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建筑纲要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 >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 欧洲建筑纲要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6
ISBN:9787547400999
作者:(英) 佩夫斯纳
页数:411页

作者简介

《欧洲建筑纲要》这部里程碑式的著作以接触的建筑物为中心,讲述了建筑的故事。自1942年问世以来,《欧洲建筑纲要》这部著作成为有关欧洲建筑最受欢迎的读物之一。佩夫斯纳生前曾多次修订,使此书与时俱新,保持生机。时至今日,它并未随着作者的离世而失色,仍然是学习西方建筑史的经典读物。

书籍目录

前  言
第七版前言
导 论
一 黎明前的曙光
公元4—10世纪
二 罗曼风格
约1000年—约1200年
三 早期和古典哥特风格
约1150年—约1250年
四 晚期哥特风格
约1250年—约1500年
五 文艺复兴风格与矫饰主义
约1420年—约1600年
六 罗马天主教国家的巴罗克风格
约1600—约1760
七 十六至十八世纪的英国与法国
八 浪漫主义运动、历史主义以及现代运动的开端
1760年—1914年
九 现代运动

后 记
注 释
精选书目
图版出处
术语选释
索 引
译后记

编辑推荐

《欧洲建筑纲要》由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

内容概要

尼古拉斯•佩夫斯纳(1902—1983)是20世纪最著名的艺术和建筑史学家。1902年他生于德国,在莱比锡[Leipzig]接受教育,1924年获艺术和建筑史博士学位,先后与莱比锡、慕尼黑、柏林和法兰克福有过联系。他曾在德累斯顿美术馆任职5年,1929—1933年在哥廷根大学任讲师,同时专攻英国艺术史;1935年移居英国,曾任伦敦大学伯克贝克学院艺术史教授,1949—1955年任剑桥圣约翰学院斯莱德教授和董事。
自《企鹅艺术建筑史丛书》创刊以来,他就任编辑。他还任共卷四十六的《英国建筑》编辑,并按郡的顺序撰写了其中三十八卷。他是英国建筑师协会皇家金奖获得者,是莱斯特、约克、利兹以及牛津大学的荣誉博士获得者,还是圣约翰学院荣誉董事、《建筑评论》编辑部理事。
他的著作《矫饰主义和巴洛克风格的意大利绘画》[Italian Painting of Mannerism and Baroque]被认为是一部经典之作,另有《英国工业艺术探索》[An Inquiry into Industrial Art in England]、《德国巴洛克风格雕塑》[German Baroque Sculpture]、《维多利亚盛期风格设计》[High Victorian Design]、《现代艺术的源泉》[Sources of Modern Art]、《英国美术的英国性》[The Englishness of English Art](雷斯讲座,1955年)以及《现代设计的先驱者》[Pioneers of Modern Design]等著作。最后两部著作由企鹅出版社出版。同时他也是《企鹅建筑学词典》的合著者之一,为普及大众美术史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哥特风格具备三种技术优势.首先,一个隧洞拱顶笼罩在整整两面墙壁之上,压盖着它们,而德国或韦泽莱罗曼风格的穹棱拱顶只以四点为支撑点,不过,罗曼风格的穹棱拱顶以构建得令人满意的正方形开间为基点。如果你努力建造一座罗曼风格建筑即一个跨越长方形开间的基本圆拱穹棱拱顶,你就不得不采用三种直径绝然不同的拱,才能跨越长方形长边和短边,并斜跨对角。其中唯有一种拱可以采用半圆形,其他拱必须高跷上去或凹陷下去。如果横拱即最明显的拱,建成半圆形,那么对角拱则变成凹陷的。而凹陷拱存在构造方面的危险,因为如果拱的安全系数明显增加了,其尖拱就获得了垂直近似度,尖顶的水平近似度相应就降低了。完全垂直状可能会导致绝对安全,而完全水平状会立刻将两面墙突然冲开。采用尖拱比采用半圆拱更能使设计者接近其内心向往的垂直,另外还能修建跨越开间的非正方形拱顶。现在,没有上跷和凹陷的形式,只有三种不同的尖角度。长方形开间用途很大还在于另一原因。正方形开间的四个支撑点彼此相距甚远;因为它们是整座拱顶重量的支撑点,在保证建筑稳固方面,它们承担了与之不相称的重大职责。采用长方形开间,你可以使支撑点数量翻一番,因而将它们之中每一点支撑的重量一分为二,合力托起了整座建筑。而且,修建带肋拱的长方形哥特式拱顶可以增强穹棱的稳固性,再者,那也是一种技术优势,因为隧洞拱顶或罗曼风格的穹棱拱顶,需要架设一个木拱架,它在拱顶全长和全宽之下起支撑作用,全方位把拱顶竖起。就肋拱拱顶而言,只要拱架架设得足够坚固,就能支撑横拱和对角肋拱(斜拱),直到用灰泥抹合。接着,肋拱和横拱之间的凹槽可以用轻盈、活动、容易遮掩和重建的中心支撑设备填满。采用这一措施明显节省木材。肋拱是否在拱顶竣工之后还与槽会保持彼此独立,或将槽变得实际上薄如薄膜一般,这还令人质疑。有这样的情况,在炮轰或炸弹爆炸之后,肋拱依然完好无缺,而槽已倒塌;也会有其他情况,拱顶俨然毫发未损,耸立如初,肋拱部分已脱落。我们因此可以认为,哥特风格拱顶的基本目标一定是取得精神上的轻巧而不是实际的轻巧,即再次出于审美需求而不是物质需求的角度加以考虑。

图书封面


 欧洲建筑纲要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尼古拉斯•佩夫斯纳(1902—1983)是20世纪在美术与建筑方面著述最宏富的作家之一。佩夫斯纳这部里程碑式的著作以接触的建筑物为中心,讲述了建筑的故事,自1942年问世以来,成为有关欧洲建筑最受欢迎的读物之一。佩夫斯纳生前多次修订,使此书与时俱新,保持生机。时至今日,它并未随着作者的离世而失色,仍然是学习西方建筑史的经典读物。

精彩短评 (总计73条)

  •     了解建筑,这本书对于初级足够;
  •     还挺全面的
  •     挺不错,写的挺好,很受启发
  •     装帧如同素描,厚重庄严
  •     介绍的还算可以
  •     #纸质# 对于门外汉,挺细挺好的~我就是门外汉
  •     总体翻译的不错,就是个别句子不够通顺流畅。作者的评论比较情绪化。叙述线索不是非常清晰,思绪比较发散。
  •     翻译吐了
  •     最后两章的翻译垃圾成狗,简直快要毁了整本书。。。
  •     书面破旧不堪,犹如地下挖出。
  •     建筑使脆弱的人类获得了坚实的身躯,穿越时空。
  •     这本书质量很好。包装给人感觉就是那种低调奢华的感觉。 内容很丰富,很有趣。 向大家推荐。
  •     原著想来是极好的,有兴趣的直接去看原著好了。这个译本的文字都不是正常人在说话,实在是看不下去,浪费那么多好图
  •     有图有讲解,学习西方建筑的经典读物,名符其实!
  •     ~\(≧▽≦)/~~!赞!
  •     适合收藏慢慢看。
  •     建筑的入门书目。内容非常充实,而且印刷也不错。里面有很多对于建筑的描写方式适合文字工作者学习。
  •     入门者表示不合适
  •     囫囵吞枣读了一遍,读得有些吃力,毕竟不是建筑专业出身。建议每读一章,先在维基百科里搜索该章节介绍的建筑风格,这样会多一些收获。
  •     手感很好,图片也很多,适合学习的基础性教材
  •     真是够严谨的
  •     翻译的稍弱,读下去的吸引力不够,排版不是很好,图片和说明不在一页纸上,费神····
  •     这本书知识量大,涉及的建筑太多,建议自学,慢慢看。文字很多,图片多不过看的不清楚。喜爱文字的,理论的可以看。里面介绍的建筑大多是不太知名的,名字也不好记,不过作者的知识点很多,就当课本自学了。现在还没读到一半。
  •     老师推荐的书 很经典的建筑纲要
  •     想要了解、学习西方建筑史,这不是唯一的读物,也不是最好的读物,但是这是最经典的读物。图文并茂、详细的介绍,可以让我们对西方建筑有一个了解。以建筑为中心,讲述每一个建筑的故事。这也是为什么自1942年以来,这部著作成为有关欧洲建筑最受欢迎读物之一。只是邮寄国产中包装不好,导致拿到书时有些纠结。
  •     翻译略弱
  •     啃起来略吃劲啊,补一下西方史估计会好一点
  •     欧洲建筑纲要
  •     读过了无痕……
  •     欧洲建筑厚重沉稳,读这本书可以加深对欧洲建筑的理解
  •     书的内容相当丰富,对各个时期的建筑风格阐述也很详细,但是要消化信息量光靠书不够的,对艺术类的主题而言书里的照片还是少……
  •     适合建筑、空间设计初学者启蒙用书。
  •     告诉你真正的艺术!
  •     文字阐述详细但稍有晦涩或许是理论书籍翻译的通病,插图丰富配有比例,适宜和外建史一起研读。
  •     本来想买一本书了解欧洲建筑的细节,各种风格的区别,但本书基本满篇都是概念却无法让人理解。该书翻译大有问题,很多句子都不好理解。
  •     经典再现
  •     很难评价它。。。
  •     欧洲建筑通史,图片不错,教堂什么的例子都好,唯一头痛的就是翻译……翻译得略生硬影响阅读……
  •     介绍的很详细的。
  •     在包里背了那么久,连书角都略微翻卷了,一则说明我护书无方,二则说明真的爱不释手。选择这本欧建通史作为打开欧建大门的敲门砖是如此明智的,作者不但通晓历史中的那些来龙去脉,更是把自己的一些美学思想融在了里面,让人学会欣赏一个建筑的美的根基。向这位英国绅士致敬,他的写作是带着感动的。
  •     大概翻了下,老外写的,应该比较权威
  •     又是好书烂翻译。
  •     粗略的翻了下,内容比较齐全,写作风格不错,翻译得也挺好的
  •     前面的部分很好,进入现代主义和美洲部分就开始有点崩了,内容压缩的很严重,罗曼部分还有摇摆不定的16-18世纪也理解的很困难,书里试图从更深的层面阐释风格本质和缘由很有启示性。(PS:本书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     只看了现代建筑部分,觉得写得一般,翻译得很僵硬
  •     可惜送来的时候有些磨损 不过不影响阅读 还好
  •     对于学习西方建筑史很有用
  •     自己觉得很好,不管是内容还是其他。
  •     作者是移居英国的德国人。最早成书于四十年代,后几经充实修订……粗粗浏览了一下,叙述比较文学化,需要静下心来读
  •     翻译很烂,回头稍挑几条。
  •     Ranke那句history as how it really happens终于在最后一章的结尾出镜了。不过这种写法真的很难跟上叙述的节奏
  •     经典之作,研究很深入,读起来有点艰涩,但开阔视野 艰难读完~
  •     还没来得及看,快递什么的还是可以的,没有损伤到商品。
  •     大体翻了一下,恩,不错,就是我要的那种。
  •     不推荐作为入门读物
  •     翻译太差了 不是建筑专业的 不懂建筑术语
  •     真没看懂都是在说什么,得先去学点基础知识……不过光看前半部分,欧洲的建筑的代表全都是教堂,直到16世纪那部分教堂才开始变少。
  •     蹩脚的译文背后,隐约飞动着作者优美的文笔。这并不是一部适合入门者阅读的书,除非读者已经具备了基本的欧洲历史和艺术史的常识,以及基本的建筑空间阅读能力。必须承认的一点是,作者在文中对建筑的许多描述,往往是文学性的,但是却总是很贴切的,以至直击人心。
  •     兴趣
  •     想去欧洲的愿望短期能可能比较不好实现,先来看看欧洲的建筑吧,了解下建筑里的文化,以后经过时也能知道身在何处
  •     佩夫斯纳这部里程碑式的著作以接触的建筑物为中心,讲述了建筑的故事,自1942年问世以来,成为有关欧洲建筑最受欢迎的读物之一。佩夫斯纳生前多次修订,使此书与时俱新,保持生机。时至今日,它并未随着作者的离世而失色,仍然是学习西方建筑史的经典读物。
  •     随着年岁的增长,开始喜欢起历史来了,之后又顺理成章地开始喜欢上建筑了,因为在我心里,建筑不仅仅是凝固的音乐,建筑还是凝固的历史。
  •     一般,写得非常简略,说得不是很清楚,可能是因为这书比较老的缘故,纸张也不好,图片印得不是很清楚,有点失望。
  •     入门来读很不错
  •     大家有没有觉得这本书的翻译好有爱啊!!!
  •     资料很详实 包装也很精美 印刷精致 关键是 书巨棒!! 太有用了!
  •     感觉很轻,象盗版的
  •     不错的建筑史书籍。
  •     翻译的一塌糊涂
  •     翻译实在无发阅读...结构图很棒
  •     没读完。惭愧了。
  •     献词用对仗,翻译的很妙。想起了阿伦德波顿关于建筑的书。建筑是要亲见才能欣赏的。
  •     晦涩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