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书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梦游书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3
ISBN:9787503949739
作者:简媜
页数:216页

作者简介

《简媜作品:梦游书》是简媜创作过程中第八本散文集,收录其五年间百余长短作之精品三十九篇,记录当年台北郊区的生活情趣,捕捉灵动的思绪,充分表达作者对于“生”的敬重,实践对“美”的向往。

书籍目录

目录 CONTENTS
雨夜赋 /1
——自序《梦游书》
都会边界
台北小脸盆 /11
发烧夜 /17
榕树的早晨 /25
仇 树 /31
砌墙派 /35
赖 公 /39
水昆兄 /43
上班族之梦 /45
疑心病者 /47
魔女的厨房 /51
女作家的爱情观 /53
一只等人的猴子 /57
叫卖声声 /61
粉圆女人 /65
一枚煮熟的蛋 /67
深坑老街
马桶树 /73
上 殿 /77
水姜哀歌 /81
落 葵 /83
白雪茶树 /87
吠 鞋 /93
野地的雪茄花 /97
空 屋 /101
冬日出草 /107
牧神的便条纸 /111
忧郁对话 /119
一次演讲 /121
传真一只蟑螂 /123
苦闷文件 /127
处方笺 /131
寂寞像一只蚊子 /135
背起一只黑猫 /143
寂寞的冰箱 /149
青苔巷 /157
鹿回头 /167
图 腾 /183
破灭与完成 /185
半夜听经 /189
梦游书 /191
掌灯刻骨 /203
——记洪范版《梦游书》

编辑推荐

  《简媜作品:梦游书》是简媜第八本散文集。除了《水问》《只缘身在此山中》《月娘照眠床》循着预定的计谋行进,既完成它们单独的主旨又往前推动另一阶段的思索,以期终有一天,这些集子共同完成一个密闭系统。  简媜的文字有着生活化的明朗真切,而她的悲哀却是以理性和悲悯为底色,欢喜亦是由一个个生动细节真实地支撑起来,让人读了又读,奉为至爱。  简媜以散文知名,其文字曾经入选海内外多种文学选本,获得过台湾岛内三大散文奖。简媜的散文颇具古典文学的素养,传统浪漫的情怀,而又带着现代主义的虚无思想及后现代的解构观。

前言

  雨夜赋  ——自序《梦游书》  世界在你掌中,你在谁掌上?  深坑雨夜,嗅不到人味,却仿佛有人在外头欷歔。从冬季第一场冷雨开始,每晚倚着巷子灯杆,朝我的书房吹气。迟归的车拐弯,溅了洼,他还是干的。就这样养成旧习惯,飘雨的夜,我坐在书房,他站在老地方,偶尔目遇,好像一个在看上辈子,一个看下辈子。现在,从敞开的落地玻璃门飘来他吞吐的寒息,吹动油纸灯罩上手绘的一朵蓝玫瑰、一朵红玫瑰、一朵黄玫瑰。我已盘坐半个时辰,静静看他吹弄着灯,终于听到落花声了。花瓣落在素净的桌布上,缓缓流血,一滩蓝的,一滩红的,一滩黄的,溶在一块儿变成黑烟。灯罩的枝桠上只剩两只小凤蝶,一蓝一红,订过亲似的,平日栖息甚远,被他逗弄,惊活了,扑落蝶粉,从我眼前飞走,于书房半空回舞。也许,我应该起身去关门,阻止书房变成半部《聊斋》。  但这样的时刻非常妖娆,他不算善意也不恶,我不算允许也不拒绝,无须为挣扎而挣扎,目的而目的。他从另一个时空慢慢渗透进来,我所在的凝固时空慢慢被解冻:记忆冲淡、事件消隐、心绪缥缈。仿佛庞大的过往是别人的包袱,替她看管而已;活着也是她的职务,暂时代班而已。我只是一个虚构人物,因包袱需要背负,职位应该填空,才被虚构出来把日子往下过。所以,看起来像一个有血有肉的真人,聚会于上国衣冠座中,穿梭于城都烟云里;人们以贵宾的礼数款待,我渐渐自以为真,却总在星夜的归途中,确定无人跟随了,走回荒原上的鬼瓮。把新识的名字叠手帕一样叠得齐整,放进她的五斗柜;至于褪色的帕子,送给野外的饿狼当饼干。新谈的语句,收入珠宝盒;至于锈了的赝品,丢给夏蛙当润喉的糖吧!保持一种早已过时的洁癖传统,等待她回来取包裹时,每一件都光鲜亮丽。那袭华服总是挂在树钩,浮出活人身体才有的温雾,而回复虚构的我,六伏天也结冰。月光替古瓮上了银釉,我把它睡黑,然后聆听时间穿着邪门的靴子,在瓮壁踢踏金属步。一天收工了,一年收工了,一桩故事收工了。  这也是终于不去关门的原因,在外头欷歔的人因被我虚构而成真,我被造化虚构而成真,两个青梅竹马。如果不是他不知节制地吹扬稿纸,我愿意在逐渐恢复荒域的时空旅途,用丽鬼的舌头向他叙述雨夜的妩媚。纸张在地板上滑行的声音针灸我的耳,才想到应该写下几个字,铅块一样增加纸的重量。毕竟,作为一个虚构的活人,只剩这件事动了真感情。  “又是一本出轨的集子!”写下这几个字,显然不够重;“不喜欢不受控制的稿纸!”纸角还在拍飞。我想起有一叠命名为“梦游书”的旧稿,也许可以挖到铅块,遂抱出来摊在地上。恐怕是吮了数年的雨,有些字长出霉芽儿了,舀一舀,够一碗汤。说来可悯,看过去的稿子像在偷阅陌生人的密件,不相信写过那些,可见创作活动里隐含职业性死亡。这也是时间最血腥的刀法,把人按在砧板上,切葱似的大切八段,哪一段喊痛再切八段,直到你习惯了死亡。收了旧脚印,勉勉强强掰出几块铅屑,镇压了雨夜的欷歔。  这是第八本散文集。除了《水问》《只缘身在此山中》《月娘照眠床》循着预定的计谋行进,既完成它们单独的主旨又往前推动另一阶段的思索,以期终有一天,这些集子共同完成一个密闭系统。1987年,《月娘照眠床》出版后,原应着手此一系统的第四本书,却陷入泥淖里。一方面找不到新声音,已娴熟的技巧显然不能负荷新题材;另一方面,对生命的所思无法高拔,因而不能给自己一套道理去建构书的内涵,以期承续前书,伏笔来者。思想贫瘠比技巧软弱更难堪。  散文这种文体,固然具备宽阔的腹地,去引进其他文体之所长,但也有先天局限。就单纯的时空、事件人物、情感哲理而言,相对于复杂度较高的文体,更能做精致、深潜的描写;但就承受思想体系而言,显出器量了。以至于单篇收拢成书,常有拆散七宝楼阁之感。这不是“散文”的错,从另一角度看,其实并不存在清楚明白的规矩叫“散文”,只在与其他文体并列时才出现相对性的存在“散文”(更多时候,这两个字统称了不能纳入其他文体的文章。),这意谓着作者可以在“散文”的大名号下自行决定他所要的面目。在如此自由的气氛下,若还有散乱七宝之感,则是作者的问题了。  我所要的面目,早不以单篇经营为满足。这也牵涉现今以消费倾向为主流的媒体走势,过多的计划性编辑策略或篇幅设定促使作者偏离自己的工程投入零卖市场,就算是依既定理路而行的单篇原创,也因刊载问题,终究有见树不见林之感。这使我把媒体发表视为预告而已,转而要求一本书才是基础归宿。于是,作者显然必须赋予这本书完整的解释了。而宏观整个文学生命,每本书若是一颗星子,它们要共同完成的星系是什么?这已脱离单篇、单书范围,逼视整体思想了。人可以憧憬成熟,无法在一夕之间成熟。我对散文有一个梦,却陷入所预设的困境里;梦愈大,渊谷愈深。然而,不管还要陷溺多少年,耗费多少气力,我愿意等下去。如果,一辈子能等到一个梦,这被虚构的人生才算拥抱了唯一的真实。  所以,四五年来已结集的作品都是苦闷中的游戏。这些戏墨,的确带给我秘密欢愉,却是乱臣贼子。  由于单篇撰写时皆抱持灭念,使得回头总整理显得困难。四五年来未结集的作品近一百五十多篇,扣除非原创的杂笔,约有一百二十篇,其中,数篇小说,我祝福它们从此消灭不再被记忆;其他的散文,有的缺剪报,有的未登却在编辑台上失踪,有的连登在何处都忘了。原存底稿多在迁徙中消灭,既然当时不在乎,显然非钟爱之作,不必倒追了。所以,留在身边的剩一百零一篇,主要包括为台湾的《联合报》缤纷版开的“生活美学”专栏、《联副》“四块玉”、《中时晚报》副刊“掌中戏”专栏,以及诸如此类原因而写的诸如此类稿子。  此次分“都会边界”,“深坑老街”、“忧郁对话”、“梦游书”四条理路整编,稍微看到一个都会的边缘人、记诵歌词却找不到乡曲的人、走入群体无法交谈的人、终于回归内在作茧的人,多年来在四处荡秋千的姿态。我不忌讳承认,自己是个住世却无法入世、身在闹纷纷现实世界心在独活寂地的人。不必细述这条路如何通过矛盾、冲突等必经阶段而成形,对我而言,当发现现实世界的履历反而壮大了寂地面积这个事实后,已经清楚明白自己的户籍所在地了。从寂地往外看,似乎只剩下去确认作为一个人,对现实世界必须负起哪些责任——责任是为了感激,而源于感激的任何行动,其实,已经不存着能从现实世界“得到”什么的念头了。事情变得简单起来,我愿意再回到现实世界时,不断表达对于“生”的敬重,实践对“美”的向往,因为,从寂地出门时,我信仰了“灭”。这本书,可以说是从现实世界出走后,尚未落籍寂地之前的驿程纪录了。  一百零一篇中,有的文章重新修订,变了调;有的败笔太多无法整容;有的文情过于轻俏,那种戏谑文字在当时有其产生的背景,整编时发现彼时的亮音变成不得体的尖叫;有的虽不乏灵彩,却给不出名分,亦舍之。总共收入三十九篇,定名《梦游书》。  留下来的,仍是罪文。  世界在你梦中,你在谁梦里?  寒雨的子夜,你用来回忆还是遗忘?你厚了,或更薄?  明日的盛宴还是向昨日赋别?  一九九一年早春,于深坑

内容概要

生于宜兰县冬山河畔,台湾大学中文系毕业。现专事写作,为当代散文名家。她下笔一贯摇曳恣纵,言人之所不能言,自成风格,其血色旺盛过人,却始终维持着一种从容的学院气息,题材多样而繁复,感慨愈深。
曾获中国文艺协会散文创作类文艺奖章、梁实秋文学奖、吴鲁芹散文奖、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首奖等,自诩为“不可救药的散文爱好者”,是《台湾文学经典》最年轻的入选者,也是台湾文坛最无争议的实力派女作家。 著有散文集《水问》《女儿红》《只缘身在此山中》《天涯海角——福尔摩沙抒情志》《微晕的树林》《胭脂盆地》《旧情复燃》《梦游书》《红婴仔》等十余种。

章节摘录

  台北小脸盆  我到台北正好满十五年,其间大搬家十五回,局部播迁二十多次,在一个地址居住最久的不超过四年。搬来搬去,没离开台北这个小脸盆,只不过杠掉一个个住址,像一只骚动的小鸟进行它的内部流浪。  不挑剔地说,我颇喜爱台北,但严格地审视,我到现在还在努力适应台北。  如果有人像我一般,在生命最活泼的前十五年完整地生长在与世无争的平原乡村,听懂天空与自然的密语、窥视山峦与云雾的偷情、熟悉稻原与土地的缱绻、参与海洋与沙岸的幽会、牢记民俗与节庆的仪礼,也学会以叔伯兄嫂一路喊遍全村每一个人……那么,没有理由在往后岁月寻求另一处地方当做原乡。贫穷却娟秀的小村赋予我生命的第一度肯定,潜育我的  性情、人格与尊严,启蒙我去追求美、爱。尤其爱,一群有爱的朴素农夫共同使秀丽小村变得雄壮,让他们的子弟从小看不到刀光血影的厮杀、狰狞的仇恨或恶意背叛、奸佞的陷害……只学会一种和平的善意,包容生活中的灾难,也具备一股原始冲动,去接近爱、给予爱。最大的爱产生最大的美,最大的美发动最虔诚的依归。小村教会我这些,使得无论流徙到何种穷山恶水,都能尊贵地活得像自己。  十五年前,来台北的第一天就迷路了,这确是不祥的预兆。当时一个人提着两袋国中课本准备次日参加高中联考,日暮黄昏,在复兴南路附近走来走去,亲戚家的巷弄门牌老是找不到(我还没学会打公用电话),最后干脆问路往金华国中试场走,我憨直地认为到学校找间教室睡一晚,天亮爬起来考试,一切解决了。就在再兴小学附近,一个骑单车、穿制服的外省老先生拦着问:“你是不是姓简?”我吓坏了,否认。“你从宜兰上来考高中对不对?”我点头如捣蒜。他的表情如抓到小匪谍般高兴,原来是亲戚发动左邻右舍及大厦警卫全力缉捕我。她向他们形容:瘦瘦小小、笨笨呆呆的乡下国中毕业生就是她!  由于极度低能,城市生活是我高中课程外的黑狱。亲戚住电梯大厦五楼,我却会“晕电梯”,下楼买豆花,才拐几个弯,迷路了,端着一碗豆花不知怎么办。忘记随手关门或缺乏带钥匙意识,害亲戚常常喊锁匠;每天通车三小时往返新北投  念书(如果没坐错车的话),她在我的书包放一包塑料袋、白花油、毛巾,郑重警告:“你觉得要吐了,就赶快下车!”每趟车至少发作两回,青白着一张脸赶到教室已第一堂课。亲戚看我天天像垂死病人,建议休学重考。我问:“有不用通车的学校吗?”她答:“台北没有,除非回乡下。”年少自尊心强,不闯出名堂决不返乡。痛下决心跟台北汽油味拼了。书包、口袋放的不是少女最爱的胭脂水粉,是晕车药、万金油、白花油、绿油精、保心安油、酸梅、撒隆巴斯,活活像个西药房,如此抹油、呕吐一年半,有一天,忽然不晕了。  台北仍是异乡。无论如何努力仍被当做乡下土团,渴望有一个朋友,却总在名单之外。我相信不是故意,只是存在彼此之间的差异太根深蒂固,以至于无法交融。我活得孤单,沉默得像一块铁,失去快乐的能力,仿佛过去的桃源小村是一场梦,眼前的鸽笼铁壁才是真的;那群亲切的村妇渔郎都是梦中人,城市的冷脸才是本貌。我在原该欢乐的年纪早熟起来,那是躲入稿纸以后的事。常常虚构不同的人物,在稿纸上排山倒海地向他(或她)倾诉。稿纸活了,我也活了;有时我们跟随文字到无人的海边开始对话;有时攀越高峰,在温暖的小山洞里闲聊……我不知道这就是想象之翱翔,写作的发轫;只知道它使我省略去寻一个愿意聆听我、我愿意恳谈的现实人物,也避免搭乘令我作呕的车行去找寻一处美好的情境。想象解决现实困厄,阻止无枝可栖的少年坠入偏执的怨恨情结。文字书  写隐含一种距离,在情感倾诉之后,反过来引导自己去透视事件的虚实、省思人我隔阂的因由,进而宽宥产生隔膜的城乡渊源。由宣泄而沉思而宏观而回到善良的本性去谅解,我遂愿意以更大的诚恳接近城市、关怀城市人。这是重要的一课,使敏感多思的我不至于变成人格扭曲的城市客,也意外地,把我逼成作家。  从作家眼光观察台北,是我继续留下来的原因之一。小小的脸盆,莫名其妙掉入一个附带历史使命的包袱,涌入各地来的移民或流浪客(三四十年代的山东人、四川人、湖南人等政治性移民;五六十年代的台南人、屏东人、宜兰人、花莲人、雅美族人、布农族人等经济性岛内移民;七十年代的菲律宾人、马来西亚人、大陆客等兼具政经因素的跨国流浪客)。这些人带着特殊的文化根性来到台北城,原先不打算落籍,却又不小心繁衍出第二代、第三代。由于脸盆太小,这些人及子裔很容易借由通婚、经济活动无形中搅和一起,不断翻出台北的新面目,其速度之快,连定居台北的人若三个月不出门,一样迷路。台北因着她的特殊命运,展现了迷人的戏剧性格。有戏的地方,就是作者最爱的地方。  就个人的生活圈而言,我显然已适应类似:中午在娘家公寓参加民俗节日大拜拜;下午到国际级的观光饭店啜饮欧式咖啡;晚上在圆环老招牌的路边摊吃肉羹米粉,购买大陆来的天津栗子、西瓜霜,秤一斤南投土产的冻顶乌龙,选几个加州蜜  李、日本大苹果或热带榴琏;买纯山东手艺的大馒头,夹港式腊肉当消夜。回家看NHK小耳朵,独酌苏联伏特加。我习惯了萍水相逢。  台北打破四季,模糊国界,兼蓄最草根的古典与最前卫的现代。勇于善变,拙于处理变化所带来的灾难,终于出现独树一帜的台北逻辑:以变治乱,用变动解决旧问题,新的问题则用更新的变法,所以,看起来没问题了。  半是乡下人,半是台北人。也许我将逐渐往回乡的路迁徙,但确定忘不了台北这个魔术小脸盆,她收留我的绿色少年,允许我把梦打造成黄金,至少,小脸盆内留下十五处我蜕变的烙印,并且有继续增加的可能。  一九九一年元月台湾《联合报》副刊  ……

图书封面


 梦游书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简媜。书名真棒。前几天整理书架的收获。我想,她大概已蒙尘数年了。我想了想,半天没想起来,后来才忆起是从大地之灯知道的简媜,顺手就买了下来。买下来不一定看,看了不一定看完,看完不一定懂。这大概就算是与书的一场缘法了。我记得两三年前是看过数十页的,中途夭折。这是第二次,倒是看完了。也算是进步,吧。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简媜,我想应该是天马行空。言人之所不能言,想人之所不能想,文字绮丽,自成一派。以鹿回头与梦游书最好看。大声叫好那种赞。这本书讲什么呢,简媜自述,“你会稍微看到一个都会的边缘人、记诵歌词却找不到乡曲的人、走入群体无法交谈的人、终于回归内在作茧的人”。她写寂寞像一只蚊子,孳生于体内,深刻半夜出来复仇的蚊子;还写困惑那只黑猫,埋伏于人生道旁草丛,等待暗夜行路人,猛地跳上你的背,引起阵阵尖叫。看,想象力汪洋恣肆。世界在你梦中,你在谁梦里?还是做个失眠的人,与世界握手言和?
  •     梦游书!多好的一个名字,初看即让人产生无限联想:以梦游之身历经人世,以梦游之状态游戏文字,写梦游之事……但这只是我的想象,事实上和我的想象差距有点大。我本以为以“梦游书”这样的词组为题的散文集必有缥缈幽灵之气(比如廖一梅的《像我这样笨拙地生活》那种零散语录式的文章),可事实恰恰相反,简媜的文字却大多有着新鲜热辣的生活气息,很台湾乡土式,这可以从《台北小脸盆》等文中可以很直接地感受到。本书的大部分篇章也都是很生活随感式(或者说读者文摘式、心灵鸡汤式),本书分“都会边界”、“深坑老街”、“忧郁对话”、“梦游书”四节,前两节可以说都是此类型。也许是因为这些文章都是属于发在时报上的散篇之故,而且是90年代,现在看起来实在是觉得是无味的老生常谈。后两节比较随兴文艺了,却又不太讨我喜欢。且摘摘说说几篇比较喜欢的。《榕树的早晨》“有时,台北的活力令我心悸,不带感情的一种决断性格,昨天才发生的事儿,到了天亮,仿佛上辈子那么远。生活里少了余韵,永远必须横冲直撞,一路甩包袱地。这种没有包袱的都会生活,固然冲得更猛,却无形之间,使每日的生活变得零碎、切割。”想必在大城市里生活过的人都有这种感觉吧?在地铁里看着匆匆人流如流水而过,留不下任何痕迹,就觉得人太多的城市好无情。《一枚煮熟的蛋》我喜欢这种描写我们身边的平凡人努力在无望的生活挣扎的故事。文末写那个女人的问话:“五十多岁的男人还有没有办法改变他的想法?”写得真好!蜻蜓点水却猛地击人心灵。而她的回答是:“五十多岁的人像一个煮熟的白水蛋,除了沾盐巴吃,没办法摊蛋皮啦、煎荷包蛋啦,或者打蛋蜜汁。”——这种比喻也很妙!《野地的雪茄花》主体与上篇一样,身边平凡人的挣扎,没人看见没人问候他的过去他的伤痛,他却一天又一天地栽花。《寂寞的冰箱》冰箱见证下的家庭苦痛、父子相依。我看到了那个父亲走遍全城大街小巷去搜刮各种各样的贴纸,我看到了那个小男孩把一张张贴纸展览似地贴满整个冰箱的外表,我看到了……他们都不说的……痛。《鹿回头》好有童趣的一篇文章!看到那段他们往客厅的白瓷地板上吐西瓜子来当作下棋那段我笑趴了!
  •     本书选取简媜在1989-1991年间发表于台湾《联合报》、《中晚时报》等报刊的39篇文章,收录成集,是为《梦游书》。这39篇短文又分为四辑:都会边界、深坑老街、忧郁对话、梦游书。初看《梦游书》之题及简媜自序《雨夜赋》,感觉应该是如同《水问》那样的文风妩媚的集子,而等看完第一篇《台北小脸盆》,就发现大错特错。可以说“都会边界”呈现在我面前的是一个不一样的简媜。阅读中途常常要停下来,为作者妙语发笑半晌方能继续。“都会边界”中,作者身处大都市--台北,却以一个“边界人”的眼光看待都市生活,她享受城市带来的便捷、丰富、迷人,而更多的是向往有着“琉璃河”的“早春之夜”(《发烧夜》)。她带着乡村生活遗传给她的性情、人格和尊严,审视变化中的都市,批判城市化对自然的破坏(《仇树》)、暴富的都市人内在的自卑和贫乏(《砌墙派》)、国民性格中的贪小便宜、无赖和“阿Q性格”(《赖公》、《水昆兄》)、钢筋水泥丛林中人与人心灵的隔阂与不信(《疑心病者》)、出版界的不正之风(《女作家的爱情观》)等等。作者用语讥诮,戏而不谑,幽默中透露出些无奈和悲哀,让人忍俊不禁却又无限思考。但是作者并没有一味停留在揭露和批判上,作者笔下更多的是对都市人的关怀。卖盆景的老大爷、送报纸的中年妇女、做粉团的亲切女人,在对他们生活片段的描述中,作者发现人们生活中朴实、生生不息的一面,对他们的苦难给予理解和同情,并诉之于笔端,希望“百万个看报的人一起疼一个不认识的送报女人”。无疑,后者才是作者文章的“主旋律”。这才是简媜的文字,是一个“冰天雪地里以身代薪的人”写出的文字。“深坑老街”是在鸟虫花树里究世界的微妙,“忧郁对话”则是通过人情世故窥探人心的幽微,“梦游书”是最具简媜风格的文字,用“爱”来解读“爱”的。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过了当时的年纪再看已经无当初读《水问》时的惊艳。(记得那册书被我送给曾经的病友,后来出国了我们再没见过也无联系)虽然我一如既往语言洁癖不过现在更加喜欢平实质朴的风格。仍然认为很好。
  •     痴痴为谁知。
  •     本来以为会很喜欢,其实也没有那么喜欢。何况那种把台北正经当成大都市的描写,我也不知道该作何感想。
  •     简媜的书事要收集一套的,读简媜,心就安静了。
  •     简媜的书,有那种可以让人一看就爱上并且回味无穷的力量,很是喜欢
  •     简贞实在图书馆五一发现的台湾作家,文字很有自己的感觉,很喜欢~
  •     还是梦游书那篇最美。跳跃的想象力和迷人的比喻。
  •     一直很喜欢简嫃,喜欢她的文字,虽然还没有读,但我相信定不会后悔买这本书。。。
  •     酒谱上说:一斤葡萄酒配一斤糖 还得留五分空 几个寒暑后 才成美酒
  •     不问从何而来,不贪求更多,也不思索第一次相逢是否最后一次相别
  •     初识简媜。这本书前前后后读了五六遍,从最初文字上的惊艳到文字背后的韵致,着实有鼓舞到我。
  •     大爱简媜。。。。。。。。。。。。。
  •     有任性,有天真,有成长。
  •     不错不错的书,喜欢的作家。最爱的是空灵和女儿红。
  •     简帧是这样的,聪慧而才情的女子。
    她的文笔不是美可以概括的,看她的文字,感受到一个对生活细节,花草树木皆有情意的女子的心灵。
    在《水问》里她说,让懂的人懂,让不懂的人不懂。让世界是世界,我甘心是我的茧。
    我以为的,在《水问》里是甘心,而《梦游书》里却是骄傲的茧。
    如果你爱一切美好而温暖的文字,你应该读读简帧。
  •     鹿回头,有一个世界你不会再来做客了
  •     第一次读到简嫃的文字是通过七堇年的书,当时就被深深吸引住了
    笔触温柔细腻又偶尔带一些不一般的大气。
    梦游书的封面很梦幻,排版也挺舒适,是本儿好书。
  •     简媜的文字有着生活化的明朗真切,而她的悲哀却是以理性和悲悯为底色,欢喜亦是由一个个生动细节真实地支撑起来,让人读了又读,奉为至爱。 清新脱俗,出水芙蓉一般在本书中,很多文章都取材于台湾本土的生活,让人感觉到浓浓的乡土气息
  •     只读了节选,还好~
  •     个人非常喜欢这本书觉得虽然包装不是特别精致但也是重在内容的好书了正好最近没书看看点散文也挺好的哈哈哈
  •     梦游和现实的差距是很大的,现实是很真实的。
  •     没看懂- -
  •     梦游。能梦游也是一种享受。
  •     喜欢
  •     有点意外,主要是和我印象中的简媜不一样
    文字比较随意,也有些精雕细琢。
    很喜欢。
  •     好书,好散文,喜欢简嫃
  •     有一种性灵的美,从始至终都无法拒绝。
  •     来的时候书整个都瘪了……一大箱子,难免。
    还可以吧,跟简媜其他几本不太一样
  •     一直想买一套简媜的书,安静的阅读。评论里的阅读场所没有户外选项。。。。
  •     《梦游书》很贴近生活。看完后才知道“原来这才是真正的生活”。
  •     这书我高三下半学期反复读的。感情分加满。最喜欢鹿回头那一篇。个人还是比较喜欢这种学院派雕琢文字的写法,况且简媜也不过,反而能从里面写出诗意来。她有才情有天分又肯用功的。
  •     尤喜欢《鹿回头》。
  •     人总是企求圆满;寻常人情如此,平凡的生活事物也用心营造,期待在众物皆备的情境下,开始释放情感,使人与物相互交融而享有美好
  •     不好看,和《水问》里的惊为天人一点不一样,略矫情,为写而写。就算是写出的文字也要付出代价的。
  •     诞生,不足喜;死,不必惋惜
  •     鹿回头
  •     老了老了
  •     梦游书中的那一篇梦游书有让人顿悟之感。
  •     可能是作者早期作品的缘故吧,这本书的文字很俏皮。叙述的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感想,原本平常的事被作者写出来也变得不平常,而且,这本书有点作者吐槽的感觉,腹黑女。描写的大多是90年代的台北生活,但和现今的人们的生活状态超级接近,仿佛这个时代,大家得的不是疾病,更多的是精神病。很多事情都需要社会反思,但是没人愿意停下来想一想,就像作者说的,人们把院子里墙砌高,窗户上铁链,却愿意在周末大老远的开车去公园山坡晒太阳。人们要砍掉自然生长的树,却在室内放置盆景,人们已经容不下一棵树的生长,这个社会是不是已经病得很重了。
  •     很有感觉,一直很喜欢简媜,不过换了一版价格变贵了好像= =
  •     美会再生。
  •     摇曳生姿的文笔。
  •     感觉在这本书里找不太到那个写《四月裂帛》的简媜的感觉,不过有几篇也还可以
  •     简媜的都喜欢
  •     是正版书,喜欢简祯的文字,蘸满烟火气息,却又超然世外,真好!
  •     岁月的磨砺,梦游书
  •     永远都能为简嫃的散文而写下许多页的读后感。暑假准备以此陶冶身心了
  •     深夜读她的文字非常感动 想要分享竟有私心 觉得这样的世界如果进不去 或者不是带着纯粹的心去体悟 就还是少让些人知道吧
  •     因为这本书开始认识简嫃这个人 然后被她的文字所吸引 放假回家 闲暇时分翻上一翻整个人都宁静了许多
  •     文笔好美。日渐失去读散文的心,世俗生活太过浮躁。读的时候总是想起台湾的点滴,想起在台北租住的那个小开间。
  •     最后一个人离开时记得放火。。。。。依稀一个这句话,所以看到“梦游书”这几个字就会有一种感动
  •     一直喜欢简媜的文字,几乎每一本必买,这本书很美,非常喜欢。在简媜散文里透散出这样的潜台词:喧嚣的都市里找不到一片宁静之所,我们只有在沉思中,回忆过去,才能找寻到自己渴求的东西。正如但丁的诗句:在我人生行旅的中途,我迷失在一片不毛之地。简媜写童年、写爱情、写故乡的乡土题材的作品,不时地渗透着这种思想。她的《五月歌谣》一文写台北,却是这样的笔墨:“颓废的风自半空席卷而来,在夜空与灯海之间,翻飞的纸张,如末世纪最后一场大雪。”其颓废如此,对都市文明的冷漠与厌倦一目了然。城市真的让人如此厌倦吗?怀着深深的疑问我走出了简媜的散文梦游书。
  •     书已经那么美了,还需要语言赘述吗
  •     和简媜一起,游走在现实与梦境的边界。
  •     n21
  •     梦游书,梦中的返璞归真
  •     一直喜欢她 梦游书 简嫃
  •     让现实的归现实,梦游归梦游每个作家都不是靠他的宣传生存,而是靠他的作品生存。简媜,就是这样。
  •     被简嫃的文字打动到了。一向坚持萍水有萍水的礼数,然而那是多么怪异的一段话。我们宛如旧时,单刀触及对方的底弦,借古老的任务暴露自己的性格伏流。
  •     看了。
  •     2016-1-19,离开天津的前一天,交过高额罚款,挑了本书睡午觉。(只记得沙发温暖)
  •     这本书很喜欢,买来送给朋友做生日礼物。朋友也很喜欢的说~美美的书,包装得也非常精致,总是很喜欢,推荐给喜欢文字的小清新们~ 最近老在当当买书,以后认定这里了。非常的快,而且书的保护也很好。隔天就到货,不会像淘宝一样,要三四天,而且会把书弄得皱皱的~ 嘿嘿,推荐推荐!
  •     好喜欢简媜啊。。。。文字特别有感觉~~~
  •     清新的散文,美而触动心灵的辞藻。这就是简贞吧。很爱很爱。
  •     送姐姐的,应该是一本不错的散文
  •     很喜欢这本书 之前有看过微晕的树林 然后最近爱上这本
  •     这还真是不明觉厉。。。
  •     本来不是很喜欢读散文,看到别人推荐就买来看看。
    第一遍觉得枯燥乏味,语言平淡,细细读来才感受到简媜深厚的文字功底,每一句初看随意却越读越有嚼劲。文字好像乖乖地被她驯服,游刃有余地运用、排列成如珠宝般的语句供人赏读。即使是描写繁荣的台北闹事,依旧有一种从容清新之感,读着她的比喻和描绘,不禁由衷感叹想象力是如此奇妙,正如她说“文字是我的瘾,梦游者的天堂,只有在文字书写里,我如涸鱼回到海洋,系网之鸟飞返森林。”虽是生活琐事,却处处是真情,富含人文关怀,也有表达对陋习恶行的愤懑。
  •     喜欢简媜,对人生的思考很透彻。
  •     都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她的书,她的书是我摘抄都无法下笔的,因为每个字用得都是那么精准而又飘逸,连连接词都是,唉,只能叹为观止了
  •     行路不难, 难在于应对进退而不失其中正 ;难在于婉转人际而犹有自己的字里行间;难在于往前铸足之时, 还能回头自我眉批;难在于路断途穷之际, 犹能端庄句点,朝天一跃 另起一行 …… 行路颇难*
    我想最擅长抽丝剥茧的人也没办法给人生一个结论吧!遇合之人、离散之事,同时是因也同时是果;人在其间走走停停,做个认真的旅行者罢了。把此地收获的好种子携至彼地播植,再把彼地的好阳光剪几尺带在身边,要是走到天昏地暗的城镇,把那亮光舍了出去,如此而已。
    我知道离日出的时间还很遥远,但这世间总有一次日出是为我而跃升的吧,为了不愿错过,这雪夜再怎么冷,我也必须现在就起程。
  •     整本书都有种故乡的味道 总让我想起来小时候在外婆家的时光
  •     再看简嫃,细腻得有点翻
  •     2015.11.22 地铁上看。完全书因为书名才借的这本书,但是也没有读出梦游的感觉。
  •     喜欢简媜的文章
  •     很喜欢简媜的文字~~已经看了她的好几本书了,室友帮我拿书时看了看一下子就喜欢上了,现在还在她手里看呢!~~
  •     多了些随性,却更加真性情流露,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修辞比喻仿佛就在手边,只需伸手一抓即可切中要害,号称要过成诗的人不在少数,她却早在二十多年前迈步狂奔的时代里,就过起了我们苦苦追寻而不得的人生方式。借一方天地,守一片初心,岂不美哉!
  •     看着犯困···
  •     看了书十分想去台湾阿~还有宜兰。作者的描述十分吸引人。
  •     天寒梦泽深。
  •     世界在你掌中,你在谁掌上?
  •     梦游者天堂
  •     鹿回头 太美了。读多了哲学,历史,科幻,她的散文更为沁人心脾。
  •     简媜的书中最爱的一本。也许是现在感同身受的原因。正如从前最爱的是《水问》而现在没有当初的惊艳了一样,现在最爱的是《梦游书》,也许也不会太长久吧。
  •     写的是真好
  •     台北生活 视角独特 简嫃的语言依旧没的说 纸质很好 书比较薄
  •     封面很清新,简单漂亮。简媜的文字很好
  •     很长一段时间的床头书
  •     为什么这一出版社出版的 每本就只有一篇是好的。 虽然梦游书那篇 还是真的喜欢。
  •     简媜,知道她从四月裂帛开始,每一笔都是那么的中国风,那么的有力。
  •     简媜的书永远爱不释手~喜欢后几篇文章~游离在无意识形态之中的内心的剖析~很有书题的味道?﹏?
  •     简媜的书不用多说,非常棒ww
    凑个字数……
  •     舍不得放,也就从雪地里把那一挂悲欢捡回来,掌灯刻在自己的骨头上,变成不可磨灭的甲骨文,辗转反侧的时候,记得那一股疼。
  •     爱爱爱爱爱
  •     封面很梦幻,感觉很唯美!随手翻了翻,是我喜欢的那类文字!下次还会再来!
  •     不愿偏执残缺而自误,亦不愿因人性原欲而磨难他人。
  •     对此类女性作家随笔还是找不到high点
  •     我在现实里安营扎寨,为你,只为你。佛身已经斑驳,莲花已经旧了,白鹤已经远去,你呢?你会回来吗?
  •     小小的书拿在手中,心中涌起无限感动。喜欢简简单单,她写她的现实,我读我的生活。
  •     最喜欢《鹿回头》。文字舒畅凝练,情感细腻。很值得细细品味。书的质量也很棒。
  •     很喜欢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的这套书,封面纸张都很好。这大概是最后一本简媜的的书了,总看一个作者的作品不是什么好事。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