飙车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社会 > 飙车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0
ISBN:9787020073337
作者:[法] 勒克莱齐奥
页数:219页

作者简介

天空中没有了鸟儿,老流浪猫也没有了栖身的地方;
喧嚣城市中,他们是如此孤独……
这是一组生活在社会边缘的众生相:翘课飙车抢劫路人、却遭遇车祸的少女;为到梦中的法兰西工作而偷越国境的、苦难的意大利人;为见到狱中的哥哥而去商店里偷钱的小达维;不想回家却遭到流氓轮奸的克丽丝蒂娜;抵制官商勾结征地的“钉子户”曙光别墅夫人;对病中的母亲撒谎、天天逃学去看大海和天空的阿娜……
《飙车》是勒克莱齐奥短篇小说代表作,共收入十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中的主人公,不是处于社会边缘的少男少女,就是游离于文明社会之外的边缘人物。他们排斥与现代文明联系在一起的人造风景,水泥森林般的城市让他们感到窒息,在他们眼里,城市是各种危险存在的地方,让人无法感觉、无法聆听,无法看见东西。他们渴望远离城市,与自然亲密接触,只有大自然向他们张开怀抱,为他们提供避难所。
关注这些边缘人,也是关注我们自己,关注我们人类的世界。

书籍目录

译者序飙车莫洛克逃犯阿里亚娜曙光别墅安娜的游戏奢华的生活偷渡客小偷啊,小偷,你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奥尔拉蒙德达维

前言

  《飙车》(原名《飙车及其他社会新闻》)出版于一九八二年,收入十一个短篇小说,是勒克莱齐奥最具代表性的短篇小说集之一。早在一九九二年,勒克菜齐奥的两部短篇小说集《梦多和其他故事》(1978)以及《飙车及其他社会新闻》中的九篇小说就已经翻译成中文,并结集成书,以《少年心事》为书名,在柳鸣九先生主编的“法国二十世纪文学丛书”中出版。在这本书的前勒口上,有这样一段文字:  勒克莱齐奥笔下的故事仿佛源于冥想和梦幻,反映的却是我们的时代。如果说,为了到梦中的法兰西工作而偷越国境的苦难的意大利人,为见到狱中的哥哥而去商店里偷钱的小达维,不想回家却遭到流氓轮奸的克丽丝蒂娜等人物的故事揭示的是存在于沮丧的当今世界的可怕的孤独、压抑、不公以及对自由和美好爱情疯狂而又徒劳的渴望的话,那么,四处漂泊的小男孩梦多,热爱自由的小姑娘露拉比等这些有如精灵一样的孩子的故事则为我们指明了走出忧郁的黑暗,重新找回我们呼吸的清晰的节奏和我们灵魂的钥匙的希望之路。  这段文字大致上概括了这两部短篇小说集的主题,虽然内容各不相同,虽然从两部小说集的书名来看,《梦多和其他故事》强调作品的故事性,而《飙车及其他社会新闻》则强调故事的真实性,但是这些短篇小说都具有一些共性,都在探讨一些共同的主题,主人公也大都是处于社会边缘的少年儿童,或者一些游离于文明社会之外的边缘人物。  勒克莱齐奥为什么喜欢把少年儿童作为他小说的主人公呢?无论是《梦多和其他故事》中的流浪少年梦多、逃学少女露拉比,还是《飙车及其他社会新闻》中守护着老剧院废墟的少女阿娜、四处寻找哥哥的达维,小说中的大多数人物都是孩子,对此勒克莱齐奥有自己的解释。他说,孩子代表了纯洁的心灵,这种纯洁心灵使他们更接近浪漫传统;孩子是对成年人关闭的天堂的象征,孩子是唯一神奇的生命,只有孩子才懂得完全融入宇宙之中,只有他们才能教会我们如何与这个世界和谐相处,“只有小孩子才知道自己在找什么”,所以大人“必须变小,小得可以躲在一株草和一朵花的阴影下,才可以生活在阳光下,尘埃中,风中,这样的日子,一天跟一个季节一样漫长”。对作者来说,这些天真无邪孩子尚未受到文明社会的污染,他们是城市里的精灵的化身,他们离开父母、城市,梦想着外面的世界,他们热爱大自然以及与大自然相关的一切,到大自然中去寻找“另一个世界”。他们所有的人都不想去学校,都想去旅行,只想得到一样东西:自由;他们渴望自由,追寻自由,对他们来说,自由就是幸福。一方面这些孩子似乎跟普通的孩子没什么两样,另一方面他们跟我们又很不一样。这些在成年人的世界里迷路的孩子在大自然中找到了平衡,他们本身就是自然的化身,他们就像是偶然流落到人类世界里的“小王子”(《萌芽》杂志的编辑蕾娜在点评《奥尔拉蒙德》时说:“当我想象着这个坐在‘尖形穹窿大窗户’上,眺望着海天变幻的小女孩阿娜时,脑中一闪而过的是坐在孤独的星球上的小王子的身影。他们拥有同样的纯净和坚定,而阿娜则多出了一份决绝与清冷……”),他们有些天真,有些让人迷惑,有些好幻想,但对幸福和自由的渴望从不改变。  小说中的每一个人物都在逃。“逃离”是勒克莱齐奥作品最重要的主题,他说:“逃走,永不停歇地逃走。离开,离开这个地方,离开这个时代,离开这身皮囊,这种思想。摆脱这个世界,放弃我的财产,放弃我的思想,远走高飞。”与《梦多和其他故事》里的那些儿童的“无意识”逃离相比,《飙车及其他社会新闻》中那些已经成长起来并且有自己的思想的青年或者成年人的出逃则是有意识的选择,比如《阿里亚娜》中的克丽丝蒂娜,《奢华的生活》中的布丝和布西,《偷渡客》中的米洛兹,《莫洛克》中的少妇莉亚娜等,他们似乎再也没有那些孩子的幻想,他们更明显地与社会格格不入,城市的野蛮、身处城市文明中的孤独,使他们渴望逃到另外一个世界。他们在文明世界中找不到的位置,于是千方百计逃离人类社会和现代文明,他们游离于世界之外,文明之外,他们逃离社会,以便从当代世界的恐惧中解放出来,他们对童年、工业革命前的纯净社会充满无限的怀念,他们身上有一股野性,而在作者看来,这种野性代表了纯洁、完整和未被同化,但他们与那些儿童有着共同点: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大自然,是远离当代世界的东西和人群,与自然保持着亲密的接触,只有大自然向他们张开怀抱,为他们提供避难所。  对作者来说,大自然中的风景是流浪、寻找宁静和无限的地方。风景总在别处。他笔下的这些人物都逃往大自然,不仅因为他们能够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更因为大自然中的风景美不胜收,让人陶醉。作者在每一篇小说中都会花费大量的笔墨来进行景物描写,风景描写在他的作品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尼斯海岸边的风景反复在作品中出现,因为作者在那里出生、成长、读书,比任何人都了解那里的防波堤、海滩,熟悉那里的山山水水,他说“我喜欢我的风景,因为它总是一成不变。”布丝和布西的旅行把我们带到了意大利海滨,逃犯的故事发生在非洲,米洛兹穿越的无疑是阿尔卑斯山……大自然中的美丽风景似乎成了他作品的全部内容,作品中的情节并不重要了,壮丽的自然景观胜过一切。他作品的主要风景有大海、山峦以及介于城市和自然风景之间的无人地带,他不止一次在作品中写道:“大地是永恒的岛屿,大海才是真正的国度”,“大海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大海是孤独的象征,代表着逃避,是避难所,是朋友和知己”。这些风景的美常常是通过人物看风景的姿势神态表现出来的,这些人物看风景的时候总是一动不动,心醉神迷,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比如《莫洛克》中的莉亚娜“一动不动地站在活动房屋前面,阳光包围着她,进入到她的体内……”《阿里亚娜》中的克丽丝蒂娜“一动不动地待在那里,背靠着冷冰冰的墙壁,看着黑夜、无际的灰色天空和数百扇窗户都亮着灯的高大的白墙……”《奢华的生活》中,皮埃罗和布丝“一动不动地看着大海”,《逃犯》中的塔亚“久久地蜷缩在那里,一动不动地仰望着天上的星星……”《奥尔拉蒙德》也是一样,阿娜一动不动地盘腿而坐,“凝望着天空和大海,仿佛从未见过它们似的:微微弯曲的清晰的地平线,一望无际的灰暗的海面上,泛起泡沫的海浪仿佛静止不动”,《曙光别墅》中的“我”在那里伫立良久,“一动不动站在那条大路上,看着那栋老房子的屋顶,树木以及幸存的一小块花园……”《安娜的游戏》中的男主人公“一动不动,面朝西方,面朝太阳落下去的地方。那里有一望无际的大城市,有喧嚣不息的马路和闪亮的灯火。大海湛蓝,几近黑色,硬得就像金属块……”而女主人公安娜“热爱大海胜过一切,特别是在她和地平线之间什么东西也没有,肉眼可见天空下的弯曲的地平线时,她可以一连几个小时坐在一块礁石上凝望大海,一动不动,犹如垂钓者。”  作家曹文轩说:“风景描写最能体现写作功夫,若把自然风景描写得不落俗套,而且把它与作品的情调、氛围和人物的情境融为一体,这是很难的。”冈察洛夫、屠格涅夫、蒲宁、卢梭、华滋华斯、厄普代克、克劳德·西蒙等世界一流作家之所以成为风景描写大师,因为他们非常注重作品中的风景元素,才留下了那么多吟咏自然的华章。勒克莱齐奥也继承了他们的优秀传统,他也一样,寥寥几笔,就能勾绘出自然景物的神韵,烘托或反衬出人物的内心世界,情与景的交融甚至到达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在赋予景物无限生命力的同时,也给作品平添了一层诗情画意。作者像许多诗化小说作家一样,在作品中追求诗美效果,所以并不注重作品叙事功能,不以情节冲突来塑造人物性格,而是重视意境的营造。他用孩童的纯净的、充满诗意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以细腻笔触,满怀深情地描绘让人陶醉的自然美景,人物形象与景色互相映衬,情景交融,组成一幅幅充满诗意的画面,为我们描绘出一个乌托邦式的纯净世界。这些描写也充分表现出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自由生活向往,对苍生、对世间万物的深切关怀。  有人说,对世界、对他人、对生命,尤其是对边缘人物、弱势群体的这种怜悯的情怀历来就是文学高贵本质的体现,诺贝尔文学奖高举理想主义、人道主义的大旗,把“造福于人类”当做自己的根本使命,所以,在地域边缘文化上和在作品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表现对处于社会边缘的弱势群体的关心与同情的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绝大多数作品都在描写社会主流之外的边缘人物的南非作家库切,关注个体人尤其是边缘人,特别擅长对女性处境、选择和责任进行深度挖掘的英国女作家莱辛都获得了诺贝尔奖评委的格外青睐,而勒克莱齐奥获奖既是因为他是“一位标志文学新开端的作家,一位书写诗意历险、感官迷醉的作者,是对在主导文明之外和之下一种人性的探索者”,也因为他是一位矢志不移地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和边缘人物的人文主义作家。  所不同的是,勒克莱齐奥笔下的这些游走于社会边缘的人物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边缘人物,他们并无衣食之忧,不是被迫边缘化,而是自觉地有意识地“自我边缘化”,为了强调这些人物的“真实性”,作者把他们放进“社会新闻”中,甚至整本书的名字都叫“社会新闻”,车祸、强奸、自杀、失业、移民、抢劫、离家出走,这些的确是社会新闻的题材,但作者并不想以此满足某种猎奇心理,他只是想从社会新闻中吸取创作灵感,报纸上刊载的社会新闻很快就会被人遗忘,而勒克莱齐奥想以小说的形式让人们记住这些每天都在发生的新闻事件。社会新闻“反映社会生活中体现社会伦理道德的事件、社会风气、社会问题、风俗民情以及自然界和社会上的奇闻异事”(《新闻学大辞典》甘惜分主编),其关怀对象是人性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生的意义。勒克莱齐奥的小说正是要通过社会新闻这一概念来唤起人们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人的独立人格、人的个性、人的理想和人的境遇的高度关注。对弱势的关怀和人文关怀的背后,折射的正是作家对“在主导文明之外和之下一种人性”的不懈探索。  作者笔下的人物都排斥与现代文明联系在一起的人造风景,水泥森林般的城市让他们感到窒息,在他们眼里,城市是各种危险存在的地方,让人无法感觉、无法聆听,无法看见东西,“沥青空地上耸立着许多状如峭壁的混凝土建筑。这里有小石头山、马路、桥梁和满是尘土的鹅卵石河床,还有火葬场呛人的浓烈的烟雾在山谷的上空飘荡。这里远离大海,远离自由,甚至远离空气,还远离世人,与世隔绝,像个弃城”,这就是《阿里亚娜》里所描述的火葬场似的城市。如果说自然风景代表自由、无限和梦想,城市风景则代表禁锢、压抑和残酷现实,代表牢笼、藩篱和奴役,这些人物都厌倦了窒息人的水泥墙壁,纷纷逃到大自然中,享受着在阳光下做白日梦的时刻。这么看来,是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过程中对自然的破坏、自然风景的消失,才迫使他们成为边缘人的。丹麦文学批评家勃兰兑斯曾指出:“城市生活及其烦嚣已经使人忘却自然,无尽无休的社会交往消磨了人的精力和才能,损害了人心感受纯朴印象的灵敏性。”人类在创造高度文明的同时,又在不断地毁灭自己的文明,把我们自己变成“边缘人”,所以,关注这些边缘人,其实也是关注我们自己,关注我们人类的世界。勒克莱齐奥说:“我的作品都是一些提出来的问题,而不是解答,甚至连解答的意图都没有。”作者在作品中为我们描绘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的同时,也促使我们去思考我们的生活,到底什么是真正重要的东西,他没给我们答案,因为答案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

内容概要

勒克莱齐奥,一九四〇年生于法国尼斯,一九六三年出版第一部小说《诉讼笔录》,并获得勒诺多文学奖。至今已出版四十多部作品,包括小说,随笔,翻译等。一九八〇年,勒克莱齐奥以小说《沙漠》获得保尔·莫朗文学奖。一九九四年,他在法国《读书》杂志一次读者调查中,被评选为当代最伟大的法语作家之一。
二〇〇八年,勒克莱齐奥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章节摘录

  马尔迪娜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她感到空虚的寒流在她的身体里蔓延,向心脏逼近,她的手心沁出一些汗珠后,变得湿漉漉的。滴滴和那个男孩子在阳光下眯着眼睛看她。他们跟她说话,但她听不见。她当时的样子肯定是脸色煞白、目光呆滞、两唇哆嗦。然后,这些症状一转眼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此刻是她在说话,声音有些嘶哑,她不大清楚自己在说些什么。  “好了。嗨,上路吗?现在上路吗?”  男孩子跳下摩托车。他亲了亲滴滴的嘴唇,然后向马尔迪娜走过来,却被她猛地推开了。  “喂,放开她。”  滴滴猛地启动摩托车,把车开到马尔迪娜身边。她们狠狠地轰了几下油门后,同时出发了。她们在人行道上行驶了片刻,然后拐上机动车道,在汽车才能行驶的马路上并肩前进。  马尔迪娜开着摩托车,内心深处不再感到恐惧。也许,摩托车的震颤、燃油的气味和灼热已经把她身上的每一个凹洞都填满了。马尔迪娜很喜欢骑摩托车,特别是在今天,在这种阳光灿烂、天气暖和的时候更喜欢。她喜欢驾车在汽车之间穿行。她把脑袋微微歪向一边,以免把风吸进肚子里。加速!滴滴运气真好,她的那辆摩托车是她哥哥送的,不过嘛,说送也不是很确切;钱还是要给的,但可以等滴滴有钱之后再给他。滴滴的哥哥跟大多数男孩子不一样。他心地善良,人也很有主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不像别人那样把时间花在高谈阔论、胡说八道上,那些人自吹自擂不过是为了抬高自己罢了。马尔迪娜并不真的想他,想也只是几秒钟的事情,仿佛正与他一起坐在他那辆肥大的古兹牌①摩托车上,在空旷无人的大街上全速前进。当她的两臂搂着那个男孩子的腰时,感到强风猛扑到脸上,拐弯时大地东摇西晃,她感到眩晕,就像在飞机上一样。  两个姑娘沿着人行道向西行驶。太阳在天顶燃烧,清爽的空气并不能驱除压在马路的沥青和人行道的水泥上的昏昏欲睡的印象。商店都关门了,铁窗帘给拉下了,更加重了昏昏沉沉的感觉。尽管摩托车轰轰作响,马尔迪娜时不时仍能听到路边楼房二楼里电视机自言自语的叽里咕噜声。其中有一个男子的说话声,还有一支曲子,那曲子在大街的睡梦中回响,那么奇怪,就像是在山洞里发出来的。  现在,滴滴笔直地坐在摩托车坐垫上,冲到了前面。她那红艳艳的头发在风中飞舞,飞行夹克衫的背部胀鼓鼓的。马尔迪娜跟在她后面,在同一条线上行驶。从车库的玻璃窗前经过时,她瞥见她们飞速驶过的身影,有如牛仔片中的骑兵。  后来,恐惧又一下子回到了马尔迪娜的心中,她感到喉咙发干。她才发现大街并不是真的空无一人。一切都好像是事先安排好了的,她们到了某个地方就不能回头。恐惧是那么强烈,马尔迪娜感觉到眼前的一切都开始晃动,仿佛就要病倒一样。她真想停下摩托车,随便在什么地方躺下来,躺在地上,蜷缩在墙角里,以止住一波接一波地穿透身体的剧烈心跳。她的摩托车减慢了速度,在马路上有些东倒西歪。滴滴笔直地坐在她的那辆摩托车上,在她前面头也不回地驶远了。阳光照得她的红发熠熠闪光。  尤其可怕的,是人们在等待。马尔迪娜不知道他们在哪里,他们是些什么人,但她相信,长长的大街上,处处都是他们的身影,他们正用无情的目光追寻这两辆沿着人行道飞驰的摩托车。那么。他们在等什么呢?他们想要什么呢?也许,他们正站在白色的楼房高处,站在阳台上,或者隐藏在窗帘后面?也许,他们正躲在远处一辆停着的汽车里,用望远镜窥视?她在几秒钟的时间里看清了这些,与此同时,她的摩托车在离十字街不远的地方东拐西拐地慢了下来。过一会儿,滴滴就会望一望身后,折回来问她:“怎么回事呀?怎么回事呀?你怎么了?干吗停下来?”

图书封面


 飙车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勒克莱齐奥的作品总是让人有一种阅读的质感,如同水银般倾泻无阻,晶莹的文字的碎片恰到好处的镶嵌在每一处纹理中,天然的勾勒出他独特的诗化语言的特质。而这种行云流水般的文风不仅仅体现在他的长篇小说中,在这部由11个短篇故事集结而成的《飙车》中,依然绵延着他一泻千里的文风。 除了文字上的气质以外,这位获得08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法国作家,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在题材的选择上,一如既往的关注边缘人物和弱势群体,而《飙车》里面所有故事的主人公恰恰就是这样一群游走在社会围墙之外的人物。从在街上飙车抢劫的叛逆少女,被遗弃的与狗为伴的孕妇,到旅行是为了出走的女孩,想要逃离家庭却被强奸的少女,再到偷守行将拆弃建筑上的逃课小女孩,独守被无良商人视为眼中盯的旧宅的老妇;从为女友徇情的男人,无亲无故的逃犯,到被压榨欺骗的偷渡客,为了生计铤而走险的小偷,再到为寻找哥哥而成为流浪汉的小男孩,在有限的篇章中,总是承载着鲜活的形象。 意外的是记忆的痕迹并非因为故事的讲述,而是在片断的叠加中自然的挑染,这又形成了勒克莱齐奥作品的另一种性格,如同波斯的细密画,精致的细节追求,静止的空间感受,作者往往于景致上花费大量的笔墨,关注人物内心的倾诉。生活片断的叠加,非但没有削弱作品的立体性,反而产生某种奇妙的效果,一种真实生活景观的还原,带着文学的品行,作者给予的不是强制性的人文思考,而是某种天然的生命感悟。 这种感悟所指向的就是对自然的回归,对自由的向往,钢筋水泥与浑然天成之间的矛盾,世俗的束缚和灵魂的放飞之间的挣扎,既非悲天悯人,也非冷眼旁观,所有的文字只是用来讲述一件件真实的社会见闻,勾勒一幅幅没有色彩的水墨画,但是你自能从字里行间,线条筋骨中,读出,品出人性的无奈。那一些不被社会认可的人群,那一些想要脱离社会认可的人群,我们总是习惯于主观的臆想,或者视自己为同类,或者充满敌视,难得的是勒克莱齐奥笔下的人物,却是在行动的本身中,敞露内心的彷徨和对人生的思考,似远又近的留下一些生命的痕迹,当这种痕迹被阅读的时候,总是有了一些新的扩散,这种扩散或许关乎生命实体,或许只为了那一潭清澈!
  •     如果套用当下的流行词汇,把勒克莱齐奥的短篇集《飙车》理解为所谓“残酷的青春”,未免有失偏颇。这本书原来的法语标题是《飙车及其他社会新闻》,以《飙车》开始的十一个短篇尽可纳入“社会新闻”的范畴:尝试干一票摩托劫匪却被卡车撞死的少女,在戈壁上跋涉乃至死于干渴的逃犯,每天逃学为的是守望旧剧场废墟被拆迁的最后一刻的小女孩……十一个故事宛如真实世界残酷面的切片,无怪英语译本的书名成了《飙车及其他冷硬现实》。但仅仅是冷硬吗?当我们透过人物的眼睛看世界,很难不为他们所体现出的“感受力”而动容。《奢华的生活》中,两个被收养的年轻姑娘决定去冒险,尽管她们的日常不过是血汗工厂没完没了的缝纫活。女孩们靠着彼此相似的容貌骗过检票员,用一张票混到蒙特卡罗,然后在宾馆过起她们长期梦想的“奢华的生活”。这是两个连热水器都不会用的小姑娘,在因冷水澡而瑟瑟发抖之后,她们站在窗边看海,“这些情景让人感到头晕目眩,奇怪得很,就像幸福一样。”读者也随着她们的胆大妄为而目眩:偷窃、逃离宾馆不买单、搭上陌生男人的车……随时有危险在下一个转角候着,可能是警察或是某个心存不良的人。但女孩眼中的世界是如此新鲜而深刻,异国的风景,冰淇淋的甜美,海边的孤独,冒险的恐惧和酣畅迸射在她们周围,让你不由也暗自期待,盼望这一场羁旅永无终结。女孩们旅行的终点是监狱。这并非出人意料的结局,作者却拒绝给它一个灰色的收梢:“她只想她们什么时候能再度出发,远走高飞,一走就永远也不回来。”是因为年轻,梦想才不会死吗?或者说,主人公还没有来得及学会挫败?《达维》的主人公同样是个犯下偷窃的孩子。达维九岁,他十四岁的哥哥离家未归已有一段时间。达维在街上游荡,在超级市场偷食物,在货车里过夜。他没有那两个女冒险家的兴奋,脑中回旋的全是关于哥哥的回忆。这个瘦小、落寞的男孩悄悄偷取食物塞进嘴巴的动作,映出的仿佛是《四百击》中丹尼尔偷牛奶的一幕。而缺乏关爱的达维没有像丹尼尔那样一口气跑到远方,他想明白了一件事,哥哥被抓进了监狱,只有同样的行为才能让他抵达哥哥的身边。于是,九岁的达维把手伸向一家鞋店的收银柜,被当场抓获。达维哭着,同时一声不吭,“他现在终于找到了那扇通往哥哥爱德华的秘密住所的大门,他永远不会从那里回来。”勒克莱齐奥描述了这一系列“社会新闻”,其用意显然并非宣讲“该与不该”这么简单。女冒险家们也好,达维也罢,都不是为了金钱而行窃。生活中有些闪光的时刻,对她们而言,那是未知的风景,对他,那是有哥哥在身旁的岁月。作家在四十二岁写下的这部作品,奇异地保留了所有人都在童年时见过的纯粹风景。随着个人的成长以及时代的更迭,那些原初的景色消失了,抑或是能看见他们的眼睛丧失了。就像《曙光别墅》中那个怀恋儿时游玩地点的“我”,当面对封闭了别墅窗户并拒绝搬走的“曙光别墅夫人”,“我”忽然意识到对这所房子的深重眷恋抵挡不住现实的压迫,于是无法答应替老妇人守护这座垂死的老宅。在老宅的周围,道路和建筑生长如水泥丛林,“我”记忆中那种经过树木过滤的温柔光线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则是现代化都市“没有秘密”的强烈阳光。作者就是这样用简洁的社会速写来捕捉那些逝去的心之风景。那是惟有尚未被社会化的孩童才能目睹的神奇国度。在那个国度,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正如《奥尔拉蒙德》中的阿娜,在她的视野中,“只有大海和天空,仿佛大地和人类都不存在。”彼时她正坐在旧剧场废墟的窗台上,来拆除这座剧场的建筑设备和工人们已经进场,她的伙伴皮埃尔则怀着她逃课来此的秘密在楼下不安地徘徊。尽管怀着恐惧,阿娜试图守着只属于她的这个窗台,几乎与剧场同归于尽。让她这样做的不是盲目或无知,而是那片孤绝的美景,其中没有学校,没有她生病的母亲,换句话说,没有现实世界。现实贫瘠,梦想瑰丽,十一个不同的故事撩起的是一样的乡愁。作为文字旅行者的我们生活无臾,既非《偷渡客》中那个翻越阿尔卑斯山然后被迫做了一年苦工的人,也不是《安娜的游戏》中那个打算在爱人发生车祸的地点撞车自杀的悲情男子。但你总有过这样的时刻,一双眼睛,一个呼唤,或是一道倏然闪过的昨日风景,让你想起曾有过的莫名期待。那时你还年少,天空湛蓝海水蔚蓝,而你深信自己将会踏上永不回头的旅程,到一个从未目睹的梦想之境。
  •     《飙车》(原名《飙车及其他社会新闻》)出版于一九八二年,收入十一个短篇小说,是勒克莱齐奥最具代表性的短篇小说集之一。早在一九九二年,勒克莱齐奥的两部短篇小说集《梦多和其他故事》(1978)以及《飙车及其他社会新闻》中的九篇小说就已经翻译成中文,并结集成书,以《少年心事》为书名,在柳鸣九先生主编的“法国二十世纪文学丛书”中出版。在这本书的前勒口上,有这样一段文字:勒克莱齐奥笔下的故事仿佛源于冥想和梦幻,反映的却是我们的时代。如果说,为了到梦中的法兰西工作而偷越国境的苦难的意大利人,为见到狱中的哥哥而去商店里偷钱的小达维,不想回家却遭到流氓轮奸的克丽丝蒂娜等人物的故事揭示的是存在于沮丧的当今世界的可怕的孤独、压抑、不公以及对自由和美好爱情疯狂而又徒劳的渴望的话,那么,四处漂泊的小男孩梦多,热爱自由的小姑娘露拉比等这些有如精灵一样的孩子的故事则为我们指明了走出忧郁的黑暗,重新找回我们呼吸的清晰的节奏和我们灵魂的钥匙的希望之路。这段文字大致上概括了这两部短篇小说集的主题,虽然内容各不相同,虽然从两部小说集的书名来看,《梦多和其他故事》强调作品的故事性,而《飙车及其他社会新闻》则强调故事的真实性,但是这些短篇小说都具有一些共性,都在探讨一些共同的主题,主人公也大都是处于社会边缘的少年儿童,或者一些游离于文明社会之外的边缘人物。勒克莱齐奥为什么喜欢把少年儿童作为他小说的主人公呢?无论是《梦多和其他故事》中的流浪少年梦多、逃学少女露拉比,还是《飙车及其他社会新闻》中守护着老剧院废墟的少女阿娜、四处寻找哥哥的达维,小说中的大多数人物都是孩子,对此勒克莱齐奥有自己的解释。他说,孩子代表了纯洁的心灵,这种纯洁心灵使他们更接近浪漫传统;孩子是对成年人关闭的天堂的象征,孩子是唯一神奇的生命,只有孩子才懂得完全融入宇宙之中,只有他们才能教会我们如何与这个世界和谐相处,“只有小孩子才知道自己在找什么”,所以大人“必须变小,小得可以躲在一株草和一朵花的阴影下,才可以生活在阳光下,尘埃中,风中,这样的日子,一天跟一个季节一样漫长”。对作者来说,这些天真无邪孩子尚未受到文明社会的污染,他们是城市里的精灵的化身,他们离开父母、城市,梦想着外面的世界,他们热爱大自然以及与大自然相关的一切,到大自然中去寻找“另一个世界”。他们所有的人都不想去学校,都想去旅行,只想得到一样东西:自由;他们渴望自由,追寻自由,对他们来说,自由就是幸福。一方面这些孩子似乎跟普通的孩子没什么两样,另一方面他们跟我们又很不一样。这些在成年人的世界里迷路的孩子在大自然中找到了平衡,他们本身就是自然的化身,他们就像是偶然流落到人类世界里的“小王子”(《萌芽》杂志的编辑蕾娜在点评《奥尔拉蒙德》时说:“当我想象着这个坐在‘尖形穹窿大窗户’上,眺望着海天变幻的小女孩阿娜时,脑中一闪而过的是坐在孤独的星球上的小王子的身影。他们拥有同样的纯净和坚定,而阿娜则多出了一份决绝与清冷……”),他们有些天真,有些让人迷惑,有些好幻想,但对幸福和自由的渴望从不改变。小说中的每一个人物都在逃。“逃离”是勒克莱齐奥作品最重要的主题,他说:“逃走,永不停歇地逃走。离开,离开这个地方,离开这个时代,离开这身皮囊,这种思想。摆脱这个世界,放弃我的财产,放弃我的思想,远走高飞。”与《梦多和其他故事》里的那些儿童的“无意识”逃离相比,《飙车及其他社会新闻》中那些已经成长起来并且有自己的思想的青年或者成年人的出逃则是有意识的选择,比如《阿里亚娜》中的克丽丝蒂娜,《奢华的生活》中的布丝和布西,《偷渡客》中的米洛兹,《莫洛克》中的少妇莉亚娜等,他们似乎再也没有那些孩子的幻想,他们更明显地与社会格格不入,城市的野蛮、身处城市文明中的孤独,使他们渴望逃到另外一个世界。他们在文明世界中找不到的位置,于是千方百计逃离人类社会和现代文明,他们游离于世界之外,文明之外,他们逃离社会,以便从当代世界的恐惧中解放出来,他们对童年、工业革命前的纯净社会充满无限的怀念,他们身上有一股野性,而在作者看来,这种野性代表了纯洁、完整和未被同化,但他们与那些儿童有着共同点: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大自然,是远离当代世界的东西和人群,与自然保持着亲密的接触,只有大自然向他们张开怀抱,为他们提供避难所。对作者来说,大自然中的风景是流浪、寻找宁静和无限的地方。风景总在别处。他笔下的这些人物都逃往大自然,不仅因为他们能够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更因为大自然中的风景美不胜收,让人陶醉。作者在每一篇小说中都会花费大量的笔墨来进行景物描写,风景描写在他的作品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尼斯海岸边的风景反复在作品中出现,因为作者在那里出生、成长、读书,比任何人都了解那里的防波堤、海滩,熟悉那里的山山水水,他说“我喜欢我的风景,因为它总是一成不变。”布丝和布西的旅行把我们带到了意大利海滨,逃犯的故事发生在非洲,米洛兹穿越的无疑是阿尔卑斯山……大自然中的美丽风景似乎成了他作品的全部内容,作品中的情节并不重要了,壮丽的自然景观胜过一切。他作品的主要风景有大海、山峦以及介于城市和自然风景之间的无人地带,他不止一次在作品中写道:“大地是永恒的岛屿,大海才是真正的国度”,“大海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大海是孤独的象征,代表着逃避,是避难所,是朋友和知己”。这些风景的美常常是通过人物看风景的姿势神态表现出来的,这些人物看风景的时候总是一动不动,心醉神迷,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比如《莫洛克》中的莉亚娜“一动不动地站在活动房屋前面,阳光包围着她,进入到她的体内……”《阿里亚娜》中的克丽丝蒂娜“一动不动地待在那里,背靠着冷冰冰的墙壁,看着黑夜、无际的灰色天空和数百扇窗户都亮着灯的高大的白墙……”《奢华的生活》中,皮埃罗和布丝“一动不动地看着大海”,《逃犯》中的塔亚“久久地蜷缩在那里,一动不动地仰望着天上的星星……”《奥尔拉蒙德》也是一样,阿娜一动不动地盘腿而坐,“凝望着天空和大海,仿佛从未见过它们似的:微微弯曲的清晰的地平线,一望无际的灰暗的海面上,泛起泡沫的海浪仿佛静止不动”,《曙光别墅》中的“我”在那里伫立良久,“一动不动站在那条大路上,看着那栋老房子的屋顶,树木以及幸存的一小块花园……”《安娜的游戏》中的男主人公“一动不动,面朝西方,面朝太阳落下去的地方。那里有一望无际的大城市,有喧嚣不息的马路和闪亮的灯火。大海湛蓝,几近黑色,硬得就像金属块……”而女主人公安娜“热爱大海胜过一切,特别是在她和地平线之间什么东西也没有,肉眼可见天空下的弯曲的地平线时,她可以一连几个小时坐在一块礁石上凝望大海,一动不动,犹如垂钓者。”作家曹文轩说:“风景描写最能体现写作功夫,若把自然风景描写得不落俗套,而且把它与作品的情调、氛围和人物的情境融为一体,这是很难的。”冈察洛夫、屠格涅夫、蒲宁、卢梭、华滋华斯、厄普代克、克劳德•西蒙等世界一流作家之所以成为风景描写大师,因为他们非常注重作品中的风景元素,才留下了那么多吟咏自然的华章。勒克莱齐奥也继承了他们的优秀传统,他也一样,寥寥几笔,就能勾绘出自然景物的神韵,烘托或反衬出人物的内心世界,情与景的交融甚至到达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在赋予景物无限生命力的同时,也给作品平添了一层诗情画意。作者像许多诗化小说作家一样,在作品中追求诗美效果,所以并不注重作品叙事功能,不以情节冲突来塑造人物性格,而是重视意境的营造。他用孩童的纯净的、充满诗意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以细腻笔触,满怀深情地描绘让人陶醉的自然美景,人物形象与景色互相映衬,情景交融,组成一幅幅充满诗意的画面,为我们描绘出一个乌托邦式的纯净世界。这些描写也充分表现出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自由生活向往,对苍生、对世间万物的深切关怀。有人说,对世界、对他人、对生命,尤其是对边缘人物、弱势群体的这种怜悯的情怀历来就是文学高贵本质的体现,诺贝尔文学奖高举理想主义、人道主义的大旗,把“造福于人类”当做自己的根本使命,所以,在地域边缘文化上和在作品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表现对处于社会边缘的弱势群体的关心与同情的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绝大多数作品都在描写社会主流之外的边缘人物的南非作家库切,关注个体人尤其是边缘人,特别擅长对女性处境、选择和责任进行深度挖掘的英国女作家莱辛都获得了诺贝尔奖评委的格外青睐,而勒克莱齐奥获奖既是因为他是“一位标志文学新开端的作家,一位书写诗意历险、感官迷醉的作者,是对在主导文明之外和之下一种人性的探索者”,也因为他是一位矢志不移地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和边缘人物的人文主义作家。所不同的是,勒克莱齐奥笔下的这些游走于社会边缘的人物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边缘人物,他们并无衣食之忧,不是被迫边缘化,而是自觉地有意识地“自我边缘化”,为了强调这些人物的“真实性”,作者把他们放进“社会新闻”中,甚至整本书的名字都叫“社会新闻”,车祸、强奸、自杀、失业、移民、抢劫、离家出走,这些的确是社会新闻的题材,但作者并不想以此满足某种猎奇心理,他只是想从社会新闻中吸取创作灵感,报纸上刊载的社会新闻很快就会被人遗忘,而勒克莱齐奥想以小说的形式让人们记住这些每天都在发生的新闻事件。社会新闻“反映社会生活中体现社会伦理道德的事件、社会风气、社会问题、风俗民情以及自然界和社会上的奇闻异事”(《新闻学大辞典》甘惜分主编),其关怀对象是人性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生的意义。勒克莱齐奥的小说正是要通过社会新闻这一概念来唤起人们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人的独立人格、人的个性、人的理想和人的境遇的高度关注。对弱势的关怀和人文关怀的背后,折射的正是作家对“在主导文明之外和之下一种人性”的不懈探索。作者笔下的人物都排斥与现代文明联系在一起的人造风景,水泥森林般的城市让他们感到窒息,在他们眼里,城市是各种危险存在的地方,让人无法感觉、无法聆听,无法看见东西,“沥青空地上耸立着许多状如峭壁的混凝土建筑。这里有小石头山、马路、桥梁和满是尘土的鹅卵石河床,还有火葬场呛人的浓烈的烟雾在山谷的上空飘荡。这里远离大海,远离自由,甚至远离空气,还远离世人,与世隔绝,像个弃城”,这就是《阿里亚娜》里所描述的火葬场似的城市。如果说自然风景代表自由、无限和梦想,城市风景则代表禁锢、压抑和残酷现实,代表牢笼、藩篱和奴役,这些人物都厌倦了窒息人的水泥墙壁,纷纷逃到大自然中,享受着在阳光下做白日梦的时刻。这么看来,是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过程中对自然的破坏、自然风景的消失,才迫使他们成为边缘人的。丹麦文学批评家勃兰兑斯曾指出:“城市生活及其烦嚣已经使人忘却自然,无尽无休的社会交往消磨了人的精力和才能,损害了人心感受纯朴印象的灵敏性。”人类在创造高度文明的同时,又在不断地毁灭自己的文明,把我们自己变成“边缘人”,所以,关注这些边缘人,其实也是关注我们自己,关注我们人类的世界。勒克莱齐奥说:“我的作品都是一些提出来的问题,而不是解答,甚至连解答的意图都没有。”作者在作品中为我们描绘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的同时,也促使我们去思考我们的生活,到底什么是真正重要的东西,他没给我们答案,因为答案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二〇〇九年四月二十六日于桂林漓江畔

精彩短评 (总计59条)

  •     我想逃离这个世界~
  •     封面的感觉跟内容很契合。
  •     1同样都可称之为近乎“时髦”,赫尔塔米勒让我厌恶克却令我震撼——勒克莱齐奥写出了我“内心”的景象,“我”的想像,一直在那儿还没来得及表达,或是还没来得及想象的想象。 2近乎单调的强烈,仅有一种人物,一种景色(同时指涉着外部和内心),硬度很高窒息的光。震荡却静滞的蚀刻,侵蚀后经久的印迹。通过光的照耀,既可以是内心的召唤也可以是那万物的主宰,光的强烈、炙热和经久,既有着对于美的近乎痛苦的迷恋,而世间,人世的丛林,城市景观的普遍性,亦在这光照下同时焕发出严酷、森然、尖锐的光彩,这是美的另一面,亦是美自身。
  •     读的时候需要耐心。更喜欢卡佛些。
  •     边缘 层层交叠的寂静的禁锢 令人绝望的温暖 迷茫的发问
  •     《曙光别墅》,孤独的坚守者。
  •     很强的光和很重的阴影,贫瘠的山和沉重的海。
  •     矫情
  •     现代童话故事。
  •     短篇小说能写到这个份上,不易。
  •     写逃离的小说,喜欢《曙光别墅》
  •     看不见的大陆没看懂
  •     我不喜欢里面弥漫的属于城市的死亡气息,但这是必然呐。曙光别墅总会被包围、窒息、拆除。
  •     这比那本诉讼笔录写的成熟多了。
  •     读完感觉人生是一汪脏兮兮的水洼,成长就是不断风干
  •     是勒克莱齐奥短篇小说代表作
  •     断断续续读完了这本书。我曾经以为勒克莱齐奥是继承存在主义衣钵的人,但是他并不是,他只是以一个冷静的视角叙述一个灰色故事,一群生活在钢筋水泥森林中的囚徒,一群与高尚文明生活毫不相干的边缘人的生活写照。他不可触摸,但他真实存在。他引人思考,但拒绝给予你充满希望的答案。
  •     很多故事组成,忘了
  •     一直没想到枯燥的社会新闻也可以写得这么美。。。残酷的事实也可以用优美的文字表现出来~
  •     《曙光別墅》、《莫洛克》、《達維》三篇五星。勒克萊齊奧短篇的結尾一個比一個無奈,一個比一個殘酷與絕望…相比于《飆車》,我更加中意它的原名《飆車以及其他社會新聞》,充滿了日常生活的無力與蒼白感。
  •     勒克莱齐奥的所有引进作品,最喜欢这本。
  •     封面加几个短篇就值5星,其实读着就等于没读
  •     曙光别墅还可以更好
  •     关于社会边缘人群的短篇小说合集,主人公要么是本身处于社会边缘的少男少女,要么就是对社会主流文明厌倦、试图游走在社会边缘的个性人士。勒克莱齐奥在这本小说集中展现的是他一如既往的超现实风格写作手法,虚空、灵幻,对于像我这样深植于现实主义传统的读者来说接受有一定困难。因此,将此书赠与可能会喜欢的书友。
  •     卑微的人间悲剧
  •     细腻,敏感。第一次读勒克莱齐奥的小说。
  •     读完没啥记忆点扣一分
  •     你忘记了世人,你变得遥远
  •     精致的景色描写让现代的故事有一种童话般悠远的意境。最爱《曙光别墅》
  •     勒克莱齐奥的小说充满着一种夏日味道,几乎让人以为法国是一个热带国度。这其中最叫人着迷的一篇是《莫洛克》,一个隐喻式的标题,一贯诗意的孤独感,活动拖车房里,一个女人,一条狗,一个中途出生的婴孩,以及充斥期间的味道声音温度,让人身临其境,心怀美好和恐惧。
  •     这真伤感,尽管两个女孩的结局不好,但我从中受益匪浅,
  •     自然描写太考验翻译了
  •     勒克莱齐奥的短篇集
  •     是一本需要逐字逐句细细品味的书 这样的文字读的不是情节而是描述 十一个关于社会边缘人物的故事 孤独冷漠凄凉 他们的遭遇是需要丰满的诠释才能让我们在阅读时能够感同身受的
  •     以灰色的笔调书写城市的冷漠,现代人灵魂深处埋藏的孤独荒诞感。这是一阙阙用感官语言谱写的控诉之歌,作者切入的角度与众不同,展开的力度入木三分。看到现在,尤其喜欢【曙光别墅】,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碰撞,前者必定遭遇殒灭。
  •     前半本故事很让人动容,后半本比较喜欢双胞胎的故事,总之是边缘人物的小生活和小破灭吧,用幻想撑起现实的冷峻。
  •     翻译不好,可惜了一本好书。短篇故事在于非常精炼的语言和足够新颖的题材。《飙车》是酝酿了好几年一直都没能下手的书,排在今年的第一本确实有点冒险,毕竟短篇故事一直不是太吸引我。不过内容很新颖,也是我喜欢的边缘人物边缘生活的故事,尤其是双姐妹的故事,非常贴合“逃离”的中心,不断的辗转于各种人各种景物各种城市,最终还是逃不过小小一个紧窄的房间。水泥城市里的孤独和麻木都是本书探讨的问题,只是有一点还不太深入,也是困囿于短篇故事的篇幅,很多点发现了但没能深入挖掘下去,停在了不尴不尬的表面皮毛,这一点让人觉得不过瘾。今年还列入了《边缘社会》这本,对比着看看更为固定的“边缘群体”的故事或许会更好看。
  •     被人群边缘化的个体,在整个世界压过来的时候,面临着巨大的恐惧和无助。被轮奸的克里斯蒂娜;钉子户曙光别墅夫人。被强拆的,被强奸的,不是别人,是我们自己。
  •     暂时还没看,快递人员很用心,好评!
  •     黑魆魆,又熠熠闪光
  •     补记
  •     作者对环境描写很细微,只是一瞬或一角的景色,被放大到眼前,似乎身灵其境,真真切切。似乎我也在那里,感受着主人公感受的一切。勒克莱奇奥,带我逃离~
  •     sdgds
  •     景,人,空虚,边缘化的选择
  •     众生百态
  •     写这么多边缘人的故事 作者的心是更柔软还是更坚硬
  •     勒克莱齐奥他值得被平心静气的读好多遍。我太喜欢他了。那种呓语一样又在想象之内的语言。永远在逃离的人。太棒了。
  •     好书
  •     “边缘人”,众生相。
  •     最爱 没有之一
  •     虽然是写小说但是我真的还是喜欢看他写文化写历史写自然
  •     中学生水平
  •     永不停歇地逃走。最喜《曙光别墅》《奢华的生活》
  •     几个短篇写得像是越南的风景,炎热,贫穷,世界是圆的。
  •     女孩们的故事
  •     不喜欢作者的风格
  •     白鸡汤,无油,无盐,无鸡肉。
  •     几篇关注社会边缘人物的短篇,充满冰冷缓慢的自我意识,满满的无奈和不解,冷漠的细节和景物。核心内容不多,每一篇都试图让人沉浸在边缘人物“无意义”的意识中。
  •     “小说中的主人公,不是处于社会边缘的少男少女,就是游离于文明社会之外的边缘人物。”算作我写作以来的启蒙。那么多年了……唉.......哈哈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