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全译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孟子全译

出版社:江苏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8-10
ISBN:9787805199559
作者:鲁国尧
页数:252页

作者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与,战国邹(今山东省邹县东南)人,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约生于公元前372年,卒於公元前289年。幼年丧父,受到贤母严格的教育,曾三迁於学宫旁,习俎豆之事。后受业於子思门人,是孔子的四传弟子。孔子所创的儒家学说,一百多年后,由于孟子的继承和发展而变得更丰富了,更系统了,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苑囿里,终于长成了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孟子》是儒家的经典名著,也是研究孟子的生平事迹及其学说的最重要的资料。许多激励人心、流传千古的至理名言源出于它。
编者注译的原则是,广搜博采,会同比较,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选出编者认为最能表达原文的解释、最恰当的词语、句式。编者着力于译,全书以直译为主,少用意译,以便尽可能减少译文失误,避免以己意掺入文意,同时给初学文言者提供方便。语言力求符合语境、人物、文章风格等,注重简洁晓畅。

书籍目录

前 言梁惠王上(共七章)梁惠王下(共十六章)公孙丑上(共九章)公孙丑下(共十四章)滕文公上(共五章)滕文公下(共十章)离娄上(共二十八章)离娄下(共三十三章)万章上(共九章)万章下(共九章)告子上(共二十章)告子下(共十六章)尽心上(共四十六章)尽心下(共三十八章)

编辑推荐

本书注释博采众说,时出己见,简明精当;译文力求保持一定的原味,即符合原文的语境、文章的风格和任务的性格等。本书原文与译文左右对照,易读易懂。

媒体关注与评论

前言孔子所创的儒家学说,一百多年后,由于孟子的继承和发展而变得更丰富了,更系统了,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苑囿里,终于长成了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今山东省邹县)人,大约生于公元前380年前后,在世八十多年。其父早逝,他从小得力于母亲教导和环境熏陶,热爱学习毫不松懈。一生崇拜孔子,自称:“乃所愿,则学孔子也。”他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可说是得到孔子学说的真传。学成之后,面对百家纷争、天下征战的局面,他一方面与杨、墨诸家学说激烈论战,一方面亲率弟子游历宋、滕、齐、梁诸国,向他们阐述“仁政”主张。由于当时“天下方务于合纵连衡,以攻伐为贤”,他的主张显然不合时宜,被人视为“迂阔于事”,遭到诸侯的拒绝。于是他更重于设帐授徒,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作为人生一大乐趣。到了晚年更是专心于著述讲学,写成传世的重要著作《孟子》七篇。    关于《孟子》的作者,历来有争论,一说是孟子自著,一说是其弟子共同记述。我们还是同意《史记·孟荀列传》中的说法:“(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即是说,孟子与其弟子共同参与了著述。从全书思想内容和论辩风格的一致性来说,孟子亲自执笔的可能性更大些,至少他也是个润色审订者。    孟子继承了孔子“仁”的学说而又有较大发展。他的“仁”主要体现在政治上,主张通过施行“仁政”去统一天下。具体内容主要有三点:一是“制民之产”,即让百姓有一份固定的田产,让他们不饥不寒,养生丧死而无憾。二是“与民同乐”,要统治者注意民心向背,体恤民意,贏得民心。三是“谨庠序之教”,建立人伦规范,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孟子认为“仁政”的核心是“保民”,只有施行“仁政”才能无敌于天下。这种主张在当时未能行得通,但却为后世有为的统治者提供了治国的基本方略,因此具有超越时代的价值。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要统治者多为人民的生存条件着想,对残害百姓的君王,他痛加指斥,认为可废可弑。这旷古未有的议论,更鲜明地反映了他的民本思想,是闪现于中国社会思想史上的一道强光。    孟子不但讲“仁”,也强调“义”。“义”的本意是行为合理适宜。孟子把“义”作为人的行为选择的最高标准。利义相比,应轻利取义;生死关头,也要舍生取义。“义”的内涵各时代当然有所不同,但利义选择问题,永远存在。因此孟子的利义观影响深远,对我们民族价值观念的形成具有重大作用。    “性善”、“性恶”论,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命题。孟子是“性善”论者。他说:“人性之善也,人皆有之;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他把“性善”具体阐述为恻隐、羞恶、恭敬、是非这“四心”,认为对应这“四心”的仁义礼智不是外加的,而是“我固有之”的,但他又说“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即要自觉地向自身内心去追求,才能得到。这就是“反求诸己”。其实,人之初无所谓性善性恶,在长大的过程中,由于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作用,才有了向善向恶的变化。性善虽是孟子的理论预设,但在分析人的实际道德状况时也很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

章节摘录

书摘    (三)孟子曰:“以力                         孟子说:“凭借武力假托仁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                     义的可以称霸,称霸必须具备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                       大国的条件;依靠道德施行仁大——汤以七十里,文                       义的可以称王,称王不必要有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                     大国的条件——商汤凭七十里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                     见方的地方,文王凭百里见方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                       的地方就称王了。靠武力使人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                       服从,不是真心服从,只是力量子也①。《诗》云:‘自西自                 不够(反抗)罢了;靠道德使人东,自南自北,无思不                       服从,是心里高兴,真心服从,服。’此之谓也。”②                       就像七十位弟子敬服孔子那                                           样。《诗经》上说:‘从西从东,从                                           南从北,无不心悦诚服。’就是                                           说的这种情况。”    【注释】①七十子:孔子办学多年,传说有弟子三千,其中优秀者七十二人,这里是举其整数。②以上三句出自《诗经·大雅·文王有声》。    (四)孟子曰:“仁则                         孟子说:“仁就获得尊荣,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                     不仁就招来耻辱。如今有人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                       恶耻辱却又安于不仁,这就像下也。如恶之,莫如贵德                     厌恶潮湿却又安于居住在低洼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                     的地方一样。如果真的厌恶耻在职。国家闲暇,及是                       辱,就不如崇尚道德、尊重士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                     人,让贤人在位做官,让能人在畏之矣。《诗》云:‘迨天                   职办事。国家太平无事,趁这时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                     候修明政教刑法,(这样,)即使缪牖户。今此下民,或敢                     大国也必然会怕它了。《诗经》侮予?’①孔子曰:‘为此                    上说:‘赶上天气没阴雨,取来诗者,其知道乎!能治其                      桑皮拌上泥,窗洞门户细修茸。国家,谁敢侮之?’今国                      从今下边的人,有谁再敢把我家闲暇,及是时,般乐怠                     欺?’孔子说:‘做这篇诗的人,敖②,是自求祸也。祸福                     真懂得道啊!能治理好他的国无不自己求之者。《诗》                     家,谁还敢欺侮他?’如果国家云:‘永言配命,自求多                     太平无事,趁这时候寻欢作乐,福。’③《太甲》曰④:‘天作               怠惰傲慢,这是自找灾祸啊。祸孽,犹可违;自作孽,不                     与福,没有不是自己找来的。可活。’此之谓也。”                       《诗经》上说:‘永远配合天命,                                           自己求来众多的幸福。’《太甲》                                           说:‘上天降下灾祸,还有办法                                           可躲;自己造下罪孽,那就别想                                           再活。’就是说的这个道理。”    【注释】①以上五句出自《诗经·豳风·鸱鸮》。②般(pán)乐:作乐。③以上两句出自《诗经·大雅·文王》。④《太甲》:《尚书》中的一篇,已失传;现在《尚书》中的《太甲》,系晋人伪作。   (五)孟子曰:“尊贤                      孟子说:“尊重贤人,任用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                   能人,杰出的人在位,那么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                     的士人都会高兴,而且愿意到朝矣;市,廛而不征①,法                 那个朝廷去做官;市场,提供场而不廛,则天下之商皆                     地存放货物而不征租赁税,依悦,而愿藏于其市矣;                     照规定价格收购滞销货物,不关,讥而不征,则天下之                   使货物积压在货场,那么天下旅皆悦,而愿出于其路                     的商人都高兴,愿意把货物矣;耕者,助而不税②,                   存放在那个市场上了;关卡,只天下之农皆悦,而愿耕                     检查不征税,那么天下的旅客于其野矣;廛,无夫里之                   都会高兴,愿意经过那条道路布,则天下之民皆悦,                     了;对于种田的人,只要他们助而愿为之氓矣。信能行                     耕公田,不征收私田的赋税,那此五者,则邻国之民仰                     么天下的农夫都会高兴,愿意 之若父母矣.率其子弟,                   在那样的田野里耕种了;人们攻其父母,自有生民以                     居住的地方,没有劳役税和额来未有能济者也。如此,                   外的地税,那么天下的人都会则无敌于天下。无敌于                     高兴,愿意来做那里的百姓了.天下者,天吏也。然而不                   国的百姓就会像敬仰父母一样真能做到这五个方面,那么邻               敬仰他了。(邻国要想率领这样王者,未之有也。”                       的百姓来攻打他,那正像是)率                                         领子弟去攻打他们的父母,自                                         有人类以来,没有能成功的。像                                         这样就能无敌于天下。无敌于                                         天下的人,是奉了上天使命的                                         人。这样还不能称王的,是从来                                         没有过的事。”……

图书封面


 孟子全译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望文生义读《孟子》算上2010年6月读由杨伯峻先生译注的中华书局版的《孟子译注(繁)》,这本由鲁国尧和马智强译注的江苏古籍出版社的《孟子全译》是我第二次通读《孟子》。除了《公孙丑下》中的“天时不如地利”和《告子上》中的“鱼,我所欲也”两篇少年时求学就背诵过,五年前的那一次阅读并没有留下更多的印象,这一次其实也并没多大差别,所以生凑这篇短文,是进入2016年后,打算读完一本书留下一篇笔记,这次读完《孟子》我正好也有些个私货要夹带。在中国古代,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有“亚圣”之称,但孟子属于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孔子属于春秋时期(前770-前476),我们习惯春秋战国并列,虽然春秋战国的划分都是后人人为区分的,但这两个时期时间跨度夸张到549年,超过后期任何一个一姓王朝,社会结构也发生剧烈变化,例如从先期的大国千乘到长勺之战一战坑杀赵卒40万,仅数量级有了穿越的感觉。交代这些,其实只是想说,合体的孔孟其实是两个不搭边的人,孟子实际上也是出生于孔子死时的百年以后,孟子贩卖的也是他的私货,只是他的这次包装让孔子学说从此裹步不前。自然认知不说,一切政治可都是为现实服务的,人类社会认知方面自然也高尚不到哪里,师古泥古大概出于找古人要根据可以随意望文生义断章取义而不必担心进入故纸堆的古人还能再开口讲话,而如果能以古之圣人继承人的身份取得话语权,再去替闭嘴的古人说话,最终天下的道理都在这里了,我想提倡国学的目的也是借古人口说今人事,否则,真想不明白发扬光大二千年的孔孟之说不能强国到而今反而能够,就像梭罗在《瓦尔登湖》里记述自己避世而居的一段经历本来是为证明政府没要先天必要性的政治抗争,而现代的我们根据自己需要把梭罗包装成减法生活的先知。我没有文史的科班求学经历,读书完全随兴趣所致而漫无目的,我想恰恰是这样的我可以代表《孟子》在当下的被认知水平,即以平平的文言文水准,一种不是从专业角度而是以知道了解为目的的阅读,一种望文生义的阅读。为什么会再一再二读《孟子》呢?真没有一个很清楚的理由,或许就是一种文化偿债的心理,几年来磕磕绊绊的读了《古文观止》、《论语》、《史记》、《三国志》以及几卷《资治通鉴》和老庄的作品,我一直感叹于祖先思考的精致、说理的洞彻,好奇于典籍记载透露出外儒内法的实质,因此即使这些文言文读起来往往佶屈聱牙而远不是经常展现出精炼合辙之美,我还是错字连篇的生吞活剥的随看随忘的坚持了下来,就排队般的又排到《孟子》。二读《孟子》说来惭愧,动手于2015年3月,连译文总共21万字,大概用了十个月。这种拖拉虽然难为情,也有个意外,就是因为中间多次放下,每次拾起来往往已很有些间隔,每每要向前翻,甚至于从头再来,所以即使原文背诵还做不到,毕竟也渐渐入脑入心。一次我们家孩子问起一曝十寒,我马上讲出自《孟子》(《告子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可见宣传的重复还真是很可怕。“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滕文公下》)是国人耳熟能详的一句出自《孟子》颇有气概的话,但这种气势磅礴的话语在《战国策》也有很多,孟子真正打动我的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精炼成“民贵君轻”,当时我正在学习法律硕士,正在而立之年进行自己的人文启蒙,看到先人在两千多年前就喊出了这样的口号,太有震撼力也太能给我以浪漫想象的空间了。结果通读《孟子》,这竟然是断章取义后的误读!打脸,真是活生生的打脸!“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出自《尽心下》,关键紧跟还有一段“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虽然整段文字句意明显,但为了以示权威,这里全文引用杨伯峻译本:孟子说:“百姓最为重要,土谷之神为次,国君为轻。所以,得着百姓的欢心便做天子,得着天子的欢心便做诸侯,得着诸侯的欢心便做大夫”。就是民、社稷、君这些东西,都是可以利用的资源,要想爬到天子的位置,必须讨百姓的欢心,要想成诸侯,必须讨天子的欢心,要想成大夫,必须讨诸侯的欢心。至于讨谁的欢心要看想实现什么样实现政治野心,这体现的是权术谋略,据此讲孟子具有民本思想根本不通。民本衍生出权利,讨欢心最简单的方式是愚民,指向的是权力,孟子是在说,要想向上爬是需要炮灰的,成为天子,民的利用价值比君大。孟子和韩非子如此是一丘之貉,都是马基雅维利般的角色,只是他比那两人要天真,他的立论在贵族士人阶层远未松动的春秋战国只能是痴人说梦,而痴人介入政治既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也是对其他人的不负责,是要付出代价的,杀人盈城不仅仅是个成语,对此真希望这也是一种误读。不知是不是因为近代史的我们太过屈辱了,所以才特别喜欢炫耀祖上曾如何风光,如我就喜欢在孩子面前卖弄典故,可就是这样,对四大发明里的火药还是避而远之,因为还真说不清为什么先发明了火药的我们被人欺负到门仍然没有还手之力。这也证明我们只是喜欢争一个面子上的先字,都是先,事必争先与势必争先真不是一码事。厚古薄今或许是人类逃避现实的习惯说法,但说今不如昔也往往止于慨叹,穿越剧很多,看着都是绫罗绸缎锦衣玉食,其实应该去考证一下古人的个人卫生怎么处理,尤其中国古代社会,看看还有多少人愿意回到过去。人会时位移人,社会也能时过境迁,没有什么能静止不变,所以致力于泥古复古的孟子必定不合时宜以富国强兵为主题的战国争雄时代,孟子的从政经历注定是失败。据《滕文公上》“滕文公问为国。”,孟子经“民事不可缓也……惟助为有公田。由是观之,虽周亦助也”一番推崇西周井田的宏论,看来说服了滕文公,因为下文接着发生了“使毕战问井地”,孟子接着“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钧,谷禄不正,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以及“方里为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制私事,所以别野人也。此其大略也;若夫润泽之,则在君与子矣”具体实施井田的办法。《孟子》里没有记载这些主张是否实行、如果得以实施效果如何,滕国在史书中出镜率很低,除了《孟子》鲜有涉及,距离最近的《战国策·宋卫策》只以“灭滕”记载了滕国之灭,“康王大喜。于是,灭滕。伐薛、取淮北之地”。或许因为《孟子》中滕文公与孟子的关系,滕国后世有善国之称,说民众士人纷纷景从,至少滕文公当政期间很是昌盛,但距离战国时间较近的另一部史书《史记》在《陈杞世家》载:“滕、薛、驺、夏、殷周之间封也,小,不足齿列,弗论也”,也未提及滕国曾有过迅速发展。但对滕国“不足齿列”的小国判定基本是可信的,根据记载,滕国应该是与株国、薛国、小株国、滥国一起夹在鲁国与宋国之间的一个微型的小国,孟子在《梁惠王下》中也承认“滕,小国也,间于齐楚”。一个如滕的小国究竟面积有多大国力如何呢?以《滕文公上》有“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这是暂时找到的藤国与善国有联系的表述,可这里表达的仅仅是一种可能)为前提我们进行一个初步的考证。秦汉规定,1步为6尺,1里为300步这一制度沿用到唐朝,唐朝以后改为1步为5尺, 1里为360步,据秦汉时期文物测定以下数据供参考:秦汉~唐初 1里=300步*6尺=1800尺*23.1厘米≈415.8米=0.4158公里,那么方圆五十里滕国的疆域有432平方公里。我们假设滕国都是平地良田连国君也住在田里,以八家九百亩进行计算人口,一亩地667平方米,约为720户。每户的人丁数,说法不一致,《汉书·食货志》李悝有“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孟子自己有《梁惠王上》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和《尽心上》“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无饥矣”的八口说法,现在有资料认为战国时期秦国平均每个家庭有四人;唐朝家庭规模较大,公元760年时平均每户8.79人。我们取一个整数十,那青壮老少7200口就是滕国以人为代表的最大国力,全民皆兵也就是7200人,在小战动辄伤亡逾万的战国时代,滕国以军力代表的国力几何可想而知。况且,滕国虽小,仍是区分“治人”与“治于人”的,《万章下》“北宫锜问曰:“周室班爵禄也,如之何?”孟子曰:‘其详不可得闻也,诸侯恶其害己也,而皆去其籍;然而柯尝闻其略也……小国地方五十里,君十卿禄,卿禄二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禄,禄足以代其耕也。耕者之所获:一夫百亩,百亩之粪,上农夫食九人,上次食八人,中食七人,中次食六人,下食五人。庶人在官者,其禄以是为差。’”,如果孟子的主张得以在滕国实施,如此仅滕国国君需要320户供养,每个等级职位上用人数量逐次加倍计94人,国家工作人员的人工费用合计需要414户供养,探讨剩下306户负责治安、基础建设等费用之外,还能维持一支多大规模的军队?何况国君也并不住在田地里,微不足道的滕国处在适用丛林法则的战国基本也只能默默无闻,孟子在滕国的事迹既然不可知,孟子的政治主张究竟价值几何?事实也是如此,其实,类似井田的复古运动,还真的曾在现实政治中尝试过,一是西汉末年的王莽新政,一是新中国变体的公社化运动,都是以失败惨淡收场,无论土地公有的大同世界有多么美好,现实回复历史浪漫主义实践的是铁血的拒绝。一个更残酷的现实是越来越多的史料认为井田制或许从来就没有真正全面实行过,即使在孔孟一体推崇的西周时代。想明白这件事其实很简单,谁家的耕地是九百亩一块方方正正且肥沃贫瘠一致,况且这得需要多少块以九百亩为单位的一致性这样好的耕地?不要说在当时的物质技术条件下,拿到当下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制私事”,人民公社的历史实践证明只是一种基于性善论的浪漫想象。妄议到此,我们应该有自知之明,一个能在二千多年前留下如此灿烂华章的孟子能没有这个认识能力?《尽心上》“人之有德惠术知者,恒存乎疢疾。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透出的是孟子对社会经验提炼后对世事的洞察,其实关于自己的政治主张前景孟子在《梁惠王下》已与滕文公有过交流,“苟为善,后世子孙必有王者矣。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若夫成功,则天也。君彼何哉?强为善而已矣”。认为“若夫成功,则天也”的人情练达的孟子怎么就会宁撞南墙而不悔呢?是孟子坚持的仁人善政理论基础出了问题,孟子混淆了做人与理政的界限,后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源头盖出于此,其实从修身开始并不必然导向平天下,历史上如此的证伪很多,编撰《资治通鉴》的司马光以明史明理文采著称于世但并不称职于为相理政就是其一。《公孙丑上》有“得百里之地而君之,皆得以朝诸侯,有天下;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一段话,讲的是伯夷、伊尹和孔子,虽然他们三人代表的社会阶层完全不同,如伯夷因主动弃位算是身份暧昧的隐者,伊尹属于孜孜的施政者,孔子则是想当施政者当不上当隐者又不甘心的那部分人,但在孟子的体系里,他们都是有至德的仁人,仁人在孟子的体系里是言行思永远正确的完人圣人,仁人只有出于礼仁道的原因主动不做的事情而没有做不好的事情,他们之间不同的也只是事功,但做人与为政真正的区别恰恰是事功。其实伯夷在这里只是来证明孔子也能如他一样不贪恋君位只是孔子生来一布衣无位可让,但实际上伯夷的事迹只是证明了其人不恋高位;伊尹当然是来证明孔子如果能独断朝纲也一样会是一代名相只是春秋时的各个君主都没有用人的大格局使孔子失去施展示政治抱负的平台,但伊尹的事迹只是能证明其为政的高明,简单说,伯夷已有的仁行不必然能推论出其能行伊尹的仁行,反之同理。至于三者中核心的孔子,孟子当然认为其兼具二人的仁行,可通过孟子如此的说理我们并不能得出这样的判断,孟子里类似有ABC三个变量,由A=X,B=Y,然后得出C=X+Y推理很多。其实孔子是圣人从来就是不证自明的,孔子是个圣人是孟子立论的基础,是一个预设的真理,而这个真理也只是在对自己的立论有帮助时才成立,例如孟子对孔子认可的《尚书》中能影响自己立论的记载也要进行重新解释,实在解释不通的干脆直接否定。“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出自《尽心下》这句话,仅照字面理解,这句话往往读出不迷信教条于书籍的意思。其实读起来很精彩的“尽信书不如无书”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属于一个逻辑陷阱,是一个假命题。“尽信书不如无书”来自于《孟子》这本书,假设此话是对的,也即我们不能相信书,而此话属于书中的话,也就是我们不能相信此话,那此话就不对了,矛盾;假设此话是不对的,也即我们要相信书,而此话属于书中的话,那就应该相信此话,那此话又是对的,也矛盾,逻辑即不通。离开《孟子》的语境,通义来讲书,这个命题也是假的,条件和结果相矛盾的命题是假命题,放在这里命题就是无书好过尽信书的有书,人类的进步离不开书籍,而尽信书没有人能做到,因为无论过往还是现在,没有人可以讲自己把人类社会存在的书都读过更不用讲领会于心,看都没看到,何谈信不信。但生活中确有所谓尽信书的人,这是因自己没有主见的才会尽信书,但这恰是缺少大量读书造成的,是一种以偏概全误导世人的说法,这种观点的核心是与其完全依据书上的理论,拿鸡毛当令箭,甚至断章取义的生搬硬套,倒不如全然不曾读过书,不会被引导上错误的道路,而我们如果观察那些认为“尽信书不如无书”,所以提倡不如少读书甚至不读书的人,往往就是 “尽信书”且读书不多一知半解的一群人。其实如果一个人真的读过足够多的书,就会具备对“信”的判断力,会经常的借助由自己所读过的所有该方面的书综合成的认知并结合自己的经历来作出一个判断,现在的中国社会不是“尽信书不如无书”的问题,而是读书太少造成的无知问题。其实这些为不信书而信书的误读都是由于我们的断章取义人为造成的,孟子这里的书是有特指的,它特指的是《尚书》,不是我们现在泛指的书的意义,区分这一点很重要,事关孟子究竟想表达一种什么观点。虽然《尚书》不在我的读书目录里,对其了解多是只闻其名,但在这段话里出现的意义对于儒家就与我们渴了喝水是一样的常识存在,因为《尚书》相传为孔子编定,在儒家思想中,《尚书》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里大段引用百度百科里关于它的一些情况:《尚书》相传为孔子编定。孔子晚年集中精力整理古代典籍,将上古时期的尧舜一直到春秋时期秦穆公时期的各种重要文献资料汇集在一起,经过认真编选,选出100篇,这就是百篇《尚书》的由来。相传孔子编成《尚书》后,曾把它用作教育学生的教材。在儒家思想中,《尚书》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实际上西汉学者用二十八宿比喻伏生今文《尚书》二十八篇,《尚书》百篇之说乃后起。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布《焚书令》,禁止民间收藏图书,凡是民间收藏的《诗》、《书》及诸子百家的著作,全都要送交官府,集中烧毁。秦代的焚书给《尚书》的流传带来毁灭性打击,原有的《尚书》抄本几乎全部被焚毁。汉代重新重视儒学,由秦博士伏生口授、用汉代通行文字隶书写的《尚书》,共28篇,人们称之为今文《尚书》。西汉时期,相传鲁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发现了另一部《尚书》,是用先秦六国时的字体书写的,人们称之为古文《尚书》。古文《尚书》经过孔子后人孔安国的整理,篇目比今文《尚书》多16篇。然而,在西晋永嘉年间的战乱中,今、古文《尚书》全都散失了。东晋初年,豫章内史梅赜给朝廷献上了一部《尚书》,包括今文《尚书》33篇(梅赜从原先的28篇中析出5篇)、古文《尚书》25篇,及一篇孔安国传和一篇《尚书序》,当时《秦誓》一篇已佚,所以这部《尚书》共有59篇。现今流传两千多年的《尚书》,大多是根据梅赜所献的这个本子编修。《尚书》所遭劫难颇多。清代段玉裁在《古文尚书撰异》里说:“经惟《尚书》最尊,《尚书》之离厄最甚。秦之火,一也。汉博士之抑古文,二也。马、郑不注古文逸篇,三也。魏、晋之有伪古文,四也。唐《正义》不用马、郑,用伪孔,五也。天宝之改字,六也。宋开宝之改《释文》,七也。七者备而古文几亡矣!”。所以如此不惮其烦,是为了说明作为后人的我们如果不是研究古代哲学史确实没有多少必要与这样一本来头很大真伪难辨的古书较劲,不是信不信的问题,连读都不必要去读它,但孟子不可以,那时的《尚书》是完整的,作为生活于秦统一六国之前战国的孟子,矢志继承孔子的孟子不仅有条件也应该读到它。《尽心下》原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孟子在这里表达了对《武成》记载有关记载武王伐纣战争残酷不认可,因史实与自己所持观点冲突才是孟子怀疑《尚书》的原因。对历史我们应该持有的态度是大胆的怀疑,小心的求证,我们没有看到孟子的求证在哪里,傅斯年先生认为历史就是“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孟子对史料断章取义,将史料进行主观臆断的解释,是在武断的误读史料,孟子在这里对《尚书·武成》的断语就是主观而缺少证据的。我们读书一般对产生共鸣观点的印象更为深刻,而对别的观点往往会很快遗忘。那些产生共鸣的观点一般有助于理解现阶段一些我们正在关注思考的现象,甚至有时这观点恰恰就是纠结在心里想表达一时还表达不清楚的,这其实是一种先入为主,因为观点对我们有用,我们才相信,虽然常识提醒我们应该的态度是因为信才有用而不是因为有用才信。在这里,孟子话语间表露得是因用称信而不是因信称义。孟子根据立论需要对史料予以改造的行为还有其他的佐证,例如《万章上》“万章问曰:人有言,伊尹以割烹要汤。有诸?孟子曰,否,不然……”,说了很长的一大段。与孟子持否定的观点相反,比孟子早些的《吕氏春秋》的第十四卷《本味篇》如是写道“汤得伊尹,祓之于庙,爝以爟,衅以牺猳。明日设朝而见之,说汤以至味”。司马迁在《史记·殷本纪》记载:“伊尹名阿衡,阿衡欲干汤而无由,乃为有莘氏媵臣,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汤举任以国政”,其实就伊尹的史料孟子不见得比身为史官的司马迁掌握的更多,孟子所言是个孤证。牵强附会还不是最严重的,孟子的复古是自说自话的,立论需要怀疑《尚书》就大胆怀疑,遇到讲不通的,孟子干脆直接无视孔子,径直兜售自己的主张,“证据就在那里,但是大多数人不想面对它”。例如孔子是非常崇尚“信”的,《论语·为政》中有孔子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一段,而孟子在《离娄下》中有这样一段,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义所在。” ,在这里孟子直接与孔子叫板,孟子认为大人可以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只看是不是正确的。《论语·学而》有“信近于义,言可复也”,虽是有子所说,但载于论语即昭示着儒家的一种认可,大意说信本身就是正确的,因为诺言是可以被验证的,孟子在这里将“信”同“义”来比对就如同已拿着知道正确的东西还到处去验证其正确与否,而还可能得到否定的结果,很是有点荒唐牵强。其实,撇开逻辑的论证,这话是很直白的,以某种高尚的理由说了不算算了不说是我们一种经常的生活体验。总结起来,孟子之所以留给我们这样一个即使强词夺理也无法自圆其说的印象,在于他整个建树的基础性本善论是不可证真的。性善论本身的对错没有多大意义,它的意义在于由此进行的引申发挥。性善论才有完人,在人人有罪的基督教里,耶稣由圣处女玛丽亚诞下而没了原罪因此才有可能成为圣人完人。性善论决定了这种理论没有求利存在的空间,与人心向善比较逐利是罪恶的。这个理论太脆弱了,即使“设为痒、序、学、校以教之”使“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人人都安分守己了,天灾引发了社会变动呢?没有天灾,发生外族入侵呢?况且,性善论会指向一个永远正确的理论或体制,虽然孟子在搬出孔子时做了手脚,我们已经发现孟子的理论主张是先验的真理,经不起质疑与推敲,一旦接受这种理论,体制内的创新与发展也就停止了,孟子开启了一个声音一个思想的大一统政治理念的先河。其实,无论何种误读都不可能撼动孟子在中国历史上已形成的地位,我们所谓的儒家就是在我们粗浅的分析之下也可以发现这是孟子所主张的儒家,而不是《论语》里孔子所主张的儒家,在孔子那里,格局要比孟子大的多宽容的多。但是孟子两千年来将自己包装在“此之谓大丈夫”的堂堂正气之下,而忘了孟子在理论辩论时君子与己禽兽与人帽子随意飞,《滕文公下》中“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君无父,是禽兽也”,将持论与己异见的人比为非人是孟子留下的最反动的遗产,一直到将人比作“牛鬼蛇神”都是承孟子之惠。对《孟子》如此望文生义的进行妄议当然也是一种误读,我依然很乐意背诵“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每当想起“贫贱不能屈,富贵不能淫”也会忍不住挺一挺脊梁,想那两千多年前的孟子必也是一个怀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孜孜于乱世求治的矍铄老者,他和他同时代的墨、法、道(杨)、农、名、兵、杂等各家一起奏起百家争鸣的绝响,但我历来反感先知式的崇拜,我们要做的是站在先贤的肩上,而不是躲在先贤的影子里。二〇一六年一月十日

精彩短评 (总计77条)

  •     格式挺不错的,左边原文右边译文,字也挺大的
  •     是一本国学必读书,慢慢看起来
  •     一直很想要的书,终于买回来了~~~
  •     这个物超所值
  •     纸质不够好
  •     得不到的都是好的。
  •     将来给小孩看
  •     比《论语》对后世影响大
  •     带注解 很好
  •     纸张质量不错,那个时代是这样的印刷质量
  •     以为会看的很慢,没想到不知不觉半天就看完了
  •     里面的排版不太好。
  •     还没细看,拿着方便,很久前的书
  •     封面脏了我去、;、、内容还没看
  •     不错 多读读先贤的著作 丰富下自己
  •     经典图书,先秦诸子,很不错。
  •     还行 在看
  •     真便宜!!!!!!!!后悔啊.



    !!!
  •     对于小孩来说有点深,好在翻译得好
  •     具体内容还没看,书的感觉像是特别老的书,从纸张或感觉来说。
  •     价格低,质量不错。喜欢
  •     只卖3元的孟子全译,真是物超所值。虽然书本不是很新,装帧也不精美,但是内容很好,市面上很多的孟子都是选译,但这个是全译,而且翻译也很通顺。3元钱真是太物超所值了,就算是没有翻译,但是买经典就够给力了,总之非常好!
  •     我刚买了,就缺货登记了,很高兴
  •     封面是套上去的,搞不好就裸奔了
  •     国学名著,注译到位
  •     好书印刷的也可以
  •     扫盲啊
  •     经典的著作是要读的。
  •     孟子的全部文章,不过书好像要散架似的,不结实
  •     我喜欢的书 喜欢孟子
  •     这个价的孟子,先收了再说吧!
  •     哎。很久没接触文言文了。
  •     译文有些地方不是很认同。各家所见略有些不同吧。
  •     文白对译方便读
  •     性价比很高,适合初学。。。
  •     平装没货了,特意打电话问我换成精装好吗?我说那你们不赔了吗?回答是只要顾客满意就好.....感动啊。
  •     全书以直译为主,少用意译,性价比很高。
  •     好书,适合孩子,不错
  •     经典书目,值得拥有
  •     本书作者早年研究孟子,他译孟子,应该不错。
  •     价格便宜,就是太脏了,拿到手满手灰尘,虽说是特价,至少也该掸掸灰吧
  •     印刷有点早,能淘到早期的书觉得是意外的收获。内容也不错。
  •     装印的还不错
  •     书不错,就是不喜欢这种今译对照的方式,还是看原版翻字典的好,加深印象
  •     非常好,老祖宗的东西,还是要了解一些的
  •     关键是价格够低。很好。
  •     书真的好便宜,这么便宜可以让我们看到中国古老的文化
  •     一本好的参考书,送给弟弟了
  •     类似于中英文对照,采用的翻译模式很好。就是封皮有点显旧,不太像新书。
  •     多看必有好处
  •     看的不错,文言白话结合,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     注释很少,有大段的全文翻译。纸质不太好。
  •     就是版式喜欢
  •     特价的时候买的,还好
  •     传统经典之作,不用多说,搞活动买的,便宜,质量好!希望优惠活动要常搞啊!
  •     反正三元一本,作为参考书是绰绰有余的
  •     纸张太差了,内容还没看
  •     书的质量还不错,内容还没仔细看。
  •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当时看到这句话我就笑出声了,不要怀疑,我是在笑自己。
  •     不错,好书啊
  •     替同事买的。感觉还不错。
  •     这个版本不错,挺全的
  •     喜欢,好好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吧。。
  •     正在看。
    总的觉得,孟子的许多思想于今天仍有太多的现实意义,某些方面,甚至比孟子还要落后。这是这个民族的悲哀。
  •     满200送100,书也不错
  •     跟高中所学时的翻译差不多。但有些句式比较简单,没有那么繁冗,这是挺不错的一点
  •     低价淘来的,看内容喽!
  •     中图网购,很好嘛~孟子就算活在今天也是一个艾未来般的刺头啊!
  •     好书不错好书不错好书不错
  •     包装不错,字挺大的,也有全文通译,只不过就是注释很少
  •     屯书时代~!~!~!~!
  •     纸张不太好,很普通的书,但是对得起这个价格了
    重点是内容嘛!
  •     那叫一个便宜,正品
  •     文章翻译多以直译为主,字词解释句子翻译比较详尽.语言简洁晓畅,非常适合古文功底稍浅者阅读,且又很便宜性价比高.值得一读.
  •     译文准确,非常便宜非常好的一本书
  •     物美价廉,儿子看看也会也要
  •     要是有点评论就好了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