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国学系列丛书(套装共4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政治人物 > 经典国学系列丛书(套装共4册)

出版社:福建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4
ISBN:9787539327020
页数:619页

作者简介

《曾国藩全书(共4册超值典藏版)》共分“谋略”“挺经”“冰鉴”“家书”四个部分,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曾国藩的思想,展示了曾国藩的人生谋略以及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和胸襟。同时,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对曾国藩的思想内涵作了深刻的评述。
李志敏编《曾国藩全书(共4册超值典藏版)》的目的,是为现代人在为人处世、工作持家等方面提供一个参考和借鉴,通过汲取前人的智慧,帮助我们更好地走好自己的人生路;同时,为人们的研究提供必要的史料。

书籍目录

谋略一 处世谋略第一章 曾国藩“处世”经文一、胸襟宽广二、忍让为先三、凡成就绝大事业者,应适时求变四、得失之妙五、小不忍则误大功六、祸福相伏第二章 曾国藩“处世”智慧一、目光远大(一)尽我听天(二)有始有终(三)开阔思路,大胆挺进(四)高处不胜寒,功名不可恃(五)处顺、逆境皆觉天之厚我(六)朝闻道,夕死可矣二、谨慎做事(一)要改掉骄傲(二)耐劳忍气(三)谦谨气象(四)宦海风波,安危莫卜(五)自知谨慎(六)适时待机第三章 曾国藩“处世”谋略一、钝于世故二、谨慎从事三、苦心修己四、乐天知命,才能无忧五、居高位之道六、治国之策略二 理财谋略第一章 曾国藩“理财”经文一、安贫乐道二、居家之道,不可显财三、要做好人,首先不要贪财四、家国之兴,皆由克勤克俭所致第二章 曾国藩“理财”智慧一、能勤能俭(一)家勤则兴,人勤则健(二)惟崇俭乃可广德(三)忌燥(四)区区得失,无足介怀(五)公而忘私(六)自概之道不外乎清、慎、勤二、持盈保泰(一)凡散财最忌得名(二)从清白遗子孙(三)持盈保泰(四)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五)不可怨天尤人第三章 曾国藩“理财”谋略一、由俭人奢易,由奢人俭难二、舍物欲就道义三、身居高位,不改本色三 战略谋略第一章 曾国藩“战略”经文一、振人心而作士气二、慎勿轻敌三、治军以勤为先四、军纪严明五、整军爱民为本六、万众一心七、多用活兵少求速效八、古人用兵,先明功罪赏罚第二章 曾国藩“战略”智慧一、不要求速效二、精益求精三、处身危局,敢字为第一要诀四、胜不可得意忘形五、明察世事,以智取胜第三章 曾国藩“战略”谋略一、忌意气用事二、挟天子以令诸侯三、适可而止四、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五、持重待机六、实则虚之挺经九阴经存诚自养慎独自处——“内圣”法第一章 《挺经》“内圣”法经文一、思诚者,心则忠贞不贰二、独知之地,慎之又慎一三、勤于邦,俭于家,言思信,行笃敬第二章 曾国藩“内圣”智慧一、立当自强,达当圆融二、慎独自处,修炼“内圣”三、以存诚自养,诚意、正心第三章 《挺经》“内圣”法评述一、立身要高,自律自制二、宁静致远,平淡元华三、修身养性,求仁思诚四、为人处世,不可不慎不怨不尤坚忍自重——“坚忍”法第一章 《挺经》“坚忍”法经文一、脱屣富贵,厌世弃俗二、不怨不尤,勿忘勿助第二章 曾国藩“坚忍”智慧一、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二、俯畏人言,仰畏天命三、事之成败,不易常度第三章 《挺经》“坚忍”法评述一、忍者:一种意志的承受力二、忍者:一种极其宝贵的品格三、忍能成金,忍能成大业九 阳 经明理立德自强不息——“砺志”法第一章 《挺经》“砺志”法经文一、君子之忧,悲天命而悯人穷二、明圣贤之理,行圣贤之行第二章 曾国藩“砺志”智慧一、做人从立志开始二、立德、立功、立言,立德为首三、一生成就都在“砺志”中取得第三章 《挺经》“砺志”法评述一、受挫不馁,自强不息二、砺志之根本,就在道德修养之中三、不读书,无见识,也就难以砺志四、曾国藩“砺志”法深得世人景仰廪实为要勤俭为本——“廪实”法第一章 《挺经》“廪实”法经文一、勤俭自持,习劳习苦二、处置洋务之本:忠、信、笃、敬四字三、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第二章 曾国藩“廪实”智慧一、从“俭”字,廪实理财二、学西方科技,徐图自强三、借商以强国,借兵以卫商第三章 《挺经》“廪实”法评述一、廪实为要,勤劳为本二、恪守信义,自立自强三、倡导洋务,谋求富强冰鉴一 以形观骨以骨观德——神骨鉴第一章 曾国藩“神骨”鉴经文一、一身精神,具乎两目一身骨相,具乎面部二、欲辨邪正先观动静三、不了处看其脱略做了处看其针线四、骨有九起观以察人五、骨有色骨有质第二章 《冰鉴》“神骨”鉴评析一、识人观人神骨为先二、欲察德操则观动静三、观人行迹而知其神第三章 曾国藩“神骨”鉴智慧一、识人用人德操为上二、知人识人察其所行三、知人始己 自知知人二既识神骨当辨刚柔——刚柔鉴第一章 曾国藩“刚柔”鉴经文一、既识神骨当辨刚柔二、五行有合法三、内刚柔,则喜怒、跳伏、深浅者是也第二章 《冰鉴》“刚柔”鉴评析一、刚柔相济天人合一二、形相于外顺和为上三、刚柔天成偏才居多第三章 曾国藩“刚柔”鉴智慧一、刚柔相济不可偏废二、识人刚柔偏才可用三、刚柔修身事业可竞三姿容相貌尽现个性——容貌鉴第一章 曾国藩“容貌”鉴经文一、容以七尺为期貌合两仪而论二、容贵整三、貌有清、古、奇、秀之别四、目者面之渊鼻者面之山第二章 《冰鉴》“容貌”鉴评析一、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二、相貌种种各具其质第三章 曾国藩“容貌”鉴智慧一、观人仪表察人之先二、以貌为准失之子羽三、知人知面更重知心家书一、述赴京沿途及抵京后情事二、九弟不作归计三、为试帖诗课及温习制艺四、读书要有志有识有恒五、读书宜专习字宜有恒六、勉在孝悌上用功七、讲事贵乎专之理八、进德修业全由自主九、勉行事以有恒为要一〇、勉事事应勤思善问一一、欣喜诸弟皆得中试一二、禀近服补肝之品一三、堂上诸大人已受封一四、禀今年未得差一五、劝四弟须勤劳早起一六、请堂上亲长常吃补品一七、谨守保养身体之训一八、告癣疾已有见好之象一九、办盗匪案须相机图之二〇、生性不能精明威猛二一、能勤能敬方能兴家二二、得赏三品顶戴二三、在军中声名极好二四、读书写字不可间断二五、勿浪掷光阴二六、丁义方带书四篓二七、读书之法看读写作具要二八、读书须能函泳体察二九、读经外尚须寻研史记三〇、纪泽看诗经注疏须作赋三一、示读诗经作赋诸事三二、须专心读书并写日记三三、读经宜常阅校勘记三四、论读书作文之要领三五、对长辈应尽爱敬之心三六、示写字用笔之法三七、析论书法派别三八、看书不可不择三九、作文宜先讲词藻四〇、看经不可无恒四一、欲稍有成须从有恒人手四二、写字作文总以圆润为主四三、派专人抵湖口往接四四、今日至渔亭遍走各营四五、时以子侄辈骄傲为虑四六、家中断不可积钱买田四七、举止要重发言要韧四八、饭后数千步乃养生要诀四九、释文中雄奇之道五〇、写字宜常摹柳帖五一、可于省城雇人至家种蔬五二、居家之道惟崇俭可久五三、嘱女儿出嫁不可奢侈五四、读韩公五言诗可细心体会五五、勉处事行之有恒五六、读书可以变化气质五七、贺纪鸿儿幸取县首五八、戒勿沾富贵习气五九、吟诗作字可法陶潜王羲之等六〇、行气为文宜揣摩韩公倔强六一、盼来此一叙以纾忧郁六二、诗文雄奇须立意脱俗六三、付去日记谕旨奏章 等六四、尔读书有恒尚须作札记六五、凡岁考科考均应前往人场六六、诸女当教之孝敬翁姑丈夫六七、船行沿途不可惊动官长六八、勿忘先世之教悌勤俭六九、望一切以勤俭二字为主七〇、洪秀全尸昨已挖出亲验七一、看孝陵卫伪天王府等处七二、如涉外事请子密作缄相告七三、李秀成已于初六正法七四、李臣典初二日死亡七五、蒙恩封侯沅叔封伯七六、诫勉力去傲惰二弊七七、望查三藩平准回诸役各封几人七八、李秀成口供明日付回七九、因畏酷热应治之事多搁废八〇、李秀成供词可限三日刻成八一、积案甚多江西一案尤为繁难八二、改谢恩折二件今日拜发八三、拟明日登舟回皖八四、奉旨诸路将帅督抚免造册报销八五、告以赴芜湖行程八六、望以谦敬二字为主八七、江西讼案折已脱稿八八、子侄须勤俭自勉以长保盛美八九、近日至焦山镇江等处游览九〇、奉母总以勤俭自惕九一、淮河解围皖事已松九二、告此间大水并询近况九三、阅书须从有恒二字痛下工夫九四、已令郑兴仪由临淮回金陵九五、求解楚善之艰危九六、谈家事及同乡诸事九七、谢买寿材及问婶母病九八、孙妇已产一女九九、家无负累可喜一〇〇、望家中附茶叶大布来京一〇一、九弟病愈拟送归家一〇二、禀黄河决口等事一〇三、遵谕节劳节欲节食一〇四、报平安兼谈京中人事一〇五、每年必漆寿具一〇六、恭庆祖父母双寿一〇七、托带闱墨等物收到否一〇八、请详告叔父病情一〇九、诸弟总以看书为主一一〇、托带银、参及书回家一一一、十四日新进士复试一一二、托带归寿屏狼毫等物一一三、热毒拟以清凉药退之一一四、愿闻诸弟府考情形一一五、请勿以儿得差为望一一六、禀参加考差之情形一一七、禀六弟已得功名一一八、意欲觅地改葬祖母一一九、愿闻办祖母丧事情形一二〇、盼勿劳苦过甚一二一、买附近田亩事请酌办一二二、禀带银回家等事一二三、改建房舍应适合居住一二四、述寄银物诸事一二五、大人愿来京不胜欣喜一二六、澄弟已出京归家一二七、拟绕道反乡一二八、望以勤俭自持以忠恕教子一二九、望时时白省一三〇、雄九去世余癣疾已愈一三一、纪泽须多写信来一三二、宜在家尽温清之职一三三、望来助我一三四、七月上旬有信可送吴城一三五、家中应种蔬养鱼养猪栽竹一三六、已为长男四女订庚一三七、子侄辈读书宜加约束一三八、三次书约九弟来建昌一三九、宜和睦尽孝道一四〇、切望沅弟速来一四一、如闻我过错请函告一四二、温弟奉追赠为太常寺卿一四三、居家情意宜厚用度宜俭一四四、初四日将赴祁门一四五、纪泽等已到一四六、徽州克复祁门等处平安一四七、乱世婚嫁宜及时早办一四八、以徽州危急为念一四九、安庆亢旱近日大雨不止一五〇、商季弟后事一五一、教儿孙时有谦恭省俭之思一五二、内人之病已难挽回一五三、家中奢靡入不敷出一五四、弟天性厚福泽无量一五五、季弟榇入安庆但不可久停一五六、登舟迎接季弟灵柩一五七、撰书季弟挽联一五八、拟为季弟作墓志未成一五九、季弟蒙追赠按察使一六〇、可请本身夫妇诰轴

编辑推荐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颇具魅力的神秘人物,他是湖南长沙湘乡县人,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等,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曾国藩是一个谜,近年来已有很多学者的著述试图解开这个谜。《经典国学系列丛书:曾国藩全书(全4册)(超值典藏版)》共分“谋略”“挺经”“冰鉴”“家书”四个部分,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曾国藩的思想,展示了曾国藩的人生谋略以及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和胸襟。同时,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对曾国藩的思想内涵作了深刻的评述。

前言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颇具魅力的神秘人物,他是湖南长沙湘乡县人,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等,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曾国藩是一个谜,近年来已有很多学者的著述试图解开这个谜。曾国藩在中国近代历史上起过引入注目的作用。他潜心研究学问,留下许多值得后人汲取的养份;他面对现实,奏陈时弊,成为晚清王朝的柱石人物;他招兵买马,编练“湘军”,镇压太平天国革命,是晚清王朝的“中兴名臣”;他在一定条件下顺应历史潮流、倡导洋务,为中国的进步作出了贡献。在知人善任、教育子女等方面,曾国藩作出了令世人称道的业绩。正是曾国藩在历史上的独特作用,才使后人对他产生了浓厚兴趣。毛泽东曾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而梁启超对曾国藩更是倾心推崇,称“吾谓曾文正集,不可不日三复也。”梁在《曾文正公嘉言钞》序内指曾国藩“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然而文正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其所遭值事会,亦终身在拂逆之中;然乃立德、立功、立言,三并不朽,所成就震古铄今,而莫与京者,其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于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铢积寸累,受之以虚,将之以勤,植之以刚,贞之以恒,帅之以诚,勇猛精进,坚苦卓绝……”本套书共分“谋略”“挺经”“冰鉴”“家书”四个部分,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曾国藩的思想,展示了曾国藩的人生谋略以及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和胸襟。同时,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对曾国藩的思想内涵作了深刻的评述。我们编《曾国藩全书》的目的,是为现代人在为人处世、工作持家等方面提供一个参考和借鉴,通过汲取前人的智慧,帮助我们更好地走好自己的人生路;同时,为人们的研究提供必要的史料。但是,曾国藩一生著述颇多,限于篇幅容量,我们这里收集了他思想和言论中最具有代表性、最经典的内容,并加以点评和延伸,有涵盖不到的地方以及不足之处,还请读者见谅。

章节摘录

  第二章曾国藩“处世”智慧一、目光远大(一)尽我听天【原文】六月二十日唐介科回营,接尔初三日禀并澄叔一函,具悉一切。今年彗星出于北斗与紫微垣之间,渐渐南移,不数日而退出右辅与摇光之外,并未贯紫微垣,亦未犯天市也。占验之说,本不足信;即有不祥,或亦不大为害。省雇园丁来家,宜废田一二丘,用为菜园。吾现在营课勇夫种菜,每块土约三丈长,五尺宽,窄者四尺余宽,务使芸草及摘蔬之时,人足行两边沟内,不践菜土之内。沟宽一尺六寸,足容便桶。大小横直,有沟有浍,下雨则水有所归,不使积潦伤菜。四川菜园极大,沟浍终岁引水长流,颇得古人井田遗法。吾乡一家园土有限,断无横沟,而直沟则不可少。吾乡老农虽不甚精犹颇认真,老圃则全不讲究。我家开此风气,将来荒山旷土,尽可开垦,种百谷杂蔬之类。如种茶亦获利极大,吾乡无人试行,吾家若有山地,可试种之。尔前问《说文》中逸字,今将贵州郑子尹所著二卷寄尔一阅。渠所补一百六十五文,皆许书本有之字,而后世脱失者也。其子知同又附考三百字,则许书本无之字,而他书引《说文》有之,知同辨为不当有者也。尔将郑氏父子书细阅一遍,则知叔重原有之字,被传写逸脱者,实已不少。纪渠侄近写篆字甚有笔力,可喜可慰,兹圈出付回。尔须教之认熟篆文,并解明偏旁本意。渠侄、湘侄要大字横匾,余即日当写就付归,寿侄亦当付一匾也。家中有李少温篆帖《三坟记》、《迁先茔记》,亦可寻出,呈澄叔一阅,澄弟作篆字,间架太散,以无帖意故也。邓石如先生所写篆字《西铭》、《弟子职》之类,永州扬太守新刻一套,尔可求郭意城姻叔拓一二分,俾家中写篆者有所摹仿。家中有褚书《西安圣教》、《同州圣教》,尔可寻出寄营,《王圣教》亦寄来一阅;如无裱者,则不必寄也。《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京中一分,江西一分,想俱在家,可寄一部来营。余疮疾略好,而癣大作,手不停爬,幸饮食如常。安庆军事甚好,大约可克复矣。此次来写信与澄叔,尔将此呈阅,并问澄叔近好。【评述】“性”与“命”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两个传统命题,是立足于人文主义,用以阐释天人关系、人伦关系的两个基本范畴。但是,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哲学家对这两个范畴运用的重点,以及对它们的内涵和外延的说明,是各不相同的。以宋学为例,有如张载等人所作的唯物主义解释,也有如周敦颐、朱熹等人所作的唯心主义解释。声称自己“一尊宋儒”的曾国藩,没有继承宋儒的唯物主义成分,而把包孕在“性、命”之中的唯心主义和伦常思想接受了过来。但是,曾国藩与老宋学家们也有不同之处,这主要是他对“性”与“命”两个命题同重并提,叫做“性命之理”。在他看来,“性”与“命”是立天地人三才的大本大源。曾国藩特别强调“性、命”的作用,认为“性、命”不仅是三才的本源,而且是一切阴阳、刚柔、动静、开合等等与人的貌、言、视、听、思“五事”的主宰。他这样强调的目的在于他认为“性”之“理”是仁义礼智,“性”之“则”是仁敬孝慈,而“命”之“理”是元亨利贞,“命”可以纲维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伦”。这样,曾国藩不仅赋予“性、命”以鲜明的道德属性,而且赋予了“性、命”以强烈的政治属性,把“性命之理”充当维护封建宗法制度与纲常关系的思想武器。这就无怪乎道光十八年(1838)曾国藩将这篇《顺性命之理论》的试卷呈上后,道光帝亲自将他从第一等第三名提为一等第二名。曾国藩的性命并重、尽性知命的思想,不止限于被作为处理人伦关系的准则,也被用于处理政事军事的准则。他说:“凡办大事,半由人事,半由天事。如此次安庆之守,壕深而墙坚,稳静而不懈,此人力也;其是否以一蚁溃堤,以一蝇玷圭,则天事也。各路之赴授,以多、鲍为正援集贤之师,以成、胡为后路缠护之兵,以朱、韦为助守墙壕之军,此人事也;其临事能否得手,能否不为狗酋所算,能否不令狗酋逃遁,此天事也。吾辈但当尽人力之所能为,而天事则听之彼苍,而无所容心。”又说:“治事则日有恒课,治心则任天命,两者兼图,终吾之身而已。”这种“一半对一半”的观点,用曾国藩自己的话说,叫做“尽其在我,听其在天,不可稍生妄想”。所以曾国藩既不是匍匐于神灵脚下的宿命论者,也不是“人定胜天”的唯物论者。不过,在行政治军的实践中,曾国藩的所作所为并不完全是“一半对一半”,而是向“尽其在我”这一半倾斜。他绞尽脑汁,机关算尽,甚至弄得心力交瘁犹齿斤断不息。他在身处逆境,遭受白眼、讥讽、排挤之际,仍提出著名的“打掉牙齿和血吞”的韧性战斗的哲学。这不得不说他并不是“听天由命”的庸人,而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强者。所以,在实践中,“尽性”是曾国藩的主导方面,而“知命”常常退居次要地位。它标志着曾国藩在性命论思想上的一个大飞跃。这种求十分功力,“百倍其功以赴之”的想法和做法,不但是曾国藩本人成就一番“功业”的重要缘由,而且作为一般的处世哲学,也是深有意义的。概上所述,曾国藩言“性、命”,则认为“性”的准则是仁义孝慈,“命”是五伦的纲维;言道德修养,则要求通过“立诚居敬”的内圣之学以达乎外王的目的;言学术,则主张经学各派团结在“孔门”之中,以“仁、义、礼”为上为大。可见,他的经学思想具有高度的政治性和实用性,而不是围着经书转、从经书到经书那种书斋式的和学究式的。这是他的经学思想的一个重大特点。这个特点根源于曾国藩的效忠封建王朝的鲜明立场。这个特点决定着曾国藩主要不是经学家,而主要是政治家。单就他的思想言是如此,若就他一生的整个活动而言,自然更是如此。然而也正是这个特点,使他这位“理学家”于咸丰年间以来并没有局囿于苍白空疏的义理之学,而逐渐更多地注意经世致用之学,甚至关心和倡导船坚炮利的格致之学,因而他以自己的言行跟他的理学同道者倭仁的“以仁义为干戈”论作出了最后的分野。这是曾国藩的高明之处。曾国藩晚年虽然已开始注意洋务,但他始终束缚于“器可变,而道不可变”的信念之中,这则是时代和阶级给予他的悲剧。但这已不属本章讨论的范围了。(二)有始有终【原文】十九日曾六来营,接尔初七日第五号家信并诗一首,具悉次日入闱,考具皆齐矣,此时计已出闱还家?余于初八日至河口。本拟由铅山入闽,进捣崇安,已拜疏矣。光泽之贼窜扰江西,连陷泸溪、金溪、安仁三县,即在安仁屯踞。十四日派张凯章往剿。十五日余亦回驻弋阳。待安仁破灭后,余乃由泸溪云际关入闽也。尔七古诗,气清而词亦稳,余阅之忻慰。凡作诗,最宜讲究声调。余所选钞五古九家,七古六家,声调皆极铿锵,耐人百读不厌。余所未钞者,如左太冲、江文通、陈子昂、柳子厚之五古,鲍明远、高达夫、王摩诘、陆放翁之七古,声调亦清越异常。尔欲作五古七古,须熟读五古七古各数十篇。先之以高声朗诵,以昌其气;继之以密咏恬吟,以玩其味。二者并进,使古人之声调拂拂然若与我之喉舌相习,则下笔为诗时,必有句调凑赴腕下。诗成自读之,亦自觉琅琅可诵,引出一种兴会来。古人云“新诗改罢自长吟”,又云“煅诗未就且长吟”,可见古人惨淡经营之时,亦纯在声调上下工夫。盖有字句之诗,人籁也;无字句之诗,天籁也。解此者,能使天籁人籁凑泊而成,则于诗之道思过半矣。尔好写字,是一好气习。近日墨色不甚光润,较去年春夏已稍退矣。以后作字,须讲究墨色。古来书家,无不善使墨者,能令一种神光活色浮于纸上,固由临池之勤染翰之多所致,亦缘于墨之新旧浓淡,用墨之轻重疾徐,皆有精意运乎其间,故能使光气常新也。  ……

图书封面


 经典国学系列丛书(套装共4册)下载



发布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