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与人生》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理论与流派 > 人心与人生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5
ISBN:9787208051676
作者:梁漱溟
页数:223页

全新了解人应该是什么样的

看过这本书感触良多,但豆瓣居然给这么低的分,所以我也想说几句感想。以前看过很多西方哲学,东方思想的书,总是一知半解的。 要么不从实际出发,在那空谈。要么就是没有一个系统的阐述。但看了这本书这些问题都解决了,书中的主要内容讲的就是人是怎么回事,丛哪里来,将到哪里去。都有一个系统的论述。印象最深刻的是把人跟世界的关系分为三个:人对物的关系,人对人的关系,人对自己的关系。 了解这个道理后我们就不会迷失自己。这些年看过最有启发性的书就是这本了,这么好的书大家一定要用心去看啊,看完全本后才能明白他要说的道理,书不厚的。

这是一本我会去读第二遍的书。

有细有略地通读了一遍,我知道我还会去读第二遍。这第一遍,多处不及细细推敲,却至少获得了当下契合我心的东西,解答了我的部分问题:人类的发展是否是好的?是否是有意义的?我们到底在追求什么? 这是很根本的问题,一直以来我却找不到答案,由此也觉得自己的思想没有“根 ”。梁老给了很积极的答案。他对“心”的看法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启发。梁老把人类所面对的问题归结为人对人,人对物,和人对自身生命的问题,与儒、道、佛三家分别对应。于是,三家完全不存在对立或者取舍的问题,只是面对何种人生问题,以何应对。粗读来主要就是这两个大收获,我无法用什么哲学体系,哲学方法技巧来评价这本书,我所能说的,只是顺应我的心而去感受的、去说的。

境界与技巧

梁漱溟号称民国一代大师,看过他的一些传记,对他的人格境界我也十分敬佩。但是,在这里我要说的是就当代哲学的技术而言,梁先生真的已经无法让我们获得太多的东西了。第一,他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但他所知道的马克思主义是以斯大林四章二节教条下的马克思主义,所以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的理解偏差很大。有些地方甚至于是牵强附会。第二,他在书中的许多推论是从当时自然科学,特别是生物进化角度来证明很多他的哲学命题。这种证明方法本身就既不科学也不哲学。此外,他对进化论的理解也存在很多偏差。甚至有些地方让我想起某位李先生的著作。第三,他的证明方法实际上是类比和联想,没有过硬的哲学证明功夫。梁先生这本书立意高远,但多少有些眼高手低,其哲学技巧和他所追求的境界并不相符。

人心与人生

今天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把这本书看完了,我只能说看完,却不敢说都明白了。书虽小,却在于精。真是一本好书。可是在人生经历上不如作者那么的丰富,当然书中的一些观点甚是明了,只需稍微理解即可。看了冯友兰与梁漱溟的书之后,我更加发现哲学不好读,辩证能力实在是太强,稍不注意就完全不知所云了。这也是哲学所迷人的地方吧。总之,给我的感觉读这类的书籍须有较多的人生经历才能够领悟其中的道理。

平生最喜欢的一本书。

很喜欢豆瓣,因为有一些喜欢读书,喜欢思考的人在这里写东西。平日里就是上来看别人的东西,看得心花怒放,很喜悦的离去。对于同样喜爱的人来说,别人说出了你的“心中有,笔下无”的感觉,那种"挠得正着的痒痒“相当的舒服!《人心与人生》是我到现在为至最看重的一本书了。可惜居然没有有份量的评价,实在是“痒痒”的厉害!有兴趣的朋友强力推荐,读一下,分享一下妙见吧。

因为环境变化太快,读了梁老的书,问题更多了

第二十章 未来社会人生的艺术化 说到在未来的社会中,客观条件无任何缺乏不足之苦,就进入共产主义社会。整个梁老的思想都是贯穿三个阶段的发展观的,基础就在上面提到的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上面。可是看现在的情况,即使生产力高度发达,人类的欲望怕是永远也无止境的,梁老如果能看到今天的情况,又会怎么想呢?看梁老本书自己说的:“应当指出:倾身逐物是世俗人通病。这亦难怪其然。人一生下来就要吃,要穿,要宫室 以蔽风雨,……总之一切有待于外物以资生活。既唯恐其物之不足,又且拣择其美恶。 重物则失己,生命向外倾欹,是其行事随便苟且的由来。当其向外逐求不已,唯务苟得 ,在自己就丧失生命重心,脱失生活正轨,颠颠倒倒不得宁贴;而在人们彼此间就会窃 取争夺,不惜损人利己;人世间一切祸乱非由此而兴乎?说弊害,更何有重大于此者?人生是与天地万物浑元一气流通变化而不隔的。人要时时体现此通而不隔的一体性而莫 自私自小,方为人生大道。吾人生命之变化流通主要在情感上。然逐求外物,计算得失 ,智力用事,情感却被排抑。自财产私有以来,人的欲念日繁,执着于物,随在多有留 滞,失其自然活泼;同时,又使人与人的情感多有疏离,失其自然亲和。礼乐之为用, 即在使人从倾注外物回到自家情感流行上来,规复了生命重心,纳入生活正轨。”另外发现,梁老与钱宾四先生《中国文化史导论》最后都极重视人生的艺术化。

人心与人生

生命是心,是心表见在物上的,是心物之争。历史(宇宙史)一直是心对物之争,一次一次无数次,一步一步无数步,征服了物,凭借物,利用物,表演出来的。深深地进入了解自己,而对自己有办法,才得避免和超出了不智与下等。——这是最深渊的学问,最高明最伟大的能力或本领。然而却不是一味向外逐物的夕阳科学家之所知矣。

白骨精读经

一本书在我当下看来顶好,或是另外开了一片未有过的心思,有个直接的反应——我会读不下去。并不是读不通读不懂的读不下去,而是,句句读来即便不是醍醐灌顶,也常常豁然开朗。一种新的想法、论断如同一片新的天地,常会让人惊艳之余有不敢当真、想要冷静一下的感觉。于是乎,一本极好的书,我常常会读了几行就忍不住合上书想要停一下,正如同坐上一匹快马驰入未知的领域,不禁得时时勒马免得不知所在亦不知来时路。昨天看了梁漱溟《人心与人生》的序言,已觉得此书不同一般,定不能读过即知其意的。今天中午开始只翻了几页便已有了如上所言的反应,看了一两行总忍不住合上,合上又想再看。且字字句句都觉得是斟酌下笔的,没有谬误含混,亦没有冗言赘语,虽不至于字字如金,句句如金,段段如金总是有的。原先已经看过《这个世界会好吗》,和另一本《人生至理的追寻》的一个开头,本以为对梁老思想有了些了解。今天来读这本梁老自认为把想说的都说了的小册子,竟还是处处看得惊心,半个小时,翻来覆去只看了4页不到,且不敢说领悟了这4页哪怕一半的真意。忽得有股读经时的感觉了。于是终于还是放下不敢接着看了,我也不敢妄说这书里写的竟是全真尽对的,但于午休这样散碎的时间用混沌的头脑读这样的书恐怕是大大的不适宜的,不能了真意,又怎能辨分明呢,所以虽不至读前要沐浴焚香,思绪清明心无旁骛总还是要的。

人心与人生

在作者生活的年代能够写出这样的书恐怕没几人吧?对作者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最后的儒家: 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不错!...

如评价~

梁师的书是和南怀瑾同时期读的,相比南怀瑾一直有争议,关注梁师的人并不多。有人嫌此干巴,可是我对儒墨之争开始感兴趣就是因为梁师。推荐

佩服作者的人格魅力

在作者生活的年代能够写出这样的书恐怕没几人吧?对作者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最后的儒家: 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不错!

困惑

不知道是大师的境界太高,还是大师到晚年完成这部书时已心淡如水,抑或是大师毕竟也是人,暮年完成此书,便出现了年轻的我感觉到的诸多罗嗦,诸多繁冗,诸多说教,和诸多不必要。其中不乏经典的句子与论断,但是整本书对目前的我而言过于清淡。也许历经一切,最终都要回归平淡。无数哲理与梁的眼中已是云烟,到头来还是最基本的人心二字最基本。总之,我不懂。我不愿意说是梁的书不好,也不敢说。毕竟这是梁漱溟自己认为最重要最真实的一本著作。待老了以后再来重读,到时再说。

熟悉的陌生人

小满 08.5.16有时候会有这样的情况,我们和一个人很熟,非常熟,于是我们以为对他很了解,就这样一直过了很多年,直到有一天他偶然流露出了他的真实想法,这时我们才发现,他对于我们来说是那么的陌生,好像从来不曾熟悉过一样。这就是我读这本书的感觉。熟悉梁漱溟先生是从他的故事开始——与国民政府的交往、毛泽东的交往,然后到他的作品<这个世界会好么?> <朝话:人生的省悟>等等,然后渴望了解更多,当得知这是他最得意的一部著作时,就急忙找来看。说实话,我有些失望了,我感到这个梁先生与我心目中的那个是多么的不同。他有自己的理想,这本书应该就是他理想的一部分,但却不是我想看到的。我没有资格对他的哲学水平作出评价,我也不愿意这样做,更不愿意随便喊声好就算了,于是就把我真实的感想写出来。我想也可能我是错的,那就让大家来教训一下无知的我吧!尽管如此,对于梁先生的为人,我还是非常钦佩的,他是一个真实的人,知行合一的人,不愧一个大家的称号。

中国人必读的好书!

如果我是亿万富翁,我愿出资印刷,中国人每人送一本。中学毕业却能当北大的教授没出过国却能写出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这样的好书比现在超前近百年提出新农村建设,并为之付诸行动亲自到农村帮助农民长达7年。。。。。。


 人心与人生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