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里德的常识哲学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托马斯·里德的常识哲学研究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年12月
ISBN:9787208074170
作者:张晓梅
页数:188页页

作者简介

托马斯·里德(1710-1796)是思想史上一位较受忽视却十分重要的人物。他把从笛卡尔发端,经洛克和贝克莱等思想家传至休谟而达到极端怀疑主义结论的哲学传统称做“观念论”,作为休谟哲学的对立面,提出并阐发了他的常识哲学。常识哲学的目标,即辨明观念哲学预设中隐含的悖谬和错误,同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学和道德学理论,用以取代观念论为人类的知识和道德事实提供解说。
本书是对托马斯·里德的“常识哲学”较全面的研究,重点是对常识哲学的形而上学原理进行深入探讨,力图较准确地把握常识哲学在哲学史和思想史上的意义,并令读者能够了解里德思想中蕴含的丰富哲学内容,以及它提示的非常有价值的探索方向。

绪论
第一章 常识哲学的提出
第二章 知觉理论
第三章 因果、能力和行为
第四章 论道德
第五章 论自为
第六章 对常识哲学的再理解
附录《行为能力》第四篇第十章主体部分译文
参考书目

书籍目录

序(许志伟)绪论第一章 常识哲学的提出 第一节 生平和著述简介 第二节 观念论 第三节 常识和首要原则第二章 知觉理论 第一节 休谟论知觉 第二节 自然符指说 第三节 《智识能力》中的知觉理论  一、词义辨析  二、知觉  三、概念和信念  四、判断 第四节 《探究》和《智识能力》知觉理论表述的分歧 第五节 小结第三章 因果、能力和行为 第一节 休谟论“因果”和“能力” 第二节 “物理的因果”和“真正的因果” 第三节 行为能力 第四节 意志意愿 第五节 行为原则第四章 论道德 第一节 休谟论道德和正义 第二节 英国道德学家 第三节 理性的行为 第五节 良知 第六节 道德的首要原 第七节 道德体系表述 第八节 行为的道德属性 第九节 正义 第十节 道德判断第五章 论自为 第一节 休谟论必然和自由 第二节 里德对自为的解说 第三节 对自由的三种论证 第四节 知觉的因果解释 第五节 道德自为第六章 对常识哲学的再理解 第一节 常识与怀疑 第二节 常识与理性 第三节 常识与信仰 第四节 常识哲学与现代哲学附录 《行为能力》第四篇第十章主体部分译文参考书目

编辑推荐

  《托马斯·里德的常识哲学研究》为《维真基督教文化丛书》之一,主要是对托马斯·里德的“常识哲学”较全面的研究,重点是对常识哲学的形而上学原理进行深入探讨,全书内容包括常识哲学的提出、知觉理论、论道德、对常识哲学的再理解、论自为等。

内容概要

张晓梅,华中科技大学工学学士、哲学硕士,北京大学哲学博士,现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从事宗教教学研究。

章节摘录

  绪论  托马斯·里德(Thomas Reid,1710-1796)是近代欧洲哲学史上一个不无趣味的人物。哲学史家一般不会将他归于大家之列,但他在其时学界的地位也颇可观(他担任格拉斯哥大学道德哲学教授16年之久,这一教席在当时的英国非同一般),身后两个多世纪中也一直吸引不小的研究兴趣。他对所谓的“观念论”哲学的理解,尤其是他对休谟的理解,影响了后世200余年内的思想走向,仅就这一点而言,里德也是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一直到20世纪40年代以前,对17、18世纪英国经验主义发展线索的概述,基本上就是里德的版本。以至于略微了解西方哲学史的人,尽管不一定知道里德的名字,对他的思想却不会陌生:英国经验主义有一段相当合乎逻辑的发展,从洛克奠基始,经贝克莱,至休谟而达极端怀疑主义。很多时候,一位思想家以相当隐蔽而微妙的方式影响着他后来的时代,令我们在经过漫长岁月的沉淀回头去看时,颇有些惊异地发现思想史像一部充满机缘巧合的戏剧,思想家之间大大小小的误会,成就了它的精彩和有趣。  然而对于一个研究者来说,这种情况却不妙。里德在思想史上留名,是作为休谟的反对者。直至今日,他出现在研究者的论著中,多半仍是作为研究休谟时的附带考虑。尽管后世的评论家一致认为他的哲学功力不如休谟,也远远不及同样是对休谟怀疑论作答而构建有批判哲学宏伟体系的康德,但至少在当时的苏格兰、英国乃至欧洲学界,里德开创的“常识哲学”是颇令人信服且有大批追随者的。里德的自信甚至超过康德。  ……

图书封面


 托马斯·里德的常识哲学研究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严格来说本书更像是个案研究,而非思想史研究,对Thomas Reid以及常识学派在英国思想史中的脉络梳理太过于简单。国内对苏格兰思想的研究确实不多,但本书作者把Reid想得过分冷门了,其实搜索一下近十年的博士论文和专著都有不少。这都按下不表。单说书中有很大篇幅,是从Reid的著作原文翻译改写而来,作者在对西方伦理学进行表述和翻译时,借用儒家,特别是宋明理学的术语词汇,完全未加任何说明,很容易引起误解。比如像良知、德性、仁爱这种,具有明显儒家特征的,使用应该倍加谨慎。但这位作者简直随性得让人头皮发麻,好像活在诠释真空中一样,我承认希腊人或春秋战国人可以如此,可是拜托,你不幸活在二十一世纪,还不幸是一位思想史学者……前面在J. Butler那里用的还是“良心”,到了Reid那里突然变成了“良知”,是一个词?有不同含义?还是根本两个概念?读者只好一头雾水。“仁爱”一词更是让人来得莫名其妙:单为了“仁”字的英译和解释,就不知道有多少官司打,如果作者认为benevolence就应该等于儒家的“仁”,起码也加个注解说明一下吧。

精彩短评 (总计4条)

  •     还是需要去读原文
  •     书做得不错,挺好看的
  •     常识哲学,很值得关注,不错的研究论著。
  •     本书告诉了我们REID及其常识哲学的真实面目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