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光十色说历史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历史普及读物 > 五光十色说历史

出版社:线装书局
出版日期:2012-9
ISBN:9787512005907
作者:张鸣
页数:253页

作者简介

《五光十色说历史》分为:历史照进现实、民国的忧郁、官场的黄赌毒、我们中国人、不合时宜、别处的生活六个部分。通过这些内容,作者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无奈而又残酷的现实:从社会到课堂,我们被肯定地告诉,历史是由借鉴意义的,应当以史为鉴,吸取经验教训。但是通过《五光十色说历史》,你会很遗憾地发现,那些所谓的经验还是只停留在人们的口头中。曾经发生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依旧出现。

书籍目录

序 写在前面的话001
第一辑 历史照进现实
卖国的罪名和太后的面子•002
谁的财产是安全的•004
吃空饷的今与昔•007
人格证书与好人证章•009
“改造”魅影的再现•011
曾经的钓鱼执法•014
流言、危机与抢购•016
马屁救命记•019
特权之享与特权之祸•022
从“官不修衙”到“宫殿衙门”•024
文明帽的故事•029
会过日子的西太后•031
史上最凶残的文字狱•034
太监的酱缸动不得•037
谁看谁,都像禽兽•040
从洋枪队到八旗洋枪队•042
天子也得以食为天•045
末世贵胄的货与色•048
扬州瘦马与阔太选拔•051
过去的粪业垄断经济•054
知青群体与知青运动•056
作为结构裂痕的三个征兆•059
民营企业家的三种尴尬宿命•061
动物的死活,还真是个问题•064
第二辑 民国的忧郁
财神的道德烦恼•068
好客的张宗昌•070
五光十色说民国•073
多面相的民国农村和农村问题•077
新军脑后的辫子•082
小站练兵的风波•084
礼太多了人就靠不住•088
辛亥革命的五个岔路口•090
有关辛亥革命的几个隐性的问题•097
革命的经济学•103
第三辑 官场的黄赌毒
黑翰林李鸿章•108
官场的黄赌毒•111
蒙上面比蒙下面容易•113
雅贿的故事•116
两种政治秀•119
袍哥政府及其他•122
有权时,忠言才逆耳•124
跟皇帝的生育能力有关的政治•127
讨口彩与讲政治•130
也谈监察分肥定律•132
当权力没有人盯着的时候•134
官场过度症•136
第四辑 我们中国人
大炮,使馆和疯子•140
面子的变迁•143
也说浮躁•145
中国人的路•146
中国人的文化癖•149
奴才的创造性•152
包袱放下了,人才能站起来•155
中国农民生生不息的好奇心•157
让我们学会讲理•160
评优文化及其滥觞•162
吃遗产的风潮•164
第五辑 别处的生活
消失的边陲古城•168
深圳,一座令人惊艳的城市•171
四川这个地方出神仙•173
厦门是个好地方•176
悠哉青岩•178
淡水人也淡•181
街头政治与街头的非政治•182
台北的大门槛不设岗•184
台北的街人•187
台湾的“大埔事件”•189
夏日,来一碗什锦黄春面•192
在岛的那一边•194
在台北,有这样一个小小的基金会•199
走进南村落•201
金门:铸剑为秤盘的地方•204
两个故居,一种宿命•207
旁听台北市议会•210
治堵,用不了的台湾经验•212
第六辑 不合时宜
何以焦虑成为社会流行病•216
自主招生与高考公平•221
了无可了的“张鸣事件”•224
留在记忆中的旧上海•230
雪国往事•234
饥不择食谈读书•237
有卷在握,其乐如何•238
一个不合时宜的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故事•240
熟未必能生巧•243
中国的大学还有救吗•245
学生告老师的今生前世•248
白折腾了鲁迅•251

编辑推荐

★当今最火的大学教授、著名良心知识人张鸣“不正经”巅峰新作。★作者通过犀利的文风,使读者体会到在文字上踢那些道貌岸然者“屁股”的快感★当事人详细解说“张鸣事件”经过,还原中国高校的无奈现状★历史从来不可借鉴,曾经发生的,现在仍然在重演! 

前言

序 写在前面的话这些年来,每年都要拉拉杂杂写上好些文字。有一些是应付报刊的专栏,有人说是时评,有人说是杂文的东西。还有些是读书笔记,看杂书,看到会心处,随手写点什么下来,居然也有人要,算是随笔或者散文。忝列于学者之列,但学术文字越来越少,即使有一些学术上的思考,也往往以随笔的形式弄出来。有时候非要写一篇学术文章,硬着头皮写出来,结果一看,除了有注释之外,还是像随笔。如果有人说,喜欢写随笔的都是比较随便的人,如果这个随便有特定的范围,单指散漫,不喜欢受约束,我觉得我就是这样的人。人有这样的毛病,多半是天生的。很多成功的男人,回忆少年时代,都说自己不喜欢上学。我非成功人士,但小时候的确也不喜欢上学。只是人家不喜欢上学,是因为淘气,喜欢玩。我倒不全是这样,我是不喜欢上课,讨厌在课堂上听课的感觉。如果让我自己看书,倒还是可以将就的。我从小就不是很淘气,打架闯祸这种男孩子常有的节目,我基本没有。虽然不喜欢学校,但还是能坚持去--怕被老师告家长。“文革”初年,课实在上不下去了,但我还是每天上学。尽管心里对学校,对于课堂十分讨厌,每天上学,对自己都是一种负担。不久因为思想反动,不肯跟父母划清界限,被我的班主任兼学校革委会副主任开除。心里也没有太多的难过,反而感觉一阵轻松。一年之后再被叫回去读书,也没觉得有什么高兴。其实,当年学的那点玩意儿,根本就不算什么,无须老师教,自己看看就大体明白。而且一学期下来,也没个考试。绝大多数同学年复一年读下来,小学识几个字,中学还是识那几个字。好些大老粗农工的家长,指望儿子姑娘能写封信都不成。所谓上学过程,除了劳动,就是玩。对于我这样公认学习好的学生,劳动的机会比别人还多。经常上着上着课,学校的校工来了,跟老师说,今天要一个跟车的。老师就冲我一努嘴,你去吧。我就抄起铁锹跟着装车去了。即便如此,我还是不喜欢上课,不喜欢学校,其实也不喜欢考试。现在想来,我是不喜欢那种集体生活的感觉,那种被教导的感觉。宁愿自己看,自己琢磨。哪怕领会错了,也自得其乐。上帝罚我,最后让我做了教师,不喜欢听人家课的人,现在要给人家上课。作为对上帝的反抗,我上课从来不点名,学生可以随便出入,不想听,就可以不听,绝不会因此影响他最后的成绩。我一直认为,大学生应该待在图书馆里,而老师的课,无非是教会他们怎么读书,这样的课,应该在客厅里,而非在教室。没有学会自己找书读的学生,大学基本就白读了。一个外国记者曾经问我,你又没有到西方读过书,你的自由主义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呢?我说,首先我不承认我是一个自由主义者,其次,我的确酷爱自由,但这是本能,我与生俱来的秉性。我就是这样一个偶尔上点课,偶尔写点文字的吊儿郎当的一个人。这样的人写出来的文字,突出的感觉,就是不正经。因为我正经不起来。小时候看《卓别林自传》,他说,不管什么道貌岸然的大人物,怎么个装法,只消乘他不备,在他屁股上踢上一脚,他就完了。(大意)这话我最欣赏,没多少机会参加大型宴会,出入高级场合,实在地踢人屁股,有点难度。但在文字上这样踢,还是可以的。你踢,我踢,大家都可以踢上一脚。看你还装不?我从来都知道,我的文字,登不了大雅之堂,因为我这个人也上不到那里去。但是偏偏这些年来,总有人喜欢把这些文字结集出版,出就出吧,别的不管,至少可以赚点稿费。

内容概要

张鸣
浙江上虞人,长于北大荒。出生赶上鸣放,故曰:鸣。窦文涛评道:一出生就是右派。年幼时最大的理想是做图书管理员,好每天有书看。及长,幻想当作家,变成文学青年。一辈子养过猪,做过兽医,大学学的是农业机械,最后误打误撞,成了大学教历史的老师,众人眼中的学者。一生坎坷无数,碰壁无数,头撞南墙不回头,不是墙破,就是我亡。由幼及长,从黑板报算起,写过的文字无数,黑板报都擦了,小说都烧了,所谓的学术文字和随笔评论,留下来的比较多,有些变成铅字,好像有十几本了,均遗憾多多。年过五十,没有长进,再活五十年也许能好些。

章节摘录

  [厦门是个好地方]  厦门是个好地方,冬天来的时候,尤其能感觉到这一点。天气不冷不热,无雨多晴,空气清新,有条件的人,在此过冬,是个好选择。不过,乍到厦门,你看到的却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个别具特色的小城。不大的小岛上,挤满了高楼大厦,密度之高,令人咋舌。厦门的中心区,绿地很少,高高低低的楼房挤叉叉地挨在一起,说是厦门(大厦之门),名副其实。虽说绿地不多,但树还是有的,尤其是马路边和公园里。由于台风的关系,岛上的树都不高,椰子树、棕榈树和厦门的市树凤凰木,都矮矮的,唯有榕树比较高一点,却不多见。站在厦门的街上,还真是找不出它跟其他城市的区别,这些年迅猛的城市化,让中国的城市都变了模样,变成了一个模样。  厦门岛上楼多,人也多,不仅有本地人,还有蜂拥而来的游客。还算有点民国旧城特点的鼓浪屿,每到周六、周日,就会拥进大量的人,走到哪儿都是人,把个鼓浪屿变成了热闹的集市,既然是集市,鼓浪屿上的店铺也就多了起来,到处都是卖东西的,我们上去的时候,还看见有一个店铺在招聘店员——人家说的是招聘最佳店员,真不知道怎么评选。弹丸之地的日光岩,挤得人完全丧失了攀登的兴致乃至勇气。不过我还是鼓足勇气攀了上去,挤在咫尺见方的岩顶,拼力向四周眺望了一下,景致不错,但感觉有些怪异,大概是因为眺望是集体行动的缘故,全无了登高凭栏的闲情雅致。  真正扫兴的不是那块石头,而是鼓浪屿周围的海水,就像所有的海边一样,海浪不断地在拍打着礁石和海滩,但涌上来的海水,却可以见到道道油污,让人感觉很恶心的油污,海水活像相当浓的酱油汤,你站在礁石上往下看,会有什么感觉呢?别的不说,至少诗性是不会有了。当地的朋友告诉我们,这污染主要来自九龙江的上游,来自工业发展更为迅猛的漳州。为了一个化工企业就能集体上街散步的厦门人,也许不该为这样严重的污染负责,但这污染,却让厦门的美丽打了好些折扣。远离九龙江口的海岸,海水的污染不那么严重,加上天气晴朗,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对岸小金门。在一个海边的俱乐部,我跟易中天在里面吃饭,一边吃一边观赏着对岸,几个月前我曾在金门那边遥望过这边。这边满是高楼大厦,那边净是荒野和绿树。两个岛差不多大,厦门岛挤了几百万人,而金门岛不过几万人。厦门是特区,跟其他特区一样,这里的外来人远远多于原住民,到处都听不到闽南话,大家说着南腔北调的普通话,连带着把当地人悠闲的生活节奏都给加快了许多。厦门新修的马路跟全国其他城市一样,很宽,过马路的人,绿灯一亮,就得赶紧,好些人一路小跑。厦门跟成都一样,满地是茶馆,但喝茶的人却没有成都那种深入骨髓的闲散,显得多少有些严肃。不消说,这些都是新厦门人。据说,这些新厦门人,比老厦门人还爱厦门,当年著名的散步事件,参与者净是这些人。  陪我在厦门转的何况、南宋和张云良三位,都是新厦门人。他们带我吃厦门的海鲜:生蚝、鲍鱼、石斑鱼,还吃一种据说只有厦门才有的海里产的海虫,说是海蚯蚓也可以。白白的蚯蚓被做成冻,名叫土笋冻,蘸上厦门特产的酱,鲜美无比。不过,厦门的美食,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两样家常饭:面线和海蛎包子,吃多少都没够。三位厦门人个个好客得过分,每顿饭不把你用洋酒灌倒,用美食塞满,就充满歉意。  ……

图书封面


 五光十色说历史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洗去裹在历史身上的五光十色的烟尘,还其真实面目。其实历史也就是人性。
  •     张鸣的书很火,值得推荐。
  •     最喜欢历史故事..推荐~
  •     多彩的历史
  •     人大的教授,总比那些水文好好一些。
  •     针砭时弊值得大家读书。
  •     读读张鸣的历史随笔
  •     此书不错,言真意切,于平凡中真实了解历史
  •     喜欢张鸣的文字,虽然每本书与别的书有些重复,但仍值得阅读
  •     很早以前就喜欢张鸣的书,因为看起来爽快,不过前些年总觉得一看一个“说的好”,现在却觉得只有讲历史(尤其清朝和民国)时的张鸣最合我的口味。
  •     我挺喜欢张鸣的书,收集了几本,价钱还好,而且是在促销期间买的
  •     这本书,非常的新奇。
  •     先前买了张鸣的《重说中国近代史》这本书也不错,值得一读
  •     看了一部分了,还可以哈
  •     学习历史的好书
  •     中国的语文课和政治课,确实如张老师所言,差距不大。于细微处还原历史,写得快意简洁,还是张老师的特长。已豆列。
  •     象杂文一样,
  •     实话实说,本人对历史书籍不是特别爱读,所以看后该书的题目,稍有想读的感觉,试试看吧。
  •     良心之作。
  •     质量不错,还没看,应该不错吧
  •     喜欢里面的隐喻,学会并坚持独立思考。
  •     张鸣老师嬉笑怒骂,支持张鸣老师
  •     读史的满意之选
  •     没摇晃中的中国好看
  •     挺有趣的随笔
  •     文章很棒
  •     五光十色。
  •     拿到了,输得质量不错,很喜欢!很想了解各方面的思想!改版后的评价很好!!!
  •     凑数的书
  •     好书大家共分享!
  •     看过《重说中国近代史》之后再看这本
  •     张鸣的书很写实,很有寓意。
  •     很喜欢读张鸣的文章,不费力,好理解,还能知道一些平时难以知道的,期待他更多的作品问世。不过这本书有一章破页。
  •     主题没有很明确,而且本书的特点是在后面的时事评论方面。 最野蛮的人,其实不在田野之外,而在萧墙之内!
  •     一贯的张鸣,一贯的新鲜史实和评点
  •     很值得深思。我们缺失了太多了。
  •     这本书其实不算历史,而是把历史人物或事件与当前比较,告诉我们其实历史一直都没有走远。通古知今,这就是读史的好处之一。虽然科技社会发展很快,但人性变化不大。
  •     正在品读
  •     还没看,但感觉不错!!!
  •     书不错,推荐大家看一看
  •     多篇短文组成的一本书,从历史回顾中联系到当今的实际生活,读起来很过瘾!
  •     良心作家,继续关注
  •     一直就想看评价当今的社会现实,并追溯其历史根源的书,张鸣教授的书正是如此,视角如此敏锐,超喜欢,拿到书之后就爱不释手。
  •     很好的书,满意!多谢~
  •     帮同事买的!很不错!
  •     还没时间看,应该能很不错吧
  •     可以慢慢看了
  •     张鸣教授的作品总是放在我书橱中最醒目的位置,视角独特,浅显易懂,发人省醒,超喜欢。
  •     历史,你相信它是什么它就是什么,然后历史究竟是过去了的事,借鉴就是看着过去发生的事,吸取教训莫要再犯,可惜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有人说人类史螺旋上升的,有点像。
  •     还不错的书,可能因为是集的原因,有点杂乱的感觉,有闲的时候值得一读。
  •     思想精辟
  •     我朋友是个历史迷,这书能将历史更鲜活地呈现给我们
  •     张鸣教授一部分文章的合辑,涉及许多不同的方面,有一些独到的或引发共鸣的见解。关于历史与现实,文化与大学教育,不同的城市不同或趋同的特点与现象,对于应怎样当一位大学老师,如何教育自己的学生,我很赞同。
  •     好,只是自己一不小心买了同样的三本,只好送人了。
  •     不是张鸣的力作
  •     没事看下。。
  •     一些小故事很有意思
  •     看看挺有意思的,但不知道真实历史是否这样幽默。
  •     嗯,以后支持当当了
  •     这世道,社论合集也敢tag历史了。
  •     泛读
  •     好书,深挖历史与趣味性并存,值得一读。
  •     张老师的书,一直很喜欢
  •     一下子就看好了
  •     适合阅读,不死板
  •     **股
  •     最喜欢关于历史的书了,不管是哪个年代的
  •     从另一个角度读历史
  •     找到了很多不是我们本身读到的观点
  •     张教授,一个敢于说真话的和中国知识分子
  •     张鸣的文字非常流畅,对历史的不同解读引人思考。推荐闲暇时阅读
  •     随笔/专栏/时评/晚清及民国历史,张鸣,线装书局2012版,20万字。
  •     很多文章很有见地!
  •     一直喜欢张鸣的书。最新的书体现了张鸣的良心。
  •     内容通古论今,挺有意思的!!
  •     历史总是光怪陆离,纷纷扰扰
  •     速度开本。嬉笑怒骂,又偶尔记忆空缺。
  •     张鸣的书不能不看,比较中立和客观。
  •     包装很不错,特价买的,很合算
  •     历史的确是五光十色的,而不是样板戏,或者好人和坏人的斗争史。
  •     比较散乱的一个集子,算不得精彩。
  •     张鸣事件蛮好玩。好老师当然都是不溶于体制的。体制就是大酱缸
  •     《重说中国近代史》之后的最新作品
  •     张鸣是学院派里少有的文字好的,不错,一直追他的书。
  •     非常好,用随笔式的短文讲历史,挺喜欢。
  •     大爱张鸣啊
  •     不错的书!很好
  •     随笔类的夹杂谈,照样可以快乐起来。历史的表达,人性的本色。至于大众,能自我解嘲的又有几人?于千万人中,见到你能谈谈的又有几人?能在简单谈谈之中,带给你不一样的体验,又有几人?
  •     在咖啡厅读的
  •     喜欢历史,于是也喜欢看各种类型的人如何看待历史,这本书无疑是我要的
  •     我是他的学生,力挺张老师。
  •     能学到正史之外的很懂东西
  •     支持张鸣,狗屁的zg历史书,毁了多少历史爱好者!
  •     说的历史不大起劲,倒是台湾见行颇有点意思。
  •     通俗风趣的语言 现代感搅拌着历史的沧桑感
  •     随便翻翻的杂文集,买书送的不值得单独买
  •     张鸣的粉丝,逢书必读,不是狂热,而只想从另一个角度了解历史,值得一看。
  •     看来来费劲儿,其他的都还不错。
  •     嗯,不喜欢一般的水文,这个读起来不错,推荐。
  •     有深度,值得读读,很不错的书
  •     苍白的郑智化历史,需要五光十色的智慧加以改变。这就是张鸣这本书带给我的感受,认识真正的历史,了解真正的中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