标题,没有目录。也不知道是装订错误,还是排版错误每一本都错了。另外,纸太薄
  •     本书由作者在清华大学开设全校通选课(国家精品课程)的教材讲稿整理而成。全书内容涉及古代农业、天文、音乐、纺织、玉器、建筑等诸多领域,力图将考古学家和文物研究专家的高头讲章,转换成普通读者能够听懂的语言,把专家们的重要研究成果变成大众的知识,以充当考古学家、文物研究专家与大学生和普通读者之间的桥梁,使人们对文物研究的一些重要成果有更深刻的了解,由此而对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形成比较直观的印象,对“文化中国”的含义有更为透彻的认识。
  •     旅行准备,只是粗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