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云集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看云集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3
ISBN:9787530210703
作者:周作人 著,止庵 校订
页数:170页

作者简介

《看云集》共收周作人散文四十一篇,体现了作者的深厚学养和广博知识。无论意趣盎然的闲适小品,还是金刚怒目的时事评论,都是“赏鉴里混有批判”的求真较真的作品,忧愤抑郁沉痛的话,随处可见。
例如他说,“我想文明社会上道德的管束应该很宽,但应该要求诚实,……我想,我们与其伪善还不如真恶,真恶还是要负责任,冒危险”,对于当下的中国,也是一剂良药。

书籍目录

自序
三礼赞
一 娼女礼赞
二 哑吧礼赞
三 麻醉礼赞
草木虫鱼
小引
金鱼
虱子
两株树
苋菜梗
水里的东西
案山子
关于蝙蝠
伟大的捕风
中年
体罚
吃菜
志摩纪念
论居丧
论八股文
文学论译本序
修辞学序
英吉利谣俗序
蒙古故事集序
朝鲜童话集序
重刊霓裳续谱序
冰雪小品选序
枣和桥的序
战中人译本序
读游仙窟
专斋随笔
一 西班牙的古城
二 希腊的古歌
三 古希腊拟曲
四 蔷薇颊的故事
五 杨柳风
六 拥护达生编等
七 介绍政治工作
八 论剽窃
九 文字的魔力
十 论骂人
村里的戏班子
关于征兵

编辑推荐

《周作人自编集:看云集》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

内容概要

周作人(1885-1967),中国散文家,翻译家。原名櫆寿,字启明,晚年改名遐寿,浙江绍兴人。青年时代留学日本,与兄树人(鲁迅)一起翻译介绍外国文学。五四运动时人北京大学等校教授,并从事写作。论文《人的文学》《美文》,新诗《小河》等在新文学运动中均有重大影响。所作散文,风格冲淡朴讷,从容平和。在外国文学艺术的翻译介绍方面,尤其钟情希腊日本文学,贡献巨大。著有自编集《艺术与生活》《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等三十多种,译有《日本狂言选》《伊索寓言》等。

媒体关注与评论

他原是水师出身,自己知道并非文人,更不是学者,他的工作只是打杂,砍柴打水扫地一类的工作。如关于歌谣,童话,神话,民俗的搜寻,东欧日本希腊文艺的移译,都高兴来帮一手,但这在真是缺少人工的时候才行,如各门已有了专功的人他就只得溜了出来,另去做扫地砍柴的勾当去了。因为无专门,所以不求学但喜欢读杂书,目的只是想多知道一点事情而已。所读书中于他最有影响的是英国蔼里思的著作。  ——周作人(1885-1967)

章节摘录

版权页:二 哑吧礼赞俗语云,“哑吧吃黄连”,谓有苦说不出也。但又云,“黄连树下弹琴”,则苦中作乐,亦是常有的事。哑吧虽苦于说不出话,盖亦自有其乐,或者且在吾辈有嘴巴人之上,未可知也。普通把哑吧当作残废之一,与一足或无目等视,这是很不公平的事。哑吧的嘴既没有残,也没有废,他只是不说话罢了。《说文》云:“痦,不能言病也。”就是照许君所说,不能言是一种病,但这并不是一种要紧的病,于嘴的大体用处没有多大损伤。查嘴的用处大约是这几种,(一)吃饭,(二)接吻,(三)说话。哑吧的嘴原是好好的,既不是缺少舌尖,也并不是上下唇连成一片,那么他如要吃喝,无论番菜或是“华餐”,都可以尽量受用,决没有半点不便,所以哑巴于个人的荣卫上毫无障碍,这是可以断言的。至于接吻呢?既如上述可以自由饮啖的嘴,在这件工作当然也无问题,因为如荷兰威耳德医生在《圆满的结婚》第八章 所说,接吻的种种大都以香味触三者为限,于声别无关系,可见哑吧不说话之绝不妨事了。归根结蒂,哑吧的所谓病还只是在“不能言”这一点上。据我看来,这实在也不关紧要。人类能言本来是多此一举,试看两间林林总总,一切有情,莫不自遂其生,各尽其性,何曾说一句话。古人云,“猩猩能言,不离禽兽,鹦鹉能言,不离飞鸟。”可怜这些畜生,辛辛苦苦,学了几旬人家的口头语,结果还是本来的鸟兽,多被圣人奚落一番,真是何苦来。从前四只眼睛的仓颉先生无中生有地造文字,害得好心的鬼哭了一夜,我怕最初类猿人里那一匹直着喉咙学说话的时候,说不定还着实引起了原始天尊的长叹了呢。人生营营所为何事,“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既于大欲无亏,别的事岂不是就可以随便了么?中国处世哲学里很重要的一条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如哑吧者,可以说是能够少一事的了。语云,“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说话不但于人无益,反而有害,即此可见。一说话,话中即含有臧否,即是危险,这个年头儿。人不能老说“我爱你”等甜美的话,——况且仔细检查,我爱你即含有我不爱他或不许他爱你等意思,也可以成为祸根。哲人见客寒暄,但云“今天天气……哈哈哈!”不再加说明,良有以也,盖天气虽无知,唯说其好坏终不甚妥,故以一笑了之。往读杨恽报孙会宗书,但记其“种一顷豆,落而为萁”等语,心窃好之,却不知杨公竟因此而腰斩,犹如湖南十五六岁的女学生们以读《落叶》(系郭沫若的,非徐志摩的《落叶》)而被枪决,同样地不可思议。然而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不可思议的世界,其奈之何哉。几千年来受过这种经验的先民留下遗训日,“明哲保身”。几十年来看惯这种情形的茶馆贴上标语日,“莫谈国事”。吾家金人三缄其口,二千五百年来为世楷模,声闻弗替。若哑吧者岂非今之金人欤?常人以能言为能,但亦有因装哑吧而得名者,并且上下古今这样的人并不很多,即此可知哑吧之难能可贵了。第一个就是那鼎鼎大名的息夫人。她以倾国倾城的容貌,做了两任王后,她替楚王生了两个儿子,可是没有对楚王说一句话。喜欢和死了的古代美人吊膀子的中国文人于是大做特做其诗,有的说她好,有的说她坏,各自发挥他们的臭美,然而息夫人的名声也就因此大起来了。老实说,这实是妇女生活的一场悲剧,不但是一时一地一人的事情,差不多就可以说是妇女全体的运命的象征。易卜生所作《玩物之家》一剧中女主人公娜拉说,她想不到自己竟替膜不相识的男子生了两个子女,这正是息夫人的运命,其实也何尝不就是资本主义下的一切妇女的运命呢。还有一位不说话的,是汉末隐士姓焦名先的便是。吾乡金古良作《无双谱》,把这位隐士收在里面,还有一首赞题得好:“孝然独处,绝口不语,默隐以终,笑杀狐鼠。”并且据说“以此终身,至百余岁”,则是装了哑吧,既成高士之名,又享长寿之福,哑吧之可赞美盖彰彰然明矣。世道衰微,人心不古,现今哑吧也居然装手势说起话来了。不过这在黑暗中还是不能用,不能说话。孔子日,“邦无道,危行言逊。”哑吧其犹行古之道也欤。

图书封面


 看云集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小书剪裁 十分适合放在身边带着这样的小品文集子 当然不及小说来得有趣可是闲淡恬静 自有慢慢细水长流的深韵还算喜欢 觉得人在长大的时候 还是要读一些这样的书不一定完全赞同作者的观点 却要学着看人生
  •     说不可说之悲哀——读《看云集》如止庵在前面的《关于<看云集>》所言,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之交,周作人的思想与文风均在酝酿着一个重大变化。《看云集》之名取自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但读者若以为这本集子也如书名所显示的那样悠然淡泊,恐怕未能得其意旨。周作人是典型的一介文人,语言文字是文人安身立命的基础,然而周作人在此时期却紧迫地感受到文章之无力与无用,既不能表情达意,又不能改良社会,“五四”时期的启蒙旧梦已恍如隔世。所谓“坐看云起时”,亦不过是“行到水穷处”之无奈选择而已。三十年代,周作人的文风转入以抄古书为主的“文抄公体”,其看似愈发“清寂无为”的背后,正是对现实越来越浓重的悲哀。在《自序》中,周作人花费了一番笔墨来“唠叨”地说明“序虽做不出但还是要做”,又自谓“可是说也奇怪,近来老是写不出文章,也并不想写,而其原因则都在于没有什么意思要说。”其实周作人一生笔耕不缀,是位公认的勤奋的作家,而且以其渊博的学识和对国家社会民族深重的忧虑感,面对如此世风,又怎么可能文思枯竭,以致无话可说呢?然而周作人深深地感受到文字之无用,这对于一个文人而言可说是最严酷无情的致命打击。在《三礼赞》之二《哑吧礼赞》中他说:人类能言本来是多此一举,试看世间林林总总,一切有情,莫不自遂其生,各尽其性,何曾说一句话。古人云:“猩猩能言,不离禽兽,鹦鹉能言,不离飞鸟。”可怜这些畜生,辛辛苦苦,学了几句人家的口头语,结果还是本来的鸟兽,多被圣人奚落一番,真是何苦来。从前四只眼睛的仓颉先生无中生有地造文字,害得好心的鬼哭了一夜,我怕最初类猿人里那一匹直着喉咙学说话的时候,说不定还着实引起了原始天尊的长叹了呢。……中国处世哲学里很重要的一条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如哑吧者,可以说是能少一事的了。语虽诙谐,其背后的悲凉却不言而喻。而在《草木虫鱼》的《小引》中,连这种诙谐也退去不见,只剩下赤裸裸的令人悲哀的真相:……死生之悲哀,爱恋之喜悦,人生最深切的悲欢甘苦,绝对地不能以言语形容,更无论文字,至少我是这样感想,世间或有天才自然也可以有例外,那么我们凡人所可以表现者只是某一种情意,固然不很粗浅但也不很深切的部分,换句话来说,实在是可有可无不关紧急的东西,表现出来聊以自慰罢了。……文学呢,它既不能令又不受命,它不能那么解脱,用了独一无二的表现法直截地发出来,却也不会这么刚勇,凭空抓了一个唵字塞住了人家的喉管,再回不过气来,结果是东说西说,写了四万八千卷的书册,只供闲人的翻阅罢了。类似的几乎如出一辙的话语,在《志摩纪念》中又出现了一次:我相信写得出的文章大抵都是可有可无的,真的深切的感情只有声音,颜色,姿势,或者可以表出十分之一二,到了言语便有点儿可疑,何况又到了文字。文章的理想境界我想应该是禅,是个不立文字,以心传心的境界,有如世尊拈花,迦叶微笑,或者一声“且道”,如棒敲头,夯地一下顿然明了,才是正理,此外都不是路。我们会想自己最深密的经验,如恋爱和死生之至欢极悲,自己以外只有天知道,何曾能够于金石竹帛上留下一丝痕迹,即使呻吟作苦,勉强写下一联半节,也只是普通的哀辞和定情诗之流,那里道得出一份苦甘,只看汗牛充栋的集子里多是这样物事,可知除圣人天才之外谁都难逃此难。“写得出的文章大抵都是可有可无的”,这句看似平实的结论实质上饱浸着一种透骨的悲凉。立言不朽、文章经世、诗赋传情这些笼罩在“文字”上的神话,在这一句话面前统统被打得支离破碎,不复原形。“文字”的信仰已被打破,但作为一个文人,又从何处再寻得一个支持他安身立命的信仰呢?周作人显然在经历着内心的空虚与彷徨,因此才会发出这样的“麻醉礼赞”:信仰与梦,恋爱与死,也都是上好的麻醉。能够相信宗教或主义,能够做梦,乃是不可多得的幸福的性质,不是人人所能获得。恋爱要算是最好的了,无论何人都有此可能,而且犹如采补求道,一举两得,尤为可喜,不过此事至难,第一须有对手,不像别的只要一灯一盏即可过瘾,所以即使不说是奢侈,至少也总是一种费事的麻醉罢。至于失恋乃至反目,事属寻常,正如酒徒呕吐,烟客脾泄,不足为病,所当从头承认者也。(《三礼赞》之三《麻醉礼赞》)而他也似乎找到了一些“麻醉”的方法,如关心现世的凡俗的人和事,致力于人类学与民俗学的研究:我们平常只会梦想,所见的或是天堂,或是地狱,但总不大愿意来望一望这凡俗的人世,看这上边有些什么人,是怎么想。社会人类学与民俗学是这一角落的明灯,不过在中国自然还不发达,也还不知道将来会不会发达。我愿意使河水鬼来做个先锋,引起大家对于这方面的调查与研究之兴趣。(《草木虫鱼》之《水里的东西》)虽然周作人极欣赏《圣经》的《传道书》所言:“虚空的虚空”,“我又专心察明智慧狂妄和愚昧,乃知这也是捕风,因为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烦,加增智识就加增忧伤”,但仍然说:察明同类之狂妄和愚昧,与思索个人之老死病苦,一样是伟大的事业,积极的人可以当一种重大的工作,在消极的也不失为一种有趣的消遣。虚空尽由他虚空,知道他是虚空,而又偏去追迹,去察明,那么这是很有意义的,这实在可以当得起说是伟大的捕风。(《伟大的捕风》)继之又引帕斯卡尔《思想录》著名的“人只是一根芦苇”一段作为佐证。然而周作人就真的能完全“麻醉”吗?周作人是一个清明的理智主义者,对于一切迷信与狂信均无好感,在《专斋随笔》的《介绍政治工作》中毫不客气地指出“口号与标语”“不过是东方文明的把戏,是‘古已有之’的东西,玩了没有什么意思”,“假如相信它有实在的神力,那就有点近于符咒,或者只是根据命令,应时应节地装点,这又有点类似八股了。”在《文字的魔力》中又揶揄了一番“鬼画符”、“对我生财”的标语和才子佳人一类戏曲小说,末尾引蒋观云“文字成功日,全球革命潮”,显然是在暗讽当时一些口喊“革命文学”口号的“革命文学家”。由此可见,一切热狂的迷信与“麻醉”都是为周作人所不取的。周作人在此书的《自序》里已经郑重其事地引了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以此自号为“知堂”,所谓“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烦,加增智识就加增忧伤”,实际上不是正中以学识丰赡著称的周作人的痛处吗?在《麻醉礼赞》的最后,周作人写道:“话又说了回来,我们的生活恐怕还是醉生梦死最好罢。——所苦者我只会喝几口酒,而又不能麻醉,还是清醒地都看见听见,又无力高声大喊,此乃是凡人之悲哀,实为无可如何者耳。”这一种“无可如何”的苦味渗透在书中的角角落落。周作人深感文字之无用,然而除文字之外他又无可用功之处,于是最终还是只有写文章一途,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在写与不写,说与不说的两难局面中,周作人的无奈与悲哀展露无遗。他在《三礼赞》之一《娼女礼赞》所引日本歌人石川啄木语,实质上亦是他的夫子自道:“我所感到不便的,不仅是将一首歌写作一行这一件事情。但是我在现今能够如意的改革,可以如意的改革的,不过是这桌上的摆钟砚台墨水瓶的位置,以及歌的行款之类罢了。说起来,原是无可无不可的那些事情罢了。此外真是使我感到不便,感到苦痛的种种的东西,我岂不是连一个指头都不能触他一下么?不但如此,除却对了它们忍从屈服,继续的过那悲惨的二重生活以外,岂不是更没有别的生于此世的方法么?……”当然,全书除了这样一些“说不可说之悲哀”的段落之外,也还有不少其他题材的文字。如《哑吧礼赞》中评息夫人的故事这一段:……她以倾国倾城的容貌,做了两任王后,她替楚王生了两个儿子,可是没有对楚王说一句话。喜欢和死了的古代美人吊膀子的中国文人于是大做特做其诗,有的说她好,有的说她坏,各自发挥他们的臭美,然而息夫人的名声也就因此大起来了。老实说,这实是妇女生活的一场悲剧,不但是一时一地一人的事情,差不多就可以说是妇女全体的运命的象征。易卜生所作《玩物之家》一剧中女主人公娜拉说,她想不到自己竟替膜不相识的男子生了两个子女,这正是息夫人的运命,其实也何尝不就是资本主义下的一切妇女的运命呢。这正是周作人所一贯关注妇女问题思想的体现。另外《草木虫鱼》数篇,表面上谈的虽是寻常风物,但仍暗含对政治社会之褒贬意见,如在《金鱼》一文中,说讨厌金鱼是因为金鱼像“扎了小脚的新嫁娘”,就很明显的表现出周作人对封建礼教的厌恶。其余如“人造的死海似的水洼都没有多大意思,就是三海也是俗气寒伧气,无论这是那一个大皇帝所造,因为皇帝压根儿就非俗恶粗暴不可,假如他有点儿懂得风趣,那就得亡国完事,至于那些俗恶的朋友也会亡国,那是另一回事”,就更见辛辣了。至于《两种树》这一类的文章,则是周作人所最擅长幽雅隽永的咏物小品文,读之只觉疏朗有致,清淡有味。此集中又多收有周作人为他人之书所作的序言,大多写得平平,惟《冰雪小品选序》与《枣和桥的序》可与《论八股文》(后收入《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并置而读,都是阐发周作人“言志”与“载道”、现代文学系续继明代文学新思潮的文学观的文章。《战中人译序》可以书末《关于征兵》并置而读。又此书中多讽刺鲁迅与左翼作家之语,如《中年》所说“中年以来重新春行秋令,大谈其恋爱等等,这样地跟着青年跑,或者可以免于落伍之讥”,“但如见到一个社会栋梁高谈女权或社会改革,却照例纳妾等等,那有如无产首领浸在高贵的温泉里命令大众冲锋,未免可笑”,《志摩纪念》里的“自己未必相信,也未必望别人相信,只觉得非这样说不可,知识阶级的人挑一副担子,前面是一筐子马克思,后面一口袋尼采,也是数见不鲜的事”,包括之前所引的蒋观云两句诗等等,这些诚然是心胸狭窄的诋毁和攻击,无足可取。但是,书中最后一篇文章《关于征兵》的最后一段“我觉得我国人最缺少的便是诚意,上上下下都是你骗我我骗你,说诳,用手段,取巧,笼统地批评一句,正如笑话里所说,割了叫化子的股去做孝子”,又不能不令人想到鲁迅关于中国人 “瞒和骗”的议论。其实,“说不可说之悲哀”在鲁迅又何尝有半分少于周作人,兄弟二人最终同途而殊归,奈何?2012.5.14~5.15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拍大腿赞同!
  •     原未读过周作人,今读来颇惊艳,深服膺其博闻强识,语言雅可赏鉴。
  •     那样的博学,那样的闲适。哪怕是针砭时弊,也写得那样的云淡风轻,如化骨绵掌,于不痛不痒处揭露真相。我很喜欢。
  •     久仰周作人大名,从未拜读过,买来看看
  •     经典散文!
  •     书边有很明显的压痕,内容很好。
  •     周二先生由信仰归于怀疑的过渡之作,除了占有不少篇幅的序跋外,仍间有“时文”之作,而我一向更喜欢情思与知识兼备的闲适之文。而无论是社会时文还是格物致知,皆蕴含着先生的褒贬在内,赏鉴里有自己的批判。
  •     我以为很厚一本,没想到,居然那么一点点
  •     《论八股文》
  •     第11册,20170315上午08:31-09:45读完。
  •     老实说,可读性和鲁迅相比还是有差距。三礼赞和草木虫鱼都不错,另有一些蕴悲愤的也很好。
  •     喜欢这篇
  •     我是周先生的脑残粉
  •     喜欢书的版式。看知堂先生的书还是开卷有益地。
  •     周作人,一个真实的人。
  •     启明先生写序之敷衍完全超出了想象,自己都自嘲说是「可谓问道于盲」。专斋随笔也大半是些读书随笔,全无布局,都是些掉书袋的作弄,也不好看。剩下的,便都是有趣文章了,随手摘点:仓颉造字,还得好心的鬼哭了一夜;皇帝是压根非粗俗不可,稍微有趣些的,都要亡国完事;喝酒能引人入胜地,即使童话国土,许多酒鬼便是此幸福国土的住民;仙人的话在凡人看来未免过激,但约莫是不会错的;那些会水的个个都和蛤蟆一样,怎么可能是失足所致,显然是水鬼的勾当,只有外行才会相信什么脚抽筋心脏麻痹之类的的鬼扯;死人不会说话,否则他们一定有很多话要说;我想天下一切事只有理与不理二法,不理便是不理,要理便干脆地打过去。可惜我们礼义之邦另有两句格言,叫做“君子动口,小人动手”,于是有所谓“口诛笔伐”的玩艺儿……
  •     第一批刚读完,第二批就出了,速度很快,不错。
  •     周作人自编集:看云集 (周作人最渊博、最有趣味的散文集,收录匠心独具的草木虫鱼系列)
  •     不乘地铁导致这本小册竟然读了好久。稳当,内敛,却仍有惊喜。看到为北大图书馆叫屈那篇真是笑死我了。《伟大的捕风》最后一段也相当好。“即使宇宙害了他,人总比他的加害者还要高贵,因为他知道他是将要死了,知道宇宙的优胜,宇宙却一点不知道这些。”《中年》也不乏亮点,其余的序共鸣倒不是很多啦
  •     好书,让人喜欢。
  •     闲人雅致,喜欢
  •     “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荀子曰,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此言甚妙,以名吾堂。昔杨伯起不受暮夜赠金,有四知之语,后人钦其高节,以为堂名,由来旧矣。吾堂后起,或当作新四知堂耳。虽然,孔荀二君生于周季,不新矣,且知亦不必以四限之,因截其半,名曰知堂云尔。”
  •     先生的文字大概就是这种感觉吧——秋日的夜晚,月光幽微,清清冷冷的,哪怕是最欢快的主题也有种晦涩的感觉。
    好吧我不是什么沉得下心的人,不是很喜欢这种看得半懂的书——最让人头疼。
  •     很喜欢《中年》和《论骂人》这两篇
  •     散文有点悲伤,好吧,对写作很有效果。
  •     作为一个思想家型的文学家,他所创作的艺术作品往往包含着文化、社会历史审美等多种价值涵量。而对于形成周作人散文艺术特色的决定性因素,就是他的审美观。他作为京派重要代表人所追求的京派文学的审美理想,就是崇尚和谐、崇尚节制。他的全部散文创作体现着一个鲜明而矛盾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理想追求。他向往冲淡闲适,爱好天然,崇尚简素,不喜欢强烈的感情,不喜欢夸张,尤其憎恶作态,喜欢平易宽阔,不喜欢艰深狭窄。在这些趣味里包含着好些东西,如雅朴、涩、重厚、清朗、诙谐、委婉、腴润等。然将这一切统驭起来的就是他的中庸思想,也正是这种思想让他的两种似乎矛盾的特色统一起来。而他又多次声明自己的中庸主义并不是中国儒家的中庸主义。他心目中最高的美是古希腊的均衡节制之美,认为它是调和了智慧与美的艺术。他用“中庸”这个中国哲学范畴来表达之。在散文艺术上,毕生追求这种中庸之美。而在真正选择人生道路时,他又何尝不是追求这种中庸之美。他胸中自有强烈的愤慨,却从不以激进的方式表达之。当真正需要拿起武器针锋相对地指向敌人时,他又显得退缩了,回归到田园生活中。他自己认为“文学不是实录,而是一个梦”。周作人正是带着这种佛教、儒家思想相互渗透的人生哲学去完成他的隐逸之梦。同时,在他所描写的田园风光中体现的形式感和美感,为更多没有名士气而又闪避现实的新进作者所亲近。上文所列出的周作人散文中种种艺术特色,各种意匠经营,全都可以统一在这极复杂又极深刻的中庸之美的追求里面。他的一切成功,都是中庸之美得以实现的成功,并且对中国新文学的发展一直起着巨大的影响。
  •     今天堵到一整本书都看完了,还没怎么挪动。
  •     价格降得真快,还好没一开始就买!
  •     还没看不过感觉应该很不错
  •     一直很喜欢周作人,这套书整体来说比较小,但很精致,印刷质量不错!
  •     有的时候特别适合读闲适小品
  •     这本集子为周作人文风转变之过渡期作品集。周作人多次提及自己“不知如何写序”或“已不会写文章”。对于笔耕不断的他实指觉察文字之无用吧。喜欢《三礼赞》《草木虫鱼》和《志摩纪念》
  •     点校差
  •     读鲁大全集同时读鲁二会发现这俩人用的材料都大同小异。#论一种菜的不同炒法#
  •     周作人果然是這個世界上最无聊的男人哈哈哈哈哈哈好喜欢
  •     我这个人看书从来厌烦看序。。结果在这本书里看了一大堆[冷漠]
  •     说是看云,却没有闲适。看到的是深思,无力。
  •     小册子便于携带,适合长途旅行阅读
  •     和上一本同系列的一样,满意
  •     坦白的说,周家两兄弟的文字,我确实更喜欢弟弟的文字。
  •     如果不能够诚实负责的做人,那么偷偷的邪恶便毫无必要
  •     周作人的小品最適合睡前閱讀~
  •     看云
  •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大概就是这样的境界吧,呵呵。
  •     一时兴起买了,看不大下,先放着
  •     这本书体现了作者的深厚学养和广博知识。。
  •     不错,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     也是半本不好看,但前半本实在太好看,反反复复的读,写麻醉,写金鱼,写虱子,写苋菜,都好。透骨的悲哀和无力做成文是一贯的唠叨,往复中的平和。
  •     止庵校订真差劲,就没见他做好过一套书!真烦他。 另外这是第一次看周作人的书,文本身很好,各种讽刺很过瘾
  •     行到水穷处,文章之无力无用,无可奈何,也只得坐看云起时了。
  •     没说的。
  •     我初读周作人。为什么?是因为之前,我先读了张中行的《苦雨斋一二》、《再谈苦雨斋》共三篇文章。张老先生是周老老先生的学生。张中行誉周氏兄弟为上世纪中国唯一的两个大师级重量人物。其文章风格一刚劲,一清淡,一和风细雨,一长枪短戟。
  •     立志把这套读完、、
  •     不管别人如何看,散文就是和一位老朋友聊天!那是非常有意义的活动!生命的美感不经意间浮现出来了!好!
  •     P12.信仰与梦,恋爱与死,都是上好的麻醉。P16.死生之悲哀,爱恋之喜悦,人生最深切的悲欢甘苦,绝对地不能以言语形容,更无论文字。P74.文章的理想境界我想应该是禅,是个不立文字,以心传心的境界,有如世尊拈花,迦叶微笑,或者一声“且道”,如棒敲头,夯地一下顿然明了,才是正理,此外都不是路。我们回想自己最深密的经验,如恋爱和死生之至欢极悲,自己以外只有天知道,何曾能够于金石竹帛上留下一丝痕迹,即使呻吟作苦,勉强写下一联半节,也只是普通的哀辞和定情诗之流,那里道得出一分苦甘,只看汗牛充栋的集子里多是这样物事,可知除圣人天才之外谁都难逃此难。P154.论剽窃。弥耳登说“文人间的借用,如借用者不能运用得更好,是即为剽窃。”#谢谢田七!
  •     周作人,我想几十年后,至少可以和周树人并驾齐驱。
  •     周作人的小品文还是很值得一看的,这套书装帧很不错,很隽秀的小本。
  •     看了这本书才发现周作人原来也是个非常优秀的作家,非常不错的一本书
  •     据说周自己也对这个集子颇为满意,所以买来收藏!
  •     有自己见解而又不苛责。鲁迅是重辣的话 周作人的就是微微辣。但是要真做起来 也肯定是重辣的好手。
  •     第一次看他得文章,没想到也是如此清新可人,看的过程会不时会心的一笑,但是在语言组织和表达上,我觉得他还是不及木心那般自信,简美。
  •     刚刚收到书,看过鲁迅哥,现在看他弟的文章,换个思想,只是小开本的,很小
  •     老师推荐的作品,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细细品味
  •     商品很好,服务更好。
    大爱当当。
  •     赶紧出后面的吧!!!!!!!!!!
  •     内容就不说了绝对好。

    书有点薄,估计厚度一厘米左右,大小和语文书差不多。嗯就这样。
  •     其实不敢说读过,只是草草读了一遍
  •     能体会到中国第一散文大家的周作人先生的笔触 是中国人的一大幸事
  •     还没有看,呵呵,看了后再说内容评价吧
  •     前半部不错,惬意,后边不好看
  •     取的便是这个意境吧。
  •     有点意思。
  •     一般吧
  •     知识性有了,趣味性却不多。
  •     非常有质感的一本书,比想象中要小,但很素朴,没有花哨的图片和凑页数的斗大的字和大片的空白,恨不得揣进怀里,哈哈哈。
  •     随笔杂文 看云一词就是周作人的心态
  •     私以为尤重要者:《三礼赞》、《草木虫鱼》、《伟大的捕风》、《论八股文》、《朝鲜童话集序》、《重刊霓裳续谱序》、《冰雪小品选序》。
  •     “作可有可无的文章”
  •     書的大小很適合在上下班坐車時閱讀。
    文字很優美且豐富,有時會因為個人學識淺薄而讀不懂T.T
  •     上好的麻醉信仰与梦恋爱与死
  •     除了前面几篇与《知堂文集》重复外,这本以序文为主,从中也可看得出知堂的思想,最好看的还是他民歌民谣民间故事的是否应归类与文学。结果一个集子里看出思想上的转变,而且为什么转变也写得有理有据。悼念徐志摩那篇可能是交情浅了,确实写得一般。
  •     礼赞娼妇的话,周作人和谷崎润一郎太搭。周作人晚年觉得自己的看云集颇佳。宁侯明教,明白的教诲。蝙蝠君,什么都加君,相当正宗,辩个小理。【苏曼殊也满腔子日本味儿。】伟大的捕风虚空,一说人心不古,一说古已有之,自古以来。千古中外文人都在吐槽一件事儿。周氏兄弟都提到文以载道还是诗言志,鲁迅古小说钩沉序,开始还署名周作人。大抵王不见王罢。
  •     清新隽永
  •     非常棒
  •     老先生十分啰嗦,语境不同看起来有点疙疙瘩瘩。
  •     很不错,值得推荐,在周树人的影子下,文笔与鲁迅颇有相似之处
  •     这本书,读着很清爽。感觉很好。。周氏风格。
  •     前面的关于鸟兽虫鱼的小品文倒是有意思,其他的议论文和序文就没什么意思了。
  •     印象最深的为《两株书》和《案山子》。
  •     随笔。
  •     这本书比之前的苦茶雨天的书要薄一些,依旧不错。
  •     看云,闲适,你必须读的
  •     被开篇的三礼赞惊艳到了。言语间看得出是真才子,真是可惜。觉得写得很文化也很有意思,真的是我的菜。
  •     初读惊艳。有几篇挺有意思,水鬼金鱼乌桕一类。谈到所谓江枫实为乌桕的那段记忆犹新,“中年”那篇很好,至少我是喜欢。其他的大部分,但凡谈及绍兴的,作为同乡人看,总归能有间隔外的新奇。
  •     不错,赶脚不错,虽然很多内容看不懂,很多引文根本不晓嘚
  •     本來發願想下班後每晚一本的,結果還是爽約讀了兩晚上。
  •     有时候很奇怪,比如有的作者会在文章中出现好多“我”,但还是能感到他写作的时候是有读者意识的,“我”带有表演的成分。但是知堂一派的文章不一样,他写“我”,只是随意谈谈,至于对方的反馈,他是不在意的。
  •     买了供着
  •     文人的小品文,闲暇时分品茗读书的好选择
  •     挺好的书,跟之前在网上看到的介绍一样,不错,质量和内容都好
  •     很好看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