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根日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五根日记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
ISBN:9787806768747
作者:陈村
页数:332页

作者简介

本书是中年客丛书之一。这是一本写给中年男人的好看读物。做一个桥梁或中介,让洛丽塔们和其他更多的读者看他们的视角,看他们的境界,看他们的做派,看他们的趣味,看他们的玩法,从中享受,认识或进一步认识绅士玩家,并积累审美经验,先从本书读起。
  《五根日记》收录了著名作家陈村50岁这一年的日记、通信、随笔和网上帖子。作为中国唯一一个全天候泡网的作家,陈村的好斗、有趣都可在书中窥见一斑。在网上曾引起过轩然大波、让人笑痛肚皮的《斗胆教训年轻人》、《话说李敖》、《话说胡兰成》等妙语奇文也被收录其中。

  世界上那些伟大的事情查中外新闻可见,人何其烦琐,人间何其花哨!我记录下的多小事,把大事留给别人去说。人只能活在小事之中……总之,这些记录是不全的,局限的,个人化的,本能的。无数这样的记录跟传媒新闻比照着读就能读出那个当下。
  书名中的“五根”是上海俚语。十岁一根,五根就是五十岁了。这说法比硬说自己“知天命”好玩。它早先是指钞票,十元称作一根,不知何时转称岁数。我还没混到六根,所以还不清静。

书籍目录

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后记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中年客丛书之一。这是一本写给中年男人的好看读物。做一个桥梁或中介,让洛丽塔们和其他更多的读者看他们的视角,看他们的境界,看他们的做派,看他们的趣味,看他们的玩法,从中享受,认识或进一步认识绅士玩家,并积累审美经验,先从本书读起。  《五根日记》收录了著名作家陈村50岁这一年的日记、通信、随笔和网上帖子。作为中国唯一一个全天候泡网的作家,陈村的好斗、有趣都可在书中窥见一斑。在网上曾引起过轩然大波、让人笑痛肚皮的《斗胆教训年轻人》、《话说李敖》、《话说胡兰成》等妙语奇文也被收录其中。

内容概要

陈村,男,原名杨遗华,上海人,回族。1971年底到安徽农村插队。1975年病退回沪,进街道里弄生产组做工。1978年初入上海师范大学政教系专科学习,毕业后到上海市政二公司工作。1979年发表处女作小说《两代人》,步入文坛。1985年加入中国作协,同年调作协上海分会从事专业创作至今。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走通大度河》、《少男少女一共七个》、《蓝旗》等,长篇小说《住读生》、《从前》、《鲜花和》等。他的小说一类主要是对亲历的知青生活的描写,采用“我”作为叙述者,表达对农村和农民的复杂情感。另一类是对普通人生世事的描摹,在凡人对外物的无助的情境下展现人的自尊与自卑的交织心理,显露他对人生的忧思。晚近的小说有较强的实验意识,但仍保持着对现实生存状况的个人关怀。因患强直性脊柱炎而常年弯腰驼背,故以“弯人”自居。
著作有:《陈村文集》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12月出版;
长篇卷:《从前》、中篇卷:《他们》、短篇卷:《裙枪》;
散文卷:《躺着读书》;
长篇小说:《鲜花和》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12月出版;
中短篇小说集:《走通大渡河》、《少男少女,一共七个》、《蓝旗》、《屋顶上的脚步》;
短文集:《今夜的孤独》、《弯人自述》、 《一下子十四个》、《小说老子》、《百年留守》、《四十胡说》、《古典的人》、《陈言勿去录》、《杨家有女》。

媒体关注与评论

  前言  真是越来越没出息,一拖再拖才将这本书稿做完。谢天谢地!很简单的事情,没想到会弄那么久,身心疲乏几乎忧郁。困难在于想补上那段日子里的通信与帖子。平日不肯整理归类,等到引用就很挠头,况且保存在论坛上的资料容易散失。令我想来想去的还在于分寸,一些话今天公开面世会有困惑,说得那么精彩,删还是不删?这总是非虚构读物,我的原则是别让他人太难堪之余尽量多保留一点信息,哪怕留一个根。行文中,宁删除不造假。 有些事情说明一下: 这书中常出现的天天是我女儿,今年高中毕业;胖崽是我儿子,正读小学两年级。王宁是女儿的母亲。吴斐是儿子的母亲,我的现任太太,吴剑、三毛是她的弟弟妹妹。有些老朋友如郭祥华(绰号“大象”)跟文坛无关,是我生活的重要支撑,哪天讨饭第一个讨到他家的。我不能一写书就把自己涂抹得上下名牌口吐仙气,扮演通体文学。 比较出格的是,我在书中保留了一些家庭纠纷的痕迹。其实谁都明白,真实的家庭生活不都是晴天。纷争多由小事引发,因这邪火烧在身旁,让人心烦以至于恼怒。书中还保留一些我这个父亲管教女儿的失败和头昏,放在那里等她过十年再看。当丈夫已很考验人,再当父亲,可能是这世界上最困难的职业,还不给辞职。 这二十多年,我一直在家工作。把工作室设在家庭中很不明智,甚至可说缺德。两者的职能是冲突的,鲁迅的小说中也有“大白菜堆成A字”之类描述。当作家简单,当户主麻烦。我相信这种记录比亮相于家庭类杂志上的“名人婚恋”好,至少真实许多,不刻意打磨抛光。感谢我深爱的家人,容我在这个窝里梦想、劳作、烦神。 书中带#号的段落是有关我写作的记录。我在日记中一直用这个“#”鼓励还警示自己。 我在书中引用了一些帖子,它原本多半贴在天涯社区的“闲闲书话”上。在那里,“陈村”已被人注册,我只能叫“陈村在上海”。为存其真,原样搬上纸面。可惜的是,那网站只保留三个月跟帖目录,更多的帖子找不出来了。 书中插入的照片,非我所拍的,尽力标上拍摄者名字。有的实在想不起作者,还请鉴谅并和我联系。 世界上那些伟大的事情查中外新闻可见,人何其烦琐,人间何其花哨!我记录下的多小事,把大事留给别人去说。人只能活在小事之中。因为躲懒,有些奇怪事情本可一记,例如上海2004年的房价大涨,因我不再买房子,就不上心。那个美国总统的大选也可一记,但终究不是自家的事情。总之,这些记录是不全的,局限的,个人化的,本能的。无数这样的记录跟传媒新闻比照着读,就能读出那个当下。 书名中的“五根”是上海俚语。十岁一根,五根就是五十岁了。这说法比硬说自己“知天命”好玩。它早先是指钞票,十元称作一根,不知何时转称岁数。我还没混到六根,所以还不清静。 感谢朱耀华和张予佳两位先生的不懈催促,非此不能完稿。尤其是小张,深入虎穴,蹲在我当版主的“小众菜园”日夜监视,目光热辣,令我不好意思不做书稿而整日发帖回帖玩耍。他想必洞察,一个人到了五十岁是很容易胡闹的,即便不经常出去消费各种文化,也要自找不正经干活的理由。古人活到五十已是侥幸,我劝自己看见这个“侥幸”,感谢上天恩德,把日子省着点用,狡猾地用。 谢谢耐心读到这里的朋友。你我“根”数不同,却呼吸同样的空气,被同一个太阳照耀。    书评--朱伟  陈村在2006年出版了他的2004年日记,2004年他50岁,所以叫《五根日记》。     陈村这本日记,好处是将一年内他自己写成的短文、别人给他可供发表的信件掺杂,以解决日记空间狭窄、单调。其中有已故陆文夫先生给他的信,一封写道,“我的写作生涯实在是从50岁开始,50岁以前的作品只能作为个人留痕。年龄和经历可以使人更清醒,也可以使某些人变得糊涂,糊涂得自以为聪明”。陆先生是一个一辈子平和之人,这里提到的“某些人”就颇耐人斟酌。     从这本日记看陈村一年,1月、2月准备3月的手术,5月迎接史铁生到上海,6月欧洲杯,7月到新疆,8月奥运会,9月陆星儿死了。发生在网上的事件,先是抨击侵犯版权,然后推荐网上美女写手,办“小众菜园”,将朋友间老照片贴出示众。他读书、写字、吃饭,陪儿子做作业、玩游戏,与女儿好像有些矛盾。一年中似乎只有情人节说到自己“已从爱情战线退休”有点哀戚;进医院开刀前有一句“人生苦短,总和那么不好玩的事情在玩,那就更短”的抱怨。除此都欢畅蓬勃、嫩芽咄咄逼人。周边朋友,则年复一年也都在欣欣然劳苦中:王安忆到复旦当教授,孙甘露在学法语,马原忽隐忽现,在开他的宝马车。陈村说,人的一生,废话居多,乐此不疲,谁能真把废话废了?把废话写成味道自然是本事。作家中如果要比写日记能力,大约谁都比不过陈村文字俏皮。    此书中有四篇写得精彩的短文,一写李敖,二写胡兰成,三写朱德庸,四写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小青年。陈村对李敖的概括是“鸹噪”,说他是因性欲无出路才在文章中淤积成灾,所以写字基础是手淫,失去对象忘了分寸,才只为自己痛快。且趣味也是温饱型,肉感第一,“重咂滋味,饥寒之士在细数有吃的日子”。他说胡兰成的文章恰如他鉴赏女人,虽有灵光一现,毕竟心魂散了,所以指草言花,纵蹄而过,空山无人。他说他“心里大抵是卖弄的,笔下却干净、妥帖、妖娆”,这六个字用到精致,最好是“妖娆”,“妖娆”中其实有对女人平静之心的骚扰。他还说。“张爱玲心有尘埃,以尘埃作底,所以不打妄语,一身不虚。胡兰成不喜欢有根,图一个漫天飞舞”。但分析张爱玲与胡兰成的婚书,前两句张爱玲写“胡兰成张爱玲签订终身,结为夫妇”,后两句胡兰成续“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认为张爱玲签订的是终身,要婚姻本义;胡兰成以安稳对静好,则“左顾右盼,心中发虚,留了尾巴”,多少有点牵强。在我看,胡兰成文字,读一本《今生今世》足矣,他文字最好也就在遇到新鲜女人之时,《山河岁月》、《中国文学史话》都暴露国学根底不过如此。最无法容忍的则是《禅是一枝花》了。    四篇文章中,说朱德庸,因本意是吹捧,不再恣肆淋漓,就只以肉笑皮不笑写他皮笑肉不笑。说朱德庸作画如持斗蟋蟀之丝草,这块须须,那块须须,逗窈窕淑女与好逑之君子都玩起纠缠得无可逃循的游戏,还自以为壮烈,其实都是他自身的写照。写朱德庸蓬勃坏笑时,他自己更“阴私”得意。 教训年轻人则有些气急败坏——年轻算个鸟,你们今天可以不是东西,你们可以断定他人不是东西,暗中你们一定要自己成一个东西。中国文字的逻辑关系,码来码去,以自己逻辑唱双簧,自得妙像迷醉。这是陈村玩熟了的,当年那篇《开导王朔》就可以拿来做单口相声。     大概谁的文字都好在这样不修边幅,无遮无拦,无须任何禁忌。比如说胡兰成,反正是个汉奸,又是个死人;比如说李敖,反正他一辈子被很多人骂,他也骂更多人。这都不需承担或不怕承担责任,文字就可信马由缰地写到哪里算哪里。陈村文字的活泼,最好状态其实也就在这种他自称“瞎写”周边人事,越写自己越好玩,从阴险刻毒中收获机智。曾邀他就如此一周点评一个人物,他含糊其辞,最终也未成就这一好专栏,耽误了最出色文字。不过再想,除胡兰成与李敖,周边人也不能这样刻骨地被评论——大家都被一张皮披着,揭这张皮有意思,真把它揭掉了,大家都不再有新鲜,陈村也就不能貌似忠厚地记日记了。

章节摘录

  1.16 五雨  写完《又过一年》  一早起来,把徐芳关于过年的稿子给对付了。欠她几年了,都是朋友,  不好意思再耍赖。  上午吴斐送我到青松城。去当《萌芽》杂志“新概念”作文的评委。见  兆言、格非、甘露等人。甘露送我书。一天在看初赛的稿件。晚上和格非、  兆言、甘露聊天。  宗福先电话,说给卫生局长打电话,要政协办公厅开公函,转到瑞金医  院。我的许多事情总是麻烦福先,多年了。他帮过无数人的忙。  要天天住到王宁那里。今天是她和胖崽的最后一天上学。放假了。  又过一年  我已在过第五十个年,过年这件事情不新鲜了。  在所有的节日中,过年时的心情是最少变化的。以前曾提倡移风易俗,  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口号叫得很响,真正革命起来的我没见过。平时革命  革命也就罢了,过年还要革命,大家就有点懈怠。官方话语中,过年不叫过  年了,改称春节,百姓还说过年,说惯了。春节再革命化,也是放假三天,  全家好好吃一顿,领压岁钱。也有改变的地方,给长辈拜年,不说恭喜发财  ,改说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反正都是好话,没什么十三点会说“斗私批修  ,继续革命”。那时候上海不让卖炮仗,我们从插队的农村带回来,过年的  时候放上一通。大年初一,不能骂孩子,不可吵架,不能摔破东西。初一骂  人要骂一年。种种民间的忌讳、规则依然有效。革命革到那个样子,都没把  过年给革了,可见它的顽固。那时候的过年,如冬日的阳光。  过年是农耕时代留下的节日,真正的年还在农村。一进城市,不免偷工  减料。城里的人,不再聚族而居,没有家祠不供祖先牌位,过年不祭祖了。  孔子有两千年的家谱,小民们三代以上的祖先已说不清楚了。日子过得再红  火,忘记祖宗,总不能说是件好事情。革命者没有想过,丢掉祖宗的概念哪  来的祖国呢?人毕竟还不是克隆出来的,有“祖”或没“祖”很不一样。  在城里,也不祭灶了。农村的灶台上贴个灶王爷挺美气的,给老人家做  个龛安顿好了,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现在是煤气灶,墙上敷的是滑溜  溜的瓷砖,灶君菩萨没个住处了。所以,那个老天除了下雨下雪,除了发射  卫星飞船,也和大家没多少关系了。  人老了,会想念旧事。小时候的年初一,弄堂里响着零星的炮仗声。醒  来的第一旬话要跟妈妈道:恭喜恭喜,身体健康!等到蹿出门去,看见伙伴  们一个个不大像了。小孩穿着新衣,或戴一顶新帽子,那时再穷再苦的人家  ,也要给小孩做身新衣过年,哪怕用大人的旧衣改一改。做件新衣不容易,  孩子在长身体,家长怕转眼衣服太小,就往大里做,所以,穿在小猴子们的  身上都挽着袖口裤脚,唱戏一样,样子果然斯文许多。小孩毕竟是小孩,劣  性不改,新衣口袋里摸出一节鞭炮,吹吹纸捻点出一声脆响,洋洋得意。鞭  炮本来扭合成一条鞭才叫鞭炮,小孩舍不得一股脑儿放完,总是拆成一响响  地零放,夸张地吓唬人家。哪家用竹竿豪放地挑出一挂鞭炮,刚放完,立即  拥上一群小孩,头对着头,在纸屑中翻找漏下没点着的,找到就很开心。过  年穿新衣实在也很受罪啊,玩不尽兴,如果被哪个小伙伴的炮仗将衣服烧焦  一块,就难回家见爹娘了。再过一会,吃完了圆子,小孩陆续被点名叫回家  去,跟着父母去给阿爷阿娘或外公外婆拜年。弄堂里,人们来来去去,手里  拎着“黄篮头”(用竹篓装的水果,上封红纸),去拜年或来拜年。  以前的大年初一,跟妈妈去给外婆拜年,后来外婆没了,去给妈妈拜年  。现在,除了给岳父岳母拜年,不知该给谁拜年了。我想,我也就这样慢慢  地成了祖先。

图书封面


 五根日记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去书店看看我年前预定的书到了没有,被告知配货站还没有上班,大概要春节以后才能到,春节以后是什么时候?出了正月还是过了十五?看来我要等他们的电话了,每回来书的时候他们都给我电话的。其实手里有书看,但是我就是不爱看旧的,没有看过也不爱看,有些书是想起来看是时候才能看下去呢。买本陈村的《五根日记》,看了一会就困觉,睡完再看,再看再困,这是老年的征兆,不是因为书不好。简简单单几句话就一篇的日记,看过之后还感觉颇好:“我喜欢高昌故城,城大,坐马车进去,那些居民的幽灵何在?这地方要半夜来才好!”人说老要张狂少要稳,这样轻灵的心情是他比较着人稀罕的原因吧?可惜他的书看的太少,只是在前几年看过他的书〈网文评说〉,主要是他的名字中有村字,给我的感觉好象有些凌厉,所以家中没有他的书。看他和女儿做斗争很有意思,也许这其中的感情他女儿要等到有了儿女之后才能懂得呢!他说:“收到方方信,方方有句话是这样说道:我女儿九月将上高中,跟她做斗争也是我的必修课!”看到这里感同身受,女儿越来越大了,已经不是几句话就能教训得了的了,还要动脑筋,呵呵,做斗争这个词用的妙啊!  在后记中说:当丈夫已经很考验人,再当父亲,可能是这世界上最困难的职业,还不给辞职!  我喜欢这句话:还不给辞职!  赵薇的歌子中不是有句话吗:爸爸说,你们是甜蜜的负担!
  •     开始读陈村《五根日记》并读完。有些书很早就想读,买来一读就会失落、失望,有些则会称心如意。陈村这本属于后者,是作者2004年的日记。P27想到文人的文章,就是自己的棺材钉。活着乱写,到时候盯得不严,怪不得他人。奇怪的一句话,写在得知老诗人臧克家去世的时候。P204我们在用灯榨取光阴时,灯也在榨取我们。在今天,如何使黑夜亮起来,已不是学问,如何让黑夜继续黑着变得很艺术。P270其实不挣钱的事情最好玩。他的一年,我的一天。
  •     这些年,对大部头的书有一种抵触情绪,超过200页的都要靠边站,超过500页的基本上行个注目礼就束之高阁了,在这个娱乐化的时代,我是很浮躁的怒斥社会的浮躁,举着红旗反红旗。能静下心来通读这本《五根日记》,应该算个不大不小的冷门。 “文如其人”这类的屁话再一次被证明是多么可笑,如同前两年以电脑为代表的现代化办公设备出现时,有人振臂高呼:无纸化办公时代到来了!这么多年过去了,无纸化来了吗?没有,反倒是随着复印机、传真机、扫描仪等广泛被应用,纸张的用量大大增加。人们总是一厢情愿的说些不着调的应景扯淡话,“文如其人”恐怕就是其一,也是扯淡话,在我看来,陈村的文字就算数不上一流,也是准一流的,但是他这个人,长得真的很抱歉。看书里他的照片,总觉得这更像是一个被包工头剥削多年的老民工,或者积劳成疾的乡村教书匠。然而、毕竟、终究这是一个作家,文字很好的作家,也增加了另外两句俗话的可信度:“人不可貌相”、“包子有馅不在摺上”。 其实我很佩服陈村先生和文汇出版社的勇气,敢于出一本几乎是原版日记的书且是大部头,从当当网上的评论来看,也证明了这种勇气是有代价的,从2006年1月1日出版至今,无人评论,尽管这并不代表着没有人买,没有人看,但可以证明的是,这本书太小众了。知道有这本书是因为买了“中年客”丛书的另一本,沈宏非的《黄色潜水艇》,关于陈村早年在天涯网上读过几篇他的作品,感觉他下笔有物,刀刀入木,但又有一种大气,很欣赏所以毫不犹豫的下单,买下了这本“日记”。 都说现在的无隐私时代,日记都是给人看的,越是见不得人的事情越要大声吆喝,尤其是过了气的美女作家、身体作家甚至是液体作家,起了严重的推波助澜作用,带坏了风气。不过陈村先生不是这类人,他笔下的日记是他的世界、他的生活、他的态度、他的观点,从琐碎中见情怀,从小事中见品格。正如他所说:世界上那些伟大的事情查中外新闻可见,人何其烦琐,人间何其花哨!我记录下来的多小事,把大事留给别人去说。人只能活在小事之中…… 是啊,甭管是名人还是凡人,都要面对无数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小事儿虽小但处理不好就成了一地鸡毛,就会出大事儿,前几年有本书特火,叫《细节决定成败》,其实就是从管理学的角度告诉大家,小事儿就是大事儿,事关成败马虎不得。在《五根日记》中,我们看到了陈村先生的种种小事,琐碎且重复,写字、购书、交友、家务等等等等,如此而已就是一年,与我辈无异,然而在细读之中,发觉如饮淡茶,清新有回味,虽然是小事但观点态度很明确,有一说一绝不啰嗦,不像有的大作家,屁大点的事儿就滔滔不绝,即小见大的功力简直就是个黑洞,一竿子捅到终极关怀、传统道德等陈词滥调上,陈村不走这个恶俗的路子,说明白点到就行,比如在谈保姆的问题上,记者问了一个很敏感也是公众很感兴趣的话题——雇主与保姆的关系。陈村先生如是回答:一个男人,如果不是自暴自弃,或被太太逼到走投无路,大概不会与保姆发展那种暧昧关系。说得再俗一点,什么事情都有代价,想捡便宜是不可能的,假如彼此真有爱情那自然另当别论--可惜我从未见过。再说,活动在我们身边的并非简•爱那样的姑娘。言简意赅精辟入理,既有条理又有水平,让人叹服。 在当当网上,能找到“第一个发表评论”的机会不多,应该说是很高兴的事情,不过这样一本很好的书却门庭冷落,也是一种悲哀。

精彩短评 (总计27条)

  •     2007第十四本
  •     真实质朴简单不做作,喜欢~
  •     琐碎 但还算诚恳。
  •     流水帐般地家常话
  •     感觉都是小时候读的了...
  •     原来作协的生活这么有意思,满足对阿城,王安忆,安妮宝贝等的窥私欲
  •     购微不够美 失望
  •     虽然很琐碎,但是真实。生活本如此。
  •     我翻了翻,没看下去,我有没有损失呢,不知道。
  •     本着学习写日记的目的去看的,然后就是深深的失望,倒是有一篇话说胡兰成让我想看一下这个所谓的男人女人的敌人。。。
  •     不填写这些文字,我还真的记不起来,我在当当买了这么多的书,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两年多了,买书的经历和那段时光,令我难忘,那年,我在北京。
  •     半百男人,味道一点点别进去。
  •     对那篇《话说胡兰成》印象深刻
  •     上海男人=小聪明+絮叨?他的女儿肯定恋爱了,18岁卜卜脆。
  •     简单,琐碎,真实,偶有会心一笑,算是没有白读
  •     大多简短的记录里面有他的智慧和仁爱。
  •     太流水帐了,本来很喜欢陈村的文笔,看了后有点失望.不过,从书中我知道了孔夫子旧书网的存在,哈哈,到那买了不少的书
  •     略看。作协生活很是羡慕。
  •     喜欢陈村 平时质朴
  •     2006年5月12日 上海陕西南路地铁站季风书园
  •     真是日记= =不谦虚
  •     四册一个系列;老老实实写的日记,作为四册之首,应当的``
  •     好书
  •     陈村还是讲话比写书有意思……
  •     只鳞片爪也许常常闪光,然而细细窥测日常生活难免家长里短沉闷无聊
  •     生活本来就是鸡零狗碎的。偶尔灵光一闪。只要有光就好,能闪就好。还有希望,有盼头。
  •     如果对书中的人认识得多些,再回头看这些文字,是不一样的感觉.不管怎么说,这是一种记录的方式.这本书的出版,我认为也是一种尝试.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