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爱中国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宗教 > 用生命爱中国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
ISBN:9787534753947
作者:阿信
页数:239页

作者简介

《用生命爱中国:柏格理传》用10个篇章,从英国传教士柏格理1864出生一直写到1915年他在中国逝世,为柏格理在中国28年激动澎湃、感人肺腑的事迹做了一个客观、公正、翔实的纪录。阅读完《用生命爱中国:柏格理传》,一个生动、形象、丰满以及具有虔诚信仰和献身精神的柏格理,便由远而近,由平凡而深刻地赫然屹立在读者心中。

书籍目录

序:精神与意志的成果
第一章 人往低处走
牧师家的孩子
困在笼子里的狮子
中国,最迷人的地方
孔子的“勒马悬崖”
同学同行,何其美好
长江三峡遇险
走上西南丝绸之路
第二章 圣徒是怎样炼成的
先驱者的足迹
刚到昭通的日子
死神的名字
最后的圣餐
行走在昆明周围
穿着美丽衣裳的恶魔
困难重重之秋
祸不单行托马斯?索恩殉道
坚韧不拔是善37唯有耶和华熬炼人心
第三章 我的良人,我的佳儡
一颗明亮的星星
播种爱心
真正的朋友
只有耕耘,没有收获
靠着主,不断圣洁
十年辛苦的收获
我能告诉你们的,就是要爱中国
开中国新式教育风气之先
天足会与妇女解放
上帝是我们的避难所
来自凉山的诱惑
第四章 强渡金沙江
不屈不挠的彝族妈妈
金沙水拍
阴谋家遇到了难题
我们是一家人
欢乐的海洋
就这样化解危机
学习耶稣,不做世上的王
再一次逃出虎口
第五章 闪亮的一九○四
风云突起
远道而来的四个客人
您可以教我们读书吗
星火燎原
传福音的诀窍:培养同工
到最危险的地方去
直奔威宁
在爱中行走
第六章 石门坎
先出的星开始发光
劈开石门
我们没有钱
修建教堂
花苗历史上第一所学校
向罪恶宣战
五镑小屋
埃玛冷不冷
那日那时没有人知道
永难忘记的日子
流泪之泉
我们的父亲真的要来了
第七章 中国最美丽的花朵
蚩尤君
另类的中国五帝史
荆楚的落日
武陵和五溪
乌蒙大花苗
新娘与野狼
创制苗族文字
云贵欢声
第八章 毒打
撞击、撞击、再撞击
遭受毒打
死,还是生
容我投奔主怀中
回到石门坎
心爱中国,此身何甘留故土
第九章 阳光纯洁大地
向下扎根,往上结果
活出基督的样式
中国是你们的祖国
学校像花儿一样开放
麻风病人之家
十年奇异恩典
葛布与结构
夜郎自大与天朝迷梦
胜利大逃亡
第十章 去一个更美的家
苗文《圣经》
地上无安息
老兵的职责
伤寒
再相会
后记:我为什么要写作这本书
附录
长眠在乌蒙山区的部分外国传教士简历
石门坎教会苗族《溯源碑》碑文
柏格理墓志铭
参考资料

前言

  从2006年平安夜阿信立下写作《用生命爱中国——柏格理传》(以下简称《用生命爱中国》)的宏愿,到2008年6月写完第一稿,历时一年多时间,这于一个非专业写作者,应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  作为一个近乎专业的写作者,我深知写作之艰辛艰苦。从寻找、收集、阅读、整理浩繁的资料、文献,到深入实地采访、考察,再进入写作状态,以及一稿、二稿、三稿乃至四稿、五稿的校改、修订,不知要在青灯黄卷中耗去多少时间、  精力和心血。整个过程,虽蕴涵了目标追求的精神愉悦,但健康的透支却是与之同步的。因此,当我阅读完阿信十几万字的书稿时,第一个反应就是感动,为他执着的坚韧不拔的“行事”精神感动;第二个反应则是感激,感激他为英国传教士柏格理牧师在中国28年的经历做了一个客观、公正的记录。柏格理近百年前在中国西南乌蒙山区传教、办教育的经  历实际上是一段传播文明的经历。这段于中国西南乌蒙山区具有重要启蒙意义的历史,是不能被淡化、被湮没的。如是观之,阿信做了一件十分有价值、有意义的事。  《用生命爱中国》共有10个篇章,从柏格理1864年在英国出生一直写到1915年在中国逝世-,时间顺序与主要经历十分清晰。阿信以朴实的文字为我们呈现了一段值得回望的历史。  阅读完《用生命爱中国》,一个生动、形象、丰满以及具有虔诚信仰和献身精神的柏格理,便由远而近,由平凡而深刻  地赫然屹立在我心目中。刹那间,我觉得阿信成功了,至少在相当程度上成功了。  作为阅读者,我需要的是传记中的人物给我的感觉,一种让人感动并产生深远记忆的感觉:而阿信给了我这种感觉。相  信其他阅读者也会有同样的感觉。  阿信是做教育文化传播的,不是专业写作者,文字达不到文学造诣的高度——过于直白、简朴:但换个角度看,直白、  简朴也是一种风格,一种写作样式。华而不实与实而不华,读者会更接受后者。

媒体关注与评论

  关于(柏格理和)石门坎的成就.文献上记载着许多个第一:    在中国首倡双语教学,开中国近代男女同校先河;创制苗文,结束了苗族无母语文字的历史:创建乌蒙山区第一所苗民小学,培养出苗族历史上第一个博士:创建乌蒙山区的第一所西医医院,创办中国最早的麻风病院……    一个世纪之后。当年柏格理种下的树苗已长成参天大树。    时光流逝,爱永不止息。  ——中央电视台科教节目《在天那边》    我们相信柏格理及其追随者们撤下的生命与爱的种子,早已根植于石门的土地,并在那里发育成长,结出无数的果实来。    我们盼望,盼望着更多爱的种子撤在石门.播撒在中国广阔的、需要耕耘的土地上。  ——香港大型电视系列片《带着爱来中国》    我在云南寻甸一个叫业支的彝族山村,为那里的孩子们捐资建了一所学校。且以柏格理的名字命名,为的是纪念这位毕生服务于乌蒙山深处。并为那些挣扎着求生存求进步的少数民族山民和他们的孩子献出生命的外国人。在我的心中,柏格理是位圣徒,更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    如若从柏格理在教育方面所作出的探索和贡献来看,都应成为今日中国西部不发达地区开展教育工作的借鉴。  ——王文宗(海外华人,云南寻甸柏格理学校的捐资者)    作为志愿者,在参与5·12地震灾后重建工作的过程中,有必要学习柏格理的精神和样式。从灾区百姓的需求出发,从心底里关爱他们,踏踏实实地做一些对他们有帮助的事情,起到光和盐的作用。  ——赵晓(香柏领导力机构主席)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人往低处走   困在笼子里的狮子  但有一个人不喜欢柏格理的这个选择,这个人就是柏格理的妈妈。儿子离开家乡之后,她每天恒切地为儿子祷告,盼望上帝拣选自己的儿子,就像《圣经》上上帝亲自拣选哈拿的儿子——先知撒母耳一样。柏格理在银行工作一段时间以后,上帝就垂听到了他母亲的祷告。他越来越讨厌这里按部就班、平静舒适的生活,描述自己就像困在笼子里的狮子。他越来越热心参加教会活动。他经常恳切地向上帝祈祷,希望全能的上帝能为他指点迷津。  1885年,英国传教士李文斯顿深入非洲传教的传奇经历风靡一时。1813年,李文斯顿出生于苏格兰一个贫困家庭,父亲是一个茶叶商。他10岁时就得去棉花田做童工,早上6点出门,晚上8时回家。他自幼好学,往往看书到午夜,直到母亲把蜡烛吹熄后,才不得不上床睡觉。童年时,李文斯顿就受荷兰传教士郭实猎的影响。中国第一个留学生容闳就是先在郭实猎夫人创办的教会学校学习,后来被送到美国耶鲁大学留学的。郭实猎在中国的种种传奇事迹,让许多英国年轻人心仪不已。因为郭实猎在中国用行医的方式宣教,所以李文斯顿也盼望有一天去中国。他在极贫困的环境中靠着顽强的毅力完成了医学院的学习。1840年,正当李文斯顿要去中国宣教时,中英鸦片战争爆发。前往中国传福音的门,被暂时关上了。一天,李文斯顿漫步在伦敦街头,忽然看到街边有一场“反奴隶贩卖”的演讲,演讲的人是在南非布道20年的墨菲特,李文斯顿耐心地听。墨菲特详细地讲述了他亲眼目睹的当地土著被奴隶贩子像牲口一样抓获,遭受暴打凌辱,被贩为奴隶的悲惨遭遇。演讲快要结束的时候,上帝的话借助墨菲特的嘴传到李文斯顿的耳朵里:“在我住的地方,南非的库鲁曼布道所北边,我能看到千万道炊烟从数不清的村落升起。但那些人从来没有听到过福音!”  ……

图书封面


 用生命爱中国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5条)

  •     纪录片也很不错,在线观看地址:http://v.youku.com/v_show/id_XODU1NzYxMzY=.html影片介绍:《在天那边》是一部由CCTV《见证•发现之旅》栏目组拍摄,反映英国宣教士伯格理在贵州省威宁县石门坎的电视专题片,分为上、中、下三集,每集30分钟。清末民初基督教传教士英国人伯格理(原名塞缪尔.波拉德)受基督教“西差会”派遣,来到中国,成为中华基督教循道公会西南教区牧师。从1887年来到中国,伯格理在中国28年,终于在1915年,可怕的伤寒病席卷了石门坎地区,当时石门坎教会学校许多学生染病,很多人和一些家长亲友都因害怕而外逃躲避,柏格理却坚守救护。不幸的是,他也感染上了沙门氏菌属伤寒。他的最后一则日记写于1915年7月5日:”昨夜和今晨都在下暴雨。学校里的孩子们已经开始了他们的考试。” 9月16日,大限到来,他再也无力睁开双眼,他永远地留在了石门坎,享年51岁。
  •     当看到国外的宣教士来到中国,为中国人民所做的一切,非常感动!每次看到关于宣教士的书籍传记,我就特别触动,为何他们就有那样的爱,而我们却没有呢?金钱,财富,体面的生活,凡是世人所看重的,似乎要成为柏格理所追求的,可是他却完全能放下这一切,这是对神和对人的爱!尤其是让我感动的是:中国,最迷人的地方 1886年11月,中国内地会①中国委员会在安庆召开。那天,中国内地会的成员范约翰看到一个异像。他写信给戴德生的妻子珍妮,说:“我们满心期望有100位新同工,于1887年往中国去。”每天饭前,中国内地会的创始人戴德生都和他的朋友一起唱出下列的祈祷文:主啊!求你赐下100位工人,都合乎你的心意,是你拣选的,把你的爱传到远方——使我们喜悦地赞美你;主必纪念这事情,我的耶稣必成就万事。②祈祷在地球的另一端,早已得到回应。早在1885年,柏格理参加一次海外宣教会议,演讲的嘉宾是中国内地会的创始人之一,刚从中国回来的哈德森·泰勒博士。白发苍苍的老人用朴实感人的口吻讲述他和他的同工们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和传教的艰辛历程,所有听众都热泪盈眶。最后,老人大声问听众:“在坐的诸位,你们扪心自问,你们是真的爱主吗?”“是的。”人们异口同声第回答。老人说:“弟兄姊妹们,你们口口声声地说你们真的爱主,那你们是否愿意为了主的缘故,抛下你们的亲人,你们手边的工作,你们的前程,一切的一切,去跟随主!”在场的人都觉得扎心。老人被圣灵充满:“在坐的诸位,既然你们口口声声说你们爱主,那你们有没有问过耶稣一个问题:‘主啊,我爱你,你要我为你做什么?’如果你们真的爱主,那你们就应该听从主的召唤,把目光投向中国。中国是一个巨大的禾场,那里有4万万的灵魂需要上帝的拯救。在中国庄稼熟了 ,却没有人收割。如果你们真的爱主,那你们就不会满足于个人安逸舒适的生活。如果你真心热爱耶稣基督,你们就应该有世界性的眼光,做一名世界公民,而古老神秘的中国最有资格得到你。”老人在场上手舞足蹈:“主刚刚告诉我,就在今天,在在座的诸位中间,主要亲自兴起一个仆人,为他做工。主告诉我,他已经为这个年轻人预备了一条最美最美的道路。亲爱的年轻人,时候到了,你站出来。为了主的缘故,我请求你站出来,把身体献上,当做活祭!”一个有着一双特别美丽眼睛的清瘦的年轻人,泪流满面地站了出来。泰勒博士心情激荡,走下台去拉着年轻人的手把他领到台上。泰勒博士问:“可爱的年轻人,上帝忠实的仆人,你叫的名字?我要奉上帝的名,按手为你祷告。”年轻人回答:“我叫撒母耳·波拉德。”上帝真是爱中国。他没有派他的仆人李文斯顿来中国,但他献给中国一个和李文斯顿一样优秀的儿子:柏格理。“生命是平等的,是互相依存的;每个人的生命都应得到敬畏与尊重;那些为社会为人类文明作了卓越贡献的生命,更应得到敬畏和尊重。” 见证一个用生命来爱中国,为中国山区少数民族文明发展作出贡献的传教士。亲爱的弟兄姐妹们,我们在哪里呢?
  •     文/ 彭强 第一次知道柏格理,是多年前读张坦的《窄门前的石门坎》。两年前去昆明,参观民俗文化村,给我心灵最震撼的是苗族。设计者用一座小教堂来作为苗族的象征,古朴而富有诗意,据说小教堂进门后有一幅被称为苗族之父的柏格理的大照片(可惜那天已晚,没能亲眼看到)。和苗族相比,一些民族用佛塔作为象征,在傍晚时分,显得富丽堂皇,很有些仙气,却少了生命的气息。在对比之中,我产生了很强的兴趣,期望有一天可以深入了解一下这段民族变迁的历史,想知道上帝怎样进入苗族,改变苗族。阿信的这本《用生命爱中国:柏格理传》用通俗好读的语言满足了我这个愿望。在阅读过程中,历史和现实思考不断交织在我的脑海。有四个方面给了我深刻的印象。一、偏远地区的变革竟然和整个信仰世界连在一起。柏格理不是一个突兀出来的个人英雄。柏格理出生的年代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这个时代可以说是约翰.卫斯理复兴运动所塑造出来的,充满了福音派的热诚,强调个人信主的经历,强调传福音的热忱,强调福音进入文化,改变社群。那个时代属灵伟人群星灿烂,包括废奴领袖威伯福斯,护士先驱南丁格尔,敬虔的科学家法拉第,自由主义政治领袖迪斯累利,伟大的非洲宣教之父李文斯顿,内地会创办人戴德生,数不胜数。柏格理从小受到去非洲宣教的李文斯顿的精神感召,也亲耳听到戴德生的演讲和呼吁,最后来到中国。有意思的是,柏格理后来的妻子埃玛是南丁格尔的学生,南丁格尔选派她来到中国。维多利亚时代的基督徒非常强调福音更新现实生活的能力,因此当时许多基督徒投身于建设医院,兴办学校,改善贫民窟,兴建工人住宅,以音乐厅和社区活动中心取代酒馆等等。正是在这幅图景中,柏格理在石门坎兴建教堂,开办学校,办麻风病院,推广种痘等,都是这场福音派运动的一个有力见证。二、一个效法耶稣的生命榜样。跟随耶稣的道路不是容易的路,必定是一条十字架的路。柏格理来到陌生的世界里,甚至在前往云南的船上就差点遭遇灭顶之灾,紧接着亲爱的同工命赴黄泉,自己也身患重病,无数次都想放弃,却一次次在祈祷和与主亲近中被主的爱重新激励。在昭通布道多年,却毫无果效,只有耕耘,没有收获,其间压抑难为人道。一次次面对暴徒们的威胁,有次甚至被打得背上没有一处完好的皮肤,几乎死去。尽管如此,他还是靠着主,一次次把自己送上门去与敌对的人直面。他也经历误解,背叛,诋毁,“虽心里做难,却不致失望”。许多人欲拥立他为苗王,为彝族之王,他却在祷告中明白主的心意,专心服侍,不走世俗的老路。他像耶稣一样爱小孩子,培育爱惜同工。他不是完人,但他却随时依靠主,学习用祷告支取主的力量。柏格理最后死于疾病,可以说颇有些潦倒,但内心却毫无困苦和苦毒,他给孩子说,“爸爸要去的是上帝早已给我们安排好的更美的家。”我看过很多仁人志士,一生努力付出,最后内心充满不平和愤懑,死于郁郁情结。而柏格理实在是耶稣的门徒,以信心开始侍奉,也以信心归回天家。三、福音的大能带来整个生命的更新和社群的改变。200年前,第一个来到中国的新教宣教士马礼逊在来中国的船上,与船长谈话,船长对这位要到中国传教的年轻人的抱负很不以为然,说,年轻人,你想改变这个古老的帝国吗?马礼逊说,不,不是我,是上帝想要改变。上帝的信实也临到苗族中间。这是一个曾经被历代统治者追来追去的可怜的民族,被周围的汉族、彝族视为“大地上无所作为的一群人,只适于充当农奴”,但他们遇到一个真心爱他们的人,并且告诉他们一个好消息:虽然在世人眼中他们是野蛮的、肮脏的、贫穷的、没有价值的,但在一个名叫耶稣的人眼里,他们却是最为珍贵的宝贝。在柏格理带领下,苗族有了自己的书写语言,圣经被翻译成了苗语。为了阅读上帝的话语——圣经,苗族人民产生了强烈的读书识字的热情,出现了读书热,他们把自己的孩子送进学校,并且产生了苗族自己的老师、传道人和医生。在苗族村寨里“声名狼藉”用于男女淫乱的“宿寨房”被拆除,代之以许多的小教堂。柏格理甚至举办运动会(同乐会),变成了苗族人民欢乐的节日。前段时间有个朋友去苗族里做社会调查,他说他进入很多人家,虽然很贫穷,但他们家里很整洁,生命中有喜乐,喜欢唱诗。这就是福音的能力:个人灵魂的苏醒,带来生命的尊严,生活的有序和清洁,带来社群的更新。四、福音化和民族文化保存的统一。我有很多朋友一直担心中国人信福音会让我们的民族文化全然消失。但在苗族身上,我们却看到正是福音化保存了苗族的民族文化。当苗族人有了自己的苗文《圣经》时,苗族的古歌增添了新的内容。学校里的双语教学从学校建立就确立下来,上帝喜悦他的百姓用自己的语言更深地体会他的真理,也喜悦他的百姓用他们独特的方式来敬拜他。直到今天,苗族的诗班仍然保有其独有的特色。(我想到纳西古乐,在商业化的背景下,还能保持多久,就算保持下来,里面还有多少真诚。)在商业大潮面前,我们发现很多民族都无法保留自己的文化,唯有一个相信福音的民族,能在各种潮流面前保持自己的位格和身份。福音就像光,给文化设定了标杆,给苗族带走的是那些文化中的糟粕,如“宿寨房”的风俗,自卑的心态,暴戾的习气等等,留下了美好的,如传颂古歌的历史,歌唱的热爱,并把这一切都归给上帝。福音还给了苗族的民族苦难一个新的诠释,他们从圣经里知道自己的苦难不是像别人所说的那样,“是因为他们的祖先造了什么孽,或者他们做了什么丑事”,他们的民族经历一切苦难的目的,是为了有一天能彰显上帝的荣耀。 合上书,我想到了李英强在致力的乡村图书馆(据说他们已规划要在石门坎建立柏格理图书馆),想到扛起摄像机拍摄艾滋病村的艾晓明,还有很多无名的传道者和志愿者,我再次燃起我的盼望。我们正在经历一场有十字架记号的变革,不是在广场,而是在生活和社群,不是用喇叭和标语,而是用祈祷的心,跪下祷告的膝盖和服侍人的双手。我们不能改变中国,但上帝能;我们爱的能力不够,但十字架的爱永不止息。(河南大象出版社2009年1月版)

精彩短评 (总计88条)

  •     愿生命如此燃烧
  •     为什么这本书评分9.0?谁能告诉我?
  •     非常好的书,使人感动,使人动容,使人流泪。伯格理只是千千万万将生命献给中国的传教士的缩影。可惜这样的传记出版的不多。
  •     文笔细腻,史料翔实,图文并茂,感情充沛。生动刻画了一个向下扎根,往上结果的效法基督的美丽生命!
  •     来中国的宣教士,读读吧
  •     看看当时中国的历史
  •     他们是上帝开出的花
  •     读过,非常感动,非常感动。非常好的一本书!!~~
  •     伯格理很伟大 作者煲的鸡汤很一般
  •     顺道还知道了www.shimenkan.org这个网站。
  •     好书,呵呵,非常好
  •     “罗马书12:1:所以弟兄们,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你们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柏格理,以及长眠在乌蒙山区的外国传教士,用整个生命诠释了自己的信仰,为主作了美好的见证,将神的荣耀彰显在贫穷、愚昧的苗族人民当中,带领他们归向耶稣基督!你呢
  •     这本书很让人感动,就是我年迈的母亲读了也很感动佩服伯格理。
  •     奇妙的见证,半夜哭得不行了。“我现在被浇奠,我离世的时候到了。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
  •     好书,值得一读,尤其是基督徒。
  •     扪心自问,我们有像伯格理那样去爱我们的同胞吗?实在惭愧,求神使更多的人能够向伯格理学习,以基督的爱去爱我们周围的人。
  •     这本书是我一直想买的,因为对伯格理在中国的宣教非常感动,所以没来看看。
  •     非常激励人!
  •     一个在在中国传福音的外国人,用生命来爱中国,挺让人感动的
  •     很感动。。
  •     这本书我早看过了
  •     没有把柏格里那种殉道者的心境、信念,以及当时中国复杂的社会状况、文化状况写出了。整本书浮于表面了……
  •     非常好的人物传记,爱中国
  •     这个世界需要爱伯格里用他全部的生命诠释了爱
  •     因为一百年前的一个英国传教士的故事,我对石门坎这个地方无限向往。
  •     朋友告诉我,这书很好看,看了第一章部份内容,也很想继续看下去!
  •     这本书很值得看强烈推荐看看上帝在人身上的作为这才是活着
  •     内容还没看,看大纲应该不错,只是质量有点汗颜。
  •     burst into tears. 愿效法先圣,点滴做起。神的大能必将庇佑祂所爱和拣选的人。求主兴起为祂走遍地极传讲福音的仆人。
  •     一边读一边哭。
  •     带领一个民族归主!哦,父啊!你何等奇妙伟大!
  •     传奇中国
  •     向下扎根,向上结果。
  •     信者写出的传记,朴素得读来反觉不够真实,比如王保长和老七的描述,不知有何本
  •     英国宣教士最辉煌的年代,带动当地苗族80%人口的归信
  •     该书内容不错,就是装帧和开本设计有点差
  •     很好的书,感人至深
  •     一向喜欢传记,推荐。物流满意,继续支持。
  •     伟大圣徒的感人见证。
  •     作为一个基督徒,很欣赏柏格理的心志,不为别的,只为完成主耶稣的使命。
  •     : B979.956.1/7222
  •     苐二次购买准备送给朋友,很值得看
  •     一本不可不读的书
  •     看完整本书才真正体会什么才是“用生命爱中国”,很值得一读。有泪水,也有欢笑
  •     信仰的光辉,跨越时空
  •     先做人,后传教
  •     传主的事迹所能产生的感动和力量,即便透过最平凡的文笔,也不会减损一分。
  •     这本书读了一半,深深被柏格理感动,爱就是要行动,要承担,敢于受苦.我学习的榜样.
  •     这本书将得是一个外国人伯格里在中国云南苗寨所做的事,他为那里的人付出了他的生命,他是一个有爱的人
  •     传教士和明星牧师,能不能进行比较?我本人更趋向于传教士为真英雄;其次才是明星牧师。但转念一想:上帝给每个人的恩赐不同,最好还是不要比较了;万事互相效力,使爱神的人得益处。顺藤摸瓜,但另外两本书在豆瓣上找不到:《在云的那一边-柏格理传》-甘铎理,《柏格理在中国》-沃尔特-柏格理。
  •     前辈们用什么样的代价来到中国,建立起中国的教会!
  •     边看边哭。
  •     实话是这位传记作者真的写得不怎么地。
  •     文字太朴实了,无文采。
  •     希望有更多的人来了解那些平凡的人,做的平凡的事情,希望有更多的人为了乌蒙山区的人做出贡献————曾经在乌蒙山区支教的平凡人。
  •     肉麻的小学生作文
  •     主要内容和《在中国的西南部落中》差不多,但帮我找到李文斯顿这个切入口,还是不错。
  •     虽然还没有开始读,但我想内容肯定精彩。现代的基督徒都是解经高手,从来不是活出来的高手。盼望这书带来震撼。
  •     很好的属灵书籍
  •     谁能做到用生命爱中国?很好!
  •     《用生命爱中国——柏格理传》用10个篇章,从英国传教士柏格理1864出生一直写到1915年他在中国逝世,为柏格理在中国28年激动澎湃、感人肺腑的事迹做了一个客观、公正、翔实的纪录。
    阅读完本书,一个生动、形象、丰满以及具有虔诚信仰和献身精神的柏格理,便由远而近,由平凡而深刻地赫然屹立在读者心中。
  •     “《用生命爱中国》的主要价值,不在于它的文学性,而在于它的真实性、纪实性。”“生命是平等的,是互相依存的;每个人的生命都应得到敬畏与尊重;那些为社会为人类文明作了**贡献的生命,更应得到敬畏和尊重。”见证一个用生命来爱中国,为中国山区少数民族文明发展作出贡献的传教士。
  •     走十字架道路的榜样要效法
  •     这种由宗教而产生的力量让人感动和吃惊,我对此越来越感兴趣了。说到了一些苗族的历史,想到耳朵在课上说过苗族的受难史,要继续了解苗族。以及我好希望实地去看看石门坎之类的地方,现在还能找到以前的痕迹么?
  •     赞阿信兄
  •     “中国人民的好朋友”伯格里(*^__^*) ……
  •     书内容真实,价格实惠,是值得消费者的信任
  •     伯格理,中国人真的该认识一下这批特殊的人。
  •     2016-11-19
  •     还是更喜欢张文亮写的传记……
  •     向弟兄姐妹和云南人 强烈推荐此书
  •     最初的激励
  •     比较感动的几个传记,而且跟中国近代的宣教有关。不看看真不了解福音是如何在中国埋下种子的。
  •     祷告的圣徒,1887.1.27英国-1915.9.16石门坎,28年,拯救一个民族。
  •     那是一个被国人遗忘的时代和角落,你的故事故事犹如鞭子一般抽打着我的内心,怎能不动容,怎能不落泪。凭着我们自己又如何改变这个悲哀的世界,只能相信上帝的爱永不止息。
  •     坚韧不拔地爱主爱人
  •     
  •     全是传记嘛,所以一口气就看完了。

    除了苗族人,还记载了彝族人的故事,电视剧《奢香夫人》有联系。

    语言朴实,故事本身就很感人。

    纸张一般。
  •     将柏格理的一生简明诉诸笔端,读来感同身受。行文引用其日记,让我们认识到了一个传教士对上帝的爱,对传播知识的热情,和对中国少数民族的同情与爱
  •     故事很感人,但作者的水平确实有限
  •     这是我买的第3本了,前两本都是被人借去没有归还,而且知道借书的人其实不是不守信誉的人,都是我的书又在他们家被“抄走”。我心里窃喜。这里面描写的是大爱,是那种没有原由的无条件的爱,若有人被这爱所吸引,那正是伯格理来中国的目的之一,传播爱。所以,愿我能继续买这本书。
  •     100年前的故事,人类永恒的真与善,中西多民族文化交融,关于信仰~~
  •     用一口气读完的,读的时候眼泪禁不住流出来,为为舍己的宣教士们所感动。
  •     对比这样的生命无限惭愧,那样的残酷,那样的环境,那样的逼迫,同时也有那样的喜乐,那样的美好,那样的果子,就看见主那荣美的生命如何在一个人里面燃烧,如同宝贝在瓦器里,跟随主的脚踪行,就脱去各样缠累,抬头仰望那创始成终的主,奔前面的道路吧~
  •     三星半。我很敬佩伯格理,他真的是把神的爱活出来了。 只是作者叙述方式有点……琐碎,有点儿没头没尾的感觉。 边读书边为中国祷告,盼望神能复兴这片土地。
  •     2013 11 9-12 对云南的负担
  •     打高分的都是教友么?
  •     春节这几天,在炮竹声中静静地读完这本书。来自西方的福音使者柏格理带着爱来到中国西南山区,把他的生命全部倾注在中国苗族这个几千年来备受欺压的弱势的“野蛮”民族。柏格理藉着基督福音的大能改变了一个民族。这段历史对今天你我中国基督徒有何提醒?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