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社会责任思想起源与演变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 > 管理学 > 公司社会责任思想起源与演变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
ISBN:9787208067639
作者:沈洪涛,沈艺峰
页数:236页

作者简介

该书是一部关于公司社会责任的起源和演变的思想史。社会责任的思想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时代,而该书所阐述的社会责任则是指现代公司的社会责任。公司社会责任自问世至今始终是个极富争议的话题,还没有像其“对手”——股东利益最大化主义那样有丰富的理论做支撑,该书着眼于理论研究,试图寻找出包含于各个不同时代公司社会责任的思想基础、观念、主张、信仰、立场、成见及话语。该书的分析和综述一律以原始文献为依据,全文引用的原文文献近200篇,涉及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管理学、财务学、会计学的主要刊物,学术严谨,行文规范,具有很强的分析性和参考价值。

书籍目录

前言第1章 公司社会责任思想的起源1.1 现代大公司的出现1.2 两权分离的形成1.3 管理者资本主义的诞生1.4 自由市场和自由经济的失灵1.5 19世纪的公司社会责任实践第2章 结构与解构:公司社会责任思想的历史论战2.1 公司社会责任思想的早期论争2.2 公司社会责任思想的现代讨论第3章 狭义的公司社会责任:20世纪70年代之前的公司社会责任思想主流3.1 狭义的公司社会责任概念的提出、确立与演化3.2 狭义的公司社会责任概念的非议者3.3 公司社会责任概念的同心圆:实践者的观点第4章 公司社会回应:20世纪70年代公司社会责任思想主流4.1 公司社会回应思想的提出4.2 弗雷德里克:从C2SR1到CSR24.3 公司社会回应概念的定位第5章 公司社会表现:20世纪80年代公司社会责任思想主流5.1 公司社会表现产生的背景5.2 普雷斯顿和波斯特的早期思想5.3 卡罗尔的三维概念模型5.4 沃蒂克和科克伦的经典定义5.5 迈尔斯的“具有实践基础的公司社会表现理论”5.6 伍德的修正5.7 斯旺森的“重新导向”第6章 公司社会责任与财务业绩的关系:公司社会责任实证研究6.1 研究公司社会责任与财务业绩关系的意义6.2 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财务业绩关系研究的主要内容6.3 公司社会责任与财务业绩关系研究方法中存在的问题第7章 相关利益者理论的兴起7.1 相关利益者概念框架7.2 从相关利益者概念框架到一体化的相关利益者理论框架7.3 从股东价值最大化理论到相关利益者理论第8章 与相关利益者理论的结合:20世纪90年代公司社会责任思想主流8.1 公司社会责任与相关利益者理论全面结合的背景8.2 相关利益者理论对公司社会责任研究的贡献8.3 公司社会责任研究对相关利益者理论的贡献8.4 公司社会责任与相关利益者理论在全面结合中的发展第9章 踏上公司公民之路:21世纪公司社会责任思想主流9.1 公司公民概念的出现9.2 公司公民与公司社会责任概念之间的关系9.3 公司公民概念的本质9.4 全球化时代的公司公民9.5 公司公民行为的衡量

图书封面


 公司社会责任思想起源与演变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首先,企业追求利润和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之间其实并不矛盾。“什么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消费者、对环境、对社会的贡献。”因此,企业符合道德和法律要求地追求利润本身就是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提供了更多更好地产品和劳务,这些产品和劳务满足了社会的需求,增加了社会财富;同时还提供了就业,向政府缴纳税收等等。事实上对立的,是企业在追求利润的时候为社会创造的价值和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之间的矛盾。传统经济学有两个基本的定理,叫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和第二定理。第一定理是讲如果企业都追求利润,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效益最大化,市场自然可以达到一个社会最优的资源配置。弗里德曼倡导的是就是经济人的自利而非自私行为,并认为市场可以将个体的自利转化为社会整体福利的提高。但是,在现实当中,由于制度等的不完善,企业追求自己效益的最大化往往不能够带来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伯利(1962 《哥伦比亚法学评论》 《公司制度的现代功用》)为代表的公司社会责任思想的倡导者认为,大公司的出现破坏了自由经济作为基础的完全竞争机制(少数几百家公司主导了整个经济,三四家大公司就控制了一个行业,同时大量股票分散在消极股东手中)。所以试图借助企业追逐私利的过程来谋求社会和公众的利益已经不再现实,需要倡导公司管理者的“公共良知”。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判断呢?首先,我们的探讨不应该以目的和手段展开,究竟利润是目的还是手段,我觉得,从更大的范围上来看,追求利润和履行社会责任都是手段,目的是让经济更良好地运行,社会更好地发展。其次,我们的比较同样要基于企业是可以存活的前提,明显,如果不追求利润必定不能生存,而最大化追求利润同样可能因为其负面影响而使企业无法继续经营。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在20世纪80年代也加入到公司社会责任的讨论。首先他认为政府不适宜承担解决社会问题的责任。但是也并不意味着公司应该解决社会问题,而是建议发展真正“混合经济”,在目前的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之外再增加一个非政府、非盈利的“混合部门”。德鲁克提出,公司在这样的社会里承担的“首要的社会责任”就是赚取足够的利润来承担未来的支出,这种支出是为了保证未来的工作机会。意思是:第一,公司社会责任是“创造足够的资本为明天的工作机会提供资金”。第二,公司实现这一使命的唯一办法就是赚取利润。所以企业应该“赚钱行善”。(赚钱行善or行善赚钱)加尔布雷斯(1971)曾提到:“大公司最大化的不是金钱上的回报而是整个企业组织的全部利益,而金钱回报只是这些利益中的一个”公司社会责任思想反对将利润最大化作为公司唯一目标,但是并不排斥公司的获利行为所以用“利润最优化”代替“利润最大化”。谢客(Sheikh,1996)明确提出,要用“利润最优化”取代利润最大化作为公司的行为准则。“企业管理者不再是最大化股东的福利,他们通过增加收入并追求对社会有直接影响的非金钱目标来最大化公司的总福利。”满足利润是指管理者努力赚取足够利润来满足股东同时追求其他的社会目标。但是在现实情况下,在制度不完备的条件下,从企业作为一个微观经济主体的角度出发,当股东利益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我还是觉得会首先追求利润,满足股东的利益。原因一:资本雇佣劳动。原因二:企业作为与市场并行的配置资源的另一种方式,同样也是追求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因三:利润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源泉。没有利润,企业就没有办法生存。但是由于外部性的存在,社会责任未被全部履行,也未必会带来企业的死亡。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关于公司社会责任,不错的综述。想深入了解这个问题,推荐一读。
  •     是业内同行推荐,内容很丰富,可以当教材看
  •     很佩服作者在浩瀚之中整理的这么细致全面,不过理论总是很枯燥的。整理的资料大部分为西方的,恩也算提供了较为新颖的角度审视。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