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宣文集(1-8卷)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作品集 > 杜宣文集(1-8卷)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1
ISBN:9787532125609
作者:杜宣
页数:3143页

作者简介

杜宣是当代著名剧作家、散文家、国际文学活动家,同时也是一位诗人。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他坚持笔耕不辍,写下了许多优秀的剧本、散文和诗作。这次推出的《杜宣文集》共八卷,其中包括剧本四卷、散文三卷、诗歌一卷,收录的多为解放后的作品,基本汇集了杜宣一生主要的创作成果。

书籍目录

杜宣文集第一卷英雄的插曲(一幕两长话剧)抗美援朝大活报(新型舞台剧)难忘的岁月(四幕话剧)动荡的年代(五幕话剧)无名英雄(四幕话剧)杜宣文集第二卷吃饭不要钱(一幕话剧)初升的太阳(九场儿童话剧)上海战歌(四幕话剧)彼岸(六幕话剧)欧洲纪事(四幕话剧)世纪的悲剧(七场话剧)杜宣文集第三卷人参仙子(四幕七场歌剧)镜狮子(三场京剧)关山万里(四幕话剧)梦迢迢(三幕五场话剧)沧海还珠(四幕十五史诗剧)鱼龙会(一场话剧)斜阳(一场话剧)杜宣文集第四卷长虹号起义(电影文学剧本)兰兰和东东(电影文学剧本)朝阳(电影文学剧本)先驱(电影文学剧本)关山万里(电影文学剧本)杜宣文集第五卷到虹桥的第一天忆虹桥还乡长相忆杭州樜忆井冈山散记南海明珠    ——佛山散记    ……

编辑推荐

看杜宣文集,我们可以看出作者一生的沧桑历程。正如作者自己所说过的那样,他不仅仅是在写自己的文集,而是在见证历史,书写他所热爱的人民。这一套文集共八卷,包括戏剧、散文和诗歌,是年过九旬的作者亲自镌写,凝聚着这位无产阶级战士的心血和热情。

内容概要

杜宣,原名桂苍凌。1914年出生,江西九江县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组织“三三剧社”,参加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1943年以后,先后担任《群报》、《评论报》的总编辑。抗日战争胜利后,在香港担任大千印刷出版社社长。1949年南下,参加解放上海的战役。解放后,历任国际政治经济研究所所长,亚非作家会议常设局常驻代表、上海市人大常务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戏剧家协会主席等职务。杜宣同志是现代剧作家、散文家、国际文学活动家。出版书籍二十多本,多次出席亚非作家会议常设局、执行委员会议及会员大会、国际反侵略大会,先后担任中国作家代表团团员和团长,访问亚、非、欧、美等三十多个国家。

章节摘录

书摘                             一九八二年元旦书怀                                                              晴空日影上窗纱                               物换星移度岁华                               万里非赊平怒马                               百年有待学涂鸦                               春冬来去浑无尽                               岁月消长感有涯                               风骨素钦双雪傲                               窗前结伴有梅花……书摘1    第  五  场景      美国,舞台一边是卖论文的,一边是卖文凭的。说明声  梁德瑞就这样到了美国!他花了40块钱买到了一篇论        文,又花了10块钱买到了一件学生袍子,花两块钱买到        了一顶方顶帽子。        梁德瑞,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买了论文、袍子、方顶帽,马上穿戴起来。        就这样,他又花钱换得了一张文凭。        卖文凭者给梁文凭,握手。        [暗转。    第  六  场说明声  梁德瑞,拿到了文凭,和吴美琪在美国结了婚。现在,他        轮到“衣锦荣归”了,可是,在他归国途中,又发生了一件        小小的故事。景      船上。        吴美琪盛装,与一黄军服者在甲板上谈话。黄      Massie!  吴      你为什么老叫我Mamie,黄将军,我已经和泰瑞结婚了,你应该        叫我梁太太了!黄      不,Maoie!你在我的心中永远是Maggie。         [吴媚笑。黄      Oh!Maggie,我同你一路从美国现在到了横滨了,我的一颗心,        你难道还不了解!你和梁先生的关系,那只是一个手续问题,只        要你答应跟他离婚,我什么都可以做得到。离婚之后,梁先生要        什么有什么:要钱给他钱,要做官,回国之后我保证他在国防部        有重要的位置,至于爱,爱情,我负责给他介绍一个漂亮的女人。        (作沉醉状)Oh!Maggie,我为你,我什么都可以牺牲,我什么都        可以贡献,只有我的生命是例外! 吴      (笑了)    黄      那么就是你答应了,你答应了?说定了?你去同他商量商量,你        告诉他刘纪文当年就是把宋美龄给了蒋,给了我们委座,才当市        长的,我也不是做不到。        [梁上,见状怒,吴急止之。吴      (低声)他是一个陆军上将,到美国考察军事,订军火合同,泰        瑞,识相点,交他一个朋友,对你回国后的前程有好处。梁      我!吴      (媽然一笑)傻孩子,你还吃什么醋,来,见见黄将军吧!        [吴拉梁与黄握手。        [音乐声停,船停了。        [四日本警察押陈强过场。吴      (惊叫)J0hnie!黄      这个人,你们认识?吴      我们的老同学,也有很多年不见了。黄      他从前叫什么?吴      叫陈强!    黄      我只知道他的假名,陈琴,方化雨,李造时……喝,这个人可不得        了,抗战前是学生运动领袖,在北京时要抓他,他跑到上海,八一        三以后到过香港、桂林、柳州、贵阳、重庆、成都、昆明,在联大领        头“倒孔”,后来不知怎么跑到日本,在日本也不老实,专跟日本        的左倾分子接近。前次我在日本的时候,麦克阿瑟总部告诉我,        要把这个人驱逐出境!我觉得这种人在国外胡闹也是给我们这        五强之一丢人,因此我这次回国,路过横滨,我就拍电报叫日本        警察把他要了来,让他回国去我们好监视他。        [音乐再起,黄请吴跳舞。            [梁一人闷闷不乐,下。        [暗转。第  七  场景      办公室  梁德瑞开的“万安公司”牌子上另标一行“美国××        公司驻华总经售”。        灯亮时,梁正与一妖型女人谈话。女      泰瑞,等会儿,你一定来接我啊!梁      一定,一定!        [工友迎客入,是雷登校长,比前较老了些。        [梁趋前握手问好,并为女介绍。梁      这是Miss Gloria Chela,这是Dr.Leighton。女      (对梁示意)梁      对了,Gloria跟我,我们就要结婚了,想请您给我们做证婚人!长      啊,真是太好了,(同两人分别握手),恭喜你,恭喜你,我一        定来。女      谢谢你,再见。(下)长      很好的一位小姐,你和她结婚一定很好。梁      没办法嘛,美琪一定要嫁给那位黄将军,有什么办法?长      其实黄将军一直认为对你很遗憾,跟我说过多少次了!他只希        望你肯屈就,在政府里做点事情。(拿出一张委任状给梁)梁      (看委任状)……

图书封面


 杜宣文集(1-8卷)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选自《杜宣纪念集》,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4年不知不觉,亲爱的杜老已经离开我们整整十余载了。现在再次提起他,你又会想到什么?是即兴应景的诗词吗?是多次复排的主旋律话剧吗?抑或是体裁多变的随笔杂文?的确,无论作为剧作家、散文家还是诗人,杜老都留下了众多耐人回味的作品,值得我们铭记。然而你可知道,被叫了半个多世纪的“杜宣”,其实却是个笔名。约是在三三年左右,当时一切稿件发表前,都要报送国民党中央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在是非颠倒、卖国有功、抗战有罪的年代里,很多同志因为写了坚持抗日的文章而被捕入狱,有的甚至牺牲。为了隐去身份,避免文祸,署以假名投稿相当有必要,“杜宣”两字乍看之下似乎是信手拈来,却也不尽然,它标志着从少年书生桂苍凌到革命者杜宣的重大转换,暗含了杜老从事写作的创作动机。桂家垅里走出来的“新青年”这个笔名背后又有哪些遗闻轶事呢?事情得从头说起,杜老原是庐山脚下莲花镇桂家垅人,本名桂苍凌,他的书斋名号——“桂叶草堂”即由此而来。追根溯源,翻阅族谱的话,还会发现另一个名字:桂长镳。故纪实文学家叶永烈先生就认为,“杜宣”的 “杜”是“桂”字少了一个“土”罢了。想来也说得通,一九三一年夏天,17岁的少年桂苍凌到上海近郊吴淞的中国公学读预科。这所大学,当时很是有名,不但校舍宽广,进步教授又甚多,比如郁达夫、徐志摩、洪深等等,图书馆里的藏书也不少,自然眼界为之大开。一方面年岁稍长,另一方面学识长进,所以他对自我、对人生、对社会的看法逐渐清晰了。去了“土”字便是离开了父母,丢掉了内地小城的泥土气,开始独立思考学习,系统经过新思想新文化的洗礼,逐步走向个性解放的新青年。“诗史”杜甫与杜宣“史诗”不过,在杜老的儿子桂未殊先生看来,父亲笔名的寓意是以唐代大诗人杜甫为楷模,向人民大众宣传爱国思想。另有则趣闻,一次集会中,毛主席接见全体代表,当介绍到杜老时,主席戏称他是杜甫之后。后来,老友张维冷先生便赠诗一首来调侃:“笔底风云人物绘,犹忆主席问少陵。”这种观点也不无道理,杜甫“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其诗作“备叙其事,读其文,尽得其故迹”。同样,杜老也反复强调,他所写的作品,多半根植于所经历过的生活。我们不难发现杜老偏爱把文艺与政治结合,主张为人生而艺术,极具强烈的政治倾向性和明显的宣传教育意图。这个特点尤以戏剧最为突出,称波澜壮阔的史诗毫不夸张。往往题材重大,气势磅礴,意欲在舞台上重现那一幅幅真实的历史画卷,通过各色人物的精神面貌,传达出那个时代跃动的脉搏。故“杜宣”两字可谓实至名归。革命路上越叫越响的名字严格地说,杜老不单纯是一个作家,他的写作是因为历史的责任。这在杜老的创作谈中多次提及,《革命、戏剧,五十年生活片段》一文中,写到:“从某种意义上说,我是奉命参加戏剧工作的”,《我是怎样写作的》:“为了配合当时斗争的需要,出黑板报,给当地报刊写说说唱唱,还有时一两天内就要写出一出独幕剧并要排好演出。后来编报刊时,为了版面的需要,还要临时赶写各种类型的文章。这当然都属于出题目做文章。所以过去我们常说:文章是逼出来的。写这种文章,并不是自己事前有什么创作冲动,有什么早已打好了的腹稿,完全是从需要出发,也可以说是一种‘遵命文学’”。杜老又是如何走上革命宣传这条道路的呢?行文至此,不得不回过头来讲讲杜老志向的转变。受先父影响,他自幼爱诗,早年曾立志要当诗人。六岁发蒙前,已能对对子了,童年曾接受私塾教育,后又赴东林寺追随国学大师古直先生。15岁的时候由中学国文老师推荐,在当地唯一一家日报——《九江日报》的副刊上发表诗作。还自号“鸥波小隐”,把写过的诗词放在一起,装订成册,取名《鹦鸣集》。可惜面对国破山河碎,这个梦终究只能用另一种方式来圆,时代的际遇让桂苍凌成为了一名革命战士。在上海入学后不久,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眼看着国土被践踏,民族受欺凌,少年桂苍凌无意于诗书,奋然走出象牙塔,义无反顾地在救亡的旗帜下,奔走呼号。他晋京请愿,督促国民政府出兵抗日;他写标语,参与集体游行示威;他到街头,化妆演讲,筹集募捐。由于态度积极,工作热情,18岁的桂苍凌很快就被发展入党了。一九三三年左右,正是“剧联”所领导的戏剧运动最活跃的时期,与此同时,也是杜老成为职业革命家的转折点,“杜宣”这个名字越叫越响。在党的引领下,他发动了“中公剧社”为东北义勇军募寒衣的联合公演,在新世界剧场连演四十多天。接着,建立了隶属于“剧联”( 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的“三三剧社”,一月下工厂,五月去嘉定,六月上苏州,联合其他人数少家底薄的剧社,如“光光剧社”、“骆驼演剧队”互通有无、共同协作。虽说困难重重,但凭着年轻人不怕苦的一股劲儿,没有后退,只有向前。如此锲而不舍的精神,正是左翼戏剧工作者们的共同特点。连杜老本人也没想到,至此以后戏剧却成了他终生的事业。愚者争虚名,智者务其实关于笔名的由来真是众说纷纭。多年前,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记者郭在精的访谈录里,又有了另一番表述。桂家祖上有三条家训传世,其中一条便是:诫多言,即不要夸夸其谈。这也是杜老遵循的基本准则,个性稳重,言语不多。人如其文,他的文章不以词藻的华美、结构的精妙见长,反而风格朴实,内容扎实,富有真情实感。关于他,官方语境有过多的形容词,家人们大多都认可,但又觉得不完全是。“杜就是杜撰,宣是言,一切都是子虚乌有。”杜老的外孙女商羊则如是表明,“公公始终是任一个领域的边缘人物,这一点,我们和他都心领神会。以前开会介绍他,或者看他的书稿扉页……及至最后到墓志铭,他有太多的称谓和头衔——太多的称谓头衔其实也就是没有称谓头衔。”没错,杜老早已看透了人世,“浮生只是一颗粟,名利场中最龌龊”,不愿背负虚名,即使享有盛誉,身兼要职,却依旧随和平易,丝毫没有官架子。今年,恰逢杜老的百年华诞,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是时候该回头看看他走过的漫漫长路了。只是斯人已逝,笔名的缘由终不可考,但愿我们能从这求索的过程中,拂去岁月的灰尘,让这位老前辈的身影逐渐清晰起来。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无所事事之大事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