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的智慧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宗教 > 禅的智慧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6-1
ISBN:9787542622235
作者:圣严法师
页数:280 页页

作者简介

本书的内容为圣严法师在纽约东初禅寺与修习禅坐者的法谈,这些谈话是师父多年闻思修佛法、参透世理的智慧与慈悲的结晶,互动过程的真诚、活泼,以及独有的幽默,也显露出师父的特色。 切入心灵本体,提升身心世界。本书以参透世理人情的智慧语言,回应当代人的知性及心灵需求,鼓励人们从禅的修行与体验中提升身心世界的品质。
《禅的智慧》英文本初版于一九九三年十二月问世,至一九九九年四月共印行四次,在英文世界拥有一定的读者群。圣严法师中英文著作等身,本书为与西方人士的对话录,尤具特色。其实,师父以往不乏问答形式的作品,但大抵止于一问一答,且多以书面为之。针对时人关心的佛法与相关议题深入对话,辑录成书,《禅的智慧》堪称第一本。由于对话地点是在西方,面对的又是文化、社会、生长背景、知识环境、思维方式殊异的佛教徒、非佛教徒或异教徒,如何善巧地解惑、弘法,实为巨大挑战。

书籍目录

中文版序译者志英文版第一版序英文版第二版序第一篇 佛法 1.身为佛教徒是什么意思?  2.有情众生 3.自我 4.因缘 5.五蕴与意识 6.业 7.五戒 8.戒律与业 9.禅是宗教吗? 10.修习佛教与其他宗教 11.佛像 12.佛教的功德观 13.菩萨与阿罗汉 14.佛教与死亡 15.末法时代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16.老师的重要 17.单独修行·集体修行·随师修行 18.每日打坐之道 19.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20.修行的见解比修行本身更重要吗? 21.知识障碍修行? 22.中国禅与日本禅 23.禅与荒诞不经 24.禅病 25.禅与心理治疗 26.为什么要读经? 27.禅与民族文化 28.佛教的娱乐观 29.诗歌与王维 30.责任与修行维持平衡 31.在非佛教的社会中培育佛教的子女 32.禅修与老年人 33.佛教与财富 34.开悟持久吗?附录 附录一 礼佛 附录二 梦 附录三 安乐死与自杀

前言

  我一向认为,“感应道交”是不变的真理,如果孔夫子没有优秀的门人和他对话,像《论语》这样的儒典是不可能出现的;如果释迦世尊没有杰出的诸大弟子向他请法,像大小诸乘那样的佛经,也是不容易出现的。此诚如人叩钟,大叩则大鸣,小叩则小鸣,不叩则不鸣。  我很惭隗,比起儒释二家的圣人,不仅不堪喻为洪钟大吕,甚至连一把小铃也不是,可能只是一块顽石吧!所幸我有诸佛菩萨给我启示,一些资质优秀的师友和弟子给我催化,这使我依据佛法的智慧,解答了一些初机学佛人的疑问。  在台湾,我曾应《菩提树》杂志的要求,解答了七十个问题,辑集成书,名为《正信的佛教》。又为《人生》杂志提供了一个每期一篇的专栏,后来集印成书,即是《学佛群疑》,这两本书很受中文读者的欢迎。我在西方社会中弘扬佛法,也发行了一份英文的季刊《禅杂志》(Ch'anMagazine),它的编者和读者群,同样希望我能就他们于西方社会的学佛生活中所遇到的疑难,给一些指点。他们有一组人,预先设想了一个一个的问题,每周一个晚上,用两个小时,坐在纽约禅中心(Ch'anMeditationCenter)的地板上,围绕着我,轮番发问。逐篇刊出后,编成一书,名为《禅的智慧》(ZenrWisdom)。

内容概要

圣严法师,1930年出生于中国江苏省南通县。十三岁出家,曾于台湾高雄山中闭关六年,嗣后留学日本,1975年获得立正大学文学博士学位。
法师历任中国文化大学教授、中华学术院佛学研究所所长、美国佛教会副会长及译经院院长,创办中华佛学研究所,发行佛学学报及佛学研究年刊,为辅大、政大、文大博士及硕士研究生担任论文指导。又创办法鼓山国内外禅修、文教、慈善体系的人文社会大学、僧伽大学、僧团道场、七个基金会、中英文四种定期刊物。他以中日英三种语文,在亚、美、欧各州出版著作近百种。
他是国际知名的禅师、教育家、学者、作家,特别重视戒行的提倡、禅修的实践、知见的厘清,且以精湛的佛学义理,配合健康浅易的修持方法,指导修禅。
他所推动的理念是,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主张以教育完成关怀的任务,以关怀达到教育的目的。

章节摘录

  灵界的形体是物质的,但因为没有固定的形式,所以比人体更精微。当他们有意展现自己的能量时,通常会运用周围的任何物质,而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因此能通过风、水、无生命的物质、甚至有生命的物质来发挥作用。人道和天道的生灵,彼此的性质差别在于粗细。人界的生灵经常以固体或气体的形态出现,而天道的生灵则是以光或能量的形态出现。至于光和能量算不算是物质,对这里的讨论无关紧要。鬼神和菩萨以两种方式出现在人道:可以投胎转世为人,也可以用自己的精神力量暂时以人体的方式出现。  阿罗汉和佛教的圣者则超越了欲界、色界、无色界,因此已经解脱了生死轮回,但这并不表示这些生灵的形体就完全超脱了三界,而是说他们不受三界的限制或束缚。如果这些圣者停留在色界,就会像色界中的其他生灵一样。如果他们待在人道,就会像人一样具有人的形体。差别在于他们不执著于自我,因此不受三界诸种烦恼所困扰。我们应该了解,在我们周遭围绕着有许多肉眼看不到的有情众生,比我们所知道的要多得多。  问:来自欲界、色界与无色界的生灵能否同时相处?  师:可以。比方说,有人进入深层次的禅定时,心理处于色界或无色界,但肉体依然处于欲界。当禅定力消退时,心理就回到了欲界。色界与无色界未必是特定的地方,而是心境。  ……

图书封面


 禅的智慧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本书写的是圣严法师和他在国外的弟子关于佛教的一些讨论,由于价值观和文化的差异。提出的问题可能更直接了当。本书可以让读者对佛教有一些基础的了解。大多数宗教都是祈求神的慈爱和庇佑,而得到帮助和解脱,而佛教是要信徒向佛菩萨学习,多积善业,求的无我和解脱。要更多的施舍,而不是更多的索取。
  •     禅的智慧 Zen and Wisdome 抄录和读书笔记圣严法师这是一本关于禅修的问答集。很喜欢这种问答的形式。因为发问的都是普通人,是圣严法师的美国弟子,所以他们问的大部分问题都是很基本的问题,从现代生活着手,这些问题是我们很多亲近佛法但是还在大门口徘徊的人都有的问题。法师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从这些小地方对症下药地讲解佛法,所以我觉得对我们的心灵很有帮助。同事Judy曾经推荐过这本书,后来在网上发现了中文版。http://big5.jiexieyin.org/show.aspx?id=2827&cid=143看了觉得很喜欢,是值得再读的书。再读却花了好长时间。中间有段时间丢下忙其他乱七八糟的事去了。最近这个网站当掉了一阵,才心生惶恐,觉得应该趁看得到的时候好好读完。摘录了一些对我内心最有触动的段落。红色部分是摘录,黑色是我的笔记。术语英文翻译英文裡大寫的「法」(Dharma)指的是佛法或佛陀的教誨、修行的方法以及修行的原則。小寫的「法」(dharma)指的是任何的現象。當然,在梵文中並沒有大小寫的區別。甚至佛陀教誨的修行方法本身都是現象或法。对一些宗教理论和哲学问题的看法  問:科學家不能解釋佛教描述的那些不同現象。就這點能否請您稍加發揮?    師:我先前說過,修習佛法並不一定要相信存在著所有不同的眾生和狀態。佛教中存在著一些我們接受的基本真理,我們可以從這些真理加以引申、推測。在佛教中,十二緣起、五蘊、十八界是不能分割或爭辯的基本真理,我們只能根據這些觀念加以發揮。  科學家不能解釋所有的現象,只能解釋他們能夠測量或預測的。科學家只研究能實證、觀察的。這是一個限制。佛教並不爭論科學的發現——不管是已經驗證的事實,或很堅穩的理論。當科學家從已知的事實推測或發揮時,他們的觀念便會引起爭辯。  進一步說,佛教並不強調下列的問題:比方說,我們從哪裡來?我們為什麼會在這裡?佛教關切的是有情眾生,特別是人類,如何處理他們的痛苦與煩惱,教人如何認清、處理並終結煩惱,解脫痛苦。對於這些以外的事,佛教並不需要大肆發揮。佛教大體上是實用的。最后这一段的论点很重要。一般认为哲学的基本问题都是“我是谁”,“我从哪儿来”,“我为什么存在”之类。佛学可以算哲学,自然也牵涉这些问题。可是如果一味在这些问题上兜圈子,也该反省一下,为什么要不停地琢磨这些?难道没有比这些更重要的问题了吗?这本书后面圣严法师回答其他问题时提到,我们的精力花在修禅上都不够,哪儿有那么多闲工夫去琢磨佛菩萨是不是真正存在?此言实在是警句。我想法师的意思是,要把功夫花在超脱烦恼的大问题上,相比之下,其他很多问题都是细支末端,不可舍本逐末。最后一句话“佛教大体上是实用的”,乍一听有点反逻辑,细想还确实是这么回事。很多人惧怕宗教因为觉得宗教让他们放下他们舍不得放下的一切,觉得宗教太虚幻,其实佛教是切实解决人生问题的。这一点,大概也是东方和西方哲学的差别之一。中国本土哲学,儒道等,也都是从生活出发的,不聚焦于“我是谁”,“从哪儿来”这些典型的西方哲学问题的。 我誦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心想我的功德可以回向給其他人,我不管觀世音菩薩究竟存不存在,我又何必操心這事呢?首先,釋迦牟尼佛稱讚觀世音菩薩和他的力量,而我相信佛陀的話。其次,正因為許多人相信而且向觀世音菩薩祈禱,他的力量就存在。因此,我誦念他的名號,而且以他來回向功德。  觀世音菩薩的作用就像巨大的反應器一樣,成千上萬的人把心念集中在這裡。如果這些人把個人的心念導向不同的東西,就像成千上萬個微弱的手電筒一樣,各自發出的力量有限。但如果人們把心念集中於單一的對象上,就像把所有手電筒的光集中到一面大鏡子,照明功能就大增,而觀世音菩薩就像這面鏡子。就外在來看,看起來也許像許多其他宗教的修行,但觀點卻有不同。其他的宗教說,力量來自於人們所祈禱的神祇,佛教則主張力量來自祈禱的人。  問:我們可不可以把佛教,尤其禪宗,當成宗教?  答:這個問題很重要。一方面,佛法,尤其禪法,是修行的方法。釋迦牟尼佛傳授方法,他並沒有要人單憑信心來相信或接受任何東西。從嚴格的修行觀點來看,似乎不需要宗教儀式,不需要對諸佛舉行儀式。就這個意義來說,佛教不必歸類為宗教。另一方面,如果佛法的教誨鼓勵人們遵行佛陀和祖師所教的方法,那麼為了從修行中受益,就得對佛菩薩具有最高的信心。沒有信心,是不會長久修行的。對於三心兩意的人,修行的益處只是表面的。從這個意義來說,信仰佛菩薩是必要的。如果我們把宗教說成是包括信仰的傳統,那麼佛教就可以歸類為宗教。另一方面,如果宗教只限於儀式,那麼就不必視佛教為宗教。五蕴和唯识宗之“八识”的关系色蕴 = 眼,耳,鼻,舌,身识受,想,行蕴 = 眼,耳,鼻,舌,身,意识识蕴 = 第七识和第八识这里面同字异义的,意近而不同的字有好几个。佛教理论中特别强调文字永远不能完全表达出意思,所以很多地方需特别小心,不可望文生义,同时,这些近似而不同的字和意思,也要特别小心区分。关于对佛教的理解問:誰來決定什麼行動造成善業或惡業呢? 師:佛教的原則來自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的原則不是命令我們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他所傳授的不是道德的規範,而是根據觀察所得。釋迦牟尼佛以他的智慧,能告訴弟子哪些後果來自哪些行動,並且教導他們避免產生惡果的行動,奉行產生善果的行動。关于佛教与其他宗教关系問:我生長在天主教的家庭,因此我的子女出生時,父母期待我們讓子女受洗。但我們並不信天主教,因此不希望舉行這個儀式,否則便是表裡不一。  答:如果你的父母不是強烈反對你的意願,就不一定要接受這個儀式。如果那會使他們難過,受洗也沒關係,就當做是給父母的人情。還有一種看法就是:佛教承認心的力量,如果有人真心祝福,比方說透過受洗來祝福,受到祝福的人就會受益。福分來自祝福者的心的力量,以及那個人相信的沖只的力量。佛教不否認神祇的存在,佛教承認其他信仰的神祇存在,而且具有法力。就你小孩的情況來說,如果天主教的神父為小孩施洗,那對小孩有益。如果你也要我為小孩祝福,我會很樂意的。那麼一來,你的小孩就受到雙重的祝福。“心的力量”很重要。承认心的力量,就更容易尊敬和接受其他的信仰。以前跟基督徒吃饭或参加什么活动,别人祈祷的时候我就会觉得很无所事事和不知所措,现在觉得在饭前或某些时候花一两分钟静思和感恩其实是一种很积极的态度,可以是完全无关宗教的。平时我自己根本想不起来这样做,但是如果旁边有人这样做,无论他是什么宗教的,我觉得对我自己是一种positive influence.关于修行常见问题「如果終生修行,臨死前卻未開悟,會怎麼樣?」心中盤據著這個問題的人也許該修淨土宗,因為死時阿彌陀佛會接引他們到西方極樂世界。但這種態度不是真正的禪的精神,因為它是有所求的。要察覺自己遷流不已的心理和生理狀態,觀察它們如何影響身口意。通常如果身體不健康或受傷,心情就不好。心情不好,世界看起來就醜陋。這時好像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東西都欠缺,很容易升起瞋怒和憎恨。不管怎樣,隨時隨地嘗試對所有的人升起感恩的心情。可能是年纪大了,身体不如以前硬朗,渐渐发现,克服生理状态造成的恶劣心情或者恶意真是挺难的。许多现实世界上的贪欲,名利,都可以不放在心上,可是身体病态造成的心理病态就象后院着火,有时候可以让人瞬间丧失所有的修养。生老病死无人能免,所以这方面的挑战每个人都迟早要面对的,因此在状态好的时候常常修心,为状态不好时作好准备就更为重要。問:要察覺自己的行為,該不該在心裡建立起一個客觀的觀察者,來檢視自己的心意、思想、話語、行動?  師:不要,那會使你緊張、疲憊。只要打坐就會逐漸培養出內在的安定,遇到任何情況都不會太興奮或太動情緒。如果心裡相當平和安祥,自然就會更知覺自己的思想,也知道該如何言行,不會失去控制。受到情緒或本能控制時,其實就是失去控制,沒考慮到後果就說話、動作。麻煩就是這樣造成的,自己和他人的煩惱就是這樣升起的。因此,言語、行動要試著保持平和、節制。這是逐漸而來的:來自有規律的打坐,來自日常修行中的用心留意,來自運用佛法來引導自己的行為。  另一方面,如果總是像老鷹或批評者那樣注視自己,會使自己發瘋或日子難過。如果有個觀察者一直在注視,就不能平順地進行。如果彈鋼琴的人一直注視自己彈琴,就不能自在地彈琴了。这一点很耐人寻味。当然要做到就很难了。上次听Ven. Amy演讲,她也反复提到 don’t beat yourself up,要意识到人总是要犯错误的,不要超现实地要求自己完美。我觉得,对自己内心的审视,既要严谨又要松弛,做到这点是非常难的。有时候参加讨论,我可以看出来,其他很多人是非常organized, successful, perfectionistic的,他们对自己的高要求给自己带来了很多chaos. 我自己就属于那种理论上对自己要求特高,时间上对自己过分宽容,所以每次别人说到什么stress,chaos的,我都觉得自己好像是混在一群成功繁忙人士里的南郭先生。可是另一方面,我发现这些对自己要求很高,有压力的人,他们做到的东西比我多得多,在meditation上的程度也比我高很多。对我来说,克服懒惰松散是个大问题,同时又不要对自己有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問:…… 你是說我們該變成在街上傳教的人,向過路的人傳播佛法?  師:不,不該傳教,那不是佛教的方式,只會為自己、為他人、為佛教帶來更多的問題。最好的方式就是修行佛法。如果身體力行,就不必傳教,而會從你身上自然流露出。那時如果你有心給予,就自然會給予,親近你的人就會受益。這是最高層次的幫助,不必去傳教。如果身體力行佛法,人們就會接近你。从宗教的角度看,我觉得,“不妄传佛法”,是佛教一个很有趣的特点。也比较符合我的性格。但是不妄传不等于独善其身不理会别人,做一个好人也算是一种传播。問:另一方面呢?如果工作場所是個狗咬狗的世界,你又如何和其他人競爭呢?你的工作就是要在競爭中得勝。那不是使競爭者受苦嗎?但如果轉而幫助競爭者,就意味著你會失去工作或事業,在這種情況下該怎麼辦呢?  師:誠實的競爭未必是壞事。全看你的態度,是以何種方式來競爭。正確的態度是努力向前,同時希望競爭者也努力向前。這就像游泳比賽一樣,我游我的,你游你的,不是把別人打死再自己向前。我們鼓勵真正的競爭精神,這是健康的,鼓勵人們有更高層次的表現。  每個人都彼此激勵的環境是健康的。在任何競爭的領域中,總會有人領先,有人落後,總會有人落後太多而無法繼續。那麼,他們就不適合那個競爭領域,就得轉換到另一個領域。那不是你的錯,也不是你該在意的。在一個領域中失敗的人還是會活下去的,而且可能會在另一個領域中成功。  如果你是在一個狗咬狗或不講倫理的行業,就該考慮換工作。「正命」是八正道之一,謀生方式應該符合你的佛法觀。其实我希望他在这方面能多说点。在工作场所,很多时候竞争不是什么诚实的竞争,而且很多时候政治斗争是跟工作关系不大的。我的理解,如果从纯佛教的角度,一个佛教徒会选择“不争”,在历史上,佛教遭遇的大灾难,大屠杀,也往往是因为佛教徒宁死不杀,不肯参与到世间的争斗中去。这种“不争”的态度,从根本上是好的,但是不适合我们这些修为不够的世俗人,如果能做到完全不争,那我们也根本不会在乎一个职位,也根本不会在乎其它很多东西了,那个觉悟都可以出家了。所以有时候我很希望多听到一些禅师们讲讲如何应对工作中或生活中纯粹的人际politics.这一章前面有一段圣严法师提到:體諒他人和打坐一樣是修行的方式,不要只想到自己;如果想到自己時,至少要做正確的事。我很喜欢这句话。我们的生活中,很多时候受自己的觉悟和道德境界所限,还是要做利己的选择的,有时候甚至是损人利己的,但是“至少要做正确的事”,这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准则。另外,有时候很受不了别人的某些行为时,我们也很难做到平静地逆来顺受。这种烦恼估计大部分人生活里都有。有时候我拼命地对自己说,这算不了什么,我忍了。可是实际上自己心里没有得到真正的平静。有一次遇到这类情况的时候,一个朋友一针见血地指出,我这种“忍了”的想法只是对自己的一种暂时欺骗,实际上心里忍不下,过不了多长时间这件事又会在我心里翻腾了。这个朋友跟我说,我应该更多地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为这个问题烦恼。解决的办法,需要我去跟这个引起我烦恼的人反复交涉,谈判,以我的性格,我很受不了这种confrontational的场面。但是我的朋友提醒我,confrontation不一定是不友好的态度,我自己也不一定非要在心里翻江倒海地琢磨来琢磨去。朋友跟我说,你就把这当成一个作业去完成。这个“作业”很难,我几乎想放弃。可是朋友跟我说,你必须完成这个“作业”,因为这不是只关于这一件事,这也不是关于别人对你的冒犯,这是关于你自己处事的态度。你如果不去解决这件事,很难受地自以为“忍了”,你要知道,以后你的生活中还会有许多其他的人带给你其他的烦恼,你难道每次都要假装“忍了”吗?如果你实际上又忍不了,那不是自寻烦恼吗。这件事朋友的开解对我帮助很大。我后来努力去解决了,虽然解决得不完美,但是我发现我更多的注意力和脑力放在如何行为如何措词如何解决这件事上,而不是放在烦恼和怨恨那个人上了。我发现虚假的忍耐,反而带来更多的嗔怨和“小人长戚戚”,适当的,就事论事的斗争,反而令我没有那么讨厌那个人。后来我还常常想起这件事,觉得朋友在这件事上的开解使我的处事态度有了根本的改变。这个朋友是藏族人,我一直觉得他非常有智慧,那种佛法渗透到平凡生活中的智慧。关于佛经有關這方面的經典太多了。對禪修者而言,我會推薦《心經》,因為它言簡義豐,另外我也推薦《金剛經》。如果是為了讀經,《心經》比較適合,因為它所呈現的觀念比《金剛經》多。另一方面,《金剛經》較適合誦念,因為其中的觀念比較少,比較重複。我也推薦《圓覺經》和《楞嚴經》。雖然這兩部經比較適合念誦,但也是佛法觀念的重要源頭,其實它們在形式上接近論,因為其中提出許多的觀念,而沒有太多的重複。這兩部經強調修行,討論的是打坐的不同層次,以及與修行相關的經驗,也分析眾生和世界的本質。如果沒有老師在旁檢視你的進展,就該查閱《楞嚴經》,以確認自己的體驗,決定自己的方向是否正確。維摩詰經》也很好,因為它討論的是「自性淨土」和「不二」(不區別彼此)這兩個重要觀念。《心經》中的「不垢不淨」,意指淨與不淨是不可分的。對開悟的人來說,垢與淨是相同的,淨土和眾生的世界也是相同的。  問:您是否推薦閱讀或誦讀《華嚴經》?師:《華嚴經》很適合閱讀或誦讀。這部經採取的是佛法的唯心的角度,也談到菩薩最後、最深的境界,從初地到十地,但並沒有太多內容談到人道,或眾生如何修行可以開悟。因此,《華嚴經》被認為是困難的經典,但依然值得閱讀。

精彩短评 (总计31条)

  •     还没看呢,就是看着便宜屯的~
  •     还不错的东东
  •     非常佩服。圣严法师的文笔好思路又清晰,很明白地阐示了他对佛教的认识。
  •     我只读了其中的《禅的智慧》一书,从这本书开始敬重佛教的一切。
  •     今天无意间从朋友那里拿到了这本书,可以说是我认真读过的第一本佛学的书籍,有所启发。
  •     禅的智慧,生命的体悟,可以清心凝神,回顾所思所行,有大助益与人生。
  •     读了3个小时。两个晚上的时间。法师说:在忙碌的一天中,尝试找些零碎的时间打坐,使你的心放松、澄明。不一定非得坐在蒲团上,也不一定非得半个小时、一个小时。偶尔找三五分钟打坐,不管是在办公桌前、车上、巴士或火车上,这随时随地都做得到。放松身心,呼吸,定心,让自己的身心恢复。
  •     本书写的是圣严法师和他在国外的弟子关于佛教的一些讨论,由于价值观和文化的差异。提出的问题可能更直接了当。本书可以让读者对佛教有一些基础的了解。大多数宗教都是祈求神的慈爱和庇佑,而得到帮助和解脱,而佛教是要信徒向佛菩萨学习,多积善业,求的无我和解脱。要更多的施舍,而不是更多的索取。
  •     很质朴的讲解,非常受用
  •     很好的书。让人把一切看得更淡,放得更低。可以理解他为什么做了那样的决定。
  •     这种书的读者两极分化。
  •     入门读物,解答了我的一些困惑。
  •     适合入门者阅读
  •     禅的境界,就是无我的境界。
  •     清楚分明。
  •     一部禅学的初级入门手册......
  •     第一次听说过圣严大哥的书被称作为“口水书”——口水太多!我是不认可的,因为我看到圣严大哥说的都是能验证的经验和文字。所以都推荐,但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所以要适可而止。
  •     大国学基金会于2010年6月13日捐赠
  •     心灵龙井茶
  •     我的启示源自大师,此书系列4册都不错,值得推荐!
  •     禅师从对话中可知弟子层次;人为观念的产物;禅宗帮人变得稳定;心理治疗在小我和自我的领域
  •     草草翻过。好吧我是一个不懂禅意的现代人。。。
  •     两天读完一本,对禅宗的修行方式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其实这些老美还是很厉害的,对佛教、对东方的传统都十分了解,在很多方面比受过一般教育的中国人也要深很多。对于禅修各方面的问题都做了深入的探讨,当然并书中的内容不是全部能够理解或者接受~读读看总是有好处的。读书的过程也很容易集中精神,静的下心来~这样的体验很好
  •     不错
  •     1 有些人相信禅多少有别于佛教。其实,禅就是佛教,禅是修行的许多法门之一。 2 在日本明治维新的时候,鼓励禅和尚结婚,以至原先单身,禁欲的传统逐渐没落,而只剩下禅师。二者的差别在于禅师可以结婚,和家人住在寺庙里;他们也许采用禅和尚的生活方式,但是如果结婚的花,就不是和尚。“结婚的和尚”一词本身就是矛盾。另一方面,日本禅的尼师不能结婚,但是现在她们正在争取这项权利。
  •     持戒 禅定 智慧
  •     禅的智慧也是人类的智慧
  •     不执著便是开悟的体现
  •     讲得很实在
  •     关于禅的智慧
  •     80年代在美国教禅,回答读者所写的,英语版本,外国佛教徒和中国不一样的地方,外国人很坦诚,会提why,不像中国人看见他们那般尊重,圣严法师说佛教需要些改变,e.g。你是一个基督教徒或是天主教徒,那可以修佛法吗,圣严法师说可以,因为佛教里面没有神,虽然有神的观念,有安放在佛教里面的一个层次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