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镜人生:芭芭拉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人文 > 试镜人生:芭芭拉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
ISBN:9787229016159
作者:芭芭拉•沃尔特斯
页数:538页

作者简介

《试镜人生:芭芭拉(纵横美国半世纪的新闻第一夫人回忆录)》内容简介:她颠覆了过往女性只能在电视新闻中“端茶倒水”的惯例,一举坐上主播台,奠定了女性在职场上的重要地位。“百万年薪”曾把她推到风口浪尖,令她措手不及,她毫不畏惧,甚至愿意放弃主播台的位置,手握采访本奔走在世界各地,追逐事件的真想,并最终赢得作为新闻记者应得的尊重。
从一个来自波士顿的瘦小女孩,到成为美国电视新闻界最炙手可热的记者,她见证甚至间接促成了无数历史事件与政治决定。
除了瞩目的事业,她还有个叛逆桀骜的女儿。但是她不断自省,最终以积极而克制的态度让女儿和自己脱离困境,收获最甜蜜的母女之情。
一路走来,芭芭拉经历了无数风起云涌的政治事件和潮起潮落的人生起跌,但她却始终凭借对新闻事业的热爱和无比的勇气,成为人们口中经久不衰的传奇。

书籍目录

《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NO.1 权威推荐序 言 第1章 卢、德娜、还有我的“公主”祖母第2章 偶尔闪亮的童年第3章 “皮包骨头的毛丫丫”第4章  叮当响的六十三美分第5章 开心果绿的房子第6章 纽约,纽约第7章 二战时的迈阿密第8章 “一个相当普通的孩子”第9章 莎拉劳伦斯第10章 初入电视圈第11章 糟糕的选择第12章 情势更糟第13章 重回电视圈,以及一场奇怪的求婚第14章 印度之旅第15章 一场葬礼和一场婚礼第16章 十三周到十三年第17章 成为芭芭拉•沃尔特斯第18章 嘉兰、卡波特、罗丝•肯尼迪、格蕾丝王妃第19章 由心而生第20章 迪恩•拉斯克、梅厄夫人、亨利•基辛格、菲利普亲王第21章 佛罗里达的忧伤第22章 赢得尼克松,失去西纳特拉第23章 伊朗之旅第24章 婚姻触礁第25章 历史性的旅程:尼克松访华第26章 死去的婚姻,“死去”的海第27章 在华盛顿辞职,在纽约得胜第28章 在华盛顿的愉快时光第29章 我生命中三个特别的男人第30章 埃及、以色列、古巴第31章 百万美元宝贝第32章 “别被那些混蛋吓倒”第33章 我的《特别访问》第34章 终于采访到卡斯特罗第35章 历史性的会晤:安瓦尔•萨达特与梅纳赫姆•贝京第36章 哈里走了,休回来了第37章 心碎与伤逝第38章 最难书写的一章第39章 “9•11”,以及一些无足轻重的事第40章 总统们和第一夫人们:白宫.十年第41章 国家元首:好的、坏的和怪的第42章 和最神秘的人物一同冒险第43章 杀人犯第44章 非比寻常的罪犯第45章 再来一遍?千万不要!第46章 影响我人生的名人们第47章 莫妮卡•莱温斯基第48章 《观点》第49章 引 退第50章 未完待续致谢

内容概要

美国历史上第一位电视新闻节目女主播
美国电视新闻第一夫人
5次获得“电视界奥斯卡”艾美奖
当选过“历史上最伟大的流行文化偶像”、“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妇女”
欧普拉•温弗瑞最崇拜的人之一
采访过尼克松开始的每一位总统和第一夫人、无数的明星和各种处于新闻中心的人物 任美国ABC电视台20/20节目主持人25年之久
芭芭拉•沃尔特斯,从“百老汇的女儿”到“美国电视新闻第一夫人”的试镜之路。
★她颠覆了过往女性只能在电视新闻中“端茶倒水”的惯例,一举坐上主播台,奠定了女性在职场上的重要地位。
★“百万年薪”曾把她推到风口浪尖,令她措手不及,她却毫不畏惧,甚至愿意放弃主播台的位置,手握采访本奔走在世界各地,追逐事情的真相,并最终赢得作为新闻记者应得的尊重。
★从一个来自波士顿的瘦小女孩,到成为美国电视新闻界最炙手可热的记者,她见证甚至间接促成了无数历史事件与政治决定。
★除了瞩目的事业,她还有个叛逆桀骜的女儿。但是她不断地自省,积极而克制的态度最终让女儿和自己脱离困境,收获最甜蜜的母女之情。
一路走来,芭芭拉经历了无数风起云涌的政治事件和潮起潮落的人生起跌,但她却始终凭借对新闻事业的热爱和无比的勇气,成为人们口中经久不衰的传奇。
“美国电视新闻第一夫人”真情告白
有时,那些电视新人会对我说:“我想成为你。”通常,我会回答:“那么,你得经历我的一切。”
成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芭芭拉比任何人都更理解其中的含义。她说,她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试镜,努力争取别人认同的过程。
但正是她所经历的种种不公与波折,造就了这个美国电视新闻历史上黄金岁月中的美丽童话。从一个因为“一双美腿”而被选中的小职员,到成为美国电视新闻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在将近半个世纪的采访生涯中,这些最神秘的政治领袖、最高傲的皇室贵胄、最当红的娱乐新贵都曾出现在她的采访名单上,坐在她对面,坦诚回答每一个问题。
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
古巴前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
约旦前国王侯赛因
美国自尼克松以来每一位总统及第一夫人
英伦玫瑰戴安娜王妃
克林顿绯闻女主角莱温斯基
美国尼克松政府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国务卿基辛格
好莱坞传奇巨星凯瑟琳·赫本
现在,这本本年度最值得期待的名人回忆录,将带你绕过电视镜头,直达风云人物的内心世界、惊心动魄的政治漩涡中心,直面历史真相,见证这位传奇女性的一生。

媒体关注与评论

  《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NO.1  美国电视新闻界"第一夫人"真情告白,半世纪风云,数十年高低跌宕,都将一一向您娓娓道来。  本书除了囊括芭芭拉?沃尔特斯个人的精彩经历,还包括了她对这些最神秘的政治领袖、最高傲的皇室贵胄、最当红的娱乐新贵们的深入访问……  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亚希尔?阿拉法特  古巴前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  约旦前国王侯赛因  自尼克松以来每一位美国总统及第一夫人  英伦玫瑰戴安娜王妃  克林顿绯闻女主角莱温斯基  尼克松政府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国务卿亨利?基辛格  好莱坞传奇巨星凯瑟琳?赫本  美国最性感女星安吉丽娜?朱莉  权威推荐  《华盛顿邮报》  读着这本书,你仿佛和芭芭拉?沃尔特斯在纽约的著名会所每周共进午餐。她用活色生香的名人轶事盛情款待你,当中还掺入了她自己起起落落的人生故事。读罢全书,你对她会少了几分艳羡,多了几分崇敬。  《纽约时报》  芭芭拉?沃尔特斯的故事很有人文气息,她的家庭生活也闪耀着她在职场上的智慧。  巴诺书店  芭芭拉?沃尔特斯被称作美国电视新闻史上最重要的女人。但她拒绝退休后成为"神圣的大理石雕像"般仅仅只是受人崇拜的人。所以她继续采访名人、激起争议,成为被模仿的对象。说来奇怪,《试镜》是她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书--一本极深入和个人化的、囊括了她一生中所有记忆的回忆录。她坦率得令人惊讶,在书中芭芭拉毫不忌讳地谈起她作为"百老汇传奇"的女儿的童年,还有她如何以女性的身份在雄性的世界争取一个席位的经历。

章节摘录

我知道,父亲一直十分欣赏母亲的高贵优雅,他时常这么说。母亲也一定知道,这种欣赏意味着父亲的敏感和聪慧。父亲连高中都没毕业,可是他却读了那么多名著,张口就能引用莎士比亚的诗句。每当父亲回到家,就在睡前给我讲希腊神话。现在,父亲的藏书摆满了我的书房,大多都是初版或珍本。但他们相爱吗?他们从来不曾在我们面前亲吻或拥抱过,甚至都不曾开怀大笑过。如果是在今天,他们还能维持这段婚姻吗?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们相依相守了将近六十年,至死不渝。如果说母亲总是用挑剔苛责的眼光看待父亲(父亲总说母亲有点鸡蛋里挑骨头),她对我和杰姬则可以说有着无尽的爱心和耐心。如果她和父亲跟朋友一起出去(这种情况很少),她一定会安排保姆照看我们,而且每次都是同一个人:一个高高瘦瘦的中年女人,名字叫多蒂。多蒂总是把自己做的潮乎乎的曲奇饼给我们吃,身上还带着一股生面团的味儿。多蒂不来的话,母亲从不会扔下我们两个独自在家。她把我们两个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有时候还穿得一模一样(我最恨这个)。她仔仔细细地为我们梳头发,再系上大大的塔夫绸蝴蝶结,那会儿流行这种打扮。每顿饭她都亲自下厨,每天都洗洗熨熨。空闲的时候,她就给自己做漂亮的帽子。我记得她给一顶大大的黑草帽绣上明艳的红樱桃。她戴上帽子扮模特给我们看,我也拿过来试戴,帽子滑下来盖住我的眼睛,那时的我快乐而满足。和母亲在一起是我最大的快乐,尽管我要听她大诉苦水。那些抱怨通常都是关于我父亲的。她没多少朋友,最主要的原因是她不玩扑克,后来流行的麻将她也不打,并且她不敢开车。她最亲密的朋友就是她妹妹莉娜,但是莉娜住在另一个郊区多彻斯特,自己也有两个年幼的儿子。莉娜没法经常来布鲁克林,但有时候周日她会开车过来,接我们去她家看外祖母。大多数晚上,母亲做完晚饭后,她、杰姬和我会在厨房桌旁围坐下来。我说着学校里的琐事,姐姐则安静地坐着,沉浸在她自己的世界里。母亲听着我说,亲亲我,然后就开始议论我父亲:说父亲赚的钱不够花,当她需要他的时候他却总是不在。那时候,我才是她的闺中密友,当时对此我并不觉得奇怪。但是如今回头看去,才意识到我从不曾把自己当成是个孩子。那一阵子我们经常搬家,并且越搬越差。有段日子我们住在殡仪馆旁边。还有一次我们搬到了一间公寓,母亲得自己去地下室生炉子。由于父亲不能常在家帮忙,母亲弄伤了背。她断定家里境况越来越差了,事实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的确如此。那时候,我以为每个人都有个迟钝的姐姐,所有的父亲都赌钱,并且很少回家。尽管我知道我还拥有母亲的爱,她经常说她希望有六个我,我这么乖,这么好带。但那时在我心里,这些都还不够。我是不是妒忌母亲在杰姬身上花的时间更多呢?母亲得为姐姐擦眼泪,哄她不要发脾气,得给她穿衣服,梳头。我是不是希望自己能被母亲看作孩子,而不是大人?我肯定这么想过,因为我记得在我七八岁时经常蹭到母亲卧室去,跟她嘟囔说我肚子痛。我一向那么乖,从来不惹麻烦,因此母亲就信以为真。她把姐姐留给多蒂照看,带我四处看病,检查,却没发现有任何异常。但是我坚称自己不舒服。看完病出来,母亲和我就会在附近的小馆子吃饭,我就可以点最爱吃的意大利面,真开心。显然,肚子痛丝毫不影响我的食欲。最后,医生被折腾得受不了了,就让我去割阑尾。看来这是唯一的办法,于是我高高兴兴地去割掉了阑尾。我成功赢得了更多的注意力。从医院回来后,我更开心了。因为我从房子背面的小房间搬进了父母的卧室。那小房间原本是个佣人房,我现在则可以从父母的大卧室中看外面的煤气站。透过大卧室的窗,我可以偷偷地瞧两眼煤气站的服务生。每晚下班后,他锁上煤气站,然后换掉工作服。他穿着内衣站在那儿,把长裤拉上来。对八岁孩子来说这太好玩了!我的刀口感染了,于是母亲对我倾注了更多的注意力。这是多么感伤又甜蜜的回忆!有一件事让我格外难忘。那时我待在医院里养伤口,在床上躺了快一个星期,母亲每天从布鲁克林乘电车到波士顿来看我。她还得步行十个街区才能到医院。有一夜,有人进了我的房间,我以为是护士,才不愿看见她呢,我没有睁眼。当那人离开房间时,我睁开眼睛,却看见床脚躺着我最喜欢的娃娃。原来是母亲怕我觉得孤单,特地晚上搭车过来再看我一次。这记忆一直伴随着我,时至今日,我甚至还无法把它写出来。那是多么难以言喻的感伤情怀啊。还有一件事我记得很清楚。那是六十多年前了。有一年圣诞节,我存了钱,打算给母亲买一个雕花玻璃的香水瓶,就是很多女人都会摆在梳妆台上的那种。母亲收藏了好多这种瓶子,我觉得她肯定还想要。我挑了又挑,选了一个别致的半月形瓶子。我希望母亲把它视如珍宝,别把它退回去,因为她把父亲送的好多礼物都退回去了。她总是这样,结果父亲就不再给她买任何东西。我终身谨记着这个教训,不管别人给我什么样的礼物,我都会说“太棒了”,然后至少拿出来戴两次(在退回去之前)。圣诞前一天,我实在忍不住,就问母亲是不是愿意在她的藏品中再添上一个。“不怎么想要了,”她说,“我已经有很多了。”我强忍住眼泪,但一切都太晚了。次日清晨,我把包装得闪闪发亮的礼物递给她。她打开一看,把我抱进怀里大叫:“我所有的香水瓶都比不上这一个!跟它一比,别的都没法看了!我要把它们都送人,只留这一个。”她真的这么做了。这些大大小小的不开心都没影响过我的功课。我是个认真得过了头的学生。我按时完成作业,考试得高分。我在布鲁克林的一所很小的公立学校里上学,学校名叫劳伦斯。曾有人去那儿采访过我的几位老师。按我五年级老师米尔德丽德•吉尔斯小姐的话说,我是个“极其认真”的学生。尽管她对A很“吝啬”,她还是给了我A。她还说,我“招人喜欢…文章写得很不错”。(哦,我需要你,吉尔斯小姐,现在你在哪儿呢?)或许更有价值的是,她注意到我不曾有过玩伴。“我记得芭芭拉不爱跟别人一块儿玩,”吉尔斯小姐说,“对她来说学校是干正事的地方。”我不同意最后那句话。我非常想要玩伴,我想邀请朋友去我家玩,想融入他们,不想当个局外人。我大约七岁的时候,学校为家长们准备了一个小型演出。主角是一只知更鸟,领着一群棕色的小鸟们合唱。我被选中当知更鸟。但问题是,我不要当明星,我要参加合唱队,我要跟其他孩子们一样。到今天我还记得,当我放学回家,看见母亲兴高采烈地缝着我的知更鸟戏装。我套上去,顶着那大大的红胸脯,支楞着翅膀,哇哇大哭。我跟母亲说了原因,第二天她带我去学校,向一头雾水的老师解释是怎么回事。然后母亲和我回到家,拆掉了那件戏装,我变成了一只跟其他孩子一样普通的小鸟。我姐姐卜的也是劳伦斯小学,但不常去。她根本没机会参加那次小鸟合唱。据另一个受访对象,学校的护士伊丽莎白•麦奎尔说,杰姬上的是“慢班”,这是对发育有问题的孩子的一个委婉说法。显然,杰姬的一年级就上了不止一年,并且没有记录显示她升了级。我可怜的父母,我可怜的杰姬。引起我注意的还有麦奎尔小姐对杰姬的诊断。她认为是出生时的损伤造成了杰姬的状况。数年后,当母亲和我谈起杰姬,她回忆起杰姬是用产钳接生的,因此麦奎尔小姐很可能说对了。麦奎尔小姐引证了杰姬行动上的不协调,她蹒跚的步调,还有口吃。她说,“或许杰姬有一点轻微的脑瘫”。后来杰姬接受了这方面的测试,但好像并不是这个问题。我们永远无从得知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杰姬的症状。我很想知道这是不是因为遗传。杰姬在今天是否会被诊断为“自闭症”呢?因为我表亲的两个孩子就有一点发展障碍的症状,但他们的生活很正常。他们的诊断结果就是自闭症。杰姬小的时候,自闭症这个说法还不存在。如今已有了特殊疗法、医师、研讨会,以及支持团体。最重要的是,人们理解这种状况。

图书封面


 试镜人生:芭芭拉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我想我会一直记得她在前言中的那句话:你知道这一幕给女郎们留下什么印象?我给了他们希望。拥有近半个世纪的主持生涯,她知道在什么时候说什么话效果最好,并且,真的给每一个人带来希望。大部分的人生平平淡淡,少有大起大落。每个孩子小时候的经历,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人的一生呢?芭芭拉、希拉里克林顿,给我们每个人提供了答案,哪怕生活不断再变,心理上,每个人的小时候经历,都给自己的人生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说说里面印象深刻的内容吧。不是其中精彩繁复的名流采访,精彩纷呈的经历,而是其中身为一名女性,对自身家庭、职场、个人发展、事业发展、做人做事风格方面的思考,以及,给别人带来的希望。家庭——中国孩子的家庭跟美国差异太大,当年近30的中国人还习惯住在父母家时,国外早早就开始寻求个体的独立,就跟美国一直所宣传的价值观,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所以,尽管在家庭生活中存在着诸多的遗憾,尽管内疚将相伴一生,但是,每个人都应该去寻找她感觉最舒适的生活方式。运气——没有一个人能随随便便成功。采访克林顿时候的大面积书房和原版书籍,她最偏爱的活动是看书,你能达到怎样的高度,不仅取决于运气,更取决于你的努力。当然,你必须在正确的道路上努力。职业——看芭芭拉职场生涯中的努力与对工作的珍惜,不禁想起闾丘露薇的一本传记,为什么她对工作如此的拼命,是因为在香港那个地方,每个人都必须付出12分的辛苦,来换取相应的回报。(职场生涯,需要不断的挑战自己,并且,时刻保持不安全感)事业与家庭——是的,作为一个经常写培训课纲的人,我会经常写些关于职业与家庭的大而空的废话,还有什么比一本传记更成功的案例说明呢? 一位是芭芭拉自己:因为成功的事业,连续三次的婚姻都没有圆满(想想她所交往的对象,圈子决定一切) 一位是凯瑟琳赫本:坚决以事业为重,认为事业和家庭不可两全 一位是奥黛丽赫本:坚决以家庭为重,并对自己取家庭而舍事业从不后悔这些是那个时代非常闪亮的明星。对于普通人而言呢?工作貌似没那么重要,生活中也没有太多非常重要的事情,如何去平衡?对于目前尚属单身的我而言呢?家庭似乎遥不可及,事业还没有找到(目前所做,只能说是工作)。ANYWAY,看完此书,让我对我目前的工作又多了一些思考。(未完,待续)
  •     大概所有从事过记者或者主持人职业的人都有一个天然的优势:他们随便谈谈他们采访过的人就能产生好多内容了。芭芭拉的这本书也是,虽然这并不是一本访谈录,但是鉴于芭芭拉采访过的人实在太多,仅仅将他们做一个简单梳理就占去书的大部分篇幅了。呃,书挺厚的(538页),我是跳着看完的,只看了我感兴趣的部分。看完最大的感觉就是,人名好多,有她采访过的人,政要、名流等等,有与她家庭相关的人,父母、孩子、几任丈夫,还有工作上 的竞争者和合作者等等。我想人的一生中能够遇见这么多性格迥异又富有特点与魅力的人也不失为一件幸事,她倾听他们的快于不快,汲取他们的智慧,发展彼此之间的友谊。作为美国电视女主播的开拓者,芭芭拉的成功有一定的机缘,但更多的还是她个人的努力。在她工作的早起,如她自己所说,几乎来者不拒,做各种工作,抓住各种机会,几乎是乱”撞“出来的机会进入电视圈。然后勤勤恳恳,一做就是几十年。采访政要名流看起来很让人羡慕,可是她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在《今日》的时候每天四五点就起来工作,阅读大量材料,准备大量案头工作,在《20/20》的时候除了时间上的安排更灵活,工作量却有增无减。因为工作,她甚至失去了许多与家庭相处的时间,女儿出现的问题和她不能常常陪伴不无关系。读到她从nbc跳槽去abc之前面临的种种质疑、谩骂、攻击、冷漠和巨大的压力和困难但仍奋力向前时,我仿佛也从中获得了许多勇气。她所面临的情况远比我曾经认为很不得了的情况糟糕得多,所幸人还是没有被境遇打倒。书快到结尾的时候专辟了一章给莱温斯基,本着八卦的心态我迫不及待地将那章读完,对莱温斯基多了一点理解,对芭芭拉多了一点敬意。莱温斯基的确实犯了一个愚蠢的错误,但是正如理查德.科恩所说,她只不过做了一件那个年纪的许多女孩子们都会去做的事情,最后却沦为了舆论的牺牲者。看到她的无奈与绝望,你对她的鄙夷会减少很多。而芭芭拉,我看到一个新闻从业者是怎样坚持不懈地努力去争取采访对象,也看到了一些高于媒体利益和收视率的东西,良知。她为莱温斯基考虑,比金钱更重要的是莱温斯基毁掉的声誉和将来的名誉。”我们给你平台和机会,让你展现自己的尊严。“我想就是这句话打动了莱温斯基吧。话说回来,通过这本书,不仅认识了芭芭拉,还认识了许多别的富有智慧或者有趣的人。芭芭拉坦诚地将她的职业生涯和体会写在书中,并分享她从被访者身上汲取到的智慧。所以我才会开始觉得认识很多人也许是一件有趣的事。
  •     我觉得为了作者长得这么满足审美也应该为此花点时间扯点啥,虽然很少在台面上说,但是每个人都心知肚明,外貌毫无疑问很有影响力,对于作者的行业更是如此。不过这东西既然是在娘胎里就由无数的蛋白质和核苷酸决定了,就没什么可抱怨的了。长的对不起观众,倘若再没有拿出点看家本事,这就无法让人忍了。但是如果只有外貌没有内涵,便也只能插画一幅, 任如何精美的裱装也抵不过时光的吹残。作者则是内外兼修,既让人一饱眼福,又让人惊叹。好吧,闲话扯得太长了。说说书。这类书其实真不知道怎么说好,对于一个本身就是一个传奇的人物来说,任何文字都没有人物本身有说服力。1.“如果你想成为我就得收下我的全部”这一点其实不用多说,路人皆知但又是人常常会犯的毛病,生活中这种抱怨比比皆是,自己不愿付出还伤肝动火则得不偿失。世间种种,只有在付出与回报上是绝对的公平。如果想要那束光就去追,不要把时间花在羡慕对手上。事实上,从书中透露出背后的辛酸倒很少。或许人们总是愿意看到一个承受着足够多痛苦的心灵在自我挣扎中奋斗出一段名垂青史的故事,以此来安慰自己多愁善感又懒于行动的心理。大多数人属于看了别人的励志故事,就完成了自我心灵的救赎,暗自感叹“总算有人做了我也应该做的事”,只有少数人能分清自我。书里基本都是采访故事回顾,极少正面描述风光背后的辛苦,即使有也是幽默的带出,估计作者本身也没有多愁善感的细胞,满足不了这种审美。如果说强悍的性格是一种优势,那么它也将必然承受着这优势自身的孤独。2.记者是不是该报道全部作者在回顾采访第x位第一夫人(看完就忘。。)时犹豫要不要真实的报道夫人的醉态,最后选择了回避,而在书中坦言如果当时能真实客观一点或许对当事人有帮助。也许有当时时代的原因,作为大人物和公众之间的桥梁,确实很难做到两者兼顾。个人倾向于让观众看到真相。善意的谎言只有在有明显的好处时采取才是最佳的(比如悲惨世界中,牧师谎称银器是自己送给冉阿让,此举真是拯救了一个人的灵魂呢,虽说是文学作品,也来源于生活吧,恩)。大多数时候人们之所以做出错误的决定的原因多半是因为没有掌握全面的信息或者是错误的信息。即使是有一定负面影响的真相也应该让观众看到,是福是祸,终归将归于平静吧。3.他愿意开口是因为他想开口如果一个人完全拒绝吐露心声,使出全身解数也套不出一个单词。被采访人愿意给自己找事,被各种尖锐的问题折磨,那只有一个原因:就是他愿意阐述自己。无论是找一个平台忏悔,安置自己的尊严或是希望给政治对手一个和平的暗示,都给了他们接受的理由。然后问题就只在于找一个中间人,这个人必须值得信赖,不带任何偏见,能让他感觉如同跟知心朋友倾述心事一般畅快。作者就是这样一个人,正因为此使她抓住了很多可贵的机会。当然以上都为个人推测。再次申明全书皆为作者采访的故事回忆,多为记事,少有人生指导意义,不爱故事片者慎入。此文也完全只为练习写作而生,不带任何标签。最后用一句话结束:”要被记住,一个人的记忆必须成为公众的记忆“ps:为什么写感想一定要打分呢?。。。

精彩短评 (总计33条)

  •     这个厚,完全是装帧造成的。本来买来是为了收藏,现在完全没有这个欲望了。
  •     别人推荐买的,结果很失望,很厚的一本书,但是完全在讲废话,很典型的一本商业之作,典型的美国人的礼貌空洞废话,记流水账式的行文,完全没有看出封面中吹嘘出的作者的性格,真诚不推荐。
  •     很坦诚,讲到他的姐姐和自己的恋爱时,很坦诚。
  •     试读过部分,佩服
  •     芭芭拉的人生真是厉害 对新闻学毕业的同学 很有益处奥
  •     才读完序言 就落泪了 不必羡慕那些表面风光的“成功人士” 其实他们也有悲痛和失落 这个世界 永远得失平衡 对于一个四宫很重的人 特别受不了诉说亲情和家人的文字 文笔风趣 态度真诚 最大的收获应该是可以从旁窥见那个时代风流人物的浮光掠影 还有笔者如何从零开始 一步步奠定自己的行业地位
  •     新闻人要看的。
  •     这种书不好评价
  •     书很厚,但是质量不好,就像路边摊5块10块一本的盗版,失望。芭芭拉的新闻人生我是很感兴趣的,就算你100块一本我也会买,支持正版
  •     “每个人都应该当一回采访记者。你可以放胆提问,而那些问题是你在真实生活中绝对没胆问的。”
  •     身为女性,成长为一个成功的女性,认可自己的女性身份,保持永不停息奋斗的尽头,人生路漫漫!
  •     不好意思评价晚了。。。书收到了,内容不错,不过书皮被蹭脏了,其他的还好
  •     试镜人生:芭芭拉(纵横美国半世纪的新闻第一夫人回忆录)
  •     写的情真意切~翻译的也好
  •     聆听比问问题更重要。
  •     字排列紧凑,内容还不错
  •     芭芭拉经历了无数风起云涌的政治时间和潮起潮落的人生起跌,但她始终凭借这对新闻事业的热爱和无比的勇气,成为人们口中经久不衰的传奇!芭芭拉,一个伟大的女性,作为新闻系的学生一直以她为榜样,她是美国新闻界不可缺少的一位传奇人物!
  •     与我心有戚戚焉
  •     我是想学新闻的,觉得很鼓舞。书很厚,很过瘾
  •     芭芭拉沃尔特斯可谓是传奇。难以超越,只能仰望,崇拜和学习!
  •     终于在这个慵懒的假日午后结束了这本厚厚的书。勇敢、热忱和柔软永远是女人最大的魅力所在,赞!
  •     一本自传类的书,了解芭芭拉的人生旅途。
  •     full of wisdom and experience
  •     觉得这本书有些太厚了..有点点的看不下去...
  •     吾国何时有这样级别的人能写这样水准的畅销书呀?书中亮点太多,其中访问中国的经历,勾勒卡波蒂、撒切尔夫人、福特、卡特等等,寥寥几笔皆能打动人心,完全可以掩盖对文中没完没了礼貌性交往清单轻微厌恶。
  •     芭芭拉认为智障的姐姐和叛逆的女儿,改变了自己的一生。
  •     好精彩的人生!
  •     米国名人
  •     在一个女人只能在电视上做花瓶的年代,她用自己的勇敢突破了这一界限。虽然是为了了解美国电视行业买的本书,但是其中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讲述她的家庭,这才是她永远对工作充满激情的原因。
  •     依旧那句歌词“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包括自己的努力甚至包括上天对她在其他方面的不公。成功是个相对值。
  •     人生不可能完美
  •     是看过书中节选,佩服作者的勇气、胆量和执着、敬业的精神后,决定买的这本书的。
  •     字小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