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河镇的最后一夜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社会 > 绞河镇的最后一夜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6
ISBN:9787503951145
作者:[美] 约翰·欧文
页数:560页

作者简介

《绞河镇的最后一夜》内容简介:1954年,厨师多米尼克和儿子丹尼在伐木营工作。一天晚上,当厨师与身形魁梧的印第安女人简摸黑做爱时,他的儿子、少不经事的丹尼误闯进来,听到激烈的床板声和呻吟声,以为父亲遭到熊的袭击,于是用铁锅狠狠地打了“熊”,简意外身亡。父子二人被迫踏上了逃亡之路。简的情人警官卡尔开始长年不辍地追查他们的下落。
他们被迫从库斯县逃到了波士顿、佛蒙特州南部,甚至到了加拿大的多伦多——心怀仇恨的卡尔一直穷追不舍。他们唯一的保护者,是一位从事过圆木漂流的伐木工人凯彻姆,他给这对父子提供了无私的帮助。
小说的故事情节横跨五十年,带有强烈的自传色彩,是约翰•欧文的最新作品,反映了美国社会半个世纪的变迁。

书籍目录

1 1954年新罕布什尔州库斯县
01 圆木下面
02 背对背换位舞步
03 意外频发的世界
04 八寸铸铁煎锅
2 1967年波士顿
05 笔名
06 在事情的中心
3 1983年佛蒙特州温德姆县
07 贝内文托和阿韦利诺
08 死狗;回忆毛氏
09 世事无常
10 女飞人
11 蜂蜜
4 2000年多伦多
12 蓝色野马
13 群狼之吻
5 2001年新罕布什尔州库斯县
14 凯彻姆的左手
15 驼鹿起舞
6 2005年安大略省潘托巴里尔站
16 迷失的国度
17 凯彻姆除外

编辑推荐

  《绞河镇的最后一夜》用欧文自己的话说,构思了长达20年的时间,却因为最后一句话的迟迟没有着落而没有开始创作,直到有天听到鲍布·迪伦的《愁肠难解》,灵感迸发,才有了《绞河镇的最后一夜》。  小说跨度长达50年,以主人公父子的人生际遇为主线,从侧面反映了美国半个世纪以来的社会变迁。全书共分为五个部分,每个新章节的开启,父子俩的生活环境、人生际遇都有了崭新的开始,为了让小说中反复出现的伐木技术、厨艺等背景营造得更加真实可信,欧文不光请教了相关的专业人士,还翻阅了不少的专业书籍。难得可贵的是,《绞河镇的最后一夜》的中国元素也随处可见:开餐馆的中国兄弟、随处可见的中国菜和中国调料,都会让中国读者有亲近感。

内容概要

约翰•欧文(John Irving),被美国文坛泰斗冯内古特喻为“美国最重要的幽默作家”,是当代最知名的小说家之一,他作品中所呈现的高超的说故事技巧与优美的文学性,使人们常将他与狄更斯和J. D. 塞林格等重量级小说家相提并论。他的小说不仅赢得书评界的一致推崇,而且叫好又叫座,是西方最畅销的小说家之一。

媒体关注与评论

  “欧文讲故事的技巧令人印象深刻。”  ——《纽约客》  “如果你欣赏雄心勃勃、混沌无序、靠情节和人物性格推进的叙事,那你就会爱上这本书……欧文创作出了又一个枝蔓横生、情调感伤、令人动情的故事,不论读者的品位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他们都渴望读到这样的故事。”  ——《娱乐周刊》  约翰·欧文是美国最重要的幽默作家。  ——冯内特  至今尚在人世的作家当中,几乎没有一个比得上欧文。  ——华盛顿邮报《书的世界》  约翰·欧文是美国最具想象力与热情的小说家,他拥有十倍于其他作家的想象力。  ——《丹佛邮报》  “纯粹的阅读乐趣……细节丰富,但绝不沉闷……《绞河镇的最后一夜》是一部卓越的小说……约翰·欧文显然是其同辈中最伟大的美国小说家……在与他同辈的伟大美国小说家中,他始终不曾过时,准确无误地表明了自己是一位大师。”  ——《金融时报》  “调门高亢、激情洋溢、目光敏锐;这是他继《寡居的一年》之后首次以如此的自信创作一个故事;是继《盖普》之后首次以如此的严格来评判作家的技艺。气势恢弘,又不失平易近人,不乏奇思异想、骇异之事和动人的悲悯……(《绞河镇的最后一夜》)与其说是复出之作,毋宁说是成熟之作。”  ——《洛杉矶时报》  “一部讲述爱与恨、希望与绝望的巨作……《绞河镇的最后一夜》与《寡居的一年》和《盖普眼中的世界》组成了一幅文学三联画,它们都展现了虚构故事的想象力。”  ——《圣路易快邮报》  “一个令人信服的故事,讲述了失落与救赎……凭借宝刀不老的叙事技巧取得的令人难忘的成就……《绞河镇的最后一夜》堪称奇迹。”  ——《旧金山纪事报》  “约翰·欧文创作出了又一件珍宝……欧文的故事引人入胜,他向读者展现了大批丰富多彩、栩栩如生的人物。”  ——《休斯顿纪事报》  “犹如史诗和电影……这本书有着狄更斯式的宽广视野,欧文正是以此著称。”  ——《明尼阿波利斯星坛报》  “令人感同身受,时常令人感动……观察敏锐,扣人心弦……对小说的创作过程作了有趣的解说。”  ——《纽约时报》  “欧文的小说并不仅仅是消遣读物。他像狄更斯那样,一次又一次地迫使读者就重大社会问题进行思考。”  ——《卫报》  “欧文精准的表达、引人入胜的风格、将魅力与俏皮合而为一的巧妙手法,全部得到了充分展现,令人陶醉。”  ——《每日快报》  “人们将约翰·欧文与库尔特·冯内古特与J.D.塞林格相提并论,但他无疑比他们更富于创造力。他用辛辣而明快的笔触刻画着笔下的人物,其简洁的风格源于对文字的感受性和娴熟的技艺。”  ——《泰晤士报》  “(欧文的)超卓之处……在于其塑造了令人难忘的人物。在欧文看来,没有哪个人物是无足轻重、不值得充分关注的。每个次要人物都像主要人物一样,得到了充分的发掘,注重细节正是他的标志性风格。”  ——《镜报》  “绝对不容错过……讲述父子两代人的故事,真挚动人、文采斐然、真切可感。”  ——《金融时报》  “引人入胜……欧文运用技艺和巧思将句子和段落连缀成文,犹如高明的工匠将数百颗细小而晶莹的宝石加工成一件璀璨的珠宝。”  ——《休斯顿纪事报》  “《绞河镇的最后一夜》充分证实了欧文身为作家的机智……欧文对某些诙谐瞬间的描写,是他最令人难忘的篇章。”  ——《纽约时报》  “纯粹的阅读乐趣……细节丰富,但绝不沉闷……《绞河镇的最后一夜》是一部卓越的小说……约翰·欧文显然是其同辈中最伟大的美国小说家……在与他同辈的伟大美国小说家中,他始终不曾过时,准确无误地表明了自己是一位大师。”  ——《金融时报》  “调门高亢、激情洋溢、目光敏锐;这是他继《寡居的一年》之后首次以如此的自信创作一个故事;是继《盖普》之后首次以如此的严格来评判作家的技艺。气势恢弘,又不失平易近人,不乏奇思异想、骇异之事和动人的悲悯……(《绞河镇的最后一夜》)与其说是复出之作,毋宁说是成熟之作。”  ——《洛杉矶时报》  “一部讲述爱与恨、希望与绝望的巨作……《绞河镇的最后一夜》与《寡居的一年》和《盖普》组成了一幅文学三联画,它们都展现了虚构故事的想象力。”  ——《圣路易快邮报》  “一个令人信服的故事,讲述了失落与救赎……凭借宝刀不老的叙事技巧取得的令人难忘的成就……《绞河镇的最后一夜》堪称奇迹。”  ——《旧金山纪事报》  “约翰·欧文创作出了又一件珍宝……欧文的故事引人入胜,他向读者展现了大批丰富多彩、栩栩如生的人物。”  ——《休斯顿纪事报》  “犹如史诗和电影……这本书有着狄更斯式的宽广视野,欧文正是以此著称。”  ——《明尼阿波利斯星坛报》  “令人感同身受,时常令人感动……观察敏锐,扣人心弦……对小说的创作过程作了有趣的解说。”  ——《纽约时报》  “激动人心……劲爆的叙事。”  ——《花花公子》  “一本生动的大部头小说,会令……《盖普眼中的世界》的读者满意。”  ——《芝加哥论坛报》  “一本内容丰富的书,可以陪伴读者消磨好多个寒冷的夜晚……欧文是构筑情节的大师……《绞河镇的最后一夜》充满激情与纠葛,是欧文的成功之作,也是爱读长篇小说的读者打发漫长冬季的选择。”  ——《克利夫兰老实人报》  “情节严谨……富于悬念……令人回味。”  ——《西雅图时报》  “《绞河镇的最后一夜》刻画了塑造一位作家的人生的重要人物……这部小说的不少魅力源于欧文在技巧和叙事上投入的热情。”  ——《波士顿环球报》  “引人入胜的长篇读物……像《苹果酒屋的规则》、《为欧文·米尼祈祷》或《盖普眼中的世界》一样令人满意……将读者引入其中的,是悠长而曲折的情节,以及叙事大师自信的风格。”  ——《普罗维登斯快报》  “如果你喜欢带有以下内容的、枝蔓横生的家庭故事:性爱纠葛、令人难忘的人物、对于写作的深思,那么《绞河镇的最后一夜》正合你的心意。”  ——《今日美国》  “这部小说很像一部出色的传记,充满难以逆料的意外、偶然的重要瞬间、突如其来的威胁和诙谐的枝节,我们对这些并不陌生。”  ——《费城问询者报》  “丰满而充沛的情节、人物与情感……本书既是对父子深情的动人描绘,也是对危险的工作和微薄的收入所锻造的、典型的美国人的刚毅性情所作的致敬,同时又是一曲友情的颂歌……欧文是一个天生的说故事好手,有着独一无二、令人信服的写作风格。”  ——《书单》重点书评  “欧文的行文流畅得让人惊讶。他对附属性细节作了迷人的、离题的解说……令人着迷……他带领读者领略的每一处时空都充满了有趣的故事、沉思和事件……令读者不禁想要置身其间,安顿下来,尽情游赏一番……本书是欧文的第十二部小说,其外表一如既往,像他心爱的新罕布什尔州仲冬时节的冰雪一样,熠熠生辉。”  ——《新政治家》  “评论家们在试图阐明欧文的风格时,倾向于拿狄更斯——他对欧文的影响有目共睹——以及梅尔维尔、霍桑和哈代作为样板。欣赏他这部描写北国风情的小说的读者,也许会将欧文置于约翰·厄普代克和斯蒂芬·金之间……欧文的小说曲折地穿越了融历史、神话与奇谈于一体的想象之林。”  ——《独立报》  “欧文展现出的绝技令人印象深刻……这个故事像树冠一样铺陈伸展,在历史与地理方面的广度越发令人惊喜。前一刻,你认为自己看的是发生在偏远林区的情节剧,下一刻便突然讲到了双塔大楼的倾覆。”  ——《卫报》  “约翰·欧文的作品主题严肃,篇幅浩大,内容繁复……他信任事件繁多的稠密情节,以及文学的道德意义,他是一位和蔼可亲的旅伴,可以伴您度过一段漫长旅程。”  ——《每日快报》  “迄今为止欧文最具诗意、最动人的作品……尽管本书太过精细、文雅,算不上是欧文的‘伟大美国小说’,但多米尼克和丹尼尔告别过去的故事,也是美国自身的故事……电视上播出的那段历史——西贡沦陷、9/11——在小说曲折的故事中充当了重大事件的背景,像这样用隐喻来打趣,是欧文最为纯熟的典型笔法……或许欧文也是唯一一位既能将琐碎细节与重大事件天衣无缝地融为一体,又能在文学性与市场吸引力之间保持平衡的当代美国作家……尽管充满失落、悲伤、改变与怀疑,但《绞河镇》像欧文的最佳作品一样,回荡着希望之声,温和地抵御着现代生活的疯狂。”  ——《星期日独立报》  “错综复杂的情节编排……借其最明显的自传性角色之口,欧文热情地捍卫了虚构的艺术……欧文拉开了帷幕,揭示了小说写作的重要内容……他再度展现了自己对语言,对语气和方言土语的细微差别的直觉把握,它们为他笔下那些丰满的人物各自赋予了独特的腔调……《绞河镇的最后一夜》是一部大部头的老派小说(就这个词最好的意义而言);欧文煞费苦心、满怀深情地用细节构筑了一个完整的世界,记录了重大的社会变迁,“但最主要地,它还见证了爱与虚构的持久力量。”  ——《观察家报》  “《绞河镇的最后一夜》像欧文的多数作品一样,长而复杂,悲喜交集。严酷无情和让人放声大笑的内容常常出现在同一页上。同时,它也令人着迷……它是本年度最富想象力、最为复杂的读物之一。”  ——《卡尔加里先驱报》  “技艺最精湛的作家之一……欧文在作品中将其写作上的自我折磨暴露无遗……熟悉欧文全部作品的读者不但会欣赏这一发掘人生阅历中最根本内容的最新尝试,也会庆幸写出《苹果酒屋的规则》和《为欧文·米尼祈祷》等杰作的作者又回来了——没错,他更加年长了,但无疑也更有智慧了。芳醇的美酒经过窖藏,等待开启,滋味只会更美妙。”  ——《环球邮报》  “凭借其新作《绞河镇的最后一夜》,约翰·欧文再次展现了超卓的文学技艺:他在熟悉与新奇之间成功地保持了一线平衡,其风格令人印象深刻,他写成的这部作品既是欧文轻松易读的成熟之作……同时也是焕然一新和别具一格的。他成功地缔造了一个令人沉迷其中的世界,同时继续探讨着他毕生关注的问题……本书可列入欧文最值得阅读、最令人满意的小说……它逼真地根植于最丰富多彩的故事中——真实人生里的杀戮、勇气、欢乐、梦想和悲伤,将其捕获于笔端的是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国家邮报》  “(本书是)约翰·欧文最具代表性的小说,是一位作家就人为何要写作而作的深邃思考。作者认为,只有用这种形式书写,才能就创作进行规模如此恢宏的自我诊疗:作为一部老派的——但很难称之为传统的——小说巨作……欧文的小说新作是对写作灵感所作的非凡、精准的解构。本书中,最令人信服的故事并不是丹尼那烦恼不安、充满悲剧的人生,而是这场人生——或者说从这场人生当中富有创意地撷取的元素——是如何组织、打乱顺序、最终重新组织成我们读到的这本书的。”  ——《多伦多星报》

章节摘录

  对作家来说,这时正是一年中最难熬的一段时间,露佩塔知道,作家已经不再是年轻人了。对于失去亲人的人来说,圣诞节是最不好过的一段时间;对此,女清洁工毫不怀疑。她马上照丹尼吩咐的做了。(其实,她愉快地接受了这个能打扰他写作的机会,谁叫他找错了写作的地方呢。)露佩塔从冰箱门上高高兴兴地撕下小纸片;她知道,清除这些该死的不干胶贴要多费些时间,她用指甲刮除着残余的胶面。她还要用消毒液擦洗冰箱门,不过这件事可以留到以后再做。  丹尼曾耿耿于怀,想知道凯彻姆会对布什在伊拉克搞出的烂摊子如何评价,他为此写下的那些问题正在被女清洁工扔掉,她觉得这简直是不可能的事,但她眼下正在这样做。也许丹尼在心里——很久以前的某个时候——意识到,当故国让他感到恼怒时,他对这股怒意多少已经有点儿不在乎了。  凯彻姆曾说美国是一个迷失的国度,但丹尼不知道这一说法是否公正——或者这一谴责是否终将成为现实。身为作家,丹尼尔·巴希亚盖洛普只觉得,他的故国对他而言是个迷失的国度。自从布什再次当选,丹尼接受了这一事实:美国不再属于他了,从这一刻起,他将至死都是一个住在加拿大的局外人了。  当露佩塔小题大做地清洁冰箱门时,丹尼去健身房给“狼之吻”餐厅打了电话。他在答录机上留下了十分详细的口信:他说他想在 “狼之吻”此后营业的几天里,每晚预定一个座位——直到帕特里斯和西尔韦斯特罗在圣诞假期关店为止。露佩塔所料不差:丹尼一向觉得圣诞节不好过。他先是失去了乔,再也没法在科罗拉多过圣诞了;后来丹尼的父亲死于枪下。2001年那个同样难忘的圣诞节之后的每年圣诞节,作家都会想起他如何收到了凯彻姆的死讯,他也失去凯彻姆了。  丹尼不是凯彻姆。作家甚至不“像”凯彻姆,尽管有时丹尼努力表现得像老伐木工一样。哦,他做过多么努力的尝试啊!但按照凯彻姆对“该做的事”这个词的用法来看,这并不是丹尼该做的事。丹尼应该做的是当好作家,凯彻姆认清这一点的时间远在丹尼之前。  “你必须深入到这些事物最糟糕的部分中,想象所有一切,丹尼。”老河道工曾告诉他。丹尼尔·巴希亚盖洛普正在努力尝试;如果作家做不成凯彻姆,至少他可以把伐木工变成一位英雄。真的,作家想,要把凯彻姆塑造成英雄,会有多难呢?  “嗯,作家应该知道,有时候死并不是件容易事,丹尼。”丹尼用三枪打倒第一头鹿时,凯彻姆曾告诉他。  娘的,我当时应该明白凯彻姆的意思,在露佩塔绕着他疯狂打扫的那天,作家想道。(是啊,他应该明白的。)  (凯彻姆为丹尼以及他父亲长达五十年的逃亡提供了无私的帮助,他提前安排了自己的结局,只是丹尼直到父亲死后才意识到,凯彻姆会怎么做。)  2  丹尼尔·巴希亚盖洛普相信,引领第一章的不应该是凯彻姆这个人物。最好暂时先让凯彻姆这个人物引而不发——让读者等一会儿再看到他。有时,最重要的人物需要暂时敛藏踪迹。更好的做法是,丹尼想,让送命的少年引领第一章——以及这本小说。安杰尔这个人物其实是很好的诱饵,尽管貌似不然;用说故事的行话来说,安杰尔就是“让读者上钩的诱惑物”。作家应该先从加拿大少年(其实他并不是加拿大人)写起。  要不了多久了,丹尼尔·巴希亚盖洛普相信。一旦他找到那第一个句子,作家会把它读给毕生渴望的那个人听!  “不管是否合法,不管是否有正当手续,”丹尼写道,“安杰尔·波普穿过加拿大边境,来到了新罕布什尔州。”  还不错,作家想,但它并不是开头——“安杰尔曾跨越边境”这一错误想法要放在后面。  “在柏林,安德罗斯科金河在三英里的河段内,落差达两百英尺;在柏林的选材口,有两家造纸厂将河道分隔开来。从多伦多来的少年安杰尔·波普正在一路去往那里,这并不是一件无法想象的事。”  是的,是的——作家想,这时他愈发急切了。但最后这两句话作为开头,技术性太强了;他把这些句子用图钉按在墙上,跟其他句子排列在一起,然后又把这句话加了上去:“漂移的圆木像地毯一般,把加拿大少年遮盖得严严实实,他再也没有浮出水面,连一只手、一只靴子也没能从褐色的河水里冒出来。”  快了,丹尼尔·巴希亚盖洛普想。马上,另一个句子冒了出来——就好像是绞河让这些句子浮出水面似的。“撑篙戳击圆木的笃笃声连连响起,这时,河道工们的喊声把这种声音暂时打断了,他们在离少年落水五十码开外的位置发现了安杰尔的撑篙。”  不错,不错,丹尼心想,但要作为开场的句子,它有点儿太繁杂了;这句话里有太多的纷扰。  也许正是“纷扰”这一想法搞得他分了心。作家的思绪跳转——跳跃幅度太大了——到了凯彻姆身上。这个新句子(“只有凯彻姆才能杀死凯彻姆”)显然带有补充说明的成分。它无疑应该保留,丹尼想,但这句话绝不是第一章里的内容。  丹尼在写作窝棚里打着哆嗦。柴炉里的火还要再过一段时间才能烘热整间小屋。平时,丹尼会趁窝棚加热期间,去冰上凿洞取水;这天早晨,他略过了凿冰取水的环节。(在这美妙的一天的晚些时候,女飞人会帮他一起做家务。)  就在这时,他甚至根本不曾开动脑筋——事实上,在这一刻,丹尼尔·巴希亚盖洛普正伸出手去,抚摸英雄那只好耳朵后面的毛——第一个句子来到了他的心里。作家感到它仿佛从水下升起,进入了视野;第一句话进入视野的方式,就像当初那个盛父亲骨灰的苹果汁罐子,在凯彻姆冲它开枪前的一刻,在水面上浮浮沉沉一般。  “那个加拿大少年顶多也就十五岁,他犹豫不决的时间太长了。”  哦,上帝啊——我又一次做到了——我写出开头了!作家心想。  他已经失去了那么多珍爱的东西,但丹尼知道,种种人生经历是何等的不可思议——它们很难停滞不前。他感到自己重大的人生历险才刚刚开始——父亲当初肯定抱有同样的感受,那时父亲在苦闷的挣扎和险恶的情势中,在绞河镇度过了最后一夜。  ……

图书封面


 绞河镇的最后一夜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约翰•欧文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他擅长以狄更斯式的笔法和鸿篇巨制的篇幅描绘时代的风貌,书写情爱的传奇,其幽默诙谐的笔调备受广大读者喜爱。著名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曾将他誉为“美国最重要的幽默作家”。约翰•欧文于1942年3月2日生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埃克塞特。他出生时,父亲正在美国太平洋空军服役。两岁时,父母离了婚。1948年,其母改嫁,欧文的继父是埃克塞特高中的教师,教授俄国史课程。在长大成人的过程中,欧文始终不曾见过自己的生身父亲。在埃克塞特高中就读时,欧文开始从事摔跤运动,并担任该校摔跤队队长。他时常幻想,亲生父亲会来观看自己的摔跤比赛。这项运动成了他坚持终生的爱好和事业,他认为这一运动教会了他坚忍和自制。大学时代,欧文曾骑着摩托车在欧洲游历,这让他在开阔眼界之余,积累了不少创作素材。1965-1967年间,他在著名的衣阿华大学创意写作班就读,师从库尔特•冯内古特等人,获得了艺术硕士学位。1968年,26岁的欧文发表了处女作长篇小说《将熊释放》,正式开始了他的文学生涯。欧文的前三部长篇小说(另两部是《接受水疗的人》、《158磅的婚姻》)尽管得到了评论界的肯定,但在公众之中反响平平。直到1978年,这一状况才大为改观,是年,欧文的代表作《盖普眼中的世界》出版,大获好评,并于次年荣膺美国国家图书奖。作家由此名声大噪,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宽裕的经济收入为他带来了财务自由,使他从此不必再担任大学的教职,可以心无旁骛地专事写作。80年代堪称欧文创作生涯的黄金时期,他陆续发表了《新罕布什尔旅店》(1981)、《苹果酒屋的规则》(1985)、《为欧文•米尼祈祷》(1989),这些作品都成了畅销书。此后,欧文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精力,每隔几年便有新作问世,都是脍炙人口的大部头长篇。他的很多作品已经陆续搬上了大银幕。欧文承认,给他带来影响的作家除了狄更斯,还有霍桑、梅尔维尔、托马斯•哈代、库尔特•冯内古特、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加拿大作家罗伯逊•戴维斯等。从他们那里,欧文汲取了丰富的文学养料,他擅长经营曲折复杂的情节,注重细节描写,善用长句,人物刻画栩栩如生,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文学特色。同时,欧文的幽默笔调绝非轻松的调侃,往往是笑中带泪、寓沉痛于滑稽的幽默。熟悉欧文作品的读者还会发现,某些元素会在他的不同作品中反复出现,如新英格兰、维也纳、摔跤、妓女、作家、熊、严重事故、缺失的父母等。其小说主人公的观察、感受与经历,往往像棱镜一样,折射出这个大千世界的光怪陆离。有评论家指出,家庭和婚姻关系是欧文始终关注的领域,这与他自身的经历是分不开的。1981年,欧文与第一任妻子夏伊拉•利里离婚后,欧文的母亲交把他生父当年的一些信件交给了他。在这些信中,欧文的父亲耐心地解释了他要求离婚的原因,还表达了想要看望儿子的意愿。欧文还从中了解到,当年在空战中,父亲驾驶的战机曾被敌机击落,父亲从缅甸步行至中国,侥幸生还。这一事迹被他写进了《苹果酒屋的规则》。在此之前,他一直为父亲不曾寻找过自己感到困扰,并且因为身边的人从不说起父亲的事,而误以为父亲品行不佳。这些信件消除了他的苦恼。多年后,同父异母的弟弟与他取得了联系,他得知了父亲晚年的景况。欧文表示,母亲以前绝口不提其父亲的事,等于是给了自己一份想象的礼物,“迫使我一本接一本书地想象他”。1987年,欧文与自己的文学经纪人珍妮特•特恩布尔结婚,两人育有一子埃弗里特。《在绞河镇的最后一夜》英文精装版封面那棵被风吹弯的小松树,还有封底的作家近照,便是埃弗里特拍摄的,本书正是题献给他的。如今,欧文与家人在美国佛蒙特州、加拿大的多伦多和潘托巴里尔生活。      *    *    *捧在读者手中的这本书,是2009年10月问世的新作。据作家自己介绍,这本书的构思和写作用了近二十年时间。早在1986年,欧文就有心写一部这样的小说:一位厨师为躲避暴力行径,带着儿子一路逃亡。但他始终想不出小说的最后一句该如何着笔(他的许多作品都是从后向前酝酿的)。直到2005年1月,在一次就医途中,他在车里播放鲍布•迪伦的一盘老CD时,听到《愁肠难解》(Tangled Up In Blue)一曲的四句歌词,这才陡然萌发了灵感。同年8月,欧文将整本书的情节酝酿完毕,成竹在胸,开始正式动笔。为了再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家乡圆木漂流和伐木业的风貌,将背景气氛营造得真实可信,他还请从事这一行业的表弟把关审稿。从书后的致谢名单中,读者也可看出,对于厨艺一道,作家做了多少扎扎实实的调查。遍布全书的技术性细节背后,是作家对创作认真执着的精神。这部作品以主人公父子的人生际遇为主线,从侧面反映了美国半个世纪以来的社会变迁。为将这幅跨越多重时空的恢宏画卷呈现得更加立体、鲜活,作家在结构安排上费了不少心思。五个章节看似层次分明,按年代顺序依次排列,相邻章节之间存在较大时空跨度。每开启一个新章节,读者便会发现,主人公父子已经跨入了新的时代、新的天地。然而对于主人公在“新旧时代”之间有过何种经历,作者往往先引而不发,吊足读者胃口,再通过主人公的回忆与联想,接续断裂的叙事线索。从而使读者在领略新鲜感之后找回了熟悉感。藉由时空交错的叙事,营造出前尘往事与当下一刻水乳交融、浑然一体的效果。作家坦言,对小说布局谋篇的技艺,他永远都不会厌倦。了解欧文的读者还会发现,小说主人公丹尼的某些成长经历,与欧文本人的生平如出一辙。因此本书又被称为欧文自传性最强的半自传小说。比如两人年少时曾被年长女性引诱,青年时因为有了孩子而免于参加越战,两人先后在埃克塞特高中和新罕布什尔大学就读,也都曾在衣阿华大学作家班就读和任教。丹尼和欧文都是凭借其第四本书一炮而红,都曾将自己涉及堕胎题材的小说改编成电影剧本,荣获奥斯卡最佳剧本奖。可以说,在丹尼身上有着作家本人的影子,这本书暗含着作家对自己成长经历和文学生涯的回顾与反思。同时,因为整本书既讲述了一位作家的生平,同时也描述了本书的创作过程,因此又带有几分“元小说”的色彩。从内容上讲,除了自况成分,这部小说还着力挖掘了以下三个方面的主题:一是父子之情与男女之情,二是世事与人生的变幻无常,三是背离道德习俗的逾矩之举带来的严重后果。这三大主题相互交织,谱写出一曲悠长动人、荡气回肠的歌。主人公父子为了躲避“牛仔”追杀,狼狈地东躲西藏,然而同样拜“牛仔”所赐,他们在曲折的人生道路上,每一站都领略到了别样的风景,他们的人生并未黯然失色,反倒倍添精彩。主人公父子之间的真挚深情,更是教人唏嘘感叹。本书时空跨度大,出场人物为数众多,在人物刻画方面,尤见作家功力。作家只需寥寥几笔,就让一些人物跃然纸上,使他们的可爱与怪异之处尽显无遗。其中情深义重、铁骨铮铮的硬汉凯彻姆尤为令人难忘。写景方面同样体现了作家的强劲笔力,无论是幽幽林莽、滔滔大河,还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冬季湖湾,作家信笔写来,让人仿佛身临其境。作家表示,因为自己在创作前一部小说《直到我找到你》(2005)时,消耗了太多心力,以致一度意气消沉,因此在写作本书时,他有意写得轻松一些,让作品多几分“嬉戏”的意味。因此在作家笔下,时代动荡、文学生涯与饮食男女相映成趣,也就不足为怪了。小说中,几位当代作家的“客串”,还有华裔人物的登场,以及青岛啤酒、天津咸菜在字里行间的出现,都让译者感到颇为亲切,想来读者诸君也会抱有同感吧。作家借书中人物告诉我们,人世无常,面对亲人离世等诸多不幸,应当坚强振作、自强不息。面对难以把握的纷纭世事,不应浑浑噩噩地随波逐流,哪怕冷眼旁观,也要做到头脑清醒、有所担当。身处逆境不屈不挠,同时寄希望于未来,正是典型的美国式乐观精神,这也是本书的精神底色。作品还讴歌了人间真情的可贵,颂扬了亲情、爱情、友情,乃至对动物的怜爱之心。可想而知,书中融入了作家本人的人生感悟,这份感悟是坦诚的、入世的、达观的。在情感层面以外的思想层面,本书同样给人以启迪。现代化的巨犁一遍又一遍地耕耘着世间的土地,在带来物质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毁灭效应。科技进步不但取缔了凯彻姆的老本行——圆木漂流,用各种机械加深了人与自然之间的隔膜,还夺走了小乔的性命。那辆无人驾驶、疯狂奔驰的蓝色野马,仿佛正是科技力量失控后的致命化身。在工业化的城市生活中迷失自我的人,只能借助放浪形骸来自我麻痹(凯蒂的吸毒与小乔的纵欲),唯有在大自然中,人才能返璞归真,找回内心的安宁与平静。从这一角度来看,凯彻姆的狩猎与丹尼的遁世隐居,并不是消极的逃避,而是积极的自我疗救。本书面世后,所获评价褒贬不一。与欧文以往的作品相比,本书文笔更为直白朴素,陈说己见更加直抒胸臆,所呈现的场景也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在美国,有编辑认为这部作品细节繁冗,如果编辑得当,或许能与欧文最出色的作品相提并论。还有论者认为本书“松松垮垮,缺乏中心”,更有读者惊呼“欧文的魔法不见了”。译者认为,这部作品或有不足,但在艺术上,总体而言还是成功的,朴实无华的笔法同样值得欣赏,也反映了作家在写作风格上的新变化。无论如何,审美是一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还是交由读者来最终裁断吧。值得庆幸的是,年近七旬的作家依然宝刀未老。在2009年的一次访谈中,作家披露,他将于2013年推出新作《集于一身》(In One Person),讲述一位双性人主人公回忆自己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曲折动人的爱情经历。      *    *    *译事不易。译者对于外国文学虽有多年的涉猎,但翻译大部头作品尚属头一遭。为忠实传达原作的内容和神韵,译者字斟句酌,不敢稍有疏忽,但囿于学识和水平,不足之处恐怕仍难避免,祈望广大读者和方家不吝指正。最后感谢王娟编辑(http://www.douban.com/people/xiaofeng99/)的信任与支持,以及东南兄(http://www.douban.com/people/southeast/)的热忱审读和紫木听雨兄(http://www.douban.com/people/zimutingyu/)的大力举荐。                 二〇一一年元月于青岛
  •     长评,没耐心的人慎入。其实写了欧文的好几本书。就贴这儿吧。----------对一名作家的喜爱会导致持续的追踪阅读。邂逅引发惊喜,随之而来的是“想看该作家其他书”的迫切。我遇到欧文的书不算早,当时国内已出了三本:《苹果酒屋的规则》、《盖普眼中的世界》(早年有个版本叫《诱惑》)、《寡居的一年》。我读的第一本恰好是他的成名作,写于一九七八年的《盖普眼中的世界》。考虑到成书时间,这实在是一部颠覆性的作品。具有不屈不挠独立精神的护士珍妮和她独自抚养长大的儿子盖普,注定将有交织各种不凡事件的人生。书中,珍妮在她那本后来使她一举成为著名女权主义者的回忆录中写道:“这个满是下作念头的世界上,你要嘛是某人的老婆,要嘛是某人的婊子——要嘛就在即将成为两者之一的路上……我要一份工作,也要一个人住。这让我成为性的嫌疑犯。后来我要一个小孩,可是我不想为此跟人分享我的身体或人生。这也让我成为性的嫌疑犯。”前卫的观念不能算是欧文的杀手锏,迥异常规又让读者莫名感到“合理”的人生才是。他笔下多有因为性惹出各种麻烦的男女,深爱孩子却因意外丧子的父母,欧文式主角常常是作家,周边牵连出年迈的妓女、马戏团、维也纳、摔跤或慢跑。读者几乎可以列一张“欧文要素表格”,事实上维基百科的作者页面上就有这东西。一览表当然无法等同于实际的阅读经验。欧文擅用的戏谑冲淡了他骨子里的悲剧色彩,读者哪怕在一开始就有所提防——要死人的(欧文很少让你喜欢的主角们顺顺当当活到最后,总要死那么几个)——还是会不自觉地陷入他用语言造就的迷局。他擅写年份更迭的大戏,每本书动辄跨越数十载,主人公在开篇时往往是孩子,结束时可能是壮年或老年,而他们的上一代和下一代也各有其故事。如果你偏爱阅读包罗万象的厚重小说,那我会推荐约翰·欧文。只是要当心!他通过文字向你呈现的世界,并不是你以为自己熟知的那一个。二〇一一年,大陆接连推出四本全新的欧文译本。就按英文版的出版年份将这几本书做个排列吧。《新罕布什尔旅馆》(1981),《为欧文·米尼祈祷》(1989),《第四只手》(2001),《绞河镇的最后一夜》(2009)。不难看出,这些其实是欧文近三十年间的作品,如果说每本书是个独特的星系,当你把它们放在一起看,便交织成泛着欧文色彩的宇宙一隅。《新罕布什尔旅馆》由一头叫缅因州的熊开始。父亲常对四个孩子讲起买熊的故事,也因此牵出他和母亲的相恋。什么样的男人会买下熊和老旧的三轮摩托车来赚大学的学费?父亲热衷于奇想的浪漫特质早有体现,不过,母亲当时即便看清了这一点,也没有足够的理智拉开距离。后来就有了大哥弗兰克,姐姐弗兰妮,身为次子的“我”和妹妹莉莉,还有小儿子蛋蛋。第一家由父亲创办的新罕布什尔旅馆开在全家人和外公共同生活的老家,新罕布什尔州得瑞镇。重点不在于这间由旧女子中学改成的旅馆有多古怪,诸如锁在地上的椅子,当年学校订错的迷你马桶,真正的麻烦来自孩子们之间的暗流汹涌。有同性恋倾向的弗兰克被校橄榄球队的队长羞辱,后者是弗兰妮的男友。弗兰妮制止了那场暴力,却没能逃脱接下来发生在她自己身上的暴力。父亲为大女儿的身心创痛操心之余,又发现小女儿莉莉长不高的原因是侏儒症。外忧内患没有浇灭父亲爱做梦的天性,他带着全家去了维也纳,只因为当年卖熊给他的犹太人说在那儿买了一间旅馆请他合伙,“还有一只聪明熊”。熊的形象也出现在《绞河镇的最后一夜》。伐木营的瘸腿意大利厨师多米尼克带着独生子丹尼过活,厨师卧室的墙上挂着一只八寸铸铁煎锅。他告诉儿子,从前有一次他和妻子吃晚饭的时候,一只熊闯了进来,他喝得太醉,以至于把熊当成登徒子,用煎锅狠狠打了那只熊。煎锅从此成了这对父子的某种图腾,象征着保护和安宁。结果孩子在某个夜晚误以为父亲的情人是熊——那是名叫简的印第安人洗碗工,镇上警长的女朋友——他拿起煎锅,误杀了简。为保护儿子,父亲选择携子逃亡,他趁警长喝醉,把尸体拖到警长家的厨房,从此开始辗转的生涯。欧文笔下的父亲总是害怕各种意外发生在孩子身上,丹尼后来也身为人父,他对自己的儿子小乔也有许多的不安。就像多尼米克曾对上帝祈祷“再给我一些时间看他长大”,丹尼也要求自己的新女友,等小乔大学毕业再结婚。丹尼在小乔两岁时险些因疏忽失去他,并因此戒了酒。一方面是前任警长随时可能找到改名换姓的多尼米可和丹尼父子,另一方面是不知有什么天意会威胁或眷顾更年轻的下一代,时光在成为作家的丹尼身边流逝,他的每本书印证了他某一阶段的生活,正如欧文常在其他作品中让他的作家主角们演示的那样。不妨认为欧文喜欢写“书中书”,有时是长篇章节,有时是整个短篇,也有时仅仅是概要。丹尼直到很久以后才知道关于熊的故事是假的。挨打的不是熊,而是父亲最好的朋友伐木工凯彻姆。正是凯彻姆不断把警长的近况通报给他们,一次次建议他们改名和搬家。也正是凯彻姆在当年的事故中目睹丹尼的母亲死去,在场的还有父亲多尼米可。凯彻姆是母亲的情人。丹尼无法理解上一辈的三角关系,凯彻姆却说,你母亲是个真正自由的人。不难从早先的《为欧文·米尼祈祷》辨认出另一名自由的女性。欧文·米尼是个终身保持童音和少年身高的男子,是“我”从小到大的挚友,也是意外用一枚棒球杀死“我”母亲的人。欧文有着强烈的信仰,他相信自己的缺陷是上帝的意旨,那次意外也同样。“我”因母亲的猝死丧失了向她追问父亲姓名的机会。母亲是大家闺秀,受过良好教育,热爱歌唱并位列当地教堂的唱诗班,这样一个看似循规蹈矩的女子生下“我”这个私生子,并固执地不肯透露做父亲的人是谁。成长是煎熬的。不管是《为欧文·米尼祈祷》中患有阅读障碍症处在米尼耀眼才华下的“我”,还是《新罕布什尔旅馆》那个单恋亲生姐姐弗兰妮的“我”;成长同时充满难言的隐秘快乐,“我”和欧文在假期偷偷漫游学校寝室时的发现,弗兰妮和弗兰克促成的“我”与旅馆女佣的初体验;还有那么多的陌生和未知,《为》的主人公一年年反复查探父亲的存在,《新》的主人公则在维也纳的旅馆接触到欧洲的左翼分子和职业妓女。到头来,父亲是那个最不可能想象到的人,甚至让“我”失望;另一本书里,左翼分子的激进所引发的悲剧恰似轰顶霹雳。总是有死亡和丧失。《为》的母亲死于棒球,《新》的母亲死于赴欧洲的飞机空难,《绞》的母亲甚至没能留在丹尼的记忆中,那时他两岁,父母和凯彻姆在结冰的湖上跳舞,上游的圆木忽然毫无征兆地冲刷而下。总是有为儿女付出一切的父亲——经营旅馆的父亲失去了双眼,厨师多米尼克在四十多年的逃亡生涯后面对枪口大声叫骂,向住在楼上另一头的儿子发出尽可能的警告。很相似,对吗?即便存在几乎可以前后印证的相似,欧文呈现的故事绝对各有佳境。于是读者一次次沉陷其中,随着那些至亲骨肉的细节或喜或悲。欧文当然也写过很多的爱情。更多的性关系。但他写得最好的是亲情,或者说,手足之情。未必是血亲,如《为》的欧文·米尼和“我”,《绞》的凯彻姆和多米尼克父子。欧文·米尼和凯彻姆乍一看何其迥异,前者身材矮小,是文思敏捷的校报主笔“声音”,因太过激进遭校长恶意退学,他是虔诚又反对教堂的信仰者,一心认定早已预见自己的死;伐木工凯彻姆高大彪悍,他不信上帝,一把年纪仍不识字,喜欢舞枪弄刀,猎熊打鹿。但只要仔细分辨,他们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合起来仍是一枚。欧文·米尼反对越战,认为美国正在堕落,为了让“我”避免参战,其实是为了不让“我”按照他的预知梦置身险境,他用米尼家的花岗岩切割设备切去了我的右手食指。毕竟没有扣扳机手指的人无法响应征兵令。《绞》同样涉及越战,凯彻姆学会识字后习惯用通篇大写字母发表意见,这一点和欧文·米尼如出一则。他声称,宁可把丹尼的手指切掉也不让他参战。丹尼保住了手指也没去越南,仅仅是因为一个乱交而自以为前卫的女孩让他当了“肯尼迪爸爸”,得以享有缓征兵权。米尼的信仰古怪又执着,死亡最后真如他预料的发生了。凯彻姆始终相信老迈的警长会找上门来,他费心保护那对父子,还为此送给丹尼一把猎枪,结果终是一语成谶。米尼或凯彻姆代表的是“家人”,那些在动荡岁月中陪你长大变老的人。我想,比起游移和充满背叛的爱情关系,任何一个读者都可能被这份长情和坚韧所打动。约翰·欧文对战争、政府、激进分子的观点在故事中格外鲜明。不过也许可以借用他的书中句子拟就他的真心话:“不正常的家庭;有损身心的性经验;各种失落的纯真,带来的尽是悔恨。在丹尼·安杰尔的小说中,罪魁祸首——倘若真有这么一个罪魁祸首的话——往往是人性,而不是美国。丹尼从来不是任何类型的激进主义者。”不用说,这句话来自《绞河镇的最后一夜》,目前算是欧文最近的一本书。这篇评论只提及他的三本书,算是个人的偏心。总觉得欧文的书厚比薄好,《第四只手》的气场相对弱些。欧文写了那么多的作家,自然也透过一本本“书中书”表达过私家经验。例如他认为真正翔实的是那些虚构的而非实有的细节。即便虚构,总有什么和作者本人的经历悄然印证。欧文本人也曾像《为》的主人公那样罹患阅读障碍症,他后来写下丰沛复杂的作品,其间的克服过程也许正如书中的描述。他还不止一次让笔下的主人公用他心爱的方式写作:先写出全书的最后一个句子,然后向前回溯,这样,当你有了第一个句子,你就已经知道整本书该怎么写。欧文的写作方式让人想起回旋的迷宫结构,总是先有一个出口,当迷宫织就,后来者拿起书,从第一个句子踩进去。会有很多死亡和创痛。不过别怕。欧文会告诉你,人生有什么。
  •     个人生活和文学创作中的断片乃至八卦被无限放大,似乎是每一个或畅销或经典的作家的必然命运。而身为“两栖”巨星的约翰•欧文显然不以为然,他在甫一出版便被贴上“自传”标签的《绞河镇的最后一夜》中借书中作家丹尼•安杰尔之笔写道:“在任何虚构作品中,不正是编造的部分才是真真切切地发生在作家身上——或者发生在作家熟悉的某个人身上吗?”换言之,艺术虚构比现实生活更真实,因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从来都不完整,从来不像小说这样有头有尾”,所以一个人很难从现实生活中获得比阅读“有头有尾”的小说更多的艺术享受,以及,更富教益的人生体验。因此,即使主人公丹尼的个人经历确与欧文本人有一定程度的重合——两人同为“肯尼迪父亲”而免于参加越战,在大学作家班就读和任教,结识冯内古特、契弗、拉什迪等文坛大腕,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等等——我们也不宜轻易将《绞河镇的最后一夜》视作“自传体小说”,因为重要的是,我们从中读出了一个人类个体在与时代嬗变与周遭环境的磨合中,如何成长、成形与成熟的过程,并且反哺其文学创作,影响他书写什么,何以如此书写等关键问题。我想,这要比七七八八的花边爆料,更接近作家创作思想的内核。小说前后横跨半个世纪,厨师父子多米尼克和丹尼在命案后一路逃亡,辗转于大森林、小镇、城市和荒郊野地,足迹遍布美国中西部和加拿大边境。小说的各个章节也以时间先后顺序编排,但小说本身并没有遵循单纯的线性叙事,而是融入了相当程度的结构现实主义的手法,相同或不同事件在同一或不同时空经由人物的回忆、联想等相互交织,而呈现出某种万花筒一样的色彩。美国某些评论家认为这种写法致使作品细节繁冗,“松松垮垮,缺乏中心”,在我看来,这其实是一种误读,因为约翰•欧文虽然与丹尼同为作家,但他并没有将丹尼视为作品的中心人物,自然也不会以丹尼个人的主观眼光来看待一切。况且,试图在同一个时空下厘清人物与事件的种种关联,这是只有二十世纪以前的小说才能办到的事情。按中国人的讲法“四十不惑”,只有经过时间的涤荡,阅历的累积,我们才能多少看透萦绕人生的种种迷雾。因之,《绞河镇》反复出现的某些事件既有其重叠的一面,也有主人公在成长过程中累加的感情色彩。小说开头,十二岁的丹尼操起有着光荣历史的“八寸铸铁煎锅”(父亲告诉他他用它从熊掌下救回了亲爱的妈咪),打死被他误认作熊的父亲的情妇,开启了“绞河镇的最后一夜”的亡命生涯,而在二十五岁出版处女作时,方才知晓这只煎锅“光荣历史”的真相:父亲曾将之往终生挚友凯彻姆打去,因后者与丹尼亲爱的妈咪偷情。这一事件影响深远,十二岁的小孩想到“他的余生才刚刚开始”,而身为作家,则意识到人生充满了难以言说的秘密,这些秘密颇骇人,一旦揭起,往往酿成无法弥补的恶果,而这恶果,有时又是你最亲爱的人无意间播下,将之吞入,足以痛彻肺腑。是以,我们便能理解约翰•欧文创作特色的核心,照《绞河镇》另一主要人物凯彻姆的讲法(一种另类的文学批评)就是:“你一直在回避阴暗的题材,你会旁敲侧击地描写事物的外围”。丹尼自己亦说:“所有作家都应该懂得如何让自己置身事外,如何与种种情绪化的时刻保持距离”。而在我读来,欧文更像是巧妙地绕开风暴外围而直接切入风暴中心,于这相对平静的空间,书写大灾大难。何为“风暴”?“意外频发”的世界,无规律可循,也无预兆可以教人设防。欧文并不让主人公直面“意外”,而是置于危机将到未到的那一刻,主人公身处当下,回顾过去,“意外”呢,正在悄悄逼近,而一转身,危机已经过去,惟余令人心悸的烂摊子。而“意外”的具体表现,则在不同的时空中构成某种对位——加拿大少年溺毙圆木之下,痛失爱子的母亲半个世纪后踏上凭吊之路;毛氏餐馆在越战结束之际垮掉,多米尼克的餐馆在“牛仔”警察的进逼下打烊;蓝色野马是丹尼儿子乔童年时的噩梦,而乔在成年时死于车祸……这些“有头有尾”的情节真有点宿命论的味道,但欧文显然意在凸显当年逼迫多米尼克父子亡命天涯的“最后一夜”,日后已经变为暴力的诸多变体——堕胎、酗酒、吸毒、凶杀,等等——处处潜伏在他们的人生轨迹之中。只是在欧文笔下,暴力大多以一种不在场的方式呈现,我们不必亲身直击,而较之暴力,父子情深、朋友情谊,乃至有点过滥的爱情,才是生活中弥足珍贵并值得守护的东西。欧文写得如此残酷,又如此温柔。他不相信这个世界可以变得更好,也不相信国家和宗教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在他看来,后两者才是人们生活逐渐趋“恶”的罪魁,他不能原谅9•11之后美国穷兵黩武的政策,因为以暴制暴只会引发更大的暴力。但他相信人情的力量,甚至不惜塑造了凯彻姆这个不能令人信服的角色——他本身便是暴力的化身。但我想每个人皆是他人眼中的“缅因州王子”和“新英格兰国王”,这是我们活下去的动力,也是欧文小说何以偏“软”(回避阴暗的题材)又能如此大受欢迎的原因所在。

精彩短评 (总计36条)

  •     关于如何写一本书,以及过一生。
  •     每次看约翰·欧文的书,都觉得命运弄人,书里的人物在经历了奇奇怪怪的事件后,还能以一种黑色幽默的态度来面对人生,好像所有的悲痛不过就是如此荒诞的闹剧而已。以死亡开始以死亡结束,还好最后的结局总有些释然。
  •     欧文的每本书其实都差不多,然后都是足足的大部头。
  •     首尾呼应的最佳典范~
  •     书不错,后来捆绑一套销售,比我之前单卖的便宜很多。
  •     不是俺的那盘菜
  •     在书的前半部分觉得有些失望 中间开始他的魅力又开始显现。最擅长讲一生的故事和穿越悲伤的故事的作家
  •     约翰欧文以极其细腻的构思,让这个故事无限接近于真实,或者说,他所创造的世界有着残酷的美,是我们解脱于现实的良药。
  •     好无聊的感觉。。。。。啊。流水……账……么?要不是因为那几个餐厅的美味那部分内容,差点读不下去。一些亚洲人,一些胖女人,一个疯狂的警察,一些厨师,一个作家和他约会过的一些女人,几个人物死亡,几段爱情,一些在事件与事件之间穿插交代流水账的段落。目前的感觉大概就是这样了。但里面的人物都非常有趣。
  •     这本书保持了欧文的一贯风格。一直很喜欢欧文,觉得他真的是一个特别会讲故事的好作家,书的质量也一如既往的好。支持欧文!
  •     倒错的记叙 11/11/-
  •     欧文的文字很有魔力
  •     已经不希望知道结局是什么了。
  •     我不是一个好读者,看书的时候总是分心,作者就是小说里的作家丹尼尔吧,无数个影子重叠在一起,就像在看多棱镜中的人,没有之前的几部那么吸引人了,但……依旧会被里面的人物吸引,大块头,丹尼尔喜欢大块头的女人,他爸爸,还有凯彻姆也喜欢……
  •     “舍不得。”欧文的书永远给我一种感觉,有如森林般繁茂墨绿,构建于生活之上的丰盛。
  •     靠,我总觉得翻译的人不会翻译,但也许也并不是他的错,可能是我学识浅陋吧。。反正我是看不下去了!!想象不到场景…真的不好看!!
  •     我断定欧文一定在小时候遇到一个尴尬情节。即是少年撞破父母性事。
  •     很多东西已经雷同了。约翰欧文的写作固定在一种框架里。
  •     这约翰·欧文太能写了,每一本都是大部头,这一本560页。不过他对细节和布局颇见功力,有时候也会显得有些繁冗,但总会有个吸引人的开头。又惦上他的《苹果酒屋的规则》了。
  •     一个作家一生中对他最有意义的一部作品不一定是他最好的作品,但有这样一部也就无憾了
  •     这本书很让我失望。。。看了200多页后再也无法读下去了,我记忆中的欧文究竟去哪儿了?
  •     这个故事一直在心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已豆列。
  •     2012-89
  •     这套书,目前一共四本,做得都很不错,鼎力推荐。
  •     曲折的情节不是重点,吸引人的是每个人鲜明的个性和主角对生活的思考.
  •     里面厨师的菜单不错
  •     讨厌他书里一再重复的细节,但是又喜欢他悲伤的幽默感。为了绕开自己,在书里添了太多烟雾弹
  •     封面很喜欢,第一次看欧文的书 很期待哦
  •     2017.01.20 ~ 2017.02.02 除了凯彻姆。
  •     2013•02•09 太累赘,越读越没味。
  •     延宕多日,总算开读
  •     老辈的硬汉凯彻姆代表的山林生活方式应该是我们回归的最终目的
  •     50年的逃亡,亲离子失,落得一身空寂。恶善的相报,来得是怎么快,又是那么地慢。如果在那最后一夜选择留下,会是怎样的结果?如果在之后的每个叉道,选择不同的选项又会是怎样的未来?没有如果,因为在第一时间便有了决定,往后所花的时间和精力只是用来寻找支持这一决定的各种理由而已。
  •     书是好书,译者太差:口语化译法过多,太多的“了” “的”,影响阅读节奏,失去欧文原有的行文连贯性;太多“中文惯用法”,阅读时突然出戏
  •     作家写作家的书其实是最难写的,一不小心就会将自己的生活经历照搬到书中,Twisted River是我看的第一本John Irving小说,从中不难嗅出这种味道。如此一本细腻的几乎没有高潮的大部头花了三个月断断续续看完,结尾处的轮回让人不禁感叹值了值了。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