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的真相》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宗教 > 这个世界的真相

出版社:南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4
ISBN:9787807605010
作者:阿姜·查
页数:214页

活着即修行

《非诚勿扰二》里的名言,活着即修行。  活着的人很多,但是以活着为修行的人却甚少。  迷信,迷与信,其实相隔并不远,我素来是反对一味的迷,但却一直力的在迷中去寻找相信。或者, 这个世界,真的有一些真相,是在神圣与虔诚的信仰的背后,需要由我们静心去体会的。  也或者,当我们静心,我们或者根本发现不了这个世界的真相,但我们却可以籍由静心,感悟到生活种种复杂的追求背后,生命仅作为生物体最简单实在的需要。  我们需要静心,即使不为这个世界的真相,不为生命的修行,而仅仅只为我们自己,只为找到一种我们自己以为舒适的方式。  作者,阿姜查,一个自称“我只是一个观察者,一个觉醒的人”与他的师付,著名的印度森林禅师阿姜曼相遇,作为本世纪的著名觉者,在本书中讲述关于静心,修心,禅定的方法与体验。  觉者在书中有如下开示:  当我们不了解死时,生命可能会非常困惑。  训练你的心,直到它非常坚定,并放下所有的经验。你的心会变得宁静,像一潭清澈的森林水池一样,各种动物会来水池喝水,而你会很平静,这是觉者的喜悦。我们的生命像生长和掉落的叶子一样,当我们真的能了解落叶,我们便能每天清扫道路,并且在这不断改变的世界中,拥有大乐。  一旦我们出生,我们注定会死亡,我们的生和死只是一件事,它看起来像一棵树,当有根时,一定有树枝,当有树枝时,一定有根,你不能只有其一,而没有另一个,人去世时,亲人们常常非常悲伤,哀恸,而婴儿出生时,人们又是多么愉快和喜悦,事实上,这是愚痴,没有人清楚地观察生与死。我想,如果你真的想哭,最好是当某人出生时哭,生即死,死即生,树枝是根,根是树枝,如果你必须哭,为根而哭,为出生而哭,仔细观察,如果没有生,就没有死,你了解吗?  佛陀说,无论贫富,年轻或年老,人类或动物,在这世间,没有任何生灵能长久保持相同状态,一切事物都会改变和灭去,这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事实。  所有禅修法均可以培养正念,重点是用正念去观察背后的真相指无常,苦,空,由于有正念, 我们可以观察心中生起的所有欲望,好恶,苦乐,知道它们是无常,苦,无我,我们把它们放下,以这种方法修行,智慧会取代无知,智慧会取代疑惑。

放下经验,直接体验

在这本书的封面上,写着这样的话,“放下经验,直接体验”;这句话切中要点,不是吗? 我们所谓的学习一直是知识经验的积累,然后思想成为自我化的经验而反复地被运作,我们用这些时间所积累下来的东西对生活里的林林总总做判断、权衡利弊、分别好坏、割裂什么是应该的什么是不应该的,不断地如此这般制造矛盾和冲突。这就像自己在挖一个坑,反而越挖越有兴趣,后来发现其实是不得不继续挖了,已经形成了习性,等到死的那一天才发现自己已经成为了十足的井底之蛙,而这个井这是自己花了一生的时间挖给自己的。放下你的经验,而是直接去体验这个世界。当我们说“体验”这个词的时候,很多人不自觉的想到了享受;然而,体验这次是个中性词,你要体验生活里的快乐也要体验生活里的痛苦。当你觉得这是享受的时候,已经不自觉地用过去的经验评定了什么是快乐什么是痛苦,不是吗? 所以要认清体验是个什么样的东西,最终我们会走向这条路的终极:活在当下。实相都是在当下的,下一刻跟这一刻是不同的,每一刻都是崭新的,无论是外界还是你自己。这不是要你强加给自己这样一个意象,你心里会想着,“嗯,每一刻都是新的,我已经不是刚才的我了”;你真的明白了吗? 如果不是,你最好不要这样,因为你把这样的形式当成了自己智慧的一部分,然而这仅仅算是知识,你从未体验过这些,所以你无法洞见这里面的真相,你只是读到了觉得很新奇很智慧,拿过来用,不是吗? 这是大部分人做得事情,这在我看来,简直就是个定时炸弹。你把它当做是你的,你就失去了谦逊,你失去了体验它的机会,你放弃了对自我的警觉;不懂装懂或者纸上谈兵就是这样的道理,你不是在骗别人,而是在骗自己,而且这是更高级的骗术,你没有超越它的知见就难以把它扳倒。所以,我们要保持警觉,检视自己的话语自己的用此,常常问问自己,“我真的了解这个词吗,我真的看到了实相了吗,我真的懂这句话的意思了吗”,如果不懂,那么我是不是已经把它当成了我的一部分了呢?好,我开始说这本书的内容。阿姜查老先生虽然已经往生,但是他的思想一直长存。我读过很多书,阿姜查老先生的话语简易平实易懂,他没有什么架子,也不会只讲什么高深的佛理,他只是在教会你如何体验它。在这里,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保持谦逊和十足的耐心,然后跟着阿姜查一起实修,这会让你看到这个世界的真相。【1.无常:一切都是不确定的,这是唯一能确定的事】“如果我们有这样的想法:不希望事物改变,那么我们必定受苦。如果我们认为:这身体是我们的或者属于我们的话,当我们看到它改变时,我们就会害怕。”我们的不安全感,毫无疑问,都是来自对无常的抗拒;然而,无常确是这个世界唯一的真相。有个例子很有道理,你买了一个玻璃杯子,你在买这个杯子的时候,你可能只看到了它的功用性、是否漂亮、是否合适,但是你却忽视了它是玻璃的,是玻璃的就有可能被打碎,而且这是很常见的。但是你太喜欢它了,甚至视它为珍宝,可能大部分家庭主妇都是如此看待自己对家的精致的安排的。结果有一天你的孩子不小心把它打碎了,你开始生气恼怒,内心有一种失去的感觉,责备孩子。然而,这都是不必要的,不是吗,在你买它的那一刻你就应该意识到它不知道哪一天就因为某种原因(可能是人为也可能是自然原因)打碎,因此没必要纠结在这样的事情上,不是吗? 关系也是如此,人本来就是聚散无常的,何必强迫一定要在一起永不分离呢,这个世界没有永远这个东西。还有个就是猴子的例子。如果你房间里有一只猴子,它窜来窜去,打翻了许多东西,你可能会很生气。但是如果你是个动物饲养员,你知道猴子的本性就是这样的,因此你可能觉得这很正常。然而,我们大部分人不是猴子饲养员,我们不了解这样的实质这样的真相,所以让我们生气的并不是猴子,猴子只是在顺其自然做他自己,你总不能希望猴子安分地如贤惠的女人一般吧。因此让我们生气的就是自己的无知。如果你知道受觉,我们的感受像猴子一样,就不会为之烦恼。感觉是没有根的,它无法永驻,来了一会儿自己就走了,不需要执著于它们。【2.实修:放下经验,直接体验】“佛法的价值在书本里是找不到的,书中写的只是文字波若,而非个人证悟的经验。如果你了解佛法,你就了解自己的心,你在那里看到实相,当实相变得明显时,他会斩断烦恼之流。”这个世界书籍太多,知识太多,经验太多,很多人成了“拿来主义”。然而,智慧这个东西远远不是如此。三界之中,独来独往。不是说你去找个上师,找个有智慧有觉悟的男朋友,他们可以帮你做到,这是不可能的。我见过不少女人要找有智慧的男人做丈夫,她们觉得这样可以过上好的生活,或者自己也会变得智慧和聪明,这是完全实实在在的妄想,难道不是吗? 那么多先哲圣人苦口婆心说了那么多,又有几个人开悟完全觉悟呢? 更不要说所谓的爱情这种关系的造作。你必须要有这样的觉悟,这条路注定了只是你一个人,别人智慧不代表你智慧也不代表你有智慧的可能。你必须放下一切依赖,自己走起来。不是简单的读书,而是实修,放下你的经验,放下你对他人智慧的占有,那不是你的,你必须独立去体验这一切。很多人读书读了很多,动不动冒出几个时髦的词汇,诸如实相、本质、无我、物我合一,等等等等,你真的明白吗,你真的看到了体验到了证悟了这些吗? 如果不是,那么这些词已经成了你的知识和经验,进而成为你思想造作的一部分。这就好比,找女朋友,找美女和找贤惠的并没有差别,找贤惠的没有比找美女要高尚很多,它们都是一样的,都是造作。实修,随时都可以进行。就像阿姜查所说的,如果你视佛法如生命一般重要,只要你还在呼吸,你就可以修行。我们随时都在呼吸,难道不是吗,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来修行。【3.正见:如何看待你的欲望】“只要你贪恋这个世间,就不可能平静,不得休息。人是欲望的奴隶。”以因缘法所示现的真理,我所看到的就是,欲望是动力(因),执著是助缘(缘)。每一件事情你都可以这么看,当然你必须保持诚实,这样你才可以看到自己的阴暗面,承认自己的欲望。欲望的存在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的执著,不是吗? 欲望这个东西像是感觉一样,是无常的,它来了,一会会儿自己就走了,但是如果你执著它执著于所缘境,你就会被它所左右。我们需要那么多的欲求吗,财色名利睡都是必须的吗?安心自在,我们远远不需要那么多那么多。就像我所说的,“如果不是他,至今我都不知道自己是个流浪的人” 。这里的“他”指的就是净饭王之子乔达摩·悉达多太子。然而,流浪很好,不是吗,要比逃亡好得很多。逃亡也可以很酷,不是吗,但它再帅也还是逃亡。流浪再凄苦也是自由的流浪,不是吗? 当你在嘲笑流浪的人的时候,你可能都未曾发觉自己一直在逃亡。【4.世界是你内心的投射】“噪音、汽车等都是让我们分心的事物,然而到底是谁在干扰谁呢?事实上,我们才是去干扰他们的人,汽车和噪音只不过是在顺应本性地运作着,我们却误以为他们是外在的,执著于保持安静和不受干扰的想法。学习和去观察这样的思路,是我们在干扰他们而不是他们在干扰我们。世界就是一面镜子,整个世界都是你的心的反射。”世界是个幻象,投射才是真实的。你如何看待这个世界,表示你的心就是这个样子的。你觉得别人猥琐那么事实上就是你自己猥琐,难道不是吗? 有关这个世界的真相,证悟了空性后会有更加深刻的体认。以下是读书笔记,摘录了书里面的一些经典的话:视食物为药,吃的太少没有药效;吃的太多,饭后就会昏沉,会越来越胖。试着少吃一点,你必须学着吃得均衡。假设有个洞,底部有财宝,所以很多人都伸手去摸,但探不到底部,他们全都说,这个洞太深了,却没有人说他自己的手臂太短了。佛陀谈到两种修行方式:通过智慧或者禅定获得解脱。通过智慧,是那些听到法并立刻了解的人,没有许多努力或定。另一种就是根据他们的背景,需要许多定,长期以有纪律的方式打坐和修行。不要挑剔别人的毛病,如果他们行为不当,没有必要自寻烦恼。如果你告诉他们什么是对的,而他们不照着你说的去做,那就到此为止。只要你想开悟,你会永远无法开悟,不要想任何事情。如果心没有力量,智慧就不会升起,因为散乱的心就是没有定的心。如果苦升起,必定起于执著五蕴,并不是五蕴本身苦,而是执著他们为自我所产生的苦。厌离心会使得你对事物产生厌倦,你会放下对他们的执著和迷恋。如果你以这种方式放下的话,你的内心就会越来越平静。了解佛法的人如果拥有财富和地位,它们就只是财富和地位,不会成为他们的身份,不会为之所动。当心执著痛苦时,就像被蛇咬了一般。当执著快乐之事时,它只是抓住了蛇的尾巴,过了不久便会转过来咬你。我们追求的不是快乐生活,而是内心平静。你无法在山林里找到,也无法在师傅那里找到。你经历的痛苦之处就是能找到解脱的地方。想要逃离痛苦其实就是往痛苦跑。观察痛苦观察它的因,而不是去处理苦的结果。任何心念都是假象。身体是需要休息的,但是心是具足正念的。即使人在睡觉,心也可以是一直清醒的觉醒的。如果你做了坏事而想着不被发现,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你的业一直在看着你。你之所以无法了解事物的本质,是因为你一直相信虚假不实的事物。这就像是由一个盲人带路,你如何能安全旅行?一个盲人可能会带你进入森林和灌木丛。当他看不见时,他如何能使你安全?如果你的心是平静的,那么它就像是静止的流水一样。人们只是在是非对错里面打转,却不知如何超越是非对错。人们只会分辨是非对错善恶,对如何超越他们一无所知。他们分辨长短,却对非长非短一无所知。世间就是如此,如果我们生活简朴、能修行佛法和平静地度日,他们就会说你怪异和脱离社会,会说你妨碍社会进步,甚至威吓你。最后你可能相信他们的话,并回到世俗的方式,在世间越陷越深,直到无法自拔。这是社会的常态,人们无法体会佛法的价值,它不在书本里,那只是文字波若,非证悟的体验如果你无法持戒,那就是还不知道不持戒的坏处。如果你不知道某件事的缺失,这表示你还不了解放弃它的好处,你的修行会毫无结果,你只是在游戏人生;如果你清楚地了解了某件事物的优点、缺点,你不需要别人来告诉你。我洞察人性,就像有人有个装满水的瓶子,却要求更多的水,没有地方容纳,不值得花时间和精力去教他们,因为他们的心已经满了,倒更多的水进去,只会溢出来;如果她们的瓶子是空的,就会有空间容纳水,施者和接收者都能获益。当没有人想“接受”时,你不能把许多精力花在“给予”上。大多数人只是追求谋生的知识,而不是追去解脱痛苦、烦恼的佛法。一个有智慧的师父不会只谈“记问之学”,他会说真理。社会人士通常凭借记忆说话,他们用这种方式来抬高自己。本分的僧侣不会这么交谈,他们谈论真理、真相:事物的本质。当享受美食的时候,不要想太多关于它的味道如何,想想你的胃,并想想吃多少是适当的。如果吃太多,你就会自寻烦恼,所以你必须知道节制,节制是最好的方式。不要想太多,如果你一定要思考,那么请保持觉知。你必须使得你的心平静,只保持觉知,不要去想,这觉知会转成智慧。一般的念头不是智慧,它是毫无目的和没有觉知地到处乱跑,这种心会导致不安,这不是智慧。如果你的心很平静,“想”是没有必要的,智慧会自然升起。一切都是不确定的,这是唯一能确定的事。如果你有智慧,无论你观察哪里,哪里都有佛法;假如你缺乏智慧,即使是好事也会变成坏事。

修行,离我们很近,在我们内心。

学习不是教育知识本身,是知识以外,比知识层次更高,通过观察生活得到的一种智慧。修行更是一种观察的智慧,观察世界的自然规律,抛弃那些无妄的臆想,生活之路就会越走越宽,因为我们打开了观察内心的大路。


 这个世界的真相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