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岸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社会 > 离岸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
ISBN:9787802255760
作者:(英)佩内洛普·菲兹杰拉德
页数:196页

作者简介

小说《离岸》的故事背景发生在一九六○年代的伦敦,讲述的是一群长年居住在泰晤士河巴特希河段上的船居者的离奇生活和情感故事。
《离岸》一书受到广大英国文学爱好者的追捧和赞赏,文学评论家和报刊杂志评论员也都给予了该小说高度的评价和充分的肯定,该书于一九七九年获得英国文学布克奖,它无疑是佩内洛普·菲兹杰拉德最具代表性的小说之一。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令人惊讶的小说。寥寥数万字加上紧凑的情节,使之更加显得简短,而内容的张力又使故事的发展就像一枚枚控制精确的炸弹。《离岸》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它有力、轻盈、成熟、优雅……  ——伯纳德·勒文,《星期日泰晤士报》  她的小说有一种让人期待的完美,技艺精湛而不留痕迹,读起来是一种纯粹的享受。  ——弗兰克·科莫德,《伦敦图书评论》  《离岸》就像特纳的水彩画。故事就像一部优质的引擎,一路平稳地将你带到最后的高潮。  ——弗兰西丝·塔里亚费罗,《华盛顿邮报》

前言

  英国作家佩内洛普·菲兹杰拉德大器晚成,晚到目前所见文学史著作还来不及提起她,晚到我们刚刚知道她,虽然她在英国文学中自具地位,而且卓尔不群;——对于我们普通读者,末一点特别重要。即以英国女作家而论,读过了奥斯丁、勃朗特姐妹、艾略特、伍尔夫、默多克和莱辛等等之后,为什么还要读菲兹杰拉德呢。如此提问或嫌太过实际,但这的确是个问题。不妨简单地回答一句:因为她和她们不一样,非但如此,在我看来,她和世上所有作家都不一样。  然而此种不同在微妙间。菲兹杰拉德无疑是睿智的,但她不像奥斯丁那样借助某个人物表现一己的睿智,甚而让这睿智凌驾于所有人物之上;她对于自然环境和人物心理总能体会入微,但这是一种坦然的、放松的体会,不像伍尔夫那样始终处在紧张状态;她善于捕捉生活中的诗意,而不是诗的创造者,不像艾米莉·勃朗特那样把小说写成一首诗;她塑造的人物也以女性形象最具魅力,但不像夏绿蒂·勃朗特那样安排女主人公作自己的代言人,张扬一种“女性立场”;对她来说,体验总是胜于思考,所以不像默多克那样通过作品阐述自己的哲学,作为一位作家,她其实并不关心哲学问题;她不止一部作品取材于现实生活,但并非像艾略特或莱辛那样关注社会问题或道德问题。她仅仅是要做个好作家,此外别无野心;我们读她,归根到底也是因为写得好。菲兹杰拉德自然不如上述几位地位崇高,但她继乎其后,却末隐蔽在她们的阴影之下。  优秀的作品或以情节胜,或以人物胜,或以主题胜,菲兹杰拉德所著则以风格见长,尽管风格离不开情节、人物甚至主题。有了这些,还有如何看待、处理和表现的问题,对于菲兹杰拉德来说,这可能更为重要。必须指出,风格有一部分关乎语言,在翻译过程中总归有所损失,倘若只看译文,对于原著的语言风格最好三缄其口;而风格的另一部分,譬如菲兹杰拉德的优雅沉静,细腻而又简洁,多少可以超越此种限制,让另外一种语言的读者所能了解。  在中国,菲兹杰拉德的名声大概起于她的《书店》的翻译出版,译者说:“这本小说,仅仅因为它的名字叫做《书店》,便值得付出。”这话很打动了一些有书店情结的读者,但不无误读之嫌。《书店》并非《查令十字街84号》一类作品,菲兹杰拉德也不是那种津津乐道于现实生活中某一具体事物的作家。显然,假如主人公弗洛伦斯在“老屋”开的是别的什么店,最终也得照样倒闭。书中写道:“当火车开出车站时,她坐在那里,羞愧地低下头,因为她生活了将近十年之久的小镇并不需要一家书店。”这里,弗洛伦斯同样误读了自己的遭遇,而作者并未替代她看透这个小镇与其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问题。菲兹杰拉德塑造了弗洛伦斯,理解她,同情她,甚至赞许她,但弗洛伦斯并非就是作者自己。《离岸》中的尼娜,《天使之门》中的黛茜,《蓝花》中的卡罗琳,也都是作者着意塑造的女主人公,但她与她们同样保持着恰当的距离。译者谈到弗洛伦斯起念开书店,“仿佛要寻求一种叫做意义的东西”,但是这种意义究竟为何,作者始终末予揭示。她无意将一部作品归结于一种道理。《书店》如此,后来更见特色、更具分量的《离岸》、《天使之门》、《早春》和《蓝花》亦是如此。  菲兹杰拉德的风格,就体现于她与情节和人物之间这种关系,或者说,她对待它们的态度。菲兹杰拉德习惯采用第三人称写法,也很好地发挥了这一叙述方式的长处——对于小说创作来说,这是一种便于调控、可近可远的写法。作者既能真切体会某一具体情境之中的人物,也能置身此一情境之外予以冷静观察;不因过于切近而妨碍观察,也不因过于间离而阻隔体会。菲兹杰拉德是一位既充分,又克制的作家。她笔下的人物和情节总是“本来面目”,行乎当行,止乎当止,而她一视同仁,笔下波澜不兴。这最明显地体现在取材于德国诗人诺瓦利斯生平的《蓝花》中,有意见指该书“并没有过多地进行文学意义上的创作”,殊不知以此要求作者,无疑求马唐肆,她无非不制造、不渲染、不大惊小怪罢了。菲兹杰拉德的作品,读之如啜清茗,滋味徐生,《蓝花》尤其如此,好处要读完才能觉得。这个好处,是读别的书不大容易见到的。  对于菲兹杰拉德,很难讲这一切是技巧所致,还是修养使然。有一点应该提到,即她是过了六十岁才开始写作的。一位作家最初投身写作所形成的态势,也许会延续终生;很多人到老也摆脱不了粗糙、草率、幼稚和青春气,就是这个原因。而我们常常把这种惯性看作作家的风格了。菲兹杰拉德则是在自己的生活中已经汰尽了这些之后才从事写作。她不是要达到什么,而是在规避什么。——前面我讲菲兹杰拉德所塑造的人物都不是她自己,可以换个说法:他们是她,但不是现在的她;她历尽人生之后,回过头去看着过去的这些自己,其间的距离是一己的阅历,是她对于这个世界的彻悟。

内容概要

佩内洛普·非兹杰拉德(1916-2000)是当今英国文坛最杰出,最受读者欢迎的小说家之一。她的三本书获得英国文学最高奖——布克奖提名,分别是:《书店》(1978),《早春》(1988)和《天使之门》(1990)。1979年,作者凭借《离岸》一书荣获该奖项。1995年,她的作品《蓝花》胜过同期其他文学作品,被选为“年度之书”。佩内洛普长期定居伦敦,曾就业于新闻业,政府食品部,BBC广播公司以及各类学校,包括一所戏剧学校,她在晚年开始从事写作,并成为了一名杰出的作家。佩内洛普2000年于伦敦去世,享年83岁。

章节摘录

  1  “你要我们为你的‘大无畏’号隐瞒一些事实?大家聚在这里就为了商量这个?”理查德问道。  “大无畏”号的主人点了点头,很高兴大家这么快就领会了他的意思。  “这只是一个做买卖的小点子而已,但这似乎是唯一能解决我难题的办法了。在座的各位只要同意不提及我的漏水问题,或者说不要产生类似的质疑就行了,当然喽,除非买主直接询问。大家应该不介意这么做吧?”  “你的意思是要我们对别人谎称‘大无畏’号根本不漏水?”理查德耐着性子问道。  “这么说可能太夸张了。”  船主们的会议,就好似潮起潮落般频繁,所有的会都在理查德的“吉姆王”号上举行,“吉姆王”号被改造前是一艘吨位级别的扫雷艇。它以其干净无瑕,永久常新的银灰色外表,彰显出对业余者的一种鄙夷,使任何其他船只顿时变得黯然失色。更何况,它的吨位几乎是其他船的两倍。船如其主,身穿深蓝黑色宽松衣的理查德,牢牢控制着会议的进程。然而,另一方面,他却又极度想要摆脱这一职责。他们所在的巴特希河段被上游一些高级奢华住宅一览无遗,同时又处在伦敦港市政府的监管下,居住在这里,理所当然得有一定的行事准则。理查德是世上最不愿意强加这一标准的人之一。但必须得有人这么做,而此刻,除了理查德以外,却没有其他任何人肯担负起这个职责。幸运的是,理查德无须刻意在别人面前体现他的职责感。他在战争时期曾服役于英国皇家海军志愿后备队,再加上他始终具有的非凡气质,这一切都足以表明他的责任心了。  理查德甚至根本不想主持这种会议。有这样的一个团体,他本该更加高兴才是。但是这些船主中,有好几个只是租了船,而非真正拥有它们,所以也算不上是一个真正的“团体”。  “吉姆王”号停靠在岸边,几乎被覆盖在巴特希桥的阴影下。上游两百码远的地方停留着几艘旧式的泰晤士河木制驳船。在这之间有一个巨大的海湾,海湾附近还有一个垃圾处理口岸和一家啤酒厂。对这些船居者而言,他们既不属于陆地,也不属于河流,但他们本该比现在更加得到别人的尊重。他们曾经鼓起勇气打算移居到切尔西①的岸边,一九六○年代早期,切尔西区居住着许多人口,个个工作体面,收入颇丰。他们试图模仿岸上人的生活方式,但却始终不能心随人愿,无法适应,这使他们大受打击,于是他们不得不撤回泥泞不堪,潮水涌动的船港。随之而流逝的还有更多其他东西,全都被潮水无情地冲走了。  从生物学角度而言,作为海上居住的生物,他们可以说是成功的,因为他们不会轻易离开这里。就算是卖船、离开河段也实在是逼不得已的举措,这就好比是早期的海陆两栖动物在绝望中选择了陆地生活一样。而在那次尝试中,许多动物都因此灭绝了。  理查德扫视了一下他那坚实的黄铜镶边的桌子。他能感受到今天每个人的举止都很规范得体,状态极佳。他们必须讨论一下“大无畏”号的问题,更何况毕竟是威利斯——“大无畏”号的主人——主动要求大家对他这件事出点子,于是理查德便开始详细地询问起大家的意见:  “罗切斯特?格蕾丝?蓝鸟?莫里斯?轻松时光?敦刻尔克?勇敢之心?大家都说说自己的想法吧!”  理查德喜欢用船的名字来称呼大家,这样做无可非议,原则上来讲,这些船平时都停在港口,而大家也都待在船上。莫里斯是一个和善的年轻小伙子,他刚来这里时,就意识到理查德还是会一如既往地这么做。莫里斯的船头用镀金刻着“唐兹齐普奥齐尤真四世”这几个字,如果按照惯例的话,他应该就被叫做这个名字了。他后来给自己的船重新起了名字叫“莫里斯”号。  没人愿意先站出来发言。六十五岁的威利斯是一个航海艺术家,他坐在那里,双手放在桌上,头微微下沉,只露出他布满黑灰色头发的尖而长的头顶。下游突然传来一阵船只汽笛的长啸声,暂缓了压抑的寂静。这是泰晤士河上的一种特定信号,代表船只即将离岸远航。四周潮水迭起,而他们的船却依旧停在泥泞的口岸。  理查德听见外屋传来一阵轻微而又非同寻常的声响,于是他彬彬有礼地请求离开。或许等他回来后,他们对这个棘手问题的讨论能取得一点进展。  “你在做些什么?劳丽①?”  劳拉面前摆着一本烹饪书,正在切东西。她瞪大双眼,神色疲倦地向理查德瞥了一眼,那种眼神是在英格兰中部乡村长大的她所特有的,要不是嫁给了他,劳拉本该在那儿过着悠闲的放牧耕种生活。理查德知道,劳拉忠于自己的表示,就是她从不会向除了他以外的任何人抱怨这样的生活方式——放弃舒适奢华的住宅,而选择住在伦敦中部的小船上。每月回老家一次,她总得反驳任何关于让她搬家的提议,并且告诉家人,泰晤士河上的人们都很风趣幽默。他们俩坦诚相待,无须任何虚情掩饰。理查德面对生活是一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人,人生的某一段路一旦走完,他总能释然地把它当成过往的回忆,并且对所有的事情,他都善于作出合理的解释。然而,唯独对“吉姆王”号,他却有一种超越言语的依恋和不合之情。以他的财力,他本可以买一幢大房子,要知道对“吉姆王”号的改造确实是花了不少钱。如果河流带给他的只是一种虚幻而非现实生活的感受,那他可能早就弃之而去  了。  “差不多都快结束了。”他说道。  劳拉向后甩了一下略微潮湿的长发。按理说,她的妆容打扮得归功于许多人的打理:理发师,前一个理发师,医生,另一个医生(当她觉得第一个医生没给她带来任何起色时,她就又找了一个来)。不过不管有没有这些人的悉心打理,劳  拉都是那么的美丽。  “屋里装了新的排气扇,应该还行吧?”理查德接着说道,  “当然可能还是有一点残留的蒸汽……”  “我恨你。你就不能不和这些人来往吗?”  会议室里,姗姗来迟的莫里斯正在说一些可能对威利斯有利的话。他是一个极富同情心的人。莫里斯的工作赚不到什么钱,他每晚的职责就是安排去邻近的住宅区接待一些男士,把他们带回自己的船上,为他们提供服务。他不是天生赚钱的料,但却并不因此憎恨命运不公,或其他任何事情。那些真正关爱他的人很难使他明白他们的感受,因为对敌对友,他总是一视同仁。比如,他勾搭的一个坏贼哈里,把莫里斯的船当成了赃物的窝藏地,而莫里斯对此却毫不在乎。理查德和劳拉是对此事不知情的少数船主之一。对这件事情,莫里斯似乎还总是引以为荣,因为对他来说,哈里和别人不一样,他不能算是一个客人,而是一个寻求帮助但不考虑偿还的熟人。  “我应该也得告诫哈里不要说起漏水问题。”他说。  “他对这个了解多少?”威利斯问道。  “他以前是国家商船队员,如果有人来看‘大无畏’号,可能会问问他的意见。”  “我从未看到他和任何人说过话。他也不常来,不是吗?”  就在此刻,“吉姆王”号似乎受到了惊扰,整个船从头到尾明显地倾斜了一下,所幸没有东西掉下来,因为船上的所有物品总是摆放得井井有条,给人一种切实的安全感。但船的确是移动了,它微微地晃了一下,然后又浮上来,是涌动的潮水把船抬了起来。  同时,在座的各位也感到了一丝不安和战栗。巴特希河段潮涨和潮落分别要持续五个半小时和六个半小时。这就意味着在之后六小时左右的时间里,他们将暂时脱离平静的港湾,漂浮在潮水上。每个人都深切地感觉到自家船的修补处和缝隙处紧绷的压力,就仿佛是他们自己身体里的疾病一般。他们虽然恐惧却又非常想回去看看,担心是不是连最后一个修补的地方都已被潮水冲垮了。要知道泰晤士河上的平底船没有龙骨,只是漂浮在浅水几英寸深的地方。他们中间唯一一个保持镇定的是“罗切斯特”号的主人伍德罗,他是一个小公司的退休董事,非常热衷于对爱船的维修工作,因此潮水对伍迪①并不构成真正的威胁。然而,他却还是感到有点  焦躁难耐,因为在他看来,“罗切斯特”号在水位线下方的线条非常优美,遗憾的是,之后的半天里,这完美的一幕又要被潮水淹没,消失在视线之外了。  河段上的每艘驳船都发出了一丝微弱不祥的敲击声,这声音不比关橱门的轻微声音响多少,但是紧接而来的将会是更加嘈杂不安的声响,每一块船底板,每一根船木,每一块护墙板都如枪响般发出连续的嘎吱声,甚至就像人类痛苦的低吟声。这些发了疯似的旧船只,因为没有货物的承载,在潮水中高高浮起,等待着主人的归来。  理查德像一个能干的海军中校,即便是隔着厚厚的柚木板,都能察觉到会议中的不安氛围。过去的那么多年里,如果派他去公海出航的话,他绝不会在哗变的时候还高枕无忧,毫无警觉的。  “我最好还是叫他们回去吧!”

图书封面


 离岸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4条)

  •     Penelope大妈以她的善良和与世无争书写了她年轻时的一段经历。尽管她一生小心翼翼,但还是经常去掉下梯子,或者被锁在浴室里,以及不可避免的交通事故。她温和得不去对人物做任何评价,使用简单的语言,以这种单一的风格贯穿了她前期的写作。她在一次写给编辑的信中说到:“总体来说,我认为你应该给你欣赏和尊敬的人写传记,而给悲剧般误解了的人写小说。”从她前期的经历来看,她自己属于后者。中译版上有很多误读,以致我怀疑作者们有没有仔细读过她的书或者评论。其中一段“读佩内洛普的小说,就像坐在一辆独特的汽车里兜风,这辆车的品质绝对一流:引擎,车身,还有内部设计,一切都充满自信”,但是重要的是下半句:“突然,一英里之后,有人突然把方向盘扔出了窗户。”离岸写了一群寄居在泰晤士河的泊船上的一群人的生活,这是作者很熟悉的生活场景。女主人公Nenna艰难的生活着,就在他打算与丈夫和好之际,丈夫羞辱了她。而当丈夫反悔时,暴雨袭击了这些摇摇欲坠的破船,有些生活沉没了。很好的故事,在谈到她的风格时,作者说到,她觉得读者都不是傻子,很多事情不需要点明。所以很多的场景外的东西需要读者的想象了。但是作为小说来说,它的精炼以及生活化的场景以及人物,译者好像很难把握,最终我们见到的是很拗口的不连贯的叙事。Penny大妈4星(保留),中译者2星。
  •     “Off Shore”读过的Fitzgerald的第二本书。刚刚读完Bernhard,这本书实在是让人觉得清新,即使讲述的仍然是一群游历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的人。书并不长,却同样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开头短短几页就让人完全为GRACE号上的母女三人的去留牵肠挂肚。一群住在河岸边船上的人,他们不能在岸上生活,因为循规蹈矩和一成不变以及世俗中庸让他们害怕;他们也不能在海上生活,因为飘忽不定以及不可知的风险又让他们胆怯。他们生活在河流和陆地之间,一刻不停地看着岸上的灯火和欢声笑语,想着,有一天我老,会回到岸上去,买一幢安静的房子,不再每天为漏水和潮汐担心。同时他们又在不停地幻想着出海,也许还可以把最初的那个有关远行和漂泊的梦圆了。然而最多,他们只能放下船边的小艇,在到达太远之前就回来。最后,他们要么丧身风暴—在河岸边(!!),要么因为衰老,贫穷或者疾病等原因被抬到岸上去,再也回不来了。然而爱并不足以构成其上岸或者远航的理由。他们只能尽可能长时间地生活在岸边的船上,互相鼓励和帮助,互相取暖,尽力在彼此的陪伴下找到勇气和力量坚持。要么理想要么现实,是他们无法做出的选择,理想的光芒太耀眼,现实的庸碌太可怕。生活在二者的夹缝间,直到被二者之一吞没吧。
  •     从豆瓣上看到这本《离岸》的介绍,突然很想读一读。很久都不读小说了。一部分在河流上生活的人们带着他们的喜怒哀乐,来到我们的身边。每个人都个性鲜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和自豪。他们摇摆的船上,不属于城市,但也不属于河流,只漂不流……他们或曾有过美丽的爱情和婚姻,或者有着光荣的英雄称谓,然而在这里一切都不属于他们。只有摇晃的船,和他们一起迎接狂风暴雨、人世浮华……有时候,船也会破碎,人也会流泪。他们到底执着着什么?喜欢夕阳的画家,两个淘气而悲伤的女孩,被老公评为“不够资格做女人”的年轻母亲,为了小偷朋友保守秘密的小伙子,伦敦来的游客……每一个人都给了我很深的影响。我常常想象自己和身边的这些人们也像《离岸》里所有的人漂在一个叫“北京”,叫“人生”的河流上,抛锚在这里生活,既不属于这个城市,也不属于流动不止的河流……然而,离开是需要勇气的,是需要代价的,离岸后等待你的也许就是老公那句:你没资格做女人!留下也许需要勇气的,也是需要代价的!你可以在里面尽情地欢唱,痛快的豪饮!然而,早晚有一天,你的船也会变成一片片碎片,陷入泥土,片片流向大海……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生活在别处,她在河流与陆地之间。
  •     第一本菲兹杰拉德,雷蒙德卡佛的女版(稍许柔情+字多点儿+没那么酷),应该早点开读了不起的盖兹比..
  •     比 书店 更有洞察力,虽然我还是更喜欢 书店 一点
  •     英国布克奖的相关作品,我一直想看。大概布克奖类似于国内的茅奖一个等级吧?跟了快一年,因为价格的原因始终不曾入手,这次当当活动给力,姐含泪都收鸟!PS:当当,你的评价系统能不能给力点儿?我从“我的评单”那个途径写评论,结果连写了两次都没发出去!我这一单一共买了十四本书,算这遍我一共写了42篇评论了!如果那个渠道不能发评论,你干脆把评论功能直接关了就好了。想累S姐啊?!
  •     英国作家菲兹杰拉德的另一本小说,还不错!
  •     还是很不错的一本书,包装精美,值得阅读,讲述了一群以船为家的人的真实生活写照
  •     ”如果她真的离开了这里,这一切和过去相比到底能有什么分别呢?从某种程度上说,哈利法克斯并不比斯托克·纽因顿市米尔凡街42号要远,但对于彼此从不见面的人来说,所有的距离,无论远近,都是一样的。“
  •     得奖作品
  •     找原版去~
  •     3.5
  •     唔,放弃了。读了一半。跟《早春》的感觉差别太大。《早春》应是她最好的作品。这个细节充分,但就像一堆好看的绣片,没有做成衣服。放在那儿一堆,拎起来还是一堆。
  •     这是菲兹杰拉德的杰作,收藏书籍,会尽快安排时间阅读。
  •     我果然越来越对小说不耐烦了。。
  •     就是写了一帮在穿上居住人的生活啊
  •     英国作家佩内洛普·菲兹杰拉德大器晚成,晚到目前所见文学史著作还来不及提起她,晚到我们刚刚知道她,虽然她在英国文学中自具地位,而且卓尔不群;——对于我们普通读者,末一点特别重要。即以英国女作家而论,读过了奥斯丁、勃朗特姐妹、艾略特、伍尔夫、默多克和莱辛等等之后,为什么还要读菲兹杰拉德呢。如此提问或嫌太过实际,但这的确是个问题。不妨简单地回答一句:因为她和她们不一样,非但如此,在我看来,她和世上所有作家都不一样。
  •     我给3分的很少,但是抱歉我可能现在还领悟不到菲茨杰拉德的精髓、、、
  •     刚到,但书整体给我一种很好的感觉,应该不错。赞!快递服务也很不错!
  •     她的小说有一种让人期待的完美,技艺精湛而不留痕迹,读起来是一种纯粹的享受。
  •     这是一本令人惊讶的小说。寥寥数万字加上紧凑的情节,使之更加显得简短,而内容的张力又使故事的发展就像一枚枚控制精确的炸弹。《
  •     期待~ 很实惠
  •     很薄的一本书,看了觉得和世界级的小说家相比还是有差距的!
  •     人们固执的选择一种生活方式是为了什么呢?
  •     爱文学爱读书,我们用于纸质书上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     本来是个深刻的故事,佩内洛普的睿智在原著中想必是处处彰显的,但这一切,都被那万分坑爹的译者给毁了!!!很愤怒的只给了三星,因为大妈得了五星,而译者得了负二星!!!
  •     这是一本令人惊讶的小说。生动幽默。很喜欢
  •     值得一读。(就是包装不太好。)
  •     船与人,最后都离了岸。
  •     简洁、紧凑,有爆发力。书的品相也不错,便宜。
  •     期待内容~
  •     正在读,还说不上好不好。
  •     最近读的小说都是英国出品,这是第三本了
  •     当翻了二三十页后就在豆瓣找书评的时候,就表示对于这本书,我准备放弃了。
  •     图书馆入了新书就借回来看了。前面的铺垫太多,可如果少一些就不能更好地读懂后半部分的故事。我不喜欢尼娜的性格,其实除了两个小孩,故事里所有的船居者都有缺点,甚至是致命性的。但他们却在不属于陆地也不属于河流的地方找到了一片短暂的温暖与关怀。即使锚会生锈船会被摧毁,这群人在今后的梦里都会将自己化成锚深深扎入泥土以此留住那段生活的温度。
  •     感觉翻译君语文老师死得早啊...看的很闹心。
  •     其实看完整本小说,我也挺感慨自己真是喜欢文学啊,否则对文字的味道还是挺挑剔的人,如何能坚持走完这段虽不太长但真需要定力和毅力的旅程——中文真是乏善可陈,能感受到作者熟稔的小说架构和对人物的塑造,但述诸于语言,却丢失很多,单纯就中文语言说,只能打60分。如果不是对布克奖的信心,真是很难读下去。又是一本需要去找原文来看的书。
  •     漂泊的中年危机
  •     在被划分的类群之外的孤单
  •     很建议读!作者的描述艺术性很具有独特性,这也是作者的获奖作品。
  •     休息时看看,内容不错,是我喜欢的书。
  •     很有味道的小说,有机会找原著来读读
  •     我好像懂他们的漂泊。
  •     中文翻译实在太差。
  •     这个翻译哟喂。。
  •     之前活动的时候买了《蓝花》,这次选了这本;
    拿到手很喜欢书的装帧,牛皮纸质感的封皮,很质朴却很舒服!
    内页的纸张质量也很好!
  •     这本书,内容令我感触挺深的,推荐大家去看。
  •     3块钱买的,封面吸引了我,只是还没看,看完再来追加评论啦。
  •     两个陌生人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变得很亲近,这取决于彼此的态度,人不能被现实束缚。
  •     看得我吃力色了
  •     生活
  •     船上的故事别具风味
  •     好书,但读起来很难,阅读能力一般的人慎重
  •     这本离岸是买的一堆书中最小最薄的一本了不用花太长时间就能读完很喜欢封面上的话:他们既不属于河流 也不属于陆地
  •     喜欢故事本身
  •     看了菲兹杰拉德运《书店》后,又接着看此书。喜欢作者那种不偏不倚的观察态度,从人、动物、事物等细节处体味人生百态。特摘录一段(P29):
    出于一种固有的自尊,这几年来,小花猫总是试图将自己的身体舔干净。但是它的全身反而因为来回翻滚裹上了一层厚厚的泥土。它总是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不仅要适应潮水和季节的更替,还要学会机灵地捕捉到船上的老鼠。对老鼠的大小,它有着特定的要求,差不多几个月大的老鼠,它才会抓来吃。并且本能地出于一种想当然的权威感,它总把吃剩的老鼠尾巴放在玛莎的脚旁边,以此来自我炫耀。尽管如此,它还是会受到那些大老鼠的追逐和威胁。这导致它对自己的去留感到很困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让它变得有些情绪反常和神经质。

    从这只小花猫的身上,我能看到更多的是现实生活中人的表现。
  •     “献给那些被狂风吹荡、雨雷击打的亡魂,以及那些不断相撞、互相辱骂的灵魂。” —— [意大利]但丁《神曲·地狱篇》
  •     生而不为闻,只想读之
  •     挺感人的书,每个人看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     离岸
  •     3元,超值,内容还没看~
  •     生活在陆地与海上之间的人,还是她内敛节制的调子。
  •     这算是我读过最小众的作家了。
  •     但内容不错,喜欢菲茨杰拉德。
  •     文字很平实,却透出一种很优雅的味道,翻译不错
  •     封麵跟漂亮,物流很快。給我自己收藏的書朋友看著要我送她,嘻嘻,很喜歡書的感覺,首先從整體給滿分,明天看書,期待中…
  •     和我读过的别的数不太一样
  •     另一个世界
  •     边缘人
  •     一书受到广大英国文学爱好者的追捧和赞赏,文学评论家和报刊杂志评论员也都给予了该小说高度的评价和充分的肯定,该书于一九七九年获得英国文学布克奖,它无疑是佩内洛普·菲兹杰拉德最具代表性的小说之一
  •     值得一看的一本book 适合在旅行的时候看看 带着一种平静的心静去看 你会喜欢上这本book .
  •     看见书评力荐,文思巧妙的作品,就想买下来慢慢品读,装帧很不错,不过纸质有点薄,不过能这么便宜买来,算是物美价廉
  •     这个书真心很好看。我又是在打折的时候买的。还返现。超级happy
  •     唔。。诶嘿嘿。。。。
  •     好作品,文学韵味确实是个很难说明的东西。
  •     糟糕译本,评论是把说翻译糟糕的都删除了吗
  •     薄薄的书 写出了感人的故事 物超所值
  •     情节紧凑,故事挺吸引人的,结局很引人深思!好书!喜欢!
  •     他们既不属于河流,也不属于陆地。
  •     2012年12月
  •     这本书不是世界上最棒的,但它值得一看
  •     他们活在河流与陆地之间。真是迷人
  •     既然没有勇气走万里路,只有读万卷书,在别人的故事里寻找自己的故事
  •     佩内洛普不是我的菜。
  •     不喜欢这本小说的人应该觉得太平淡,即使中途妮娜找丈夫的小高潮,以及最后的高潮也比较勉强。但是我喜欢,因为这样的写作手法对我而言几乎是个谜,为什么能那么从容,那么舒缓地推进?几乎没有多少情节,人物在琐事和碎语中表现自己在生活中的位置。此外,这批生活着船上又从不出海的人背景十分陌生。
  •     off shore 对这个词印象深刻
  •     一条不剩
  •     买的书太多了,还没来得及看
  •     布克奖作品,还没看,希望不会太差
  •     在我母亲家的三天 2012-137 2012-138
  •     一群特殊的人,普遍的人生困境。
  •     简单到令人发指,不需言明的故事需要自己揣摩。夜晚一人,外面寂寥无灯火地阅读。仿佛就可以嗅到泰晤士河六十年代腐朽的气息。
  •     很便宜 小说读起来正好消遣
  •     语言朴实,故事虽然是各种波折,但是读起来没有压力,很轻松。里面的人物对待生活也是朴实的态度
  •     对女子的描绘特别到位,失爱的女人,小小的充满想象力的女孩儿,得意的贵妇,敏感倔强的少女,一笔带过人物就站住了。她离那些人物不远也不近,她不怜悯她们也不过分疼爱她们,也并不想通过这些人物说出她自己对于这个世界的理解,她只是描述,描述这样一群既不属于河流,也不属于陆地的,漂泊的人们。可是,哪个人不是这样漂泊在自己的人生里呢?
  •     原来是小说
  •     一如既往的喜欢 多看大家的书 多增长知识
  •     苦难的气息异常沉重,让人抬不起头、
  •     每当面对不同的岔路,最好的办法恐怕就是不选择,因为无论选哪条路,都会错过另一条路的风景。不做选择,就能跟自己说,至少还有别的可能,没有选择是最好的选择。
  •     做活动买的,封面很漂亮,印刷纸质都很好,内容看起来也是一本好书,超值啦~~
  •     打折时买的,很划算,内容还没看。
  •     妹妹要的书,据她说很好看
  •     冷静温婉加上老人特有的絮叨完全代替了文字的激情 只能说就像一片云飘来 什么也没发生 又飘去了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