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驾与中国的开放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政治人物 > 伯驾与中国的开放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0
ISBN:9787563377459
作者:[美] 爱德华•V.吉利克(Edward V.Gulick)
页数:326页

作者简介

本书列入“晚清驻华外交官传记”丛书,约计30万字(包括附录),图片十余件。生动记述了19世纪美国传教士、医生、外交官皮特·伯驾来华开展医疗传教事业和参与美国对华外交事务的经历,客观评价了具有双重身份的伯驾在近代中美外交史上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严谨的史料考证和细节性的描述,从西方的角度透视19世纪中国晚清社会与西方列强交流、碰撞并艰难走向开放的历史。
1、 翻译语言准确流畅,用词典雅,可读性高。
2、 附译相关英文文献、书信日记,使传记、研究观点和史料互济互证、相得益彰,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3、以西方视角透视中国晚清社会,具有较强的思想冲击力和较高的学术价值。
4、有关中国近代开放的主题对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仍具有启示意义。
-------------------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受命前的曲折道路
第二章 初抵中国以及在新加坡的实践
第三章 广州医院
第四章 失败的日本之旅
第五章 医疗传教的制度化
第六章 鸦片贸易及战争来临 第七章 返回美国、举行婚礼以及伦敦之行
第八章 为顾盛使团效力
第九章 医疗传教会的分裂以及伯驾与美部会的决裂
第十章 西医入华以及在华开办西医教育的先驱
第十一章 代理公使
第十二章 担任驻华公使 第十三章 退休,对伯驾一生的评价
注释
伯驾作品目录
参考文献
附录:伯驾文献选译
译名对照表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受命前的曲折道路第二章  初抵中国以及在新加坡的实践第三章  广州医院第四章  失败的日本之旅第五章  医疗传教的制度化第六章  鸦片贸易及战争来临第七章  返回美国、举行婚礼以及伦敦之行第八章  为顾盛使团效力第九章  医疗传教会的分裂以及伯驾与美部会的决裂第十章  西医入华以及在华开办西医教育的先驱第十一章  代理公使第十二章  担任驻华公使第十三章  退休,对伯驾一生的评价注释伯驾作品目录参考文献附录:伯驾文献选译译名对照表

编辑推荐

《伯驾与中国的开放》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前言

中国自晚明到晚清,大致完成了从“中国的世界”到“世界的中国”的观念的转变。晚明以前,中国就是世界,世界就是中国。表示世界观念的是“天下”这个概念,中国人心目中的世界就是中国加上四夷的天下。这样思考问题似乎是有其合理原因的,自先秦到晚明,中国就一直都被视为天下的中心,在陆上有参天可汗之道,从海上则是万国梯航来朝。中国文化的影响既深且远,按照晚明人的算法,受到中国文化影响的周边国家至少有五十多个,所谓“声教广被,无远弗界”是也。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与其周围的国家之间并不存在平等外交的意识,有的只是藩属朝贡的概念。但16世纪末,情况开始有了变化。欧洲天主教耶稣会士来到中国,带来了先进的世界地图。一些中国知识分子注意到,声教所被的周边国家与中国合在一起,也只不过占世界的五分之一而已,还有更多的国家处在“化外之地”里。原来中国只不过是万国之一的知识开始出现,也就是说,在少数人中间,世界的概念已经开始代替了天下的意识。

内容概要

作者:爱德华·吉利克,韦尔兹利学院教授、历史学家,曾于抗日战争期间在中国的教会学校任教,对中国近现代史有独到的研究。
丛书主编:周振鹤,生于1941年,福建厦门人,1978年考入复旦大学读研究生,师从谭其骧院士,1983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西汉政区地理》、《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体国经野之道》、《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中华文化通志·地方行政制度志》等十余部,发表论文百余篇。
译者:董少新,复旦大学历史系教师。

章节摘录

第二章 初抵中国以及在新加坡的实践1834年伯驾与奥立芬即将前往的中华帝国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文明中心之一。根据该年的官方人口普查数字,中国有人口401000000;她有着悠久而丰富多彩的艺术传统,数个世纪以来一直占据着东亚文化的主流地位。中国的这一切与当时的美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美国当时有人口15000000,历史短暂,在艺术领域中的成就也少得可怜。清政府起初是容许中国人与外国人之间的接触的,但是近几十年来,中外交往基本上被禁止了。通常情况下,中国人不能与西方人做买卖、做贸易,同样也不准给外国人当老师、走访外国人、与外国人同宿一处或者崇敬他们。只有澳门港不受这一排外政策的限制。澳门是一个长期由中、葡政府联合治理的定居点,地貌狭长多山,是一个很秀美的半岛,由中国南部沿海珠江三角洲上最大的一个岛屿向西南方向伸展出来。19世纪30年代,澳门人口约35000,其中绝大多数是中国人。在中国或葡国官方批准下,那里的外国人生活得比较安稳。从6月中旬至9月间,澳门常受台风威胁,除此之外的其他时候澳门的天气温和清爽,给人很舒适的感觉,而在其炎热的季节中,人们便养成了午睡的习惯。傍晚的时候,人们从家里或花园的阴凉处出来散散步,英国人和美国人喜欢在他们自己的区域溜达,葡国人则喜欢在迤逦的港湾附近闲逛。在这里,人们不仅可以学习中文,而且天主教和基督教的传教士也可以谨慎地劝人入教。由于这两类行为在中国的其他地方均是被明令禁止的,所以澳门在中国传教史上发挥了非同寻常的作用。天主教在远东的传教总部在澳门存在已久。美部会广州传教驻地的开辟者裨治文(Elijah Coleman Bridgman)1830年报道说,澳门有12至15座教堂,但前往的人并不多;天主教社区共有40至50名神职人员。澳门同样也是新教的天堂。马礼逊(Robert Morrison)博士在这里生活了25年多,首部《华英字典》的编撰和《圣经》的中译本都是他在这里完成的。很快,其他新教传教士也接踵而至,但是天主教的神父们并不欢迎他们,双方相互猜忌,因文化和语言上的障碍而鸿沟甚深。

图书封面


 伯驾与中国的开放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这本书的料蛮多的,特别是对两次鸦片战争的描述,提供了不同于我们教科书的视角。这个伯驾是个争议性人物,蛮传奇的,通过行医在广州一带传教,被当地老百姓誉为“活菩萨”,又因为医术高明结交了不少达官贵人,包括赫赫有名的林则徐、晚清时代的中国首富浩官等,因此被美国政府委以重任,进入了美国对华外交团队,一直升到代理公使级别,那时还是19世纪中叶,他就把台湾纳入美国外交的战略考量,一度提议美国出兵占领台湾,就像英国占领香港那样,获得战略条件,以推进对清政府的谈判,其眼光不可谓不老辣。不过美国后来陷入内战自顾不暇,也就没法实施他的计划,从本书提供的资料来看,美国政府似乎也没认真考虑他的计划,否则后来的历史恐怕又是另一番景象。

精彩短评 (总计6条)

  •     一直都很像还原晚晴中西文化交流的宏大局面
  •     这个伯驾很厉害咧,又是医生、又是传教士、又是外交官,以前不太了解这些传教士克服千辛万苦来中国的原因,读了这本书多多少少理解了信仰的力量。
  •     以往印象中,传教士都是坏人。现在看来,科学民主和人权都来自此些播种者。其它不说,中山医科大学成为名校,柏驾有功!
  •     2014 1 16-19
  •     可当史料读。议论也基本中肯,没有强烈的感情偏好。但对伯驾与美部会决裂后如何从宣教士“迅速蜕变“为政治化世俗化很强的外交人员,没有特别的挖掘。或许是资料不足。另书籍的排版上,把原注都做尾注,稍有不便,不知是否原书如此;然后脚注都是译注!
  •     感觉还蛮好,作者好像挺不错的,感觉不错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