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断山不横断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各部门经济 > 横断山不横断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1
ISBN:9787222066274
作者:张海翔
页数:245页

作者简介

《横断山不横断:追寻云南千年农耕的足迹》的结构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依据考古实证,特别是剑川海门口史前遗址的考古发现,追溯云南农耕文化的源流,说明云南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第二部分由除绪论、结语外的六个板块组成,紧扣“云南农耕文化”这一主线,阐发孕育云南农耕文化的自然人文环境,叙写最能凸显云南农耕文化的稻作、普洱茶、三七、花卉以及虽从远方泊来却已深深融入云南农耕文化中的玉米、烟草和马铃薯等作物,揭示植根红土地、荟萃多样性云南农耕文化的发展历程;第三部分是结语,表述笔者对云南农耕文化当代价值及历史局限的评价,并在迈向生态文明的思考与探究中,展望绿色农业——云南农耕文化的回归与升华。
书中配用了图片,意在为文字叙写与评说提供佐证,并增加更多的阅读趣味。

书籍目录

绪论:走进剑川海门口
·海门口见证云南远古农耕图景
·海门口再现“河姆渡文化”的震撼
·云南是中华文化发祥地之一
红土高原:云南农耕文化的自然母体和人文基石
·高原神韵
·富庶的王国
·多姿的民族风貌
·多彩的文化景观
稻作:云南农耕文化起源与传播的代表
·云南是稻作发源地之一
·云南稻作的传播之路
·云南稻作文化
普洱茶:云南农耕文化的千年古韵
·寻根古茶树、追溯普洱茶
·人间普洱茶
·丰富的少数民族茶文化
三七:云南农耕文化结晶的瑰宝
·北参南七
·南国神草
·天下三七
花卉:云南农耕文化绽放的奇葩
·云南古代的花卉种植
·名贵的云南八大名花
·奇特的食花用花习俗
·方兴未艾的花卉产业
玉米、烟草、马铃薯:远方泊来融入云南农耕文化的“农家三宝”
·西蛮麦子——玉米
·飘来的影子——烟草
·印第安来客——马铃薯
结语:云南农耕文化断想
·站在现代农业门槛上回眸
·云南农耕文化的当代价值
·云南农耕文化的局限性
·朴素生态思想的历史评价
·迈向生态文明的思考
·绿色农业的回归与升华
参考文献

图书封面


 横断山不横断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彩云下的耕耘——评《横断山不横断:追寻云南千年农耕的足迹》作者 木霁弘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原载2011年第4期《社会主义论坛》“文化视野”不得不承认,《横断山不横断:追寻云南千年农耕的足迹》是一部很有分量的著作。人类历史上由狩猎、采集、游牧等生产方式进入农耕时代是一件具有开天辟地般重大意义的事情。因为它标志着人类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各种可供食用的动植物的特性,原来游移不定“随畜迁徙”的生活也逐步稳定了下来。也就是说,人类此后就再也不用整日为晚上栖息何处、如何安顿食宿等问题费尽心思了,有了房屋的荫蔽、食物较稳定的供给之后,就可以将更多的心思放到文化、经济和政治的发展方面。所以对一个国家而言,农业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水平。所以2600多年前,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主的大政治家管仲就说:“王者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能知天之天者,斯可矣。”《管子·牧民》篇里也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这本书中,作者首先为我们分析了云南农耕文化诞生的客观环境,主要有“神奇的红土高原”、“多样的气候”和“丰富的资源”。然后为我们介绍了创造云南农耕文化,同时也是奠定云南农耕文化人文基石的主体——世代居住在云南境内的各个民族群众。确实,“一种文化的发生必然依附一定的自然环境”,因为文化的许多要素都必须由生活在一定环境中的人们根据其所见所感创造而来。然而,在赞成该说法的同时,我想补充的是,文化并不总是被动地由环境中产生且被动地适应产生和传播地区的环境,它产生之后还有一定程度的独立性和能动性,可以对产生和传播的地区产生一定的影响和改造作用。如果由上述观念出发,作者为我们分析的稻作、普洱茶、三七、花卉无疑是云南作物中最具代表性的,其对今天的云南乃至全世界的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虽然云南地处中国西南的横断山区,有众多大江大河的阻隔,但地理和交通上的不便并未阻止这些作物的向外“流动”,更重要的是,从云南出去的稻作文化已经影响了今天世界的粮食格局,普洱茶为无数人带来了健康和福祉,三七神草解除了无数人的伤痛疾苦,源源不断的花卉则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为艳丽多彩。不仅如此,在这些显而易见的“用途”之外,世代居住在云南境内的各个兄弟民族又对这些作物怀着何种感情呢?其现状和前途如何呢?该书为我们做了解答。传播和交流永远都不会是单向的。就在从云南发源和传播出去的稻谷、普洱茶、三七、花卉确实改变了世界的物质和文化面貌的同时,云南的物质和文化面貌也为从美洲传来的玉米、烟草和马铃薯所改变。从某种程度上说,远道而来的这“农家三宝”虽然是“舶来品”,但经过几百年的种植和发展后的今天已成为云南占有很大比例的农作物,也是云南农作物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其中的烟草,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云南的作物种植面貌,也充实了云南农民的钱袋子,同时改变了很多云南乃至全国人的生活。虽然“种庄稼”是一件“力气活”或者说“技术活”,看似没有什么文化的含量,但作者却以自己对云南文化的了解和对农学的热爱,对上述云南本地和舶来的农作物做了深入浅出的文化分析。这是本书的可贵处之一。更为可贵的是,作者不仅仅满足于传统的农作物种植方式及其文化的研究,“站在现代化农业门槛上”,作者在分析了云南农耕文化的现代价值局限性的基础上,在回顾了人类社会的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之后,又提出了它对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启示,这就是要发展“生态文明”和“绿色农业”。“生态文明或称绿色文明,是依赖人类自身智力和信息资源,在生态自然平衡基础上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全球化协调发展的文明。它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所作的努力和所取得的重要成果。”“所谓绿色农业,是指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以促进农产品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和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为目标,充分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先进工业设备和先进管理理念,汲取人类农业文明成果,遵循循环经济的基本原理,把标准化贯穿到农业的整个产业链条中,实现生态、生产、经济三者协调统一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云南有着浓厚的农业文化基础,《横断山不横断》充满了对农业生产技术及其文化的关注与洞悉;《横断山不横断》在追寻过去的同时又高瞻远瞩,放眼人类物质和文化的产业的发展未来。
  •     云南农耕文化的精彩展示——评《横断山 不横断:追寻云南千年农耕的足迹》 作者:袁国友 摘自:云南日报2010年12月17日 长期以来,云南地区的历史与文化一直是一个引人兴趣、发人思绪、促人探究的重要话题和研究课题。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云南历史文化的独特性、丰富性与神秘性。认识云南地区的历史文化,不可不注意三个重要特点:一是云南历史文化的地域特点;二是云南历史文化的民族特点;三是云南历史文化的时代特点。前两个特点的含义不必多言,时代性特点的含义是什么呢?这里所说的时代是人类历史和文化发展的大时代。这个大时代就是人类历史发展演进的原始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考虑到云南地区跨入工业文明的时间历时仅百年,并且至今还处于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过渡时期,我们可以说,云南地区的历史文化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农业文化,云南地区两千多年的文化发展历史从内容上来说就是一部农业文化发展的历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探究云南的历史文化,不可不注重对云南农业文化发展的历史进行深入系统的考察。但在这方面,以往的研究者所做的工作相对而言,是着力不多、收获不丰的。因此,张海翔教授的新著《横断山 不横断:追寻云南千年农耕的足迹》问世,给人以惊喜振奋之感。此书以学术随笔的形式,面向大众,再现了云南农耕文化的魅力。笔者认为此书具有这样几个特点和价值。一是全面地展示了云南农耕文化的多样性。作为一部论述云南农业发展历史与成就的著作,作者虽未对云南农耕文化的历史作全景式的回溯与评述,但通过对云南地区特色农作物栽培、种植历史的深度挖掘,全面展示了云南农耕文化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具体来看,作者通过对考古材料和文献资料的梳理分析,肯定了云南是亚洲重要稻作起源地的学术论断,展示了云南稻作文化的丰富内涵及其与各民族生活的密切关系;通过对云南地区茶树栽培历史的系统回顾和实证考察,揭示了云南是世界茶树重要原产地的历史事实,深入地论述了制茶、饮茶在云南各民族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特别是对普洱茶的加工制作历史与特殊功用作了详尽的论述,揭示了以普洱茶为代表的茶文化在云南千年农耕文化中的特殊韵味;通过对三七栽培、药用历史的深入考察,展示了三七作为南国神草在人们日常饮食、保健医疗中的重要功用,彰显了云南农耕文化对人类健康、社会发展的特殊价值;通过对云南八大名花和云南各族人民种花、食花、用花习俗的评述介绍,展示了云南花卉文化的多彩风姿和神奇魅力,描绘了云南作为天然花园的独特美景和当代云南花卉产业发展的广阔前景;通过对玉米、烟草、马铃薯三种外来物种在云南地区种植、推广、传播历史的细致考察,揭示了外来作物对云南农耕文化及云南经济社会生活的重大影响。所有这些,充分地显示出云南农耕文化的多样性与丰富性,而云南农耕文化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是植根于云南地区物种的多样性、生态的多样性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的肥沃土壤之中的。二是深刻地揭示了云南农耕文化的包容性。张海翔教授认为,云南农耕文化既是云南自然山川与民族文化交互作用的产物,同时它也是中外农业文明相互影响的结果。如果说,原生性、本土性是云南农耕文化的基本特质的话,那么,开放性、交融性同样是云南农耕文化的重要特点。云南农耕文化既对中华农业文化作出了自己特殊的贡献,如滇茶的生产与外销、花卉的栽培与营销、云烟的生产与加工,同时,云南农耕文化又广泛接受外来农业文明的因素与影响,如玉米、烟草、马铃薯等外来物种的引进、栽培和种植,对云南农耕文化的基本内容特别是近几百年来云南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作用与影响。正所谓,“横断山,不横断”,由开放性、交融性所带来的包容性,既彰显了云南农耕文化之精彩,又成就了云南农耕文明之丰富。三是科学地评析了云南农耕文化的时代性。云南传统农耕文化作为云南各族人民传统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基础和母体,孕育、哺育和养育了云南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与多彩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农耕文化,就没有云南的历史发展和文明进步。研究云南的传统农耕文化,既要充分肯定其对云南历史发展的重大贡献,对各民族文化生成积淀的重要支撑,以及对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启示,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传统农耕文化的时代性和局限性。对此,《横断山 不横断:追寻云南农耕文化的足迹》一书作了深刻评析。作者认为,云南传统农耕文化所反映和体现的是一种自足的、因循的、保守的、粗放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它离现代农业文明所要求的专业化、社会化、精细化、标准化、生态化还有较大的距离,并且,云南农耕文化总体上是一种封闭环境的产物,天广地厚、山高水长既成就了云南农耕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云南农耕文化的封闭性和狭隘性。基于此,云南农耕文化作为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产物,既有它的合理性、适应性,同时又有它的局限性、落后性。在科学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主旋律的历史新时期,作者不仅就云南农耕文化论农耕文化,而是站在中华文化发展变迁的立场,既有对云南农耕文化发展历史的检视和回眸,也有对其当代价值的反思和展望。从终极价值上说,是作者对人类生存方式和发展方式的深度思考,对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极度关怀,尤其是对“天人合一”思想和“生态文明”价值理念的张扬,提升了农耕文化的当代价值。与其说作者关注的是农耕文化,不如说作者关注的是人本身的生存和发展。
  •     “丁香一样”的《横断山不横断》作者:潘启云 摘自:云南日报2011年4月8日读张海翔教授的《横断山不横断——追寻云南千年农耕的足迹》(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3月第二版),有如品味一杯香醇的美酒,巍峨绵亘的横断山与千年传承的稻米、普洱茶、三七、花卉以及漂洋过海的玉米、烟草、马铃薯等,静静地浓缩在文字与图画的杯爵中,穿越了时空的阻隔,悄然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令人陶醉与遐思。古人说读书有三种境界,我觉得写书也有三种境界,《横断山不横断》就蕴含了物、事、情三种不同的境界,读来让人久久回味。云南农耕文化的代表是什么?当然是红土高原上源远流长的稻作、千年古韵的普洱茶、神奇瑰宝的三七、恒久艳丽的花卉、源自异国他乡却已深植云南大地的玉米和烟草以及马铃薯等。作者从学术的角度考证了这些农作物的栽培历史、种植文化和经济功用,活化了这些作物承载的古老文明。这是《横断山不横断》的写物。书中配有很多珍贵的图片,进一步将云南农耕文化中物的载体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使人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那些或熟悉或陌生、或随手可得或遥不可及的作物原来竟有如此丰富的文化内涵。这样的发掘对于传承云南农耕文明具有重要的意义。《横断山不横断》叙写的事十分丰富,记述了剑川海门口的考古发现、云南世居少数民族的农居生活和宗教文化、古代劳动人民耕作收获场景、云南最具代表性农作物及其文化演进和传播的历史典故与民间故事等,从历史、时空的角度再现了千百年来云南各族人民的农耕生产、祭祀节庆、水利灌溉等社会活动,使得原本是经济、文化研究的作品,又成了人类学的经典之作,令人耳目一新。这是《横断山不横断》的写事。在写事中,《横断山不横断》始终围绕展现云南千年农耕文化的主线,或简约或详细,或工笔或写意,巧妙穿插,自然生动,浑然天成,丝毫不觉这是一本学术著作,倒像是游子回忆故乡人事的散文,或者是一位耄耋老人疏开了记忆的长河,将往事轻轻地从嘴边说出,让受者“不敢高声语”,生怕破坏了周遭的静谧和恬淡。《横断山不横断》的点睛之处在于最后的结语部分,作者饱含深情地揭示了云南农耕文化的历史人文和经济社会价值,并分析了云南农耕文化封闭保守、因循陈规、小富即安、惧怕竞争、抗灾力弱等历史局限,又对云南农耕文化在当代的传承和发扬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承递性,并将云南农业经济的发展归结到绿色、生态的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说,“横断山不横断”不仅是空间上没有阻隔云南与中原大地和世界各国文明交流融会的“不横断”,也是时间上传承历史文明和继往发展的“不横断”。这是该书学术研究的结点,也是最体现作者对云南这片红土地饱含深情、对云南各族人民尤其是农民兄弟充满敬慕和眷恋的地方,而这正是当代学者最宝贵的品质。这是《横断山不横断》的写情。言为心声,唯有对土地、对生命、对他人、对社会怀有深挚感念的人,才能将最真实的情感像流水一般徜徉在字里行间。《横断山不横断》贯穿了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学者对云南农耕文明的敬仰、热爱、忧思之情,不正是言为心声的写照吗?不禁想起戴望舒的《雨巷》,也许云南农耕文化就像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有着“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而张教授就像“撑着油纸伞”的诗人,彷徨在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所不同的是,教授遇见了这位丁香姑娘,他们的邂逅成就了《横断山不横断》。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算科普书吧。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