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正道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各部门经济 > 人间正道

出版社:7-80214
出版日期:2007-1
ISBN:9787802142183
作者:陈冠任
页数:397页

作者简介

大时代,大画卷,大手笔展现中国农村改革风云与进程,新视角,新观点,新思维诠释乡村农民现实生活与前景。 农村,一个古老而神奇的地方。农民,一个熟悉而陌生的群体,一个10 亿庞大而又勤劳的群体。农业,一个千年的人间正道,以农立国的根基。农村、农民、农业都和古老的土地相联结,都以崭新的风貌迎接现代化来临的风暴。 不论你生活在城市还是乡村,不论你距离土地有多近或者有多遥远,也不论你以为你今天的生活已经多么“现代化”,在精神的血脉和现实的生活中,你都无法将自己与这片土地、与在土地上耕耘的人们绝缘。 当我们的国家、我

书籍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农民的现状:初露端倪的现代农民
 一、“三真”之外的声音:“做个农民真好”
  1.变迁:腰包在鼓,收入在增加
  2.收入算账:农民口袋里到底有多少钱
  3.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二、耕作的多元化:新技术为中国农业“点金”
  1.工具的替代:人力和畜力让步于机械化
  2.耕作方式的变革:悄悄的出现与消失
  3.新的耕作技术:电脑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
 三、思维开阔了:全方位“换脑”
  1.种菜的故事:市场!市场!
  2.赚钱:“路子”特别多
  3.国内外大事全在胸中装
 四、传统农民开始终结
第二章 村官:比芝麻还小的官
 一、村官:乡村农民的领头羊
  1.村官:你说俺容易吗?
  2.“上管天,下管地,中间还管空气”
  3.村官:“教授都当不了的官”
 二、好村官: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1.能人型村长:木尺虽短,能量千丈
  2.苦干型村长:说一千,道一万,两横一竖就靠“干”
  3.带头型村长:喊破嗓子,不如干出个样子
  4.助人型村长:用关爱构筑和谐
  5.廉洁型村长:公生明,廉生威
 三、村官之鉴:“庸人治村”与”恶人治村”
  1.“庸人治村”:越治越贫
  2.恶人治村:越治越险
  3.“混混”治村:越治越乱
  4.村霸现象的思索:“要相信农民会种田”
 四、选举:村官的权力与收入引发的博弈
  1.村长的权力有多大?
  2.村官的收入:少还是多
  3.能人:众里寻他千百度
  4.富人竞选:新气象还是新问题
第三章 农民如何致富
 一、种植:千年的祖传之业的飞跃
  1.飞鸟衔五彩九穗的传说
  2.“种粮状元”与“全国种粮大户”的有趣比较
  3.不变中的变化:收入的分量在减弱
 二、副业:养牛耕田,养猪过年
  1.副业与主业的关系:决定了中国人走在欧洲人的前头108
  2.传统养殖:已不是仅次于种植之外决定村民生存的形式
  3.新养殖:致富的发动机
 三、经济作物经营:撬开富裕之门的另-把钥匙
 四、经商:出户入市盈利多
  1.农与商:一个古老的话题
  2.经商:商海游泳多沉浮
  3.农民经商:喜忧参半的思考
第四章 打工——致富的主流
 一、梦想与艰辛的旅程
  1.城市的遭遇:一个打工仔的经历
  2.打工,农民致富的源泉
  3.有趣的打工总结:一个苏北人在外两年
  4.农民打工:苦、累、脏、危的选择
  5.都市拼搏:农民在城市中的故事
 二、困难之搏:“人在江湖漂,哪有不挨刀?”
  1.困难一:找工作难——踏破铁蹄无觅处
  2.困难二:工资低迷,难到手
  3.困难三:恶劣的工作、生活环境
  4.困难四:工作时间长——起早摸黑
  5.困难五:歧视——别样的眼神
  6.困难六:“空闲”难打发
 三、乡村与城市的选择:回乡村,还是留城市
  1.留去的城乡婚姻:前后院起火
  2.城市的留恋:留下就可能实现梦想
  3.回归心灵的根:回乡创业的别样人生
第五章 农民的新家庭生活
 一、《清平乐?村居》与“小伞的农家生活”
 二、农民之家:家变小,生活变好
  1.家的大小:变小,变好
  2.农家生活的“四大亮点”
 三、家庭关系:和谐、文明
  1.家庭权力的变化:分散、民主
  2.夫妻关系:和谐中的多元化
  3.家庭教育:农民式的方法与坚持
  4.老人问题: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四、亲邻关系:强化与淡化
  1.亲族关系:空前强化
  2.亲戚间的人情风:头顶锅儿卖,人情大似债
  3.邻里关系:喜与忧的“质朴”
第六章 农民的最大快乐
 一、“幸福的争议”:农民比城里人幸福
  1.“蓝皮书”引发的波澜
  2.农民的幸福感是实实在在的
  3.城乡差距:并不影响农民现实的幸福感
  4.非要农民认识“自己是不幸的”行不通
 二、免除农业税——千年“皇粮”的终结
 三、快乐的“幸福体验”
  1.吃上“幸福水”
  2.沼气照亮农民幸福生活
  3.赚钱多了,“陕乐指数”噌噌涨
  4.新鲜事里有快乐
 四、出门容易,进城像串门
  1.快乐的烦
  2.要求越来越高
  3.路通了,经济也活了
  4.进城,就像城里人逛商场
 五、真实的快乐与引导
  1.农民的快乐,不是空穴来风
  2.如何引导农民树立新农村的幸福观
第七章 个个都有烦心事
 一、现代农业:想说爱你不容易
  1.农业科技:观念和技术的困惑
  2.市场:咋就这么难
  3.规模效益:小农经济遭遇尴尬
 二、命根子的忧烦
  1.失地之痛:没了饭碗
  2.争地纠纷:利益分割的烦恼
  3.地变差,肥力减退
  4.土地被污染
 三、最怕当官的不为民着想
  1.一怕职能部门变着花样来坑农
  2.二怕干部为农“不想”和“瞎想”
  3.干部出问题:最伤害村民心
 四、农资涨价
 五、解开千千结:烦心事如何解决
  1.农技服务:授人以渔
  2.便民服务中心:真正去便民
  3.创建干群对话台:解群众烦心事
  4.从体制上解决干部问题
第八章 恋爱农村:带泥土味的爱
 一、爱的选择:我的地盘我做主
  1.自由恋爱:相亲仍是主风景
  2.网恋:当与“相亲”遭遇
  3.打工爱情:我会让你从此不再流浪
  4.闪婚:并不一定就闪失
 二、传统与变异:婚礼与买婚
  1.订婚:仍不能省去的环节
  2.经济的分量:“买妻”
 三、“招女婿”与“倒插”
 四、爱的烦恼
  1.单相思:单面锣打不晌
  2.爱的困惑: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3.大龄:一辈子孤单?
  4.事业与爱:劳燕分飞为哪般
  5.家庭的干涉:爱的变异
第九章 治安与法治
 一、打官司:法律意识比以前强
  1.“一根筋”:官司硬要打到底
  2.打官司:不怕碰硬
  3.小事也较真316
 二、农民的安全感:昭现治安窘境
 三、悲尉的酿成:不懂法
  1.“无知者无畏”的可怕
  2.杀人让母亲“抵罪”
  3.一只手1500元
  4.群众性事件:“乡村法律精英”的悲剧
 四、问题的症结:让农民信法懂法
  1.制度的认可:大环境的明清
  2.如何让农民知法懂法守法:质疑“普法”效果324
第十章 农民治病与医疗卫生
 一、医疗点遍及乡村
  1.送瘟神:曾经的辉煌
  2.乡村治病不是梦
  3.看病不难
 二、看病贵:不怕得病怕看病
  1.有病不治:农民的无奈
  2.求神仙:多也是出于无奈
 三、新赤脚医生——乡村医生
  1.村民看病的首选
  2.乡村医生的竞争
  3.乡村医生的收入高还是低
 四、农民心日中希望的医疗是什么样?
 五、乡村卫生:村庄的“进化”
  1.小厕所大革命
  2.改水:农民喝上放心水
第十一章 衣民的精神生活与闲暇时光
 一、快乐与愉悦:来自于精神
  1.种地:充实人生的乐趣
  2.“俺是农民,俺上网”
  3.串门儿、聊天
 二、高层次的追求:兴趣盎然
  1.看球赛:农民的“火”
  2.电视:从看到参与
  3.农民出书:“高玉宝”并不少
  4.发明创造:“不知天高地厚”
  5.民间艺术:农民喜闻乐见
 三、闲暇难熬与搓麻打牌
  1.闲暇难熬:自身的局限
  2.搓麻打牌:并非“一团黑”
 四、现代文明:农民的渴求
第十二章 新农村到底是什么样儿
 一、专家眼中的新农村
 二、城里人眼中的新农村
 三、农民眼中的新农村
 四、新农村建设:你准备好了吗?
 五、结束语:一个有趣的网络对话
后记

编辑推荐

  大时代,大画卷,大手笔,展现中国农村改革风云与进程;新视角,新观点,新思维,诠释乡村农民现实生活与前景。全书共分十二个章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故事情节,为我们诠释中国农民的现状。

前言

  农村,一个古老而神奇的地方。 农民,一个熟悉而陌生的群体,一个10亿庞大而又勤劳的群体。 农业,一个千年的人间正道,以农立国的根基。 农村、农民、农业都和古老的土地相联结,都以崭新的风貌迎接现代化来临的风暴。  不论你生活在城市还是乡村,不论你距离土地有多近或者有多么遥远,也不论你以为你今天的生活已经多么“现代化”,在精神的血脉和现实的生活中,你都无法将自己与这片土地、与在土地上耕耘的人们绝缘。 那是一脉切不断也不该切断的脐带。 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学者曾经宣布说:“自商周直至晚清,中国社会基本上保持着农业社会的品质,只不过社会内部更细密更繁富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说,由天子及至庶民,由骚人墨客及至猖乞,几千年的中国人事实上都是严格意义上的农民。”(王列生:《小康社会的中国农村》,四川人民出版社) 因为你或者你的祖辈都来自这块土地,或许你已经离开土地多年,但是土地上的农民却把生息不止的养分为你我的一切情结和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他们就是我们的另一母亲,是我们物质乃至精神的家园之所在! 在目前中国,把社会的各类阶层人联动在一起的,正是这样一个“农” 字!它的主体就是中国浩浩10亿的农民——这一世界上最庞大的群体。  农村兴,则国家兴。  农民富,则国家富。  农业强,则国家强。  当我们的国家、我们这个民族经历了前无古人的社会性实验,终于告别了一个前无古人的平均主义时代,选择市场经济这个通往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的时候,中国农民——中国传统文明的社会主体和生命载体,正在展现着自身的新气象的同时。又经历着一场终结与新生并行的历史性变革。在今天的乡土中国,在今天意义上的中国农民身上,在大江南北,天山内外,一个变革与文明交融的立体过程正在波澜壮阔地拉开序幕。对于中华民族,对于整个人类的历史,这都是一个平静中翻腾着大江大河的过程。  中国的农民,正是在以一个什么样的面貌经历和改变着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呢?这是所有中国人都关注着和面临着的一个敏感问题。由此,引出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命题: 中国农民的现状到底如何?

章节摘录

  一个不可辩驳的事实却告诉我们:农村正在发展中走向富裕。  牡丹江市东京城镇有个三陵乡,三陵乡有个八家子村,距东京城镇15公里。  张丁柱,是八家子村的一位极其“普通”,又有点“不普通”的农民。  这几天,张丁柱在烟地里清理残留的地膜,妻子范凤芝在家为即将嫁植的烟苗准备子床。去年,夫妻两种了两垧烤烟,毛收入达到7万多元。对于自己的收入状况,张丁柱很保守,开始不愿意直接说,只说:“八家子村家家户户都差不多,俺有啥好说的?农民呗,靠地靠手吃饭。” 确实,张家是东北典型的一家农户,与别人几乎没有二样。夫妻俩有一儿一女。大姑娘1998年结婚,张丁柱拿了1万元,还给了个摩托车。第二年儿子结婚,不算房子、家用电器等,花了2万多元。  说到姑娘和儿子,张丁柱认为姑娘比较传统,儿子比较现代。  姑娘学历是初中,结婚后与女婿一起和老两口种烟。可以说,继承了张丁柱的种烟技术。张丁柱说,姑娘和他一样,属固守田园型。儿子就不同了。2000年到牡丹江市上了大专,学了医。一边上学,一边打工。在打工过程中,认识了一WEI 2油漆经销商。完成学业后,儿子在村里办了个卫生所,一年收入2万元。可儿子就是不满足,非得到牡丹江闯荡一番。现在,张丁柱的儿子已经是牡丹江市一位油漆代理商,创出了一片自己的天地。这用张丁柱的话说是“不安份儿”,因为现在城里好多人都下岗了,干么还往城里挤?种地照样生活。  其实,张丁柱也不是安份儿的人。他57岁了,闲着时,总是回忆起过去的光景,八家子村今昔对比,对他来说恍惚如隔世,一谈起这些几十年的变化,他布满沧桑的脸上总会显出感慨万干的神情。  过去,东京城镇有句老话:穷八家子富东沟,不穷不富爬犁沟,东西崴子喝稀粥。  八家子村,以前实在太穷。为啥穷?因为八家子村地太少,所以上个世纪50年代那阵儿,还流传“嫁女莫嫁八家子”一说。  1947年出生的张丁柱,童年是在困境中度过的。  史料记载,1945年后,牡丹江市实现了“耕者有其田”,1949年,牡丹江市农业生产恢复较快,广大农民从“身无御寒衣,家无隔夜粮”的凄惨生活中解脱出来。1947年,张丁柱的父亲58岁得了他,在他以前还有几个哥哥姐姐,都夭折了。母亲体弱多病,凡是能想到的病都有。父亲是从山东胶东闯关东来的,母亲是地道的东北姑娘。家里一直是穷得响叮当。至于家里没吃没穿的穷的事儿,张丁柱现在记得一板凳。解放之初的一个晚上,刚吃完饭。所谓的晚饭,就是大饼子就咸菜。父亲正在乘凉,张丁柱凑了过去小声地说:“爸,我想买个背心穿。”张丁柱想,村里的孩子都有背心穿,兴许父亲能给自己也买一件。没成想,父亲一板凳就抡了过来,把张丁柱脑袋上打了一个包。张丁柱哭了半宿。打那以后,张丁柱依旧穿着大裤裆的笨服( 就是自己家里用手工缝制的衣服)。直到上高小时,娘才托人买了点蓝土林布,做了身制服(用缝纫机做出来的衣裳)。这身衣服,也得是有重要活动时穿。记得有一年,生产队里杀猪。杀猪可是村里的大事,孩子们自然高兴极了。不过孩子的胃毕竟是小了点,于是几个孩子吃饱后就出去跑——跑跑好消化,然后再回来吃。一晚上,这些孩子出去跑了三四趟。就是这样的猪肉,里面还不知炖了多少斤的粉条。  也难怪,那时每人每年给20公斤小麦,4—5公斤豆油。但是,日子却一天比一天好起来。  除了逢年过节,张丁柱第一次在平常的日子里吃面条是1954年,那是因为他出门上学好不容易回到家,父母高兴了才做的。到了1960年前后,才知道别人家炒菜用酱油。尽管如此,他还是感受到村里的那疙瘩变化。1962年,张丁柱高小毕业到生产队参加劳动。第2年,村里开始通电,仅限于照明。  1964年,村里开始“社教运动”。2年后,村里出现化肥。  1962年,15岁的张丁柱开始参加劳动。当时,生产队里要算工分,工分就相当于钱,所以村民当然就把工分当成命根子。那年,张丁柱挣了34元钱,全部买了火柴和盐。工分换钱是这样计算的:假如1年得5000分,就要合劳动日计算,10分是1个劳动日,1个劳动日如果能达到4角钱,那就是相当不错的了。不过大多数情况下辛苦劳作一年,吃了粮,分了豆子、棉花外,甚至还要倒搭进去钱。比如就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1家3个劳动力,劳动了一年,反倒欠生产队100多元钱。  “文化大革命”那时,生产要“上纲要,跨黄河”,上级下指标,生产大队120多垧地要打30万公斤粮食,可村里人仍是吃不饱。于是,开始出现 “开小差”的了。张丁柱的父亲就曾刨点小开荒,弄点自留地,然后偷着到城里卖粮。私自卖粮可是违法的事,但幸运的是,他一直没被抓住。村里有很多人被抓住了,不是被批判,就是被罚款。到了晚上,村里开批斗大会,许多人的罪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1965年,张丁柱买了个草房,花了55 0元,一半是借的。结婚3年后,才还上这些饥荒。  1970年,张丁柱结婚了。结婚前,张丁柱和妻子带上200元钱,借个自行车,跑到渤海镇采购。买的东西很简单:几个盆,一把菜刀,一点用于做被子的棉花和一点减票布(不用布票买的布)。结婚时,家里最值钱的就是请木匠打的木箱子。过去多少年了,别的家具都被“请”到仓房,唯独这木箱子至今仍摆在张丁柱家的炕上。  当年,张丁柱的大姑娘出生,全家当年的工分为7000分左右,生活维持温饱水平。  1976年以后,张丁柱家生活逐渐好些,因为他养了猪,有点自留地。这在当时,思维算超前的了。所以,他家细粮能吃上半年以上。1978年,张丁柱家又添了当时家里最值钱的家用电器——收音机,40元。不久又买上了海燕牌自行车。  生活一点点好了,张丁柱开始琢磨着盖个砖瓦房。那时哪像现在,农民大多数住上了小楼房。张丁柱之所以要盖砖瓦房,主要是由于房子实在太破了。  张丁柱盖房的钱主要来源于下:工分两个人挣的,这是一笔;家里喂了两口猪,这也是一笔;再就是冬天上山伐木头,也积蓄了一点儿钱。但是,房子盖上后,他还欠了800多元钱。  有人说,八家子村是在1983年联产承包后突然富起来的。这和中国的整体情况差不多,1983年后,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逐年趋好,各项指标基本上是年年都上新台阶。当八家子村人意识到不能在有限的土地上收获更多的粮食时,他们不得不想尽办法,在土地上另寻致富的财路。  在生产队解体后,张丁柱则领着12户农民承包了生产队的6垧烟田,面积占整个村烟田面积的三分之一。  为啥选择承包烟田?张丁柱有自己的小九九:村里自上个世纪70年代就种烟,每年烟的收入占全村收人的三分之一,加上他自学成才,成了村里为数不多的种烟能手,所以他决定试一把。另外,生活一点点好了,张丁柱开始琢磨着盖个砖瓦房。或许承包烟田赚了钱,就可以盖房子了。  结果,当年种烟以失败告终。自从承包了烟田,一连40多天下雨。地里全是水,人站在上面直往下陷,只好垫上木板整地。还有,承包的12户都管自己的地,没人管烟田,导致张丁柱第一次的“尝试”失败了。那年,每户损失了200元。第二年,张丁柱与亲戚一起承包了1垧烟田,丰收了,当年纯赚了300元,还剩了价值100多元的一吨煤。有了这些钱,张丁柱还了盖房子时欠的木头、石头、水泥、白灰、砖钱和运费,共计200多元。  打1984年以后,张丁柱家真的富了起来。收入多了,生活也好起来了。  吃的百分之百是细粮,穿的换了花样。张家也成为了全村数得上的富裕户,生活基本上隔几年变一个样儿。直到2003年,他承包了2垧烟田,每年收入在5万元以上。  在这十几年中,在他渐渐富起来的时候,全村也发生着变化。  以前村里雨天“水泥”,晴天“扬灰”的路没了,整洁的柏油马路通了全村。  以前村里人盼着能丰衣足食,现在则讲究装修房子,什么“地热”啥的。 以前人们穿的朴素极了,可现在走在村里,你分不清是在城里还是在乡下。以前人们骑个自行车就挺了不起了,可现在,村里人几乎家家有了摩托车,有的都买汽车了。  以前都说“嫁女莫嫁八家子”,现在也这么说,不过意思是女儿嫁到八家子干活太累,但肯定过富裕的生活。  “变化实在是太大了。”张丁柱说。  张丁柱是普通农民中的一员,他的人生历程折射出了亿万中国农民的沧桑巨变。八家子村和张丁柱家没有那种破房烂衫的场景了。事实上,如果到农村去走走,不要“沉”下去,无论是在北方还是南方,无论是在东部还是西部,就可以发现:像张丁柱这样的农民在各村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他一年5万元的收入,只是“小富”,比他还有钱的有钱人家还多的是。许多外出经商做生意、承包工程、打工等发家的“大款们”,不说每个村有一两个,至少在一般的乡镇一个乡总不下十几个乃至几十个百万富翁,在东部和沿海地区更多。就是在笔者老家的湘中农村,村子里只要有在外打工的家庭,一般都有10万元左右的存款。  这就是中国的农村和农民。  这是“真苦”吗?毫无疑问,中国农村相对于以前在发展中已经正在走向富裕。“小富”不少,“大富”尽管人数不是很多,但是,乡村在剧变,农民的腰包在快速地鼓胀着,收入在增加。乡村已经隐约显露出富裕的一面。  这种变化,不仅是一个八家子村,也不是一个张丁柱。这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对于岁月飞逝中的乡村变化,尤其让那些经历过几个朝代变迁的老人们更是懑慨万干。某地一位叫罗大富的80岁的大爷说:“我的爷爷是地主,当年出门坐马车,被村里人羡慕得要死,土改时被分了家,现在生活水平比俺爷爷那时强多了。村平里谁身上还穿旧衣裤,居家住的是父辈留下的茅舍篱笆?!笔直的水泥路面通到象门口,家家户户都是两层或三层的小楼,房前屋后绿树掩映。屋里,有电冰箱、洗衣机、空调。你看看俺现在的生活哪样比城里差?” “新旧对比”,乡村是在快速发展的;无论是生活的细微末节,还是大的住房、收人乃至乡村的变化,是令人欣喜的。  ……

图书封面


 人间正道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有点主旋律。。。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