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美国联邦政府大学生资助政策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教材 > 教师用书 > 战后美国联邦政府大学生资助政策研究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
ISBN:9787303092093
作者:作者杨克瑞,编者张斌贤
页数:307页

作者简介

美国联邦大学生资助政策近半个世纪的发展经历了政策的确立、膨胀性扩张、保守性转向和第三条道路的突破等重大变革,呈现出“Z”字型的政策发展摇摆。但是,历史的循环不是简单的反复,每个时期都体现出不同的时代主题。四个发展时期的问题焦点分别表现为大学生资助政策的理念之争,范围之争、规模之争与实施技术之争等核心问题。在这些问题争论的背后,更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公正观的变迁。
本书通过对战后美国国会出台的系列高等教育政策的分析,考察了美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形成、发展及其对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历史影响。通过理论的分析,结合美国联邦政府大学生资助政策不同时期的特点,本书运用政治学研究的方法,将美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发展分为法制化追寻(1958-1968)、膨胀性扩张(1965-1981)、保守性对峙(1981-1993)和“第三条道路”改革(1993-1998)四个阶段,勾勒出美国联邦政府大学生资助政策发展的清晰轮廓,分析了政策发展过程中各利益集团的分歧与斗争,阐述了每个时期大学生资助政策所产生的社会意义及其对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
目录
导论
一、研究目的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 美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的源流
第一节 美国大学生资助的早期探索
一、早期大学生资助的尝试
二、州政府的早期学生资助
三、杰斐逊论学生资助
第二节 美国联邦政府早期的学生资助
一、“新政”与联邦学生资助
二、退伍军人教育资助
三、杜鲁门公平资助的理想
四、联邦政府早期资助的特点
第二章 美国联邦政府大学生资助政策的成型
第一节 “不期而遇”的国防助学贷款
一、保守的艾森豪威尔
二、“卫星冲击波”
三、国防学生资助
四、历史成就及意义
第二节 大政府的兴起
一、凯恩斯主义与联邦权力的崛起
二、国家福利主义思潮的影响
三、人力资本理论的作用
四、肯尼迪的开拓努力
五、约翰逊的初步成功
第三节 大学生资助立法
一、立法历程
二、资助方式
三、《高等教育法》的意义
第三章 美国联邦政府大学生资助政策的扩展
第一节 面临挑战的教育公平与自由
一、危机中的高等教育
二、新自由主义教育观
三、政策的社会基础
四、学费与教育贷款
第二节 “基本教育机会”的确定
一、传统与变革
二、学生资助的项目改革
三、权利正义的历史选择
第三节 高等教育机会的扩大
一、中产阶层的需求
二、《中等收入学生资助法》及其影响
三、1980年《高等教育法》的修订
四、公共选择与政府失灵
第四章美国联邦政府大学生资助政策的调整
第一节里根的新保守主义
一、新保守主义的崛起
二、里根的社会改革思想
三、学生资助政策的初步调整
四、高等教育界的抗争
第二节1986年《高等教育法》的修订
一、问题与分歧
二、法案修订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四、政策的价值分析
第三节成本分担:学生资助的理论发展
一、高等教育的新问题:财政危机
二、教育投资的新理念:文凭筛选
三、高等教育财政改革:成本分担
四、成本分担对高等教育政策的影响
第四节1992年法案的修订
一、学生资助问题的分析
二、法案修订引发的争议
三、法案内容的修改
四、历史成就与问题
第五章美国联邦政府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再调整
第一节“第三条道路”的教育观
一、“第三条道路”之路
二、克林顿的社会改革
三、人力资源投资与教育
第二节克林顿与学生资助改革
一、直接贷款改革
二、国家服务立法
三、中期政策调整
第三节1998年《高等教育法》修订
一、立法过程分析
二、主要内容修改
三、法案影响及评价
四、自由正义:“第三条道路”的实质
第六章结语
第一节美国大学生资助的发展特点
一、历史走势分析
二、学生资助特点
第二节美国大学生资助的问题及政策分析
一、实践问题争议
二、公共理性重建
三、大学生资助的理论启示
第三节中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发展与改堇
一、中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历史与基本成就
二、中国大学生资助制度特点及其评析
三、中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发展改革
附录
附录1:美国联邦大学生资助的主要类型及其名称更替一览表
附录2:美国常见学生贷款担保机构
参考文献
后记

书籍目录

导论  一、研究目的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思路第一章 美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的源流  第一节 美国大学生资助的早期探索    一、早期大学生资助的尝试    二、州政府的早期学生资助    三、杰斐逊论学生资助  第二节  美国联邦政府早期的学生资助    一、“新政”与联邦学生资助    二、退伍军人教育资助    三、杜鲁门公平资助的理想    四、联邦政府早期资助的特点第二章  美国联邦政府大学生资助政策的成型  第一节  “不期而遇”的国防助学贷款    一、保守的艾森豪威尔    二、“卫星冲击波”    三、国防学生资助    四、历史成就及意义  第二节 大政府的兴起    一、凯恩斯主义与联邦权力的崛起    二、国家福利主义思潮的影响    三、人力资本理论的作用    四、肯尼迪的开拓努力    五、约翰逊的初步成功  第三节  大学生资助立法    一、立法历程    二、资助方式    三、《高等教育法》的意义第三章  美国联邦政府大学生资助政策的扩展  第一节  面临挑战的教育公平与自由    一、危机中的高等教育    二、新自由主义教育观    三、政策的社会基础    四、学费与教育贷款  第二节  “基本教育机会”的确定    一、传统与变革    二、学生资助的项目改革    三、权利正义的历史选择  第三节  高等教育机会的扩大  ……第四章 美国联邦政府大学生资助政策的调整第五章 美国联邦政府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再调整第六章 结语附录参考文献后记

编辑推荐

  《战后美国联邦政府大学生资助政策研究》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美国大学生资助发展的历史表明,它在日益走向贷款化的同时,也日益“脱贫化”,并没有真正解决好高等教育的机会公平,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其历史的发展逐渐偏离了正轨,逐渐走向了“失真”。

前言

  这套“京师高等教育论丛”包括8部有关欧美大学发展的专题研究著作,它们是:和震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美国大学自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李子江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美术自由在美国的变迁与发》  黄宇红博士(首都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的《知识演化进程中的美国大学》  王晨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保守主义的大学理想》  杨克瑞博士(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美国联邦政府大学生资助政策》  於荣博士(巢湖学院教育系)的《冷战中的美国大学学术研究》  王璞博士(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的《文化战争中的美国大学》  周丽华博士(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德国大学与国家的关系》  这套丛书是我们7年来致力于西方大学史探索的成果之一。

内容概要

  杨克瑞,山东鄄城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沈阳师范大学副教授、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政治学与高等教育经济学,参与或主持多项国家或省级课题,在《教育研究》、《教育与经济》、《高等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等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5部。主要学术著作有:《教育经济学新论》(合著),《期望与失望:美国高校学生资助政策探析》等。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美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的源流  尽管美国联邦原本没有高等教育的行政权力,但从历史的发展来考察,其介入大学生资助的视野也并非突然。相对于其国家而言,美国大学的历史更为悠久,在殖民地大学时期,就已经有某种形式的大学生资助存在,当时主要表现为宗教性的民间慈善资助活动。美国建国后的高等教育发展出现了一个小高潮,各州公立大学纷纷出现,高校及地方政府的大学生资助也引起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特别是极力推进教育民主化的开国元勋杰斐逊,系统地发展了其教育民主以及贫困学生的资助思想,对美国大学生资助的早期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所谓“早期”源流追溯,主要是指1958年《国防教育法》颁布之前,美国各界所实施的大学生资助基本情况。实际上,联邦大学生资助的直接介入,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严重的经济危机将联邦政府推向了国内社会事务的前沿,为防止经济危机中学生的失学而展开了最早的联邦学生贷款资助。“二战”结束之际对退伍军人教育的资助,标志着联邦教育资助观念的历史性突破,为其大学生资助政策走进立法历程奠定了重要实践基础,这在杜鲁门的公平资助理想中得以充分体现,自此意味着,联邦的大学生资助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第一节 美国大学生资助的早期探索  贫困生曾是中世纪大学非常普遍的问题。中世纪大学之初,整个西欧社会的经济尚未复苏,征战成为了当时富家子弟的“主业”,由此而为他们发展出来了一条骑士教育之路。  ……

图书封面


 战后美国联邦政府大学生资助政策研究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4条)

  •     中国大学可以好好学习一下,如何利用制度来培养更多的人才!
  •     粗粗看了遍,有可取之处
  •     读了杨老师的著作,深深感受到“敬佩”二字,做研究,尤其是做国外的研究,能如此之深、之西,难能可贵,是为研究者作出了表率。适合教育经济、教育管理、教育财政、教育政策方向研究者阅读,对其他相关领域人员也有帮助。
  •     这本书对了解外国学校资体系很有帮助。能让更多人上得起大学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