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拉·舒曼情史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情感 > 克拉拉·舒曼情史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2
ISBN:9787506362979
作者:(法) 萨缪埃尔
页数:366页

作者简介

《克拉拉•舒曼情史》神奇的钢琴师,天才的作曲家,严谨的老师,热烈的情人,忠诚的缪斯,苦难的母亲……这就是克拉拉·舒曼,但又不是她的全部。童年时,她光芒四射,有歌德和帕格尼尼为她鼓掌喝彩;成年后,她名满欧洲,光彩照人。克拉拉把她的一生都献给了音乐事业,她是那个世纪最伟大的钢琴家,她一生中结识了众多的时代英杰:门德尔松,她多场音乐会的合作伙伴;肖邦,她从少女时代就弹奏他的作品;李斯特,她为他痴迷过、愤怒过;最后还有瓦格纳,但她讨厌他的作品。
克拉拉一生只爱过一个男人,那便是罗伯特·舒曼——音乐浪漫主义时代里最伟大的天才之一。少女时的克拉拉早已为他芳心大动,却要以和父亲对簿公堂为代价才能与心上人终成眷属。她为这个男人生了八个孩子,因他的离去而哭泣四十多年。
在她爱情的画卷里还出现过一个金发男子——在舒曼企图自杀的数月前的某一天早晨,他来到杜塞尔多夫,而他又做了什么呢?在丈夫陷入疯狂之际,克拉拉和这位著名的约翰内斯·勃拉姆斯之间又发生了什么呢?克拉拉的后代为了维护她的名誉而又隐瞒了什么家庭秘密呢?
《克拉拉•舒曼情史》作者克洛德·萨缪埃尔用诗意而精彩的文笔将克拉拉一波三折的人生传奇向我们娓娓道来,并由此揭开了她的神秘面纱……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维克,特殊的青年时代
第二章 “我的童年并不幸福”
第三章 神童时代
第四章 茨维考的年轻人
第五章 “您女儿喜欢弹琴吗?”
第六章 巴黎,无功而返
第七章 青涩之恋
第八章 父女
第九章 华尔兹和随想曲
第十章 黑暗的背后
第十一章 维也纳
第十二章 咫尺天涯
第十三章 思绪凌乱
第十四章 Schumann ist der dichter!
第十五章 浅薄的巴黎人
第十六章 鸿雁传书
第十七章 对簿公堂
第十八章 新生活
第十九章 冬季巡演
第二十章 女性的作品 
第二十一章 漂泊、希望和创伤
第二十二章 青春袭人
第二十三章 十月奇迹 
第二十四章 家庭秘密 
第二十五章 音乐慰藉心灵
第二十六章 劫后余生
第二十七章 漫漫长路
附:克拉拉的世界
参考书目 

编辑推荐

《克拉拉•舒曼情史》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前言

9月,一个奇怪的月份。一种难以名状的欢乐夹杂着忧伤侵入着我的思绪——愿上天保佑我!我的罗伯特!看到他就如初见一般——我的心本该没有忧愁;可我还在为音乐会烦恼,真是很矛盾!数天的阴雨之后,太阳终于在萨克森的田野上升了起来。她说,这是九月。充满无限希冀的九月,圣米歇尔的九月,预示着新生的九月。9月15日,克拉拉在魏玛市政厅举办了音乐会。她说,这是她最后一次以克拉拉·维克的名义举办音乐会,她感到很难过。音乐会的节目单上有贝多芬、肖邦、李斯特、亨塞尔特、塔尔贝格……总之,都是现代音乐——这还算不上成功。7日,周一,他们早早地出发了,沿着小路来到莱比锡。四天后,在婚礼前一天,即polterabend,罗伯特送给未婚妻一件奢华的礼物:在红色天鹅绒覆盖下的一本有二十六首浪漫曲的小册子,这是一件特殊的“首饰”。这二十六首歌曲出自不同的作曲家,有男声也有女声,一如夹杂着元音和辅音的字母表,也只有罗伯特的未婚妻才能体会出这二十六首歌曲中蕴涵的历经十年的希望与辛酸。书名为《浪漫曲》,写得形如爱神草花环一般,寓意深刻。一向精打细算的罗伯特在1840年9月8日的账本中,在雪茄烟和波尔图葡萄酒的中间记录道:装订费3.18塔勒。她说:“婚礼前一天,我的罗伯特送给了我一份美妙的订婚礼物。我打开时,一股神圣的感情涌上心头。”她读懂了罗伯特的题词,那首只为她轻轻吟诵的诗:“Du meine Seele,du meine Herz”……“你是我的灵魂,你是我的心,你是我的欢乐,你是我的痛,你是我生存的宇宙,你是我漂泊的苍穹,噢,你是埋葬我痛苦的坟墓,你是平静,你是祥和,你是上苍对我的眷顾。”在其后的《未婚妻之歌》中,罗伯特又写道:“不要去想,将来会发生什么;不要去想,我们将如何结束。结束?这份爱生生世世,将永不结束。”欢乐,充溢内心的欢乐却着上了忧伤的色彩。当那些争吵在内心烙下伤痕之后,我们除此以外还能想象出其他的心情吗?欢乐被父亲维克的阴影笼罩着:他谩骂的威胁,阴毒的诅咒。“愿上帝保佑我的罗伯特长命百岁。每当我想起有一天我会失去他时,我的精神便濒于崩溃。愿上帝怜悯我,避开这场我无力面对的灾难吧。”于是,在9月12日那个阳光灿烂的早晨,在舍讷费尔德小教堂里的那一刻改变了他们的一生。威尔登翰神父主持了这场简单的婚礼。克拉拉说,他们心心相印。参加婚礼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和维克离异多年的玛丽安娜·巴吉尔,她为了寻找分别的女儿特地来到柏林;还有一位便是罗伯特忠诚的朋友恩斯特·阿道夫·贝克尔,他与罗伯特志趣相投,同样为音乐矢志不渝,在不久前罗伯特还将他的《夜曲》(op.23)题词献给了恩斯特。还有一些亲朋好友在教堂门口张望,仪式一结束他们便把新人围住。这些人中有:克拉拉的闺中密友艾米丽.李斯特和她的妹妹艾丽丝;见证《大卫同盟舞曲》伟大时刻的恩斯特·费尔南德·文塞尔;从莱比锡赶来的邻居艾米尔.路透。莫利兹医生;为新人提供宝贵的法律意见的赫尔曼法官;最后还有新娘的姨妈艾米丽·卡尔。克拉拉说,当晚他们在卡尔家聚会,跳了一会儿舞。这一天算不上狂欢,但是她在每个人的脸上看到了内心深处的幸福。是的,克拉拉在日记中记录了一切。这本日记从第二天起变成了“婚姻日志”:我把这一天记录在这本书里。这是我生命中最美丽、最重要的一天,任何事情都无法打扰它。愿上天赐予我力量,做一名好妻子。我深信上帝,永远。就这样,她一再说到“相信”——相信爱,相信彼此的情深意笃。无尽的信任便意味着无尽的抗争。这场胜利是以和父亲对簿公堂为代价换来的。在9月12日的明媚阳光中,克拉拉怎能不想起缺席的父亲,那个不顾一切将自己所有的雄心、天赋、努力和生命交付给天才爱女,却被女儿背叛的父亲;而罗伯特又怎会不念起那位曾对自己口不择言、百般羞辱的恩师、那位被自己诉诸法律、遭受惩罚的老人,而如今自己却成了他的女婿。明天,克拉拉和罗伯特·舒曼将开始他们共同生活的第一天,并即将迎来克拉拉——“维也纳教区皇家御用钢琴师”——的二十一岁生日。

内容概要

  顾晓燕,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语言文学专业,现为南京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教师,曾单独或合作翻译过《莫扎特和大公的外衣》《影子中的女人》《佩德罗·阿尔莫多瓦:颠覆传统的人》等多部作品。

章节摘录

版权页:第一章 维克,特殊的青年时代“弗里兹,”她说,“你要明白,世道不好,你父亲生意惨淡。在托尔高,你要学会照顾自己。”被叫做“弗里兹”的正是弗雷德里希·维克,他听着母亲的叮咛。小维克十五岁了,可家人还在替他操心:他孱弱、敏感,一阵风就能让他哆嗦一阵。他在莱比锡的圣一托马斯音乐学校只待了六个星期,医生就建议他回家休养。弗里兹的家在离莱比锡十五古里的小村佩茨施。莱比锡的圣-托马斯学校里弥漫着对让一塞巴斯蒂安·巴赫的回忆,而弗里兹便出生于这位学校圣诗班指挥巴赫先生诞生后的一百年。音乐赋予了他梦想,他是家中唯一一个对婚礼或其他重大场合中的低音协奏有感觉的人。从此,他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但如果不是后来他的掌上明珠辉煌的音乐生涯.他的一切痕迹很可能早就在这个世界上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如果不是因为女儿克拉拉和学生罗伯特的一段生死恋情,如果不是作为父亲的他独断专行、不解风情,“维克”这个姓氏便不可能因“舒曼”的盛名而穿越数个世纪,流传至今!在托尔高,弗里兹必须自己照顾自己。困苦生活令后人掬泪同情,马塞尔·布利翁写道:“他仅靠母亲寄去的面包和黄油过活。”舒曼书信研究专家埃娃·维斯维勒更明确地指出他在周六还会喝一碗热汤。过节时维克就到朋友舒尔茨律师家吃饭:“那时我很虚弱,病恹恹的,去别人家里吃饭能让我增加点体力。他们做了我爱吃的菜:烤羊肉配四季豆和豌豆。”这就是舒曼称作“拜金先生”的男人回忆中的三年穷困时光。那么音乐呢?一副哑嗓子断了他进人学院合唱队的前程,但是他常会不时遇到一位管风琴手或是一位四处流浪的小提琴手,他边听边学。一位名叫乔安·彼得·米尔希迈尔的钢琴师在他转行之前给他上了六堂(免费)课,此人是巴伐利亚的宫廷乐师,曾发明过一种三键乐器,据说能发出二百五十种音色,还写过《强弱钢琴练习法》。1803年,维克在托尔高的日子结束了,他会选择什么职业呢?音乐,也许吧。然而家人面对这种古怪的想法纷纷摇头,他们替他做了主,把他送到了威登堡大学学神学!弗雷德里希·维克让人放心,家人从小对他灌输的宗教思想在他传统的价值观中发挥了作用。他饱含着深沉而真挚的悲悯情怀,老师们一致认为如果他在音乐上少花点时间的话,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出色的传教士。所谓的音乐,便是他每天在一架晃晃悠悠的老钢琴上练习。在德累斯顿,他做了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布道。如果他取得了本堂神甫的职位,音乐界便少了一位杰出的教师。显然,他没能当上。维克为了生计成了一名家庭教师。九年里,他辗转于各家,受到了人们的尊敬:他是一个天生的家庭教师。在萨尔斯哈河边的奎特福城堡里,他受雇于克里斯蒂安·阿道夫·冯·塞肯多夫男爵,他教画画、拉丁文、德语、法语、舞蹈、祷告……以及礼仪举止。只是没有音乐。教音乐的是莱比锡格万豪斯管弦乐团的一位小提琴手,他会唱歌、会弹琴、会谱曲,人称“音乐天才”。这位天才在皈依基督教之前的名字叫阿纳斯塔休斯‘巴吉尔,后来改名为阿道夫·巴吉尔。维克节俭、耿直、孤僻;而阿道夫有着南方人的热情,贪玩却魅力十足。音乐拉近了两个人的距离,巴吉尔向维克传授了一些音乐知识。年轻的弗雷德里希会不时倾囊购买些海顿、莫扎特、贝多芬或史博的曲谱在钢琴上刻苦视奏。巴吉尔还跟他讲起过一位名叫罗杰尔的音乐教师因发明了某种类似于训练琴师用的刑具的“钢琴手位器”而发了财,后来,当维克在莱比锡当上音乐教师之后便用起了这一教具。然而,在奎特福的生活是艰辛的,家庭教师的待遇与仆人无异。男爵曾是名轻骑兵军官,性情暴戾,嚣张跋扈,毫无仁慈之心。他在田间骑马时常常惊扰路上的无辜行人。这一天.正巧被两位家庭教师不幸撞上,男爵对两人拳打脚踢,恶语相向。报警把男爵抓起来显然是不得体的,且于事无补,所以维克唯有一走了之。维克在其他东家做家庭教师时的经历自然没有这般惊心动魄,但是他的健康总成问题,病痛缠身,直到后来他去莱比锡找了位顺势疗法的医生。史料上找不到当时的诊疗细节,但却指出了维克在三十岁后时来运转。抓住机遇是一门微妙的学问,而维克便精于此道。他偶然间遇到了威登堡大学的旧友同窗施特罗贝尔(不知此人是否就是后来作为克拉拉的教父在“公证人”一栏中签字的施特罗贝尔先生)。找到他便意味着三重好处:身为警局监察的施特罗贝尔借给了维克一(大)笔钱供其做点儿钢琴买卖。其次是维克借此与莱比锡圣一托马斯学校的昔日同窗、同为神学系学生的乔安·弗雷德里希·洛希里兹结成了好友,此人颇有名望,时任德国最负盛名的《大众音乐报》的主编,大名被收录于现今最具权威的百科全书之中。他与贝多芬相识,并欣赏其豪气,贝多芬临终之时曾委托他为自己写传记,但这份“厚爱”却被洛希里兹婉言相拒。此外,他还与歌德和韦伯(此人还见过莫扎特!)交好。洛希里兹将弗雷德里希·维克新作的八首浪漫曲寄给了《魔弹射手》的作者韦伯,这些作品曾在《大众音乐报》上刊登过。韦伯仔细看过后,回信给这位年轻的作曲家(维克长韦伯一岁)说:“您的音律转换过度张扬,丝毫无法突现出基调的情感。从某种意义上说,旋律是一种神圣的东西,只有在增强表现力度和价值的时候才有意义,且不能做作。”韦伯考虑到外界对他的评论后,补充道:“新形式应该诞生于诗。在我的旋律中,我总是竭力带着真诚和精确发挥出我的诗情,从而创造出新的曲调。”但是这种劝说无关痛痒。在二十岁之前都没有听过一场音乐会的维克终于欣赏到了真正的杰作:他着迷于莫扎特和贝多芬(在1836年,他曾和贝多芬度过了难忘的三个小时,有《谈话录》为证)。在听过海顿的《创世纪》之后,维克明白了他的浪漫曲、华尔兹和波兰舞曲都已经过时。此时,拥有三万五千人口的莱比锡依然在拿破仑的革命浪潮中风雨飘摇,而维克却即将在这里建立起他的总部:“弗雷德里希·维克钢琴工厂”——位于九市广场48号百合花酒店,这是一座建于1695年的老房子,如今已难寻踪迹。

图书封面


 克拉拉·舒曼情史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即使你化尘为土,CLARA    你死去的最爱    依然填满我们之间的每一个角落    直到死亡再度降临为止……    ———勃拉姆斯   偶然的机会看到了克拉拉的故事,这个德国马克上的女人,从此她成为了第四个自己想去了解的女人,也就是说想读关于她的一切,最好是正史没有的旁门左道的故事。可惜市面出版的关于克拉拉的传记都让自己不满意,购买《克拉拉舒曼情史》这本书,就是为了看关于她情感世界旁门左道的让人充满好奇的情事,原因很简单,伟大的作曲家勃拉姆斯(《摇篮曲》的作者)为了她——师母——心中的女神或爱人——据说一生未婚娶。   作为19世纪最伟大的钢琴家,她光芒四射,有歌德和帕格尼尼为她鼓掌喝彩;成年后,她名满欧洲,光彩照人,就和书中介绍的,她是神奇的钢琴师,天才的作曲家,严谨的老师,热烈的情人,忠诚的缪斯,苦难的母亲……,一个人应该的得道的巅峰荣誉她都得到了。   从公开的传记也罢,还是史料也罢,克拉拉给后人和世人的印象就是她是一个对感情绝对忠贞的女人,一生只爱过一个男人,那便是罗伯特舒曼——音乐浪漫主义时代里最伟大的天才之一,她的丈夫。作为克拉拉父亲的学生,罗伯特舒曼使得处于少女时的克拉拉早已为他芳心大动,像所有充满太多磨难的情侣一样,父亲的爱成为了阻隔她们结合的障碍,不得不最后要以和父亲对簿公堂为代价才能与心上人终成眷属。她为这个男人生了八个孩子,有在幼稚之年夭折的、有成人不久因病去世的、还有一生未进入婚姻,单身了一辈子的,她也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难以名状的悲痛,也为丈夫离去而哭泣四十多年,但每次面对苦难,她都能勇敢的承受面对。   克拉拉父亲之所以反对克拉拉嫁给舒曼,因为舒曼像许多天才一样,嗜酒;性格不稳定;当时还风流成性,据说与某一贵妇的初次都感染了梅毒,用砒霜治病;最关键是没有一份稳定的收入,让克拉拉的父亲认为早已享誉欧洲的女儿难以过上安稳体面的生活,这意味着可能为了生计,克拉拉的艺术天才会被生活扼杀。在过了十年“花与诗”的生活后,悲剧还是发生了,舒曼被送进了疯人院最后也死于疯人院。生活虽充满了悲情色彩,但她们在热恋期间的书信充满了一种甜蜜的忧虑和痛苦,读起来极为动人:   “我对舒曼的爱当然是激情之爱,但绝不仅仅如此,我觉得他是一个出类拔萃,忠贞不二的好男人,只有他能理解我,并给予我高贵而纯洁的爱情”。   “你对我说是我把你折磨了整整两年,毁了你所有的柔情——你太伤我的心了,你把曾经为我的忧伤都算到我身上”。   “我颤抖着打开你的上一封信,我读了一遍又一遍,我感到好像天堂的门再次为我一扇扇地敞开,我又找到了你。你一如既往,躺在我的怀里……”   “我亲爱的罗伯特,天涯海角我都会跟随你去,我答应你。我最重要的是就是做一个被政府怜惜的妻子!我想为你而活着,让你幸福。你以为我说起逝去的青春岁月就是为了让你难受吗?不,我的意思是说我将放弃艺术,但我错了,和你在一起,这也是我的艺术——而且更有成就——噢。罗伯特,我是多美幸福啊。”   1853年9月30日,一个出身于市井没受过教育很粗俗,依靠自学但极具音乐天分的年轻人在别人推荐下轻叩开了舒曼家的门,从此这个小克拉拉十几岁的年轻人在她的爱情画卷里谱写了最动人的音乐。从勃拉姆斯叩开舒曼的家那一刻起,他被大他14岁,已是几个孩子母亲的克拉拉气质所征服,一见钟情,在长达四十二年多之久的岁月里,她们之间总计有七百五十封信证明了她们之间开了花的爱情,但却没结果。但不知为何,克拉拉最后要求互相返回各自的信,并要求予以焚烧,克拉拉当然这么做了,但要感谢勃拉姆斯,他没这么做,他保留了部分通信,记录了他们之间心灵的共振音符。   就和书中所言,在舒曼企图自杀的数月前的某一天早晨,勃拉姆斯来到杜塞尔多夫,而他又做了什么呢?在丈夫陷入疯狂之际,克拉拉和这位著名的约翰内斯勃拉姆斯之间又发生了什么呢?克拉拉的后代为了维护她的名誉而又隐瞒了什么家庭秘密呢?因为她们之间的关系从现存的一百一十五封信里,可以看出她们之间的关系已经超越了给外界的印象,勃拉姆斯在舒曼被送进疯人院后放弃了成名和赚钱的机会,勇敢的承担起了照顾克拉拉和舒曼年幼子女们的责任。甚至从书信里人们都认为舒曼从未见过的小儿子亲身父亲可能就是勃拉姆斯。勃拉姆斯能做出《摇篮曲》,足以说明他纤细的内心世界和细腻温柔的体贴,而克拉拉也在流传下来的书信中承认了克拉姆斯给了她真正的安慰。   1896年勃拉姆斯已经63岁了,为了从瑞士急匆匆地赶往法兰克福参加一场葬礼。早晨拖着病危之躯,绝望而痛苦的行驶在欧洲大陆。由于行色匆忙,他踏上了相反方向的列车,车载着他离他要去的地方越来越远。 当他赶到法兰克福的时候,那场葬礼已经结束。十字架后面睡着他永远无法再看到的人。天苍苍,野茫茫,他一个人孤独的站在墓前。他把小提琴架在肩上,拉了一首无人知晓名字的小提琴曲,倾诉着43年的情愫与40年的思念。听众唯有墓中人。墓中人就是克拉拉舒曼。他为她终身未娶妻。克拉拉的去世,沉重的打击了勃拉姆斯。从波恩回到维也纳之后,勃拉姆斯迅速的衰老,知道自己将不仅于人世的他焚烧了大量的手稿和书信。11个月后,这位音乐天才离开了这个没有了克拉拉的世界。   我常想,如果把勃拉姆斯和克拉拉之间这七百五十封信都完整的保留下来,兴许今天会成为一部文学名著,即使书信里的情话与爱昵称呼甚至关于肉体欢愉的交流,会有损克拉拉对舒曼忠贞的外界印象或者她的荣誉,这只能说明是对人性中最无力把握最具有创造力神秘力量的好奇探索,就和她和舒曼新婚后就约定了《夫妻日记》,一周一交换,神经质的舒曼甚至有暗语都记下了她们夫妻做爱的日期,难道能说她们道德堕落吗!   勃拉姆斯终生未婚,他说“我最美好的旋律都来自克拉拉”。一句朴实的、发出自内的话,无疑是一个男人对自己心爱的女人的最真挚的赞美。从勃拉姆斯身上,我看到了什么叫严肃的对待生活,对待爱情,它确实与时代无关,与穷富也无关,与地位无关,属于很个人的事情,外在的都不是理由。

精彩短评 (总计11条)

  •     乱七八糟的…… 我一开始还吐槽说les secrets d'une passion怎么着都不是情史的意思吧你们这群浅薄的人 结果看完发现还TM真是情史
  •     居然把勃拉姆斯的部分一笔带过了!过分!
  •     最好的生活在《新闻联播》里,最好的爱情在《意林》里。这些低俗快餐杂志神化的爱情,比如赫本和格里高利,金岳霖和林徽因,舒曼和克拉拉,反倒让人在现实和真实中错愕失落。舒曼死后,固然勃拉姆斯不但进了克拉拉的心里,甚至可能进入了克拉拉的身体里,但克拉拉终生穿着黑服亦证明她心中始终有个舒曼
  •     和勃拉姆斯的感情写的太隐晦内容太少= = 喂喂,这是情史啊情史啊看明白!说好的生命中第二重要的男人呢【当然她老爹可能不服】比起倾心相许我还是喜欢看求而不得【卧槽果然是个抖M】决定怒减一星。说起来克拉拉真是固执坚强的女人啊,冲进战火中抱孩子的时候舒曼只能抖抖的躲在城外= =啥时候有空码个长评……
  •     书还没有看完,但确实是一本用心写的书。维克、克拉拉、舒曼、勃拉姆斯、肖邦等等人物都有用非常多的史料来讲述。同时对当时的音乐界的情况以及社会生活的描述也都细致入微。像对当时音乐会的常例,钢琴教学的普遍情况、乃至当时社会对法制的尊重,公民社会的常态等方方面面都写得相当认真。非常满意。
  •     舒曼与勃拉姆斯都与她有密切关系。因此,想要了解她。正在慢慢地读。
  •     虽然书写得乱七八糟,但是看完仍然不免唏嘘。克拉拉和舒曼一起经历过的幸福与坎坷,也许就是勃拉姆斯可望而不可即的吧。若是有来生,但愿这一次勃拉姆斯可以早点遇见克拉拉。
  •     这是最近距离的和克拉拉在一起,,,,有很多珍贵的书信
  •     总得来说算是“音乐文学”,真正占绝大部分篇幅的还是俗话讲“克拉拉与罗伯特的相识相知相恋”。偏重男方的写法可能会让想更多了解克拉拉或是强调女性权利的人不爽。和不贴切的译名相关的所谓“克勃情史”叙述节制,想八卦的还是不如去看豆瓣小组好了
  •     我的八卦心啊Σ( ̄。 ̄ノ)ノ
  •     装帧很好,外国人写的著作,视角独到。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