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舞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社会 > 轮舞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4
ISBN:9787562457602
作者:[奥] 阿尔图尔·施尼茨勒
页数:255页

作者简介

《轮舞》收录了阿·施尼茨勒的《轮舞》、《古斯特少尉》、《埃尔瑟小姐》等重要作品,以奥匈帝国解体时代为社会背景,作者用怀疑的目光深度剖析了现实生活的种种。《轮舞》展现给读者一幅令人震惊的风俗画,反映了帝国没落时期真实的社会面貌和精神世界。《古斯特少尉》和《埃尔瑟小姐》通篇以内心独自的表现手法写成,描写了人物在精神异常时的心理活动。

书籍目录

谈施尼茨勒和他的《轮舞》
轮舞
古斯特少尉
埃尔瑟小姐
另一个男人
一个死去妻子的男人
附录:弗洛伊德的“自由联想”和施尼茨勒的“内心独自”

编辑推荐

《轮舞》:奥地利现代文学之父阿·施尼茨勒最具震撼力作品舞台剧版曾风靡百老汇奥斯卡影后妮可·基德曼倾情主演

内容概要

阿尔图尔·施尼茨勒(Arthur Schnitzler),1885年生于一个犹太医生家庭,1931年卒,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奥地利著名的戏剧家、小说家,也是最早运用意识流进行小说创作的作家之一,享有“奥地利现代文学之父”的美誉。他当过医生,后弃医从文,终以剧作家身份名垂德语文学史。主要作品有戏剧《阿那托尔》、《轮舞》、《贝恩哈特教授》等,小说《古斯特尔少尉》、《埃尔瑟小姐》、《通往旷野的路》等。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么多年来,我躲开你是出于一种恐惧,害怕找到了自己的分身……每当我读到你的优美作品,就会发现小说背后的那些论点、兴趣和解决方法和我自己的思想是如此相似。  ——【奥】弗洛伊德我把他归入19世纪下半叶那些已对19世纪失去幻想并与19世纪的迷信决裂,但却从未脱离19世纪而进入20世纪的作家之列。  ——【英】萧伯纳

章节摘录

版权页:这种世纪末的心态、及时行乐的颓废情绪、精神空虚、生活放荡成为奥地利当时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施尼茨勒的《轮舞》就是借助性爱的题材,形象地对这一时期的文化作了说明。《轮舞》的每一个场景单独看来,都有点喜剧和戏谑的味道,可是当这一轮舞结束时,构成的一个完整画面却是悲剧性的,令人惊骇的。赤裸裸的肉欲,男女间的欺骗,彼此间肉体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虐待使得人的自身价值变得分文不值,人的生活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人的形象遭到了扭曲,人的尊严被加以亵渎。《轮舞》是一幅令人震惊的风俗画,它反映的是这个二元帝国没落期的精神面貌,它远比史书中所叙述的更为真实更为形象。著名的戏剧批评家奥托·布拉姆在评论施尼茨勒时这样中肯地写道:“如果我们今天返回到施尼茨勒的作品,那非常有可能在它们之中发现一种现实,这种现实远比人们通常称之为‘真实’的更为可信。”现在我来谈一谈惊世骇俗的《轮舞》的遭遇。《轮舞》是一部用情色包装起来的剧作,在这十个既有联系又相互独立的独幕剧中只有一个中心,即对性爱的追逐和肉欲的满足。但作者的态度是极为严肃的,人物在语言上没有挑逗性的言辞,在动作上没有猥亵行为的展示。

图书封面


 轮舞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1887年9月初的一个晚上,施尼兹勒的几个朋友都没有出现在格林斯德的高脚椅上。秋天了,维也纳的天气时好时坏,绵绵秋雨像一场场恼人的幽梦,挥之不去,拂过还来。施尼兹勒百无聊赖,顶着霏霏细雨走到多瑙河边,幽暗的铁桥上一个女孩子漫不经心的从对面走来,短可及膝的黑色裙子、过耳的棕色头发,以及毫不在乎的神态,正是施尼兹勒喜欢的类型。几分钟后,他们已经坐在格林斯德咖啡馆灯芯绒面的椅子上,侍者沃特森面带谦恭的服侍他们点餐,这个妩媚年轻的女子自称珍奈特(Jeanettl),而她的真实名字叫安娜......
  •     坦白地说,我读这本书主要是出于对内容梗概的吸引,次要是出于我做的课堂展示是关于布莱希特的戏剧。每个介绍它的人都说,这部作品主要内容就是“性”,但“性”只是手段,不是主题,出于好奇,以及对戏剧的研究方向,我决定读一读这本书。首先不得不说的是整个戏剧的结构。每场戏两个人,一男一女:一个勾引,一个被勾引;一个抛弃,一个被抛弃。整部剧没有男主人翁、女主人翁,甚至人物只有一个代号:年轻的女人、军人、甜妞儿、诗人……身份从高低贵贱过了一个遍,一节一节通过“性”相扣,最终所有人组成一个环,有种食物链被分解者给串联起来的荒谬感。那这部剧的主题是什么呢?我想每个读者看这本书时都会想起一句话:不要信上床前男人说的话(女人呢?)。在“……”前,说的话都多好听啊:“噢,在这样的怀抱里该是怎样的快乐。我为什么没有在你是一个孩子时就认识你?我相信我就会对其他女人不屑一顾了。”而讽刺的地方在于,在下一个场景里,仍然是甜言蜜语,而对象却换了一个,谁又知道在这一节上是不是还扣有其他很多个“轮舞环”呢?我们只是看到了这一个环而已。记得以前有件事儿我觉得特别神奇,就是说,通过社交网络,通过8层好友关系,你可以认识任意一个人,意思是我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的朋友,可以是任意一个人。那相似的,在通讯方式并不发达的当时,通过这“轮舞”,人和人又是怎样互相联系起来的呢?《轮舞》站在一个高的角度俯视当时社会,每个人都仅仅是庞大网络上的一个点,作者只是从这网络中挑出了这么一个环。那么,作为单独的个体,又是怎样的存在呢?在一个人的嘴里,你是和“其他女人”完全不同的、脱引而出的唯一,而你不知道的是,转眼之间,他就和“其他女人”搞上了,作为“唯一”时的强烈的存在感瞬间被击破。而有趣的是,这最终形成一个环,没有谁站在食物链的顶端,没有主角,你的存在感都是别人给的,每个人所具有的存在感都是那么的脆弱、不堪一击。
  •     很容易想到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夜》《被侮辱的与被损害的》。但每个故事予人的惊讶和痛彻的讥讽又接近契诃夫,叙述的敏感和开放则又是普鲁斯特的。赞。2013.2.21

精彩短评 (总计59条)

  •     购于漫林书苑。世纪末的维亚纳的知识分子心态。也许用道德评判来理解《轮舞》是最愚蠢的一种方式。在人物结构上,好像九连环。
  •     好吧。。。我没怎么明白。。。没说什么话就直接做爱了。。。力度不是很够吧。。。翻译问题?还是时代性??。。。反正有点莫名其妙。。。目测演出来效果也一般吧。。。
  •     意识流早于伍尔夫,但总觉得翻译过来的味道变了。。
  •       
      很容易想到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夜》《被侮辱的与被损害的》。但每个故事予人的惊讶和痛彻的讥讽又接近契诃夫,叙述的敏感和开放则又是普鲁斯特的。赞。2013.2.21
  •     轮舞,奥地利的死亡舞曲?no,倒是刻画出了男男女女在面对爱情、婚姻、性的差异。
  •     意识流小说是最近才接触阅读的一种小说形式。在我的感觉里,相对音乐风格来讲,它就像——后摇。
  •     内心独白的意识流
  •     Der Witwer写成俩字儿不就成了,非得“一个死去妻子的男人”
  •     我没怎么看懂
  •     其实买书亚马逊最好了.不过打折太少 让人久等 而且时间太短
  •     环环相扣,互相睡....几个人对话中写明现实世界人和人之间各种关系,尤其是谎言or花言巧语
  •     他是最早运用意识流进行小说创作的作家之一。整篇的内心独白。一百年前的作品,读来一点都不过时。难怪有“奥地利现代文学之父”的美誉。
  •     其实并没什么时代性,就算不了解当时奥匈帝国的背景也能读,就是两性关系的讽喻嘛。轮舞和少尉在当时应该都是很新颖的体裁,据说现在在德国并不流行,属于历史性的引用素材而已。但是依然很喜欢,这本书的每一部作品依次序在给人带来越来越大的惊喜。最喜欢《另一个男人》的神经质和真实。古斯特上尉简直像B站开脑洞OVA,太可乐了。至今都好奇严肃的德国人是怎么从海德格尔走到伊丽莎白、莫扎特这种现代舞台剧的华丽法国风的。
  •     一开始觉得形式新颖,五男五女轮流睡形成一个完美闭环呀。看了觉得也就是形式新颖。。
  •     《世纪末的维也纳》一书中提到过。形式上挺有意思的
  •       抱着练习德语的目的读完了这部戏剧的原著,感觉很荒唐、讽刺!剧中的人物真虚伪,或许现实也是如此吧,作者只是毫无掩饰地揭露了男人女人们在性面前都把道德抛在脑后的现实,反映了当时维也纳社会颓废、堕落的一面,那些所谓的上流社会人士真是虚假伪善,道貌岸然。
      
      感觉很有批判现实主义的味道,难得有这样一位作家向读者赤裸裸地展示了所谓荒诞却在浮躁的都市生活中各个角落频频发生的情节,比起精神恋爱,少了动人的天长地久,更多的是他们为了满足身体的欲望和需求,或许这也符合马斯克需要原理,但,还是希望大多数人都能克制自己欲望,忠诚于自己的伴侣,对坚守的爱情矢志不渝~ 对于唯心主义的我来说,精神往往更重要。
  •     其实是有隔阂的
  •     读正经东西之前一定要先把闲书读完这是病得治。
  •     《轮舞》贵在形式上的创意,其实对白内容很一般。另外,全篇采用内心独白的写作手法,真心让阅读快感降低了不少。。
  •     应该说收录了5个短篇故事,其中最后两个基本上可以归类为同样题材和情结的不同结局。不能说有多好看,但是也不丑,至少对于1900年发表的世界第二个意识流小说来讲,还是有着相当开天辟地的影响的。心理纠结的描写很不错,只是通篇内心独白式的写作放现在看来显得相当话唠且无意义。倒是放在舞台上演出很适合,夸张的粉底一上,怪诞的音乐一响,这包厢票想来也不会难卖。19世纪人类对所谓名誉和面子的看重和强调现在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到可笑,谁也不会因为别人当众骂你是蠢小子就要去自杀。这就是一出荒诞剧,可放在当时那个社会恐怕真的会成现实吧。奥匈帝国时期的小说还真是头一次见到,看着那些熟悉的地名真是感慨良多,施尼茨勒又怎么会知道仅仅在他去世几年后,他生活过的那些个漂亮城市就变了个翻天覆地呢?唉唉~
  •     轮舞的结构十分精巧,独特,忍不住赞叹
  •     附录和高中甫的序言一般
  •     有点意思
  •     色情吗?没有啊不过确实很意识流
  •     #豆瓣阅读#
  •     你有一个情妇,我有一个情人,你有一小三,我有一小白脸。你要自杀,我要跳楼,你要卖身救父,我要花钱买春宵,,,,,,,,,
  •     没太懂
  •     初读,未读懂,看了书后面的解析觉得很强大
  •     里面还有几句非常简单的法语译错了.....+_+
  •     《轮舞》的结构很有意思,但感觉描写上不太到位。后面几篇看得有些头晕…
  •     书本身很好。一直想买轮舞,一直都只中德双语的。这个纯中文版本出了,马上就买了。后来发现又出了《施尼茨勒读本》,里面也有《轮舞》而且收入施的作品比较全。
  •     非常一般
  •       1887年9月初的一个晚上,施尼兹勒的几个朋友都没有出现在格林斯德的高脚椅上。秋天了,维也纳的天气时好时坏,绵绵秋雨像一场场恼人的幽梦,挥之不去,拂过还来。施尼兹勒百无聊赖,顶着霏霏细雨走到多瑙河边,幽暗的铁桥上一个女孩子漫不经心的从对面走来,短可及膝的黑色裙子、过耳的棕色头发,以及毫不在乎的神态,正是施尼兹勒喜欢的类型。几分钟后,他们已经坐在格林斯德咖啡馆灯芯绒面的椅子上,侍者沃特森面带谦恭的服侍他们点餐,这个妩媚年轻的女子自称珍奈特(Jeanettl),而她的真实名字叫安娜......
  •     里面对轮舞及演出被禁的历史的部分作为背景来了解挺好的,附录部分对戏剧人物内心独白对意识流小说影响,施尼茨勒和弗洛伊德的相近性的分析可以看着玩玩。
  •     书本身很好,剧本形式的,唯一一本没有塑料薄膜的,脏脏的手印,像二手的。
  •     误解,对话,自以为是,谎言,角色
  •     重庆社的轮舞译得比古登堡计划的好。然而接下来的意识流我还是吃不消。。。
  •     日妈切哪了!!找不到了!!!
  •     在买这本书的时候,同时买了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德汉对照的《轮舞》。德汉对照的看完了,这本还没有开始看。但是特别喜欢这处版本的封面设计,实在是无限创意。

    讽刺的含义,是作者特别想表达的,通过另一个版本的《轮舞》来说。
  •     完美的形式。
  •     结构很有趣,能摘出很多素材
  •     洗完澡坐在床上到现在读完这个小册子。施尼茨勒大概是目前为止外国作家里最令我有共鸣的一位。话说回来那时的帝国倒是有些似曾(/今)相识。
  •     可以说,这是我读到的最棒的一本小说了,开始读时没这个感觉,而是渐进式的,就像飓风一样,你会慢慢地被它所吸引进去,最后发出了一声惊呼:“就像你身临其境在人物的梦幻之中一样,每一种感觉,每一阵的意识,每一些奇异的惊悚似的行为与言谈,都让我着魔了。”高中甫先生的译笔只能用个“妙”字来表达了,传神,而如有神助。
  •     偷情,背叛
  •     想想我们的周围可能很多这样的人就觉得很恐怖 尔虞我诈 欺骗 不忠
  •     一點肉丁都沒有的清水文也爽到了這就是實力(。
  •     这个形式给三星吧咯咯哒
  •     大多男女关系皆尽
  •     对奥匈帝国末期人们在绝望中颓废沉沦的享乐主义和脱轨的社会讽刺到极致。说实话读了很致郁。读《一个死去妻子的男人》时一开始还在脑补,读到结局简直想和理查德一样摔胡戈一脸信。
  •     Schnitzler的轮舞的确略屌 但之后的几个短篇就看得让我有些力不从心了
  •     轮舞,几对情侣乱舞,so?很无聊
  •     不是这个版本的 只看了轮舞 每一章节的名字接龙有意思
  •     不停地轮换着伴侣,上至伯爵,下至妓女。即使人前伯爵高贵,最后跟妓女同宿一床。伪君子的形象,奥匈帝国的没落,淋漓尽致。
  •     想读原著
  •     很有意思。。机智又朴实。。确实是“古典的现代主义”
  •     3.5
  •     天才!
  •     三星半
  •     结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