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寂深渊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社会 > 孤寂深渊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1-1
ISBN:9787532754304
作者:[英]拉德克利夫·霍尔
页数:548页

作者简介

《孤寂深渊》内容简介:系英语文学中第一部专写女同性恋的名篇,被奉为“女同性恋者的圣经”。作者本人以诗人、作家身份著称,文笔细腻优雅,具有极高文学价值;对当今社会学、心理学有很好的研究价值。
小说取材于作者的经历和感受。女主人公斯蒂芬•戈登出身英国上层家庭,但是,从很小开始,她的“性倒错”就表现明显。一战时,她志愿成为救护车司机,并结识并爱上了玛丽•卢埃林,但是她们的爱情遭到了社会的孤立和反对。为了爱人玛丽的幸福,她付出自己的一切并将自己推入孤寂深渊。
作品于一九二八年问世之初即招致激烈争议,时任《星期日快报》主编的詹姆斯•道格拉斯称,“我宁愿给健康的青少年一瓶氢氰酸,也不会让他们读《孤寂深渊》。”伦敦违警罪法庭更无视萧伯纳、福斯特、艾略特、伍尔夫夫妇及海明威等四十余位知名人士的抗议,认定《孤寂深渊》描述了“女性间的不正当行为”而将该小说判为“淫秽”,酿成了轰动现代文坛的一大公案。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围绕《孤寂深渊》的论战大大推动了英美文学对女同性恋者的关注,同时,《孤寂深渊》也为心理学和社会学研究提供了极具价值的一手资料。

编辑推荐

  英语文学中第一部专写女同性恋的名篇,被奉为“女同性恋者的圣经”,从最初出版起即引发巨大争议;作者以本身经历为创作源泉,感情真实,容易引起共鸣。

内容概要

拉德克利夫•霍尔(1880-1944),英国现代女诗人、作家。生于英格兰汉普郡,曾先后在剑桥国王学院和德国接受教育。
霍尔一生共出版诗集五部,小说八部,并以长篇小说《孤寂深渊》最受关注。该书为英语文学中第一部以女同性恋为题材的小说,一九二八年出版后即在英美两国被禁,直至一九四九年才在英国重新出版。一九九九年,美国出版界同志协会“出版三角”将本书列为百佳同志小说第七名。

章节摘录

  你有工作要做——来做吧!唉,正因为你是现在这样的你,你确实可以看到,你有一种优势。你可以用一种奇妙的双重眼光来写——以自己亲身的认知来又写男人又写女人。没有什么事情是完全弄错或者白费的,我相信这一点——而且我们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总有一天世界会承认这一点的,但是在这之前,有大量工作在等着呢,为了所有像你一样的人。但是他们许多人也许不像你这样强而有力,不像你这样赋有天资,你有责任鼓起勇气去完成,而且我还在这里帮助你去做,斯蒂芬。  是的,这个世界以它那威力强大的自我满足,以它那沾沾自喜的行为规则力图把她压倒,而这些规则制定出来,不过是任由那些自以为属于正常之列而趾高气扬、自我夸耀的人来蹂躏践踏而已。这些人以他们的憎恨、以他们自称为正义的判断为荣。他们罪恶累累,甚至作恶多端——但是他们反倒是正常的!  她有自己的工作,大声疾呼要她去完成的工作,但是绝不能再写那些毫无价值的书。她必须表明她是怎样一个人,她能够压倒一切反对的意见,登上成功的顶峰,哪怕全世界都要把她压倒,她也要登上成功的顶峰。  ……

图书封面


 孤寂深渊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作为全世界女同小说的滥觞,此书长达四十万字,生动展现出女主作为先天女同的成长困惑,淋漓尽致表现了拉拉之间“情感至上”的纯爱,不愧是“女同圣经”,的的确确有阅读价值。虽然不必要的描写太多,翻译也算不上精妙,从文学水准来看它算是1.5流。身为读者,我经历了一份不堪承受的阅读体验。已经很久没有那么得投入,且自我代入地读书了,读女主如痴如醉、浑然忘我地爱,读起来就像我自己在恋爱一样,读女主和爱人撕心裂肺的分离,心疼得就像我自己也失恋了一样。因“心痛得读不下去”而合上书页的情形总共不下三十次。这么甜,这么虐。无论在LGBT的类别里,还是放在人类社会中,女同里的T、男同里的0以及极少数的跨性别者都是最边缘化的人群。他们的装扮和生活方式容易被人歧视,可以选择的恋爱对象也大大少于常人,心灵的压抑往往让一部分人变得内向而敏感,这让他们很难融入正常的、主流的社会生活。表面看着可与男性比肩,其实T是男权社会里最弱势的女性群体,她们无法拥有自己的亲生子女(虽然技术上可以但需要大费周章),无法通过婚姻获得生活供养者(男人),也无法给予自己的爱人社会保障,还要冒伴侣随时投诚婚姻的风险。一个T要多优秀,多有能力,才能和男人来抢女人,而且繁殖恋这种事,T再优秀也解决不了问题。“上帝,在全世界面前,也把我们生存的权利给我们!”这是小说振聋发聩的最后一句话。《孤寂深渊》在1928年被伦敦法庭判为淫秽小说并责令销毁,但如今的大不列颠已贵为腐国==||去年正式认可了同性婚姻,相信可以告慰作者的在天之灵吧,西方的思维意识毕竟走在世界前列。我国现阶段还是不要谈什么同性恋合法化,就算合法化了,群众的眼光也会杀死人。中国人离”尊重他人“,”探索多元价值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换言之,中国人什么时候不去多管别人的闲事儿了,LGBT的日子或许会好过那么一点点。目前,只希望心灵上的不安和社会舆论的侵蚀不要使这个群体郁郁终生。
  •     看荆棘之城的时候恰好听到sia唱Breathe Me,看孤寂深渊,又脑补了钢琴曲Piano Sonata,Opus 20做原声大碟。“ 斯蒂芬个子那么大,却又张口结舌,害怕得发呆——是个怪人,可是却不乏吸引力。以某种方面——她自己的方式——而论,她差不多可说是俊美的。不对,是相当俊美。她的眼睛很秀丽,头发很漂亮。她的身体像运动员一样柔韧,狭臀,宽肩,她击剑一定非常好。 ”即便是在斯蒂芬那个并没付出真心,只是被轻浮的游戏征服的柏拉图情人安吉拉眼里,斯蒂芬的长相也并不那么激动人心,但这也算是书中对她相貌最夸张的描写了。也许早就知道对外貌的更多幻想式描写不仅会让书成为更有蛊惑性的女同小说,也会被看做是幻想成分过重的自传而遭到自恋、浅薄等诋毁,拉德克里夫·霍尔对主角斯蒂芬的外貌甚至性格魅力做了过多压制。 假如你看到拉德克里夫·霍尔的照片,大概你也会觉得她的低调完全体现出了自身的教养。“又过了一年,斯蒂芬二十一岁了,她成了一个又有钱、又独立的女子。现在不管什么时候,她要上哪儿就可以上哪儿,她想干什么就完全可以干什么。”斯蒂芬继承了遗产,成为了几乎毫无牵绊的自由女人,假如这书的主角是我,或者是斯蒂芬后来结识的那对因为贫穷、不受怜悯而凄惨死去的情侣,这本书就可以开开心心的结尾了。但穷人的命运就是要为钱财而付出生命,就像贵族的一生必遭到感情施加的痛苦。不过我们都知道,无论是在穷人还是贵族的世界,都有很多人选择了同一种生活,片面之见,在我们所生活的这片公鸡形状土地上,男同群体内或许有更多这样的个例。对这种生活,拉德克里夫·霍尔希望自己写的很透彻:“青年人有权享受他们天真无邪的快乐,有权进行社会交往,也确实有权憎恨孤独寂寞。但是在这里,像在世界上所有的大城市一样,他们都遭受孤立直到沉沦;直到他们在不知不觉、满怀憎恨当中,转向那仅有的一种公共生活,而这正是一心要毁灭他们的那个世界留给他们的。其实他们又能怎么办呢?他们头脑空空,什么也拿不出来。”在拉德克里夫·霍尔的笔下,斯蒂芬的伴侣玛丽就是被这种孤寂推送到以上那种生活里,但这种孤寂因为有了斯蒂芬这种脑筋清醒的爱人加持,所以显得不那么致命。而斯蒂芬有着另一种孤寂。表面看来,拉德克里夫·霍尔的故事虽然完全不贴合现代生活,但从斯蒂芬的经历来看,却有一种与任何时代都相当契合真实感:女同不必各个都是万人迷,不需要在夜店和社交中熠熠生辉,也无需都是继承城堡和庄园的金主,却有一条获得自尊的道理:必须忍受孤寂换取时间,用才德拯救值得拯救的爱人和必须拯救的自己。但斯蒂芬尚有孤寂作伴,她的伴侣却比之前更加孤寂。那么怎样理解斯蒂芬此时的孤寂?战争结束后,斯蒂芬与玛丽过上了一段无忧无虑的生活,这种富足游玩二人世界的生活她很享受,但斯蒂芬被提醒后,忆起了那种能够从根部拯救自己、拯救玛丽的状态,那种用孤寂进入的工作状态,开心又满足,充满着抛下伴侣的正当理由,以及未来生活的希望光环,甚至连与玛丽亲密无间的无忧生活也根本不能与之相比。为了解救孤寂,搁置孤寂,陶醉于孤寂,最后陷入孤寂的深渊。和其他感情小说不一样,甚至和其他的女同小说也不同,这本书带来的感觉竟然完全是绝望的。只有那对死在屋子的情侣是其中的最幸运,起码她们从活着,相遇到死去都是她们自己,一对可怜的、贫穷的、有着不稳定才华的、暴躁的和柔顺的,对感情执着的爱人或情感坚定的朋友。再想出一个比较不杯具的人物,可能就是瓦莱里了,但她也只是一个在书中没有受到伤害的角色,最初斯蒂芬的gay朋友布罗克特带她去进入“同类”瓦莱里主管的国度,指望她们能够瞬间臭味相投,找到归属感,但斯蒂芬一直无比清醒,她懂得瓦莱里这个平静的女人,这个只会为酗酒的宾客的愠怒的人,本身就是用自身也不一定察觉的无度的空虚和纵容,来包容进入她麾下的“异类”们。她本身就是孤寂,不知是否本能,斯蒂芬始终保持独立,从未陷进这个亲切甚至热情的圈子。她是对的,这是另一个孤寂深渊。突然想到一个热爱生活,陶醉于爱情与婚姻,并且跟哲学不搭边的朋友最近曾经说过一句颇为哲学的话:人本身就是独孤的,连婚姻也改变不了。
  •     对于一切悲哀凄美的东西有着病态的爱恋,使得我从Lens列出的关于他和他、她和她的书单中,第一个看中它,幸运的,也第一个遇上它。《孤寂深渊》——啊,多好的名字!听起来就那么绝望。因为了解作者的一点信息,几乎已经猜到了结局,所以在每一次她受到打击的时候,我都先于她知道她要遭受什么不好的事了。直到结局,提前几十页我就知道,她将用一个误会,逼她的爱人离开。所幸,我们生活在近百年后的今天,这个同性恋即便你不理解,也可以接受的年代。所幸,有那么多人已经出柜了。书中的斯蒂芬,她继承了挥霍不完的财产,还有写作的天赋,她可以供养她爱的人,给她丰富的物质,她也全心全意的疼爱她、宠爱她,可是她给不了她尊重,给不了她正常人拥有的一切平凡自然的东西,像是被社会承认的家庭,还有生儿育女,她和她的爱情是不能见光的,那些和她们友好的人在知道她们的恋人关系后就立刻鄙视起她们来。是啊,她怎么给她认可和尊重呢?连她的母亲都从始至终未曾接纳过她。她一出生就像个男孩,使得她的妈妈对她有某种抗拒,而当她逐渐长大,性倒错越来越明显的时候,她的妈妈简直把她当成怪物一样躲避,把她当成家族的羞耻,竭尽全力的掩藏她的不正常。有着血缘之亲的母亲,都无法给予这个由自己创造出来的生命以正视,还能要求谁的接纳呢?斯蒂芬最后将自己推入了孤寂深渊,还是,她一直都住在孤寂深渊?爱她疼她懂她的父亲突然去世后,她就已经陷入孤寂的深渊了。一个被家人视为玷污门楣的生命,一个被同类贴上异类标签的生命,可不就是一直生活在孤寂深渊么?有一个地方不明白——在书的91页,最后一句话:“她身躯魁伟、肌肉发达,却还是像个很小的孩子一样,在他(注:她的父亲)身边坐着。因为她感到孤独,因为年轻人多半都是理所当然的讨厌孤独,而且因为她还没学会她艰难的一课——她还没有懂得:这个世界上最孤寂的地方是没有男性的地方。这句话到底什么意思?后来呢?她懂了吗?没有男性的地方才是最孤寂的地方吗?难道不是充满偏见和歧视的地方才是最孤寂的地方吗?

精彩短评 (总计87条)

  •     语言精致,情节转折处理地很舒服,喜欢第三人称视角。
  •     女性的笔调相当细腻,最后一幕十分压抑,世界不仅是压向了斯蒂芬,仿佛也压向了我,自此,阳光不再,一片阴沉
  •     读完了 特别难过
  •     很厚一本。质量不错。具体故事还没看。应该不错
  •     书很厚,细细看完估计要费点时日,包装严实,买来送朋友的,很满意,
  •     好心疼斯蒂芬,也好想她一起。
  •     。。。翻到译文里的东北话的时候,真想把书烧了
  •     嗯,斯蒂芬是孤独的,无可非议,只是我不懂爱情。
  •     虽然读的时候非常想按快进,场景描述太冗杂。但、对我而言这本书还是着实伟大。
  •       记得去年与朋友讨论《断背山》时,我们都很喜欢李安,也同意李安做为优秀的学兼中西的电影导演,运用他杰出的移情能力和一贯以之的含蓄精炼的视觉语言,将同性之间的爱情诠释得诗意盎然、惆怅满怀、内敛且深刻。我们的分歧是:我以为,若是由具备了同等资质才华与表现能力的圈内人执笔或执导,夫子自道,相信那些经由切身体验所呈现的沦肌浃髓的情感要比移情能力所赋予的感同身受情感层次更丰富细致、心理活动更复杂立体,也因此会更震撼人心。朋友则认为,象李安这样非同志身份的创作者,不在圈内而能深刻理解、呈现观照对象,并唤起读者观众对边缘情感的审美认同与广泛接受,更胜一筹。只是彼时,我苦于一时之间,找不到具体的实例来支撑我的观点,只能泛泛而论。
      
      《孤寂深渊》一书,是我在几次候机与飞行间断续读完的,阖上书页后跳入脑海的,首先就是去年的那一番争论。要换做今时今日,想必我的话会更有底气点。
      
      此书系英国女作家拉德克利夫·霍尔于1928年出版,据考查是英语语系女同小说的滥觞。在时代脚步迅猛前进的今朝,与如今汗牛充栋的同类型题材故事相比,故事本身平淡无奇,而且显得有点保守陈旧。但当初莆一面世,在英国朝野之间可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报刊杂志震惊之余褒贬不一,一场英国内务大臣提请的诉讼法案导致此书被出版当局查禁,知识界名流则热心关注,一封声援的联名信就留下多达43位知名文人的签名,最后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在英国本土以外的欧美大陆,得到广泛关注,并被猎奇的人们私藏夹带得以流传回英国本土。也算得上是一场漂亮的现代营销战。
      
      《孤寂深渊》讲的是一个出身贵族却不幸被上帝打上了记号的“该隐”——所谓“性倒错者”——斯蒂芬的成长故事。此书分五卷,分别讲述斯蒂芬生命中的五个时期:在莫顿的童年岁月、对自己性取向的觉醒与初恋受挫、离家去国的创作生涯、投笔从戎的战争生活、双宿双飞的巴黎新生活与最终坠入的孤寂深渊。由于霍尔本人是当时英国社交界知名度很高的女同性恋者,且其身世经历与其作品主人公相比,有部分重叠相似之处甚至更富传奇色彩,因此此书常被视为她的自传性小说。但作者除了披露社会边缘人的生活困境外,还在书中表现了她做为作家在写作道路上的探索与困惑,事业与爱情之间的矛盾,有研究者认为这也是一部作家的成长史,兼具心理学和社会学上的特别意义。
      
      作者因为以同类人身份积极主观的介入,所以能全面深刻地表达出这类人身处社会边缘的苦闷、困惑、恐惧、沉沦、毁灭和挣扎,并因其天赋和文学素养,加之自我期许的使命感,能以雅洁优美的文字和细腻忠实的笔触写出郁积另类人心中的孤寂、愤懑、苍凉与悲壮,是一般非同性恋作家站在旁观者立场书写所难以企及的,哪怕他们具备非常优秀的移情能力。
      
      不妨看看霍尔是如何借助书中人物呐喊的:
      
      ~~~~~~~~~~~~~~~~~~~~~~~~~~~~~~~~~~~
      
      你既没有违反自然,也不令人讨厌,也没有发疯,你和其他任何人一样,完完全全是人们称作正常人中的一份子,只是到现在为止,人们还没有把你解释清楚——在天地万物中,你还没有找到你合适的位置,但是这样一天一定会来的。在这之前,你不要退缩害怕,而是要平静、勇敢地面对自己,鼓起勇气,尽最大努力挑起你的重担。但是首先要光明磊落,为了那些和你一样承担了负担的人,决不放弃荣誉与体面。为了他们的缘故,你得向全世界表明,像你这样的人和他们,都能够和人类中其余的人一样,达到同样的无私和优秀。用你的生活来这个证明这一点——这是一件真正伟大的毕生事业,斯蒂芬。
      
      有些人耻于公开自己的情况,只求平静生活而消踪匿影。这是背叛了自己和他们的同类。其实世界对于性倒错者往往智力优秀这种情况承认得越早,那它的禁锢就会取消得越快,而且这种迫害也就会停止得越快。
      
      如果我们的爱情是罪过,那么天堂必定是充满了这种像我们一样温柔而且忘我的罪孽。
      
      只有那些完全按照生活的每一种模式雕刻出来的人,才能允许得到爱情。那些处境悲惨,不为社会所容的人,一定只有把自己的痛苦掩盖在谎言和压抑之中。
      
      
      她只看到无数孤寂的同性恋人影在她眼前跳跃,斯蒂芬对着上帝呐喊:“起来保卫我们吧!承认我们啊,上帝,在全世界面前,也把生存的权利给我们!”
      
      
      再看看霍尔又是如何入木三分得刻画人物的挣扎孤寂的:
      
      ~~~~~~~~~~~~~~~~~~~~~~~~~~~~~~~
      
      迷雾渐渐拨开,斯蒂芬变得象钢铁一样冰冷,她的感觉变得象匕首一样尖利——一直扎入她的内心,让她的灵魂深处滴滴淌血的匕首。于是她监视着。她仿佛浑身都是眼睛和耳朵,成了一个怪物,完全退化成了低等动物,不过还剩下一种几乎无法承受的技能,就是以一种敏锐的辨别力来传导自己的认知。
      
      
      这对他们三人都是个可怕的夏天。他们的心中都充满着难以名状的畏惧,充满狂躁不安的情感,充满与这种宁静完美和大自然的温馨安适极不协调的惶惑烦乱......
      
      
      她给人逼得面对无边孤寂的威胁,退而寻求每一件可以寻到的武器,好在斗争中维护自己拥有的权利。她与玛丽之间由岁月铸成的每一种联系,将她们的过去与炽烈的现在紧紧捆在一起的的,每一种温柔而又热情的回忆,每一个快乐的瞬间——唉,甚至每一个愁烦的瞬间,她全都用来对付马丁以自卫。而且这种完美的相伴相随和相互理解所形成的结合的强大力量,也并非她所有武器当中威力最小的一种,多亏了现在和过去,她武装精良——但是马丁唯一的武器却在将来。
      
      
      斯蒂芬的知觉更加准确深远,因为她又有了一种令人意气消沉的认识,就是她所爱的这个女人,极不幸福。起初她还对这真相视而不见,以慷慨激昂的战斗豪情,以能无视那个男人而坚决抵住的力量,以她已经激起的那种急切的反应来支撑着。但是那一天终于来临,此时,她不再视而不见;此时,除了正在由玛丽不声不响忍受着的那种令人悲痛的不幸之外,已经没有任何一点儿需要考虑到东西了。
      
      
      突然之间,马丁在斯蒂芬眼中成了一个无限慷慨、乐善好施的人,他手中拥有一切无价的礼物,而这些是她,一个爱情的乞丐,所永远拿不出的。只有一件礼物她能付予所爱的人,付予玛丽,而那件礼物就是马丁。
      
      
      她爱得深沉,比许多敢于无畏地宣告自己已经堕入爱河的男子汉要深沉得多。因为这是一个难以启口的悲痛事实。大自然为了她自己的目的——常常是秘而不宣的目的——牺牲了一些人,有时候就赋予他们强大的意志力去爱,同时又赋予他们无尽的能力去忍受,这种忍受力和那种爱的意志一定是携手并进的。
      
      
  •     我的第一本女同小说
  •     刚拿到 未读呢 书质不错
  •     Stephen,get used to the world - it's a horrible place full of horrible people, but it's all there is, and we live in it, don't we? So we've just got to do as the world dose, my Stephen. 这本书真的很让人致郁,当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的内心烦闷到想要尖叫。
  •     速度的买去了!
  •     深刻的展示了一类人,拓宽我们的视野,每一个人都应该去包容,理解。  英语文学中第一部专写女同性恋的名篇,被奉为“女同性恋者的圣经”,从最初出版起即引发巨大争议;作者以本身经历为创作源泉,感情真实,容易引起共鸣
    内容推荐
      本书系英语文学中第一部专写女同性恋的名篇,被奉为“女同性恋者的圣经”。作者本人以诗人、作家身份著称,文笔细腻优雅,具有极高文学价值;对当今社会学、心理学有很好的研究价值。
      小说取材于作者的经历和感受。女主人公斯蒂芬?戈登出身英国上层家庭,但是,从很小开始,她的“性倒错”就表现明显。一战时,她志愿成为救护车司机,并结识并爱上了玛丽?卢埃林,但是她们的爱情遭到了社会的孤立和反对。为了爱人玛丽的幸福,她付出自己的一切并将自己推入孤寂深渊。
      作品于一九二八年问世之初即招致激烈争议,时任《星期日快报》主编的詹姆斯?道格拉斯称,“我宁愿给健康的青少年一瓶氢氰酸,也不会让他们读这本书。”伦敦违警罪法庭更无视萧伯纳、福斯特、艾略特、伍尔夫夫妇及海明威等四十余位知名人士的抗议,认定该书描述了“女性间的不正当行为”而将该小说判为“淫秽”,酿成了轰动现代文坛的一大公案。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围绕本书的论战大大推动了英美文学对女同性恋者的关注,同时,本书也为心理学和社会学研究提供了极具价值的一手资料。
  •     如果当年看第一本小说《简爱》时也看了这一本的话,现在的自己会有什么样的不同
  •     作者的文字真的很有力!
    我喜欢她的描写。
  •     抛开话题
    可读性真的很强
  •     评分还这么高?? 三星都是多给的。。。看着都遭罪 忍着看完的。。。也就是较早的同性恋小说而已 当时引起的反响大。。。 作者也是自恋 非要人认为这是天才之作。。。
  •     有机会要看一下
  •     未读完,霍尔的文风胜在不失于纤细,有刚毅的气质。确实很适合做女性先锋。2016.3.12
  •     暂时还没看,内容应该很喜欢!
  •     这本书写的真好 让我迷上她了。。。。
  •     最后几章有点拖沓
  •     书很厚,看了很久,关于同性恋的作品有些深刻!
  •     看不懂回来有点破
  •     好想看!!
  •     文学技艺的粗陋浅直却更凸显初尝禁果表白内心之真与冲破社会樊篱之勇。
  •     我们需要强有力的武器来捍卫自己和自己的人生。(2014.11.13)
  •     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孤寂。对于敏感的神经来说,只能是一段时期,而不是短短的时刻。即使内心再怎样波澜壮阔,横在前面的是一道高大的现实堡垒,何况这堡垒是你所倾心的人一点一点垒砌的,坚固的令人震颤。从前的痛苦走到今天,也变成了风轻云淡的叙述,像是别人的故事。孤寂,在人生的不同时期,都有它的新面目,可它还是它,如同老朋友。
  •     脑内剧场很不一般
  •     这本长达550页的厚书终于在昨晚读完了。据说这是英语文学中女同小说的滥觞。1928年出版后即被禁。文字优雅含蓄,是读过的同类小说中最好的。
  •     集邮
  •     前面慢热,后面层层递进升华,结局对爱情,自身和同类命运的质问让人泪流满面。幸好我生在同性恋已经见怪不怪的今天,否则让我去经历那种歧视,我不死也会堕落的。
  •     我还说好象在哪里看过呢,
  •     哪有这书卖 我也买去。。
  •        有段时间,将手头的书籍整理并翻阅,留下很深印象的是这本由英国作家拉德克利夫•霍尔著,于文静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年出版发行的《孤寂深渊》。
       书中详细叙述了一位名叫斯蒂芬的女人艰难的一生,关于她与生俱来的孤独,她的学习与写作,她的成长与成熟,她的想爱不能爱,她的追求与困惑,她作为一个性变态者的艰难的一生。其实作者关注的是她身上所反映的一类人的问题。不带任何偏见的色彩来阅读,恰恰相反,我从这一类人看到了整个人类,人类永恒的孤寂。
      斯蒂芬生来就长得像个男孩子,身体强壮,不喜欢女孩子的游戏、服饰,喜欢骑马、击剑,天生一名出色的体育家。和同龄的小孩子不合群让她的童年是孤独的,那时,她喜欢上了二十多岁的柯林斯女仆,却发现柯林斯和其他男士交往,幼小的内心受到了强大的伤害。那是她的第一份爱恋。
       然后,与来自哥伦比亚的马丁•哈拉姆的友谊使她终于不再感到孤独,似乎两人都填补了彼此生活上长久缺少的完美无憾的朋友的空缺。然而当马丁用情人的眼光来看待斯蒂芬时,迫不及待的去告白。斯蒂芬却对此举动充满了恐惧和憎恶,甚至还有侮辱的表情。惊讶的马丁无言的离开了,丢弃了一切想法。再一次,孤独,那么深的孤独——感到自己同别人不一样。
       此后,深爱并理解着她的不同的父亲,请来老师教她学习,希望知识可以给她的女儿帮助。斯蒂芬向法国女教师迪福学习法语。随从牛津请来的帕得顿小姐学习数学和代数,拉丁与希腊文,罗马史,希腊史,几何学,植物学。在这里,她看到了崭新的图景,有了新的希望、新的思想和抱负。她的精神领域变得成长起来,她开始擅长作文,她终于将许久以来沉睡在心中的许多东西写出来了。在这点上,我是多么的羡慕她。
       仁慈的父亲不幸意外去世,至死也没有忍心说出女儿的秘密——身体上的不同。到了二十一岁,她又爱恋上了克洛斯比太太,并得到了回应,她的感情世界不再空虚了,她甚至买了戒指,然而却被这位太太利用,被揭发,她的母亲终于知道了女儿的怪异,原本就不喜欢斯蒂芬的母亲终于解释了自己一直以来对女儿说不清的厌恶。斯蒂芬只有决定离开。
       离开莫顿——自己从小生长的故土前,在慈爱又理解自己的父亲的书房里,在父亲曾经读过的那本《圣经》上,她看到了头一页写着这样一句话:
      “耶和华就给该隐立一个记号……”她来回摇晃的反复着这句。
      斯蒂芬和老师帕得顿去了伦敦,在这里专心写作使她成为了真正的作家。后来又由认识的新朋友布洛克特介绍来到了巴黎,布洛克特也是位作家,是个特别的人,他觉察到了斯蒂芬的不同,于是刻意介绍了同类的朋友给斯蒂芬。这些都还没能给斯蒂芬带来什么巨变,真正的巨变是战争的到来。在大战面前人们不再歧视像斯蒂芬这样的女人,接受身体强壮的她们去为战争服务,从而,斯蒂芬遇到了真正爱她的女人——玛丽。玛丽主动对斯蒂芬告白说我的一生都是在等待,都是在等待遇到你。此时,真心希望两个彼此相爱的孤寂的灵魂可以永远相拥。然而,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与唾弃,天生的残缺,使斯蒂芬为了玛丽,最终还是选择了自己一个人孤独,孤零零的离开这个世界,使玛丽获得其他男人正常的爱,当然前提是她发现,如果不存在她,玛丽是爱那个男人的。
      在小说里,除了故事中的人物以及故事情节,我们可以感受到的是语言的魅力。当斯蒂芬学会了写作,她可以将之前自己感受到的自然之美写出来。山坡上金色的光芒;杜鹃的初次啼叫,那么神秘,具有特异的美丽;许多次狩猎和父亲一起骑马——光秃秃的犁沟,那些光秃秃搜包含的意思。多少种奇怪的向往和古怪的追求,奇怪的欢乐和甚至更加离奇的灰心丧气。忽然出现一片深不可测的黑暗,忽然出现一片空无一物、宽广无边的黑暗和虚无;忽然出现一种无可名状的恐惧的感觉。写作,如同上帝给的镇痛剂,就像地层深处流出的清泉,就像解除心灵的重担;随之而来的是某种解脱感,某种宽慰,写作的时候有许多事情可以写而不会觉得不好意思,不会觉得惭愧、害羞和愚蠢。
       语言与大自然,本身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记得有人说过,要充分掌握一种语言,要想不失去一种语言的语感,需要和普通的人交往,去接触牧场、树林、河川、大树、鸟儿的鸣叫和榛树丛下每一朵晃动着脑袋的小花。
       每个人一生中大概都会有所发现。这种有所发现的时刻是幸福的。斯蒂芬就有这样的时刻,她通过触觉、味觉和嗅觉,重新认识了很多词。过去这些词给予的只是一个一般的贫乏的形象。自从那以后,发现每一个这样的词中都蕴含着无数生动的形象。有了切身体验,所以这些形容的字眼就活了,扎实了,就充满了感染力。你就能透过每个这样的字眼,看到和感到你所要说的东西,而不是按照千篇一律的习惯机械地把这个字眼念出声来而已。所以这些即使是最普通、甚至老生常谈的字眼,也获得新意,以惊人的力量感染读者,使读者产生作家要传达给他们的那种思想、感情和心绪。
      还有色彩。阅读完这本书,给人留下的感觉,如果用一种色彩来描绘的话,是灰色。
      灰,不同于黑色,比黑更隐蔽一些,内敛一些,朦胧一些,低调一些,不像黑色那么硬,那么鲜明刺眼。斯蒂芬的一生就是这样的,她不可能成为理直气壮的黑色,无论她是否处于成功的时刻,她是在不停掩盖的。灰色更有弹性,它是退一步海阔天空。它具有更潜在的力量。灰色是越来越深的埋藏了个性,埋藏了表情,甚至干脆没有了脸庞,你让你的脸长在了心里。灰色是尽管人生如梦不免悲观,不免凄凉,但是力求活着的时候与命运和解,你依然有快乐的勇气;灰色是面临大的不公平时,那些小的简直是恩赐。灰色的斯蒂芬,灰色的她的一生,如同苦咖啡一样。
      谈到灰色,就又联想到了绘画,书里大块大块的有着自然场景的描写,还有在巴黎时的风物刻画。所以,会让我想到画面。记得也有这样一条真理:所有与散文相邻的艺术领域——诗歌、绘画、建筑、雕塑和音乐——的知识,能够大大丰富散文作家的内心世界,并赋予他的散文以特殊的感染力,使之充满绘画的光与色、诗歌语言所特有的新鲜性和容量、建筑的谐和对称、雕塑线条的清晰分明,音乐的旋律和节奏。所有的这一切都是文章的附加色彩,仿佛是它的补色。
       美国作家、历史学家、政论家、艺术批评家约翰•罗斯金也曾说过,令人驻足赞叹的往往是对人的生活并无任何用处的东西,如触摸不着的倒影,无法播种的巉岩,天空奇妙的色彩。正如当我们观赏美的时候,心头会产生一种骚动感,这种骚动乃是渴求净化自己内心的前奏,仿佛雨、风、繁华似锦的大地、午夜的天空和爱的泪水,把荡涤一切污垢的清新之气渗入了我们知恩图报的心灵,从此永不离去了。就如同观看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越是观看的越久,心头那种莫名的激动就会越厉害。这种激动甚至会发展到让你热泪盈眶的地步。在这些油画中,精神的完美和天才的威力敦促我们也力求自己的思想趋于纯洁、坚定和高尚。
      无怪海涅每次去罗浮宫博物馆,都要一连好几个小时坐在美洛斯顿维纳斯雕像前哭泣。那么,我也禁不住想为斯蒂芬哭泣,为一个人的个体悲哀孤独而流泪。记忆里又有这么一句话说是:人活在这世上其实孤独的很,在没能遇见真正的知己前,只好拼命寄情于事。然而,我又想到,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在有生之年有此幸运遇到知己,那么在恰当的时刻遇到就更难了。还有人并不能真正的做到寄情于事,碌碌无为罢了。
      斯蒂芬,以写作为寄托,希望精神上的表达、进步可以弥补、提升自己身体上的缺陷;也是活着所要追求的一种依托,是实现自我存在价值的一种方法。小时候她父亲说过的话:
      “希望你学会和书做朋友,总有一天,你会发现,你需要他们——因为你可能会发现,生活并不是永远那么容易轻松的,我们谁也不会觉得是那样,而书则是最好的朋友”。
      是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里的世界给予我们人类精神的寄托。这是否又是另一种麻醉与解脱。
      
  •     译笔比较一般,心理描写细腻一些,结尾高虐。
  •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不幸和幸运。孤寂是每个人一生都无法摆脱的影子。只愿做最好的自己。
  •     铁T成长记,虽然自称性倒错者略奇怪,但放在一百年前的欧洲,相对于其他隐晦闪躲的描写,这种直面身份的写法很了不起。
  •       看荆棘之城的时候恰好听到sia唱Breathe Me,看孤寂深渊钢琴曲Piano Sonata,Opus 20又跑过来了。
      
      “ 斯蒂芬个子那么大,却又张口结舌,害怕得发呆——是个怪人,可是却不乏吸引力。以某种方面——她自己的方式——而论,她差不多可说是俊美的。不对,是相当俊美。她的眼睛很秀丽,头发很漂亮。她的身体像运动员一样柔韧,狭臀,宽肩,她击剑一定非常好。 ”即便是在斯蒂芬那个并没付出真心,只是被轻浮的游戏征服的柏拉图情人安吉拉眼里,斯蒂芬的长相也并不那么激动人心,但这也算是书中对她相貌最夸张的描写了。
      
      也许早就知道对外貌的更多幻想式描写不仅会让书成为更有蛊惑性的女同小说,也会被看做是幻想成分过重的自传而遭到自恋、浅薄等诋毁,拉德克里夫·霍尔对主角斯蒂芬的外貌甚至性格魅力做了过多压制。 假如你看到拉德克里夫·霍尔的照片,大概你也会觉得她的低调完全体现出了自身的教养。
      
      “又过了一年,斯蒂芬二十一岁了,她成了一个又有钱、又独立的女子。现在不管什么时候,她要上哪儿就可以上哪儿,她想干什么就完全可以干什么。”
      
      斯蒂芬继承了遗产,成为了几乎毫无牵绊的自由女人,假如这书的主角是我,或者是斯蒂芬后来结识的那对因为贫穷、不受怜悯而凄惨死去的情侣,这本书就可以开开心心的结尾了。但穷人的命运就是要为钱财而付出生命,就像贵族的一生必遭到感情施加的痛苦。
      
      不过我们都知道,无论是在穷人还是贵族的世界,都有很多人选择了同一种生活,片面之见,在我们所生活的这片公鸡形状土地上,男同群体内或许有更多这样的个例。对这种生活,拉德克里夫·霍尔希望自己写的很透彻:“青年人有权享受他们天真无邪的快乐,有权进行社会交往,也确实有权憎恨孤独寂寞。但是在这里,像在世界上所有的大城市一样,他们都遭受孤立直到沉沦;直到他们在不知不觉、满怀憎恨当中,转向那仅有的一种公共生活,而这正是一心要毁灭他们的那个世界留给他们的。其实他们又能怎么办呢?他们头脑空空,什么也拿不出来。”
      
      在拉德克里夫·霍尔的笔下,斯蒂芬的伴侣玛丽就是被这种孤寂推送到以上那种生活里,但这种孤寂因为有了斯蒂芬这种脑筋清醒的爱人加持,所以显得不那么致命。而斯蒂芬有着另一种孤寂。表面看来,拉德克里夫·霍尔的故事虽然完全不贴合现代生活,但从斯蒂芬的经历来看,却有一种与任何时代都相当契合真实感:女同不必各个都是万人迷,不需要在夜店和社交中熠熠生辉,也无需都是继承城堡和庄园的金主,却有一条获得自尊的道理:必须忍受孤寂换取时间,用才德拯救值得拯救的爱人和必须拯救的自己。
      
      但斯蒂芬尚有孤寂作伴,她的伴侣却比之前更加孤寂。
      
      那么怎样理解斯蒂芬此时的孤寂?战争结束后,斯蒂芬与玛丽过上了一段无忧无虑的生活,这种富足游玩二人世界的生活她很享受,但斯蒂芬被提醒后,忆起了那种能够从根部拯救自己、拯救玛丽的状态,那种用孤寂进入的工作状态,开心又满足,充满着抛下伴侣的正当理由,以及未来生活的希望光环,甚至连与玛丽亲密无间的无忧生活也根本不能与之相比。
      
      为了解救孤寂,搁置孤寂,陶醉于孤寂,最后陷入孤寂的深渊。和其他感情小说不一样,甚至和其他的女同小说也不同,这本书带来的感觉竟然完全是绝望的。只有那对死在屋子的情侣是其中的最幸运,起码她们从活着,相遇到死去都是她们自己,一对可怜的、贫穷的、有着不稳定才华的、暴躁的和柔顺的,对感情执着的爱人或情感坚定的朋友。
      
      再想出一个比较不杯具的人物,可能就是瓦莱里了,但她也只是一个在书中没有受到伤害的角色,最初斯蒂芬的gay朋友布罗克特带她去进入“同类”瓦莱里主管的国度,指望她们能够瞬间臭味相投,找到归属感,但斯蒂芬一直无比清醒,她懂得瓦莱里这个平静的女人,这个只会为酗酒的宾客的愠怒的人,本身就是用自身也不一定察觉的无度的空虚和纵容,来包容进入她麾下的“异类”们。她本身就是孤寂,不知是否本能,斯蒂芬始终保持独立,从未陷进这个亲切甚至热情的圈子。她是对的,这是另一个孤寂深渊。
      
      突然想到一个热爱生活,陶醉于爱情与婚姻,并且跟哲学不搭边的朋友最近曾经说过一句颇为哲学的话:人本身就是独孤的,连婚姻也改变不了。
      
      
  •     呵呵,当年花了8块钱从一个廉价书店买的
  •     呵呵 ~~回应下
  •     我是把它当研究女同性恋社会地位心理变迁的文献读的,没想到作为文学作品也很好。
  •     非常传统的手法,故事本身写的很有吸引力很强烈。心理和社会上的意义高过艺术上的价值。
  •     一部令人惊艳的作品关于精神、心理、性与爱,我不是女权主义者,但却是作者的同谋。
  •     相信时间将解放他们!!
  •     第一次看专写同性恋 跨性别的小说 曾经一度不愿看这样主题的书 因为总觉得大多数都是拿这作噱头 炒作 不认为真的能有人把这样细腻的情感写出来 反而亵渎了它
    也是听了圈内人的推荐 才买来看 读了一小部分就知道它不一般 但也没有想到这本书能如此贴切的把我切身感受写的淋漓尽致 所有的幸福绝望疯狂以及那让人窒息的感情 都如我曾经经历过的那般真实刻骨 让我眼泪暗涌 以为曾经忘却的记忆都涌现出来 那种痛苦又幸福 我感谢作者 虽然已不再人世但依旧抚慰了我党内心 真的 有机会要去给她扫墓
  •     perfect example of somber tone pushing out other emotion.
  •     很厚,快递很给力,满意
  •     拖了很久断断续续看完了,文不有趣,但太现实。
  •     这本书真的很好,不像现在的一些L说,只是陷于情节的堆砌。
  •     很棒,让我有看此书的念头。
  •     比较期待有更多的人能读到这本书。
  •     看完想死。
  •     最终,还是放手了吧。
  •     书面很干净,不舍得拆开来看呢~~
  •     天哪,我的性取向,莫非这几年一直抑郁的真正原因是……
  •     同意,换个角度想想,如果人有得选择自己是什么样的,谁会傻到把自己于社会隔离呢?
  •     看完有点难受,但好奇查了一下作者的平生简介,深感被骗了
  •     比之前的一些版本装帧得好看,排版也不错。一直都很想看的一本书,内容描写生动细腻
  •     看你这么写,,我得继续寻觅这本书去~~~
  •     它在当时掀起的巨大波澜以及弗吉尼亚等名人对它的声援就足够使它被历史记住了,书中人物的挣扎…相比起来,现在的les就自由的多,假如有斯蒂芬一样的财务自由。
  •     近九十年过去 社会对于“性倒错者”给予了更多的宽容与理解 这是一种天生非人力可改 也许真的 同性之间的爱才更伟大 另外发现一句法国古谚但是很现代的吐槽—“我越是懂得人,就越发爱狗。” 也许是为了接地气 但是“俺”来“俺”去的真的很容易让人笑场 “俺老孙去也~”
  •     没有走心
  •        那年春天,当斯蒂芬第一次感觉到春天烟雾一般的缠绵时,她绝没有想到,她会过早地尝到爱情受挫的滋味。当她看到心爱的女人躺在男人的怀里,被他粗野放肆地亲着,一个孩子的惊惶和愤怒变成手中的一个破花盆,砸在男人的身上。血从发白的脸上流出来,但是精神上的痛苦,一个性倒错者在异性恋世界的漂泊孤寂感并没有得到抑制,她拼命地逃,直到命运抓住她。
      
       这是小说《孤寂深渊》中的第一次同性恋爱描写,1928年,在它出版后不久,伦敦法庭就判定小说内容“淫秽”,予以立即销毁。作者拉德克利夫·霍尔在庭外大声呼喊:“抗议!我强烈抗议!”也没有改变法官的判定,直到将近80年后的今天,小说才获得解禁,得以重见天日。这部激情不凡的小说在向世人证明,同性恋爱不是肮脏和丑陋的,是成见和固执为它划定了牢笼。小说里描述了斯蒂芬的前半生,就展示了这种不屈的抗争。
      
       21岁时,斯蒂芬顺应自己的天性爱上庄园内的有夫之妇安吉拉。她爱这个女人爱得这么强烈,把她当作唯一的指望,但是不久,哈吉拉退缩了,她说:“不,你能娶我吗?斯蒂芬。”是的,她根本不能对她所爱的人提供保护,她本来是乐意把自己的生命给她的,但没有坚硬的世俗保护,她只能两手空空,象个乞丐一样。最强烈的痛苦和侮辱通通向她袭来。
      
       她参加了邻居的婚礼,从婚礼欢乐的气氛里她悟出了一些事实:“只有那些完全按照生活的每一种模式雕刻出来的人,才能允许得到爱情。那些处境悲惨,不为社会所容的人,一定只有把自己的痛苦掩盖在谎言和压抑之中。”所以,在看到安吉拉和年轻男子偷情时,年少时那个胸脯高耸的女人躺在男人怀里的情景迅速涌上她的记忆,她背转身去哈哈大笑。
      
       带着比死还痛苦的笑声离开这个雾气越来越浓的家,背后是斯蒂芬的妈妈对她的诅咒:“我宁愿你死在我的脚下!”
      
       上帝一定是残酷的,他让这么多人没有爱的权利,过着躲躲闪闪的生活,在任何时候都得保持谨慎的沉默,虚伪地和自己尊敬的人为友,并用虚伪来保持这种友谊,因为他们,这些所尊敬的朋友,一旦了解真相,就会掉头离去,让人的灵魂坠入孤寂深渊之中。
      
       在那一刻,迷雾有过短暂的清澈。玛丽对她说:“我这一辈子都在等待什么……我一直在等待你,而且等的时候够久了。” 斯蒂芬不再觉得自己是孤独寂寞,在世界上无人爱怜,受人鄙视,那一刻,她说着所有的情侣都会说的那些情话,活在甜蜜的热恋中。
      
       拼命地写作,为玛丽写作。她忘不了安吉拉对她说的那句话:“你能娶我吗?斯蒂芬.”写作,家庭老师帕德告诉斯蒂芬,这是让世界尊重她,给玛丽最保险的避难港的唯一武器。但命运又给她开了一个玩笑,当玛丽作为一个正常的女人向社会走去,渴望和朋友共享她的幸福,满怀自豪地公开她的爱情时,这道开阔的大门被人们残酷地剥夺和摧毁了。她们只有满心憎恨地转向巴黎”那仅有的一种公共生活“,霍尔在小说里展现了一幅失望的同性恋人们聚集的场所:人们灰心失望地在酒吧里痛饮,为了虚度光阴而作乐,他们个个戴上平日里不敢穿戴的花哨衣服和首饰,在夜晚纵情于这种爱好,因为仅仅在这,他们才敢显露他们最真实的自己。
      
       斯蒂芬看到了光鲜惬意的巴黎背后的黑暗,是城市的迷雾遮盖了底下的这些暗礁和黑罅。最终,黑暗包围了斯蒂芬周身仅有的一小片光明。在浓重的雾气里,斯蒂芬看着玛丽和男人肩并肩离去,幸福之门关闭了。她只看到无数孤寂的同性恋人影在她眼前跳跃,斯蒂芬对着上帝呐喊:“起来保卫我们吧!承认我们啊,上帝,在全世界面前,也把生存的权利给我们!”
      
       这注定是场百感交集的历程。因为它超越的不仅仅是观念的范围,而是同性恋人们的生存困境:这种迫害还要继续多久?这种所谓同性恋人们不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的荒谬的说法还要持续多长时间?所有存在的东西不都是自然的一个部分吗?
      
       小说里,有一道光始终深刻地抚慰着斯蒂芬。“孩子,”一直陪伴在斯蒂芬身边的帕德说:“你既没有违反自然,也不令人讨厌,也没有发疯,你和其他任何人一样,完完全全是人们称作正常人中的一份子,只是到现在为止,人们还没有把你解释清楚——在天地万物中,你还没有找到你合适的位置,但是这样一天一定会来的。在这之前,你不要退缩害怕,而是要平静、勇敢地面对自己,鼓起勇气,尽最大努力挑起你的重担。但是首先要光明磊落,为了那些和你一样承担了负担的人,决不放弃荣誉与体面。为了他们的缘故,你得向全世界表明,像你这样的人和他们,都能够和人类中其余的人一样,达到同样的无私和优秀。用你的生活来这个证明这一点——这是一件真正伟大的毕生事业,斯蒂芬。”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把这段话放在身边,感动和鼓舞我。说的没错,承认总会来的,我要为这样甘于孤立的生活感到自豪。
      
       霍尔借斯蒂芬的口还谈到公开的问题:“有些人耻于公开自己的情况,只求平静生活而消踪匿影。这是背叛了自己和他们的同类。其实世界对于性倒错者往往智力优秀这种情况承认得越早,那它的禁锢就会取消得越快,而且这种迫害也就会停止得越快。”否则,这种迫害会哺育令人害怕的种种观念——而这类观念对同性恋人都是危险的。
      
       故事的副线里,杰米和巴巴拉这一对爱人温柔而且甜蜜的爱情注定是同性爱小说史中的经典瞬间。她们远离家乡的诅咒,来到突兀的大城市一起生活,最后一同客死在异乡。细节是这么动人,又那么真实,让人随命运而抓狂。就象是一个美好和残酷交织起来的梦,一个既不忍描述又必须坦然描述的世界。
      
       结局让人伤感不已,但又让人更坚强。虚构的作用大概就在这里,就象斯蒂芬对着怀中的安吉拉说过的:“如果我们的爱情是罪过,那么天堂必定是充满了这种像我们一样温柔而且忘我的罪孽。”
      
      后注明:这是女同自创杂志《les+》第一期上的文章,那时虽然杂志出刊时间仓促,但是已决心写一篇我看过的第一本les小说《孤寂深渊》的书评。我觉得从某种意义来说,是它触动了我构造这本杂志的想法。贴出来给大家分享下。
      
      
  •     每个人都是孤独的。
  •     可读性很低,看得昏昏欲睡,太言情小说范儿了……
  •     “我不能娶你” “我无法保护你,我唯一能给你的,只有爱。“
  •     2009-03-06 12:22:06 后福柯时代  呵呵,当年花了8块钱从一个廉价书店买
    ----------------------------------------------------------------
    啊,强,现在都不知道往哪儿找
  •     不知道是翻译问题还是什么…难以读进去… 仔细去读又能嗅到那些复杂的情感 难以想象那个时代的"性倒错者"…
  •     现在,我们不乏体体面面的安全,平和,却独独缺了爱。
  •     日暮之歌|故园风雨后|赎罪|青春誓约|巴黎男人香|Tea for Two
  •     如果重新用当今时代的眼光来看,主人公并不算同性恋吧,应该是跨性别才对。
  •     Hampshire
  •     有点啰嗦,除此之外还好了。有点虐到我了。会继续看这个系列的。
  •     封面简单却很纯净 喜欢啊嘻嘻
  •     love
  •     上帝啊,你既然创造了我,为何不给我生存的权利?为何不予我以庇护?
  •     讀完之後終於明白爲什麽它被稱爲“Lesbian Bible”。書裏所描述的種種都依然能在現世重現。到底這世界有沒有前進過?各種對這一群體的觀點,態度和立場都是那麽的鮮活又真實。看到最後,喜歡上了瓦萊里,“這個世界並非像它給人塗抹的那樣漆黑一團。“Stephen是注定要爲她所屬的群體做點什麽的,這必然會發生在書結束之後的章節。而MARY根本沒有強大到可以配合和激勵她的前進,瓦萊里倒是可以的!我有點想不通那麽先進開放的一部作品怎麽就給我來了個狗血的結尾。那個美國bitch我看著就來氣!P.S 我覺得翻譯不太好。
  •     第一次看同性恋题材的小说,是好朋友推荐的,很震撼很感人,看着一部分内容很揪心,可以看看这书。
  •     比较含蓄,感觉是最早期的!比较有文学价值
  •     前大半部分都只是描述斯蒂芬的成长是自然的一部分,直至后面才开始用“性倒错者”的称呼来分类——这样的分类本身就意味着斯蒂芬必然是悲剧的,即使纳入到堕落的人群里去也不可能更改孤独的命运。 虽然写的很长,但读起来一点都不腻味~
  •     开头比较慢 整体上算是不错的女性文学作品了
  •     据说是世界上第一部描写女同性恋的小说
  •     这本书也许单看文笔与结构可能不会多么出彩惊艳。但它的伟大在于先锋性,在于作者的勇气。这本曾经的“禁书”让我读出了当时这些所谓的边缘人,“精神病”的绝望呐喊。
  •     《孤寂深渊》最后八十页看完了。以前一直没有去看,不想,不敢。如此便能够想象各种结局。可是那不是逃避是什么。泪水不能被活埋,一边流一边擦,怕它滴到书页上。“上帝,你创造了我们却又不承认我们。”自然中的任何一种存在都应该被认同。我不知道我该怎么表达…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