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利娅姨妈与作家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社会 > 胡利娅姨妈与作家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1
ISBN:9787020077434
作者:[秘]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页数:348页

作者简介

青年作家小巴尔加斯跟自己家中一个比他年长的女人胡利娅姨妈的恋情,和与小巴尔加斯在同一家广播电台工作的广播连续剧作家彼得罗·卡玛乔疯狂表现,是《胡利娅姨妈和作家》故事情节的内在联系构架。
胡利娅姨妈和小说创作新手高尚的恋爱激情受到了50年代的利马社会百般的阻挠,这一过程跟广播连续剧作家骇人的讲述结合在了一起。
略萨在这部作品中的广泛叙述把各种历险故事的价值聚集在了一起:这里有莎士比亚火热的激情与情节剧相关成分精彩的巧合,也有高雅文学崇拜者与粗俗作家的不期而遇。

书籍目录

前言胡利娅姨妈与作家有关《胡利娅姨妈与作家》的一场风波

编辑推荐

  年少轻狂的19岁大学生爱上了比自已大10岁的胡利娅姨妈,她有着尴尬的双重身份:一个离过婚的女人和作者舅妈的妹妹…

前言

  我开始在利马写这部小说是1972年年中,以后又继续在巴塞罗那、拉罗马纳(多米尼加共和国)和纽约写下去,中间曾多次中断,有时甚至中断很长时间,最后重新回到利马,四年后终于在那儿把它写完。这部作品是我青年时代认识的一位广播剧作家建议我写的,有一个时期,这位作家的情节剧的故事完全把我迷住了。为了不让小说显得过于虚假和做作,我有意地加进了一部分自传成分:我的第一次婚姻经历。这种努力对我很有用,它证明了小说这种题材的出现并不是为了讲述真实的事情,真实的事情一旦走向虚构,它们总是变成谎言(就是说,就成可疑的、无法证实的真实的事情)。  我费了很大力气才赋予了那些事情一种可以接受的形式,否则的话,它们就会像广播剧作家彼得罗?卡玛乔的脚本了;我也努力把事情中那些典型的死板、过分、虚有其表和恐怖的东西删除掉;为此,我采取了必不可少的讽刺的手法,但又避免让事情漫画化。受50年代那些撕心裂肺的墨西哥电影的影响,情节剧曾是我早熟的弱点之一,而这部小说的主题使我毫不犹豫地认清了这一点。微笑和嘲弄并不能完全掩饰本书作者在情感上对博莱罗舞、放纵的激情和惊险离奇的小说的偏爱。

内容概要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1936年生于秘鲁,著名作家、世界小说大师,被誉为“结构写实主义大师”和拉美“文学大爆炸”主将之一。创作过小说、剧本、散文随笔、诗、文学评论、政论杂文,也曾导演舞台剧、电影和主持广播电视节目及从政。他的长篇小说以触及重大社会与政治问题及结构新颖见长,诡谲瑰奇的小说技法与丰富多样而深刻的内容为他带来“结构写实主义大师”的称号。
“略萨曾经获得众多的文学奖项,是杰出的结构现实主义小说家。他的小说将触角伸向了广泛的社会现实,既能深刻抓住现实生活中的本质问题,更能将其加以想象和升华。他的作品对现实主义小说的革新产生了影响,在作品结构上有自己的特点。”
——略萨研究专家 赵德明教授

章节摘录

  第一章  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当时我很年轻,和外祖父、外祖母同住在米拉弗洛雷斯区奥恰兰大街的一幢白墙壁的别墅里。为了日后得以依靠自由职业为生,我正在圣马尔科斯大学攻读法律,实际上我更向往的是成为一个作家。当时我还担任着一项头衔响亮,工资微薄,但是有利可图,工作时间可以由我自己支配的工作:泛美电台新闻部主任。我的任务是把报纸上有关的新闻剪下来,稍加润色,编成广播新闻稿。我手下的编辑是一名头发抹得油亮、热衷于各种天灾人祸消息的小伙子,名叫帕斯库亚尔。新闻每隔一小时播送一次,每次一分钟;只有中午十二点和晚上九点连续播送十五分钟。但是我们总是一下子准备好几份新闻稿,这样,我就可以上街好好逛逛,在科尔梅纳大街的咖啡馆里坐坐,有时去上几节课,或者到中央电台的办公室去串串门,那里要比我的办公室热闹些。  这两家广播电台同属一位主人,互为邻居,都坐落在贝伦大街上,离圣马丁广场很近。这两家电台毫无相似之处,倒是更像那种天生的悲剧姐妹,一个娇媚无比,另一个满身疮痍,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泛美电台占据着一幢崭新的楼房的第二层和楼顶的平台;这里的工作人员个个雄心勃勃,颇为时髦,以年轻和华贵而自负。尽管播音员不是阿根廷人(这一点,彼得罗·卡玛乔可能已经向你们说过),但也称得上是银嗓子。泛美电台播放很多音乐节目,大量的是爵士音乐和摇摆舞曲,也有一点古典音乐;泛美电台的电波总是在利马首先播出纽约和欧洲的最新成就,但是它也并不轻视拉美音乐,虽然这种音乐总是有点掺假;泛美电台对于民族音乐则十分谨慎,最多播送一点华尔兹舞曲。也有一些知识性的节目,如《往事回忆》、《国际时事述评》之类;甚至在轻松愉快的节日中,也要插进《问答比赛》和《荣誉的跳板》。这种不致过分落人俗套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由帕斯库亚尔和我主持的那个新闻部足以证明泛美电台对文化的重视,这个新闻部设在用木板搭在楼顶平台上的一个阁楼里,从那里可以眺望大街上的垃圾堆和利马市内楼房顶上的柏木窗。登上这个阁楼要乘电梯,电梯有个令人讨厌的毛病:没到地方,门便开了。  中央电台则相反,他们挤在一所老式住宅里,那里院落套院落,夹道通夹道;只要一听那些播音员毫无忌讳的满嘴俚语,就能了解它那五光十色、平民大众化的特色和强烈的地方气息。这家电台很少播送新闻;它的女王和主宰者是秘鲁音乐,包括安第斯音乐;剧院的印第安歌手经常光临电台参加实况演出;播音前几个小时,听众便人山人海地聚集在门口等候。此外,热带音乐,墨西哥音乐,布宜诺斯艾利斯音乐也大量地从它的电波里传出去。它的节目很简单,缺乏想象力,但是收效很好,如:电话订货,诞辰小夜曲,喜剧演员的街淡巷议,唱片和电影。但是,据各方面调查,它的脍炙人口的大菜,却是广播剧,这个节目使它牢牢地保住了广大听众。  他们每天至少要播送五六个广播剧。在播音时,我偷偷观看那些演员,觉得非常开心。他们化装成衰老、饥饿,衣衫褴褛的男女,他们的清新悦耳,动人心弦,充满青春活力的嗓音,同他们苍老的面孔,难看的嘴唇和无神的眼睛形成了可怕的对照。“有朝一日秘鲁把电视台安装起来,他们除了自杀,别无他路。”小赫纳罗隔着播音室玻璃,指着那些演员,预言道。他们像在一个大鱼缸里,手捧剧本,围在话筒的四周,一切就绪,准备开播《阿尔维阿家族》的第二十四章。说实在的,那些听了卢西亚诺·潘多的播音而伤心落泪的家庭主妇们,如果看到他佝偻的身体和斜视的目光,会感到多么失望啊!那些被何塞菲娜·桑切斯抑扬顿挫的声调勾起了对往事的回忆的退休老人们,假如看到她的肥胖的下巴,浓密的髭须,扇风大耳和青筋饱绽的样子,又该多么扫兴呀!但是,电视传到秘鲁的日子还遥远得很,因此,这群广播剧动物赖以为生的条件,看来暂时还是有恃无恐的。  我一直好奇地想知道,是谁人的手笔创作了这些使我外祖母愉快地消磨着下午时光的广播剧;当我去拜访劳拉姨妈,奥尔卡舅妈,加比姨妈时,或者在人数众多的表姐表妹们家中做客时,我常常听到他们提到这些故事。(我们这个家族有按照圣经宗旨办事的传统,住在米拉弗洛雷斯区,彼此十分团结。)我怀疑这些广播剧是进口货;但是,当我知道赫纳罗父子既不是从墨西哥,也不是从阿根廷,而是从古巴购进这些剧本的时候,我惊讶不已。原来那是CMQ的产品;CMQ是高瓦尔·麦斯特雷统治下广播电视帝国的一块地盘。麦斯特雷是个满头银发的绅士。有一次他路过利马时我见过他。那一次,他由赫纳罗父子殷勤地护送着,在大家尊敬的目光下穿过泛美电台的走廊。由于我那么多次听到电台的播音员、导演和技师谈到古巴的CMQ(CMQ对他们来说,就好像当时的好莱坞对于电影演员那样,颇有些神奇),有一次我和哈维尔在布兰萨咖啡馆喝啡咖的时候,竟然漫无边际地遐想起来:在那遥远的哈瓦那,满城棕榈,有着天堂般的海滩,枪手横行,游人遍地,在高瓦尔·麦斯特雷的城堡设有空调装置的办公室里,那支多才多艺的创作大军通过无声的电传打字机,每天八小时大概要编造出无数的通奸、自杀、恋爱、决斗、继承遗产、信奉上帝和行凶犯罪的奇闻轶事,然后从这座安的列斯岛向拉丁美洲播送;通过像卢西亚诺·潘多和何塞菲娜·桑切斯这样的播音员,使各国的祖母、姑母、姨妈、堂表姐妹和退休职工怀着幻想度过每天下午的时光。  小赫纳罗是通过电报论斤购进(或者确切地说,是CMQ卖出)广播剧的稿本的。这是一天下午,当我问到在播音前,他、他的兄弟或者父亲是否仔细审阅过这些脚本时,他惊愕了一下,才亲口告诉我这事的。他反问我:“难道你能看完七十公斤重的脚本吗?”同时谦恭地望着我。自从他在《商报》星期天副刊上看到我的一篇小说之后,便授予我才子的称号,并按照这种身份对待我。“你想想这要花多少时间?一个月?两个月?谁能花一、两个月的时间去读一出广播剧呢?那我们就让它去碰运气吧。幸运的是到目前为止,神奇的上帝一直在保佑我们。”在比较好的情况下,小赫纳罗通过出版代理商,或者同行友好,调查有多少个国家购买过CMQ所提供的广播剧本和广播剧的播音效果;如果情况不许可,就只好根据题目决定,或者就简单地像押宝那样买下来。这些脚本之所以论斤出售,是因为这是一种比按页码或字数较少欺骗的方式,也就是说,是唯一可以核定的方式。哈维尔说:“当然罗,如果没有时间去阅读,就更没有时间去数字数了。”一部有六十八公斤三十克重的小说,其售价要像牛肉、奶油、鸡蛋那样由磅秤来确定,这种情形深深刺激了他。  但是,这套办法也给赫纳罗父子造成了不少麻烦。因为稿本里面充塞了大量的古巴方言。每次播出前几分钟,卢西亚诺和何塞菲娜,还有他们的同事,只得自己动手尽可能把它译成秘鲁话(每次都译得很糟)。另外,一捆捆打字稿有时在从哈瓦那运往利马途中,在船舱里或飞机上,或者是经过海关时,会受到种种破损;整章整章地遗失掉;潮气把字迹弄得模糊难辨;被抛进中央台的仓库之后,还要被老鼠啃咬一通。由于老赫纳罗在播音前才分发剧本,上述情况总是在最后一刻钟才被发现,结果情况十分狼狈。而他们的解决办法就是跳过丢失的章节,昧着良心办事。如果情况更严重的话,就让卢西亚诺·潘多或何塞菲娜·桑切斯病休一天,这样便可在二十四小时之内不露很多形迹地修补、复苏或恰到好处地删掉那失掉的几克乃至几公斤的底稿。此外,由于CMQ收费很高,所以当小赫纳罗发现彼得罗·卡玛乔具有非凡的才华时,自然感到乐不可支了。

图书封面


 胡利娅姨妈与作家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3条)

  •     爱在广播剧年代 ——读《胡利娅姨妈与作家》 范典 几个貌似怪异的人挤在一个全封闭的小房间内,通过导演的安排,用声音扮演着各自的角色。无论是刮风下雨、火灾、地震、挤轧现场,人声配合特技音效,类似于一出电影幕后的配音场面——不错,这一切都发生于秘鲁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的《胡利娅姨妈与作家》一书当中,只不过他描写的是广播剧直播的现场,在那个电视媒体还未现身的年代,人们聊以精神慰藉的最直接最迅疾的方式,便是听广播。这本书含量之丰富令人吃惊,两条线索一虚一实,(虚者)借助于广播剧形式,单独成章,间隔于(实者)作者年轻时候的一段经历当中。略萨回忆了自己19岁时与胡利娅姨妈相恋的过程,后者比他大10岁,刚离过婚,并且是他舅妈的妹妹。当然,如果作者仅凭这段惊世骇俗的恋情就想实打实地征服读者,那么这部1976年完成的作品就不会流传至今,压根只会沦为猎奇作者人生的花絮资料。刚开始阅读时,你会摸不清作者的意图,撇开那段真实经历,间隔展开的小故事,并没有丝毫联系,尽管故事本身非常有吸引力,天马行空,绘声绘色,而且这些故事本身存在一定的社会争议性。一场光鲜的婚礼背后隐藏的兄妹乱伦行为值不值得同情?一个无意闯入大都市的印第安土著人该不该枪毙?信仰与道德在一宗离奇强奸案中哪个最具凭证力……每则故事发展到最高潮阶段,便被作者以一连串的疑问句戛然而止。就像中国的章回体小说,留下一个“请听下回分解”的悬疑——可是这些故事没有后续,只在读者心中留下了一个个问号,这似乎又在衬托略萨自己这段值得世人深思的恋爱经历。读到中间,你才从一些提示中得知,这些小故事原来都是那个被称为天才剧作家的彼得罗·卡玛乔创作的广播剧。一个大学还未毕业的学生,被整个家族寄予厚望,却无意间遇到离婚后的胡利娅姨妈并坠入爱河,之后冲破家人百般阻挠和社会公允步入了婚姻殿堂,这更像是叛逆青年对传统家教的忤逆之举。这种爱情已不纯粹是私人行为,因为关涉到名声、家族、社会、道德、伦理、法律……恋爱本身的浪漫气质显得单薄而孤立起来,然而这条线索的发展因建立于现实本身,有很多突变因素和不确定性,便使读者产生急于求解的心理;而那些追求听觉快感、强烈压缩人生的传奇性的广播剧,虽然具有振聋发聩式的社会效应,却难免陷入一种既定的模式当中,挑战人们想象力的天马行空的情节、荒谬离奇又极具社会争议的话题,以致最后剧作家本人思想也变得紊乱,此前曾在广播剧中出现的人物又重新出现,或死后复活或身份改变——一天13小时的高负荷脑力劳动,让这位在略萨心中可与巴尔扎克相提并论的剧作天才最终精疲力竭,并被送入精神病院。于是在读者心中产生一种奇妙的效果:虚构的故事虽离奇出跳,却在与现实部分的较量中败下阵来。你会厌倦读这种情节性的文字,而沉迷于青年略萨与姨妈的爱情故事。这是现实立场与头脑产物之间的拉锯战,恋爱由不确定走向确定,而故事则逐渐走向毁灭。彼得罗·卡玛乔所代表的草根作家是那一特殊时代的牺牲品,人们在物质丰裕的情况下对精神生活渴求至极,便导致民营媒体之间的恶性竞争,广播剧成为普罗大众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而这种需求也直接导致创作者沦为商业竞争中的一枚棋,讲究效率、离奇、现实性和五花八门,不仅榨干了创作者的脑髓和精力,也使其努力建构的虚幻世界訇然崩塌。这便产生了两层意义:商业利益与精神创作之间的矛盾、以讽谕姿态消弭了现实情境的冷酷。这个人物的存在,寄予了作者对其的怜悯,也映射了社会残酷的评判力:并非因为你为大众制造了娱乐而名垂青史,在粗制滥造的创作背后仅凭想象力是不够的,而要植根于一定的社会和现实基础。就像略萨本人所说的:“作家应该像兀鹫啄食腐肉那样,抓住现实生活中的丑恶现象加以揭露和抨击,以加速旧世界的崩溃。”结构现实主义的特点便是要使得故事呈现“立体性”,作为结构现实主义文学的领军人物,略萨在这部小说中,采用了“两条腿走路”的方式,使两个线索往各自方向平稳迈进。两条线索相互支撑,广播剧异彩纷呈,像巴尔扎克的系列短篇,织就了一幅社会各阶层汇聚的风俗画卷,提供了丰富、坚实的人文价值;而略萨自传性质的描述,则使得简单而纯粹的爱情故事衍生出新一层的魅力。在略萨不顾父母和亲戚的阻挠,出卖劳力、典卖家当,凑齐路费与姨妈逃往另外城市共结连理时,却因未到结婚法定年龄而一次次遭受磨折和耽搁,你会为他们这种冒险而提心吊胆,也为这种不自量力而兴奋激动,从家庭出逃至社会,这一路颠簸更坚定了爱情的信念。而我从中读到了类似于阿巴斯电影中的戏剧性,正是由朴素情怀中散发出来的简约,才日久弥新。这段婚姻虽然维持不久,但因为文学作品的存在,导致后续一些事件的发生:胡利娅为了剔除社会对这件事的横生枝节,自己口述成册写就了《作家与胡利娅姨妈》,而她与略萨在离婚后的口侏笔伐、甚至导致他们所处的地域之间的论争——看来,这部小说与他个人的经历相映成趣,构成了立体式的3D影像效果,既真实又虚幻,确实略带戏谑的印证了他所说的:“小说这种题材的出现并不是为了讲述真实的感情,真实的事情一旦走向虚构,它们总是变成谎言。”——已载于《深圳晚报》
  •     平庸的神奇,抑或,神奇的平庸一个十八九岁的少年爱上了一个比他大十岁的寡妇,并且这寡妇还是他舅妈的妹妹。这情节,应该是《知音》之类消遣性杂志里的故事,貌似刺激,实则有点无聊。如果在这故事里再加上一个视艺术为生命的广播剧作家,并且这作家后来因精神压力过大不得不放弃了剧作而穷困潦倒到只能靠妻子做妓女养活自己,充其量也只是一篇不入流的平庸小说。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平庸的故事,在略萨笔下却鲜活成了一部著名小说(这里要切记一点:著名并不代表名著),这就是他的长篇小说《胡利娅姨妈与作家》(以下简称《姨妈》)。略萨究竟有何本事能“点石成金”化平庸为神奇呢?略萨被誉为“结构现实主义大师”,他的小说能使读者感受到结构主义的微妙,很有阅读的快感,《姨妈》就是如此。对于文学作品来说,即使同一个故事,结构不同,给读者的感受和刺激也不同,结构主义所追求的就是以最佳的结构形式给读者带来最佳的阅读快感。这也是《姨妈》成功不可小觑的一个因素,当然,更重要的是小说情节本身,如果情节乏味得令人昏昏欲睡,即使再高明的结构也无济于事。《姨妈》共二十章,其中奇数章讲述的是胡利娅姨妈和略萨的爱情故事及卡玛乔的悲剧;偶数章(除了第二十章)是与爱情毫无关联的独立成篇的短篇小说。也就是,这部长篇在结构上等于一部爱情小长篇和包括九个短篇的短篇小说集,等于两本书。当然,两本书的说法并不确切,因为情节之间毕竟还是有联系的,正如译者所说,“短篇故事是一幅幅社会风俗画,将它们连贯起来看,构成一个多层次的社会舞台”,这也是烘托姨妈和略萨爱情的社会背景。可见该书的结构为:爱情——短篇——爱情——短篇……爱情故事平铺直叙循序渐进,短篇故事蕴意深邃精彩纷呈,相互间隔起来的结果就是抓住了读者的思维,引起读者的好奇:不知后面的爱情进展如何,不知接下来将是怎样一个精彩的故事,如此,挑起读者阅读的兴趣,恨不能一口气读完。如果剔除九个短篇,那么略萨这部自传体的爱情小说是很平庸的,我觉得倒是穿插在其中的广播剧作家卡玛乔的悲剧很出彩,他很有一代大师的个性,可惜,环境没有造就他。更出彩的是九个短篇。九个短篇完全可以单独出版,并且肯定能成为精品。九个短篇并非简单意义上的现实主义作品,不是对现实的简单描摹,而是抽取了现实里面某些现象的精髓并以此植入读者大脑的思考里面,大多能引起读者心灵的震撼。这里有兄妹乱伦的婚礼丑闻,有对偷渡者生命的漠视,有宗教狂被控犯有强奸罪后举刀自我阉割,有小时因妹妹被老鼠咬死长大后疯狂灭鼠最后惨遭家人谋杀的富翁,有因交通肇事而引起精神分裂的推销员,有以暴力推广爱并且使社区井然有序的神甫,有天才的侏儒足球裁判及足球场惨案……更为令人称道的是,每个短篇结束时都没给出确切的结局,而是一连串的问号,隐含在问号里面的是至少两个不同的结局,人物命运究竟如何,仿佛要让读者自己选择似的……然而,似乎又不是这样,因为,还有更精妙的,也就是,不同的短篇之间,也有一个小小的联系,也就是,后面章节里的某个人物曾经在前面某篇里出现,而且是出现在问号里,比如足球场惨案中开枪的警察就是对无辜的偷渡者执行死刑的那人,而在足球场里,我们才知道,这个偷渡者在前面那篇里并没有被杀死——他被偷偷地释放了(感谢善良!),但在这篇里却死于警察枪下——他终于死了,这就是对前面那个短篇结尾问题的答案了,并且,隐含在其中还有不尽的悬念:这个偷渡者是如何跑到足球场的?跑到这里干什么?为什么要超裁判跑去?等等。如此,仿佛人名很混乱似的,却恰到好处地挠在了读者阅读快感的痒痒肉上。读到这里,真是感到别有洞天,可谓峰回路转曲径通幽。相对于爱情的长篇,九个短篇的寓意非常深刻,绝对值得反复阅读。短篇之间人物名字的混乱,其实暗暗呼应了长篇里充满悲剧色彩的广播剧作家卡玛乔的作品,这个视艺术为生命、唯艺术而艺术的广播剧作家、导演及演员,完全生活在艺术里面,浑然不顾忌外界的影响甚至压力。他的广播剧收听率很高,为电台带来了丰厚的广告收入。后来,剧中角色的名字就开始混乱了,以至于情节也仿佛混乱起来。他只能告别他所钟爱的广播剧。我自己感觉,略萨似乎通过九个短篇告诉读者,卡玛乔的角色似乎不混乱,他的剧作其实应该是很有条理的。我不知道略萨是否有如此暗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略萨对卡玛乔是很同情的,也是很赞赏的。说句题外话,卡玛乔剧作里人物的混乱很符合现代派作品的标准,在现代派作品里,所有人物都是符号。一个平庸的爱情故事,因结构、因短篇的衬托而有了神奇的色彩,结构不同,使爱情与短篇相得益彰,这是平庸的神奇呢,还是神奇的平庸?只能说,平庸的爱情,精彩的短篇,抓人的结构。如此而已。《姨妈》是我读的略萨第一本书,使我领略了结构主义大师的风范,即使这个大师不是怎么太大,比如,他还没大到易卜生和托尔斯泰的地步,但,毕竟,他已经给了我一种读他作品先入为主的感觉了——因为他不同的作品所展现的结构也是各异的,这就注定会带给我不同的阅读感觉。
  •     略萨有一顶帽子,名曰“结构现实主义大师”,帽子上闪着一行字:“文学就是火,它意味着决裂与反抗……”这帽子是被别人扣上的,上面的字却是略萨自己吼出来的。“反抗”这个词是进入略萨世界的一把钥匙,其实所谓“结构现实主义”,指的就是他即反抗以往的文学“结构”,又反抗不合理的社会“现实”。初读者翻开略萨的作品,很快就会陷入迷茫:他的文字实在太不同寻常,你所熟悉的任何阅读习惯在这里可能都会遭到失败。直观上看,他的语言时而幽默俏皮,时而严肃得令人肃然起敬;至于他小说的文体结构,那简直就是个万花筒,眼花缭乱得让你无从着眼。你必须振作起来,有意识地放弃你的成见,只留下一颗灵敏的头脑做向导,渐渐地,你就会蓦然发现自己进入到一片美妙的洞天。回首当初,你也许会轻叹一声,原来小说还可以这样写,而且居然,还这么有美感。比如略萨的自传体小说《胡莉娅姨妈与作家》,此书把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其中单数章节(全书共20章)写的是胡利娅姨妈与作家的恋爱故事,双数章节写的是彼此不相干的短篇小说。按顺序读前面的几章,你肯定如坠云雾,读着读着,你突然恍然大明白,原来其中的短篇小说提供的是舞台,长篇小说提供的是剧本,双方互相支持才形成了这部精彩的大片!在文学结构上,略萨从来不使用现成的程式,他的每一本书都是一个创新。这个文学弄潮儿,不要说对于前人,就是对于他自己的过往,他都要不断反抗,从不屑于重复。“我要通过写作参与政治。”在反抗社会现实这一方面,略萨做得更加大张旗鼓。获得诺贝尔奖之后,略萨有点担心地说:“我希望得奖不是因为政治!”然而虽然略萨的文学成就有口皆碑,但是诺贝尔奖颁奖理由上明明白白写着呢,此奖就是为了表彰他“对权力结构的制图般的描绘和对个人反抗的精致的描写”。怎么可能与政治无关呢?略萨大部分作品中一个雷打不动的主题就是反抗集权主义。1963年,略萨出版了处女作《城市与狗》,描绘并控诉了秘鲁社会的集权暴政。1966年出版的《绿房子》更进一步,作品详细描绘了民众反抗集权政府的运动,以此警示当权者,为民众争取自由。结果自由遥遥无边,自己却引火烧身,很长一段时间秘鲁政府把略萨的著作列为禁书,甚至曾经当街焚毁一千多册。但略萨可不是一吓就倒的娘娘腔,逼急了哥们儿可是会动真格的!1989年,略萨竞选秘鲁总统,他发誓自己一旦成功当选,就一定将秘鲁打造成没有腐败没有独裁,有着自由空气的民主国家。一度略萨是声望最高的候选人。但是在最后关头,政敌藤森使出阴招,摘选略萨小说中的“三俗”段落在电台广播,令其保守的选民阵营惊惧至极。略萨最终惨败而归。然而倔犟的略萨并没有放弃政治,他只是换了一种从政的方式,在后来的作品《水中鱼》中,他写道:“我要通过写作参与政治。”“我做梦从没梦见过这个奖,我的梦里全是女人。”在文学之外,略萨同样不安分,他的个人生活也弥漫着浓浓的反抗味道。1954年,18岁的略萨爱上了比自己大10岁的亲戚、刚刚离婚的胡利娅姨妈。家里人对此极力反对,略萨的父亲甚至威胁要开枪杀死两位情种。但是略萨通过非法手段拿到了结婚证,愣是没妥协。然而这段婚姻仅仅维持了五年,因为略萨又爱上了自己的表妹、只有15岁的帕特里夏。二婚之后的略萨仍然不老实,到处沾花惹草。帕特里夏为此感到痛苦,于是她去找两人共同的好朋友、《百年孤独》的作者马尔克斯倾诉。可诉着诉着就诉出了感情,诉出了暧昧……略萨在得知自己被马尔克斯戴上绿帽子之后,勃然大怒。1976年的某一天,他铆足了劲儿照着马尔克斯的脸就是一拳。此后30年,这两位大文豪一句话都没说过。1982年,当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略萨痞子范十足地说:“我做梦从没梦见过这个奖,我的梦里全是女人。”不过略萨还自相矛盾地说过:自己之所以要去竞选总统,就是因为对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不服,想在从政方面同他一比高低。直到2007年,当马尔克斯80岁大寿的时候,略萨同意为《百年孤独》的40周年纪念版作序,这两个老头子才算相逢一笑泯恩仇。略萨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天才、他反抗、他激情、他热爱自由……无论是他的精神世界还是现实生活,都异常丰富。本文只能是一个小小的指示牌,

精彩短评 (总计84条)

  •     喜欢中间穿插的怪诞的小故事。
  •     一个青年文学大师和他姨妈结婚的奇妙旅程,糟糕的是后来他们离婚了,更糟糕的是离婚的原因是他劈腿搞上了他姨妈的侄女,最最糟糕的是他把前半部分写出书了却没写后半部分的续集
  •     这本书的标题直译就是《胡利娅姨妈与(广播剧)编剧》。现在标题里那个“作家”指的根本不是略萨,就是里面那个玻利维亚编剧。另外,也没有那本《作家与胡利娅姨妈》,别38了。
  •     正在看,好像不错,诺奖作者就是不一样。
  •     看起来很过瘾,很有收获。值得一看。
  •     作为作者成名以后带有回忆录性质的作品,没有想像中会带来的启迪和震撼。作家与姨妈之间的感情似乎很勉强,更多是年少时的冲动而已,终究无法成为伟大的爱情作品。可归为名人回忆录或逸闻趣事,消遣而已。
  •     结构与风格撑起了不算特别的故事。
  •     作家是灵魂的脱衣舞者。
  •     拉丁小说
  •     到的当天花一晚上看完,很久没有接触拉美文学,感觉结构很怪,文字或是翻译的原因,总是觉得欠缺些什么,小说本身还是吸引人的。
  •     如果写到最后把单数章的人物也混起来就好玩了……
  •     一直想体味作者的独特个性和艺术性,但写给青年作家的信断销啦,这本买来送人的。
  •     依旧是采取巴尔加斯·略萨式的穿插叙事手法。没有想到的占全书叙事一半分量的的耸人听闻的故事,看得时候觉得难道是为了展示更多角度的社会生活才写的这些?原来就是剧作家所写作的剧本,后期也如剧作家的状态下降,出现了人物设定错乱的现象。关于此书中的爱情,真不觉得有多美好,最有趣的地方是主人公的职业生活,恐怕海明威的工作方式也是类似:)而如今这种工作方式也该渐渐消失。如果不是对小破国地名了解,应该不会感到亲切(也根本不会看此书)。
  •     读了感觉还好
  •     刚刚看了三章,完全被吸引了,正如序言里所介绍的,它的结构非常与众不同,单数章节是姨妈与作家的完整故事,而双数章节却是一个个独立的小故事,看似分体,实刚统一,小故事里有大社会,了解了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从来深入了解故事本身。
  •     我觉得以前这本书被译为“胡利娅姨妈和我的故事”更好,更能体现站在作者的立场上说话,现在的译名象是旁观者说话,隔了一层。
  •     内容很好,包装很一般
  •     看着有点儿费劲儿
  •     在读。到第十章了,明显觉得卡玛乔的故事不那么好看了。而开头那几个故事真是好得让人浑身颤抖。另外为什么手机端没有在读功能?
  •     4th 其实乱伦什么的都是噱头 书中对“我”和姨妈2人关系的变化以及情感的发展描写得很粗糙 反而广播剧部分才是真正的神来之笔 无比荒诞但又贴近现实
  •     奇特的故事,视角,触动心灵
  •     略萨最好作品之一
  •     急转直下的悲剧、但丁地狱的浪漫
  •     是看作者的大名来买的
  •     包装很好,书到手后,没有一点皱褶,外观和印刷质量都不错,很喜欢。
  •     胡利娅姨妈与作家
  •     胡莉娅小姨你好~
  •     只有我一个人是在记名字和地名上产生严重障碍的吗?
  •     可能我只是想把略萨的书都读完吧。略萨先生的私生活怎么这么乱哟
  •     south american culture, interesting
  •     广播剧部分精彩,自传部分主要就起了平衡结构的作用吧。。ps:一开始以为我买到了盗版书,看评论原来这套书就做得像盗版书。。
  •     那些广播剧剧情都很牛,后来混乱中所有之前的人死了一遍,后来不过瘾,下一个故事里又死了一遍。关于姨妈倒是一般。
  •     将出色的描写技巧、精彩的情节设置与通俗广播剧和半自传体的形式结合在一起。和略萨其他作品不同,他体现出更多的娱乐性和游戏性,不变的是他一贯的对幽默、讽刺批判和结构主义的奉行。
  •     对拉美作家,在我们的阅读体验中往往带着一种莫名的期待,这种期待始于读《百年孤独》,那种可以毁掉一切的激情,那种可以义无反顾的颓丧,那种可以恣意挥洒的才情......但这本书没有让人舍不下的东西。
  •     此前买过略萨的一本书,感觉还好,但跟他的朋友或夙敌马尔克斯比,我觉得他们之间有老的的差距。
  •     2014-11-19 / 注:四星半
  •     卡玛乔作品的部分果断给五星!!只看这些章节也不为过。带自传的地方太烦人了,除了一些对话都是无意义的拖沓。而且他们的结婚毫无理由(或者说只是因为大家都反对所以一定要结),离婚还是毫无理由,和表妹再婚更不提了,这是乱伦成瘾了么。而且一个作家从第一人称(又说了是自传)写故事本来就顾虑很多,还非要写性交那些事儿真是……
  •     买来六年终于读完了……第十六章真是难过得要爆炸。拉丁美洲的故事就算写现实的日常,也像是荒谬的神话。
  •     《城市与狗》算是作者学生时期或者青年时期的自传,本书也可以算是作者青壮年时期的自传了。喜欢略萨的读者们应该想在书中看到他和胡利娅阿姨的种种细节,刚想看到略萨最初走上作家之路时是带着怎样的期望,怎样在广播剧中遇到正面或者反面的导师和前车之鉴,又有怎样的心里挣扎,最后何以转变。
  •     没封皮啊
  •     是我看过略萨最差的一本书,开篇就没有吸引到我。
  •     看完想读另一个版本
  •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无愧于“结构现实主义大师”之称。抛开他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不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又差点做了秘鲁总统)这部小说可以说是一部作家青年时期的回忆录,时间跨度很短,甚至作家还没有完成大学的学业。略萨却运用了很好的手段使整部小说饱满。他在单数章节写了从胡莉娅姨妈到秘鲁,他们一步步相爱热恋最后不顾一切的结婚,而在双数章节则插入了彼得罗卡马乔的广播剧(相当于一篇篇短篇小说)从各个方面展现了当时秘鲁的宗教,文化和世俗生活(以及和阿根廷的文化排斥)。可能是因为南美洲特殊的殖民关系,复杂的民族,人种融合促成了拉美爆炸文学。短篇小说里总透露着一种隐隐的,意想不到又理所当然的悲伤。作家在广播剧的后期使各种各样的人名混杂起来,在传记中解释为卡马乔的精神出了问题。
  •     好闹心的故事,好屌的作家
  •     这本书居然是多人翻译的,能好到哪儿去?我表示怀疑。千万别当回事儿,西方译著,都是隔靴搔痒罢了,好奇就买来看看得了,属于可看可不看那种。封面的小腿很吸引人,各位千万别被骗了啊。
  •     刚到手的略萨的两本书,发现一个国家出版社出的书,质量很差,书页的天地逼仄,而且是裁歪的(山东新华印刷厂,也是国家厂),视觉难受,看似盗版书,真坏人心情,另外,一本书居然有四个译者.....由了你们,如此对待自己的大牌,如此糟蹋不屑一顾自己,国状啊!
  •     给彼得罗卡马乔。
  •     花心还是多情,地球是一个地球村,哪里都有这样的爱情。
  •     新结识一位结构狂魔
  •     令人着迷的佳作
  •     最近对拉美文学感兴趣
  •     略萨的书就是没的说啊。感觉翻译稍微欠了点。
  •     那些疯癫的广播剧故事,有种异样的刺激
  •     十个单数章节和最后一个双数章节是正篇——作家的故事,不过胡利娅姨妈与作家的爱情实在是无趣又愚蠢,倒是彼得罗卡马乔这位奇葩编剧的故事要有内涵得多。其他九个双数章节是彼得罗卡马乔的广播剧,一些故事点能够联系到单数章节里所描述的卡马乔的生活片段来,想说南美作家都有这么奇特的脑洞么,可以说每个故事都是一滩荒诞的狗血,可就是好看啊,后面几个故事人名错乱也完全没有影响,就像正篇的故事说的还“打破了听众记录”,一个故事里的人物跑到另一个故事里来,错乱让人觉得越来越有趣。PS:要是这本书不那么着重于胡利娅姨妈,而是换成是《彼得罗卡马乔与作家》,妥妥给五分~谁要看没有白头偕老还特么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啊?!
  •     内容还是有意思的
  •     正在看这本书,感觉还不错。
  •     很好去去
  •     人文的略萨装帧太凑合,还不如几十年前的云南版,当然那可是张守义操刀的……
  •     略萨当年获奖的时候,洛阳纸贵,买了一本,被朋友借走不还,再买,就买不到了。现在可轻松的买一本啦
  •     那股拉美风。
  •     略萨那么帅,首先就要给五分。
  •     单数章节讲的是作家与胡利娅姨妈的恋爱故事,双数章节是作家的同事、广播剧编剧卡玛乔的广播故事。跨越禁忌的恋人私奔到另一个小镇以非法的手段终于结婚,古怪而偏执的广播剧作家最终精神失常导致广播剧里的故事混乱崩溃。仿佛暗示着什么……
  •     相對其它,略薩一部不那麼費腦的作品,唯一麻煩要從雙章找尋講故事者意識混亂證據,於是可見這樣一個變換著的主角,他天庭飽滿,鷹鉤鼻,雙目炯炯有神,耿直而忠厚,還原成真實的五十歲卡馬喬,卻只剩有嫌惡阿根廷才是本體的寫照。
  •     作家的《城市与狗》虽获大奖,但我觉得冗长,这部是阎连科推荐的,阅后反而觉得不错。
  •     收藏了他的这几部小说,在看卡尔维诺的,接下来就会看他。
  •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已经成为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这本自传小说我当然同样喜欢。在这本书中,略萨并没有过多运用结构现实主义的技巧,所以读起来要轻松很多。相比起作家与姨妈的爱情故事,广播剧作家彼得罗·卡马乔的经历更让我印象深刻。
  •     有点意思,希望回国前可以读西语原版
  •     短篇混搭长篇的写法倒是挺新颖。短篇里人物到后来略有交错也挺机妙。
  •     和姨妈的情史没什么看头,无聊。中间穿插的剧作家彼得罗卡玛乔是亮点,双章节的短篇也很赞。整体来说,好值,一本书下来内容丰富的也没谁了。
  •     「胡利婭姨媽和作家」裡混淆的名字和「百年孤獨」裡重複的名字一樣,影射著南美大地上循環往復的情愛糾葛。略薩一如既往地迷戀著結構上的新嘗試,不過在總體佈局上有些虎頭蛇尾,亦不及「酒吧長談」那般成熟精妙。
  •     3-3
  •     不如《百年孤独》。这本书本身由内到外散发着盗版的气息,不想细细吐槽。累了
  •     五星全部给九个双数章节
  •     因为此书是帮别人买的,不过书的质量都很好,价格也很划算。
  •     对广播剧不感兴趣
  •     恋爱之书
  •     这书就是我不太喜欢略萨的原因虽然他很帅,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总是想到辛西娅列侬那本我的约翰,一样声名显赫的前夫,一样活在前夫曾经暴发的荷尔蒙和光环阴影下的女人,文人真的盛产精神流氓,略萨最后还酸不溜丢的晒恩爱
  •     刚开始读起来,但是前面有点乏味,名字也很长,搞不清除了都。不知道后面的内容设计的怎么样
  •     人民文学出版社近年出版的不多的好书之一。大概印的多了吧,价格做差了。
  •     偶数章节插入的短篇故事,对整体叙事节奏的伤害太大了。差评!
  •     虽不熟略萨的作品,只觉得这是一部充满了乡愁的小说啊。一个作家的青年时代是多么的重要与宝贵啊。好的坏的,回想起来都是那么的罗曼蒂克。作家青年时的广播剧,想必没有他人到中年事回忆中(并再创造出来的)的那般精致考究充满迷人魅力吧。但他就是如此写了,末章一笔二十年前广播剧作家的末路景象,多少酸楚与无奈啊……作家的穷途末路,只因为有了电视?只因为有了电影、网剧?还是有比这些更为复杂得多的人生无奈呢……
  •     翻译很乏力的感觉 故事应该很有趣
  •     觉得好看的不得了。尤其单数章节的短篇故事。这样的结构真是从来没见过
  •     头很痛。只看了姨妈和作家的那一半。我要和爱到没有办法的那个人结婚。不爱的时候,互相抛弃。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