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家户旧事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社会 > 纳家户旧事

出版社:宁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0
ISBN:9787227045724
作者:纳志祥
页数:392页

作者简介

《纳家户旧事:纳耀庭麦加朝觐记》是一幅塞上江南的风情画卷,是一首穆民朝觐的浩然长歌,更是一部灵肉至诚的信仰文学。小说以纳耀庭的麦加朝拜的前前后后为主线,其中写到了纳家户的婚丧礼仪等民风民俗,写到了回回穆民虔诚的信仰、折射人性光华的爱情故事,写到了如诗如画的塞上风光。

书籍目录

引子
第一章
纳家户古镇
纳家户清真寺
阿依莎的婚礼
尤素福之争
奶奶的葬礼
黑家湖
第二章
举意朝?
筹集盘缠
亲人的祝愿
万里征程
横城渡口
黄河作证
第三章
明长城下
废墟之战
劫难余生
沙漠驼铃
窑洞医院
再渡黄河
第四章
娃娃“洗三”
法特麦的梦
回回穆民
熄灭的火苗
第五章
翻山越岭
落入虎口
死里逃生
民族情深
兄弟情义
第六章
精尻子娃娃
丁哈吉
三渡黄河
汉口码头
西城清真寺
黄浦江边
第七章
回家路上
家乡的揪面
法特麦的苦闷
孤雁难飞
第八章
黄土深隋
香港之夜
大海的呼唤
生死考验
吉达港
副朝
第九章
情深谊长
爱的代价
易卜劣厮
正朝
生命赞歌
宰牲节
第十章
辞朝
后记

编辑推荐

  《纳家户旧事:纳耀庭麦加朝觐记》是一幅塞上江南的风情画卷,是一首穆民朝觐的浩然长歌,更是一部灵肉至诚的信仰文学。

内容概要

纳志祥,回族,一九四四年七月生,宁夏永宁县纳家户人。大学本科学历。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协会退休干部,园林建筑工程师。多年来从事园林规划、设计、工程施工工作,在造园艺术领域曾获得仿真假山一艺术围墙等项国家发明专利。自幼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近年涉猎回族文学创作,除《纳家户旧事》外,还编著了以介绍纳家户和纳家户清真大寺为内容的《宁夏回乡纳家户》一书,正在写作以一九二0年海原大地震为题材的小说《回回娃》。

章节摘录

  穿戴完毕,阿依莎看到母亲和奶奶坐在炕边,不由自主,就流出眼泪。她扑到奶奶怀里喊着奶奶,奶奶深情地摸着孙女的头说:“傻丫头,迟早是要嫁人的。想奶奶时多回来看看,奶奶也舍不得让你走。”  母亲拉着阿依莎的手流着泪说:“别哭,今天是个好日子。虽说嫁出去了,好在都在户里,两家都离得不太远,没事了经常过来就是了。不要想家,到了别人家做事要细心些。我们是大户人家,别让人笑话。”  阿依莎答应着说:“妈!知道了,你要多保重。”  纳耀庭看见女儿出落得一朵花似的,非常高兴。他语重心长地对阿依莎说:“爹真舍不得你,但又不能不让你走。过去后要孝顺老人,体贴女婿,要听话、贤惠。有时间常回家来看看。”  阿依莎流着泪哭诉着说:“爹!女儿不孝,以前做得不到的,你多原谅女儿。”  “快别这么说,好好去吧。”纳耀庭强装笑脸,其实心里真不好受。他没有亲生儿子,女儿又一个个都要嫁出去,他内心别提多伤心了。  法特麦和麦尔燕拉住姐姐的手,哭成泪人儿,她们也舍不得让姐姐走。  院子里来送亲的亲朋好友和客人们都穿戴齐备,等男方亲家上门接亲。  曼苏尔家大门口,一对大红灯笼高高挂在门楼下,用红绸子扎成的彩球挂在门楼两边,彩带在风中飘扬,照壁上的大红喜字特别显眼。用来迎亲的雕花轿车子里铺上了红毯子,挂上了红彩绸、红布帘子,就连拉车马的马鬃、马头上,赶马车的鞭杆上,也都系上了红绸子,格外喜庆。  在曼苏尔家的后院里,宰牛、宰羊忙得不可开交。厨房里热火朝天,炉火熊熊燃烧,鸡、鸭、鱼、肉满桌,大厨们用炒勺有节奏地打着炒锅,炒菜、炖肉,他们精心烹调着美味可口的俗称“十大碗”的宴席。  在厨房的另一边,几个手艺娴熟的妇女围着长围裙,精心炸着面食。她们把起好的面中加适量的碱,调以红糖、蜂蜜、花椒水,反复揉面,再在和好的面上刷上油,放在大瓦盆里醒一会。炸面食的关键是掌握火候,在油温不太热时,妇女们用她们特有的纤细双手不停地将面搓成棒状细面条,用两只手把细面条圈成一把,共有七八圈,再用两根长筷子撑开,放在油锅里摆炸,然后对折一下形成馓子,慢慢翻动。经她们手摆炸出来的馓子又酥又脆。她们炸的油香、羊盘肠松软可口,油果子、小吃都特别好吃,是招待客人的上品。  听一老者讲:“回回吃油香的习俗是从阿拉伯流传过来的。”这里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相传穆罕默德从麦加到麦地那,家家都争着宴请。为了一视同仁,穆罕默德说:“我的骆驼停到谁家,就在谁家吃。”结果骆驼停靠的这家非常贫穷,拿不出什么好吃的款待客人。老人家就端出自己炸的一盘油香给圣人吃,穆罕默德吃后连连称赞,说非常好吃。从此,吃油香在阿拉伯广为流传。油香传人中国后,由于有穆罕默德吃油香这种特殊的含义,所以在中国,特别是西北,每逢节日,回族都用炸油香款待亲友,欢度节日。  马姨妈是两家的贵客,她今天也穿上了大襟缎面花衣裳,头上插满了绢花,显得格外精神;两个年轻漂亮的伴娘也梳妆打扮得花枝招展。她们一块坐进了轿车子里。曼苏尔穿一身士林蓝布的新衣裳,身披大红彩球绸子,骑一头红鬓马跟在骄车子后面。迎亲的男人、女人近二十多人也跟随其后,浩浩荡荡一队人马向纳耀庭家走来。  到纳耀庭家门口,新女婿曼苏尔下马围轿车子转一圈,上前给人们说“色俩目”,进院子到上堂屋给二老说“色俩目”,改口喊:“爹!妈!你们好!”纳耀庭忙从衣裳口袋里掏出红包,给女婿“改口钱”。  马姨妈一干人也进屋说:“色俩目。”纳耀庭和婆姨起身谢过,然后让来的客人坐到堂屋里事先准备好的两张八仙桌前入席。家人忙端茶倒水,上馓子、油香,各种凉菜、热菜。纳耀庭和婆姨都劝客人口到。马姨妈吃了一会席,起身过来和纳耀庭婆姨说话。  曼苏尔拿过三块做衣裳的布料过来说:“爹!妈!这一块面料子是给奶奶的,这两块面料子是给你们做件衣裳的。”二老谢过。他又将一条毛巾、一块胰子、一个红包送给做菜的厨师,以表示感谢。  席毕,在堂屋里,由纳耀庭领着一班人马站成一排,马姨妈也领着一班人马在对面站成一排,由跟随的阿訇念“索勒”“接杜哇”,举行“拿手”礼,互说“色俩目”,表示婚姻成立。  ……

图书封面


 纳家户旧事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纯属偶然的机会,有幸得知了这样一位穆斯林的故事。黄河一路向东,却在贺兰山下拐了个弯,一路北上逾300公里,是宁夏川。北上的黄河流速变慢,使得宁夏的土地异常丰饶。自公元7世纪盛唐之时起,因为战争、商贸等原因从西域诸国迁徙而来的伊斯兰教信徒,纷纷在中国扎根。远离家乡的穆斯林先民们带着满身的尘土和古兰经停下脚步,落户,建寺,膜拜像世界上任何的穆斯林一样。也许是真主慷慨的馈赠,他们惊讶地发现这片土地是如此地多产,不论小麦,还是牛羊。这里是银川,被人们称为塞上江南。1891年,纳彦景出生在片土地上。在他之前,他的家族已经不知在这片土地上耕耘了多少代人,但不论贫富贵贱,家族都着坚守真主的信仰。纳彦景的家族可以追溯到赛典赤·赡思丁(1211年-1279年),他的家族祖先曾是成吉思汗麾下的一员,也是先知默罕默德直系31代子孙,赛典赤·赡思丁还有一个著名的后人,这人叫郑和,当然我们这里且先不表。600年前的尊贵血统并没有给纳彦景带来太多的财富,他是靠开面馆起家,带着寡居的母亲,一步一个脚印地擎了整个家。饭馆开着,田地种着,母亲健康,三个女儿也渐渐长大,日子越过越好。但在纳彦景心里,膝下无子仍是一块心病。纳彦景日夜祈祷,幸运的是,他的同族兄弟同意过继给他一个男孩儿,全家都如获至宝。然而世事无常,这个儿子却过早的夭折,并导致了纳彦景的母亲也因悲伤过度而匆匆离世。沉重地打击让纳彦景近乎崩溃,但冥冥中的一个声音给了他活下去的动力:朝觐。伊斯兰教有“五功”的说法:证信,礼拜,戒斋,天课,朝觐。其中,最后一项朝觐对当年的很多穆斯林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这个不可能 对大多数人来说,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是自身原因,这一点和我们今天很相似: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承受朝觐所需要的巨大花费,对这点,纳彦景用了一招:卖。卖房子卖地卖饭店;其二是环境原因。纳彦景决定去朝觐的那一年是1936年,军阀混战,乱兵横行。有钱都不行,纳彦景又用了一招,拼。纳彦景自纳家户村出发,经横河渡口,毛乌素沙漠,吕梁,郑州,汉口,坐船至上海,遇见过土匪,国军,红军,骗子,小偷,但更多的是听闻他的经历,热情帮助他的好心人。一路坐船,途经香港,马六甲,阿拉伯海,终于达到麦加。1938年,纳彦景回国,带着30本古兰经,在乡民的夹道欢迎下,进入了纳家户清真寺。两年的旅途,纳彦景数次几乎失掉性命,却一次次从绝境中被救起。对,这是一个成功的故事,但人们却不会知道,在这样的路上会有多少人默默“无常”。凡人能做到的最大奇迹是什么?我想,那便是用尽全力,不惜用生命去追求自己所信仰的东西吧。宗教与人类究竟是怎样的一种东西,很难说清。但我相信,一切宗教的最终目的都是让教众以及其他民众的幸福吧。感谢这本书,让我得以有机会去一窥一位平凡而伟大的穆斯林的故事,我更倾向于相信那些宗教极端组织的人们,错的不是宗教,而是他们的无知。期待今年能踏上银川的土地,去亲眼看一看这个神奇故事开始的地方。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平凡人靠信仰创造的奇迹,典型的回族朝圣史。可能是为了出版需要,内容里有很多伟光正的东西,但更多的回民生活细节让人受益匪浅。纳志祥先生已经故去,期待今年能踏上故事发生的土地。
  •     还没看,但是喜欢.看完再说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