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学十四讲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宗教 > 生死学十四讲

出版社:中国长安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4
ISBN:9787510703447
作者:余德慧,石佳仪
页数:216页

作者简介

《生死学十四讲》是台湾生死学课程开创者余德慧教授的力作,畅销台湾多年,此次为大陆第一次引进简体版。生死事大,死亡是生命的目的地。每个人都不可避免要面对这道难关。近观死亡,跳出心智的束缚,透视生命的全貌,你会发现生命更加宽广的存在。余德慧教授探讨生死学领域二十年,开创了华人世界第一门“生死学”课程。《生死学十四讲》是作者在多年对重症病人的临终陪护经验中,关于生死学的心悟。书中强调,我们不能用常理来判断重症病危的人们,必须跳出常理来理解生与死的本质。并借此深入分析到,我们在正常的生活状况下如何看待生命,如何找回灵性的力量。
《生死学十四讲》不仅是临终陪护人员难得的意见参考,更是每个人启悟生命真相的修行之书。二十年前,余德慧在台湾大学心理系,开设了华人世界的第一门“生死学”课程。当时,每一堂课都大大爆满。后来,余德慧离开台北,来到花莲的东华大学,并持续在花莲慈济医院的心莲病房担任义工,接触临终病人,亲证生死,既深刻体会到身体一步步毁败对人们心理的撞击,同时也见证到人们身上的灵性之光,如何在世俗事物的剥落之后,幽然显现。几年前,余德慧自己也曾遭逢重病,对于死亡有切身的观照,因而导引出更宽阔的对生死之学的体悟。2000年起,余德慧于慈济大学重开生死学课程,《生死学十四讲》是2002年的上课记录。作者学养与体验交织,融合了临终照顾实务、研究累积的学术理论及自身体验,文声如清水潺潺,提供人们一条“通往彻念的摆渡”之路。

书籍目录

Part I  生死学的鸟瞰  001
第一讲 生死学将引领我们走向何方?  003
第二讲 看见存在的遮蔽  020
Part II  生死学的进路  037
第三讲 抵达无蔽的领会之前  039
第四讲 生寄死归  059
Part III  了解临终过程  079
第五讲 进入愿有决断  081
第六讲 关键的重病现象  098
第七讲 重病之后的生命时光  112
第八讲 “脱离世间”的本质  131
第九讲 病沉期咫尺的亲近  144
第十讲 背离世间,灵性呈显  155
第十一讲 拟像与观,临终最后的存在意识  163

Part IV  底线地活着  177
第十二讲 濒临之心的修行路  179
第十三讲 清净无住,游戏任自然  190
第十四讲 终极的归返原初  202
附录一 余德慧近年研究与著作(1998-2002)  212
附录二 延伸阅读  215

内容概要

余德慧,台湾屏东人,1951年生,台湾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曾任台湾大学心理研究所副教授,张老师文化公司总顾问,现任东华大学族群与文化关系研究所教授、谘商与辅导心理学系主任,教学内容包括:文化心理学、宗教人类学、文化咨询等。
余德慧早年从事临床心理学,担任心理学教授十余年,之后因觉得人的世界跟文化、经济、生活等息息相关,在加州伯克莱大学开始埋首于心理与医疗人类学,同时也浸淫于诠释现象心理学、宗教与临终照顾等研究领域。
近几年来,余德慧在慈济医院心莲病房担任义工,大量接触临终病人,并在慈济大学重新开设“生死学”课程。
著作有《诠释现象心理学》、《中国人的宽心之道》、《中国人的自我蜕变》、《中国人的生命转化——契机与开悟》、《孤独其实是坏事》、《男儿心事不轻弹》、《回首生机》、《感应之情》、《生命梦屋》、《情话色语》、《观山观云观生死》、《生命史学》与《生死无尽》等。

图书封面


 生死学十四讲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最近一直对生死感到很困惑,看了这本书,对生死有些懵懵懂懂的了解。对这本书没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只是一些碎片式的感受。比如,人活在世上就象是被寄养在一个花盆里,我们苦心经营的世间种种,也不过是如何在这个花盆里活的好些,舒服些,自在些,或者看起来光鲜些。其实我们和整个宇宙,还有别人是有隔阂的。当我们死去的时候,我们又回到大地。很多事情,做的时候可以认真,但不要太当真。要学着放下。还有一些临终的人的经历,也给人不一样的视角。毕竟忙碌地活在尘世的人很少会去关注人生的这一阶段,仿佛自己永远不会经历一样。有的观点以前没有看到过,有的观点看到过,可能是别的表达。需要细细体会。
  •     以前看过一点iTunes U里的耶鲁开设的生死哲学课,算是我第一次接触死亡这个哲学主题。读完此书,我的最大的感受:生死是可以建构了。书从一开始就提出了“常人”的哲学定义:“通常,人们有一种度过生命的方式,这种方式极为常见,以这种平凡普通的生活方式活着的人就是常人。”一连串引申出了很多新的命题,例如“常理”构成的“世界”。这本书我觉得有两个问题。我觉得生死学是个很大学问。作者自己可能已经融会贯通,各种哲学概念信手捏来,但是由于一会儿引用西方哲学家的(像海德格尔),一会儿引用东方哲学譬如佛学。好多不同体系下的概念相互交错,令读者无法把握。我读得越多,越糊涂。虽然很多概念加了引号以示区分,但是由于这些概念在现实生活中也有通用的含义。如果没有一开始就有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定义,很容易在诸多概念中迷失。我通读全本都不是很清楚“心智”在作者笔下到底是什么意思?我其实不太喜欢建构的方式来解释生死,因为这给予读者解构的机会。强调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并试图建立一种模式的确有助于认知,但一旦作为读者不赞同任何其中一个概念的定义,这种建构就分崩离析了。所谓“常”到底是什么?或者说超越常规跟不超越常规有什么差别?心智对常理进行推断时,有几个基本元素运作着,这些基本元素即mastering, ordering, way to go, calculating。凡是具备这些元素的事情就是常。所有的事情都循着一种被期待的方向发生。我不太同意作者用“常”来建构“世界”,因为“世界”的本质是无常。也正因为无常,所以人类,作为一个具有认知能力的生物并积极努力化未知为已知的生物,总是期待着生活循着某一种方向发展,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但是这种期待是进化的结果。并不是说人一定要活在有“期待着”的世界。以佛学的观点来说,“期待”也是一种执念,若能放下,“世界”即非世界。作者还有一个观点是:没有人能完全活在“当下”。要完全地活在当下,只发生在一种状态,即人的心智自我全部破坏了,只有当“世界”不存在而人还活着,人才能活在当下。为什么?常人的当下有两件事情同时发生着,一个是过去的生命经验不断地迎向现在,一个是对未来的思量。从我的角度的出发,作者所谓的当下我是无法认知的(我似乎必须有过谛念才能认知),所以我很容易读着读着就用我对于当下定义去思考了。另外作者在引用老子时还犯错。明明道德经说天地以万物为刍狗,可作者自己解释就只说天地以人为刍狗,以便让自己的说法通顺。由于我不太了解德国的生死哲学,所以找不出其他纰漏。但仅仅并这一小小的问题,就可以怀疑作者的学术能力了。总之,我觉得此书在出版时没有清晰定位读者。如果作为生死学讲座的编写,有过多概念堆砌的嫌疑。非常喜欢一个quote: “天地无心而成化”,“息心止虑,炯照其烛”
  •     大多人对生死没有概念,因为不在发生在你身边,看了这本书,模模糊糊,有个概念,在濒临死亡的时候也许会感觉灵魂的存在。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死亡是心智自我的消融过程”,就像盆花在花盆破解融入大地泥土的过程,发现前所不知的存在。修行即是在世间和脱离世间两处来回体验。
  •     谛念就是,你发现生命是有死亡的,比如你亲人的逝去,或是你自己死去。原来生命是断裂的,从不连续。
  •     本书面向读者:
      一、所有灵性爱好者:最重要的生命课程,迷航指路,跳出生死迷雾,觉悟生命真相。
      二、重症医生、病友、陪护者、亲友:安心解脱,抚慰苦乐人生,不可错过之书。
    人生就是生与死的修行
  •     看过《西藏生死书》后的拓展阅读
  •     作者对生死之事看得非常透彻,读来受益不浅。
  •     生就是死,死也是生。
  •     生命是流动的,既不能永远享受活在当下,也不能放下世间的规则避世直接拥抱宇宙真理,只是教人一种更广阔的看待世界和人生的方法——死亡即回归,游戏人生才能减轻在失去时的痛苦,但活着时还须认真,只不过时刻提醒自己一切是空早晚会死。略失望
  •     可能还是放不下。一想到不知某时会跟这个世界告白,我还是哭了起来。想和男朋友永远在一起,想永远照顾父母,想珍惜每一次呼吸的时间。连每一次磨难,也是限量版。我仍爱这个世界,也许它已经被污染改变了太多。我希望能做成一些事情,最起码让自己活得无怨无悔。
  •     生与死 都是修行
  •     特殊的心境下书架上抽出这本书,就真的改变了我的某些念头。不知道,如果不看这本书,那些念头会如何发展。思考生死确实可以帮助我们的内心从生活的裹挟中挣脱出来再看待我们自己和世界的关系。
  •     一开始被封面的胡因梦吸引 ,翻遍全书 不见美女图片 始知非佳人所著^_^ 不知生 焉知死 不知死 焉知生 清净无往 游戏任自然
  •     生死,一辈子学习的东西。
  •     随便看看,感受一下别人对这个必经历话题的看法,肯定会有些不同范式的内容
  •     不知死,安知生?知死,方不畏活。。。
  •     生死学很权威,或者说很精华的一本书。不可多得!
  •     其实很多不是很懂
  •     真的有人看不懂《灵性的觉醒》,那就先看这本吧,用直面死亡来激活灵性
  •       死亡是生命的终点,人人都逃脱不了。不过,很多人似乎都很忌讳这个话题。不是说了不详,而是因为死亡的恐惧使我们手足无措,一切意义、价值在死亡的面前都显得那么苍白。为了掩盖这种失控造成的不堪,我们宁愿假装若无其事。以为死亡未来之时,自然不用管它;死亡一旦来时,你已无能为力,不如放弃。   
      其实,活着是一出热闹繁华的戏,死去也可以是一首转化之歌。当真正面对亲友或者自己的死亡时,恐惧与无力才突如其来,摧枯拉朽地痛击人心。生死学,改变不了死亡的事实和期限,只是希望阐释它,让人们通过学习,寻找到接受的力量。   
      假如,你费尽心思,通过各种渠道,终于弄到一本《西藏生死书》,却看不懂它在讲什么。那么,请看这本书吧。

    2010-11-29 18:22:20   来自: 福印&究竟 (相信阅读)
    生死學十四講的评论 5
  •     末法时代,天灾人祸随时而至,人心惶惶不安,无所自处。这时,最需要醒悟生死的执着。话说,像余德慧先生这样,把生死学阐述得这么透彻,而且还纯粹说理,完全不需借助于神秘主义的学者,真是太难得了。
    大凡讲生死学的,总不免堕入宗教的轮回或天堂观念,此书独以幸免。
    如此大哲,如此好书,怎能不强烈推荐。
  •     不知死,焉知生。因为敬畏生命,所以更要热爱生活
  •     书不错,适合都市有压力的人读。
    应用心理学和宗教哲学的知识、观点来说事情,分析问题,开导人的心情。
  •     生生死死 死死生生
  •     不知生,焉知死。不知死,焉能更好地生活。文章及印刷都不错。
  •     多看阅读里一本还不错的免费书。不少说法都有共鸣。
  •     这本书是一本很不错的书,让人真心喜欢。它让人明白了什么是生死,让人更懂得了如何面对生活,更有勇气活下去!
  •     好书,可以帮助了解生命的进程
  •     我的存在。
  •     这是我看过的关于生死的最好的书,文字优美,通俗易懂
  •     生死大学问,关乎生存态度,需要学习。但现在还没开始读这本书。
  •     最近读了很多心灵成长方面的书,有很多推荐的这本书的,读了几页,发现写的东西还不错,值得仔细读读
  •     要慢慢读,开始有点难懂,读到后面就能明白多一点了, 认知死是怎么回事,活着就会多一些洒脱,平和。
  •     you should be open
  •     大小标题写的还行,细读内容原来是故弄玄虚,鸡肋书 都算不上。实践证明,相信书籍自带的宣传语,是愚蠢的行为
  •     也许我的修行还不够,这本书看起来基本上都是粗读,全文围绕着死来谈论生,让我们看到死亡是生命的目的地,在死的那个瞬间,也许真的有灵魂的出现,这个灵魂就是人生的修行,修行越深,看到另外一个世界就不一样。
  •     生寄死归
  •     仍过不好一生
  •     未知死,焉知生。不知从去年的某时起,就对探究死亡充满了兴趣,冥冥地感知唯有揭开了死亡的面纱方可从容于当下。奈何修行不够,无以剥去自我;有幸得遇此书,将生之末梢层层盘剥,于想象中对死亡略窥一二。可是瞎子终究是瞎子,再多的文字也无法让我了解光的真相。
  •     内容很超脱,不是我等凡夫能理解的,即便是看了也未必能实践不免有些遗憾,毕竟生命诚可贵。
  •     第一次接触这类书,觉得值得细读。读后可以领悟到很多。
  •     如何从容面对生死
  •     好书啊! 认清生死,轻松自在!
  •     人生就是生与死的修行。余德慧教授以佛化哲学和海德格尔哲学出发,系统地探讨生死学的内涵,将每个环节都剖析得澄明透彻。观点比《西藏生死书》《前世今生》明确、理性,跳出了宗教信仰的神秘色彩。
  •     本质上是本好书,但是就是读着不舒服
  •     看破生死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不过总要面对。
  •     我看完了,可以当做海德格尔的导读本,不过深入了解,还得读些其他资料,哲学本来就是艰涩的,加上哲学家千奇百怪的体系和用语就更容易摸不着头脑了,不过一旦融入进去受益无穷,同时看清了一些东西后也会烦恼无穷的,所以对于部分人慎读呀
  •     讲诉人生的旅程,让每个人明白:人生短暂,在这短暂的时刻,明白人生的道理。
  •     粗略翻了一下,对临终关怀应有帮助。
  •     2012.11.12-11.15
  •     让我们知道生死的意义,怎样学会面对死亡
  •     在书中找到了一些自己所存在的生活状态,了解了原因,有很大的启发。不知是不是这方面的知识建构不足,读起来稍有吃力,而且坦白来说,目前也觉得死还是比较遥远的事情,跳过了一部分,最后底线地活着蛮有趣的
  •     其中的思想还是蛮好呢,正在看,学到一些平时没有直接明了的知识。
  •     读过之后才明白:世界是什么、宗教是什么、这样活着是什么、死亡又是什么、要怎么活着又要怎么死亡,如此客观、如此详实,庆幸还不晚,30岁这年能明白这些。
    本人觉得最具实用性:重症病人的临终过程、灵性照顾,原本读着是有些吃力的,这类书籍最大的特点是一定要边读边感边剖析自己的经历和情感,才能理解。我一边读一边在努力回想罹患癌症已逝的外婆的临终过程,才把这段内容理解。我只能说对临终过程的剖析很准确,老师的描述和外婆临终过程的种种表现都一一对应,而且我一直在想要是当时负责照顾的母亲和姨妈们读过这本书的话,外婆一定走得更舒适、更从容。
    当然本书的实用性不仅此一方面,不同的读者相信有不同的收获。
    我的收获已经是老师书中讲的“无以言之”了,但还是用苍白的“受益匪浅”来形容吧。
  •     似懂非懂,似悟非悟。
  •     超越生死.好好活着。
  •     天地无心而成化,息心止虑,炯照其烛。
  •     希望能够学到很多东西
  •     这本书是一位大学老师推荐买的,讲的挺透彻的,还没看完,睡前慢慢研读!
  •     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原来生死学也是一门学问。
  •     是我喜欢的书。当从濒死状态再来看人生,就能放下很多不必要的困惑,也帮助我们重新梳理什么是自己真正需要的,从而能够更好地活在当下。
  •     可以借鉴一下
  •     把这本书当做一个引子去想了想生和死的问题。想了想谛念,又想了想生命底端的连通,还有把生活当做一场认真的游戏。还想了想死后自我的消失,同回归于这个世界作为万物的灵魂。感觉除了世界观和人生观,其实也许还有那么一种东西叫做死亡观
  •     我知道张德芬
  •     曾经想自杀但是种种顾虑没有实行,或许许多人在面对失望压力的时候都有过这个念头。好好看看这本书感受下生死,我们会更加珍惜生活的。
  •     包装和很精美,本来生和死,就是人生的两大话题,不可避免。真本书就让我们用正确的态度就对待。不知道死,有怎会努力的生
  •     对于临终关怀是一本非常好的启示录
  •     生与死本身就是个很深的话题,很人性化
  •        《生死學十四講》是慈济大学余德慧教授的课堂讲稿,作者以海德格尔巨著《存在与时间》中的“常人”、“此在”、“向死而生”为起点,描述了我们生寄死归的修行理念。
       在文中,余氏认为我们生命旅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心智自我阶段和默存存有阶段。心智自我阶段又名常人专政阶段。该阶段,顾名思义,我们的生活方式是常人式的生活方式。所谓常人,“我们身边都有这样的人——也许你自己也是——他们非常关注外在的一切,总是想着聚敛财富或是别人怎么看待自己,以至于彻底丧失了真我。这样的人,他们关注外在远胜于内心,所面临的问题便是——他们看别人的脸色来决定什么是自己需要的或期望的。”⑴我们就是在这样的生活方式中,度过人生的绝大部分时间,没有生命的困惑,没有死亡的焦虑。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运用心智进行思维,经营人生,考量着人生的得失成败,并赋予这一过程以价值和意义。但是,直到死亡以不可预期的方式降临我们面前,心智自我才逐渐消解,这样“常人专政”破碎之处,澄明之境、默存存有才得以显现。这时,我们才发现,我们不过是寄养在花盆中的此在。我们的真正归宿乃是无以名之的“默存”。这是缘聚缘散的最终归宿,没有意义,没有价值,当然,更没有自我,没有恐惧,一切归于翕然。
       感恩于死亡,我们的存在观念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我们的人生开始了崭新的决断,告别了有心无灵的以前,进入了灵性空间。“灵性空间会让人接触到自己,接触之后,人不再理会世间的平等、钱财、富贵等东西。从这样的观点来看,灵性空间是一个拯救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人会长出某种拯救能力,此能力足以消解人世间的恩怨情仇。如果是这样的话,灵性空间不是宗教空间,而是人的生命空间。灵性不只是存在于宗教中,它应该是在人的生命过程与机遇中,透过种种无法控制的机缘以及无法了解的状态,破裂而显化出来。”⑵
       “‘活着’本身是一个连续状态,但是我们真正的处境却是随时都可能面临死亡的断裂。连续的存在体与将来可能面临的断裂,形成很大的紧张冲突。这种紧张和冲突会使人产生两种反应。第一个反应是躲到永远活着的信念中,而不管死亡如何地窥视我们。这就好比在狂风暴雨的夜里,躲在屋内,将棉被盖好,红豆汤煮热,什么都不想,不想爸爸妈妈会过世这事实。这种“连续论者”告诉我们活着的方法,就是活在当下。......第二个反应是,既然人的‘活着’必然会遭遇断裂与死亡,那么我们就应该彻底了解‘道’。意即,我们不要投入到世界中,这个世界对我们来讲是没有意义的,因而我们应该离开红尘出家。但这样的生活方式对多数人而言是做不到的。”因此,“我们应该用濒临的心情体验到自己暂时性的连续,但同时又感受到生命破裂的光芒,保持这种双重态度活着。......用濒临的心情探索我们对‘连续’的惯性;从体验中,深化‘畏’带来的断裂与无依无靠的经验,从而逐渐获得‘悟’(明白)”。⑷总之,对我们来说,单纯的行走于两个世界(日常世界和灵性世界)中的任何一个都是很难过的。
       这本书展示了生命、死亡的不同画面,使我对生命对灵性有了更多维度的认识。但是仍有以下疑问需要解决:
       1、心智自我真的意味着常人吗,本真态中的此在不存在理智吗?理智在异化态中存在,在本真态中不存在吗,那么岂不是意味着理智与异化的相关度是1?
       2、所谓的意义、价值都是心智世界的产物吗?我们的人生归属真的只是“默存的存有”吗?那么,破除死亡的遮蔽,我们所行进的路是常人专政还是默存的存有?心智自我和默存的存有应该是不相容的。开化后的我们,所处于的状态是什么呢?介乎其间吗?
       3、对于,日常世界和灵性世界,我们是共时性于其中,还是如马丁•布伯所说不断地游走于两个世间中?尽管《我与你》中两个世界的内涵与此有所不同,但其中关系较类似。在布伯看来,我“不能不栖息于‘你’之世界,又不可不时时返还‘它’之世界,流连往返于‘我——你’的惟一性与‘我——它’的包容性之间。此种二重性便是人的真实处境。”⑸(按:对我来说,这是前我和后我两个不同的时代,迥异的人生)
    2010-09-26 21:20:35   来自: No.7968 生死學十四講的评论
  •     正好和 西藏生死书一起看 ,看看挺有意思的,花钱看书么,无非就是买个体验,别人的感悟,精神分享,多看多听多学,自然生活就充实了,起码 等于自己的 人生经历是别人 的 1点N倍吧,呵呵。。。
  •     受益匪浅,对临终关怀多了了解。关怀重症病人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     张德芬的应该可以
  •     大部分人都可以看得懂的书,内容不会很深沉。
  •     讲到的话题还好,主题不行。
  •     忘了书里面写什么了
  •     虽简短,但慷锵有力,掷地有声。
  •     关于生死的另一种讲解,值得去看看
  •     生死学,听起来很玄幻,还没看,应该不错
  •     此书为临终关怀初释义。个人灵性成长之书。
  •     看了就明白了,强烈推荐。
  •     生与死,永恒的话题,学习中。。。
  •     把生与死变成一门生死学,要么是学者装逼,要么是其他人拍马屁的杰作。半通半不通的句子,把古今中外的哲学思想家们的东西结合在一起搞成“高深莫测”的言论,看看这打分,就知道其催眠效果有多好(是催眠术的催眠,不是让人想睡觉的意思)。
  •     难讲。太难懂。不知所云。
  •     这是一本能让我放下文字的书=v= 还是比较好读的。学佛的人也可以读。 死寄死归。 小孩子还是不要读。
  •     若要修行 必观生死~
  •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知识的欠缺,总找不到本书的逻辑脉络。除此之外,都蛮好
  •     不知死,焉知生   心灵工坊来信要求我为余德慧老师在内地出版的著作《生死学十四讲》写推荐序,我考虑再三,推辞没有礼貌,但是要为我心目中重量级的灵性大师写推荐序,真是有些压力。   余老师在我的心目中,是和《当下的力量》、《新世界》的作者艾克哈特·托勒一样层级的灵性作家,但是说实话,我一直没有细读过老师的著作,为本书写序给了我第一次细读老师作品的机会。   余老师的学问深厚,兼具理论和临床,在我眼中,老师的著作应该是学术性大于实践性。但是细读完本书之后,惊喜地发现,老师的理论架构叠然有序,清楚明晰,但绝不失其实用性与生活性。铿锵有力的字句间,隐然流露老师悲天悯人的胸怀和情感,不时加上一些适合华人国情的小故事和老师自己的亲身体会,感觉这本书的距离和我们好贴近。   虽然老师把“生死”的问题变成了一套学问,叫做生死学,并且在大学开班授课,但是他的研究心得却是结合了学术与实证的经验而来的。老师多年在医院担任照顾临终病人的志工,亲身体验了自己研究的主题:生与死。   孔老夫子说过:不知生,焉知死。但是读完了老师的著作,我的感觉却是:不知死,焉知生。了解死亡、期待死亡、拥抱死亡,不但能够让我们活得更好,也让我们扩大自己的视角,对人生有一番不一样的领悟。   书中老师也说:生死学的双重目的,就是让我们了解自身活着的方式,以及让我们了解另一种活着的方式,进而理解使生命活得更大的观念,就是让死亡变成一种存在。老师很多的说法和概念其实和《当下的力量》的基本理论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老师的语意更加的清晰明了(毕竟是以中文写作的原创作品),而且加上我们东方哲学思想的很多元素,让人更觉得亲切。   存在,Being,也可以说是一种默存(默然存在)的存有,是不属于我们这个眼睛可以看得到的世界的。我们大部分的人都受到心智自我(小我、ego)的控制,汲汲营营地向外去创造属于这个尘世的东西,但是在生死学的教导下,每个人都可以更加地承认一个事实:“当死亡来临,会将一切不是属于真正的你的事物席卷而空”(参考拙作《遇见未知的自己》)。   很喜欢老师书中的比喻:我们普通人的状态很像是在一个花盆之中,是一种无家可归的飘荡。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这种状态,才会心甘情愿地往大地的存有状态开放。这也很像我们平常说的,我们都是大海中的浪花,要知道自己是属于大海的,最终也要回归大海。在花盆的状态时要有觉知,知道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旅程,最终我们要落叶归根回到大地(我们的天家)。   这种觉知不是很容易得到的,有时也叫做“决断”或是“出离”。书中指出了死亡或是重病等重大的失落,会帮助我们加强这种决断心,不再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心智自我向外创造的事物上。进而发现自己人生当中的优先级,何者重要,何者为次。   我也很喜欢老师指出的“游戏三昧”的规则。当我们面临生命的破裂时,灵魂其实才有了出口。我们一方面保持在世,用认真的态度去处理世间事,但又不在世,带着决断(出离)的心情去接受事物自然衍生的结果,对生命的观照保持这两种态度。这样就可以让我们以不当真的心情因应人世,行住坐卧之间,不脱离游戏的心情和本色,那就是:专心一意的“认真的不认真”。老师还举了好些个游戏三昧法的例子,大家可以好好去体会一下。   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兼具知性、灵性与实用性的好书,祝福大家能够在欣赏佳作掩卷之余,都能体会到老师说的“谛念”,那就是:“过去繁花绿叶,万般想法纷飞,突然这些东西都破掉了,不愿意再去想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再投身于自己的日常生活之中,自然而然会升起“游戏三昧”之心,笑看人世百态,享受日出月落。
  •     当我们在物资社会日益繁荣下,心灵缺得不到快乐的时候,看看这样的书,也许能找到契机。
  •     对于生死的讲得很好!
  •     我觉得,与死神擦肩而过,这事儿每人都该经历一次。向死而生,才能活得有意义,经历死亡,才会明白今生的目的所在。虽然我们还年轻,也要了解死亡,因为这是生命的必经之路。
  •     读得很辛苦~
  •     什么是生,什么是死,你看到什么?
    “生死事大,死亡是生命的目的地。每个人都不可避免要面对这道难关。近观死亡,跳出心智的束缚,透视生命的全貌,你会发现生命更加宽广的存在。”
    只有穿越了生死,生命有更美好的扩张开来,没有什么一定要怎样的,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一切都可以随意,可以让心更安一些。
  •     这本书深入浅出地探讨生死的前因后果,涉猎较广,看了颇有禆益。
  •     生死的哲学
  •     发人深省
  •     在世时,以明白自身OTB状态的警醒观照自我,游戏三昧。
  •     让我从新看待人生,指点未来的路,受益匪浅。
  •     这本书,完全是硬啃的,啃了数不出来的久,数次从头开始,相信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     中间不是句句都明白,但是坚持读完了。原来我从小怕死是正常的,15%的人都会这样……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现在真的不怎么有怕的感觉了,亲身体验过的一些虚无零散的恐惧迷茫被详尽系统的文字描述出来觉得很了不起……最后的最后自我会被破坏掉也就不会有怕的感觉了……不必从宗教寻求安慰,正常向也可以解释,喜欢“蚕-蛹-蝶”的比喻!
  •     胡因梦翻的都收藏,还没看,看了再来评价!
  •     这是我们每个人要面对的,早点接触点这方面的知识,也挺好的。
  •     希望通过阅读净化心灵 让自己更平静的面对人生中的事情吧
  •     2013-11-27;翻了一遍,术语有点多,没什么意思。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