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生之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理论与流派 > 谋生之道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3
ISBN:9787801952479
作者:克里希那穆提
页数:262页

作者简介

《谋生之道》探讨了我们每天都须忙碌、却并不一定都肯投入的工作方式。置身于疯狂地生产、制造、消费和浪费的世界中时,我们很少有人花时间去想,我们的工作是否在扭曲自己?是否在危害我们生存环境?我们能否偶尔停下来,欣赏一下一活的美?我们一天之中,至少要花三分之一的时间在读书、在劳动、在伤脑筋。这是为了什么?只为了一件事——为现在和以后的生计而努力。所以,谋生之道这个问题,实在是我们每个人最切身又无法漠视的重要课题。
克里希那穆提这位心灵导师,再次在谋生之道这个重要的人生课题上,让我们分享了他深具哲理、丰富的、感人的教诲。

书籍目录

序言
小引 生活朴素与谋生之道
第一章 内在的自由是最终目标
第二章 正确的职业来自心的改变
第三章 抗拒让心迟钝
第四章 热爱消弭牵挂
第五章 在工作中寻找幸福
第六章 世界是个人内心的投射
第七章 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
第八章 老师真正的作用在哪里
……

编辑推荐

  作者在《谋生之道》中探讨了我们每天都需忙碌,却不一定都肯投入的工作方式。我们很少有人花时间去想,我们的工作是否在扭曲自己?是否在危害我们的生存环境?

内容概要

  (印) 克利希那穆尔提 (Krishnamurti,Jiddu 1895~1986),印度精神领袖,印度教哲学家。20世纪最卓越的心灵导师。1895年生于印度,1925年悟道,他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他主张真理纯属个人的了悟,一定要用自己的光照亮自己。他一生的教诲皆在帮助人类从恐惧和无明中解脱,体悟慈与至乐的境界。因此佛教徒肯定他是“中观”的导师,印度教徒认为他是彻底的“觉者”,神智学者则认为他是道道地地的“禅”师。他的40本著作,全是由空性流露的演讲和谈话集结而成,目前已译成了47国文字,在欧美、印度及澳洲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图书封面


 谋生之道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8条)

  •     谋生之道,这是一个我曾经认为不必去思考的问题。 生存始终艰难。对每一个人来说,无论富有、贫穷,我们都会有自己的困惑和不满。有人快乐,有人悲伤,有人精神奕奕,有人无精打采,有人获得名声地位,有人一事无成仍劳碌终日……但是在他们的内心,真正拥有安宁的又有几个...谋生之道,这是一个我曾经认为不必去思考的问题。生存始终艰难。对每一个人来说,无论富有、贫穷,我们都会有自己的困惑和不满。有人快乐,有人悲伤,有人精神奕奕,有人无精打采,有人获得名声地位,有人一事无成仍劳碌终日……但是在他们的内心,真正拥有安宁的又有几个?谋生首先是为了衣食起居。如果你天赋较好,具有相当的能力,那么除了满足基本的生存,你还希望满足个人的精神需求,比如兴趣、价值认同、成就感、社会地位当然还有物质享受带来的心理愉悦等等。我们都是这样复杂的个体。我们隐藏在内的私欲与我们表现在外的矫饰,被我们用一些字面的概念美化了,品味、成功、爱情、责任……这些美丽的词语配合感官,引诱我们去追逐那些片刻的、局部的、虚幻的甚至可望而不可及的愿景。我们有时还为自己的这份执著而感动。因为我们已经养成了依赖,对一个人,一件事物,一种状态,一项观念。我们因习惯而否定差异,拒绝变化,害怕因此而带来的陌生感以及不安全。我们对新鲜感的接受,必须培养在那种安全的地基上,骨子里我们不愿意认错,恐惧孤独,希望永远被保护,又永远不受束缚。我们就是生存在这样的矛盾体中的个人,因为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他已经延续着这样的矛盾了。我们被赋予这样的教育。我们的家人,朋友,同学,社交圈里的人们与我们共同构成着这个矛盾体。虽然,我们周围的一草一木,依然有着本质的天然的美,可是随着我们的长大,我们慢慢失去了去感受他们的能力。我们宁愿去欣赏一朵雕刻在宝石上的花朵,并且占有它,然后从内心因为占有而获得满足。我们通过有价的物质间接地获取这种被转移的美,构建自己的居室、交通工具、形貌外表、生活方式,并从中慢慢形成所谓的个人风格。我们隐约或者清醒地意识到这种不安,可是却无力摆脱。虽然我们也会经常提问自己或别人,应该怎么做,怎么做才能够摆脱现状,进入新的状况,那里是安全的,美好的,没有冲突和伤害的。我们心底里渴望逃离,同时又恋恋不舍。我们成为自己最大的敌人和隐患,因为我们有一颗动荡的心。克里希那穆提,这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名字。因为反感某些他的作品封面上写着,被誉为比泰戈尔、纪伯伦更伟大的心灵导师这样刻意的促销方式,因而并没有很仔细地去阅读,已经买下的那几本他的书。这本《谋生之道》在买下前也是反复犹豫,它并不十分吸引我,从装帧、题材到初翻的文字。奇怪的是我一次次将它放下,又一次次重新拿起,再次打开,放下,打开……直到此刻,三天来,完整地阅读了每一个篇章,它在我心中激起的不是巨大的波澜(必须承认心已变得迟钝、麻木),却如涓涓细流般汇入到我的身心。在那些朴素的文字,朴素的文体,朴素的比喻,朴素的对答背后,我看到了封面上那个面容衰老的作者,他眼中的悲悯和遥望向远方的坚定。在抗拒中被吸引,在平淡中体会出真意,我就像一个患了多年不治顽疾的伤患,透过他的言语,不那么情愿,却终于鼓足勇气为自己揭开那层因化脓粘连皮肉的纱布,割舍是疼痛的,而疼痛中孕育着新生。从网上读到一句话,是他在失去亲爱的弟弟时对世人所说:“一股强烈的欲求,希望别人少受点苦,如果他们真必须承受这些苦,也希望他们能勇敢的承担,不要留有太多伤疤。我曾哭泣过,但我不希望别人也哭泣,如果他们如此,我现在知道那代表什么。”在巨大的悲痛后的十天,人们再次看到他的时候,他是那样平静地说出这些话。无所抗拒,与万物同在。从此去看,观察,外物和我们自己,接纳实然,而不是逃避。像河流一样接受污浊,没有抱怨,并自我洗涤,获得内在的自由和洁净,它变动不居,很快,很深,它无时无刻不在推进、探索、爆发,日久弥新,创造。己身即是万物,因而己身即是吾师。谋生之道便是寻求明智之心,由个体出发,化解束缚、嫉妒、仇恨、贪婪、自私……当个体抛弃自塑的城池,汇入自然万物的河流,体会众人之苦,因接纳真实而生出深刻的爱。书的结尾,是一句看来很平常的话:有爱,凡事都有可能。序言里说,克氏的60本书,每一本讨论一个和日常生活有关的重要题目。这本书,没有专门来讲爱,只在末尾处抛出这么一个话题。饱经世故,而依然单纯。因单纯而爱(我们不敢爱了,是因为害怕伤害,我们会感受伤害,是因为爱的时候有所企图),因平等而爱,因共鸣而爱,因同情而爱。爱,仿佛伤口上薄而鲜红的血脉,在打破了麻木和沉默之后,让我们看到希望的再生。任何道路,无法由别人为我们铺就,就像这本《谋生之道》也没有给我们任何关于谋生的答案,他只是帮助我们去看和观察。合上书本,现实的你我依然面对残酷的生存,任何教诲无法取代面包和屋脊。我们为了保护自己,恐惧伤害而包裹上的层层纱布,已经使我们原本单纯的身躯,不再通透,那些纱布好像铠甲,使我们隔绝空气,麻木于外物的新鲜,也麻木于内在的腐朽。如今真相被揭开,我变得有些无所适从,仿佛面对镜中裸露的自己般羞涩不安。可是我清楚地知道,我不愿再重新包裹上纱布,虽然我会继续受伤,就像河流永远不可能摆脱细菌和灰尘的污浊,但我仿佛已经找到了化解他们的力量。由己及人,爱,让一切将腐朽的活泼,让一切已停滞的流动,顺着一道河堤,将那些如同我一样的小池中的濒于干枯的水归置牵引,回到他们共生的河流。分享、融合、碰撞、前进。生活。……一切都是命运 一切都是烟云 一切都是没有结局的开始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的追寻 一切欢笑都没有微笑 一切苦难都没有泪痕一切语言都是重复 一切交往都是初逢 一切爱情都在心里一切往事都在梦中 一切希望都带着注释 一切信仰都带着呻吟一切爆发都有片刻的宁静 一切死亡都有冗长的回声
  •     如果真理真的如作者所说的是无处可寻的话那么我也不应该寄希望于在作者的书中找到真理如果冲突真的如作者所说的是损耗生命的话那么我想说的书,每一次看这本书都带给我冲突或许是我太没智慧,太没悟性只是觉得作者的观点都太超越现实我的超越现实不是个贬义词,只是觉得作者这种超越现实的文,或许需要更有性灵的人才能懂那么对于一般人来说可能就没有太大的意义,带来的只是困顿和损耗对于一般人而言,活在当下或许就是最实际的活法
  •     在《幸福之路》里面,罗素说“也许可以说,我对生活的热爱正与日俱增,这部分是由于我已经发现自己最渴望的东西是什么,并且逐渐得到了不少;部分是由于我已成功的摒弃了某些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欲望。然而主要还是由于越发少想着自己。以前我也习惯于反省自己的罪过和缺点,但是渐渐地我学会了对自己的毛病不再介意。我开始愈加注意外界的事物:世界的现状,各种知识和我所喜欢的人。诚然,对外界的关注也会带来痛苦,但是这种痛苦不会像源于厌恶自己的痛苦那样,会破坏人生的本质。对于那些对自我专注以至无可救药者,外部的戒律是通往快乐的唯一途径。”,这这本书里面, 克里希穆那提说“琐碎根本就是一种“我”的意念,“我”使心卑微,永远想着自己的成功、理想和欲望”。两个人都说明了一点,那就是专注自我是不幸的源泉。人天生是社会性动物,而社会就是各种各样不同的联系,专注于自我就不能和外界发生联系,从而产生孤独、抑郁的情绪,并且专注于自我很容易被自己的欲望所驱使,而不是发自内心的对外界的热爱,这样就会产生各种各样内心的冲突,从而产生不幸福的感觉。所以,活着的关键在于培养自己对万事万物的兴趣和爱好,做自己喜欢、自己热爱的事情,让自己更多的沉浸于外界,并且只是被自己的好奇心驱使,而不是欲望,这样才是真正的谋生之道。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消解内心冲突,由内而外,由外而内。
  •     一直标记着要读克里希那穆提的作品,之后每天早上看上几篇大师的文章,的确是沁人心脾,而且比起其他哲学大家而言还算通俗易懂。这本主要介绍了有关谋生、工作的一些内容,教育我们要观察自己、认识自己,不要逃避,不要去求他人给自己解答,有点解铃还须系铃人的味道。
  •     庸俗的心就是脆弱的心,易受伤的心,放太多东西的心。
  •     翻译就要扣一分!
  •     怎么说呢,有点啰嗦,大致看懂了谋生的意义,了解真实,了解真相,发现自我。这个过程就是学习,学习是发现自己我,学习中总结自己,学习中了解一切你好奇的东西,到最后。。。
  •      “我知道我必须谋生,我不吵架,我不竞争,我必须将我的脑力能力投入其中,又因为我对工作没有心理问题,所以我工作很有效率,我不和别人竞争,所以我的能力,精力,生产方式,写作方式,一切的一切都很完整,所以我没有冲突。我不浪费精力。明智就是和谐。只为谋生而工作,不为成功,竞争,野心而工作。”
  •     事实是让你观察的,你只要观察事实,事实就不吓人。事实并不可怕,如果你逃避,转身逃跑,那么事实就很吓人。要站得很稳定,要了解自己所作所为不见得正确,要和事实共同生活,不用自己的快乐或反应干涉事实,事实就不吓人。生命并不简单。生活尽可单纯,不过生命本身却很广大、复杂。生命遍及两端地平线之间。你可以衣食简单朴素,不过这不见得就是单纯。所以,要单纯,生活方式要不复杂、不矛盾,只要内心单纯就可以……有爱,凡事都有可能
  •     真的热爱一件事,就应该完全没有野心。 实相有的只是寂静,只是不动的空。只有这样,那无知者才会显现。
  •     克里希那穆提,说他是心灵导师,一点不为过。每次在极其浮躁的情况下看他的书,总能静下心神。他的哲学,来自生活各处,归于生活去处。关于我们自己,我们了解的远远不够多…
  •     相信上帝和不相信上帝一样迷信
  •     啰啰嗦嗦
  •     大神~
  •     这个集子不是很体系,看得不耐烦
  •     Peaceful
  •     书评:这本书,从网上看的电子版,不过,老克老是说一些最极端的事情,这就是最高的标准要求人。有人说,如果按照书中的标准,老师会累死,不过,老克,有其他的说法。真的精力非常充沛啊。而且能量不一样的。有机会看看他的视频。
  •     等找到简体版的一定要再看一遍。
  •     他也帮我看清了这个世界
  •     一切思想为人造,包括上帝,佛
  •     必须遵从内心真正的热爱,它绝不会使你误入歧途。
  •     行走是一回事,到达是一回事。走是不断的到达,到达不再行走就是死亡。
  •     有一天读曾经喜欢的克里,也觉得他说的不那么尽然了
  •     问题即结论
  •     完全没解决标题所说的事。就是各类讲话中摘录下来的似是而非的理论。
  •     八九块钱一本,在旧书店买的作者的5本书,然后放家里一直没有看。一个月以来频繁的思考为什么工作这事儿,拿出来读了。读的很粗。有时候读一点儿,更多时候还是抱着电脑看电影去了。可能是从来不喜欢鸡汤吧,所以感觉这个也有点儿像似鸡汤,只不过大师烹调,好像美味些。怎么谋生?老头子才不告诉你。只是需要遵照内心去行就好了。字里行间对现代的经济社会多有批判,但同时不决裂,因此人需要在二者之间保持一种平衡。可能这个也是现代社会最好的方式了。这种平衡的达到需要的就是对内心的观照了。印度人的关系吧,和佛教思想关系匪浅。我总觉得如果能够和他面对面谈话,和一位长者交流更为让人能够豁然洞开。有些东西诉诸文字,印刷出来,丢了。
  •     看了这本书 想通了很多 但自己压力也不小对社会责任也感觉很大
  •     必须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来谋生,不要给社会增加更多的怨气。
  •     有些啰嗦,有些话挺启发人的。
  •     读完本书最大的感慨是,穆提先生对生活和成长以及我们所处的社会有很深刻的见解。然而,其中对许多思想是存在着乌托邦式的假设前提之上的。我们不能说这样的假设不好,二手我们要在看清残酷现实的基础上加深自我修养,然后对现世观察体会。然后用爱和平等的态度对心对人。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在不纯粹的社会环境中,使自己的心平静而纯粹不受污染。我觉得在那个年代,穆提先生理解了这一切却是是一位了不起的智者。
  •     在我刚毕业思考就业时帮助过我,我们为什么谋生,只是混口饭吃么?克氏用毫无鸡汤的深沉智慧告诉我们放弃幻想选择我们自己内心所向的谋生之道。。。
  •     **读到后面很受启发 特别是小男孩那段 觉得自己就是他 好的书不是用眼睛读,而是用脑用心
  •     2010-05-04
  •     一本我读几段就想放下的书。下次拿起,从第十三章开始读。
  •     对话录
  •     清澈明智地生活,單純地於社會建立某種連結,做自己所愛之事,不問結果,像河流一樣安住於不安上,向前奔流,探索
  •     我被这书的标题骗了,不过骗的很值得,在图书馆嚼这本书嚼了很久。
  •     看过又再看,每一次都是一次洗礼。因为在问题不能得到解决前,我还必须借助比我更强大的力量来审视我自己,如果有一天我抛开了这本书,我就真正不需要它了,也不需要任何一个外在力强大之物。
  •     This is the light to lead me home. I was there, knowing nothing about the future and lost the energy of fighting
  •     3h. 九州早期的克里希那穆提文集大多是根据不同的主题摘选自克本人的谈话录和文集中,这样的确会更集中更规整,但不可避免会出现零散和片面的情况,而这情况在这本书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克的理论更多的建立于面对心灵和自我的观点之上,从而延伸至人与自我和世界的关系之上,过于零散和偏颇的摘录并没有体现出克对于人与工作之间应有的关系和对于整体的看法,相反显得克的察觉自我理论在面对生活的真实感时显得过于微薄无力,尽管克在几个问答中回答了自己的态度并非是反社会的消极倾向,但不熟悉克整体价值观的读者却很难在这本书上找到克对于人生于世的整体观点,却被动接受了太多关于教育和逃避的无谓“说教”,单从这本书来看,是非常失败而苍白的。这本书看得我非常想找克的《论生活》文集来整体地进行阅读,但让人遗憾的是国内似乎还没有引进。
  •     很有启发
  •     一本需要买下来反复思读的书 :),昨天冯叔来家里给夺走了。。夺走了。。
  •     我带着和180页那哥们相同的问题进入了这本书,听着大师讲了半天,直接把我给绕晕了,感觉翻译也有点问题。过妄想一本书能解决人生问题确实太天真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书中所说能够超越世俗的人必是腐败社会需要的变革圣人,我同意。不过我感觉自己成不了那种人,所以这种书带给我的只是更深的迷惘罢了。
  •     有时候想一下,传经布道的圣人们担忧世人对揭开世界实相过程的抵触,费尽心思去编写充满寓意的”神话故事“,试图启发人们的灵性,甚至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时代遭受着大众的误解和政府的迫害,却仍坚守开启人类智慧的使命,就为这份良苦用心,做为世人更需要时刻保有那份洞见性与觉知的心。
  •     今天在骡马市转车的时候,走在拥挤的人群中,我问自己:你在干嘛?——我去上班。你为什么要上班?——为了谋生。然后我又推翻了这个回答,很多有钱人是没有上班的,显然上班≠谋生,谋生的方式之一是上班。这是一本很不错的书,虽然很多话是克里希几十年前说的了,但是你会觉得“这不就是在说我吗?”的感觉。
  •     “健全地活在不健全的地方。”
  •     "琐碎根本就是一种"我"的意念."我"使心卑贱,永远想着自己的成功,理想,想要完美的欲望.这一切使心卑贱,因为"我"不论如何扩展,一样渺小."
  •     对于每天忙碌的,抛弃心灵裸奔的人来说还是很适合反复品味的
  •     神棍一个。说的都是废话,和传道的和尚一样。生命在于宁静,是因为大家都想宁静而不得。 他是在避世,向世界投降,做一片浮云,随风飘荡。这是消极的人生观。
  •     对于这本书,打星评价实在是多余的。
  •     做你喜欢做的事,以游戏的心态去玩
  •     难就难在要放下已有的东西,不容易。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