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课程观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小学教辅 > 教师用书 > 后现代课程观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0-09-01
ISBN:9787504120229
作者:(美)小威廉姆 E.多尔著、王红宇译
页数:309页

作者简介

本书运用宏观综合的视野,描绘了后现代多元而开放的课程设计蓝图,以寻求取代现代性的单向独白式权威教育。作者首先深刻批判了西方受工具理性所支配的课程理念与课程体系,认为这种课程理念与课程体系已沦为一种封闭性的科学教条,成为现代工业生产体系的一个环节,教育与课程从而被彻底工具化了,教育与课程的内在价值——促进人的心灵成长的价值被彻底泯灭。
作者进而提出了一种超越现代科技理性的课程观——后现代课程观。这种课程理念创造性地运用了混沌学、过程哲学等思潮,提出了以“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严密性”为标准的后现代课程设计理路,这是对具有工具理性性格的“泰勒原理”的真正超越。

书籍目录

导言
变化中的范式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本书的结构
第一部分现代范式:一种封闭的观点
第一章笛卡儿和牛顿的世界观
前现代秩序
笛卡儿的方法
牛顿稳定的宇宙观
第二章现代范式在课程中的体现
美国与技术
科学性课程
泰勒原理
第二部分后现代范式:一种开放的观点
第三章皮亚杰与生命系统
生物学世界观
进化与熵——问题与承诺
皮亚杰的平衡化模式
第四章普利高津与混沌的秩序
混沌的概念
普利高津、自组织与耗散结构
第五章认知革命、布鲁纳与新的认识论
认知的概念
布鲁纳
一种新的认识论
第六章杜威、怀特海与过程思想
永恒、变化与解释的传统
杜威与过程的概念
怀特海与过程的概念
超越杜威与怀特海的过程思想
第三部分一种教育观
第七章构建一种课程模体
课程概念
四R——不同于泰勒原理的另一方案
参考文献
译后记

内容概要

小威廉姆E. 多尔是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课程与教学系的教授,课程理论项目主任,维拉.富兰克林与J.R.伊格斯(Vira Franklin & J.R. Eagles)捐献基金荣誉教授。他生于波士顿,在波士顿、丹佛和巴尔的摩教过书,并于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历任纽约州立大学奥斯威戈分校初等教育系主任,加州雷德兰兹大学师范教育项目主任。多尔教授专业著述甚丰,《后现代课程观》是他的第一本专业代表著作。

图书封面


 后现代课程观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翻E•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有一句话印象深刻,他称之为他的课程乌托邦,“一种创造‘没有人拥有真理而每个人都有权利要求被理解的迷人的想像王国’的艺术”。同一页上有作者自己的注释:“我在此所引用的句子实际上来自罗蒂《偶然性、讽刺性与团结性》的卷首语。罗蒂看起来解释了孔达拉(Kundera)的观点并部分地精制了孔达拉的文本。当孔达拉谈到小说是这种‘迷人的思想王国’时,罗蒂用这些词来描述他的自由乌托邦的理想,而我则用此来描述我的后现代主义观。”①正巧手边有罗蒂的这本书,一次听傅国涌先生谈起,评价很高,说是崔卫平先生的手边书,即刻就去枫林晚买下了。商务译本,书名为《偶然、反讽与团结》,翻开找卷首语,果然在,一看才明白,《后现代课程观》中译作“孔达拉”的,就是昆德拉呀。理查德•罗蒂引用的是昆德拉《小说的艺术》中的一段文字,此句完整的译文如下(徐文瑞 译):“‘假正经’[法国小说家拉伯雷用这个字眼来形容不懂得笑,缺乏幽默感的人],就是不经批判思考地接受大家熟悉的观念,这其实与‘媚俗’没有两样,都是艺术的三头怪敌。真正的艺术乃是上帝笑声的回音,在艺术所创造出来的令人着迷的想像世界里,没有人拥有真理,而每一个人都有权利被别人正确地了解。那个宽容的想像世界是与现代欧洲同时诞生的,它其实就是欧洲给人的印象——或至少是我们对欧洲的梦想。”②想着《小说的艺术》,书架上也有,翻出三联版孟湄的译本(据说译得不全),找了半天,总算在结尾处找到,是这样翻译的:“不快活的人,对既成思想的不思索,媚俗,这是作为上帝发笑的回声而诞生的艺术所面对的唯一的三头敌手。这一艺术创造了迷人的想像的空间,在那里,没有人是真理的占有者,每人都有权被理解。这个想像的空间与现代欧洲一起诞生,它是欧洲的形象,或者说,它至少是我们对欧洲的梦想。”③尽管孟湄译得生硬,但这确证是米兰•昆德拉的句子了。奇怪的是,为什么同样一个句子,写在《小说的艺术》中,丝毫没有引起我的注意;被引到《后现代课程观》里,却让人一睹难忘呢?是昆德拉表达得好,还是多尔引用得好?况兼中间还要夹个罗蒂。天下文章一大抄,终于明白了这句古训。晕了很久,终于憋不住一声感叹:我的天!米兰•昆德拉是后现代教育家?①《后现代课程观》P219,[美]小威廉姆E•多尔,王红宇 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1月②《偶然、反讽与团结》扉三,理查德•罗蒂,徐文瑞 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9月③《小说的艺术》P159,米兰•昆德拉,孟湄 译,三联书店,1995年11月
  •     我知道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实际上是转向早期教育领域的学习之后,读这本书已经是2年前了,当时是和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比较着读得。今天为什么想起写书评,很大程度上因为这次有幸能够近距离的聆听多尔本人的报告和交流,他本人的思想已经阐明在书中了。应该说多尔与泰勒代表了两种课程范式,后现代与现代,这种界限是清晰而明显的。但是你要说我们当下的课程到底该采用哪种范式,我本人并不认为多尔就一定代表着前沿和先进,泰勒就代表着传统和落后,现代与后现代本身应该就不是一种线性的简单的前与后的关联,没有人说后现代就比现代更适于当下。单纯的读多尔不如结合泰勒读,否则,我感觉,个人将在实践中无法适从。多尔的这本书,读下来的最大收获应该是理念上的一种转变,使你对于课程的理解发生一种质的转变,我们受到泰勒的影响太深远,何况我们确实还生活在现代,观念上总体而言还是现代性的,强调因果联系的线性思维,关注规律和确定性,所以泰勒的4个问题: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我们怎样才能确保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更能够让我们感觉到课程是可以被我们掌控的,这4个问题是如此的清晰,并且有着很强的逻辑结构。因此我们遵循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个阶段,看,如此的清晰但是,后现代强调的是什么?说实话,我只能抓取一些关键词。混沌、不确定性、自组织等等。这些让我们难以掌控,就如同他这本书本身,里面有大量的隐喻,还有许多他学科的知识和例子,纯文科背景的我,读起来觉得很难理解,例如自组织、熵这样的术语,这些限制使得真正想要理解多尔的这本书,有着很大的困难,而且需要去扩充许多的知识,尤其是自组织这一概念。而且本身隐喻就是可意会而难以言传的,如果没有相关的学科背景知识,是很难自己去体悟的。大多数的人都经历过至少9年的教育,课程是什么?我想大多数人第一反应就是语文、数学、英语,或者是我们所使用的书本教材。实际上这种观念应该说就是来自泰勒的影响,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被奉为圣经不是没有道理的,我们当下的课程不就是强调这些方面么。但是多尔不认同这一点,他认为这种课程只是“跑道”,多尔本人认识的课程应该是强调跑步的过程和许多人一起跑步所形成的模式,而较少重视跑道本身。这是他在此书中表达出的最重要的观念。那么课程发生了哪些变化?后现代的课程应该说不会再强调先验的预设的课程目标,而是强调生成的目标,课程内容也不再是确定的固化的,而是不确定的不断生成和丰富的,课程组织中教师不再是权威,而是“平等中的首席者”,这一比喻相当重要,后现代课程观里并不是不要教师,而是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他们不仅要参与学生的学习,还要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同时又做到是重要的一员,能够给学生以不断的支持。后现代课程观里对于评价似乎着墨较少,他不强调通过评价给学习者分类,而是强调共同评价以及做-批判的循环。看的出来,这些课程观念给我国的新课改提供了很多思路,但是在我国当前的现状之下,中小学实现这些课程观念实在是有点困难,所以会出现老师们都不知道怎么教了的困惑。所以这本书对于观念的转变大于实践的转变。但是与多尔的交流,我倒发现,多尔所述的这样一种课程观念,实际上在我国的幼儿园倒是得到很大体现,多尔本人非常强调课程的丰富性和联系性,幼儿园课程里也非常注重在过程中不断的生发出新的内容,创造更多的可能性,同时也很强调孩子的参与,让孩子与学习联系起来。多尔与泰勒也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应该是一种互补的关系,此次多尔本人也讲到,不要预设目标,并不是在活动前完全不要任何目标,只是更强调在过程中不断的生发。他本人举的一些实践的例子倒是很能说明他的一些观点,总体而言,儿童的学习不应是脱离于关系的,否则他的所学就成立孤立的书本知识。他本人很推崇杜威,同时也认为杜威的儿童中心论被误读了,儿童是中心,并不意味不关注其他,更应该关注的是儿童的发展,关注儿童与社会、社区等地一种关联性。另外,书的译者王红宇是多尔的学生,多尔此次还一再提到王红宇,国内大部分人也是通过王红宇的翻译了解多尔的思想,个人认为理解此书的困难不在于翻译的文本,她的翻译总体还是可以的,此书的难懂很大程度是需要有多学科的知识,以及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了解,并且对杜威的理论、对怀特海等人的过程哲学需要有一定的了解。多尔说他对怀特海本人的著作至少是进行了十年的研究,才算的上理解了怀特海的思想PS:多尔本人已经81岁了,他的讲座都没用话筒,并且每个问问题的人,他都会走到跟前回答,并亲自说谢谢。他和我们的小型座谈交流活动结束后,也是站在门口等着和每一个人都握手告别,而且交流时间在他的坚持下进行了3个小时,其实我们都怕他累。很谦和的老头。这点印象很深。

精彩短评 (总计74条)

  •     图书内容和当当配送都非常给力
  •     网师推荐的书,不买不行啊。
  •     刚收到,还未阅读!应该不错的!
  •     读书使人明理。横看成岭侧成峰,读了这本书,使我对课程有了崭新的认识。
  •     此书可以做为理论教育知识来读,会让自己站在一个高瞻远瞩,更高的视野来进行教学教育。
  •     很好的理论书籍,11月份还听过作者的讲座,很好。
  •     读书还是要读大家的书,论证严密,收获颇多!
  •     第一次发现教育学和自然科学有这么多联结,感觉很特别。
  •     不错的书,需要耐心看
  •     这本书是一本值得一读的课程论专业著作,书中观点新颖,思路独特
  •     这是一本不俗的课程论著作,我喜欢!
  •     货真价实,质量上乘,值得推荐!
  •     大学毕业论文的重要指导书籍!非常好玩的一本书,也蛮扯的……你能想象在一本教育学专注力出现 镝 这样的名词?
  •     不是说对书本有意见,只是当当现在盘子做大了,没有以前那么在意小顾客。同样是从上海发货,京东晚上定,第二天傍晚就到。当当整整迟了一天。哎,无语了!
  •     还没有看。应该会有帮助的。
  •     很好,正就开始读
  •     感觉不错,就是书本留那么大空白干嘛呢??白白浪费纸张和资源…………
  •     书收到后很满意,正品是不用说的,这次的书没有破损,很好
  •     因为我是学化学出身,里面写的完全看得懂。。虽然师姐们都说这本书很生涩。。可能文科生读起来比较困难吧。虽然不太赞同作者的观点。把宏观世界的定理划到现代主义而把微观世界的广义相对论划到后现代主义。太牵强。只看了两章,不过很想往下看。
  •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好书
  •     玄乎。牵扯了许多前沿的理论。最主要的是混沌-复杂系统的理论 对于课程设计的启示。简单说 在当前的时代 更好的教育模式是善于主动地制造冲突和不确定性 让学习者能够适应这样的节奏 进而扭转传统教育模式下学习的状态无法跟随时代的问题。观念很多 以后多了解一些现代教育家 诸如皮亚杰 杜威 布鲁纳一类的著作及思想 当然还有复杂理论一类的新知 再读估计更好 现在几乎就是被绕进去了...
  •     桑心……选得是POS机结果没有,害得我又去取了一趟钱……烦人,为什么就不能上点心呢^书不错
  •     如果不是搞研究的人就不要看了,语言和国人的思维相差很大,有时不好接受
  •     这本书不错,物超所值。
  •     听了他的报告,报告很精彩,想看看他的书,书也精彩。
  •     我在当当买了两次书了,发货都很快,包装完好,书都没有破损,一次买的书太多,还没读完,希望尽快读完他。感谢当当!我会继续在当当购物的。
  •     基本上不知道他说了些什么。
  •     送货及时,书的质量不错!
  •     2015-07-24
  •     这本书对于我来说,有点难度,留着慢慢啃。。。。。。。
  •     排版再密点就好了
  •     不错,是套好书
  •     好早就听老师说了,今天才买到。不错,是本好书。
  •     课程论专业学生必读书目,老师推荐的,还没看尼
  •     可以,比较喜欢。正在努力的看呢。。。
  •     昨天购买的,今天就到了,非常高兴,还没有读,但我会认真读的,导师推荐的书,作者也是名家,相信一定会大有收获!
  •     晦涩难懂的开篇,触动心灵的结尾,还是值得精读!
  •     跟《理解课程》一样经典。课程论方向的教育学博士研究生必读。
  •     名著系列中的,精品!
  •     很多文献引用的,学课程论必看的
  •     后现代的读起来有点难懂
  •     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系统了阐述了后现代,值得一读
  •     刚收到,服务态度不错,书的质量也很好的。
  •     难得有丰富营养的专业书。后现代的核心从经典物理的确定转为生物科学所隐喻的开放与不确定,于是斯金纳杜威怀特海开始说,课程甚至连跑道都不是,只是给你提供的背景,重要的是你再跑的这种经验。这是后现代。不应其短期无法实现而抛弃的前景
  •     后现代课程理论的经典代表作。
  •     看完后还是不怎么清楚讲什么,但既然是现代的指导性的观念,先保留着吧。
  •     后现代课程观很好的书,大家都看一下!!!
  •     内容还没看,但书的质量还不错!
  •     还不错啦,内容很赞,易懂
  •     书的内容不错,就是我收到的书装订的不好,整个文字的内容都斜了,而且封面被切过头了,只剩左边的字了.
  •     后现代课程观这本书对课程的后现代视角理解很有用处。
  •     算是对后现代有个初步认识,但确实没大看懂这本书,涉及的很广泛,需要有一定知识背景做铺垫
  •     关于后现代的读物,都不是太好懂,这本相对容易解读一些。
  •     第2次买了,书有点脏
  •     看来一点,是不同的视角解释后现代人对课程 的思考
  •     蒋师口述
  •     书还没看,但是质量不错,服务也很到位。
  •     课程教学论专业的同学可以参考的一本书。
  •     绕进去了
  •     如果说泰勒原理是教育学中很坚固的一个部分,那么多尔这本书就是在力图一点点敲碎它。从客观的“发现”性思维,到主观的“对话”生成,后现代的课程观力图将人的认知能力纳入到一个更高的段位来考量,从而突破技术理性的制约。这种努力现在刚刚开花,大概还需要一些时间才能结出果实。
  •     这本书不错,值得购买,经典
  •     质量好,正版,不错,看起来挺舒服的,老师推荐的书,就是稍微贵了一点,很好
  •     高峰小号女法官你发给你规范
  •     内容丰富,思想深刻。
  •     批判泰罗主义、笛卡儿方法论、牛顿封闭物理观、行为主义、泰勒模式等现代主义思想,提倡开放、不确定、对话和诠释,应该说与新课程的理念是类似的。书中缺少具体的做法,可以理解,强调过程性的后现代课程观本身就是以理念和原则的形式存在,这一特点否定了具体规定的操作步骤,给予教育者们更多弹性和自我发挥的空间。但是学校教育都太急了,教师的工作压力都太大了,琐事太多了,很难想象一线教师有时间和精力静下来读读书,耐心地思考怎样开放性地教育学生。。ps:泰勒有点儿冤,他勾勒出了课程设计的基本步骤,为迷惘中的教育工作者们指明了方向,而且人家明明说了只提供一般性的操作方法,具体做法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嘛。最后,对二者回归反思,取长补短,螺旋上升吧!
  •     这是没有太读懂的一本书。可能的原因是背景知识略少一些,尤其对于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的理解有差距。不过书读到后半部,将里面的“回归性”愤然用笔划掉,改为“迭代”。一下子明白了不少。后现代课程中的强调自组织、强调丰富的层次、强调不断迭代、强调外部文化、课程间的关联、从现代课程强调过程延伸出来的强调严密,强调以反思为轴心的严密。这些是需要贯彻到课程建设中的。160310
  •     看过了,好书耶。看过了,好书耶。看过了,好书耶。
  •     这本书是这领域的一个重磅作品,值得一读。。。
  •     书还算不错,知识很充沛。
  •     老顾客了,书不错
  •     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论更多的是一种创意和理念,似乎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或者说没有操作性。不过,还是喜欢读这样的书,因为这样的书给你更多的想法和惊喜。
  •     必须五星,果然是大家写的经典著作
  •     是非常值得读的好书,研究教育必备了吧
  •     很开放的思想,很有启发,课程不再是那么传统了,而是有活力了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