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德者·窄门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世界名著 > 背德者·窄门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5
ISBN:9787532753406
作者:[法] 纪德
页数:276页

作者简介

《背德者•窄门》内容简介:安德烈•纪德(1869-1951)是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也是法国乃至整个现代西方文学史、思想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广泛关注宗教、爱情、家庭、性、政治等各类问题,热烈歌吟解放与自由,以赤诚之心去担当人性中的最大可能。他是时代的见证人,更是时代的创造者,法国文坛的后起之秀如萨特、加缪等,都曾将纪德视为自己的精神导师。同时,纪德也称得上20世纪最具争议、最令人费解的作家之一。他的“纵情”、他的“颠覆”,曾一度使他“声名狼藉”;但另一方面,他内心中同样真挚的是一种对于“神圣生活”的需要的肯定。他对同性恋的辩护、在道德伦理上的特别主张至今仍是人们关注和讨论的焦点。
《背德者》与《窄门》堪称纪德小说创作中的双璧,其原因在于两部作品各自的主人公在道德问题上体现了截然相反的对称倾向:《背德者》的主人公为了追求官能的享受而背弃道德,《窄门》的主人公则为了保持完美纯洁的德行而坚拒尘世的欢乐与人间的幸福。纪德以极大的勇气深刻地揭示出自己思想中尖锐而深刻的矛盾,以无所畏惧的对真理的热爱,并以敏锐的心理学洞察力,呈现出人性的种种问题与处境。

书籍目录

法国二十世纪文学的一个轮廓(总序)人性的沉沦与人性的窒息(译本序)背德者窄门作者简介

前言

  时至今日,二十世纪已经落幕十年,对于法国这样一个世界文学版图中堪称数一数二大国的世纪文学,早已很有必要进行比较全面、比较系统的梳理与译介,我早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就已经开始进行这项工作,惨淡经营多年,总算做成了F·20丛书七十种。这套书出版后,深得读书界、文化界的重视与喜爱,特别得到了文学创作界的青睐,近年来,国内就有多位著名作家曾向我垂询此套书的“下落”,听说,还有不少法兰西文学之友为了搜全这套绝版书而不惜花高价去淘书……所有这些似乎表明了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文化需求。  现在上海译文出版社,以卓越的文学品味与巨大的社会文化积累热情,决定在F·20丛书的基础上,推出“法国二十世纪文学译丛”。值此“译丛”问世之际,兹对法国二十世纪文学的轮廓与发展,提供一个简要的勾画与说明,权作为“译丛”的总序。  ……  文学史上的任何归纳都是相对的,由于作家作品都很复杂,具有多种成分与多元基因,往往也就有不止一重从属性,我以上所作的一些粗略的概括归纳、分门别类,仅仅是为了给读者提供参考,便于他们进行梳理与研究。  2010年4月

内容概要

安德烈·纪德(1869—1951),法国作家。生于巴黎一个富有资产阶级家庭。10岁丧父,由母亲抚养并给予清教徒式的教育,酿成了他的叛逆性格。14岁时爱上舅父的女儿玛德莱娜,1895年同玛德莱娜结婚。1893—1895年,他两次游历北非,身心发生巨大变化。英国作家王尔德、道格拉斯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对他影响很大,他一反清教徒的禁欲主义,开始追求同性恋生活。1925年的非洲赤道之行是纪德人生的又一转折点,此后发表的《刚果之行》等作品引起了公众对殖民主义罪行的注意。

纪德一生著述丰富,代表作有小说《背德者》、《梵蒂冈的地窖》、《窄门》、《伪币制造者》等,此外,纪德还写了不少杂文、文学评论等。纪德一生思想比较复杂,他曾参加反法西斯运动并宣称信仰共产主义,但访苏之后,又对共产主义表示怀疑。二次大战期间,他潜心于古典文学研究,战后发表的《忒修斯》是他的思想总结。1947年,纪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51年,纪德因肺炎病逝于巴黎。

章节摘录

  亲爱的朋友,我知道你们都忠于友谊。你们一召即来,正如我听到你们的呼唤就会赶去一样。然而,你们已有三年没有见到我。你们的友谊经受住了久别的考验,但愿它也能经受住我此番叙述的考验。我之所以突然召唤你们,让你们长途跋涉来到我的住所,就是要同你们见见面,要你们听我谈谈。我不求什么救助,只想对你们畅叙。因为我到了生活的关口,难以通过了。但这不是厌倦,只是我自己难以理解。我需要……告诉你们,我需要诉说。善于争得自由不算什么,难在善于运用自由。——请允许我谈自己;我要向你们叙述我的生活,随便谈来,既不缩小也不夸大,比我讲给自己听还要直言不讳。听我说吧:  记得我们上次见面,是在昂热郊区的农村小教堂里,我正举行婚礼。宾客不多,但都是挚友,因此,那次普通的婚礼相当感人。我看出大家很激动,自己也激动起来。从教堂出来,你们又到新娘家里,同我们用了一顿快餐。然后,我们登上租车出发了;我们的思想依然随俗,认为结婚必旅行。  我很不了解我妻子,想到她也同样不了解我,心中并不十分难过。我娶她时没有感情,主要是遵奉父命;父亲病势危殆,只有一事放心不下,怕把我一人丢在世上。在那伤痛的日子里,我念着弥留的父亲,一心想让他瞑目于九泉,就这样完了终身大事,却不清楚婚后生活究竟如何。在奄奄一息的人床头举行订婚仪式,自然没有欢笑,但也不乏深沉的快乐,我父亲是多么欣慰啊。虽说我不爱我的未婚妻,但至少我从未爱过别的女人。在我看来,这就足以确保我们的美满生活。我对自己还不甚了了,却以为把身心全部献给她了。玛丝琳也是孤儿,同两个兄弟相依为命。她刚到二十岁,我比她大四岁。  我说过我根本不爱她,至少我对她丝毫没有所谓爱情的那种感觉;不过,若是把爱理解为温情、某种怜悯以及理解敬重之心,那我就是爱她了。她是天主教徒,而我是新教徒……其实,我觉得自己简直不像个教徒!神父接受我,我也接受神父:这事万无一失。  如别人所称,我父亲是“无神论者”;至少我是这样推断的,我从未能同他谈谈他的信仰,这在我是由于难以克服的腼腆,在他想必也如此。我母亲给我的胡格诺教派的严肃教育,同她那美丽的形象一起在我心上渐渐淡薄了;你们也知道我早年丧母。那时我还想象不到,童年最初接受的道德是多么紧紧地控制我们,也想象不到它给我们思想留下什么影响。母亲向我灌输原则的同时,也把这种古板严肃的作风传给了我,我全部贯彻到研究中去了。我十五岁时丧母,由父亲扶养;他既疼爱我,又向我传授知识。当时我已经懂拉丁语和希腊语,跟他又很快学会了希伯来语、梵文,最后又学会了波斯语和阿拉伯语。将近二十岁,我学业大进,以致他都敢让我参加他的研究工作。还饶有兴趣地把我当作平起平坐的伙伴,并力图向我证明我当之无愧。以他名义发表的《漫谈弗里吉亚人的崇拜》,就是出自我的手笔,他仅仅复阅—遍。对他来说,这是最大的赞扬。他乐不可支,而我看到这种肤浅的应景之作居然获得成功,却不胜衍隗。不过,从此我就有了名气。学贯古今的巨擘都以同仁待我。现在我可以含笑对待别人给我的所有荣誉……就这样,到了二十五岁,我几乎只跟废墟和书籍打交道,根本不了解生活;我在研究中消耗了罕见的热情。我喜欢几位朋友(包括你们),但我爱的是友谊,而不是他们;我对他们非常忠诚,但这是对高尚品质的需求;我珍视自己身上每一种美好情感。然而,我既不了解朋友,也不了解自己。我本来可以过另一种生活,别人也可能有不同的生活方式,这种念头就没有在我的头脑里闪现过。  我们父子二人布衣粗食,生活很简朴,花销极少,以致我到了二十五岁,还不清楚家道丰厚。我不大想这种事,总以为我们只是勉强维持生计。我在父亲身边养成了节俭的习惯,后来明白我们殷实得多,还真有点难堪之感。我对这类俗事很不经意,甚至父亲去世之后,我作为唯一的继承人,也没有多少弄清自己的财产,直到签订婚约时才比然大晤,同时发现玛丝琳几乎没有带来什么嫁妆。  还有—件事我懵然不知,也许它更为重要:我的身体弱不禁风。如果不经受考验,我怎么会知道呢?我时常感冒,也不认真治疗。我的生活过于平静,这既削弱又保护了我的身体。反之,玛丝琳倒显得挺健壮;不久我们就认识到,她的身体的确比我好。  花烛之夜,我们就睡在我在巴黎的住所;早已有人收拾好两个房间。我们在巴黎仅仅稍事停留,买些必需的东西,然后去马赛,再换乘航船前往突尼斯。  ……

图书封面


 背德者·窄门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9条)

  •     早上接到通知说这本书已经过期,才发现一直想和推荐这书的朋友讲的读后感终于还是没有后文,就随意写一点在这里好了。在借阅的时候,发现很多出版社都会把背德者和窄门放在一起成书,前言也往往是写,这两本书分别代表了人性的两个面:极道德的和极不道德的。但是我自己读来,反而觉得这两本书都指向同一个观点,概括来说就是一个词:反人性。(一)《背德者》人性是什么呢?简单来说,我觉得姑且可以认为它是一种个人的道德吧。人性是复杂的东西,作为人很难去定义人性的定义是什么,范畴在哪里;但是一个正常的人却能比较容易地感觉到什么行为是人性的什么行为是非人性的;这种感觉对我们来说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而《背德者》则描述了失去这种感觉的情况。对于偷走小剪刀行为的特殊兴趣、对于规矩经营的厌恶、对于病重妻子的不恤,作者的描写冷静而自然,仿佛本就应该如此一般。以我们自己的视角,固然觉得这样不对,但如果我们不以人性应该怎么样来思考,那么主人公的做法是否是有问题的呢?于这种情况,我相信纪德自己给出的这样一种可能的情况,未必是放诸四海皆准的,但也确实是一个无可辩驳的场景。在这些所谓的背德行为之中,在开始时主人公都是无意间发现了这些他人或者自己的背德行为,而因为并没有想去对这些行为进行抑制,于是很自然地,这些行为在主人公的默许和纵容之下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在我们小的时候,很多行为都会被纠正,无论是因为通过自己的观察或者是因为他人的批评等,因为这些而使我们对一些自己的行为有了非常自然和深刻的判断,这种判断在未来的人生中会以笼统而顽固的方式保有一生,而这些公理性质的判断也成为思考和推理的根据。我们往往会小觑人类这一种族的共性,在不同的国家地区中,一个正常长大的人类,这类基本的判断也是大同小异,基本上很少会有以恶为善以恨为爱的个例——当然,其中有社会的因素,但在个人判断的方面,可能还是上述的形成方式更加普遍。(二)《窄门》道德和爱情,都是难以用理性去理解的;唯其难以理解,所以近于宗教。宗教的表象是神佛圣迹,但于芸芸众生来说,宗教更是一种约束和寄托。同理,道德和爱情也是约束和寄托,最好的爱情是充满温情、忠贞、信任、包容等美德的事物,两者看上去难以分割。但是这篇小说却将爱情和道德对立起来。为了道德的圆满,而拒绝爱情的幸福,这种心情近于苦行和朝圣,也是这一出悲剧的起源。而这种对立,我能隐约感受和理解,但是想不通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奇妙的感觉,于宗教立论,或许可以认为人有原罪;于逻辑来想,或许爱情会让人冲昏头脑做出不德之事。但这些解释都是似是而非的——我们见到无数高尚的爱情。福音中说,你们要通过这窄门。但真正会去努力通过的那些人,不是圣徒的话,可能就是抖M了吧。或许通过这窄门之后,改变的不是目的地,而是自己;步履蹒跚地走过窄门的美好,大概也只有很少人的才能体会得到。但这终究并不是太人性的行为,人可以选择高尚的爱情来避免种种不道德;人的美德不一定建立在对自己无意义的减损之上。这些自然而然的想法当然也是建立在我们自己的普遍判断之下,而那些抱有窄门之心的人,他们的判断则也指引他们走入窄门;他们有另一种和一般人性不太一样的准则,过分道德也会丧失人性。(三)随意的杂谈小的时候我总是在想,如果我不是我,我会有什么样的想法?是不是每个人的精神世界都有自己的景色,是不是每个人看这个世界的面目都会是不同的?想了这么多年,我还是没有想明白这些问题。这也是蓝星人研究的难处——人难以知道他人。就算是通过语言、文字、绘画等方式进行表达,这种表达也是失真严重难以画骨的。对于精确知识可能还算容易互通,关于思想、道德等方面的了解基本上就是雾里看花了,只好通过他人对事情的看法来揣测他的精神世界。但用大脑研究大脑,这个课题或许本身就是一个不能自洽的无解命题,我们以人性来揣测非人性,也是一种无奈的窥豹之举。我总是觉得,只有那些深具道德的人,才能洞察到非道德;因为他们会了解到道德的方方面面的细节,知道在什么地方人会容易缺失道德。人性想来也是类似,只有那些自我意识到人性存在,强烈地感受到人性的模样的人,才能深刻描写出人性的光怪陆离。我想,纪德在这个方面是非常领先的,无论于道德、于爱情、于同性恋等问题,他都会从反人性的角度去探求一种解释,这是一条很有意思的道路。
  •     窄门的高潮、揭秘的篇章是最后一章阿莉莎的日记。残缺不全的日记解释了填补了之前叙述者杰罗姆困惑不已、阿莉莎让人难以理解的举动和说话。从整体结构而言,窄门是古典的,不管是叙述者不断强调的故事真实性,还是从铺陈到高潮的循序渐进。阿莉莎的日记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揭露了她的爱情观。一些读者觉得阿莉莎做作虚伪,另一些觉得她作践自己自讨苦吃。下如此判断是武断的。更有甚者以为这是对宗教的批判。我不确定这是否纪德的原意。至少,这类解读并没有稳固的基础。窄门是爱情和上帝的对决。读者可以毫无异议的达成共识,杰罗姆和阿莉莎是彼此相爱的。阿莉莎的形象从开始的令人着迷到后来的令人迷惑,源自她独特的爱情观。相比妹妹朱丽叶的活泼急躁,阿莉莎总是显得娴静优雅,这和她虔诚的信仰息息相关。杰罗姆为了得美人芳心,也变得越来越虔诚,可以说是以接近上帝来接近阿莉莎。阿莉莎意识到这点,并且希望杰罗姆能够更接近上帝。然而,入天堂的路很窄,根本容不下两个人并肩同行。阿莉莎深爱着杰罗姆,但是她的爱并不能以更亲密的肉体接触或婚姻这种社会体制来衡量。阿莉莎的爱和美德紧密联系,而美德的唯一判准来自上帝。杰罗姆和许多平凡人一样,以为爱情的升华就是两人生命的结合,一起共同生活组织家庭。在阿莉莎眼中,这是与爱情与上帝背道而驰的。她要杰罗姆不再爱她,是要杰罗姆断此欲念,因为让杰罗姆继续爱她就是让他违背上帝。只有让杰罗姆不再爱她,才能成全她对杰罗姆的爱,也能成全杰罗姆对上帝的爱。如果真正的爱情只能在对上帝的爱之中方能显现,那么拒绝杰罗姆的爱是让他们实现爱情的唯一手段。或许可以由此推断,阿莉莎是宗教的狂热分子;阿莉莎和杰罗姆的爱情折损是对基督教的批判。但是,别忘了,阿莉莎在日记和信中解释了不能和杰罗姆相爱的理由,同时也期盼杰罗姆能够找到另一半结婚生子。这一段表面矛盾的部分表明就算杰罗姆另结新欢也不会损害他们崇高的爱情。阿莉莎深信,他们的爱情在另一个世界将会修成正果。阿莉莎与众不同的爱情观难免令人侧目,却不足以构成所谓的对基督教的批判。从窄门看米歇尔,就知道他何以是背德者。只有厕身上帝才能完善美德。米歇尔从恶疾缠身到逐渐痊愈,不仅是身体越来越能感知外在世界,精神上也越来越世俗,慢慢会欣赏妻子以外其他人的美。米歇尔痊愈后对玛丝琳疼爱有加,也开始尝试频繁的房事以补偿过去的冷落。然而米歇尔的兴趣不限于妻子,也在其他的少男童男身上。抛开一般的性取向的道德争议,米歇尔的背德之处其实在于更健康的身体,以及由此触发的更敏锐的感官接触。这也是论者称道的肉体之解放打开了精神之枷锁。相比窄门追本溯源逆流而上不断探查阿莉莎神秘的孤绝的上帝之爱,背德者抽丝剥茧顺流而下层层揭开米歇尔同样神秘却更为广泛的世俗之爱。纪德在世人面前展示的窄门之爱和背德之爱,在愈加世俗的今天依然不失争议的价值。
  •     看完序言之后,我得到的结论是,米歇尔应该是个放纵后幡然醒悟的人吧。然而,看完整本书,我却迷惑了。背德者米歇尔,在看完他的故事之后,我完全不想去谴责他。不认为他是一个犯下多大的罪而承担起了“背德者”这个名号的人。他在生病之后看见了健康的人的好处,觉得他们充满了生机与美,田野,劳作的人,他重又开始热爱生活了。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勇敢积极的同自己的疾病斗争,并且致力于将自己的身体变得更有健康之美。那个时候他什么都没想,仅仅是被自己内心的向往所牵引。并且在这个过程之中发现了隐藏在被教育文明宗教所埋没的原本的人,这本该是一曲生命的赞歌。完全的摆脱了病症的米歇尔回到了世俗之中,他觉得自己是一个崭新的人了,而这样崭新的自己到底是怎么样子的,是不可预测且必须被自己所了解的。他去到社会之中,却愈发的厌恶这个相似的世界,找到了同样的人,也更加的迷惑自身。然而,妻子也病了,居然是跟自己同样的病。他带着她出去走,四处旅行,就像当初的自己一样。甚至最后带着病重的妻子来到了自己开始变化的地方。他在内心里边是在期待着妻子能够像自己一样变化,靠自己救活自己吧。米歇尔对待自己的妻子是有感情的。有过最好的一晚,最初的他对着妻子从掩饰自己的变化,但是其后也会向其诉说着自己的思想。然而,妻子无疑嫁给的人和爱着的人都是变化之前的那个米歇尔,在精神上趋同的人也是之前那个米歇尔,即使之前的那个米歇尔从未好好的用探求的目光看过妻子。然而,他们也互不了解,渴求安定的马丝琳在最后病重的时候还被米歇尔带着四处奔波,探求自我。从寻找念珠到最后不断丢掉念珠,可怜的马丝琳终于绝望了吗?一个迷茫而喜欢独处的丈夫,一个坚韧而惯于隐忍的妻子。一个不安分,一个渴求安定。一个坚信自我,一个坚持信仰。两个人经历同样的疾病,一个得到新生,一个得到死亡。而这个的死亡,也让那个得到新生而四处探求的人的探求最后终于停止了。最后,对于这本书的序言,表示一下对柳先生关于同性恋的表述的愤慨之情。

精彩短评 (总计88条)

  •     一位忘记道德 一位跨入窄门 对人性中的世俗、信仰和道德 究竟是如何抉择的呢 即使知道是扭曲 但是真的是这样的吗
  •     没有你我就找不到上帝 没有你我就找不到啊。
  •     对于背德这个重主题 纪德却竭力在轻描淡写
  •     还没有开始看
    从文学少女中才了解到这本书的 期待 包装不错 正版
  •     通过读此书,让我对文学产生了兴趣!
  •     套书买全
  •     掙扎而分裂的人才能寫出這麼兩個故事吧……還好讀完正文才讀序。
  •     更喜欢《窄门》一些(虽然不在基督教传统之中,对于阿莉莎对上帝的爱并不能十分理解),《背德者》感觉张力还是少了一些,要说“背德”,不如像浮士德那样来得痛快、丰富一些吧!
  •     一种淡淡的新奇,莫名的诱惑可以使你读完但是又不知所云,平静激荡的外面下有一颗邪恶的心,纪德我喜欢。
  •     比起违背道德的人,窄门就其名字更吸引我,不过内容上我还是更倾向于前者。我买了这个版本,背德者听起来干脆多了。
  •     很好的书,排版清爽,内容超赞。
  •     呆妹推荐系列 我老觉得她是生活过得很惬意却有点小心翼翼那种人 还没到混不吝的年纪 所以整个人身上透出一股迷惑的可爱 《背德者》所说的企图打破的束缚 之于大多数人尚且是松松垮垮的幸福 好羡慕她… PS 《窄门》介绍就感觉女主很墨迹不想看了= =
  •     若是爱你,便与你相遇在道德的最顶端。
  •     纪德被木心指作品中可见陀氏影子。背德者,不写美好,而写美好的毁灭。因为,美好注定毁灭。就境界来说,纪德比陀差很多距离。
  •     还没读、心里满满的感觉。很期待、希望不会让我失望
  •     背德者Immoraliste和窄门Porte étroite都是纪德先生的代表作品,在网上可以下载免费的法语原著,读过之后对照译本再读一遍,一定大有收获。
  •     阿莉莎并不期待与杰罗姆被一起抱在母亲的臂弯里,她期待的是自己筋疲力尽的碎骨头被上帝拾入怀抱,在一厢情愿的牺牲中目送杰罗姆独自穿过窄门——阿莉莎甘愿死,她不允许世上有哪种幸福能让她满足。
  •     很好。物美价廉
  •     纪德最有名的作品。
  •     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原因,我觉得整体的张力不够。
  •     这本是确实有点贵……
  •     学僧的老时代
  •     不错,特地买这2个小说的合本书
  •     书写的有点像是个人传记,没有什么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却有着深刻的内涵。。。刚读起来会觉得有点枯燥~但渐渐会发现主人公的复杂心理~
  •     前者可能因为信仰不够而堕落弃德,后者又因为近乎病态的信仰而造成爱情悲剧。也许一个有信仰的个体在成为上帝的孩子之前,也只是一个有着人性的凡人。
  •     就是运送途中有压到边角,其他还好
  •     翻译质量没的说,之前看了书评就有想买的冲动。不负众望,文字积极精炼优美
  •     没想象中的好,没看懂
  •     “我是在完全忘记昨天后,才强行继承每时每刻。”我有了这种无处使用的自由,日子反倒更难过。
  •     看完窄门第一反应是相爱相杀何苦呢
  •     理性、感性、信仰、自然在书中总是走一端机智,物极必反的结果就是反噬,米歇尔是,阿莉莎也是。
  •     有点不知所云啊。完全看不懂写了什么。
  •     《背德者·窄门》为纪德的两部小说的合集,堪称其小说创作中的“双璧”。其原因在于两部作品各自的主人公在道德问题上体现了截然相反的对称倾向:《背德者》主人公为追求官能享受而背弃道德,《窄门》主人公则为保持完美德行而坚拒尘世的欢乐与人间的幸福。
  •     2015-4-1 圣经:你们努力从窄门进来吧,因为宽敞的门和宽敞的路会使人堕入地狱,许多人都是从这里堕落的;但窄门和狭路却会使人得到永生,只是很少有人能够发现窄门和狭路。
  •     窄门成为了我最爱的故事之一,阿莉莎到死都没有接受杰罗姆是怕最终像纪德那般梦碎,好不容易得到的最终因为恶习不改导致的破灭,他一定时常想起这件事。所以有了《背德者》这篇。倘若是一个至善至美的你是否会成就一个恶习不改的我?
  •     正货,比商店便宜
  •     译者的序很是令人不齿,通篇就是在说别人道德败坏,而这么说的原因只是因为别人是同性恋,真是,看不惯你别译啊,骂个屁啊
  •     就是有点压破了
  •     更喜欢背德者 纪德太细腻 要慢慢琢磨
  •     “你是不是没有足够的力量走自己的路?可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独自到上帝那里去。”
  •     为了你,我把人生的高度设的那么高,以至于人间所有的乐事对于我来说都是失落。
  •     以前看过,买了以后再读读!
  •     书不错,只是边角处有一点小损坏,不影响阅读。。。。
  •     在文学中的爱情,窄门,只能一个人走过
  •     译者序写的是什么鬼 有病吧 可怜的老头子
  •      一切食物的时间轴都是起点。
  •     这个版本的前言真的气死人。
  •     刚收到,送给朋友的,还没拆开! 书不是很厚···但毕竟是一本好书,内容非常精彩!
  •     书中的基调一直是灰灰的 不管是对话还是描绘的景色 读过以后对伦理的概念又有了深刻的认识 按照原来的理念主人公是个纯粹的违背道德者 但是读过以后 他让你恨不起来 真的恨不起来 窄门就不多说了 个人不是很喜欢 虽然这么说要被人拍砖 但是每个 人对一件事都会有和别人不同的看法 这跟读书人的性格有很大关系 我本身就是个很雷厉风行的一个人 接受不了这种思维情感
  •     與自我的相持。
  •     好书!还是以前的诺奖文学经典
  •     俨然我对自己的想象。该反思。
  •     欲望与道德,我感知,所以我存在。
  •     被里面的爱情所感染
  •     倾荡在道德的两舷,浮沉在生命的海浪中
  •     “他们相互越相似,就越和我不同。”
  •     背德者更早写出不过却更现代一点……还有窄门也是西方作家常用的梗…… 还有千万不要看译者序!
  •     之前在文学少女上就已经看到过这本书了,现在终于可以看到原版了。期待
  •     很快发货
  •     “看来只有她幻想中的幸福才是她的归宿……”“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     《背德者》和《窄门》体现了两种背道而驰的人生观。虽然觉得值得一看,但还是不喜欢。
  •     这本书真的体现了社会的矛盾,特别是窄门,十分之感动的小说,情绪自然的带动了,很值得一看。书排版等也物有所值
  •     非常非常好~
  •     看不出米歇尔 哪里背德,以及最后杰罗姆和阿莉莎太过悲剧。
  •     《背德者》和《窄门》在道德上体现了完全相反的对称倾向,前者的背德主义可以说是道德的沦丧,也可以说是对自由的追求,是一种人性对宗教抑制的反抗。而后者则是一部为了保持纯洁德行而弃绝尘世幸福的爱情悲剧。这估计也体现了纪德思想中激烈对立的一面,译本一般,装帧排版都还不错。
  •     纪德竟然也是gay,受教了。《背德者》写他同性恋的一面,《窄门》写他迷恋表姐的一面。写自己,我觉着需要莫大的勇气。佩服!佩服!
  •     买给孩子的书,支持
  •     有一种追求,有一种存在,我们不能妄断他的对错,我们会感叹会思考
  •     背德者好无聊 窄门很喜欢 “通往上帝最终的幸福的道路很窄 只容一人通过” 阿里莎对信仰保持的德行 为了让两人而拒绝了杰罗姆的爱情 但是最终在临死一刻依旧是后悔的 曾经两人拥有的炙热不表的爱 而留给杰罗姆永远伤痛的记忆
  •     被背德者感动的一塌糊涂
  •     喜欢那就买
  •     翻译腔差评
  •     一篇前言就概括尽所有要说的话,可我一点儿都不觉得有那么震撼………………所谓的两个极端,有多极端?只有文笔流畅是真的。囧。
  •     看了这两本书完全成为了纪德粉
  •     好吧尽管野村文少正篇看完还觉文少读后感之流但不否认被老师安利来。背德者除我没钱没才学外倒是找到了些心理共鸣什么鬼。不过真看出同性恋味道,作者传奇!话说米歇尔真爱妻子?窄门挺纠结,啊啊爱太深沉害怕超上帝?主角强硬点上了算了好吧人真爱。结局之前一直觉得女主有点圣母婊我错了T^T
  •     好喜欢窄门,想读多几次
  •     相比《背德者》,更喜欢《窄门》。
  •     这本书写的真心不错。推荐看!!
  •     凑合
  •     夜读:分为《背德者》和《窄门》两个故事,我更喜欢后者一些。《背德者》批判色彩浓些,背的都是所谓的道德,给别人看的道德,强装的道德,当自己投入大自然感受阳光空气的时候觉得那些所谓的道德都是狗屁,开始新生活。可最后对恋童的一笔带过,也真是讽刺意味浓厚!《窄门》克制约束内心真正欲望的两个年轻人,把青春的激情生生掰成了柏拉图,看似残酷不可理喻,可最后我却觉得这也许不是最坏的结局。抛开宗教的束缚不说(尽管是作者最想阐述的),有些事还真是相见不如怀念,有时明明线下火热,见面却尴尬。而且你不得不承认,当爱情揉入了柴米油盐以及衰老的容颜时,真的也不再是爱情了!
  •     窄门的爱情和少年维特烦恼一样 都太古典 古典的腻腻歪歪折磨人
  •     同学推荐的。书很不错,快递也很给力。
  •     还没看哎,借来看看啊
  •     “法国人人人都是情人 意大利人可不是都这么可爱”
  •     赞美纪德
  •     “我也是这么想的,”梅纳尔克又说,“唉!要是我们周围的人都相信这一点就好了。大多数人却认为只有强制和压迫才会让人有出息。他们都太爱装。人人抹杀自己,仿效别人,甚至对偶像不加选择,看到什么就是什么。可是我觉得,一个人的身上还有其他值得解读的部分。他们却不敢翻过这一页——模仿的法则。我管这叫畏惧法则。怕无处立足。这种精神上的旷野恐惧症太可憎了,这是极度的懦夫行为。难道他们不知道,人总是在独自一人的时候才会有所创造吗?然而,这里又有谁想发明创造呢?洞悉了自己的与众不同之处,这才是最了不起的事,这才是使人具有价值的东西。人们却要千方百计地忽略它,千人一面,还号称这是热爱生活呢!”
  •     我愿意相信纪德对于整个20世纪法国文学不可磨灭的影响,或许是我高估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但高估便高估了吧,钦佩他还归选择以一切可能性
  •     在晴好的天气里,米歇尔心无旁骛地躺在微风中,只体会到生命的流光和感官的抒发……生机勃勃!这部分翻译挺不错的。纪德的表达还是比较隐晦,或是这种感情本身有些复杂难于揣测,我只感到这些反复的可认知但还未能理解。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