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学抉微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学理论 > 词学抉微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9
ISBN:9787561763193
作者:钟锦
页数:380页

作者简介

本书认为,词体美感的特殊品质应是词学研究的核心所在。作者通过对中国文学传统的宏观考察,确定了词体美感在其中的独特位置。同时在与康德美学的会通视野中,对这种美感进行了思辨性极强的哲学分析。经过这样两重视角下的研究,中国文学中最不易被言明的词体美感问题就得到一个较为明确的阐释。

书籍目录

序言导论词学:词体美感特质的科学研究一、有特殊之词人,乃有特殊之词体美感二、特殊的词人,出自特殊的时代文化氛围三、词体兴起的特殊音乐文化背景四、从对词体特殊美感的困惑中发展出来的词学五、词学应该走上科学的道路第一编 词学方法论第一章 词体美感特质:词学研究的对象第二章 词体美感研究的先验方法第一节 从人类基本心灵机能出发的美学研究第二节 先验研究排除与美感无关的词体特色第三章 词体美感特质的体系研究法第一节 美和美感的体系第二节 超越性美感的表现:词体的美感特质第二编 词学原理论导言第一卷 词体美感分析论引言第一章 词体通过艺术美形成的美感特质第一节 艺术美概论第二节 中国诗歌中的艺术传统第三节 艺术对于词体美感形成的作用第四节 清空:词体美感中的独特艺术美第五节 关于词体中艺术美的说明,第二章 词体通过自然美形成的美感特质第一节 自然美概论第二节 词体以感情为自然美的对象改变了中国诗歌的抒情传统第三节 中国诗歌中的体物与自然美第四节 “境界说”论衡:词体美感中的独特自然美第五节 自然美在词体美感中的具体呈现第三章 词体通过德善之美形成的美感特质第一节 “诗言志”新辨:德善之美在诗歌传统中的失落一、《尚书》“诗言志”之本意二、“诗言志”之歧出意义三、“诗言志”本意之失落四、附论:“文以载道”辨第二节 从“诗言志”到“乐失而求之词”第三节 概论德善之美及其与词体语境之相宜第四节 德善之美作为词体的美感特质第五节 德善之美在词体美感中的多样表现第二卷 词体美感辩证论引言第一章 苏轼词中积极形态的超越美感第二章 李煜词中消极形态的超越美感后记

内容概要

钟锦,2005年复旦大学外国哲学专业博士,2006年南开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师从叶嘉莹先生治词学,又随俞吾金教授学习德国古典哲学。主要研究方向是康德哲学、词学以及中西人文学科的会通研究。

章节摘录

  第一章 词体美感特质:词学研究的对象  建立在实证研究基础之上的自然科学,因其所具有的确实经验证据,往往就会使我们相信其具有绝对的可靠性。于是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也就往往被看作是唯一的科学方法。也许正是词学未能走上科学道路的困境,才迫使我们一度在词学中引入了自然科学的方法。  虽然“与词学研究相关的‘词学’一语,至清代康熙年间才开始使用”,但直到顾广圻给秦恩复的《词学丛书》作序,才把一个词学应该成立的似乎是太显而易见的道理替我们说了出来:  词而言学何也?盖天下有一事即有一学,何独至于词而无之。  顾广圻的自信,正是自然科学自认能够支配一切经验事物的雄心。事之转为学,正在于它已经被我们支配了。于是根据典型的三段论推理,我们就能毫不犹豫地断言:“有词即有学。”论者谓“‘有词即有学’,已很接近现代的词学研究了”,显然看到了这个说法和自然科学方法的一点儿渊源关系。  可惜,三段论的推理虽然不成问题,那个道理却不见得显而易见。  难道天下有一事即该有一学?只要稍加反省,就能知其不然。光看看文学的领域。我们随便翻开《文选》,那里的“事”就有37种:赋、诗、骚、七、诏、册、令、教、文、表、上书、启、弹事、笺、奏记、书、檄、对问、设论、辞、序、颂、赞、符命、史论、史述赞、论、连珠、箴、铭、诔、哀、碑文、墓志、行状、吊文、祭文,却何尝有37种“学”呢?  其实,任何之学如要成立,所要依赖的条件都很复杂。有一事固然不可或缺,但只是一个必要条件;倘使少了其他不可预知的充分条件,也不必然即有一学。否则天下之事无穷无尽,总不见得都要有无穷无尽之学。  ……

图书封面


 词学抉微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词体美感的特殊品质应是词学研究的核心所在”,通过对中国文学传统的宏观考察,确定了词体美感在其中的独特位置。同时在与康德美学的会通视野中,对这种美感进行了思辨性极强的哲学分析。经过这样两重视角下的研究,中国文学中最不易被言明的词体美感问题就得到一个较为明确的阐释。
  •     文:熊烨“词体美感特质”是叶嘉莹先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以来明确关注和使用的概念。在较早撰写的《迦陵随笔》中,因为重新审视王国维“境界”说,她开始在理论上关注词的“特质”。比如当时就将王国维所概括的“词之为体,要眇宜修”理解为“一种精微细致富于女性修饰之美的特质”,又提出词所传达的乃是“一种幽隐深微之心灵的本质”。在随后撰写的《对传统词学与王国维词论在西方理论之观照中的反思》(1988)一文中,她就明确以“词之特质”为论题展开直接的讨论了,不仅对歌辞之词、诗化之词、赋化之词做了详细的分疏,而且认为“三类词之佳者莫不以具含一种深远曲折耐人寻味之意蕴为美”。在叶先生九十年代以后的词学探讨中,她所关注的重点便始终在于“词体美感特质”的问题了:《论词学中之困惑与〈花间〉词之女性叙写及其影响》(1991)从性别文化讨论了词之特质形成的原因,并将《花间》词的特质概括为“以双重与多义为美”,而且认为在此之后词的发展都曾受到这种特质的影响,“各自发展出了一种虽不假借女性与双性,然而却仍具含了与《花间》词之深微幽隐富含言外意蕴之特质相近似的,另一种双重性质之特美”。在《从艳词发展之历史看朱彝尊爱情词之美学特质》(1993)中,叶先生提出了“弱德之美”以说明词中“本质的美感之共性”。《说张惠言〈水调歌头〉五首——兼谈传统士人文化修养与词之美学特质》(1995)、《论词的弱德之美——石声汉〈荔尾词存〉序》(1998)二文又强调了中国“士”的传统与词之特质的关系,而《论词之美感特质之形成及反思与世变之关系》(2002)则是对词之特质的形成及演进在历史层面的探讨。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叶先生对词体美感特质的内涵、来源、意义都做了论述。但是,其实问题才刚刚开始。“词体美感特质”究竟蕴含着什么,这条研究之路究竟指向何方,并没有因为上述理论的回顾而变得明朗。词学界对这条道路的意义也还并不完全认识,比如目前对“词体”的认识只是局限在“体制形式方面”,即“词的起源、词乐、词律、词韵”,并没有对词体美感特质给予足够的关注,更多的学者则表达了他们对这种文体本质研究的怀疑与担忧,认为“离开了具体的作家作品,抽象地笼统地探求某一文学体式的质素、风貌,是不易得出结论来的”。这种担忧并非没有道理,因为在纷繁变化的材料之中探触把握本质的能力不是我们人人都能具有的,所以钟锦会说:“当然绝非不能把握,而是对我们的接受提出较高的要求,我们必须能够不借助任何理智性的工具精准地直觉到问题的关键所在”。《词学抉微》五易其稿,作者钟锦在研读写作中的艰难成了一种近乎文学创作般的甘苦自辨,但我们可以感受到,钟锦全部的努力,无非是要表达这样一个论断:士大夫们在小词中迷恋的并不是言志载道不予许诺的色情魅力,而是言志载道不能给予的作为完全自由愉悦的超越性美感。(第80页)《词学抉微》开篇即提出“有特殊之词人,乃有特殊之词体美感”,并把特殊之词人限定为“唐宋时期的士大夫”,而且认为:“士大夫填词时潜意识中蕴有对诗学传统之突破与对儒学传统之固守的冲突”“导致了士大夫必当如此为词”。钟锦还从特殊的时代与音乐文化背景上分析了这种冲突的形成和由此导致的困难,最后论定:“正是出于对此困难的应对,直接导致了词体美感特质的形成”。将对士之文化传统的反省与认识引入词体美感特质研究乃是必然的,这也回应了前面关于这条研究之路最终指向文化与哲学的那个判断。钟锦关于小词的信念和理想正是他关于中国“士”的文化信念和理想,这个信念和理想实在是太强烈了,以至于在每个关键的环节上,我们看到他都在不断重复自己的论断。所谓“对诗学传统之突破与对儒学传统之固守”描述的就是士人文化修养中的“道德自律”和“审美自足”:诗学传统的言志载道禁止了色情魅力(不是自律),却很难提供自由愉悦的超越性美感(不能自足,但并非说诗中完全没有),儒家为己之学传统中的自律自足倒可以一方面保证词人不至堕入色情魅力,一方面在词中偶然体验到情志自由抒写带来的特殊美感。德善之美一章他说得更为清楚了,依然不离宗旨:士大夫们则通过自身的修养改变了这种情况:一面是由于其高远的人生抱负而不肯沉溺在对快适的愉悦中,就使流行乐曲的粗俗得到净化;一面是由于其敏锐的审美素质而不肯视艺术为达致其它目的的手段,就使自己的自由愉悦从言志载道之下摆脱出来而在词体中得到完全的体现。于是这种流行乐曲的歌词在他们手中,就形成了与对美女爱情的快适和益善之美都不同的美感特质。(第286页)道德自律和审美自足统一在小词的自由抒写中,也统一在儒学的为己修养中。这种自律和自足并非没有任何关怀的个人陶醉,而是超越了一般所谓政治和伦理的限制以后被自我重新认定了的对“内在意义”的贞定和执著。儒家所谓为己之学也正是通过“内圣”而志在“兼济”的,这和西方希腊哲学以来“静观暝想”的知识传统有根本的不同。余英时先生对中国“士”的传统进行了长期的研究,他表达了一个基本的看法:“中国知识人大体上都带有‘内向超越’的色彩”,并解释到:中国古代“哲学突破”以后,超越性的“道”就收入人的内心,因此先秦知识人无论是为“道”或为“学”,都强调“反求诸己”,强调“自得”。这是“内向超越”的确切意义。但是“内向超越”并不仅限于“突破”时代。事实上,它从此形成了一个强固的传统,支配了后世知识人的思维模式。⋯⋯宋代理学兴起以后,“道”或“理”的内向超越的性格,也发展得更明确、更完备了。而且“内向超越给中国知识人带来另一个显著特征,即重视个人的精神修养”。其实所谓“内向超越”就是要求中国知识人在没有外在力量(比如希腊哲学的“理念”世界和基督教的教会教条)以资凭藉的情况下,仅凭内心的精神修养就能保证“道”的庄严与纯一,以完成明“道”救世的双重使命。余英时先生在另一处对“内向超越”之实际内容的概括更为清楚:中国知识阶层刚刚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时候,孔子便已努力给它贯注一种理想主义的精神,要求它的每一个分子——士——都能超越他自己个体的和群体的利害得失,而发展对整个社会的深厚关怀。这是一种近乎宗教信仰的精神。后来的士是否都能做到这一点当然是另外的问题,但由于孔子恰处在士阶层兴起的历史关头,他对这一阶层的性格形成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这和钟锦在小词之中对士人的观察完全一致:唐宋士大夫们的性情学问,无非就是超越一己之利益的儒学道德标准。⋯⋯即一种超越一己得失而心系天下,同时又根于性情的儒家道德。(第273页)叶嘉莹先生对士人传统与词体美感特质之形成的关系问题同样表示了充分的关注。她在《词学困惑》一文中对花间词女性形象之介于现实与非现实之间,以及词人“双性人格”的分析是异常精彩的,这正可以帮助我们反省士人的传统和他们的文化处境。或者我们可以说,介于现实与非现实之间的歌伎酒女,与兼有明“道”的超越性和强烈入世品格这样“两重性格”的“士”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文化上的内在联系,这当然是我们研究词体美感特质形成时可以进一步思考的。“弱德之美”虽然是叶先生针对朱彝尊爱情词提出的,但她同样将之用来描述其他士人的词作,而且用它来解释“中国传统文化中之才人志士的一种普遍的心态(按指‘忧谗畏讥’)”。在论张惠言和石声汉词时,叶先生则直接引入了对“传统士人之文化修养与词之美学特质”关系问题的探讨。表面上看起来,钟锦是因为在词体美感特质之形成的探寻中排除了词体形式与内容两方面客观特色的影响,才把视角转向主观方面即词人自身的,这当然也受到他得自康德的“从人类基本心灵机能出发的美学研究”思路的影响,但是我仍然要说,钟锦从士人文化修养探讨词体美感特质的思路直接来自迦陵词学,他在这一点上的开拓就在于他给予了这种思路以特别的强调,以至于直接引入了词学与儒学之关系的课题。叶先生2006年在南开大学做了《爱情与道德的矛盾和超越——论词学的发展》的演讲,她认为词体美感特质在早期的形成是由于士大夫在爱情与道德(一般意义上的政教、伦理道德,与康德、钟锦所指的作为人格修养和自由境界的自律“道德”完全不同)之间表现了矛盾困惑,这最终导致了词体美感既超越了爱情,也超越了道德,表现出了一种自我贞定,无待于外的品格。钟锦认为士大夫“置身冲突之间,就不能不别为处置”的说法正是在回应乃师的观察。当然,这里的问题还有很多。如果说词体美感特质是由士人的特殊修养带来的,那么在同样出于士人的其它文学体式中为何很少这种美感?词人、词评家对这种美感及其与自身修养的关系有多少明确的意识?如果承认词学与儒学密切相关,词在唐宋的发展与这一时期儒学的发展,士人对儒学的体证在多大程度上存在可能的联系,或者说它们是不是反映了某种共同的时代文化背景?更进一步,是不是词在明清的发展也可能因此而获得一个面向的解释?词体美感特质研究更多地是在表达一种研究视角与价值取向,所谓“弱德之美”、“德善之美”并非定于一尊、彻底排他的确切结论。这种研究提供的是一种态度和意识,正如前引钟锦所说:“失去了理论研究的意识之后,材料研究就将变得愈加艰难”。如果朴素地说,这种意识就是在词中寻找和体会她特殊的“感发生命”。古典文学创作传统的恢复已然不再可能,但是如果我们的研究可以揭示和呈现古典心灵中那些真正具有超越时代限制之恒久价值的精神品格、境界修养,那这种研究就仍然会被证明是有意义的。比如叶嘉莹、余英时等先生的著作在当代依旧可以获得普遍的共鸣,那是因为他们都体会了古典的生命,掌握了真正的要领,这正如余先生自己所说:“探讨的对象虽然是历史陈迹,它所投射的意义却可能是现代的”。这当然与一般古典问题的现代阐释有绝大的不同,后者根据现实经验的需要可以重新诠释甚至曲解古典,前者则是有见于古典中那些超越、恒久的价值之可宝贵,意在传递文化的精神与信念。如果我们的古典研究并不认识和关心那些价值,那只能说明研究者自身精神与理想的乏力失落,所谓目光短浅也只不过是由于品格卑下而已。还有很多人怀疑这种美学与文化研究思路的可靠性,认为:“着眼于美学或文化之阐释者,对于美学与文化的了解实际并不太多,故其阐释,往往不得要领”。这些人大概不会想到,现在果然有一位西方哲学的博士写成了一本《词学抉微》,而钟锦的哲学素养当然要远远高出中文系的半调子教授们。但问题还有另外的方面,就是钟锦所说的“理论来自我们自身的理性”。所谓对文化的了解并不来自考订或求证,比如有人从宋词中去研究民俗,我很难想象这样的研究对体会词的文化精神会有什么帮助。事实上,现在如此之多的文化史著作,又有多少能真正呈现中国文化的精神与价值呢?中国文化、士文化有一个绵延的传统,所谓“自身的理性”正是我们自己内心所禀受濡染的文化精神与信念,这样,词体美感特质研究也有了反省我们自身文化处境的当下意义。叶嘉莹先生对词体美感特质的研究乃是出于她对传统文化精神的感受与体会:作为女性,儒学经典中对她发生影响的内容抛开了出仕治平的方面,集中在了返己修身上;“一身萍寄,半世艰辛”的苦难经历让她尤其重视个人品德的持守;长期的海外生活则使她对中国古典文化中的某些精神价值愈发产生了欣赏和依恋,她在国外给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讲授中国文学时就曾对伯夷、申生这些中国旧伦理传统中的典范人物深致敬赏,认为他们的品格就是属于一种“弱德”。钟锦的研究则是出于对东西方共通的超越精神与圣哲境界的肯认和追求,在对文学内在价值的关注上,他和乃师是完全一致的。钟锦著:《词学抉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29.8元。
  •     一次意义非凡的尝试和探索!这是我阅读钟锦先生《词学抉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第1版)一书之后的感受。我大约是在2005年读到的本书二稿,当时对作者将康德哲学引入词学研究的领域很是惊叹,这“惊叹”里面有两层意思。其一、惊叹于作者敢于引入哲学理论来系统研究词学。这是需要很大勇气的,因为国内的古典文学界有着很深的成见和传统,将西方理论引入古典文学研究历来就被视为“异端”。即便如王国维先生这样的大师也仍然需要使用古典文论固有的体例和语言才得以成就著名的《人间词话》。叶嘉莹先生尽管也引入了一些西方文学理论,但只是从诠释学的意义上将传统词学中的一些概念和术语明晰化而已。而钟锦的《词学抉微》,则是彻底引用了康德哲学的框架和方法论,全面系统地探究词体美感的特质来确定词学的可能性,在现今的学术环境下,这样的一种尝试就极有可能“招致毁灭性的非议”。其二、惊叹于作者词学思想的研究视角和方法以及由此而提出的具体观点。当我看到康德哲学中的美学理论应用于词学研究中后所显示出的通透和精彩时,真有拍案叫绝之感。加之作者具有专业的哲学知识背景和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以至于我从那时起便坚信:无论此书问世之后遭到何种评价,都终将成为新词学研究的一部建基之作。这倒不单是因为作者对各种词学理论的具体分析相当深刻精辟,而是由于书中所提出的研究视角和方法非常值得深思。作者“所谓的‘词学抉微’,不仅是对幽微深隐的词体美感之抉明,更是使词学走向科学道路之努力。”这里的“科学”,并非我们日常所理解的基于实证研究方法的自然科学范型,而是基于先验研究方法的一种人文学科范型。前者“着眼于客体的主要存在状态”,“具有由经验效果决定的普遍必然性”;后者“着眼于主体的基本心灵机能”,“具有由理性能力自身决定的普遍必然性”。关怀主体的人文学科研究固然迥异于关注客体的自然科学,从而不应也不能使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但却不能因此就“取消了人文学科所应具有的普遍必然性,认为人文科学就可以任由主体无约束地行动”。对人文学科,我们就应当采取着眼于主体基本心灵机能的先验研究,使之具有由理性能力自身决定的普遍必然性,从而走上科学的康庄大道。放之词学而言,千余年来,传统词学虽然在不断成熟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词体美感特质这一词学核心问题,但由于缺少人文学科所应具备的先验研究方法,各种词学理论和派别并未能给予词体美感特质以全面、本质上的认知。正因为此,我们既要摈弃现代词学研究中那种源于自然科学范型的实证研究方法,也要改变传统词学中固有的“会之于心、拙之于口、以偏概全、莫衷一是”之困境,而是要以先验研究的视角和方法重新审视词体美感特质这一词学核心问题,使词学走向科学的道路。倘若按照康德式的提法,就是要解决“词学如何可能”这一问题。《词学抉微》一书正是从康德先验研究的视角出发,以康德哲学中的美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具体词例、词人、词论及其时代背景,分析词体的不同美感,使传统词学理论得到了准确的定位,回答了“词学如何可能”这一问题,字里行间洋溢着康德美学理论——或者说先验视角引入词学研究后所迸发出的光彩。然而,充分理解本书却需要有足够的学识来支撑,尤其是哲学知识。作者五易其稿,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为了使书中引入的康德美学理论更容易为非哲学专业人士所理解。正因为此,相比二稿,作者大大增加了康德美学理论与具体词论、词例结合论述的篇幅,并且加入了古典诗学的论述。前者加深了读者对比较晦涩的哲学理论的理解,后者则在古典诗词的比较研究中凸显了词体美感的特质。但是,康德作为西方哲学的一位集大成者,其哲学是一个组织严密、结构复杂的庞大体系,本书主要引入的是其美学理论部分《判断力批判》,即便是一位专门学习哲学的人,卒读康德的著作也相当有难度,更何况要使非专业人士一下子就理解这部最后写成、思路也最不易把握的第三批判呢?这可能也是本书面对的最为尴尬却又避无可避的困境:既不能深入细致的对康德美学理论进行展开论述,那样做会有本末倒置、喧宾夺主之嫌,使本书更像是一部哲学论文;又不能不考虑到本书的阅读群体主要是古典文学研究者与爱好者,对于哲学理论的引入不仅有阅读上不易逾越的障碍,甚至还会有基于传统成见的抵制。至于那些对本书囿于康德美学的怀疑,我倒觉得作者的思考并无不妥之处。诚然,本书是基于康德美学对词体美感特质的先验分析,甚至连结构都照搬了康德批判哲学的外在形式,但这却并不能简单的归结为作者的词学思想局限于康德哲学的框架。我们不应仅从表面的现象来判断本书的价值,更应深入的发现,全书都在一以贯之地围绕问题本身所应遵循的内在原则展开论述,正是缘于这样的问题意识,使作者对词体美感特质给予了充分的回答,同时还使康德美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得到了解决。无论如何,这都是一次意义非凡的尝试和探索,不仅对词学而言,甚至对于国内其他人文学科领域的研究都具有启发意义。读过此书,或许您对书中的一些具体观点并不认同,又或者您发现了书中的一些粗疏之处,但毋庸置疑的是,作者词学思想的研究视角和方法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二〇〇八年十月二十七日夜李辉记于南宁寓所

精彩短评 (总计6条)

  •     师友钟锦写的,二稿时便已拜读,出版后钟锦兄还邀我写过书评。很好的一本书,从康德美学的视角,阐释了词学的特质。
  •     稍微看一看,觉得不能一鼓作气看完,不甚合心。
  •     一半
  •     大学替朋友考选修课,考前匆匆读了这个老师的专著。承蒙钟师抬举给打了95。。。至今觉得愧疚,他的课我一节都没去听过,连卷子上的名字都不是自己的。。。对不起啊老师。。。以后等我退休有空了一定来认认真真听你课。。。
  •     这本书让我有一种美少女战士变身的感觉。不管怎样,都觉得钟老师的气质永远是天才的那一种,难以望其项背
  •     钟锦哥哥的书!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